
2023/06/06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track/paper/5852829543
由《食力》與美國馬鈴薯協會於2023年6月6日舉辦「從土地到餐桌:美國馬鈴薯的營養與食安論壇」,為了探討馬鈴薯的經濟與營養價值,齊聚臺灣大學農業經濟學系教授張宏浩、書田診所營養師李婉萍、陽明春天品牌行銷經理陳柔婷、衛福部食藥署食品組副組長鄭維智,分享馬鈴薯的種植、營養、與食安管理。
2023/06/05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ow/paper/5739828955
為響應「世界環保日」,Q Burger跨界加入永續循環杯大聯盟,民眾自2023年6月中旬起可以從雙北10間Q Burger門市免費借杯,並可於全家、萊爾富、OKmart等便利商店歸還,輕鬆做環保。
2023/06/02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593828474
疫後出遊與國際旅遊復甦,如何打造更有特色的住宿體驗,是各家飯店紛紛摩拳擦掌的挑戰,君品酒店從飯店早餐下手,邀集台灣南北5家店齡加總起來近250歲的台式早餐名店,君品總經理張倚蘭表示盼能藉此把有溫度有故事的巷弄文化豐富旅客的體驗。
2023/06/02 https://www.foodnext.net/life/recipes/dessert/paper/5098828529
便利商店「全家」響應2023年6月1日世界牛奶日,推出15款濃郁奶香系鮮食新品,品類包含咖啡、烘焙麵包、甜點及主食等。
2023/06/02 https://www.foodnext.net/life/culture/paper/5234828705
一顆馬鈴薯可以不只是新鮮馬鈴薯,還可以加工製造成多樣的冷凍馬鈴薯和脫水馬鈴薯產品,藉由廚師的巧手,變身成為豐富美味的料理!世界各地的廚師們發想出各種特色菜餚,有焗烤起司馬鈴薯、薯條大阪燒、馬鈴薯餡餅、水餃、麵疙瘩以及捲餅等料理。另外,在植物性飲食的風潮下,美國馬鈴薯所含的8大營養素也成了營養健康的「植物基」食材首選。
2023/06/01 https://www.foodnext.net/life/culture/paper/5234827105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東區農業改良場2023年於部落進行原民飲食文化訪談調查及農業技術輔導工作時發現,卑南族利用本草保健植物種類特殊,增添湯品調理的香氣及口味外,同時具有養生功效。
2023/06/01 https://www.foodnext.net/life/education/paper/5975827331
第三屆「2023年食育力五星城市」榜單揭曉!《食農教育法》自2022年4月19日三讀通過,而《食力》為推廣食農教育的重要性,自2021年6月起發起「食育力城市大調查」,每年針對全台灣22縣市民眾、家長、營養師進行問卷調查。2023年食育力調查結果出爐,新北市首度擠進五星城市榜單,更是六都唯一入榜!究竟2023年22縣市的食育表現如何?
2023/06/01 https://www.foodnext.net/life/education/paper/5234827400
「2023食育力城市大調查」中,由花蓮縣和台東縣蟬聯3年的分項指標「農業與環境」冠、亞軍,這絕非依據先天上的地理優勢!無論是從食物的選擇或是民眾、政府對在地農業的支持,皆是促進「農業與環境」面向發展的重要動力!
2023/06/01 https://www.foodnext.net/life/education/paper/5616827462
「2023食育力城市大調查」基隆市藉由高食品衛生稽查率、零檢出學校午餐生鮮蔬果食材農藥殘留以及零檢出田間及集貨場蔬果農藥殘留超越嘉義縣成為「食安與衛生」的冠軍!正確的飲食選擇和食品處理方法可以減少食品中毒的風險,也可以提高生產者對於食品衛生安全的認識和重視程度。
2023/06/01 https://www.foodnext.net/life/education/paper/5593827579
《食力》根據《食農教育法》推動方針,列出4大面向針對22縣市民、全國家長會長聯盟會員、國教行動聯盟會員、中華民國營養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會員進行民調問卷調查,了解民眾、家長團體、營養師團體對於各縣市推廣的滿意度變化。調查發現,有近8成的人對食育的推廣不滿意。除了體驗活動外,民眾也注重「惜食」議題。
2023/06/01 https://www.foodnext.net/life/education/paper/5111827612
「2023食育力城市大調查」的「教育與文化」構面由台南市拿下冠軍。透過學習食物的來源,我們可以更加了解食物的價值、文化。學習的場域不應僅侷限於農田,也應該擴展至社區、長者,提高全民對營養的知識,但營養師的人力不足仍是推廣飲食教育的一大阻礙。
2023/06/01 https://www.foodnext.net/life/education/paper/5975827731
黑松教育基金會規劃於2023年6月9日、6月10日在桃園虎頭山創新園區舉辦《在地學成 永續未來》10週年特展,更攜手12所桃園小學師生共同策展,展示基金會與在地夥伴學校合作的成果。
2023/06/01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616827967
博幼基金會執行長陳良枝指出,超過4成偏鄉孩童擔憂下一餐,佳格食品集團CSR推動小組暨媒體發言人王馨敏則強調孩童應該飲食均衡。為了讓偏鄉孩子在沒有營養午餐的暑假也能獲得足夠營養,佳格食品集團與博幼基金會聯手合作,將「以愛灌溉食育箱」送到偏鄉家庭。
2023/05/31 https://www.foodnext.net/life/recipes/dessert/paper/5852826343
台灣優格品牌馬修嚴選與名店法朋烘焙甜點坊合作,研發出以優格取代酸奶油、減糖20%的北海道雪藏乳酪,預計將在2023夏季於馬修嚴選及法朋門市、官網限量販售,喜歡健康、清爽口味的消費者千萬別錯過!
2023/05/31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739826355
傳統的蛋雞場也能做到ESG嗎?石安牧場告訴你,傳統產業也能做永續、更能落實ESG!作為台灣最大的動物福利蛋生產牧場,高產量同樣帶來高量的雞糞、以及洗選蛋的廢水,石安牧場要如何落實回收,並達到循環經濟呢?
2023/05/31 https://www.foodnext.net/life/recipes/lunch/paper/5111826412
挪威海產推廣協會來台10週年!2023年的挪威海產季,協會攜手名廚李哲松及調味品牌李錦記、味好美,針對挪威鮭魚及鯖魚開發「香檸椒鹽」、「蜜汁烤肉醬」兩款調味醬包,提供消費者更多元的料理選擇!
2023/05/31 https://www.foodnext.net/life/recipes/dessert/paper/5852826648
為了實踐永續價值,聯合國將每年6月5日訂為「世界環境日」。對此,「全家」不但宣布循環杯免費借用店預計拓展至千家,更推出6月27日前借用循環杯享大杯特濃拿鐵半價、6月5日借用循環杯購買經典拿鐵享10元優惠!
2023/05/31 https://www.foodnext.net/life/placemaking/paper/5616826862
2023年為國際小米年,而台灣部落原鄉小米遺傳多樣性,兼具環境適應、糧食自給與經濟生計的潛力條件,加上攸關部落文化的維持,創新小米復育的行動成為當務之急。
2023/05/30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234825705
自2018年推動「食物轉型計畫」的家樂福,訂下自有品牌家樂福嚴選商品必須在2025 年完全符合生態農業原則。一起來聽榮獲「2022食創獎企業永續創新類二星」肯定的家樂福,是為什麼要發起轉型計畫?過程中經歷了哪些難題,又是如何突破呢?
2023/05/30 https://www.foodnext.net/life/recipes/lunch/paper/5593825779
「里仁有機連鎖通路」和台北東區知名蔬食熱炒餐廳「Chao炒炒」合作,領先業界推出符合永續概念的聯名蔬食料理包「找不到臭豆腐」與「泡菜天貝炒飯」。
2023/05/30 https://www.foodnext.net/life/education/paper/5098825929
一般的慣行農法需噴灑藥劑,以維持農作物的產量,不過有一群人秉持對土地的熱愛,堅持有機耕作,東豐拾穗農場有限公司行銷企劃專員黃小燕、古林咖啡藝術工坊負責人林菁川,與初音印奇自然農園女主人呂婉婷在「2023花蓮食農博覽會」上,分享他們對環境的用心以及從事食農教育的心得。
2023/05/30 https://www.foodnext.net/life/recipes/dessert/paper/5739825955
全家與客家委員會產官攜手,透過客家在地飲食開發、石虎保育公益計畫、打造客家特色店舖3大面向,重新定義客家文化的風貌,激盪出傳統與創新的交織繽紛,讓大眾看見客家文化美好浪漫。
2023/05/30 https://www.foodnext.net/life/education/paper/5852826248
歷時4天的「2023花蓮食農博覽會」於2023年5月30日順利落幕,現場高達50個攤位傳遞食農的精神與價值,活動期間從親子到銀髮族跨世代的參與響應,共同投入食農教育的實踐。
2023/05/29 https://www.foodnext.net/life/education/paper/5852825648
部落青年人口的外移,不只影響到部落發展,也讓文化傳承發生斷層,花蓮「山上那良」和「野韻農學」創辦人回到部落,利用野菜和苦茶油創造經濟價值,吸引部落青年回鄉,發展部落的同時,也在實踐原民文化的傳承。
2023/05/27 https://www.foodnext.net/life/recipes/dessert/paper/5234824905
7-ELEVEN響應世界牛奶日,2023年6月1日至6月3日推出指定冷藏飲料、烘焙、甜點任選第二件省10元,民眾25月29日起至7-ELEVEN門市參加「鮮乳給力,與愛同樂」瑞穗鮮乳認捐活動,每捐出一組瑞穗鮮乳(3瓶、每瓶930ml)、好鄰居基金會即加碼捐贈1瓶(930ml)。
2023/05/27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ow/paper/5616825062
「2023花蓮食農博覽會」於2023年5月27日盛大開幕!現場集結50個在地品牌,從山線到海線展現出花蓮富饒的風土人文!透過親子共遊發揮食農教育的影響力!更舉辦國際論壇,邀請線上線下一同關注食農教育發展。
2023/05/27 https://www.foodnext.net/life/education/paper/5470825086
「2023花蓮食農博覽會」於2023年5月27日舉辦「國際食農講座——下一秒的地球 食農正蔓延」,廣邀法國、挪威、日本講者交流各國飲食教育推廣與保存,同時也找來財團法人台灣好文化基金會執行長李應平、花蓮縣原住民族野菜學校校長吳雪月,以及灃食公益飲食文化教育基金會董事吳明昌等人,分享台灣校園與原住民的食農教育現況。
2023/05/26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ation/paper/5357824698
在美國,自備環保杯購買飲料似乎不是常見的事,根據星巴克2023年4月20日公布的《2022年星巴克全球環境與社會影響報告》,該年度販售的飲料中,只有1.2%使用可重複使用容器,星巴克也祭出優惠鼓勵消費者使用環保杯,且為了實踐環境永續,更公布了新的垃圾減量目標。
2023/05/24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098822624
在世界各地,超額生產的食物與隨之而來的食物浪費天天上演,光是台灣每年就會丟棄將近3百萬公噸的食物。要如何減少剩食,讓多餘的食物找到新出路?抑或是調整飲食習慣就可以減少對環境的破壞?
2023/05/24 https://www.foodnext.net/science/technology/paper/5593823874
農委會水產試驗所針對台灣大宗加工魚種開發水解技術,從魚類加工剩餘物萃取水解魚蛋白粉,富含高蛋白的魚粉有望成為新飼料原料,不但能促進水產加工的全魚利用,降低對進口魚粉的依賴,更盼能減少過度捕撈的情形。
2023/05/24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593823979
7-ELEVEN以行動支持山林永續,預計於2023年6月起擴大將旗下CITY TEA現萃茶、CITY CAFE全系列紙杯皆更換為通過「FSC森林永續認證」的咖啡紙杯,並持續積極推動「OPEN iECO循環杯機」及「高效智慧回收機」的拓點計畫。
2023/05/23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ow/paper/5739823755
首屆「2023台灣生物多樣性獎」結果於國際生物多樣性日揭曉,花蓮縣政府各公、私部門與花蓮縣政府協力合作,在促進生物多樣性的工作上,努力實施創新作法,成唯一獲獎肯定的縣市政府。
2023/05/22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852822743
隨著快速變遷的環境,無論企業大小都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在事業經營上,找到志同道合的夥伴,共同努力才能永續發展。
2023/05/19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track/paper/5357822593
美國馬鈴薯擁有種植優良馬鈴薯的先天地理優勢,為世界馬鈴薯供應的主要來源之一,其品種更多達7大類:褐皮、紅皮、白肉、黃肉、紫皮、拇指、迷你。為確保馬鈴薯的高品質與一致性,美國更制定全球唯一強制性的USDA分級制度與規格標準,而出口到台灣的美國馬鈴薯皆為美國一級的馬鈴薯喔!
2023/05/18 https://www.foodnext.net/life/recipes/dessert/paper/5852816946
天仁喫茶趣排除高熱量、高糖份的甜點品項,秉持著健康、清爽系甜點的概念初衷,設計出減醣、減澱粉,且融合台茶風味的精緻下午茶點。
2023/05/18 https://www.foodnext.net/life/health2/paper/5357821393
在地中海型氣候中培育出的加州葡萄乾,除了含有微量與巨量礦物質營養素,同時也是最天然的甜味劑與增味劑,簡便快速的攝取方式,適用於補充全家大小的營養,是新型態的健康飲食模式,消費者透過支持加州葡萄乾響應環保的生產過程,一同支持,注重環境永續的產業。
2023/05/17 https://www.foodnext.net/science/machining/paper/5470819889
德國新創公司「Planet A Foods」,其創辦人兄妹意識到可可供應鏈的發展危機,並開始探索可可的替代性原物料。藉由從巧克力製程中發想,掌握發酵與烘烤這兩階段的步驟,發現燕麥與葵花籽的發展潛力,研發出更具永續性且沒有可可的巧克力「Nocoa」,且無咖啡因和可可鹼,孩童、孕婦和狗都能食用!
2023/05/17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234821200
里仁團隊在2016年看到中途島信天翁的生態紀錄片,理解到海洋垃圾對信天翁及海龜鯨豚等海洋生物的傷害,因此決定啟動減塑行動。不僅停止提供購物袋,鼓勵消費者自備購物袋,更與蔬果供應商福業公司共同開發蔬果專用的可堆肥生質袋,對於根莖蔬果裸賣一年可省下24萬個塑膠包材,而葉菜塑膠袋改為生質袋後,一年可省下約350萬個塑膠包材,5年來累計減省約2000萬個蔬果塑膠包材。
2023/05/17 https://www.foodnext.net/life/education/paper/5593821474
花蓮縣政府於2023年5月17日舉辦記者會,宣布第二屆「花蓮食農博覽會」將於5月27日登場,花蓮縣長徐榛蔚更與「中法比瑞文化經濟協會」、「日本Kids Kitchen協會」簽署MOU合作備忘錄,盼能將花蓮的食農教育接軌國際。
2023/05/17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357821593
飲食產業從業者該如何從心出發,堅持初衷與初心只為做好一件事?一同了解芳茲生技、祥記Shangi和起士公爵這些品牌,如何從體現職人的精神,創造獨一無二的品牌價值!
2023/05/16 https://www.foodnext.net/science/packing/paper/5975819934
法國香檳品牌Telmont天夢與法國玻璃製造商Verallia合作開發出目前市面上最輕的香檳瓶,測試階段已經圓滿結束。每瓶將至少減少4%碳排放量,預計在2026年新裝上市。
2023/05/16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ow/paper/5616820862
2023年5月16日行政院農委會經立法院3讀通過《農業部組織法草案》,「農業部」正式拍板改制成立,下一階段將進行組織改造與強化專責功能。
2023/05/16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ow/paper/5098820929
台北國際食品系列展(FOOD TAIPEI MEGA SHOWS)將於2023年6月14日至17日在南港展覽館1館及2館盛大展出,系列展包括,「台北國際食品展」、「台北國際食品加工機械展」、「臺灣國際生技製藥設備展」、「台北國際包裝工業展」及「台灣國際飯店暨餐飲設備用品展」,完整呈現食品產業上、中、下游全方位供應鏈,徵集1400家參展企業,使用超過4000個攤位,超過30個國家,將會是疫情爆發以來最大規模的展會活動。
2023/05/15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852817841
歷經過疫情,許多消費者變得非常依賴外送平台,「C2C外送服務」的市場也隨之出現。但要如何提供更多元、便利的寄取件及延伸性服務,甚至達成對循環經濟的要求?也成為外送平台評估新興商機的考量。
2023/05/15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ation/paper/5739819653
歐盟因考量殺蟲劑對生態的破壞性影響,自2023年起全面禁止新菸鹼(néonicotinoïdes)類的殺蟲劑。然而這項禁令嚴重影響農民對甜菜種植的意願和成效,間接造成歐洲甜菜糖業的供應問題。因而持續攀升的歐洲糖價,形成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衝突。
2023/05/15 https://www.foodnext.net/life/health2/paper/5593820074
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於2023年5月15日聯合國民健康署、農糧署,發起「蔬果佔一半,地球更友善」的健康低碳飲食法,盼能透過增加蔬果攝取量促進國民身體健康,更達成減碳之目的。
2023/05/15 https://www.foodnext.net/life/recipes/dessert/paper/5098820424
迷客夏於2023年夏天推出富士蘋果金賞,包含「春蘋烏龍」、「蜜蘋檸綠」、「蜜蘋檸綠」,以及首次與新銳插畫家KINGJUN聯名,推出2023夏季限定杯身與造型杯膜。
2023/05/12 https://www.foodnext.net/life/recipes/dinner/paper/5975817239
長期以來,海洋面臨棲地破壞、垃圾污染與過度捕撈等問題,讓生活在地球村的人類,開始有了「海洋永續」的概念,而如何在食用海洋魚類與環境保育中達到平衡,也成為現代顯學!可貴的是,有一個品牌AKAÜO致力於守護海洋,並為餐飲業者與消費者,提供更安心的魚類選擇,值得消費者進一步認識與瞭解。
2023/05/12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ation/paper/5111818815
果汁品牌Ribena的母公司Suntory Beverage & Food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簡稱SBF GB&I)2023年4月啟動了一項新的再生農場計劃,希望通過再生農業實踐減少黑醋栗在種植過程中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
2023/05/12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track/paper/5111819215
烘焙業市場持續成長,近年更掀起土司風潮,而厚片土司也成為土司市場極高關注度,全家便利商店匠土司擁有Clean Label認證標章,全新推出具有2.8公分厚的厚切片醇乳香土司,採用2332匠藝工法,讓口感與美味升級,也因為高品質又嚴謹的製法,也讓新纖麥匠土司榮獲2023 Monde Selection世界食品品質評鑑大賞金獎。
2023/05/12 https://www.foodnext.net/life/recipes/dessert/paper/5593819477
鮮乳坊8歲了!2023年特別攜手4家合作牧場:嘉明、許慶良、豐樂、幸運兒,聯合4家餐飲品牌:七盞茶、大苑子、再睡5分鐘與早安美芝城,推出4款針對不同牧場鮮奶所調配出的特色奶茶,共同打造首屆「乳意生活節」!
2023/05/11 https://www.foodnext.net/life/recipes/dinner/paper/5470816889
天仁喫茶趣選用當地、當季食材,推出全新的季節套膳:除了有以茶入菜的「碧螺春龍虎石斑」和「花旗參仙草雞」,一上市就供不應求的「鐵觀音可可泡芙」更是不可錯過的套膳甜品。
2023/05/11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ation/paper/5975818639
在外送平台點餐或是到餐廳外帶餐點,免不了使用一次性餐具,填飽肚子的同時卻也製造了不少垃圾,對此,紐約當地的Uber Eats與DeliverZero合作,讓消費者用1美元就能加購循環餐盒,不再製造一堆垃圾;而紐約市議會也有多位議員向議會提出新法案,盼減少一次性垃圾。
2023/05/10 https://www.foodnext.net/science/machining/paper/5975818334
植物性飲食是一種以植物性食物為基礎的飲食方式,農試所因應趨勢開發了3款植物食品,包含天貝食品、大豆植物雞精、滴菇精,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多健康新選擇。
2023/05/10 https://www.foodnext.net/life/recipes/lunch/paper/5234818403
國內知名餐廳如道地美式料理「樂子 theDiner」、米其林綠星蔬食餐廳「小小樹食」與超人氣蔬食 Buffet「果然匯」,皆在母親節推出有最強健康蔬菜之稱的「青花椰苗」餐點,吃大餐的同時也把最真實的營養獻給母親!
2023/05/10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098818522
台灣中藥品牌順天堂集團投入藥材在地種植多年,成功建立有機仿生藥用石斛基地,藉此提供高品質、高穩定度的藥材,並運用科學研發優勢改善中藥氣味,開發日常食品等多元商品。
2023/05/10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ow/paper/5470818689
食農餐飲科技創投與加速器「扶田資本」於2023年5月10日宣布加速器第三屆報名申請開始。在本屆的加速器計畫中,扶田資本將持續深化國際鏈結,為新創團隊串接北美及亞太地區食農餐飲企業資源!
2023/05/09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ation/paper/5111818110
歐盟執委會正依循歐洲食品安全局的科學性建議,修訂動物福利法,預計於2023年9月下旬提交審議。動保團體掌握立法機會,重掀對章魚保護的倡議,強調章魚養殖的道德爭議,並盼歐盟以實際作為表態,得以完善更全面性的動物福利法案。
2023/05/08 https://www.foodnext.net/life/recipes/dinner/paper/5975812934
全球疫情興起了剪刀經濟,天仁喫茶趣2022年推出兩款「普洱半筋半肉牛肉麵」及「花旗參枸杞紅棗雞湯麵」,絕佳的美味與品質,成功擄獲了饕客的心,順應世界吃蔬食減碳飲食風潮,推出植物肉新料理包產品「香菇嫩筍素肉燥」,嚴選多汁的香菇與鮮嫩筍丁,並融入紅茶香氣,將帶給消費者嶄新的素食味覺體驗。
2023/05/07 https://www.foodnext.net/science/packing/paper/5593817077
每天早上喝一杯現泡的咖啡已經是許多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來自美國Danimer Scientific以及荷蘭TotalEnergies Corbion這兩間生技公司合作開發出一款可分解的咖啡膠囊,解決了使用過的塑膠膠囊難以回收的問題。
2023/05/06 https://www.foodnext.net/life/recipes/dessert/paper/5852817346
一年一度的五月桃產季到來,無毒農與多名在地農友合作,主打產地倉模式推出「無毒農五月桃」限定禮盒,每批五月桃都經過農藥殘留檢驗,讓消費者安心享用!即日起至5月16日至官網訂購享早鳥優惠。
2023/05/06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616817360
蔬果要怎麼保鮮與減塑,一直是零售通路的痛點,推廣減塑已久的里仁竟然選擇走一條最難的路:自行開發可堆肥生質包材!這個過程並不順遂,里仁是如何克服困難開發出奪下2022食創獎企業永續創新類二星榮譽的可堆肥生質包材呢?
2023/05/06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357817491
為讓消費者能夠選購更平價的國產鮮乳,屏東縣政府推出「阿猴鮮乳」新品牌,由5家在地酪農戶提供乳源,以936毫升裝每瓶72元、1858毫升裝每瓶139元平價於家樂福上市,並以長期保持平實價位的定價策略,試圖為台灣鮮乳開出另一條新路。
2023/05/05 https://www.foodnext.net/science/technology/paper/5470816784
氣候變遷造成的高溫乾旱,讓啤酒花的產量與質量受到影響,為解決這場「啤酒危機」,西班牙新創公司「Ekonoke」,以垂直農場概念,在不影響啤酒花風味與產量下,用更永續的方式在西班牙阿爾科文達斯市以水培法種植啤酒花。
2023/05/05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safe/paper/5357817596
雲林縣是台灣的西瓜大縣,其中二崙鄉更有「西瓜故鄉」之稱。2023年5月6日就是象徵進入夏天的「立夏」,因為疫情而停辦3年的「二崙西瓜節」重新登場,現場好吃好玩,還能讓民眾品嚐今夏優質西瓜。為此雲林縣政府於5月5日率先舉辦了西瓜評選,選出重量最重的「西瓜王」以及大型西瓜「華寶(紅肉)」、中型西瓜「鳳光(紅肉)」、「彥倫(紅肉)」、「妙蘭(黃肉)」等四大組別的前三名,將在「二崙西瓜節」頒獎表揚。
2023/05/04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234816803
葡萄王簽署加入SBTi科學基礎減碳目標倡議,同時也設立「永續長」呼應2050年淨零排放,展現集團低碳永續決心,致力邁向控制全球氣溫升幅在1.5℃以內的減碳目標。
2023/05/03 https://www.foodnext.net/science/technology/paper/5357815491
農作物產期結束後,所留下農作廢棄物因無法就地燃燒、也不易就地掩埋,往往令農民苦思,高雄市與台積電共同推廣益菌肥加速稻草殘枝腐熟速度也增加土壞肥力,預計5月中提供農會發放給農民善用。
2023/05/03 https://www.foodnext.net/life/recipes/lunch/paper/5739815758
貳房苑LivinGreen與有機茶品牌「山不枯」合作,透過「飲食觀點」將來自坪林的有機茶以多樣形式入菜,在立夏時分推出一系列以茶為本的全新麵食料理與茶點菜色。
2023/05/03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ow/paper/5111816110
繼台農23號芒果鳳梨外流中國消息傳出,立法院也於2023年5月2日三讀通過「植物品種及種苗法」相關條文修正草案,確立將會禁止出口特定植物與農產種苗、列入刑事責任法律規範並提高罰金,目前正在研討種苗項目。自2021年草案推動歷程,也已將中國禁止台灣出口的水果產品種苗,列入出口核查項目。
2023/05/02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357813996
所謂循環杯(也稱「外借杯」),即是業者提供可重複使用的杯子,給消費者盛裝飲品外帶,用完之後在一定時間內歸還至特定回收點。這樣的機制讓消費者可以不用隨身攜帶環保容器,也能落實環保,但實行起來卻沒有想像中這麼容易。
2023/05/02 https://www.foodnext.net/life/placemaking/paper/5234814908
2012年起,台東開始推行慢食(slow food)運動,除了慢食節以外,也有慢食市集、慢食店家評鑑等活動。2023年4月28日更是首度舉辦「台東慢食國際論壇」,邀請義大利、馬來西亞、印度、美國和菲律賓的慢食倡議者交流,從實踐保種來復興飲食文化的經驗,盼能讓台東的慢食精神成為全球慢食運動中不可或缺的一角。
2023/05/02 https://www.foodnext.net/science/machining/paper/5975815134
土肉桂不僅是台灣特有種更是台灣重要的造林樹種,它最大的特色是葉片含有高含量且集香、甜、辣等風味於一身的「肉桂醛」,國立中興大學發揮此特色開發出一系列土肉桂產品。
2023/05/02 https://www.foodnext.net/life/recipes/lunch/paper/5357815291
勺日咖啡廳首間位於大直「NOKE忠泰樂生活」的分店於2023年4月29日正式對外營運,不只好吃,更融合於商場純白色清新優美的建築,鋪陳出日夜皆美的氛圍。
2023/05/02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ow/paper/5739815453
為了讓消費者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玩色風格,Nespresso打造期間限定全台首座千倍放大版VERTUO POP玩色咖啡快閃店,邀請到Nespresso永續大使許瑋甯擔任嘉賓,讓消費者化身玩色風格師,為空間增添風格,打造獨特個人魅力!
2023/04/30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593814677
Noma餐廳位於丹麥哥本哈根,五度獲得「全球最佳餐廳」冠軍,可說是定義了一個時代的fine dining,2024年底Noma將不再以餐廳形式存在,而轉型為食物實驗室,餐飲生態文化是否將改變?Fine dining餐飲未來又何去何從?
2023/04/28 https://www.foodnext.net/life/recipes/dessert/paper/5852814041
瓜地馬拉是台灣的第4大咖啡進口國,占台灣總咖啡消費市場的12%。瓜地馬拉政府也攜手台灣咖啡協會,舉辦瓜地馬拉咖啡文化月活動。透過場域設計,將瓜地馬拉的咖啡莊園、人文地標、馬雅文化及雨林生態等意象,與台灣咖啡品飲文化結合。
2023/04/27 https://www.foodnext.net/science/machining/paper/5470812289
工業化以來,人類造成的環境污染與過度捕撈,導致海洋資源枯竭,對此,法國新創企業Algama SAS攜手合資企業Seafood Reboot,共同研發藻類製成的海鮮替代食品,歐盟的歐洲海洋與漁業基金會也贊助200萬歐元,希望未來能成為傳統海鮮的替代品。
2023/04/27 https://www.foodnext.net/life/recipes/dessert/paper/5357812796
天仁茗茶2023年度「春之茶」將春天最新綠的味道,保留在茶葉與茶湯中,搭配天然、美味的「鐵觀音可可裸食燕麥脆片」,讓春天的品茗時光,充滿朝氣與正向能量。而茶葉罐的巧思秉持「喫茶永續.趣味盎然」設計,與台灣工藝之家「天染工坊」跨界合作,以天然染呈現山景及春日百花盛開的美好意境,並傳達推行環境永續的理念。
2023/04/27 https://www.foodnext.net/life/health2/paper/5111813110
依據「2021年工作人口健康促進現況電話調查」,國內職場員工慢性病呈正成長,運動量及蔬果攝取量也不足。2023年5月起,「健康職場認證」申請即將開跑,歡迎企業一起加入推動健康促進的行列!
2023/04/27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111813415
全家便利商店推出「跨平台包裹動態」查詢服務,只要選擇全家取貨,就可一站式追蹤查詢超過150個網購平台包裹貨態。
2023/04/27 https://www.foodnext.net/life/recipes/dinner/paper/5739813653
位於海拔500公尺的「飛花落院」與亞洲及世界50大酒吧Room by Le Kief主理人易柏翔,共同推出春夏微苦新菜單,在這忙碌的社會,試著讓自己享受生活之中的愜意
2023/04/25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234810603
台灣Nespresso與台大園藝系近期再度揭露咖啡渣3大研究成果,發現施用特殊處理過之咖啡渣可增加蔬菜產量、提高維他命C含量,咖啡渣萃取液更有「降低黃葉病病原菌活性」的特性,目前Nespresso已將咖啡渣種植技術播種到全台25間有機農場、應用超過100種作物,成功創生台灣有機農業。
2023/04/25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ation/paper/5616811160
百事可樂自2021年11月支持馬德里食物銀行「Banco de Alimentos de Madrid」數位化,透過西班牙百事可樂的參與,提高食物銀行的生產力。在數位化的轉型中,百事可樂從計畫中所學運用在公司提供解決方案和效率,從而更好地為未來做好準備。
2023/04/25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616811960
從美國矽谷發跡的Lypid(活優科技)於2023年4月18日起陸續於餐飲通路推出專利技術植物脂肪「PhytoFat™」製成的「植物五花肉」,透過專利配方的脂肪,改變植物肉的烹調特性,讓植物肉可以煎、煮、炒、炸、烤,大破植物肉料理框架,驚艷品味者和料理人!
2023/04/25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098812722
2023年4月23日,在Blivin Bakery滿1周年之際,Blivin Bakery在無蛋奶的全植物系吐司上更加突破,推出仙氣吐司結合仙女紅茶和東方美人茶,在軟Q吐司中呈現茶香清韻。這次更攜手「春池玻璃」打造出具有輕盈清透美感的仙氣套餐,用全植物系永續美感開啟植感生活大門的鑰匙。
2023/04/24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616811360
第三屆《地球解方 永續設計行動年會》的永續生活論壇「消費覺醒:把影響力端上桌」,主辦方邀請家樂福、台灣雀巢、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與全家便利商店,分享全球正面臨哪些飲食困境,食物轉型之路上,各品牌又是如何平衡消費與永續?
2023/04/23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ation/paper/5593810077
丹麥啤酒品牌嘉士伯集團提出「Together Towards ZERO and Beyond(TTZAB)」計畫,來促進集團對於ESG的發展,預計2027年,嘉士伯丹麥皮爾森啤酒將完全使用英國再生農業生產的大麥原物料,旗下其他品牌對於再生農產原物料的使用目標則定為2031年。嘉士伯集團已招募23名英國農民,並結合相關專家為麥田規劃再生農業的計畫。
2023/04/23 https://www.foodnext.net/science/knowledge/paper/5234811308
當主管機關進行市售或進口蔬果檢驗時,草莓經常榜上有名,即使鮮豔欲滴的草莓是國人喜愛的水果之一,卻也因為農藥問題而被列名為「最髒水果」之一。但檢驗出農藥殘留超標真的需要很恐慌嗎?一起來了解檢驗標準的意義!
2023/04/23 https://www.foodnext.net/life/education/paper/5098811322
全家便利商店於2023年4月21日公告第7年舉辦的「全家料理王」廚藝競賽,獎落非餐飲科高中生之手,由桃園市立壽山高中以格外品為食材的「桃園龍岡涼拌米線(Vegan可食)」獲獎,首獎作品精闢表現關懷在地、多元文化與商業性,讓惜食觀念更具永續觀點。
2023/04/22 https://www.foodnext.net/science/machining/paper/5234810108
歐洲食品安全局(EFSA)於2021年1月13日正式認定黃粉蟲(yellow mealworm)的安全性,可作為食用昆蟲。然而多數消費者對於昆蟲食品仍有心理上的食用疑慮,西班牙學術團隊以飲食過渡期的混合型產品作爲研究基礎,將黃粉蟲、蠶豆和乳製品製成乳酪抹醬,經營養與感官特性研究,其口感與風味不亞於真實的乳酪!
2023/04/22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ow/paper/5098811227
台灣首次結合高中職生料理競技與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的「2023全家料理王」決賽於2023年4月21日揭曉,桃園市立壽山高級中等學校以格外品為食材的「桃園龍岡涼拌米線(Vegan可食)」奪下金牌獎肯定。
2023/04/21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234810003
山樺食物設計採用醫療機構同級的營養計算系統,其中擁有全台最大數據庫,顯示國人普遍的健康狀況和飲食習慣,透過該系統計算符合現代人營養需求的餐食比重,並依循24節氣搭配當令食材,設計出健康與美味兼具的「盒盒—時令健康餐盒」。
2023/04/21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975810334
許多消費者願意支持綠色環保的相關消費,但是卻也衍伸出一些爭議。最常見的就是消費後,有種被「綠色刺客」傷到了的感覺。除了部分企業品牌過度操作環保或綠色議題外,更多的原因就是濫用了消費者的環保愛心。
2023/04/21 https://www.foodnext.net/life/recipes/lunch/paper/5739810358
樂檸漢堡配合4月22日的世界地球日,在4月份重磅推出換購「綠漢堡行動」,讓消費者可依個人喜好,將葷食漢堡口味的肉排更換成植物肉排,既滿足蔬食愛好者的味蕾,又能加強推廣永續飲食概念!
2023/04/21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111810510
響應4月22日世界地球日,Uber Eats優市首次與PackAge+配客嘉合作,即日起至5月4日合作推出限量500組、每組99元「蔬福袋」,與可重複使用的「循環外送袋」,讓消費者更輕鬆響應綠色行動生活。
2023/04/21 https://www.foodnext.net/life/recipes/lunch/paper/5852810546
大成集團「NEO Foods新創肉」與「Gino Green」於2023年4月22日、4月23日在未來市集搶先推出珍珠丸子、海鮮餅與韓式雞丁3款全新的植物肉與植物海鮮,響應環保與永續趨勢,又讓民眾一飽口福!
2023/04/21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975810639
統奕包裝於2023年4月21日主辦「7-ELEVEN x 統奕包裝,地球永續 你我日常」記者會,於新北市打造首家「永續循環標竿店」,同時集結「高效智慧回收機」、「OPEN iECO循環杯機」,讓消費者在單一門市就能參與多項永續行動。
2023/04/21 https://www.foodnext.net/science/scsource/paper/5234810908
不要看藍莓小小一顆,其實它富含滿滿的營養價值,深受現代人喜愛。而挑選藍莓必非只選進口,現在台灣也有生產在地藍莓,一起來了解台灣藍莓的食安把關流程!
2023/04/20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track/paper/5852809244
與傳統鮮奶相比,燕麥奶更具永續環保特質,無論是碳排、水資源、栽種土地需要範圍都比鮮奶少許多,且在地生產的「愛之味咖啡師燕麥奶」更比進口植物奶的碳排量更少,為環保盡上一份大大的心力,搭配全家Let’s Café或私品茶,碰撞出植物奶新滋味!
2023/04/20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593810172
foodpanda號召消費者、店家以及外送夥伴一起響應環保,串起永續外送鏈,擴大影響力。啟動「環境友善—零剩食計畫」,募集破千家餐廳參與,提供消費者「主食減量」的選擇,從源頭解決食物浪費。
2023/04/20 https://www.foodnext.net/life/recipes/dinner/paper/5357810291
由全球知名米其林三星主廚 Thomas Bühner 與台灣合作夥伴共同投資並親自經營管理的「La Vie by Thomas Bühner睿麗餐廳」,宣布自2023年4月26日起在台北大直「NOKE忠泰樂生活」時尚商場正式開幕。
2023/04/19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852808844
2023年「亞洲50最佳餐廳」的「亞洲標誌人物獎」(Icon Award – Asia 2023)得主由東京餐廳L’Effervescence之主廚——生江史伸(Shinobu Namae)獲獎,被評為賦予美食新價值的先驅,生江史伸是如何以從自身出發,影響了整個餐飲產業鏈的消費模式,帶動產業實踐永續餐飲?
2023/04/19 https://www.foodnext.net/life/recipes/dinner/paper/5357809399
2023年4月19日THOMAS. 簡法式餐廳再度推出引起注目和話題的「世界地球日無肉菜單」活動,簡天才師傅攜手擅長火烤料理的AKAME餐廳名廚彭天恩,與鑽研植物基食品的工研院合作,推出更為新奇有趣、以蔬食為全套菜單的餐點!
2023/04/18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ow/paper/5739808456
Uber Eats 與Gogoro跨界合作,推出整合性綠色交通方案,結合智慧電動機車、Gogoro Network能源網路,以及GoShare移動共享服務,為外送合作夥伴與Gogoro Network用戶,提供許多期間限定的專屬優惠。
2023/04/18 https://www.foodnext.net/life/placemaking/paper/5852808644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進入原鄉部落,盤點農耕知識與飲食文化,除作為提高糧食安全及因應氣候變遷的參考外,也為保存與推廣原民傳統農耕智慧盡一份心力。
2023/04/17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616807468
受惠現代科技,農純鄉搜集了百位農純鄉女性消費者的臉孔,用程式融合五官輪廓,透過3D重建骨架肌理,最終形成「知己小姐」的樣貌。除了外貌,她的故事也是由這百位女性的真實人生體悟所編織而成,希望藉此呼籲女人們撕掉標籤、重新定義自我,此數位行銷案也榮獲「2022食創獎」社群行銷創新類三星殊榮。
2023/04/17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357807694
為響應4月22日「世界地球日」,7-ELEVEN攜手農糧署、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於2023年4月19日起推出超商首顆「低碳植米飯糰」,超過百項低碳商品享有折扣,未來更將與地方政府合作積極推動開設「永續循環標竿店」。
2023/04/17 https://www.foodnext.net/life/recipes/dessert/paper/5098807820
台灣貝果品牌好丘號召消費者參與「沒塑做好事」減塑行動,於4月22日世界地球日當天,好丘每間門市前50位攜帶10個二手紙提袋到店回收的消費者,即可獲得貝果買1送1的專屬優惠1次及綠色好禮。
2023/04/17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ow/paper/5470808082
「三小市集」集結台灣在地23家雲嘉南地區的農家職人,於2023年4月17日到2023年4月23日在台北SOGO復興館,產地直送分享最新鮮的地域物產!透過活動認識土地與食材,實踐餐飲永續!
2023/04/17 https://www.foodnext.net/science/technology/paper/5111808113
我們平時在超市看到的「扁鱈」其實是一種大型的比目魚,台灣近海其實可以看到許多其他不同的比目魚種,其中一種中小型的比目魚近期被發現於小琉球的南方海域,命名為「尖吻無線鰨」。
2023/04/17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616808163
未來買飲料可能不用自己帶環保杯了!全家與環海淨塑找來萊爾富、OKmart、頂呱呱、cama café、Q Burger、鮮茶道、Let’s Café PLUS,組建橫跨6大產業、8大品牌的「永續循環杯大聯盟」,預計在2023年年底前在全台設置超過700個據點。
2023/04/14 https://www.foodnext.net/life/recipes/dessert/paper/5098805820
美國寵物食品協會(PFI)曾針對台灣寵物進行調查,發現竟有高達6成的肥胖比例,除了品種、基因、年齡等發胖因子,外在因素更是重要關鍵,其中又以飲食習慣與活動力的影響為最主要。寵物過胖可能導致體力變差、抵抗力下降、代謝功能異常、膝蓋磨損、椎間盤突出等問題,更容易增加心血管疾病、高血壓、呼吸窘迫、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罹患機率。
2023/04/14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739806656
FSSC22000(食物安全管理系統)是在全球食品安全倡議(Global Food Safety Initiative,GFSI)認可標準中,國內發證張數最多的系統。2023年4月1日公告了最新的第6版,其依據現有的ISO標準重新調整食物鏈類別,且修改了部分條文。
2023/04/14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739806751
創業還能如何做到「餐飲創新」?隨著消費者喜好和行為改變,僅以產品研發已無法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一同了解樂檸漢堡、名廚MINGCHU、奇想創造和CYBERBIZ這些業者,如何發揮跨域思維,創造品牌新價值?
2023/04/13 https://www.foodnext.net/science/technology/paper/5357805799
為了實踐海洋永續,澳洲從漁業逐漸從捕撈轉型至養殖漁業發展,然而澳洲養殖漁業意識到魚粉竟然是一個永續漏洞!魚粉原物料來自屬於破壞型漁業的「底拖網撈」(bottom trawling fishing)!目前養殖漁業從魚粉下手,除了選擇符合永續漁業的魚粉供應商,將積極地尋找開發魚粉的替代性原物料。
2023/04/13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ow/paper/5357806399
2023年4月11日,IFOAM Asia與花蓮縣政府正式簽訂「第二屆世界有機青年峰會」合作協議,預計於2023年9月13日至14日舉辦具代表性的國際有機交流活動。期待花蓮與IFOAM Asia等國際組織深化交流合作,推動有機農業邁向國際發展。
2023/04/13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616806468
全家會員點數新品牌「FamiPoint」自2023年4月13日起正式登場!推出超商首發「熱門肖像商品點數加價購線上支付」新功能,打破過往超人氣肖像集點商品只能在實體店舖結帳的限制,更能搭配「累點神器全盈+PAY」享有跨通路10萬特店消費累點及全家點數翻倍的雙重回饋。
2023/04/13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111806513
iCHEF於「iCHEF總部系統」解決方案加上兩大更新:公布與全球雲端ERP解決方案龍頭Oracle NetSuite整合串接,以及開通iCHEF自行研發「門市訂貨管理」系統,讓展店中的餐飲集團訂貨、整單、出帳更自動。
2023/04/13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593806575
隨著氣候變遷越來越緊急,世界永續消費意識愈來愈高,永續不再只是政府及企業的事。家樂福自2023年4月1日起推動食物轉型「從i開始,我就是影響力」,串聯消費者一同展開永續行動。
2023/04/13 https://www.foodnext.net/life/recipes/dessert/paper/5111806618
隨著環保意識抬頭,環保杯的議題也越來越受到矚目,台灣麥當勞於2023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前夕,推出「來麥當勞借循環杯 請你可口可樂喝一杯」的活動,鼓勵消費者使用循環杯,一起為環保永續盡一份心力。
2023/04/12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739805751
以歐盟標準打造的晟順農牧場榮獲2022年動物福利標章評鑑最高分,在11項指標裡囊括6項滿分,運用科技化經營管理五星級牛舍環境,盼成為台灣永續酪農業的發展標竿。
2023/04/12 https://www.foodnext.net/life/recipes/dessert/paper/5739806151
7-ELEVEN於全台門市推出產銷履歷「OPEN將 金鑽鳳梨切片」,當令嚴選金鑽鳳梨且低碳足跡,讓消費者安心輕鬆享用酸甜多汁的絕佳風味!此外,7-ELEVEN還攜手農糧署與統一超商好鄰居文教基金會三方共同合作,用實際行動落實永續食農教育,邀請民眾認識產銷履歷、減碳飲食的概念。
2023/04/11 https://www.foodnext.net/science/technology/paper/5234804501
為了擴大農業用地,全球有不少森林遭到砍伐,這意味著林業與農業的土地利用長期存在衝突,不過蘇格蘭斯特靈大學自然科學學院名譽教授Paul Thomas領軍的研究團隊發現,如果在樹木旁種植可食用的真菌類,將有助保留林地、減少二氧化碳,還有助提升糧食產量。
2023/04/11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593805070
Nespresso公開2030全球永續願景報告書,宣布已達成減少24%碳足跡、生產中心使用100%再生能源、種下600萬棵樹等成果,並提及台灣在地咖啡膠囊的高回收率跟與台大進行的「咖啡渣循環利用」產學合作,宣示打造「零碳咖啡」的決心。
2023/04/10 https://www.foodnext.net/life/education/paper/5234803406
養殖與食魚文化原本只是一堂大學課程,沒想到在陰錯陽差下吸引了各行各業的人加入討論,成為了一堂大眾的食魚教育課。
2023/04/10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track/paper/5098803820
盡力減緩全球暖化、氣候變遷並支持產業永續發展已經是世界趨勢,台灣的飲食產業對此採取什麼樣的經營策略?又有什麼實質作為呢?快來看2022食創獎「企業永續創新」得主為產業界做出的良好示範!
2023/04/10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track/paper/5111803913
食品飲料包裝要如何追趕上永續價值的變遷?除了需要克服法規原有的限制,在技術面也出現許多值得努力的方向,像是鐳射雕刻技術的運用,以及可回收與可分解材質的發明等,讓食品包裝減塑不再只是話術!
2023/04/10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track/paper/5616803963
食品包裝要能讓消費者留下好印象,除了內容物與包裝的連結,還要注意品牌精神與議題理念的發揮,更要搭配細部的美學設計!從2022食創獎「設計美學創新」組得獎作品中,一起來看看如何在美學基礎上再創新突破、傳達品牌精神。
2023/04/10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track/paper/5098804220
因應疫情變化,無接觸商機帶動了智慧化服務的演進,強化體驗與注重永續的需求也改變餐飲業的經營模式。從2022食創獎「餐飲服務創新」組的獲獎方案可一窺餐飲產業面對市場挑戰所做的創新突破。
2023/04/10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track/paper/5616804363
2022世界糧食日的主題為「不遺漏任何人」,面對世界局勢的劇烈變化,飲食產業要如何從供應鏈著手,在生產端減少食品添加物與一次性垃圾的使用,讓產業邁向注重綠色生產的永續道路?
2023/04/10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ow/paper/5593804975
新北市農業局與台灣包裝設計協會攜手舉辦「寶島包裝節包山包海包永續展覽」,2023年4月8日至10日於新北市政府大廳展出台灣各縣市與跨國優秀設計農產品包裝,展現在地包裝實力以及未來永續包材趨勢。
2023/04/09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852803349
食農教育一詞源自於日本,也簡稱食育,而台灣也於2022年4月19日正式完成《食農教育法》的三讀程序。但不只學校可以教學生,家庭也可以參與,因為「認識真正的食物」是所有人必學的課程之一。
2023/04/08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ation/paper/5852804644
義大利針對細胞農業與各國之態度產生分歧!2023年3月28日義大利政府提出關於禁止實驗室製造合成肉相關之法案,此法案將禁止義大利境內從實驗室製造生產和銷售的「合成食品(synthetic foods)」,若違反禁令,將處以1萬~6萬歐元的罰款。若國會通過法案,義大利將成為第一個明文立法禁止培養肉之國家。
2023/04/07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234803301
橄欖中的營養素有抗氧化、抗發炎、保肝、調理脂質代謝等生理機能效果,甚至對改善肥胖、高血糖、高血脂失衡皆有正面影響。台灣的「尖仁橄欖」還含有膳食纖維、葉酸、鈣質、鉀離子等營養素,可以生吃或醃漬。
2023/04/03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739803151
近年蔬食飲食在台灣蔚為風潮,位於新北市三峽區的璽恩軒蔬食餐廳老闆秉持著自己對西式料理的熱忱以及推廣素食文化的初衷創立餐廳,以年輕的力量帶給蔬食產業新的生命力。
2023/03/30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616802068
有著「品嚐『小小一口』全家甜點,就能獲得『大大幸福』的滿足感」意義的全家甜點品牌「minimore」,推出泡芙、塔類、蛋糕、布丁等10款高人氣產品,追求日本嚴謹SOP生產流程,線上線下整合取貨,讓消費者隨時都能用甜點療癒生活中的每一刻!
2023/03/30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track/paper/5111802513
2023年《地球解方 永續設計行動年會》將於2023年4月21日至2023年4月23日在松山文創園區舉行,將邀請產、官、學等領域專業人士,以論壇方式探討永續發展議題,找出解方以共創永續未來!
2023/03/29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track/paper/5739800151
2020年底,新加坡是世界第一個批准細胞培養肉商業化的國家,繼新加坡之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於2023年2月22日宣布,日本將開始發展「細胞農業」計畫,將著重於發展細胞培養肉類和魚類。細胞農業正逐漸被各國重視,歐盟也正在研擬相關法規,讓細胞農業受法律上的食安保障。
2023/03/29 https://www.foodnext.net/science/machining/paper/5111800218
乳酪對於歐美國家來說是民生重要的食物之一,然而在製作的過程中因需耗費大量水資源,使得製造商需面對水資源管理與應用的問題。有鑑於此,西班牙最大的乳酪製造商Entrepinares與利樂合作,使用最新水資源回收技術減少了40%的用水量。
2023/03/29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ow/paper/5616801868
農委會於2022年7月6日公告修正「沿近海漁船捕撈蟳蟹類漁獲管制措施」,抱卵母蟹不得販售。但仍發現有規避之行為產生,因此增訂「蟳蟹腹甲不離身」以強化管理。
2023/03/29 https://www.foodnext.net/life/education/paper/5111802018
灃食公益飲食文化教育基金會舉辦的「灃食主廚到我家」活動邁入第2季,並推出全新灃食營養5餐教材,讓無法參與實體活動的國小教師可以自行下載,運用營養午餐常見食材讓孩童體驗生動的飲食教育。
2023/03/28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111800113
荷蘭每天大約有70萬條剩餘的麵包成為廚餘,下架後通常送往郊外轉製成畜牧牛羊的飼料。近來出現3家烘焙坊開始實踐「舊麵包回收再生」的搶救工程,在力求健康、美味、永續經濟的同時,挺身力行減少食物浪費的美德。
2023/03/28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111801513
「全家永續創新大賞」提案競賽開放報名,2023年5月31日截止前,年滿18歲就能組隊參與,提出零售通路的永續解方,未來不但有機會讓提案內容落地於全家4100店執行,成為家喻戶曉的綠色生活提案,更可獲得最高30萬元獎金。
2023/03/28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739801551
2023/03/27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ation/paper/5739800056
日本朝日集團旗下有眾多品牌,含括酒精飲品、無酒精飲料等。目標在2030年前實現啤酒廠碳中和、2050年達到零碳排,為此,Asahi從生產、供應鏈到包裝,訂定了3項2030年的中期計畫朝永續發展邁進。
2023/03/27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ow/paper/5975800737
由新北市農業局指導,台灣包裝設計協會所舉辦「寶島包裝節」,將於2023年4月8至10日在新北市政府一樓大廳盛大舉辦。不但展出上百件農特產包裝,更舉辦包裝論壇講座,讓大家了解包裝對永續及行銷的重要性。
2023/03/27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track/paper/5357800999
為確保食材使用上的安全,《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選擇「正面表列」,只有列出來許可的食材才可以使用,其餘未出現的則不能使用。但這樣就會造成傳統性食材登錄上的困擾,地方創生時要用這類傳統食材也會受阻,造成傳統飲食文化的佚失。
2023/03/27 https://www.foodnext.net/life/education/paper/5852801044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2023年首次將「農STAY」參與對象擴大至高中職學生,提供晉級「2023全家料理王競賽—尋找明日綠色主廚」決賽的8組同學,分別前往桃園大溪、雲林四湖、高雄永安的農漁村進行3天2夜的農漁事體驗。
2023/03/26 https://www.foodnext.net/science/machining/paper/5975799639
你喜歡吃巧克力嗎?焙樂道集團旗下的比利時巧克力品牌 Belcolade,推出了一款植物性白巧克力,不僅使用純植物奶製成,更不含堅果、椰子、麩質等植物性過敏原。此產品對於素食者、巧克力製造商等而言,是一項創新且優質的選擇。
2023/03/25 https://www.foodnext.net/life/recipes/dessert/paper/5852800644
酒無所不在,不論是獨自啜飲,或是好友相聚小酌。家樂福推出的禾法頌波爾多梅多克拉巴帝中級紅酒,百分百法國製造、原裝進口,且獲得友善蜜蜂以及友善環境認證。不僅品美酒還可以體現永續環境、珍愛地球的精神。
2023/03/24 https://www.foodnext.net/science/machining/paper/5975798239
除了植物肉以外,培養肉也成為肉類替代品的新興趨勢。以色列的食品科技新創公司Mush Foods,研發了一款「50CUT」的菌絲蛋白,可以完美融合於肉體,成為菌絲體蛋白肉,讓肉類中的動物蛋白含量降低50%、減少飽和脂肪和膽固醇,既不影響肉體的原汁原味,還能提供多元豐富的蛋白質營養。
2023/03/24 https://www.foodnext.net/life/recipes/dessert/paper/5852798441
使用「超級食物」燕麥與天然穀物紅豆做為原料,雀巢克寧「紅豆燕麥牛乳」全新登場,完美比例絕妙搭配,是家庭與青壯年輕鬆補充營養的優良新選擇!
2023/03/24 https://www.foodnext.net/science/additives/preservative/paper/5616799360
零食巨頭百事公司於2022年推出可容納22、24件袋餅乾的紙板包裝後,在2023年推出6袋裝的紙包裝,此外也突破包裝技術,善用奈米科技以減少塑膠使用量,預計將可減少465噸的碳排放及40%塑膠用量。
2023/03/24 https://www.foodnext.net/life/recipes/lunch/paper/5098800020
台北東區最美咖啡廳勺日ZHUORI第2間店將進駐大直話題性新商場「NOKE忠泰樂生活」,在世界地球日前推出3款無肉蔬食早午餐,讓關注環境永續及體內環保的客人能有不一樣的選擇。
2023/03/24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ow/paper/5739800256
SDGs Art 2023於3月23日至25日舉辦「斯土斯人 盎然重生」展覽,與6名台灣藝術家/團隊帶來27件探討永續與土地盎然生機的作品,透過低碳佈展手法與作品主題,呼應急迫生態倡議,也彰顯永續藝術之美。
2023/03/24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track/paper/5470800482
國內永續領導品牌CSRone永續智庫和國立政治大學商學院信義書院於2023年3月24日發表最新調查顯示,2022年台灣出版永續報告數達896本,首度突破800本。相較2021年企業對於永續相關資訊揭露意識已有提升,然針對具體行動與改善策略上仍有成長空間。
2023/03/23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975799934
飲食創業並不難,但要讓自己的品牌長久且穩定發展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最國際化的爆米花品牌「星球工坊」、米其林綠星得主「陽明春天」及手沖精品咖啡代表品牌「湛盧咖啡」是怎麼克服創業歷程中的種種難關,並打響自己的品牌呢?
2023/03/22 https://www.foodnext.net/life/recipes/lunch/paper/5098797322
愛地球很簡單,由台灣優良廠商自行研發的素鮪魚,獲得2023年食創將殊榮,讓消費者吃得安心又美味,享受美食之餘,又可推行環保!
2023/03/22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ation/paper/5234797803
根據聯合國統計,全球有3分之1的食物遭到浪費,近年來國內外許多廠商陸續推出解決剩食的計畫。位於美國的Mill公司便借助廚餘機的幫助,延伸一套服務機制,消費者透過加入會員可將廚餘機已製成乾燥無味的廚餘顆粒送回Mill,而後Mill會再將其製成雞飼料送至農場,達成真正的循環利用。
2023/03/22 https://www.foodnext.net/life/recipes/dessert/paper/5098798722
馬修嚴選正式成立13週年!2023年3月17日宣布,推出專為敏感族群設計的「逸敏優格益生菌」,也在門市與官方網站推出多項慶祝活動與優惠,邀請消費者一起歡慶。
2023/03/22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593799077
台灣連鎖精品咖啡品牌「黑沃咖啡」在2021年起與大馬「福庫國際」合作,正式以馬來西亞作為起點,將在2023年在東南亞大舉展店,透過產品差異化、人才職人化、品牌彈性化,將精品咖啡浪潮推向海外!未來更運用咖啡包裝食品,與「遠景股份有限公司」和「聚豐全球股份有限公司」攜手合作,搶攻美國咖啡市場!強強聯手吹起咖啡國際戰役的號角!
2023/03/21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616797665
2023年3月4日聯合國達成保護全球海洋與生物多樣性的歷史性協議《公海條約》,並且以復育海洋生物為目標。雖然詳細內容還需協議,但高度依賴海洋資源的台灣也要做好面臨轉型挑戰的準備。
2023/03/21 https://www.foodnext.net/science/machining/paper/5975797734
全球每年有大量食材和牲畜被丟棄,造成食物浪費,丹麥食品科技新創公司Reduced與國際原料商Caldic看見剩食商機,將超市淘汰的蘑菇和蛋雞場淘汰的蛋雞再利用,製成一系列增味劑產品,減少食物浪費。
2023/03/21 https://www.foodnext.net/life/education/paper/5357798491
台灣兒童食育協會於2023年3月19日於台中市張家祖廟,舉辦上百人的辦桌宴。並且以「以食傳愛,以味傳家」為主題端出一道道家傳菜料理。兒童食育協會主辦講師張文思表示,辦桌是非常具有底蘊的飲食文化,總是與人生的重要時刻緊密相連。
2023/03/20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ation/paper/5852797641
以色列培養肉公司「Aleph Farms」於2021年培養世界第一塊細胞牛排而聞名世界!繼20231年月19日獲得以色列猶太教潔食認證(Kosher)後,在2023年3月1日宣布將產能提升,以新加坡作為中心,目標建立第一條清真認證(Halal)的培養肉生產線,將培養肉推向清真市場!
2023/03/20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ation/paper/5111797710
澳洲是重要的小麥出口國之一,但2022年遇上反聖嬰現象,導致當地農產品遭暴雨摧毀,不過大雨停歇後,土地也吸飽了水分,提供農作物良好的生長條件,新增的產量甚至超過大雨造成的損失,澳洲農業經濟資源科學局(ABARES)預估,2022~2023年的農業出口總值將首次超過700億美元(約新台幣2兆1409億元)。
2023/03/18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track/paper/5098796722
全球暖化目前已經比工業革命前升溫1ºC, 《Nature Climate Change》期刊一篇2023年3月6日發表的研究指出,若繼續維持目前肉類、奶製品和稻米的產量,本世紀結束前,全球將會升溫超過1.5°C。
2023/03/17 https://www.foodnext.net/life/placemaking/paper/5470795784
2019年,蘇立中創辦主攻野草茶的品牌「三玉號」,並運用野草的不同特性與風味開發各式各樣的相關商品,像是糖漿、抹醬與琴酒,希望能讓野草重回現代人的視野,建立人與土地永續共生的連結。
2023/03/17 https://www.foodnext.net/science/scsource/paper/5616797065
紅魚主要分佈在靠近格林蘭與冰島地區,因為肉質鮮嫩、魚刺少而受到歐美國家的喜愛,然而過度的捕撈加上紅魚生長速度緩慢,因此近幾年面臨到數量銳減的保育議題,目前相關經濟區已停止捕撈,唯獨俄羅斯不願遵守。
2023/03/16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234796508
許多品牌在面對通膨的情況下,往往會顧及到消費者的心理觀感而選擇自行面對成本壓力。然而品牌適度的調整經營策略,亦能得到消費者的認同,運用中庸之道維護品牌與消費者共好的局面。
2023/03/16 https://www.foodnext.net/life/education/paper/5111797215
大享食育協會主辦的2023第六屆台灣學校午餐大賽公布決賽入圍名單,並將於2023年4月22至2023年4月23日地球日在長庚科技大學舉辦決賽,參賽隊伍必須從5分鐘食育教學及90分鐘料理實作競賽中脫穎而出才可獲得10萬元獎金,及前往東京觀摩日本全國學校給食甲子園活動等海外食育見學之旅。
2023/03/14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852796346
7-ELEVEN架上的鮮食,在過期前7小時就會被貼上「i珍食」貼紙降價促銷,不少小資族也會把握機會前往超商選購,不過現在7-ELEVEN將「i珍食」商品上架至外送平台foodomo,提供外送預訂服務;此外,2023年3月15日至3月31日,推出借循環杯送咖啡活動,與環保署一同推動環保消費。
2023/03/14 https://www.foodnext.net/life/solarterms/paper/5739796453
箭筍是花蓮縣光復鄉太巴塱地區的農特產品,每年到了3~4月即是箭筍的盛產期,而為了將箭筍這項美好食材推廣出去,花蓮縣光復鄉公所及光豐地區農會便攜手舉辦「慢遊箭筍趣系列活動」,望能將花蓮的美食分享給全台民眾。
2023/03/14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470796489
國內永續領導品牌CSRone永續智庫與國立政治大學信義書院10年以來,每年3月皆會公開出版白皮書等級的永續分析報告《臺灣暨亞太永續報告現況與趨勢》。此份報告書是眾多國內、外永續機構列為最重要ESG參考數據,2023年報告書將於3月24日正式發表。
2023/03/14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ow/paper/5593796572
台灣「綠色餐飲指南(GDG)」與「英國永續餐廳協會(SRA)」於2023年3月14日簽署合作備忘錄,正式宣佈綠色餐飲指南為SRA Food Made Good全球評鑑指標在台官方代表機構,讓台灣永續餐飲發展與國際接軌,成為全球永續地圖的地標!
2023/03/13 https://www.foodnext.net/science/technology/paper/5739795653
甜菊是天然的甜味劑來源,英國薩里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甜菊不只可以成為蔗糖、甜菜糖的替代品,從生產到製糖所產生的碳足跡也遠低於傳統製糖業,有益環境永續。
2023/03/11 https://www.foodnext.net/life/placemaking/paper/5975795639
匠心巧藝的草編工藝師李龍,善用水稻田未結穗的青禾稻梗,以注連繩編織技法發展出匠人巧藝與屏東農村外銷契機,深受日本市場歡迎,2023年3月開始至5月21日於屏東演武場舉辦個展與編織課程。
2023/03/08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234793708
大江生醫從貿易商起家,歷經多次轉型來到現在的「CDMO」代工模式,建立獨有的原料庫,不僅專注研發新原料和新產品,每年開發上千支新品,生產數億顆的錠劑、膠囊等保健食品及數千萬瓶機能性飲品,幫助客戶行銷全球63國,還組建「生技大聯盟」擴大國際競爭力。
2023/03/08 https://www.foodnext.net/life/recipes/lunch/paper/5975794439
飛花落院為迎接開幕2週年特別推出限定席次的茶餐會,除了享用10道日式料理搭配5款名茶,還能把「五大製茶師金選——旭日東昇」禮盒免費帶回家!
2023/03/08 https://www.foodnext.net/life/education/paper/5357794691
灃食公益飲食文化教育基金會發行《灃食‧客》蔬食季刊第6期,訪問「陽明春天」蔬食餐廳創辦人陳健宏、蔬食Youtuber「野菜鹿鹿」、「培仁媽媽」等,以減少食物浪費為主軸,介紹各種實踐永續飲食的行動。
2023/03/08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357794891
做出號稱全台最難買、有「蛋黃酥界愛馬仕」稱號的世界麵包冠軍師傅陳耀訓,新址的「陳耀訓・麵包埠」比原店面大3倍,藉由提升後廠的工作效率、擴大手作精神注入至麵包中,在口味上更強調四季感、發揮台灣農特產的應用價值,盼能為顧客創造全新的麵包食趣體驗。
2023/03/07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111793310
政府「2050淨零轉型」中的第10項關鍵策略:淨零綠生活的做法之一,就是讓綠電走入民眾日常消費場域。屈臣氏與陽光伏特家合作,將綠電導入屈臣氏門市,並且走進消費者生活。
2023/03/07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ation/paper/5616794360
農業乃一國之本,台灣糧食自給率屢創新低,全球化外部環境容易影響民生經濟。提高糧食自給率可以降低對全球性經濟產業的衝擊,台灣正面臨農村人口老化,如何鼓勵青年投入一級產業,或許我們可以借鑑韓國的農業政策。
2023/03/03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ow/paper/5975794134
傳統禽產業困境大,因為禽流感肆虐而只能不斷撲殺,目前農委會望透過政策性計畫,從硬體環境改善禽產業的問題,將傳統開放式禽場/禽舍,轉型成非開放式或密閉水簾禽舍,降低禽場感染禽流感的風險。
2023/03/02 https://www.foodnext.net/science/technology/paper/5739791558
全球人口快速膨脹,糧食短缺一直是個難解問題。在陸地糧食作物耕種空間有限的狀態下,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研究團隊發現,如果2050年能在海洋裡開發海藻養殖場,並使海藻佔據人類飲食種類中的10%,能夠大幅舒緩1.1億公頃陸面耕種地的使用。
2023/02/28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852790746
澳洲新南威爾斯與維多利亞兩州因應國會的質詢,帶頭加速處理居家食物與有機物質的垃圾,他們採用FOGO系統,將收集的垃圾轉變成有利用價值且品質良好的肥料。計畫於2030年將掩埋場的食物垃圾減半。
2023/02/27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975790839
詹巽智在結合藝術設計之餘,詹記麻辣火鍋的經營仍不失「以食為本」的初心,引領著品牌開創新的發展之路。
2023/02/24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track/paper/5111790015
「飢餓問題」是聯合國SDGs永續發展的目標之一。在美國匹茲堡的「412 Food Rescue」是一群實踐家,串連不同組織和志工們把剩食「升級再造Upcycling」,溫飽了飢餓者的胃與心。
2023/02/24 https://www.foodnext.net/lab/goods/paper/3593712377
飲食產業供應著你我每天的飲食需求,卻默默對地球環境生態造成不可忽視的影響!從遠洋漁業、養殖、食品加工、包裝、運輸、零售等,碳排放量占總量26%以上。台灣最快2024年將徵收碳費,同時因應國際趨勢實施碳邊境調整機制,歐盟也將於2026年開始徵收碳稅。大限將至,飲食產業不能再躊躇不前!
2023/02/23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track/paper/5357789599
社企流、願景工程基金會以及台灣星展銀行共同發佈「2022 年永續素養大調查」,究竟台灣民眾的永續素養程度如何呢?
2023/02/23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357789894
欣臨企業在2009年時明明幫原廠做到5年內業績成長3倍,卻還是被原廠收回代理權,公司超過5成的營收直接蒸發。年僅32歲的欣臨企業總經理陳德仁到底是怎麼做到不但不解雇任何一名員工,還成為年收150億的代理商霸主呢?
2023/02/23 https://www.foodnext.net/tv/tvmovie/tvpublish/paper/5234787701
「食物的力量可以幫助每一位消費者提升生活品質。」台灣雀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羅台青分享,雀巢如何從在地缺口出發,用食物的力量創造商業永續,並與在地利益關係人緊密合作,從產業鏈各環節共創永續價值?
2023/02/23 https://www.foodnext.net/lab/goods/paper/3739512353
主講人=台灣雀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羅台青
「食物的力量可以幫助每一位消費者提升生活品質,」台灣雀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羅台青分享,雀巢如何從在地缺口出發,用食物的力量創造商業永續,並與在地利益關係人緊密合作,從產業鏈各環節共創永續價值?
下載完整版講座內容,來聽理羅台青分享能怎麼做?
2023/02/22 https://www.foodnext.net/life/placemaking/paper/5593780670
「有機種植」不用灑農藥、維持農作與土地的永續是現今大多數人的追求,但在嘗試有機種植之前,卻有很多層面的問題必須思考,例如:土壤、栽種成本、加工作業與通路價格等等。
2023/02/22 https://www.foodnext.net/science/machining/paper/5593790372
為提升地瓜產業價值,打好優良生產基礎後,地瓜也能逐漸成為生活主要糧食之一,農產價格平穩後,研發調理食品更能創造關聯產業,才能克服生鮮外銷的食材保鮮困境;同時,也藉此延伸更多具有經濟價值的產業鏈,才能持續幫助水林地瓜產業不斷突破現況。
2023/02/22 https://www.foodnext.net/life/placemaking/paper/5111790415
地瓜生產與採收目前仍然仰賴人力,藉由「台灣甘藷產業發展協會」產業聯盟力量,調控產量與觀測銷售風向,以及組織化管理創造工作機會與產業鏈價值,發揮事業價值吸引青年加入形成代耕團隊,同時建立老農離農機制,讓產業更有溫度。
2023/02/22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616790560
咖啡渣除了除臭還能做什麽?7-ELEVEN領先市場啟動「永續農場」計畫,透過回收門市咖啡渣轉做有機肥,栽種高麗菜做成鮮食便當配菜,此外也同時推動多項永續計畫,將綠色消費實踐於生活中。
2023/02/22 https://www.foodnext.net/life/recipes/dinner/paper/5234790908
台北美福大飯店攜手加拿大駐台北貿易辦事處,引進加拿大產地直送的牛肉、新鮮水產及特色穀物等食材,並邀請擁有加拿大原住民血統的Quentin Glabus主廚客座彩匯自助餐廳,於2023年2月22日至3月31日,推出一系列的加拿大風味美饌。
2023/02/21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ow/paper/5616789563
隨著台灣毛小孩數量逐年提升,寵物食品成為熱門產業,坊間開始出現「寵物營養」相關的資格認證或是課程。農委會澄清目前政府尚未施行相關資格認證,但正在研擬修法,為寵物食品衛生安全把關。
2023/02/17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098788620
在「2023台北國際烘焙暨設備展」中,統一集團提出了由8大烘焙名師為3世代打造上百款麵包新生活的提案,滿足分眾分齡不同需求。以及由分眾的概念延伸,聚集台灣3大烘焙名匠─文世成、吳寶春、曹志雄為運動族群所研發──每份20公克蛋白質含量的「ENERGY BREAD能量麵包」新概念。
2023/02/17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ow/paper/5739788856
家樂福內湖店推出第一支獲得臺東大學農產品生態標章認證的「臺東有機蜜露鳳梨釋迦」,營養價值高的釋迦具有高甜度風味,容易吸引粉介殼蟲而產生表皮上的黑斑,黑斑外觀雖然不那麼吸引人,但釋迦營養價值與甜度並不會受到影響!
2023/02/16 https://www.foodnext.net/tv/tvmovie/tvpublish/paper/5098786925
山海樓為何堅持「永續餐飲」的品牌精神?永豐餘生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山海樓創辦人)何奕佳如何從品牌經營、台菜手路菜傳承及台灣老品種食材選用等各面向,落實維護永續台灣農業價值?
2023/02/16 https://www.foodnext.net/lab/goods/paper/3852962341
主講人=永豐餘生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山海樓創辦人)何奕佳
連年獲得「米其林一星」及象徵永續精神的「米其林綠星」獎殊榮的台菜餐廳「山海樓」為何堅持「永續餐飲」的品牌精神?永豐餘生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山海樓創辦人)何奕佳如何從品牌經營、台菜手路菜傳承及台灣老品種食材選用等各面向,落實維護永續台灣農業價值?
下載完整版內容,看山海樓如何實踐永續餐飲之道!
2023/02/14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975787137
鼎巨畜產重視動物福利解放雞隻牢籠趨勢下,導入智能環境控制系統,提升飼養環境,回收乾燥雞糞作為肥料供給玉米農田、並購入玉米飼料飼養雞隻,成為循環經濟最佳體現、實踐ESG為核心的永續事業。
2023/02/14 https://www.foodnext.net/science/technology/paper/5975787232
除了半導體精密產業,包括餵養國人的飲食產業,皆需穩定電力讓產線持續不斷。以電氣工程專業見長的伊頓電氣,不只為護國神山台積電、美國微軟提供服務,其不斷電系統也在飲食產業背後支援供應鏈的產能需求。雞蛋產銷狀況是2022年初開春至今的農業要聞,鼎巨畜產於新建飼牧場預先裝載不斷電系統,盼讓2023年全線生產、供貨無虞。
2023/02/14 https://www.foodnext.net/life/education/paper/5234787606
「灃食主廚到我家」第二波報名開始囉!即日起開始報名至2023年3月3日止,歡迎國小校園廚房團隊一起讓營養午餐變得好吃又有趣!
2023/02/13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098785325
20世紀至今,澳洲家長都會為孩子準備便當盒,普遍是攜帶方便拿取、不需要餐具的午餐,例如冷三明治、水果、餅乾等。然而。隨著疫情興起的便利宅配已經融入大眾的生活,對孩童午餐的訂購與配送又會造成什麼影響呢?
2023/02/10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593785975
龍泉茶是台灣桃園龍潭鄉的特產,又稱為「龍潭包種茶」,屬於輕度半發酵的烏龍茶,被當時的省主席李登輝先生正式命名為「龍泉茶」,是台灣十大名茶之一。「葉香茶品」是龍潭在地茶廠第四代所創立,盼能推廣以自然農法栽培、純手工製作並通過專家鑑定的龍泉好茶讓更多消費者知曉。
2023/02/10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852786044
「漬好的梅,好好漬梅」,來自嘉義中埔鄉凍子腳山區,傳承有機梅園的「祥記」第三代謝育倫和謝依潔,始終謹記在心的長輩教誨。從外公開始,堅持愛護土地的精神,到母親創立品牌,讓青梅擺脫削價競爭,第三代的謝育倫和謝依潔,更賦予品牌不一樣的面貌,攜手設計師推出「年歲計畫」商品,不但得到「金點設計標章」,更獲得2022食創獎「設計美學創新類」一星肯定。如今祥記年產漬梅一萬公斤,瓶罐疊起來,相當於5座的台北101。
2023/02/07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ow/paper/5357784694
農委會於2023年2月7日正式對外說明農業部門新推出的ESG專案,從淨零永續、生態保育、暖新農村3大領域,共計9項專案類別,提供企業ESG揭露需求上的協助。盼能透過公私協力,朝著永續發展邁進。
2023/02/07 https://www.foodnext.net/life/education/paper/5616784763
長期關心飲食教育的灃食公益飲食文化教育基金會,為了讓同樣關心食育的教育工作者有更多交流機會,因此將「2022 SUPER食育教師大賽」的獲獎教案開放免費下載,並邀請更多有志之士一起深耕食農教育。
2023/02/06 https://www.foodnext.net/life/recipes/dessert/paper/5470784482
長期支持在地農業的7-ELEVEN,為推廣低碳飲食和友善畜牧,實體門市將獨家販售耗時多年培育的「本土藍莓」,以及使用有「動物福利標章」驗證的鮮乳製作的麵包和甜點,希望民眾一起在日常生活中做到永續消費和動物友善。
2023/02/02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ow/paper/5852783044
2023年消費市場會出現哪些改變呢?歐睿國際公布最新的《2023全球十大消費者趨勢》,透過數據分析,洞察消費者的消費習慣與全球趨勢,統整出10大趨勢,並點出品牌與企業掌握商機的關鍵。
2023/02/02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track/paper/5111783113
foodpanda登台至今10周年,屢屢激起媒體及社群熱烈討論,回顧2022年foodpanda平台上發生的5大事件與最多人叫外送的5大日子,這些超夯話題你都跟上了嗎?
2023/02/02 https://www.foodnext.net/life/health2/paper/5852783549
1杯的加州葡萄乾(40公克),相當於天天五蔬果計畫中的1份水果,葡萄乾含有豐富膳食纖維以及多種礦物質,用來佐菜或當成零食,就可以輕鬆補充鉀、鎂、鐵及纖維質,是關心健康與身材者會喜歡的天然食材。
2023/02/01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098783220
台灣帝亞吉歐宣布旗下品牌約翰走路黑牌系列產品陸續於2023年2月起移除紙盒的外包裝,希望能減少約1萬噸紙板的浪費,從生產線中實際執行淨零碳排、環境永續等發展目標。
2023/01/31 https://www.foodnext.net/life/education/paper/5739781656
為落實食農教育政策的推廣,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台東區農業改良場與在地20所國中、國小合作,以多種特色作物為教材設計相關體驗課程,並加強老師研習課程,更規劃加入當地青農,盼2023年參與師生可達600人次,並帶動社區擴散超過6000人之效益。
2023/01/31 https://www.foodnext.net/science/technology/paper/5470781987
行政院農委會水試所於2022年受澎湖縣政府委託,進行澎湖海域丁香魚資源動態調查。本次水下調查為國內首次以影像記錄丁香魚的產卵行為,調查成果也成為為縣府調整禁漁期、劃設保護區之依據,盼能有效促進漁業永續發展。
2023/01/28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357778992
市售麵包常常有十幾種添加物,要如何挑選更安心健康的無添加麵包?營養師建議可認明「A.A.全球無添加驗證」標示的產品,此外還要注意麵包內餡的成分,才不會無意間攝入過多的反式脂肪!
2023/01/23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593779073
《時代雜誌》每年選出200項改善人類生活品質的最佳發明,2022年有9項食品創新上榜,其中3分之1由植物肉品佔位,且主原料由大豆轉向蠶豆和菌類,避開亞洲人的過敏原——大豆,呈現食品業顧及永續發展與開發新興市場的趨勢。
2023/01/23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470781587
台灣物產豐盛,有許多能代表台灣製成佳釀的作物,但要如何找到具有風土味道的關鍵、又能不斷永續傳承,返回台東都蘭部落的許震銓與妻子、岳母耗時一年尋找失傳的藥草製成的酒麴工法,不只失而復得,更搶時守護,以科學化萃取,就怕再次失傳。
2023/01/18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111780713
2023年的澳洲網球公開賽1月16日~1月29日於墨爾本公園(Melbourne Park)正式登場。除了觀賞球賽、追網球明星等,運動場外球迷的美食饗宴更是精彩多樣!2023年就推出了6大在地與異國美食,而過去10年,澳網整合場外的消費潛在市場,根本把網球賽期當作慶典在經營。
2023/01/17 https://www.foodnext.net/life/recipes/dessert/paper/5616779566
台灣各地都有7-ELEVEN特色門市,7-ELEVEN精選11家主題店、特色門市,讓春節假期到處走訪外,也多了不少好拍好玩的中繼站!
2023/01/17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470780482
福壽實業陪伴台灣人走過百年歲月,茁壯成穩健的企業體,堅守誠信思維創新,重視永續經營的重要性,發展過程中不斷融入循環經濟經營理念,打破外界對老品牌的印象,持續強化企業永續競爭力。
2023/01/16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ow/paper/5098779423
2023年全家便利商店再度攜手大享食育協會舉辦「全家料理王」競賽,以「消除飢餓」為主軸,「全食物利用」、「過剩農產品」、「使用格外品」為實際執行的行動方案,邀請參賽高中職學生共同尋找解決糧食浪費的解方。
2023/01/16 https://www.foodnext.net/life/education/paper/5739780151
食農教育法於2022年5月4日公布後,農委會為鼓勵學校、民間組織等團體落實食農教育推動,於2023年1月16日公布多項計畫供各界申請;另訂定「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推行食農教育補助作業原則」,提供由下而上計畫構想研提機制。
2023/01/12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593778073
疫情期間的餐飲業雖然遭受重創,但是同時間也激發出不少創新突破,米食新創品牌EATMI、植物系生吐司Blivin Bakery、TERRA土然巧克力專門店都恰好在疫情前後期間創立,走的都是市面上少有的產品路線,他們從找到對的定位開始,拓展出專屬該品牌的特色。
2023/01/11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098777328
2022年綠色餐飲指南「最佳全食料理獎」得主——糖果廚房的主廚莊雅閔理解大家經常擔心地瓜發芽不敢吃而丟掉,因此教我們如何將家中放太久的地瓜,化身成為美味的「和風蘿絲拌麵」,充份利用食材所有部位,實現不剩食理念。
2023/01/11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ow/paper/5616777661
衛生福利部於2023年1月11日發布修正「食品器具容器包裝衛生標準」,除了增訂金屬合金類食品容器具之材質及溶出試驗標準,也修改現行標準第二條之文字敘述,讓規範更加明確。
2023/01/11 https://www.foodnext.net/life/education/paper/5739777954
灃食公益飲食文化教育基金會舉辦「灃食主廚到我家」活動,前進全台6縣市的國小校園廚房,由主廚林奕成輔導各校校廚團隊,不但端出精美的午餐菜色,更讓學童從中學習到新的飲食觀念與知識。
2023/01/07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track/paper/5975777130
面對氣候變遷衝擊,台灣將於2023年1月9日進行最後立法協商修訂《氣候變遷因應法》,然而除了當權者仍無共識,對於影響飲食產業的碳費與永續目標尚不明確,受邀至台灣分享的英國永續設計中心及永續創新實驗室的兩位創辦人Martin Charter及鄭一青分享英國與歐洲如何積極應對,探討重視在能源轉型下發展的農電、漁電共生是否能走出中國失敗經驗,往更好方向發展。
2023/01/06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357774192
福壽實業在生產鏈的每一個落點,均以永續出發,採購本土國產農產品、選用永續種植農作物、購買國際永續認證包材和原料、重視潔淨減碳生產,並優於食品同業擁有22項具有「碳足跡標章」的產品,旨在建構完整的糧農循環經濟體系。
2023/01/06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470776580
Q Burger饗樂餐飲於新北市三重的台灣營運總部新址打造全台第一間概念店,推出高品質咖啡、智能取餐櫃與鐵板排餐等獨家服務,並且自建食安實驗室把關食材安全,以拓展門店、公益計畫、人才培育作為2023年營運3大目標。
2023/01/06 https://www.foodnext.net/life/recipes/lunch/paper/5616776766
為了迎接解封後的春節10天連假,統一超商超前部署於2023年1月6日全新開幕「東山服務區」,不但增設「寵物共食區」,也規劃29個知名品牌進駐,除了有7-ELEVEN、星巴克及爭鮮外,更是麥當勞首次跨足南部服務區。
2023/01/06 https://www.foodnext.net/tv/tvmovie/tvpublish/paper/5593776473
第四屆食創獎頒獎典禮於2022年12月6日現場揭曉年度各大創新與永續方案類別的一星到三星得主,本屆除了「產業組」更增設「大學組」和「學生組」,將影響力從產業擴及到學術資源、並向下扎根。經過嚴格評選,由台灣雀巢「台灣雀巢打造零廢棄的未來!以永續包裝驅動全價值鏈綠色創新」方案獲得評審團大獎。當日聚集台灣各大飲食產業業者品牌,為產業年度最大盛事,一起來回顧精彩片段!
2023/01/05 https://www.foodnext.net/science/technology/paper/5852775942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產試驗所經研究確認指出,花腹鯖、白腹鯖與日本竹筴魚之魚卵皆出現在宜蘭灣海域,而其中花腹鯖經2年調查,在53個樣站中有23個採集到花腹鯖魚卵,共取得621顆花腹鯖魚卵。
2023/01/05 https://www.foodnext.net/life/placemaking/paper/5234776304
星巴克社區共榮門市(Community Store)花蓮和平門市開幕,門市以原住民文化為主題,晉用超過一半的夥伴來自當地,該門市營收也會提撥一定比例給「財團法人花蓮縣私立和平永續慈善事業基金會」,投入當地的急難救助基金。
2023/01/04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111775611
7-ELEVEN宣布在2023年將以「擴大公益團體合作數」、「APP捐款體驗升級」與「多元促捐活動與門市推廣」作為提升公益服務量能的3大手段,並邀請消費者響應OPEN POINT APP促捐活動,2023年3月31日前加入慈善捐款訂閱有機會獲得免費咖啡!
2023/01/03 https://www.foodnext.net/life/recipes/dessert/paper/5975775530
春節將近,7-ELEVEN攜手農糧署推出個人化份量的產銷履歷鮮切水果,與9款可以在門市方便取貨的產銷履歷水果禮盒,同時也正值草莓盛產季,與台塑有機農場合作販售盒裝「台塑有機草莓」。
2022/12/29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098774823
國德霖科技大學餐旅管理系、崇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啓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瑞恩帝兒幼兒園與蕓慶企業有限公司,響應台北市文化探索協會共同響應「綠食宣言」,加入「綠色餐飲指南」倡議行動。
2022/12/28 https://www.foodnext.net/life/culture/paper/5975774130
北歐掀起世界新飲食潮流,北歐飲食法的秘密源自於其鼓勵吃全天然的食物,包括:酸麵種、全穀類(全麥、黑麥、燕麥)重要的日常麵包文化、不同顏色的漿果、高油脂的鮭魚、鮪魚、鯖魚、多吃植物性食物如:海藻、海帶類和根莖類蔬菜,以及在地生產的芥菜籽油。
2022/12/27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ow/paper/5852773142
行政院環保署2022年12月22日舉辦「安心便利 循環永續」循環(外借)杯良好服務標誌發布與授予標誌記者會,公布新標誌,並攜手4大連鎖企業,共同為推行循環(外借)杯努力。
2022/12/25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track/paper/5852772942
隨著年齡層的不同,對於乳飲品的選購會有什麼差別嗎?從購買地點、選購因素、品牌選擇來看,21~40歲的Y世代與41歲以上的X世代,這兩大主要消費年齡層對於市售鮮乳、植物奶的購買喜好差異性在哪?哪些品牌又是他們的首選呢?
2022/12/24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track/paper/5593772673
2023年的年度代表色 —— Viva Magenta (非凡洋紅),代表的大膽、機智和包容一切,更能鼓舞人們前進和擁抱新願景的勇氣。而「紅色」不管是在食物本身或是食品上也有不少的運用。
2022/12/22 https://www.foodnext.net/life/education/paper/5739772259
環保署進行111年度「台美生態學校Eco-Schools」認證表揚,桃園成為全台Eco-Schools小學認證數量首位!黑松教育基金會「綠+校園計畫」夥伴學校——大安國小獲頒最高榮譽綠旗再認證,而長庚國小、德龍國小也分別獲銀牌及銅牌肯定!
2022/12/22 https://www.foodnext.net/life/recipes/dinner/paper/5739772354
MMHG湘樂餐飲集團與雲端廚房Just Kitchen、子樂投資的自創品牌新竹伊普索酒店EPISODE-Hsinchu共同合作,打造「Westwood」全日餐酒館,以快速的精緻餐飲(fast-fine-dining)為核心,在新竹科技重鎮發展新型態的餐飲模式。
2022/12/22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ow/paper/5357772792
「循環(外借)杯良好服務標誌」票選結果出爐,由統一超商、摩斯漢堡、麥當勞、肯德基首批通過審核!搭配環保署的「循環(外借)杯良好服務指引」規範、標誌識別,民眾可以輕鬆辨識、安心借用循環杯,不用再擔心清洗疑慮,同時響應環保。
2022/12/21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ation/paper/5616771261
因應畜牧業大量排放溫室氣體,為了尋求傳統肉類的替代品,近年來植物肉、培育肉順勢興起。然而除了人類的飲食之外,寵物飼主也開始關切寵物食品對環境造成的影響。
2022/12/21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111771516
全家便利商店首開便利商店咖啡創舉,全台首間「Let’s Café PLUS」品牌體驗店將於2022年12月26日在台北中山雙連商圈正式開幕!主打冰滴、調酒咖啡、氣泡咖啡等職人級咖啡飲品,及現做輕食與甜點共計25項餐食選擇,結合全家集團鮮食專業與日本大廠UCC的咖啡專業,提供饕客多元選擇。
2022/12/21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593771873
黑松公司發布2022年度業績,截至11月為止,整體自有飲料持平,整體酒類代理事業較2021年成長5.7%。董事長張斌堂於2022年12月21日表示,2023年的挑戰在於原物料和人力成本升高,即使漲價也難填補營運壓力。
2022/12/20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111770011
2022年11月在埃及舉行的第27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27)再度聲明全球碳排放減量力有未逮,呼籲從產地、供應鏈到消費市場端都須共同積極減少食物浪費與碳排減量,Plants共同創辦人饒孟蓁及陳耀訓.麵包埠創辦人陳耀訓共同在「2022FIA飲食創新大論壇」中分享餐飲與烘焙產業分享創業歷程,如何得以發揮台灣在地食材最大化價值、重新詮釋風味,共同達到餐飲永續的理念。
2022/12/20 https://www.foodnext.net/life/recipes/dessert/paper/5098771128
7-ELEVEN的精品咖啡品牌「CITY PRIMA」與2021年阿里山咖啡菁英交流賽藝伎組入圍獲選莊園合作,自2022年12月28日起在雙北18家門市,限量推出1500杯「阿里山豐山藝伎咖啡」;而另一精品咖啡品牌「!+? CAFE RESERVE不可思議咖啡」與WCE咖啡杯測賽台灣冠軍推出「CUPPING冠軍咖啡豆」系列飲品,凡於2023年1月10日前凡購買任2杯冠軍品項,加價20元即可獲得Godiva 72%黑巧克力盒。
2022/12/19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470769383
寺刹飮食(사찰음식)為南韓的飲食文化之一,此飲食文化近年來吸引了大量遊客至南韓旅行,並體驗廟宇住宿和料理,而在2017年白羊寺的正寬法師(Jeong Kwan)演出Netflix紀錄片節目《主廚的餐桌》(Chef’s Table),也使寺刹飮食推至國際,2022年時,被《紐約時報》譽為哲學主廚的正寬法師,也榮獲了亞洲50最佳餐廳標誌人物獎,寺刹飮食正持續發揮影響力。
2022/12/19 https://www.foodnext.net/science/technology/paper/5098770823
畜試所與中興大學合作完成全球首例跨世代的種鴨多態性監測研究,結果顯示育種及族群的管理措施對遺傳多態性的影響甚大。畜試所未來也將協助有需要的業者進行相關檢測,以維護台灣各鴨種之族群多態性。
2022/12/16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098769026
自2014年的食安風暴,民眾開始關注食品安全問題,而家樂福永續長暨家樂福文教基金會執行長蘇小真,與鮮乳坊共同創辦人龔建嘉認為,現在的青年相較過往更關注環境與食安議題,故彼此建立夥伴關係,希望更多人加入轉型行列,擴大影響力。
2022/12/16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111769719
為了守護消費者的健康,電商平台「無毒農」特別添購「全質譜篩檢器」,打造質譜快篩實驗室,是全國民間電商通路唯一配備,為目前全國唯一擁有農委會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轉移技術並接受指導的電商平台,保證販售的農產品全部都經過檢驗,提供給消費者最高等級的食安保證。
2022/12/16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357770297
Uber及Uber Eats在台灣首次發表「平台經濟影響力報告」,數據指出2021年Uber Eats為台灣消費者產生240億元的消費者剩餘;為台灣各大餐廳合作夥伴帶來了103億元的額外收入。Uber Eats台灣總經理李佳穎也表示2023年依舊非常看好外送市場的未來。
2022/12/15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ow/paper/5852769640
農業新創事業的好食好事加速器2022年12月14日舉辦第5屆成果發表會暨大獎評選(Demo Day)。經專業評選,將甘蔗渣變身環保餐具的鉅田潔淨技術,勇奪最大獎「潛力獨角獸獎」,而以生物鏈養殖法的日東科技漁業獲「食農永續發展獎」,除此之外,樸農生技獲由觀眾現場票選的「最佳故事獎」。
2022/12/14 https://www.foodnext.net/science/technology/paper/5616768369
農業塑膠殘留物造成嚴重環境污染,因此研發可降解地膜成為刻不容緩的全球議題。中興大學團隊研發「高值化智慧環境友善多功能型地膜」,相較於現有商用地膜其降解速率增加52.17%、水溶性提升50%,還有環境友善、植物保護、天然肥分、土壤碳蓄存和增進土壤健康等附加價值。
2022/12/14 https://www.foodnext.net/science/technology/paper/5357768595
桃園區農業改良場透過育成適合北部氣候且高產的大豆新品種「桃園1號」、建立降低耗損率的大豆乾燥調製技術,以及開發大豆脆果加工新技術,不但增加了大豆加工可利用性、提升附加價值,更能影響農民日後收益。
2022/12/13 https://www.foodnext.net/science/technology/paper/5593767876
為解決國內農產業面臨之課題及因應氣候變遷,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茶業改良場針對國內兩大重要飲料作物:茶葉及咖啡產業,研發「茶園智慧除草機器人」及「咖啡聰明肥」,以朝省工栽培及降低碳排量目標邁進。
2022/12/13 https://www.foodnext.net/science/scsource/paper/5739768052
加州葡萄乾絕大多數的產地位於聖華金河谷,河谷內有充足的陽光,以及來自內華達山脈的豐沛水源,每年產出超過30萬噸。至今,他們仍以手工摘採、陽光晾曬方式收取葡萄乾,並且無添加額外成份,為求最真實的天然風味。
2022/12/12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470766983
近年ESG的浪潮襲來,百事、可口可樂、雀巢等大企業紛紛許下減塑的承諾,但在過去3年間,全球塑膠包裝占比卻不減反增,為何會出現此現象?聯合國對此又打算如何因應呢?
2022/12/12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234767402
「永續」是近年最熱門的關鍵字,但是到底該如何實踐呢?「2022FIA飲食創新大論壇」齊聚電通集團企業永續發展合夥人王馥蓓、全家便利商店董事長葉榮廷、台灣奧特奇行銷經理張鈺雯、真芳碳烤土司創辦人張文哲,從產業永續四大創新洞察、零售通路從內而外實踐惜食革命的產銷生態、生物科技解決動物飼料產生的剩食議題、小型早餐店也能從事的SDGs,多面向探討永續從產地、通路到中小型業者,無論產業規模,都能共創永續新未來。
2022/12/12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357767595
肯德基積極響應環保永續行動,宣布於2022年12月12日起擴大減塑方案,與好盒器合作在全台10家門市推出「減塑循環杯」及「內用環保杯」服務,希望能夠減少一次性塑膠的使用,並預計2023年參與的門市將以倍數成長。
2022/12/09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470765983
一杯咖啡的產生背後與土地、農人、環境息息相關,從咖啡的公平貿易議題與食農教育作為啟發,開啟對食物的感官,進而重新認識自己、更加了解食物以及土地。
2022/12/09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975766438
疫情期間,台灣水產業者因為餐廳歇業,業績腰斬,然而透過穩健的內部管理、風險控管機制,便能穩坐國內同業龍頭。去年,元家營收近50億元,客戶逾2,000家,包含好市多、家樂福等大賣場,都能買到元家的海鮮。
2022/12/09 https://www.foodnext.net/life/recipes/lunch/paper/5111766719
金色三麥為了實踐永續飲食的理念,攜手亞洲植物肉品牌OMNI推出純植海鮮創意料理,2022年12月6日起於全台門市供應。除此之外,金色三麥也結合在地食材展現釀造實力,第一款無酒精飲品「紅烏龍康普茶」預計在12月底於門市亮相!
2022/12/08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357765995
Innova市場洞察每年的「全球10大趨勢」是食品飲料行業的重要指南。通過全球消費者調查和食品飲料新品追蹤,「10大趨勢」揭開了消費者和行業的最新洞察,並解讀品牌和研發者如何適應市場,把握先機。
2022/12/08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616766064
里仁以「永續,從一包蔬果開始,可堆肥生質袋開創循環經濟新價值」,獲《食力》舉辦的「2022食創獎」企業永續創新類二星殊榮。2017年起推出的可堆肥生質袋兼顧了有機完整性、保護鮮食與減用塑膠包材3種利益,在2021年也開始推出可堆肥生質盆,將此技術發展至更多商品上。
2022/12/07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track/paper/5470765088
氣候變遷的危機在前,聯合國組織呼籲全球各國更需協調並加速減碳目標,行政院環保署在2021年擬訂《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將淨零排放納入《氣候變遷因應法》並通過草案,將對國內產業徵收碳費,預估最快2024年法案將通過,飲食產業更該加快腳步投入永續作為。
2022/12/07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track/paper/5616765169
一次性塑膠杯、餐具、過度食品包裝,塑膠的大量使用也正對生態造成影響。從天空到土壤,河流到海洋,台灣的污染狀況究竟如何?
2022/12/07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track/paper/5111765214
近年來全世界關注人為因素造成極大反差的氣候型態,民以食為天,氣候議題將直搗飲食產業。自2023年開始,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將要求實收資本額達20億以上的上市櫃公司編寫ESG永續報告書,具規模的食品企業落實永續理念勢在必行。
2022/12/07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track/paper/5975765238
你知道嗎,台灣消費者關心的前10大永續議題,有高達7項都和環境相關,且更期待品牌能多投入一些!消費者真正在意的是什麼,又希望品牌廠商能怎麼做?
2022/12/07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track/paper/5357765290
為提升企業的透明度,2015年起上市櫃飲食業者受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規範應出版企業社會報告責任書,根據CSRone永續智庫統計2021年台灣有29家食品業者出版,顯示出永續報告書的揭露已是各大企業投入ESG的重要作為,但是在報告書中揭露的項目中,仍顯示對於「氣候變遷風險」的應變不足。
2022/12/07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track/paper/5739765452
聯合國正聚焦針對排碳量占近3成的食品產業制訂減碳目標,環保署早在2009年就推動碳足跡標籤,至今13年期間卻僅有核發1200多件產品,顯見台灣企業對產品供應鏈減碳投入程度還待加強。
2022/12/07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098765521
台灣雀巢不但在2022年12月6日舉辦的「食創獎」典禮中獲得「企業永續創新類」最高星級三星肯定,更在194件參賽方案中脫穎而出勇奪「評審團大獎」!全力推動食品包裝改革及台灣在地循環經濟的努力深獲評審團肯定。
2022/12/07 https://www.foodnext.net/life/education/paper/5098765721
2022年12月6日農委會舉行的第2屆「農業推廣金推獎」頒獎典禮,共頒發了「優秀農業教育及推廣人員」、「農業推廣金推獎」及「農業推廣金推獎——傑出農業推廣楷模獎」3座獎項,共計18間農會以及18名農業推廣人員獲獎,積極肯定所有得獎者為台灣農業推廣教育所付出的努力。
2022/12/07 https://www.foodnext.net/life/recipes/dessert/paper/5470765783
由藝人海裕芬創辦的品牌「嚕嚕姑滷」產品「蔥蒜香杏鮑菇花生」榮獲2022年食創獎之「年度新品獎」肯定!在雙12年終慶也特別推出天天第2件5折活動與限量春節禮盒,凡購買禮盒再贈海裕芬親繪紅包袋一組,送禮自用兩相宜!
2022/12/07 https://www.foodnext.net/lab/goods/paper/3111112210
你知道嗎,台灣消費者關心的前10大永續議題,有高達7項都和環境相關,且更期待品牌能多投入一些!消費者真正在意的是什麼,又希望品牌廠商能怎麼做?
2022/12/06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ow/paper/5470764888
第四屆食創獎頒獎典禮於2022年12月6日現場揭曉年度各大創新與永續方案類別的一星到三星得主,本屆除了「產業組」更增設「大學組」和「學生組」,將影響力從產業擴及到學術資源、並向下扎根。經過嚴格評選,由台灣雀巢「台灣雀巢打造零廢棄的未來!以永續包裝驅動全價值鏈綠色創新」方案獲得評審團大獎。
2022/12/06 https://www.foodnext.net/lab/lectures/detail/2852963846
人類生存必得仰賴飲食,而飲食供應穩定性仰賴地球環境的健康與否,飲食產業要想從疫情困境中復甦,必得先啟動永續作為、扭轉固有的產業模式,才能如毛毛蟲蛻變成蝴蝶般新生,找到飲食的N種可能。
《食力foodNEXT》自2019年創辦台灣「食創獎」至今已第四屆,盼能藉由獎勵轉危為機、朝創新之路帶動台灣飲食產業持續突破,為飲食消費環境創造新價值。「FIA 2022飲食創新大論壇」,將從「飲食永續」出發,帶您開啟飲食新視野!*報名就抽【雀巢生生不息咖啡組】 >>>
2022/12/05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470763783
吃到飽餐廳過去較多講求經濟實惠,然而現今已有許多店家邁向奢華路線採用高級食材吸引顧客,而顧客對消費體驗的感受也有越多要求。
2022/12/05 https://www.foodnext.net/life/education/paper/5357764690
2022年財團法人台灣養殖漁業發展基金會舉辦首屆「2022魚你相育——食魚教案徵選競賽」,最終選出了10件特優、20件優等、15件佳作教案,許多「在地化」的優良教案,期望透過食農教育帶領孩子探索、思辨與關注家鄉產業發展。
2022/12/05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111764719
統一超商攜手統奕包自建「OPEN iECO循環杯還杯機」,2022年12月14日起更將設置門市臨櫃還杯系統,同時也建立「高效智慧回收機」,內含寶特瓶、乾電池二合一回收功能,讓民眾能就近資源回收,輕鬆落實綠生活。
2022/12/05 https://www.foodnext.net/life/education/paper/5357764795
據農委會統計,目前全臺共有110家田媽媽,在疫情衝擊嚴重期間(2020年至2022年)平均產值仍達5.89億元。田媽媽是許多旅人指定的農村在地美食,更是遊子心中最想念的味道。
2022/12/05 https://www.foodnext.net/life/recipes/dessert/paper/5616764864
鮮乳坊2021年獲得廣大喜愛的季節限定商品「鮮乳巧克力飲」在2022年冬季再度回歸!這次更全新推出「生巧克力戀乳雪糕」,以及與「鴻鼎菓子」在聖誕前夕跨界合作的「台灣黑熊戀乳曲奇餅」,陪伴大家迎接冬季!
2022/12/02 https://www.foodnext.net/life/recipes/lunch/paper/5098764521
2022年12月1日起搭乘中華航空,全艙等都可以吃到米其林綠星「陽明春天」的料理!且主廚特別選用大成Neofoods的植物肉研發「紅醬植物肉貝殼麵」與「紅燒植物肉薑黃飯」2道餐點,讓旅客吃得安心又健康!
2022/12/02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ow/paper/5852764545
Uber Eats外送平台發現歷時3年的疫情考驗著商家如何在危機與轉機之間共存,並於2022年12月1日公布《2022 Uber Eats 商家合作夥伴獎》,從這些表現優異的商家合作夥伴中歸納出三大逆轉勝的蛻變。
2022/12/02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ow/paper/5234764602
雖然石斑魚產業歷經中國2022年6月13日起暫停輸入的打擊,但經過辦理內外銷、加工凍儲、延養低利貸款等措施,至2022年11月30日已執行4663公噸,目前價格穩定,也希望能持續供應學童營養午餐,當作台灣食魚教育的示範。
2022/12/01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470764183
星巴克自2022年7月下旬於後山埤及桃園縣府2家門市導入循環杯機台後,2022年12月1日起擴大循環杯專案導入桃園地區48家門市、內湖8間門市及台北時代、時代B2門市,總計目前達60家門市提供借用循環杯,並將於2023年底全門市皆能提供循環杯服務!
2022/11/30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track/paper/5357761595
畜牧業在近年時常為人詬病的即是環境污染的問題,無論是溫室氣體、畜牧廢棄物,還是飼養過程產生的異味都會影響附近居民以及一般大眾的觀感,畜牧業者要如何改善才能達成產業升級與環境保護雙贏的局面呢?
2022/11/30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track/paper/5739763957
台灣花費了20多年,正式撲滅口蹄疫,到目前為止也成功擋下非洲豬瘟,並已控制好具高度傳染性疾病的傳統豬瘟,國內肉豬與初生仔豬預計於2023年1月1日停打疫苗、7月養豬場全面拔針,若無疫病發生,取得非疫區國家證明後,預計2024年將可擴大國際生鮮豬肉市場。
2022/11/29 https://www.foodnext.net/life/education/paper/5111762519
有機農業3.0以永續發展為訴求,探討農業行為如何朝向一個「更好的」操作模式前進,台灣於2018年所制定、頒布的「有機農業促進法」即響應有機農業3.0之精神。
2022/11/29 https://www.foodnext.net/life/recipes/breakfast/paper/5739763157
面對氣候變遷的挑戰,永續行動已成為世界趨勢,而最能在日常中貼近永續價值的行動就是「飲食」,煙波集團早餐企劃「煙波早堂」致力於選用在地食材研製料理,除了降低食材運送碳足跡及減少使用添加物,也讓旅客更貼近各城市的飲食文化。此次煙波早堂與連續兩屆榮獲米其林綠星肯定的「陽明春天」合作,自2022年12月1日至2023年2月28日期間推出「煙波早堂-每一口都是土地的脈動」。
2022/11/28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ow/paper/5593762276
第7屆台灣服務創新獎,共分為「商品創新、服務創新、店格創新、行銷創新、業態創新」5大領域,2022年新增「環保綠能創新」和「永續發展創新」2大領域,共100多家企業競爭7大獎項。
2022/11/28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357762795
2022年11月,里仁架上超過1600項食品皆已導入「永續食材指南」,全台134家門市的貨架標示卡也全面更新,以「永續豆莢」讓消費者快速識別每項食品的永續實踐程度,輕鬆採購符合永續概念的食材,實踐永續飲食!
2022/11/25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ow/paper/5357762090
深耕台灣55年的新東陽在2022年邀請米其林一星餐廳「鹽之華」主廚黎俞君與法籍演員法比歐拍攝《The Taste of Taiwan》。在20分鐘的影片中,讓台灣在地小農食材登上米其林餐桌,也向世界介紹台灣美食的豐沛與高品質。
2022/11/24 https://www.foodnext.net/life/education/paper/5234761307
美國稻米是台灣最大宗的進口米,品質優良,又兼顧環境保育,搭配各種美味料理,都成為餐桌上的主角。
2022/11/24 https://www.foodnext.net/life/education/paper/5111762014
桂冠和奧沃市場趨勢顧問展開「餐桌與家庭關係大調查」,發現近3個月,40歲以上與孩子同住的有48%,每週下廚準備正餐次數達5次以上,顯示在經歷過疫情後,將近半數的家庭,逐漸習慣在家自行備餐,也讓大家開始重拾餐桌交流時光,並於2022年11月20日舉行6屆2022餐桌論談「讓愛永續,今晚家點什麼」,邀請各方人物從不同角度分享「餐桌上的愛」。
2022/11/23 https://www.foodnext.net/life/recipes/dessert/paper/5593761771
為了因應農曆年節送禮需求,各品牌2023年的春節禮盒預購活動已紛紛開跑,無論是鹹食零嘴、傳統糕餅或是西式甜點,都有精美的禮盒可以挑選,提早預訂還能享有早鳥優惠!
2022/11/18 https://www.foodnext.net/science/packing/paper/5739758950
食品包裝不僅是帶來美觀,也顧及良好的保存效果,而「牛乳」的包裝不斷地在演進,從最早期無包裝使用各式容器盛裝,到現今可經殺菌後封裝。而不同的包材也影響著牛乳的保存溫度與方式。
2022/11/18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357759893
作為全球熱銷的代表性飲料,可口可樂為了因應健康和永續的消費趨勢變化,推出了什麼樣有附加價值的產品?又在環境議題上,如何在發展既有業務同時,也致力降低對環境的影響?新推出的「無標籤瓶裝水」在包裝技術上有什麼突破呢?
2022/11/17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593759879
外送平台foodpanda選擇直接面對產業製造出龐大垃圾量的議題,但是想要構建出「永續外送鏈」的機制沒想像中簡單!他們是怎麼從減少一次性餐具、區域性推動循環餐具、建構「環境友善店家」機制到「零剩食計畫」,來正面回擊環境爭議問題?
2022/11/17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098760426
雀巢以「BEST四大永續」全力推動台灣在地循環經濟,從8支在地生產的咖啡產品為起點,成為台灣市場第一家取得碳標籤的研磨咖啡產品。
2022/11/15 https://www.foodnext.net/life/health2/paper/5234758300
美國馬鈴薯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包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豐富的維生素C、鉀、和膳食纖維等,味道柔和,與各國料理都能合適搭配。馬鈴薯應用性廣泛,也是在植物基、素食蔬食飲食風潮下適合發想菜色的重點食材。無論您想要做的料理是油炸、燒烤、燉煮、沙拉還是甜點,都能找到合適品種的美國新鮮馬鈴薯,做成營養豐富且美味的料理。
2022/11/15 https://www.foodnext.net/life/education/paper/5975759536
灃食公益飲食文化教育基金會開發飲食教育相關教具「農場大叔的倉庫」及飲食桌遊「配配吃不ㄘㄨ」,透過遊戲的方式帶領孩子學習分辨6大類食物,輕鬆學習飲食知識。
2022/11/15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ow/paper/5975759631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產試驗所配合國家能源轉型政策,於2022年11月15日舉辦「漁電共生臺西育成基地併聯啟用暨技術服務團授旗」典禮,宣告育成基地正式運作,以促進養殖產業轉型升級,並帶動綠能產業的成長共榮。
2022/11/07 https://www.foodnext.net/life/recipes/dinner/paper/5593757079
「OMNI」自「新豬肉」系列後,再推出6款100%植物製造的「OMNI新海鮮」產品,分別是OMNI新鮪魚、OMNI新蟹餅、OMNI新魚柳、OMNI新炸魚柳、OMNI新魚堡及OMNI新炸魚條,產品主要由非基改大豆植物蛋白製成,並與多家餐廳合作推出相關料理。
2022/11/07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safe/paper/5357757293
秋天,是老饕們大啖秋蟹的時節,但2022年因海象狀況不佳與秋蟹現蹤的時間越來越晚,導致捕獲量減少。生鮮電商平台「無毒農」為了把關萬里蟹品質、避免重金屬疑慮,需通過2次檢驗才出貨,更自製「活水倉」引進海水確保螃蟹品質。
2022/11/05 https://www.foodnext.net/science/knowledge/paper/5111756217
市售乳飲品類型相當多元,加工的不同就會賦予牛乳完全不同的面貌。以國人最愛飲用的鮮乳來說,乳脂肪含量不同也影響香氣風味;保久乳可以延長保存期限、營養卻不打折。
2022/11/04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ow/paper/5111755417
台灣國際咖啡展將於2022年11月18日(五)~11月21日(一)於南港展覽館舉辦,成立於1996年的台新餐飲設備,今年將以「未來咖啡館」為題,以七大關鍵字:「人力不足、永續減塑、風格化/客製化、替代性奶品、小空間、雲端監控、創意混搭」,以設備商的觀點,提出最佳方案,協助經營者選擇最適合的咖啡設備,並有百位自有工程師為後盾,方便隨時檢修。
2022/11/03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ow/paper/5470756281
知名威士忌領導企業帝亞吉歐,旗下品牌約翰走路JOHNNIE WALKER投入ESG永續發展,「第19屆夢想資助計畫KEEP WALKING」於2022年11月2日正式起跑,新增夢想資助名額3名給餐飲服務業,用行動挹注資源給企業夥伴。
2022/11/03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ow/paper/5111756617
2022年11月里仁社會企業聯合綠色餐飲指南與無肉市集,舉辦為期2個月的「永續飲食生活節」,除了「米其林等級主廚串連」線上策展、「永續餐盤100道」票選,還有號召大眾體驗無肉飲食的「蔬食7日大挑戰」和「永續市集」等活動,讓每個人每天都可以用「吃」來實踐永續生活。
2022/11/02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111756112
麥當勞McCafé於2022年11月9日特別推出全新「阿里山雲霧單品咖啡」,與阿里山咖啡莊園「優遊吧斯」合作,採用全台唯一通過「雨林聯盟認證」咖啡豆,支持本土友善環境農業,也進而帶動鄒族青年留鄉發展。
2022/11/01 https://www.foodnext.net/science/knowledge/paper/5098754829
你吃的是「巧克力」還是「代可可脂」?巧克力其實是有明確定義的,各國法規對可可固形物、牛乳固形物和其他調味料的成分比例均有規定,其中比利時在各項的規範最嚴謹!只有可可比重超過35%,且研磨後的可可豆顆粒必須小於20微米,並且使用100%天然香草進行調味,100%都使用可可脂才可以稱為「巧克力」。自1988年後所有比利時在地巧克力工廠,都被外商所收購,目前僅有當地的焙樂道集團「Belcolade貝可拉」品牌,符合比利時當地的嚴謹規範,是真正純正的「比利時巧克力」。
2022/11/01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ow/paper/5739755855
第4屆2022年食創獎經過兩階段專業書面審核,再交由複審評審團召開決選會議,最終由產業組、大學組、學生組共9大類別獎項、194件報名方案中,選出51件創新方案進入最終入圍名單,將於2022年12月6日頒獎典禮現場公布各入圍者的得獎星等。
2022/10/31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track/paper/5470754186
近年,以植物奶取代動物奶的風氣興盛。除了疾病如乳糖不耐症的影響,許多人也因營養價值或環保考量而開始飲用植物奶,但動物奶與植物奶的成分其實大不相同,且計算碳足跡還需考慮長程運輸的問題,兩者難以輕易相互取代!
2022/10/31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593754879
為協助國內農漁產業因新冠肺炎疫情、國際原物料上漲與外銷貿易受阻困境,東元餐飲集團盼能為在地農漁盡心力,連續3年整合農漁會特產食材,採購超過5萬台斤、推出近60項餐點與禮盒商品,將於2023年第3及第4季啟動食品加工廠及宅配物流服務。
2022/10/31 https://www.foodnext.net/life/education/paper/5616755267
農委會與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預計在2022年合作舉辦6場次「慢讀好食刻」食農教育巡迴展,希望透過圖書海報展覽、桌遊體驗、食農體驗、優質農產品展售等互動活動,推廣全民更加認識食農教育內涵,瞭解在地永續農業的價值。
2022/10/28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098754524
環保署制定《一次用飲料杯限制使用對象及實施方式》於2022年7月1日正式上路,針對連鎖便利商店、速食店、超市、手搖飲業者等使用一次性飲料杯的通路提出管制,規定自備飲料杯至少要有5元的折扣。面對此政策,業者務必調整營運模式,消費者的消費習慣也將受影響。
2022/10/28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852754748
飲食產業必須參加的一年一度產業盛會「FIA 2022飲食創新大論壇:挑戰食的N種可能 共創永續新未來」將於2022年12月6日登場。電通集團、全家便利商店董事長、世界麵包冠軍陳耀訓、Plants共同創辦人饒孟蓁等台灣飲食產業重要品牌與代表人物,將在論壇中獨家分享如何因應「永續」與「創新」趨勢。2022年11月6日前報名還享早鳥優惠!
2022/10/27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111753817
Z世代年輕人對於品牌的黏著度低,而科技、飲食、社群媒體為最受Z世代歡迎的產業,若是想吸引Z世代的目光,可在品牌中加入「永續性」、「個性化」、多善用Instagram、TikTok和拋開性別界線。
2022/10/27 https://www.foodnext.net/life/education/paper/5357754598
灃食飲食文化教育基金會為提升校園飲食素養,深入校園推動「營養5餐」計畫。2022年推出特別企劃「灃食主廚到我家」,即日起~2022年11月11日(五)接受全台國小報名,就有機會由主廚林奕成進入校園與校廚一同使營養午餐更升級。
2022/10/26 https://www.foodnext.net/life/recipes/lunch/paper/5616754362
為了降低碳足跡,農糧署主辦以在地食材為主題的料理競賽,鼓勵民間高手開發獨具特色的家常食譜。其中來自台南的「花漾輕食便當」從票選與競賽中獲獎,產品於2022年10月26日起在7-ELEVEN門市量產販售。
2022/10/25 https://www.foodnext.net/life/placemaking/paper/5357753998
鼓山魚市場曾為高雄昔日首座現代化魚港,1970年代因漁港漁業重心轉移而逐漸沒落。高雄市政府海洋局、高雄區漁會歷經2年整頓改造,2022年10月21日重啟開幕,成為高雄市民、觀光旅客新興採購水產、休閒育樂新地點。
2022/10/25 https://www.foodnext.net/life/education/paper/5098754029
「Woodstart 木育起步走」是當前日本回應永續教育重要的嬰幼兒運動,鼓勵父母能夠從孩子出生起,就開始使用「木製用品」,例如第一組餐具、玩具等...同時結合永續和環保生態的親子教育。
2022/10/24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593753279
Lypid(活優科技),2020年發跡自矽谷。2022年3月宣布獲得400萬美元(約莫新台幣1.12億)的種子輪募資,獲得青睞的原因全來自植物性脂肪「PhytoFatTM」,它不僅僅是一項能克服現有植物肉無法達成的香氣、質地等特徵新技術的誕生,來自台灣的兩位品牌創辦人更想做出素食者也能吃的油香植物三層肉!
2022/10/24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ow/paper/5234753900
屏東是台灣可可原鄉,屏東縣在2014年執行檳榔產業轉型、轉種或交錯種植可可,在2019年爭取ICA國際組織授權辦理世界巧克力大獎亞太區競賽,為屏東可可與世界接軌,也不斷創造佳績,累計至2022年連續奪下326面金銀銅牌。2022年10月28日至10月30日將舉行第2屆「屏東可可台灣巧克力節」,透過團隊合作與研發能量,看見屏東可可產業多元發展的變化。
2022/10/22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111752712
人手動分類正確率只有30%,消費者以為自己確實做到了回收,但其實後續還需靠專業人士進行2次分類,而美國新創Clean Robotics打造了AI垃圾分類機器人TrashBot,分類正確率為90%以上!
2022/10/21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track/paper/5739752055
近年在歐美竄起、在蔬食界備受關注的植物奶,主張環保效益、營養價值都更勝動物奶。其中,燕麥奶更是在2019年起的發展就來勢洶洶,直搗過往由鮮乳獨佔的咖啡市場,從業務用通路來踢館動物奶。從市場需求、營養價值來看,植物奶真的能替代動物奶嗎?
2022/10/19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ow/paper/5470752386
以有機農地佔全國第一的花蓮縣,於2022年10月17日預告訂定「花蓮縣有機農業促進區設置暨輔導辦法」草案,盼能透過有機農業促進區的設置,鼓勵縣內農民轉型耕作有機農業,往重視減碳與環境的永續都市邁進。
2022/10/18 https://www.foodnext.net/life/education/paper/5111752112
灃食公益飲食文化教育基金會發行《灃食‧客》蔬食季刊第5期,特別介紹「野菜教母」吳雪月、醬油品牌「御鼎興」第3代傳人謝宜澂等人,來宣達「在地飲食」的新生態。
2022/10/18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ow/paper/5739752255
結合飲食作家、文化研究、農業創生、建築設計師共同協力策展的2022永續農林漁牧展「島嶼的山海旬味」2022年10月18日於遠東SOGO台北忠孝館展開,帶領民眾體驗永續生活。
2022/10/17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593751079
都市農場充分利用城市碎小的空間種植蔬果菜葉,除了綠化環境外,更與食農教育環環相扣,讓民眾能認識「真正的食物」。總是喜歡高糖高油高鹽飲食是人類的天性,透過食農教育,了解飲食的學問,探索「吃」的文化意涵。
2022/10/14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616751362
為了響應2022年10月16日「世界糧食日」,foodpanda宣布即將推出「環境友善——零剩食計畫」。讓主食需求較小的消費者可以自由調整飯、麵量,期望可以有效減少剩食產生,從源頭降低對食物的浪費。
2022/10/14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739751455
10月16日為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訂定的世界糧食日,家樂福為響應2022年主旨「Leave No One Behind 一個都不能少」,從供應商到食物銀行共攜手80名夥伴,推動線上食物捐贈平台、食物轉型聯盟及國際食物轉型大賽3大行動,積極推廣反浪費、零飢餓、永續生產等觀念。
2022/10/13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975638431
世界糧食日即將於10月16日到來,連續3年透過以糧食計畫響應的家樂福,2021年以「食際555行動」擴大展開,擴張成一個月的糧食月活動。
2022/10/13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593750374
波多黎各的新創公司PROduce,開發出一款在地食材配送app,希望島上居民支持在地小農,減少糧食進口造成的食物浪費外,還能吃到剛採收的新鮮食材。
2022/10/13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975751031
綠色消費興起,全家便利商店宣布透過減少剩食、減少塑膠包裝、減少食品添加物的「三減政策」,並新增全家會員APP食品履歷食在購安心系統,讓民眾能輕鬆查詢有機、素食、少添加食品等資訊,且預計2022年10月底前再設立4間負碳商店,累計達6店,用行動支援永續飲食。
2022/10/12 https://www.foodnext.net/science/technology/paper/5098749622
畜牧業所產生的污染已成為全球暖化的殺手之一,而將牛隻的糞尿廢棄物經特殊處理即可達農業循環,而在台灣僅有「高大牧場鮮乳獲得環保署核發的碳足跡標章。
2022/10/12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593750774
雀巢宣布將投入10億瑞士法郎推動「雀巢咖啡永續計畫 (Nescafé Plan 2030)」,台灣雀巢為響應集團目標,與成功大學工業設計學系、財團法人塑膠中心共同合作,推出世界級永續產品—雀巢咖啡《生生不息系列》,希望能藉由推動包裝革新,以採用減塑、可回收材質的方式,加速淨零碳排的實現,也持續推廣環保、永續理念。
2022/10/11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357750093
環保意識提升,7-ELEVEN於2022年10月12日起停止供應咖啡及鮮食的一次性免費提網服務(依庫存量供應完為止),並鼓勵消費者自行攜帶購物袋,推估未來一年下來可減少超過354噸的塑膠垃圾產生。
2022/10/10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098749822
台灣每年使用在外帶、外送的紙餐盒高達80億個。為達垃圾減量與循環經濟的目標,「循拾」採用一條龍的商業模式,盼租借環保餐盒、餐具以及餐點配送的服務可以成功改變大眾習慣,提高循環餐盒的方便性與使用率。
2022/10/09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975749739
全球速食龍頭麥當勞,挺過2020年疫情之下的餐飲業寒冬。在2021年靠著穩固的加盟店體系,再加上數位化及名人行銷策略,不但讓業績上升兩成,展店計畫也順利進行,持續穩固其王者地位。
2022/10/07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975749034
「求友問世」創辦人林仁宜和方姐,撿拾二手容器,盛裝自己製作的蠟燭做販售,讓廢棄玻璃得以循環利用。
2022/10/05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357748896
外送,對於台灣消費市場早已是司空見慣的生活選擇之一。對於外送平台熊貓超市(panda mart)來說,要做出市場差異化,從與供應商「大嘴水果」、「萬生科技」的深度合作就能看出以選品追求品質用心的程度。 foodpanda執行長方俊強表示未來將以:擴大生鮮選品、pandaglobal、3R更即時等3大策略深耕生鮮外送消費市場。
2022/10/05 https://www.foodnext.net/tv/tvlectures/tvchat/paper/5357749296
為了復興台灣「漢餅文化」,讓漢餅再度融入台灣人的生活中。舊振南又是如何抓準「厚禮數」商機,從導入數位化開始,打造全會員、全通路品牌呢?
2022/10/05 https://www.foodnext.net/lab/goods/paper/3111112115
主講人=舊振南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李立元
「減碳時代已經來了!」舊振南總經理李立元說道。全球關注減碳、永續的同時,擁有130年歷史以上的台灣老牌舊振南甚至推出全台第一顆有「碳足跡」的鳳梨酥、綠豆椪! 為了復興台灣「漢餅文化」,讓漢餅再度融入台灣人的生活中。舊振南又是如何抓準「厚禮數」商機,從導入數位化開始,打造全會員、全通路品牌呢?
下載完整版講座內容,來聽李立元分享如何將百年老牌革新?
2022/09/30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track/paper/5111748410
全球性的氣候危機嚴重影響咖啡的種植與產量。面對2050年咖啡產地恐銳減一半的危機,Nespresso呼籲各國應重視極端氣候帶來的影響,並對咖啡種植的永續行動進行倡議。
2022/09/29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ow/paper/5739748153
消費者日漸重視飲食安全,高雄市推行「綠色友善餐廳」評鑑已進入第9年,即使面對3年來的新冠疫情衝擊,仍然堅持對環境友善經營方式,從在地食材的使用到環保健康的烹調方式,用綠色經營之路擁抱永續價值,也同步促進農產品從生產、販售到食用,形成安全網絡。2022年9月24日以「誠食」為宗旨出發,針對45家餐廳首度頒發7項大獎。
2022/09/28 https://www.foodnext.net/life/placemaking/paper/5975745834
綠色餐飲餐廳除了使用在地食材,還可以成為串聯社區產業的平台。新竹橫山的「大山北月」位於大山背山區,創辦人莊凱詠看到農村農產過剩和空間閒置的問題,便進駐廢棄的豐鄉國小,經過空間改造後,成為景觀餐廳,除了運用在地食材來料理餐點,也將農產加工成果醬、果乾等加工品,提升農產價值。這幾年更與農家合作開辦產地小旅行,讓消費者可以走進食物產地,體驗大山背的農村文化與鮮美食材。
2022/09/28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111745915
位於台北市大安區巷弄間的綠色餐廳Plants創立於2016年,是全台第一間100%植物性、無麩質、全食物料理的餐廳。Plants透過「美味、健康、永續」的全方位餐廳經營策略,影響上下游供應商、員工和消費者,促進人與人、人與環境間的友善互動。
2022/09/28 https://www.foodnext.net/life/education/paper/5616745965
位在彰化市定古蹟內的綠色餐廳「三時之聚」創立於2022年,主廚張文騰經營理念是要結合「公益、教育、生意」。張文騰從廚房走入產地,親自挑選信任的小農所種出的有機友善食材,並透過選購格外品使餐點價格實惠,他也常藉餐點向消費者介紹食材故事。經營餐廳之餘,張文騰積極投入生態廚師計畫,在南投的原民部落小學推廣食農教育,培育未來的消費者對永續餐飲的概念。
2022/09/28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track/paper/5470745989
在「永續與健康」雙重潮流的推波助瀾下,綠色餐飲成為勢在必行的趨勢,目前台灣許多餐廳開始使用在地食材,減少食物里程、支持在地小農,但綠餐不只侷限於餐點,反而是從整體的餐飲經營模式去考量如何做到永續。不論是個人店、飯店或大集團,都有各自可以努力的綠餐作法。
2022/09/28 https://www.foodnext.net/life/education/paper/5111746315
吃蔬食減碳是現代人最in 的飲食方式,跟著世界潮流,養成健康飲食習慣,阻止地球暖化,建構永續、美好的生活環境。
2022/09/28 https://www.foodnext.net/life/placemaking/paper/5975746939
聯合國在永續發展目標(SDGs)第12項「責任生產與消費」指標下,制定每年9月29日為「國際糧食損失與浪費問題宣傳日」,倡議在糧食產業鏈中,應減少因生產的浪費及提高食安意識。台南的「糖果廚房」創辦人莊雅閔,全身投入惜食行動,從產地到餐桌,實現不剩食理念。
2022/09/28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safe/paper/5852748046
美國黃豆永續保障計畫(SSAP)於2022年9月28日公布,即日起開放上游廠商轉讓其核可的證書給下游客戶,確保購買美國永續黃豆的所有顧客皆能獲得認證,也使消費者更容易檢視永續產品資訊。
2022/09/27 https://www.foodnext.net/life/recipes/dessert/paper/5975747434
作為扎根台灣多年的老字號零食品牌,乖乖將暢銷超過半甲子的「孔雀捲心餅」再次升級,於2022年推出「職人咬一口」系列,由乖乖資深研發團隊,以職人的角度,開發台灣人熟悉的經典古早味「芝麻」、「花生」捲心餅,讓喜愛孔雀捲心餅的民眾,可以品嘗到更多台灣好味道。
2022/09/27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track/paper/5234747503
走進超市拿起鮮乳,可以發現大部分的鮮乳上都有貼著「一隻小牛」的貼紙,這就是鮮乳標章。鮮乳標章不僅確保消費者買到的是國產鮮乳,也能作為消費者辨別調味乳、保久乳等其他乳製品的方法之一。
2022/09/26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234747208
由於飲食文化與國際局勢的改變,許多阿里山茶農選擇在農閒期轉作咖啡。不只如此,種植高山蔬菜、花卉、檳榔的農友們也紛紛為了健康與環保,開始生產咖啡。台灣的咖啡農如何形成?咖啡又能為他們帶來什麼經濟利益之外的好處呢?
2022/09/26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470747389
2022年臺灣智慧農業週暨臺灣國際漁業展,將於9月29日至10月1日於南港展覽館一館4樓舉辦。活動採用虛實整合平台以串聯海內外買家,匯聚15國268展商、上千種農業產業鏈相關產品,為臺灣最具規模之智慧農業國際商貿平台。
2022/09/23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470747189
由於近期強震頻繁,民眾對於預備防災包的需求上升。對此,7-ELEVEN與農糧署合作推出強調「挺在地」、「耐保存」、「取便利」的「國產農糧常備食品」專區。希望能夠達成同時兼顧防災意識與在地低碳永續飲食的目標。
2022/09/22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975747034
2022年,是里仁與加拿大合作有機農產貿易橫越10個年頭的里程碑,對於里仁來說,要做有機產業就必須徹底,從台灣跨足到海外市場,跨海與農民溝通轉職、安全項目檢測等一路到消費者手裡,這些步驟不僅是里仁對自己的要求,更是希望可以提供真正安心,且多樣化的有機產品給台灣消費市場。
2022/09/21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ation/paper/5852746446
冰涼的冰淇淋是夏季消暑首選,全球各地為了讓民眾吃上更低碳的冰淇淋,從原料牛奶、產品包裝到保存方式,正進行著不一樣的改變。
2022/09/19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098745727
隨著全家主導的全盈支付,以及全聯獨資的全支付上線,正式宣告零售金融的時代來臨,「生態圈策略」就是決勝關鍵,兩家零售巨頭各有那些優勢?
2022/09/18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739745658
據英國市調公司Brand Essence Research的數據預測,精釀啤酒市場在2028年將達到92.8億美金的規模。在日本,在書店、錢湯、黑膠舊唱片行和露營地等地點都是精釀啤酒的新舞台。
2022/09/18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975746034
巨獸綠色科技是一間藉黑水虻來處理廚餘的新創公司,巨獸綠色科技工廠現有1,400萬隻黑水虻,一年可處理200噸廚餘,目前客戶包含連鎖超商、銀福環保工程等,也正申請環保署的再利用機構,取得廢棄物處理牌照。
2022/09/17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track/paper/5739745553
走進賣場通路,冷藏櫃上的鮮乳品牌令人眼花撩亂,除了知名乳品廠,近年更有越來越多小農品牌擠上貨架。這些忽然殺出來的獨立牧場為何崛起?到底大廠和小農在商業模式、生產成本、供應鏈等面向有何差別?
2022/09/16 https://www.foodnext.net/life/health2/paper/5616745365
印加果含油量高達56%,其油脂脂肪酸主要由α-亞麻酸(Omega-3),亞油酸(Omega-6),油酸(Omega-9)3種不飽和脂肪酸組成,可高達92%以上。自2013年起台灣民間開始增加種植印加果,根據統計2021年止全台種植面積至少達到300公頃。
2022/09/15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ation/paper/5234744703
疫情影響下,消費者對「健康又促進永續」的植物性食品關注度提升,世界第一大食品廠雀巢推出素食版KitKat(KitKat V),搶攻市值破5億美元的純素巧克力市場。素食版KitKat用糙米奶代替原本的牛奶,因此產品碳足跡比一般KitKat少18%。目前歐洲已有15個國家有販售素食版KitKat。
2022/09/14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ation/paper/5470744589
歐盟為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從畜牧業著手,討論將對肉品課徵環境稅,以彌補畜牧業對環境造成的危害。2022年8月牛津大學提出研究報告,認為若正確實施「肉品稅」將有效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且提高整體社會福祉。但研究團隊也建議肉品稅若能結合其他社會政策,將可讓肉品稅成為更完整、可實施的稅金政策。
2022/09/14 https://www.foodnext.net/life/placemaking/paper/5616744860
「大地餐桌」以從產地到餐桌的最短距離,呈現吃在地、食當季的美味,是近年相當受歡迎的主題活動,但是把餐桌擺到戶外用餐就能稱作大地餐桌嗎?要想把餐桌辦得好,事實上要考慮的不只是擺盤和環境氛圍塑造,若能更深刻地思考如何串連在地農業物產、飲食文化、社區人力資源整合等,就能讓餐桌成為地方的縮影,讓遊客不只是一次性的體驗,還能藉由餐桌了解地方文化、促進農村發展。
2022/09/13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ow/paper/5739744658
位在嘉義縣的皆展溫室,由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財團法人中衛發展中心輔導打造,於2021年成立台灣首座溫室展示中心,獲得2022年德國iF室內設計獎。
2022/09/12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ow/paper/5470744084
台灣自1982年推動藥品實施《優良製造規範》(GMP),歷經cGMP,並於2013年加入國際醫藥品稽查協約組織PIC/S後,這40年間持續在國際舞台上持續耕耘,將國產製藥的品質提升至與歐美日等國達到並駕齊驅的堅強實力,讓台灣也成為全球生技產業鏈的關鍵重鎮。
2022/09/12 https://www.foodnext.net/science/technology/paper/5852744246
最近有研究指出,在畜牧飼料中添加1%的乾燥海門,可以大幅降低其腸道發酵所產生之甲烷的排放。農委會水試所東港生技研究中心目前正積極開發減碳海藻「海門冬」的人工養殖技術。
2022/09/12 https://www.foodnext.net/life/education/paper/5098744327
大享食育協會主辦的「臺灣學校午餐大賽」,第5屆主題為「餐盤上的旅行家」,經過專業書面審查後,來自澎湖縣、屏東縣、高雄市、彰化縣、台中市、新北市、台北市等7縣市11組隊伍闖入總決賽。
2022/09/10 https://www.foodnext.net/life/culture/paper/5852741341
節食在美國、英國成了一種生活方式,甚至蔚為風尚。背後源自於名人文化、同儕壓力、社交媒體等因素所引起的個人容貌焦慮,或是塑造「以瘦為美」的價值觀。但是這樣的現象在美國開始有了轉變,美國在節食的人口已開始下滑。
2022/09/07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357741991
「黃豆油大師檢定測驗」是一項受國際認可的檢定考試,參與者除了能取得國際證照之外,也能從課程中學習正確的黃豆油營養知識。
2022/09/07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234742503
日本自1975年盛行的「地酒」亦重獲關注,其中最具代表的就是名揚四海的國酒——日本酒。日本地酒與地域經濟緊密的連動,更發展出納入整個區域的「酒藏旅遊」。
2022/09/07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470742884
台東好山水人盡皆知,20年設廠在台東的東太陽製酒,一路從婚宴用葡萄酒、威士忌作為主打,後有精品級香草、果實、茶葉、榖物釀製酒,從代工到研發自創品牌,東太陽為台東創造的不僅僅是在地釀酒文化,善用在地原料也回饋在地,讓作物超越時間、風味更醇厚。
2022/09/07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ow/paper/5098743622
在群眾募資百花齊放的時代中,2021年飲食相關的群募案總額高達3億元,《食力》創辦人童儀展看準商機,於2022年9月創立全台首個飲食專門群募平台:《拾光 FoodChill》。拾光攜手全家便利商店與國立高雄餐旅大學,期待透過品牌、群募平台與通路的三方合作,為台灣飲食產業開創新商機。
2022/09/07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098743727
海尼根台灣分公司與屏東月縣政府邀集設籍於屏東縣並從事農業、漁業、畜牧業的18歲至45歲青農,並持有CAS台灣優良農產品標章、產銷履歷農產品標章、及有機農產品標章其中一項標章,提出半年內的3項計畫,獲選將有機會取得50萬圓夢金。
2022/09/05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852742141
統一超商作為消費者生活之中方便的存在,在2022年9月5日正式公布將以選品店概念推出新店型「OPEN!MART」,讓消費者在生活上能有更儀式感的生活選擇。
2022/09/04 https://www.foodnext.net/life/culture/paper/5111741315
世界上各個社會、生活環境因為飲食文化、宗教信仰、工業發展等等因素都間接影響了人們的飲食習慣乃至肥胖與否。而飲食文化不只改變個人的身體健康,甚至衣著、娛樂等生活習慣也都會受影響。
2022/08/31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234741008
全球每年浪費3分之1的食物,2021年世界第一個非營利認證機構「升等再造食物協會」成立,致力透過新生產品讓消費者參與減少可食垃圾的行動。這種從原本被視為垃圾轉製為產品的「升等新生食品」,在2022年成為一大熱門趨勢。
2022/08/30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ow/paper/5739740858
2022年8月30日「臺北、臺中、臺南 & 高雄米其林指南 2022」於台北文華東方酒店現場公布。此次首度納入台南、高雄兩大南部城市,加上原先就有的台北與台中,總計共有38家米其林星級餐廳,其中有30家一星餐廳、7家二星餐廳、1家三星餐廳。2022年最大贏家為台北亞都麗緻飯店,中西式餐廳皆摘星並奪下新頒獎項「最佳侍酒師」,總共奪得3大獎。頤宮則是五度摘下三星。
2022/08/29 https://www.foodnext.net/life/culture/paper/5593740272
美國飲食文化席捲全球,最早受到影響的是馬紹爾群島的居民,因為戰爭因素他們被迫遷居,飲食習慣也被迫改變,肥胖率大舉增加且健康狀況大受影響,因此被稱作「新世界症候群」。如今美國飲食文化的入侵與戰爭無關,自願患上「新世界症候群」的地區卻越來越多。
2022/08/28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234740208
台灣咖啡農所產出的咖啡品質具有相當潛力,「是否該全心投入種植咖啡?」更提升品質,成了咖啡農民常思索的問題。然而不論是從土地利用的經濟層面、環境層面,到農民收入的現實層面等等,都讓「在台灣咖啡單一作物栽種」有些不切實際,於是咖啡農斜槓發展,找尋出路。
2022/08/25 https://www.foodnext.net/science/technology/paper/5616739968
林試所歷經30多年的時間,育成伽羅木醇型土肉桂「台伽1號」,更是獲植物品種權,提升台伽1號的競爭力與價值。土肉桂收穫物以葉片或精油等萃取物為主,經動物試驗證實有抗憂鬱機能、抗焦慮(antidepressant)與降血脂功能,林木類植物更可以永續生產,有興趣種植推廣土肉桂的廠商可以辦理品種授權。
2022/08/24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ation/paper/5616739568
2022年8月韓國植物肉品牌Unlimeat宣布將要推出植物基義式臘腸與植物基義式熟火腿,並計畫再度進軍美國。為了解決植物基臘腸因脂肪含量低,加熱時水分流失而乾柴的問題,Unlimeat添加了15%植物性脂肪,使得義大利臘腸可以在烤箱中烹調,能保有水分,而另一產品則是含有25克的植物性蛋白的植物基義式熟火腿,該公司稱比市售豬肉製成的熟火腿蛋白質還多。
2022/08/24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593739770
路易莎董事長黃銘賢自2019年個人投資SUN BERNO光焙若蔬食集團已有4年,親自督導蔬食研發創新,並希望透過產學合作將SUN BERNO光焙若打造成為台灣蔬食研發創新的平台。
2022/08/24 https://www.foodnext.net/life/recipes/dinner/paper/5234739906
藝人海裕芬喜親手研發的品牌「嚕嚕姑滷」的熱門商品「蔥蒜香杏鮑菇花生」入圍2022年食創獎之「年度新品獎」肯定,為了回饋給消費者,除了全館95折之外,更是推出新品「家傳酒香黑糖滷肉」與「花椒香麻滷牛雙寶」讓無肉不歡的饕客們能夠嚐鮮!
2022/08/23 https://www.foodnext.net/science/packing/paper/5234739201
人類有75~95%的味覺感知是在鼻腔中形成的,德國新創公司Lena Jüngst利用嗅覺感知的原理,開發含有天然香氣套件的Air Up水瓶,這項產品利用環狀的香味盒來營造出風味水的意象,不必另加添加劑就可讓人在喝水過程中感受風味。
2022/08/22 https://www.foodnext.net/life/education/paper/5975739332
2022年灃食公益飲食文化教育基金會第2屆「灃食SUPER食育教師大賽」吸引全台上百組教師團隊參賽,2022年8月20日在台北進行總決賽,最終國小組和幼兒園組分別由高雄市凱旋國小、桃園市永安國小附設幼兒園獲得金獎肯定。
2022/08/21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track/paper/5470738982
全球暖化早已成為人類共同要面對的議題,而全球高達37%的溫室氣體排放都源自於食物,加上地球人口快速成長,造成糧食供應不足,永續飲食、食育的引導都成為環境永續的重要推手。
2022/08/19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ow/paper/5739738956
由綠色餐飲指南(Green Dining Guide, GDG)與台北市文化探索協會主辦的「2022綠色餐飲年會暨頒獎典禮」於2022年8月19日舉辦,共計32家餐廳拿下17項大獎殊榮,另有55家獲得綠色餐廳葉級評選,GDG年度大獎由全植物蔬食餐廳Plants獲得,該餐廳同時獲認證為全台最高的「二葉」永續評級餐廳。
2022/08/19 https://www.foodnext.net/tv/tvlectures/tvtaste/paper/5616738368
向陽集團投入漁電共生,支持政府綠電政策,運用自身的技術與專利,順利於今年(2022)與18家銀行達成180億台幣聯貸案,未來將生產綠電提供給政府使用;並將累積多年的養殖技術,結合AI科技,生產品質優良與產量穩定的和光蝦,推動地方創生,增加青年返鄉與農地產值,期許帶領台灣重回養蝦王國的聲譽。
2022/08/18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111737318
疑似腐敗的食物最好的處理方法不是把爛掉的地方切掉就好,而是要整個丟棄,因為造成腐敗的病菌如果出現在蔬果表面,表示菌絲可能已經遍佈蔬果內部了。若食入太多黴菌,可能會造成黴菌性腸胃炎,或是黴菌毒素進而造成致癌危險。
2022/08/18 https://www.foodnext.net/life/recipes/dessert/paper/5357738099
新東陽肉鬆超百搭,是居家料理的好幫手,安心、快速又美味,兩道夏日肉鬆創意料理大公開。「海苔肉鬆地瓜三明治」食材易取得超方便,走一趟便利商店一次購足。選擇營養更勝白飯的地瓜搭配芝麻肉鬆,營養達標,口感綿密,甜鹹口味大人小孩都超愛;「履歷豬肉鬆冰淇淋捲」製作簡單,香草冰淇淋與肉鬆搭配,獨創新口味,在家吃得安心又消暑。熱賣超過55年的新東陽肉鬆,絕對是首選!現在不用出門,只要在「新東陽行動購」下單,美食就能送到家。
2022/08/18 https://www.foodnext.net/life/recipes/dinner/paper/5739738251
台中人氣中菜餐廳与玥樓及漢來軒推出符合「潮創中菜」3大心法的「下班喫飯學」系列快閃季節限定菜色,為食客創造新穎的舌尖體驗。
2022/08/17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ow/paper/5111738118
由《食力foodNEXT》自2019年發起的「食創獎」是台灣唯一的飲食產業創新專業評鑑,更是被譽為「台灣飲食業界奧斯卡獎」,每年攜手全球市場諮詢公司 INNOVA共同選出符合食創獎精神的新品共40件,交由消費者票選出「最受消費者喜愛大獎」,投票時間為2022年8月15日至10月16日,每日3票,可以天天投,選出你心目中最棒的創意飲食新品,還可參加價值超過10萬元的抽獎,投越多中獎機率越大!
2022/08/16 https://www.foodnext.net/life/placemaking/paper/5593737570
「T22設計振興地方產業計畫」自2019年起從鶯歌起跑,2022年夏天再度攜手產地業者,以重視餐食器具與料理和諧性的米其林星等級餐廳為目標,將鶯歌陶瓷品牌推進客製客訂的設計服務市場,媒合3間各具風格的星級餐廳與經驗豐富的設計品牌,創作出3組量身打造的星級聯名餐食器皿。
2022/08/15 https://www.foodnext.net/life/culture/paper/5357737099
日本達美樂披薩在1985年創業,帶來了新的日本外賣文化,後來町中華、蕎麥麵及便當店也推出外送服務,揭開外賣激戰的序幕。
2022/08/11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ation/paper/5852736249
法國綠黨EELV議員提出關於「食用油作為合法燃料」的修正案,此法案在2022年7月22日獲法國國民議會批准,但在2022年8月3日被參議院否決了。雖然目前仍未通過,但將廢食用油轉化為柴油的趨勢在歐洲相當盛行。
2022/08/10 https://www.foodnext.net/science/machining/paper/5739735251
抗性澱粉不只熱量較低,且容易有飽足感,常見的抗性澱粉來源有白飯、燕麥、豆類、馬鈴薯及青香蕉等。抗性澱粉在消化後產生的短鏈脂肪酸對身體有很多好處,還能降低胰島素的阻抗,減少大腸癌的前驅物,是多數減肥人士選擇食物的選項之一。
2022/08/10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track/paper/5098735320
人工作業真的比自動化生產還不好嗎?了解產業特性才是重要的。知道自己公司有無足夠的資本以及考量到每筆訂單成本與效益之後,思考公司應該要(半)自動化還是人工作業就不是難事。
2022/08/10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ow/paper/5739735956
向陽集團漁電共生聯貸案創2022年最高金額,並成功推展和光蝦外銷日本!
2022/08/10 https://www.foodnext.net/life/recipes/lunch/paper/5975736037
2022年7-ELEVEN與農糧署、新創青農共同推廣在地美食,並推出「在地街町美味」系列商品,聯名人氣街邊小吃。同時發揮「綠實力」於6500間門市、i預購、i划算平台上架農漁商品,以穩定的採購銷售與農民達到共好,也與公家單位合作、期許以通路力量計畫性支持在地青農。
2022/08/09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111735518
向陽集團以防疫型溫室養殖無毒「和光蝦」,因為不受天候及傳染病影響,產量品質穩定。同時結合太陽光電業與農業推出「向陽多元光電漁電共生計畫」友善土地創新模式,計畫88.8億元聯貸案獲銀行團高度支持,認購額度超過新台幣180億元,創下2022年台灣金額最高的漁電共生聯貸紀錄。
2022/08/08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ow/paper/5593735170
「第三屆全國有機茶 TAGs 分類分級評鑑」由新北坪林茶區獲選清香型條形包種茶組特選,包含百大青農蘇育裕、金冠有機茶園詹正義。清香型球形烏龍茶組特選,則由南投仁愛鄉茶區茶農郭茂楠、協同紅香生態農場蘇怡安、台東縣卑南鄉茶區御品賞健康莊園茶農陳寶貴獲選。
2022/08/04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track/paper/5357733699
減塑相關政策在台灣推行已有20年,最早源於2002年由當時的環保署長郝龍斌宣布限用塑膠袋及免洗餐具。在2022年7月1日《一次用飲料杯限制使用對象及實施方式》正式開始實施,環保署表示,此政策願景欲讓民眾「行為改變」,從源頭減塑,全民共同努力朝「淨零碳排」邁進。
2022/08/04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track/paper/5098733720
全家便利商店作為《一次用飲料杯限制使用對象及實施方式》受管轄的業者範圍,在自備杯折扣5元之外,2023年也必須推出循環杯服務。法規規範之前全家就已在設計循環杯機制,不管是系統的操作流程又或是杯體的設計,皆以最簡單的操作方式,盼能自然融入消費者的生活。
2022/08/04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track/paper/5234733801
《一次用飲料杯限制使用對象及實施方式》自2022年7月1日正式施行,但國際連鎖咖啡品牌星巴克,其實早在1998年踏入台灣的那刻起,就鼓勵消費者自備杯子到門市消費,並祭出10元折扣,對於星巴克來說,環保政策的一次性杯子使用僅是一小步,蘊含的是更遠大的永續目標。
2022/08/04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track/paper/5593733875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下稱環保署)制定的《一次用飲料杯限制使用對象及實施方式》於2022年7月1日正式上路,統一超商早於2022年6月15日就推出自備杯折扣5元優惠,且在每月1號加碼優惠7元折扣。2022年7月11日,於台北市內湖區7家7-ELEVEN門市導入循環杯系統「OPEN iECO循環杯還杯機」,盼能以超商龍頭之姿帶動創造綠色消費思維。
2022/08/04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track/paper/5616733968
2022年7月1日正式實施的《一次用飲料杯限制使用對象及實施方式》,對於手搖飲業者來說帶來的影響絕不僅僅是價差5元的變化,萬波島嶼紅茶創辦人張庭偉表示從更遠大的2030年全面禁塑目標來看,如何能更細緻地規劃政策執行的面向,才是政府、品牌、消費者三方可以達成執行效果最好的方式。
2022/08/04 https://www.foodnext.net/life/health2/paper/5234734001
健康均衡飲食逐漸受到重視,吃得健康與多樣主導民眾飲食的選擇,加上國際提倡,環境永續與健康飲食也成為新的飲食指引。但要如何執行植物性飲食?董氏基金會鼓勵民眾多以未來食物入菜,增加植物性食材的攝取,在飲食中實踐永續行動。
2022/08/04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739734156
2022年8月4日「全家」與FYNE聯名100%無限循環服飾上架,並在雙北拓10店設「洗衣精智慧補充站」,並於離島超商首見Let’s café攜金門縣政府共推在地循環杯 。
2022/08/04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470734182
為落實永續經營,統一超商創立「OPEN iECO循環杯還杯機」,另外也運用智慧科技自建「循環經濟資源回收機」,整合寶特瓶與電池回收,透過光學辨識感應快速回收PET寶特瓶、乾電池,還可獲得門市購物金回饋,朝永續發展邁進。
2022/08/03 https://www.foodnext.net/science/additives/colorant/paper/5616732768
法國早在2020年就禁止將二氧化鈦添加入食品中,歐盟也將於2022年8月7日正式實施禁令。而2022年7月14日美國加州一位消費者向法院提出告訴,指控Skittles彩虹糖的生產商瑪氏公司(Mars)提告未告知消費者彩虹糖含有二氧化鈦以及食用此物質可能會有的後果,要求其做出賠償。
2022/08/01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739732251
食農教育是全民議題,但是有礙於政策推動者、企業對於教育本身或是自身的發展方向不了解,需由中間的傳播管道為輔助,近年來因為疫情的影響,以及數位時代的來臨,廣告微電影、故事行銷、公關議題等媒介,是較常見的行銷傳播,而作為整體性的政策溝通,要真正的去理解溝通對象感興趣的內容,不只是空有型式,卻沒有策略的溝通。
2022/07/29 https://www.foodnext.net/science/knowledge/paper/5357730899
隨著食安觀念與環保意識抬頭,挑選餐具已成為一門顯學!不少民眾開始捨棄一次性餐盒,取而代之的,是不鏽鋼餐具、陶瓷餐具等清洗後可重複使用的材質,但不免有笨重、以及鐵質異味等困擾。近來,更有一特殊材料:Tritan(改質PCT),不僅通過美國FDA認證為無毒材質,更具有安全穩定、耐高溫、耐摔、循環再利用等特色,真正展現出守護地球的綠色精神。
2022/07/29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616731368
乳製品生產的同時,也需要減少對環境的負擔,這是全球畜牧業均面臨的挑戰,對此,芬蘭乳品集團Valio於2018年起就啟動「永續發展基金計劃」改善現況,而計畫也逐年達成,荷蘭乳品集團究竟是怎麼辦到的呢?
2022/07/29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357731994
至2022年已創業19年的湛盧咖啡,對於咖啡擁有不變的堅持,就是堅持自烘、並持續推出風味精彩的精品配方豆,創辦人廖國明希望湛盧下一個19年,能持續將走入台灣人日常的咖啡升級精品化,時時傾聽市場需求,以品質與創新來回應消費者。
2022/07/28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ow/paper/5739731556
花蓮吉安鄉種植的吉野1號米,自仍屬日治時期的西元1919年試種成功後,歷經超過百年,直到今日仍能在田裡看到,歷史悠久。花蓮農改場委託台灣農業歷史學家范雅鈞,進行吉野1號米的史料與田野調查,並撰寫成書,引導讀者認識吉野1號米的歷史文化價值。
2022/07/27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track/paper/5357730394
2022年7月1日《一次用飲料杯限制使用對象及實施方式》法令正式上路,針對連鎖便利商店、速食店、超市、手搖飲業者,所有使用一次性飲料杯提出管制,除了給予自備飲料杯至少5元的折扣。2023年起,連鎖超商和速食業者的循環杯服務要求需要在2023~2025年逐年增加5%、10%、15%的門市覆蓋率,達到一次性飲料杯15%、18%、25%的減量率。減塑政策的大躍進,一方面希望刺激台灣環保意識再提升,但對於受到規範的業者來說,如何妥善因應則備受挑戰,消費市場是否接受也是決定此項制度的成敗主因。
2022/07/27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track/paper/5616730463
全球各國都在施行各類減塑政策,如德國2022年起全面禁止銷售塑膠袋、美國加州禁止餐館主動提供塑膠餐具。2022年7月,台灣也修訂了《一次用飲料杯限制使用對象及實施方式》規定。但綜觀全球,減塑政策不止是單方「禁止」,也會運用經濟交易方式,例如給予「獎勵折扣」,如台灣新上路的自備環保杯折5元。也有「加價負擔」的方式,如台灣行之有年的塑膠袋付費制。也有綜合兩者,如德國的「退瓶保證金」便是先加收費用、在回收後再退款,成功將德國變成塑膠包裝回收率最高的國家。
2022/07/27 https://www.foodnext.net/science/technology/paper/5593730970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台中區農業改良場歷時9年育成低直鏈澱粉品系「中稉育13113號」,於2022年6月14日通過專家會議審查,正式命名為水稻「台中200號」。新品種在低溫、常溫保存下皆能保有良好品質,風味佳,未來將成為台灣民眾米食的新選擇。
2022/07/27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ow/paper/5975731132
過去花蓮長良有機集團栽培區使用的是長良圳所剩不多的灌溉尾水,導致作物產量不穩定,使得當地有機農業發展嚴重受限。農田水利署積極辦理擴大灌溉服務,投入1億元進行改善。
2022/07/27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470731182
若要積極展開永續行動,每人每天的三餐,就是最容易實踐的永續作為。「綠色餐飲指南」2022年7月27日正式公布第二屆綠色餐廳年度評鑑入圍名單,共計77家餐廳將角逐17項大獎殊榮,得獎名單將於2022年8月19日「2022第二屆綠色餐飲年會暨頒獎典禮」現場公布。而即日起~8月8日也邀請消費者一起投票選出心目中的「最愛餐廳獎」。
2022/07/26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975730037
2022年凱度分析全台14億次消費決策,揭曉最受歡迎前10大快消品牌,穩居領導品牌寶座的仍為義美食品,而森永in果凍抓緊市場對於營養保健的需求,成全台最快速成長品牌。
2022/07/26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975730532
2022年7月25日屏東縣政府發表循環利用可可農業廢棄物的豆殻與果莢,其鎖香技術產生的可可食品原料,將成為屏東可可壯大可可產業的重要契機。
2022/07/25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975730132
為紓解石斑魚等台灣魚種的產銷困境,崇越集團集結旗下「安永集團」的「安永生活」、「安永生技」、「宜蘭安永樂活」,以及新成立的「樂魚Blue Fish」漢堡品牌,推出以石斑魚、虱目魚、旗魚、海鱸等台灣魚製作的美味餐點。
2022/07/23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098729228
後疫情時代下,台灣消費者對外送服務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根據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調查指出,在2021年台灣有72%消費者曾使用過外送服務,其中更有9成以上的消費者表示,未來會持續使用外送平台服務。在MIC調查之中,有78%台灣消費者指出foodpanda是自己的外送平台首選。
2022/07/19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ow/paper/5593728478
《食力foodNEXT》自2019年創辦台灣唯一飲食產業創新專業評鑑「食創獎」,被譽為「台灣飲食產業奧斯卡獎」。「2022食創獎」評審團,集結7大合作初審單位和橫跨多重領域32位專家,希望能客觀嚴謹地選出在全球情勢變動之下仍努力永續、創新的飲食產業典範。
2022/07/18 https://www.foodnext.net/life/education/paper/5470719483
食農校育對國民的健康具舉足輕重的地位,台灣其實自1952年便引進源起美國「四健會運動」,開啟食育的序幕,後陸續有地方政府推動自治條例,中央也跟進倡議相關法令的訂定,民間團體更是不遺餘力地推動相關活動,直到2022年4月19日,《食農教育法》才正式三讀通過,讓台灣的食育終於有明確的法源依據可以依循。
2022/07/18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852728242
根據調查,台灣素食人口已突破300萬人。7-11自2020年起發展自有素蔬食品牌「天素地蔬」,並於超過2500間門市中設置專區販售,現今已是達億元級的鮮食品牌。其中,專賣素食商品(冷藏食品、零食、副食等)的「天素地蔬複合店」也已擴增到20間,遍佈北中南。2022年7月18日宣布與首屆米其林綠星蔬食餐廳「陽明春天」聯名,並以架構「最便利永續廚房」為目標。
2022/07/15 https://www.foodnext.net/science/machining/paper/5616724866
2021年全球共生產約250億公升的葡萄酒,而在美味的葡萄酒背後,其實是每年1200萬噸的葡萄果渣產生,為了讓這些果渣不只是被當成肥料,而是有新的用途,加拿大新創公司CrushDynamics透過發酵技術進行生物轉化,讓果渣變成具有營養價值的食品配方,不僅能作為苦味去除劑,更能當作天然香料與抗氧化劑。
2022/07/15 https://www.foodnext.net/life/recipes/dessert/paper/5111726311
2022年的中秋節要送什麼還沒有頭緒嗎?今年來點不一樣的送禮吧!各大廠牌跨界聯名推出有別以往的中秋禮盒,搶先給消費者選購。
2022/07/15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739726959
在社群時代中,各行各業都仰賴各類平台做廣告曝光,食品業也不例外。然而當眾多企業都在競爭流量時,每家能透過廣告分到的流量就會減少,廣告效益降低。現在正屬於流量紅利不復以往的時期。食品產業依然有諸多案例,從「原料」、「應用技術」、「概念」等面向,持續推陳出新,抓住審美疲勞的消費者的心。
2022/07/15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739727559
成立於1998年的台灣最大有機通路「里仁」推動有機種植、無添加產品將近25年,不遺餘力地與農友、食品廠共同合作,推廣有機和研發真食材、無添加的食品。如新竹百年老店「永盛米粉」為堅持純原料製作純米米粉、卻因市場不買單而差點倒閉,里仁與其合作後才迎來產業的第二春;零食製造廠「咪咪樂」則為了產製無添加夾心酥,投入了將近1年的時間研發,開啟無添加食品研發之路。
2022/07/14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ation/paper/5616726361
美國新創食品公司Eclipse Foods以獨家植物配方和專利技術讓植物模擬出動物奶中的酪蛋白膠束的結構,使植物奶獲得與動物奶相近的味道,以取代乳製品中的牛奶。並推出和傳統乳製品味道接近的植物基食品,提供消費者更多元卻不會感到陌生的選擇,在疫情時代消費者更追求永續的風潮中,銷售成長21倍。
2022/07/14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111726711
黑松沙士今年提出全新倡議「活出自己的樣子」,串聯全台10間「夢想上路特約店」,以年輕創業者的故事,鼓勵大家勇於逐夢!同時,集結所有創業店家的熱血精神,於2022年7月14日起於宜蘭「蔥澡」舉辦「夢想上路特展」。民眾至「夢想上路特約店」踩點,一起看故事,即享免費黑松沙士。
2022/07/13 https://www.foodnext.net/science/technology/paper/5975725535
魏志豪於2015年創立明谷農業生技打造中藥品牌,後來又成立Agromeans,靠著控制溫度、光照等方法模擬戶外環境,甚至適度給予環境壓力、開發新的生物影像AI監控技術,發揮監控植栽的功能,提高作物產量與質量。
2022/07/13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ow/paper/5616725866
民以食為天,飲食一直是人類社會的重大議題,在疫情時代下更是如此。《食力foodNEXT》除了深耕大小飲食議題,更長期關注飲食產業的趨勢與發展。自2019年起創辦全台唯一飲食產業創新專業評鑑「食創獎」,2022年第4屆食創獎已開放報名至9月26日截止,超強陣容的評審團等你來挑戰!
2022/07/13 https://www.foodnext.net/life/recipes/dessert/paper/5234725909
曾獲得潔淨、雙潔淨標章認證的全家便利商店,為了達成現今消費者想吃得美味,更要吃得健康的飲食理念,將於2022年7月推出與「芙彤園Blueseeds」合作的新產品。除了將自然農法耕作出的香草植物,結合拿鐵、甜點、義大利麵與麵包,呈現出天然健康的美味新面貌外,更會將聯名商品的部分所得捐出,實現永續與友善飲食的理念。
2022/07/13 https://www.foodnext.net/science/packing/paper/5593726078
食品飲料龍頭企業雀巢集團,計劃於2025年實現100%產品包裝可循環再生或可重複使用,並減少3分之1原生塑膠的使用量,以減少包裝對環境的影響。為此,2022年7月,香港雀巢將旗下產品「脆皮雪糕批」包裝優化,將一般常見的塑料包裝改為可回收的紙包裝,推進永續發展進程。
2022/07/12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track/paper/5234724804
以往說到飲食對氣候變遷的影響,第一個想到的往往是畜牧業和農業,但其實根據2022年6月的最新研究指出,在全球糧食系統所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中,食品運輸約佔其中20%,對此,研究呼籲民眾盡量採取在地飲食,減少因食物運輸造成的溫室氣體排放。
2022/07/11 https://www.foodnext.net/science/machining/paper/5852724547
在健康飲食和永續風潮下,替代蛋白逐漸成為許多人的飲食選擇之一,替代蛋白市場也出現各種原料包含碗豆、大豆和小麥等,然而,新加坡替代蛋白新創Mycovation指出,這些原料都有明顯的缺點——植物味過重,並指出黴菌蛋白在味道、營養和永續下的表現比其他原料更好,是替代蛋白的首選。
2022/07/11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357725197
高溫酷熱的夏日裡,手搖一直都是消暑良品。現時外送服務發達,不少民眾利用外送平台在室內等「冰涼」。foodpanda 2022年7月11日公開數據報告指出,台中市為全台外送手搖年訂率最高之地區,被戲稱「空氣含糖」的台南市竟斬獲「無糖手搖城市」。
2022/07/11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470725385
創立於1952年的金門酒廠,對於甩掉老品牌標籤有著一番獨到的見解,首先要做的事就是與年輕市場溝通,至於怎麼做?金酒首先推出為期45天(2022年7月13日~8月28日),位於華山文創園區的「KK Bar 金酒吧」帶來全新的「台式」、「金門風」餐酒體驗,希望用年輕人的語言有效溝通。
2022/07/10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098724923
12cm Taiwan總經理陳衍彰在2003年投入創業,一路歷經多種轉型,最後看見新商機,與韓商12cm取得共識,於2015年共同在台灣合資成立公司12cm Taiwan,從單純的智慧印章擴大到會員經營、票券系統,至今旗下產品已導入超過500個品牌、1萬家門市,年營收在2021年接近2億元,預計還會在2022年翻倍成長。
2022/07/08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111719819
螺旋藻中的營養物質豐富,又具有環境永續的特性,許多食品品牌發現他的潛力,爭相推出以螺旋藻作為原料的產品,希望能以創新開發又兼具永續的產品吸引消費者目光,也為全球減碳盡一份心力。
2022/07/08 https://www.foodnext.net/life/recipes/dessert/paper/5098724723
雖然天氣還屬於炎炎夏日,但各大品牌廠商已開始搶占2022年中秋節的禮盒市場商機,推出各式早鳥優惠。禮盒內容物不只局限於傳統月餅,由禮盒的內到外皆藏有各家品牌的巧思與驚喜。
2022/07/08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470724785
7-ELEVEN作為台灣便利商店產業開創的始祖,帶來不斷的創新與擴張,如今全台門市以達到1萬間門市據點。
2022/07/07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ation/paper/5111724016
在美國加州,當地弱勢青年處於不友善的就業環境,在地社區小廚房將就業培訓與食物結合,指導弱勢青少年製作餐點,希望社區能有由食物串起的社會安全網,能接住邊緣的少年。
2022/07/07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ow/paper/5470724280
好食好事基金會推出台灣第一個食農創業加速器「好食好事加速器」食農新創企業輔導成長計畫,2022年計畫已第五屆、入選團隊數量多達12家,「永續價值」成為眾團隊的共識。
2022/07/06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098723428
全家於2022年7月6日宣布,即日起至8月底推出捐贈計畫,邀請民眾一同助弱。透過在店舖隨手投零錢、用點數加購捐食物文具,或是使用APP線上捐款,目標希望每月幫助5600名孩童!
2022/07/06 https://www.foodnext.net/science/technology/paper/5975723535
山胡椒,俗稱「馬告」,是泰雅族語,它在太魯閣語的名字是「馬格利」。山胡椒作為別具原民風味的特殊佐料在消費市場上深受喜愛,然而它卻面臨著消失的危機。花蓮區農業改良場研發「山胡椒採種催芽與繁殖體系技術」,期望再現山胡椒密林榮景。
2022/07/06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ow/paper/5234723604
灃食公益飲食文化教育基金會主辦「2022灃食SUPER食育教師大賽」,鼓勵發想飲食教育創意教案,引導孩子對飲食有更深認識,本賽事總獎金共27萬元,入選決賽者,將可獲得至少5千元的獎金。
2022/07/06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616723666
台灣群眾募資正夯,在2022年達到33億元的規模,其中飲食類群募例如食品、餐具等,更是在2019年、2020年募資額年增長率分別達到676.03%、58.89%,在2021年規模更是達到2.45億元,除此之外,飲食群募與其他類別不同,無論新進或老牌業者都爭相投入,究竟群眾募資平台對飲食產業有什麼魅力呢?事實上,不僅可以為新推出的產品曝光,更能拓展新客群、與消費者溝通。
2022/07/06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593723973
NO MEATING一植肉(緒裕生技股份有限公司),作為1967年創立的台灣農畜產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延伸出來的子品牌,從品牌定位、產品價值延伸等,都在原先深厚的肉品加工技術上奠定出全新的高度,更在募資平台「嘖嘖」上取得589%募資目標的好成績,藉由群募經驗,幫助日後上架實體通路製造出話題性與品牌知名度。
2022/07/05 https://www.foodnext.net/science/technology/paper/5593721173
近幾年,全球暖化所造成的影響,讓人無法感受到記憶中季節更替時,那份正常溫度變化。奧特奇(Alltech)運用新技術,提供給畜牧業降低碳排放的解決方案,整合產業內各階段,讓農場資源能被妥善利用,達成循環減碳的效果,共同為地球環境維護付出努力。
2022/07/05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ow/paper/5739723254
藥毒所自2020年起研析國際對於農藥產品刺激性評估的非動物測試技術,符合現行國際間對實驗動物福祉保護之3R精神,同時兼具農藥毒性的安全性評估。
2022/07/05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ow/paper/5470723280
嘉義縣6家養殖及加工業者取得BAP(最佳水產養殖規範,Best Aquaculture Practices Certification)國際驗證,通過包含食品安全、社會責任、環境保護、動物健康福利與可追溯性等186個稽核項目,不僅食安與品牌有保障,也為外銷多國通路打通關。
2022/07/04 https://www.foodnext.net/life/education/paper/5739722854
由《食力》所舉辦的「2022食育力五星城市頒獎典禮」於2022年7月4日舉行,榮獲五星城市殊榮的縣市,包含花蓮縣長徐榛蔚、嘉義縣長翁章梁、嘉義市長黃敏惠、台東縣副縣長王志輝、高雄市副市長羅達生、宜蘭縣參議李新泰等皆出席領獎。各縣市都在發展食育,五星城市能走出自己獨有的路,來自於地方政府、民間團體凝聚共識的成果。
2022/07/04 https://www.foodnext.net/life/education/paper/5098722923
《食力》在2022年7月4日舉辦台灣首次食育高峰會,由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輔導處處長陳俊言、臺東慢食節執行單位津和堂執行長郭麗津,以及台灣師範大學家庭研究與發展中心主任林如萍共同分享台灣食育如何深植人心,並推動具有「在地風土味」的食農教育。
2022/07/04 https://www.foodnext.net/life/education/paper/5852722947
《食⼒foodNEXT》於2022年7⽉4⽇(一)舉辦「2022食育高峰會 」,藉此向民眾溝通食育推動的重要性。此外,台灣《食農教育法》已於2022年4月19日正式三讀通過,立法之路之必然的過程,一切又為什麼要從認識土地開始?
2022/07/02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470718883
2022年2月5日德國iF設計獎公佈2022年度獲獎名單,在食品飲料獲獎作品中,2021年共有205件,2022年則縮減至95件,而亞洲地區獨攬83件,佔食品飲料包裝獲獎總數的8成以上。本文解析食品飲料包裝得獎作品第41~95件。
2022/07/01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ation/paper/5098721228
由於棕櫚油大多種植在雨林地區,再加上其原料來源經常因為複雜的供應鏈無法追溯,因此棕櫚油產業被視為是對環境帶來負擔的產業,對此,印尼棕櫚油巨頭Golden Agri-Resources卻表示,其提供的棕櫚油有96%為可追溯,靠的正是將追溯技術確實導入種植現場,教導農戶使用追溯設備。
2022/07/01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739722454
家樂福與台鹽生技合作推出家樂福自有品牌第1款永續產品「Re系列」循環洗沐商品,不僅無壓頭、不貼標、沒有家樂福LOGO,更採用100%可回收再生塑膠製成,鼓勵消費者從日常生活開始成為永續的參與者。
2022/07/01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ow/paper/5593722678
近年來漁業署積極推動食魚文化教育體驗,與民間及在地漁業團體透過食魚桌遊及教材、校園行動劇、食魚教室、講座等活動,今年更進一步,藉由全國各地教師設計教案,結合在地農漁村社區、農企業等單位資源,帶動食魚文化深耕校園、食魚教育融入生活。
2022/06/29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track/paper/5234720709
根據2022年5月發佈的報告《我們的磷未來》(Our Phosphorus Future)指出,全球對磷的管理不當,讓原料價錢和供給波動大,又由於磷經常用於化學肥料,將導致糧食危機,另外,如果磷隨著化肥使用不當而流入水中,更將發生水質優養化造成生態危機。
2022/06/29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track/paper/5616721361
國內養殖漁業不僅承擔了台灣糧食安全的重要角色,在能源轉型的政策與目標下,台灣漁業土地政策首度出現在魚塭加上光電設施的漁電共生複合式產業模式。而在如此跨域的整合模式下,雖然讓面臨困境的養殖漁業找到轉型的契機,推動上卻仍暗藏發展危機。
2022/06/29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track/paper/5616721561
經由環社檢核機制,雖然降低了漁電共生模式對於土地資源爭奪風險,卻無法保障承租土地養殖的漁民權益。而養殖漁業長年累積的養殖管理問題,讓漁電共生未來發展更具風險。
2022/06/29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track/paper/5111721616
室外魚塭突然多了遮蔽物,對來訪的水鳥、或鄰近有棲地的動植物生態的影響,恐將不只有是非對錯的考量,攸關的是自然生態資源對下一世代的影響。
2022/06/29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track/paper/5357721692
2022年下半年度將有望迎接第一批經環社檢核後的漁電共生場域,未來將持續整合土地資源,因此是國家對養殖規劃、制度有效化以及資源整合的最佳時機。
2022/06/29 https://www.foodnext.net/science/packing/paper/5470721785
可口可樂在2022年6月29日推出台灣首個可以單獨販售的無標籤瓶裝水品牌「bonaqua怡漾」,透過將產品資訊以雷射的方式刻印於瓶身、條碼印在瓶蓋上,在符合食品標示法規的同時,也能減少回收流程和垃圾量,希望帶動瓶裝水市場的永續發展。
2022/06/29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098721828
帝亞吉歐(DIAGEO)每年舉辦「KEEP WALKING夢想資助計畫」,2022年邁入第18屆,每年以千萬總獎金支持「大我夢想家」,在疫情下看見餐飲業受創嚴重,首度納入保留名額給餐飲界,希望藉此鼓勵產業在逆境中,仍抱持熱情投注創意與生命力。
2022/06/28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111721311
為響應環保署減塑政策,統一超商偕同統奕包裝、星巴克,耗時超過一年、斥資逾千萬元,整合創新架構由通路自建「OPEN iECO循環杯還杯機」,首波於內湖科技園區周邊7-ELEVEN門市打造「循環杯服務示範商圈」。
2022/06/27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593718071
西班牙是世界上葡萄園最多的國家,同時是世界上最大的葡萄酒出口國家,而大多數西班牙葡萄酒都放在地下酒窖熟成,但位在西班牙北邊比斯開灣的克魯索寶藏海底酒莊,藉著海灣冰冷嚴峻的優勢,其所設置的海底酒窖,能讓紅色酒體變得更紫,白色酒體變得更偏綠色,且氣味有顯著的差異,口感非常柔順。
2022/06/27 https://www.foodnext.net/science/knowledge/paper/5852720147
新東陽肉乾倡導環保,成為全台第一家綠色食品工廠,讓大家吃好肉乾,也做環保!
2022/06/27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616720161
路易莎提出2022年4大成長引擎,包括全力衝刺量販精品豆、與高鐵、捷運異業結盟與軌道經濟及特色門市,力拼咖啡豆出貨量有兩位數成長,擴大市場版圖。
2022/06/27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ation/paper/5357720197
Wild Orchard Tea是全球首個獲得再生有機認證的茶葉品牌,他們不僅不使用農藥和化學肥料,同時保留原生植被和生態,讓鵝盡情地在茶園中生活,打造與自然的共生關係,此外,Wild Orchard Tea總裁Michael Ham表示,維持地力還能提高固碳能力、增加碳匯,改善氣候變遷,再加上所生產的高品質茶葉,他指出利潤是傳統農業的3~6倍。
2022/06/27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098720228
自2011年以來,台灣乳品產業有著明訂的生乳收購價機制,年年都跟著機制調整生乳收購價,並未如媒體所說的11年未漲,但在疫情、烏俄戰爭爆發之下,酪農因為承受不住原物料漲價壓力,群起憤慨要求調整機制計算方式,2022年5月20日中央畜產會召開的乳價評議委員會,將遊戲規則徹底改變,短期看似解決酪農生計問題,但其實台灣酪農產業將因此舉付出更大的代價。
2022/06/27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593720973
海尼根已與三洋維士比集團達成合作協議,將接管其子公司:台灣龍泉鑽興業股份有限公司,位於台灣屏東縣內埔鄉啤酒廠的多數所有權和管理權,成為第一個在台灣生產啤酒的國際大廠。
2022/06/24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234717302
近年來,碳酸飲料逐漸透過成分創新來滿足消費者對健腦的需求。除了適應性藥物外,適應劑是可以改善認知功能的物質和補充劑。含有這些成分的產品通過正確結合各種成分的益處、消費者的教育、經驗證的功效和良好的口感,有潛力成為更加主流的產品。
2022/06/24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234719607
新光三越以創新力創造市場差異,在美食街引進新型態餐酒館、米其林餐廳等,以設立不同的營業時間滿足不同消費習慣的客群。2022年更是將A8美食街大改裝,引入更多餐飲品牌,生鮮、幼兒產品區也規劃的一應俱全。
2022/06/24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111719914
7-ELEVEN多年來落實產銷永續計畫,產品多採用本土食材,以「穩定採購」、「可持續性」、「計畫支持」3大策略減少食物碳足跡,並與統一超商好鄰居文教基金會支持青年創業、扶持在地小農。
2022/06/24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234720004
在新冠肺炎疫情下,徹底改變消費者的飲食習慣,台灣餐飲業營業額也在2020年迎來15年來首次負成長,營收衰退也使得經營效率、精準管理成為顯學,但要如何做呢?透過「5S+」,強調清潔、食安和永續發展下,讓餐飲業能因應疫情下的新未來。
2022/06/23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track/paper/5111718514
在全球許多國家訂下淨零排放目標後,排碳大戶畜牧業作為重要民生營養來源,如何在生產的同時也減少對環境的負擔是全球畜牧業均面臨的挑戰。對此,芬蘭乳品集團Valio於2018年起就啟動「永續發展基金計劃」改善現況,更在2022年深化該計畫,從生物多樣性、動物福利和減碳各面向達到永續農業目標。
2022/06/23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739719057
為了扭轉外送產業在包裝垃圾、剩食、機車高污染的問題,台灣foodpanda自2020年底開始推動永續外送鏈,2022年6月23日發布最新成果,已有780家餐廳獲得「環境友善店家」認證,此外,foodpanda從平台、餐廳、外送夥伴到消費者串起永續產業鏈,預估每年可減少161624公斤廢棄物,相當於808萬個手搖飲塑膠杯。
2022/06/23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ow/paper/5616719469
2022年7月1日起台灣食品法規有9項新政策上路,食品標示「健康」規定,注脂肉需明確標示,二氧化碳、果膠、關華豆膠及刺槐豆膠將列食品添加物管理,阿勃勒果實禁止作為食品原料。另外,連鎖通路等自備環保杯至少折5元,也將修正磷酸二氫鈉等11項食品添加物標準,訂定食品安全監測計畫之內容項目,農委會也發布修正國內糧食救助作業要點。
2022/06/22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616718269
由米其林主廚林泉領軍的MMHG餐飲集團,旗下品牌「TASTE by MMHG」自2021年首度推出中秋禮盒大獲好評後,2022年再度推出兩款以茶沙龍為靈感結合正宗港式與創新台灣食材口味的月餅禮盒。林泉表示,延續他對餐點的堅持,希望月餅的每一口都能吃出飽滿且層次豐富的味道,為此與食品加工廠間展開至少一年的磨合,以餐飲思維帶入食品加工生產,他直言是很大的跨界挑戰,卻讓喜愛鑽研料理科學的他有更大的發揮空間,能將他對永續在地食材運用的餐飲理念帶入包裝食品中。
2022/06/22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ow/paper/5098718421
「2022台北國際食品系列展」展覽活動時間於2022年6月22日~6月25日舉辦,匯集美國、加拿大、韓國、日本等23國不同國家的品牌進駐,共計1097家廠商參展,規模高達3105個展覽攤位。是2020年疫情後首次大規模辦展,台灣的食品廠商更是卯足全力在品牌升級、永續經營上大放異彩。
2022/06/21 https://www.foodnext.net/life/placemaking/paper/5357718190
「源天然」來自台東,秉持著友善耕作的原則成功將品牌推上國際,也是首家通過「加強花東地區中小企業服務計畫」的品牌,2022年6月21日召開記者會宣布將透過計畫投資,將目標訂在2025年200公頃的契作目標,在台東創造在地經濟價值。
2022/06/17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357707698
Fine Dining(精緻餐飲)十分依賴遊客客群,又講究現場體驗與料理細節,疫情爆發後營業狀況首當其衝受到影響。MUME創辦人兼主廚林泉(Richie Lin)與電商合作推出冷凍包,又積極推出其他品牌,化危機為轉機,拓展版圖。
2022/06/17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ation/paper/5852717245
餐飲業與食品業之間環環相扣,疫情改變了全人類的生活,同時也為產業帶來更多不同的挑戰需要克服。番茄醬,大家印象中的速食配角角色,卻在疫情下有明顯的需求提升,主因來自於外食、速熟產業的崛起。產業成長是好事,但背後最大的問題就是產生相當大量的包裝廢棄物,對此,番茄醬龍頭品牌亨氏(Heinz)對外聲明將投入紙類包裝的研發,希望為產業進步的同時盡一份社會責任的心。
2022/06/15 https://www.foodnext.net/life/education/paper/5616715764
由《食力》發起的「2022食育力城市大調查」公布22縣市排名,其中由花蓮縣再次拿下排行總冠軍,與嘉義縣、台東縣、嘉義市、宜蘭縣蟬聯食育力五星城市,高雄市則首次擠身五星榜單,更是六都中唯一入選的五星城市。六都中除了台中市,排名皆較2021年上升。
2022/06/15 https://www.foodnext.net/life/education/paper/5111715914
在「2022食育力城市大調查」中的客觀指標中有四大構面共43個指標,其中「農業與環境」構面代表各縣市於在地農業支持、永續農業、環境保育的資源和落實度,在本次調查中,由花蓮縣蟬聯「農業與環境」分項冠軍。
2022/06/15 https://www.foodnext.net/life/education/paper/5357716295
在「2022食育力城市大調查」中,高雄市首度躍升五星縣市,不僅是總排名進步最多的縣市,更是六都中唯一入選。高雄市長陳其邁表示,高雄市的食農教育藉著都會豐富的教育資源加上農漁村的天然教材,盼能讓高雄農產文化深植高雄孩子心中。
2022/06/15 https://www.foodnext.net/life/education/paper/5739716457
隨著第二屆《食力》「2022食育力城市大調查」榜單揭曉,花蓮縣蟬聯五星城市冠軍寶座,靠的是穩紮穩打的均衡發展外,花蓮縣長徐榛蔚更分享,如何讓食農融入生活,才是推動成功並取得佳績的關鍵。
2022/06/15 https://www.foodnext.net/life/education/paper/5470716588
嘉義市是一座300年的老城,這裡有著濃厚的文化,其中當然也包含飲食。嘉義市長黃敏惠認為要打造幸福城市,從小市民到老市民都應該要從健康營養核心發展,而食育就是發展基礎,更是推進幸福城市不可或缺的元素。
2022/06/15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098716821
在全球氣候變遷持續惡化下,以實際行動改善刻不容緩,尤其飲食作為日常必需,更被視為扭轉的關鍵。聯合利華先從生產端著手,旗下品牌「康寶」有85%蔬菜原料來自友善種植,另一方面也呼籲消費者從飲食永續性改變,以「植物性飲食」為環境盡一份心,與董氏基金會合作挑選出台灣在地的30種「未來食物」,例如藜麥、蕃薯等,鼓勵民眾永續擇食。
2022/06/15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234717007
淨零排放雖然聽起來離一般人很遙遠,但你知道其實只要從每次飲食選擇開始,就能改變環境嗎?推動近25年有機農業與環境永續的社會企業里仁公司,率先響應永續餐飲推廣協會推動的「永續食材指南」,架上獲得「永續食材指南」認證的產品高達556項,為環境永續盡一份力。
2022/06/14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ation/paper/5739715057
2020年時,國際大廠百事可樂不藏私地首次公佈品牌在燕麥的基因完整序列研究結果,目的是為了推進燕麥的產業應用進步。而今百事可樂又發現最新研究出來的基因序列,可望讓燕麥成為一種拯救全人類的「超級作物」。
2022/06/14 https://www.foodnext.net/life/recipes/dessert/paper/5975715633
疫情帶動網購生鮮發展蓬勃,7-ELEVEN指尖網購平台「i預購」的「生鮮蔬果類別」更於2022年5月份衝上全站熱銷類別前3名!預計將於「i預購」、「i划算」雙平台提供多種規格原果及精緻高檔水果禮盒預購。
2022/06/13 https://www.foodnext.net/life/health2/paper/5593713576
國際食品信息委員會(IFIC)在2022年5月公布了美國食品與健康調查結果,他們發現,壓力刺激人們吃零食的次數增加,每天至少吃1次零食的比例在一年內增加了15%,相較於2021年,執行特定飲食方法的受試者,也在過去一年裡增加了13%。
2022/06/13 https://www.foodnext.net/science/machining/paper/5975714738
燕麥中富含膳食纖維,具有維持腸道健康、降膽固醇、降血脂的功效,因此近年來被製成許多食品販售;芬蘭食品公司Fazer發現燕麥殼中含有許多的「木糖」,並發展出有效萃取木糖的技術,可作為食品常用甜味劑「木糖醇」的原料,讓燕麥殼除了作為飼料和生質能源以外,有更多的功用。
2022/06/11 https://www.foodnext.net/science/technology/paper/5593714176
能精準控制環境因素的垂直農場被視為近年因應糧食安全危機的重要科技,為了持續提高生產效率,英國新創公司LettUS Grow在室內種植時,以超聲波將水變成細微的水滴,以此精準控制水份,所種植出的作物竟能比一般垂直農場作物的生長速度快2倍!
2022/06/10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098711726
植物性飲食對環境的重要性眾所皆知,但要在生活中實踐卻很困難。而Plants餐廳的特色之處在於食材全植物性、無麩質、全食物、裸食。不論是食材或店內經營,種種小細節都透露出兩位創辦人對「落實永續」絕不妥協的堅持。
2022/06/09 https://www.foodnext.net/science/technology/paper/5234713807
英國環境、食品和農村事務部(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 Food and Rural Affairs,DEFRA)在2022年5月25日向國會提出《基因技術法案(Genetic Technology Bill)》,放寬研發新基因編輯技術時的限制,提升作物抗蟲害和營養素含量等,且DEFRA預計英國將在2023年放行第一批基因編輯番茄上市。
2022/06/09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593713871
「麥當勞高峰會」在2022年6月9日上午於線上盛大開講,邀請國內外產官學研專家,探討如何透過良好農業規範、策略佈局、積極因應氣候變遷趨勢,讓台灣農業與食品業更具國際競爭力。其中,產銷履歷升級、多方合作產業聯盟是未來速食經營趨勢。
2022/06/08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ation/paper/5234711702
畜牧業的高碳排放一直是為人詬病的地方,專門生產以牛奶為主原料的美國冰淇淋品牌Ben&Jerry's於2022年5月宣布啟動「烏托邦計畫(Project Mootopia)」,針對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碳中和等做改善,透過3大乳牛牧場改革方式,希望可以為地球盡一份心力。
2022/06/08 https://www.foodnext.net/life/health2/paper/5357712190
克寧推出新品「紫薯藜麥牛乳」,加入台灣在地紫薯與三色藜麥,可隨身攜帶的超級食物,補充營養好方便,體驗員好評聲不斷!
2022/06/08 https://www.foodnext.net/science/machining/paper/5098713021
隨著植物機飲食當道,各式植物肉、植物奶甚至是植物海鮮在市面上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消費者除了希望色香味俱全,同時也追求「天然、少添加」,荷蘭GNT集團推出天然色素EXBERRY® 即是以天然蔬果與可食植物製作的植物萃取物,符合純素、來源天然、安全、美觀等植物基食品的基本要求。
2022/06/07 https://www.foodnext.net/life/recipes/dessert/paper/5616709462
米乖乖全系列產品全部使用優質台灣米製作,縮短食物里程減少碳足跡、活絡地方產業,最新7款米乖乖熱烈放送台灣味。
2022/06/06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ow/paper/5234712302
為了落實聯合國「2030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結束任何形式的飢餓,確保糧食安全,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以下簡稱農委會)於2022年6月6日舉辦「零飢餓」記者會,讓民眾更深入了解農委會零飢餓三大策略,也更了解地方政府、企業對「零飢餓」的支持行動。
2022/06/05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ation/paper/5470711588
咖啡、巧克力、花生醬可說是許多人日常中不可或缺的精神糧食,然而氣候變遷導致產量不穩定,且咖啡豆、可可生產一直存在人道主義爭議,未來這些原物料可能不再如此唾手可得!為了改善這些問題,美國新創食品公司Voyage Foods和英國新創公司WNWN食品實驗室都以分析食物組成要素並以其他可永續供應的天然原料替代的方式,製作出口味與風味皆相似的替代品。
2022/06/02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ation/paper/5470710588
世界總人口數逐年增長,糧食、蛋白質需求量也隨之增加。為了解決糧食供不應求的問題,科學家開始研究各種新型態的蛋白質來源,其中一種正是「昆蟲蛋白」。歐盟地區性基金組織Interreg旗下的ValuSect聯盟從2021年開始投資昆蟲蛋白市場,提供資金與專業團隊,希望可以促進昆蟲蛋白的產品研發與更多元的商業應用,2022年再次投注46萬歐元(約新台幣1438萬元)投資18家昆蟲食品公司。
2022/06/01 https://www.foodnext.net/science/technology/paper/5098709729
台大研究團隊運用微生物發酵技術,改善傳統羽毛粉因化製條件不當或受胺基酸組成限制的製程,提供羽毛廢棄物轉化加值為優質飼料之新選擇。
2022/06/01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357710495
本土連鎖咖啡第一品牌路易莎咖啡順應後疫情時代的創新經營策略,除了拓展新門市,亦著重自身「精品烘豆」的優勢,開發3rd WAVE第三波量販精品咖啡豆系列,同時培訓加盟主成為行動咖啡顧問,主動開創D2C(Direct to customer )全新商業模式。本土連鎖咖啡第一品牌路易莎咖啡順應後疫情時代的創新經營策略,除了拓展新門市,亦著重自身「精品烘豆」的優勢,開發3rd WAVE第三波量販精品咖啡豆系列,同時培訓加盟主成為行動咖啡顧問,主動開創D2C全新商業模式。
2022/05/31 https://www.foodnext.net/life/education/paper/5739707650
台灣四面環海,擁有豐富的海洋資源,但很多人卻一點都不了解海洋,購買海鮮時不知道這些海鮮來自哪裡?養殖或捕撈?該怎麼處理烹調?身為島國子民,除了食農教育,「食魚教育」也非常重要!
2022/05/30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234706105
新冠疫情持續蔓延,據《食力》調查,在餐廳重啟內用後,「火鍋」餐廳因為需與他人共食、開放式烹調環境、長時間用餐等特性而讓消費者有所顧慮,而主打圍爐共食的高檔次火鍋「這一鍋」,如何應對?
2022/05/30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593707674
澳洲最大連鎖超市品牌Woolworths先是在部分分店設置「都市菜園」,供應消費者現場種植的新鮮蔬果,並計畫將一間位於雪梨以東的玫瑰灣(Rose Bay)的加油站改建成「直遞後車廂」(direct to boot)的專用超市,顧客不必下車就可快速取得訂購商品。
2022/05/30 https://www.foodnext.net/science/technology/paper/5111709517
走進酒吧你可能會想喝一杯茶酒,但去手搖飲店你有點過「酒茶」嗎?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茶業改良場為使茶消費市場年輕與多元化,開發只收香、不沁酒、無酒精殘留的茶葉,不僅可以純飲,也可以製成各種冷熱特調,供市場多樣性選擇。
2022/05/29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739707450
新冠肺炎疫情下,影響最大的產業莫過於餐飲業。民眾擔心內用、共食會加速疾病傳染而減少外食,這無疑對客源多來自百貨商圈逛街人潮、以內用為主的百貨美食街來說,是一大重擊。韓式料理霸主兩班家因應疫情,該如何應對?
2022/05/27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975709331
輔導台灣食農新創的「好食好事基金會」於2022年舉辦第五屆「好食好事加速器種子計畫」,期間多達140家以上食農團隊欲了解詳情,最終有60家完成報名,顯見「食農創業」在台灣創業市場中依然蓬勃發展。
2022/05/26 https://www.foodnext.net/life/education/paper/5111709117
灃食教育基金會舉辦2022 SUPER食育教師大賽,即日起徵件至2022年6月30日止,募集全國最SUPER的教師組隊參賽,發想飲食教育創意教案,引導孩子對飲食有更深入了理解,培養重要的飲食素養。
2022/05/25 https://www.foodnext.net/life/placemaking/paper/5357708393
高雄市彌陀區鄰近產業發展良好的漁港蚵仔寮和永新漁港,卻正面臨人口外流與觀光發展受限的發展困境,在當地資源整合下,正在試圖創造適合當地型態的漁業與觀光資源,尋找突破的契機。
2022/05/25 https://www.foodnext.net/life/placemaking/paper/5975708531
高雄市彌陀區原本就有漁村產業人口高齡化的發展困境,在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之下,船班與銷售銳減。為此高雄市海洋局為漁港做了產地整合,也配合智能養殖設備的導入、漁電共生的政策,為彌陀漁業的轉型,找到了契機。
2022/05/25 https://www.foodnext.net/life/placemaking/paper/5111708612
張博仁2010年回到彌陀從無到有創立品牌,不僅把生態養殖水產提供高級餐廳,打造餘香咖啡、漁人隊、漁創客基地,增加彌陀漁村的就業機會,傳承友善養殖漁業的未來。
2022/05/25 https://www.foodnext.net/life/placemaking/paper/5593708674
讓彌陀在地的孩子,在學校接受食魚教育,認識在地魚產,增加海洋永續與料理知識,回到家中認識餐桌上的魚料理,不只更有情感,未來將有機會返鄉,為養殖漁業注入新血。
2022/05/23 https://www.foodnext.net/science/technology/paper/5975707236
瘦肉精「萊克多巴胺」的議題延燒已久,如何能達到刺激哺乳動物肌肉生長,又能不使用飽受爭議的萊克多巴胺?興大生科系碩士生黃優人建構了可將魚類廢棄物轉化為天然瘦肉精的枯草桿菌菌株,能分解蛋白質為胺基酸、轉化其中之亮胺酸為天然肌肉成長素酮異己酸,榮獲首屆默克年輕科學人獎首獎。
2022/05/20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111704317
縱享巧克力焦糖穀物棒、Bakalland Ba!lans「放輕鬆」櫻桃檸檬棒、Unwind放鬆棒、Core Bar巧克力花生醬有機燕麥和益生菌棒,Mintel表示穀物棒能緩解壓力或促進腸道健康,健康零食是穀物棒未來的發展趨勢。
2022/05/20 https://www.foodnext.net/life/recipes/dessert/paper/5616706167
孔雀香酥脆櫻花蝦口味,補充鈣質,同時又能推動永續漁業的休閒食品!
2022/05/20 https://www.foodnext.net/life/education/paper/5234706705
原民作物為部落智慧與生活文化傳承的重要基礎,近年卻因人口外移及老化等問題造成傳承中斷危機。台東區農業改良場2022年度起陸續輔導電光、山領榴、加拿、桃源及達魯瑪克等5個部落建置保種圃,已協助保育逾60種作物,望能協助部落找回原民作物種原。
2022/05/20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ow/paper/5111706812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烏俄戰爭影響下,全球均面臨原物料上漲、供應斷鏈的影響,無論牧草和飼料都漲了至少3成多,導致酪農戶成本不斷提升。作為乳廠和酪農的溝通平台,生乳價格評議委員會在經歷2022年3月24日討論未果後,終於在2022年5月20日的會議取得共識,決議自2022年6月起至12月,將基礎的生乳收購價每公斤調漲2元。
2022/05/19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975704036
2022年4月13日,伊利集團浙江伊利乳業有限公司,成為中國飲料行業首個「零碳工廠」,開啟了伊利冷飲全產業鏈、全系列產品邁向零碳未來的新旅途。
2022/05/18 https://www.foodnext.net/science/machining/paper/5111706012
近年來人們逐漸意識到吃肉對環境帶來排放大量溫室氣體等影響,所以開始有了細胞培養肉出現,隨著細胞培養技術的精進,各類型的細胞培養產品也如雨後春筍從研發進入市場化階段。2021年12月新加坡的Shiok Meats及韓國的CellMEAT都已預告,將分別於2023及2024年發表自家的細胞培養蝦產品,開啟細胞培養市場新紀元。
2022/05/18 https://www.foodnext.net/life/recipes/dessert/paper/5098706224
隨著健康及環保意識抬頭,植物基食品正席捲全球,而這股風潮如今也吹進台灣。2021年「燕麥咖啡」Google關鍵字的搜尋量,相較2020年大幅成長332%。全球最大咖啡供應商雀巢於2022年5月18日推出由100%植物奶打造的「燕麥馥列白咖啡膠囊(Oat Flat White)」,不僅滿足全素食咖啡愛好者需求,也讓消費者一起關注環保議題。
2022/05/17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ow/paper/5739705650
高雄市政府農業局推動「學校午餐採用高雄在地優質截切水果獎勵實施計畫」,讓採用夏季4種當季截切水果達4次以上的國中、小學與幼兒園,獲得獎勵金可用於食材採購與運費。
2022/05/14 https://www.foodnext.net/science/packing/paper/5234705000
從提倡自備購物袋到「減塑」政策,隨著人們環保意識抬頭,對食品包材也越來越要求「環保」。2021年度日本包裝大賽中,參賽、得獎的作品各個別出心裁,也有許多作品以提倡環保為中心理念,開發出不少別具創意、環保又實用的新穎包材。
2022/05/14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track/paper/5739705355
專門從太空監測溫室氣體排放的加拿大公司GHGSat在2022年5月2日表示,首次在太空中觀測到畜牧業的甲烷排放,在全球氣候變遷持續惡化的情況下,根據《資源經濟學年度評論》(Annual Review of Resource Economics)上的研究《Meat Consumption and Sustainability》也指出,要實現氣候目標,肉類消費量需減少75%。
2022/05/13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111705117
根據國際海鮮永續基金會指出,有越來越多瀕臨絕種的鮪魚被捕撈,台灣每年靠鮪魚賺進400億、其中主要的大目鮪魚和黃鰭鮪魚,也被列入其中!
2022/05/13 https://www.foodnext.net/science/technology/paper/5739705155
油茶籽在不同製程中可展現不同的風味,也具有不同的耐熱、抗氧化特性,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試驗所成功研發3種特徵風味苦茶油製程技術,使苦茶油呈現甘甜微嗆,或是醇厚、濃郁的堅果香,分別適合鮮飲、清炒或是香煎料理,提供消費者多元的選擇。
2022/05/13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track/paper/5234705400
挪威海產推廣協會(Norwegian Seafood Council,NSC)在2022年5月12日表示,儘管已經邁入2022年,但新冠肺炎仍持續影響海鮮產業,不僅推升網路購買海鮮的需求,在疫情下消費者更重視購買海鮮的便利性,推動「最後一哩路」發展,不過對消費者而言,永續的重要性不亞於便利性,呼籲企業必須儘早永續改革上投資。
2022/05/12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track/paper/5357703498
細胞培養肉,是將從動物身上取下的細胞,透過實驗室培養的方式可以「養」出真實的肉,這樣的產品具有許多優勢,從最基礎的動物肉風味,到環保永續、動物福利等議題都能一次解決,但這樣的產品真的會有消費者願意買單嗎?研究調查發現,高教育程度、年輕世代的群眾不管在消費或是購買意願上,都比一般消費者還要高。
2022/05/11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470702581
食療一般被當成是養生之道,現在因為專家鼓勵嗅覺喪失的患者透過食材的具體接觸來恢復此能力,而引起了食品業者的關注。如英國烹飪學校Life Kitchen提供改善嗅味覺的課程、英國DIY烹飪包品牌Gousto與慈善機構AbSent聯手推出「Flavour Saviour 滋味救星」、義大利美食家Michele Crippa與布雷西亞大學及感官分析研究企業Good Senses合作,研發並上架「Sensory Box 感官復甦箱」。
2022/05/10 https://www.foodnext.net/life/education/paper/5739700755
日本的食農教育深耕多年,不僅於2005年通過《食育基本法》、成為世界第一個將食育入法的國家,更將「食育」二字深植日本國民心中,成為一項生命全程教育。
2022/05/07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ation/paper/5852702743
丹麥政府於2022年4月16日宣布將投資900萬丹麥克朗(約120萬歐元)開發「食品氣候標籤系統」,成為全球第一個由政府統一制定、管理食品氣候標籤的國家,預計2022年底將進一步推動。
2022/05/07 https://www.foodnext.net/life/placemaking/paper/5470703286
來自高雄農村的藝術家王國仁從小就喜歡觀察大自然並用畫筆描繪其美麗樣貌,在高中時逐漸嶄露頭角,雖然並沒有繼續接受專業藝術教育,但他靠著對環境的獨到見解,將對大自然的喜與悲在畫布上呈現,看著王國仁的畫,進入他心中的大自然中穿梭,感受環境之美、更需靠人類維繫。
2022/05/05 https://www.foodnext.net/science/machining/paper/5975702331
來自美國矽谷的新創食品公司Yali Bio以生物合成、微生物技術製造「脂肪」,希望可以以提供植物性產品更好的風味,使植物肉吃起來能更像肉。該公司於2022年初籌集了390萬美元的融資,預估產品將於2024年上市。
2022/05/05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ow/paper/5234702505
2022年5月5日行政院宣布包含農委會升格為「農業部」等組織改組草案,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表示未來農業部將會設有8個司、6個處、8個三級所屬機關及7個試驗研究單位,其中新增為了因應氣候變遷、農地保護、環境永續等議題的「資訊永續利用司」。
2022/05/04 https://www.foodnext.net/life/education/paper/5111702212
隨著立法院在2022年4月19日三讀通過《食農教育法》,總統也在同年5月4日公布共20條的《食農教育法》條文,其中包含中央地方皆需設立推動委員會、鼓勵政府單位採用國產食材以及推廣在地食材等,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表示,農委會每年將撥10億預算執行。
2022/05/03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track/paper/5975701931
全球餐飲訂單系統Deliverect對全球7000名消費者進行飲食調查後發現,環保與永續意識正影響消費者對飲食的需求,因此對餐廳提出4點建議:增加永續意義食材、包材簡化與環保、分享你的努力,及減少食物浪費。
2022/05/02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ation/paper/5593701874
根據紐西蘭管理葡萄酒產業的機構New Zealand Winegrowers於2022年4月22日發布的最新永續報告,紐西蘭有高達96%的葡萄種植面積獲得Sustainable Winegrowing New Zealand (SWNZ)的永續認證,對於紐西蘭的葡萄酒產業而言,不只是要追求最佳品質,還要同時兼顧環境永續。
2022/04/29 https://www.foodnext.net/science/packing/paper/5470700686
有鑑於全球海洋塑料污染,美國海鮮公司Bumble Bee宣布將100%可回收的紙板取代原本鮪魚罐頭多件組使用的收縮塑膠包裝,該公司表示,這項改革每年將可減少2300萬件。
2022/04/29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616701062
路易莎在2022年4月29日宣佈與台北捷運公司合作推出「Metro Taipei X LOUISA COFFEE」聯名門店,並獨家販售可頌、法棍等輕食麵包,讓北捷乘客記憶每次的城市探索,目標是讓路易莎成為首都生活的指標咖啡。
2022/04/29 https://www.foodnext.net/life/education/paper/5975701436
黑松教育基金為了幫助學校更有系統地落實特色課程,黑自2020年開始展開「黑松尋。耕課程計畫」,包括「召開共識會議」、「課程討論設計」、「夥伴交流共學」及「課程執行修正」4步驟,讓師長們能發展出卓越課程內容。
2022/04/27 https://www.foodnext.net/life/placemaking/paper/5852697140
打破展場、博物館的疆界,讓藝術搭台、產業唱戲。萬物糧倉大地慶典透過藝術帶動觀光人潮與地方發展,吸引外界對於縱谷村落的關注,同時提升地方的自信與共識。
2022/04/27 https://www.foodnext.net/life/placemaking/paper/5470697188
比西里岸文化教育促進會由一群關心海洋生態的青年組成,透過學習水肺潛水、考取證照,化身專業潛水員,期待透過一次次淨海行動,喚起社區對環境保護的意識。
2022/04/27 https://www.foodnext.net/life/placemaking/paper/5234697207
島嶼見學以「旅遊也是一種學習」為核心精神,從綠島蘭嶼到台東各鄉鎮村落,用非典型的旅行社做法,讓遊客樂在其中、成為支撐永續旅遊型態的一份子。
2022/04/27 https://www.foodnext.net/life/placemaking/paper/5098697221
台東慢食節推廣台東獨特形成的「慢食文化」,結合永續精神與品牌美學,讓富有特色的在地商家透過「食」展現地方珍貴的人文故事與風土滋味。
2022/04/27 https://www.foodnext.net/life/placemaking/paper/5852697245
由一群認同並喜愛自然友善農法的朋友組成「共農共食」,核心成員各自發揮擅長技能,友善對待土地,實驗並實踐理想中的減碳信念。
2022/04/27 https://www.foodnext.net/life/education/paper/5616697269
弘宇企業發展多層次的栽培方式,讓農場自成一平衡的生態系。同時深根食農教育,帶領下一代認識傳統野菜與土地故事,成就環境與經濟發展的永續模式。
2022/04/27 https://www.foodnext.net/life/placemaking/paper/5234697302
誕生於台東池上的「源天然」起念於對孩子的關愛,研發出富含營養的黑纖米,以自然農法耕種,並結合與米相關的DIY體驗,形成從土地到餐桌的良善循環。
2022/04/27 https://www.foodnext.net/life/placemaking/paper/5098697326
位在台東關山電光部落的「日岀禾作」推廣有機栽培,以精緻農業導入無人機技術,解決農村人力減少、人口老化的問題,同時也販售在地咖啡豆,傳承多元產業文化。
2022/04/27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357697495
成立於1998年的里仁股份有限公司為全台最大有機通路,總經理李妙玲一路上看著台灣有機市場從支持者少,到現在蓬勃發展,她表示經營有機通路的重點是建立農友、廠商、消費者的三方信任制度,其中她直言,最困難的就是如何讓消費者為「有機理念」買單。
2022/04/27 https://www.foodnext.net/life/placemaking/paper/5593697576
台東部落食尚提供各式台東漫遊提案、部落美食故事與特色原民料理店家等資訊,讓旅人深入了解台東特色,嚐盡境內7大原住民族群的多變飲食文化。
2022/04/27 https://www.foodnext.net/life/placemaking/paper/5975697633
Sinasera 24位在台東長濱南竹湖部落,呼應二十四節氣,結合風土、人文並與各地農友契作,用飲食展現對環境永續的堅持。
2022/04/26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098697421
說到白酒,多數人印象中可能還停留在來自中國的「茅台」,但其實台灣早已有超過茅台的世界第一白酒,連續7年獲得國際大賽認證的冠軍好酒,也就是所有台灣人都認識的,金門高粱。
2022/04/25 https://www.foodnext.net/science/additives/sweeteners/paper/5234696302
美國嘉吉公司的研發團隊於2022年3月的美國西部天然產品博覽會推出一款「EverSweet+ClearFlo」天然甜菊糖苷甜味劑,歷經10年的改良研發,結合發酵技術與永續理念,讓甜菊葉獲得更好的應用。
2022/04/25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track/paper/5593696576
近年隨著人類對海鮮的需求逐漸增加,有許多物種面臨過度捕撈甚至絕種的威脅,對此,英國環保團體海洋保護協會於2022年4月公布最新的《好魚指南》,呼籲消費者和企業應優先購買數量充足、永續性無虞的海鮮。
2022/04/21 https://www.foodnext.net/science/machining/paper/5098695421
美國The EVERY Company於2022年3月與美國舊金山馬卡龍專賣店Chantal Guillon合作,推出世界首款以未經動物生產的素雞蛋蛋白「EVERY EggWhite」製作的6款口味全素食馬卡龍。
2022/04/21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track/paper/5357695790
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UNCTAD)在2022年4月5日的聲明中指出,漁業的過度捕撈、廢棄漁具,侵蝕了海洋生態系統,使海洋的健康正在急速惡化之外,目前海洋中有34%的魚類下降到「非永續物種(biologically unsustainable)」的門檻,而各國的「漁業補貼」政策,恐怕就是導致漁業過度捕撈的元兇。
2022/04/21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ow/paper/5975695938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於2022年4月21日表示,在考量全球原物料上漲,加上4月19日甫通過的《食農教育法》強調支持在地農產、地產地消,宣布自5月起調漲原本每人每餐6元、偏鄉地區10元的「3章1Q」獎勵金至10元和14元,以提升學校午餐食材品質,增進學童飲食健康,並促進支持在地農業。
2022/04/20 https://www.foodnext.net/science/technology/paper/5975693738
第五屆好食好事加速器報名至2022年5月12日下午4點截止,入選者將在2022年7月下旬至11月間進行培訓,入選者有機會與經驗豐富的業師媒合,獲得最直接的指導。
2022/04/20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track/paper/5357695295
永續智庫CSRone於2022年3月發布《2022 臺灣暨永續報告現況與趨勢》分析台灣企業在永續方面的表現,其中食品業雖然在提及或依循氣候相關財務揭露方面有顯著進步,但若提升至是否提出氣候環境情境分析則差強人意,究竟台灣食品業可以如何在永續方面更進一步呢?從全球最大食品品牌雀巢來看,在面對氣候變遷的影響下,如何發揮自身影響力推動永續。
2022/04/20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593695576
2022年世界地球日主題為「投資我們的星球」,全家便利商店透過通路密集據點優勢,攜手配客嘉與芙彤園,推出「擴大循環經濟」、「土地友善產品」兩大綠色生活提案,跨界建構消費永續平台。另外全家每年舉辦的「全家料理王」競賽,在2022年與「大享食育協會」合作,從店鋪走入校園鼓勵學子一同關注台灣土地友善及在地食材的議題。
2022/04/20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470701381
完美登場的2022花蓮食農博覽會,成功號召了超過40組食育、食農攤位,分為三區:政府食農推廣區、台灣友善生活組織區、企業/小農成果展示區。【2022花蓮食農博覽會】的活動已成功立下標竿,未來將持續辦理,更將讓花蓮的食農品牌揚名國際,共創永恆的美好「食」光!
2022/04/19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track/paper/5357694590
在烏俄戰爭爆發後,作為歐洲糧倉的烏克蘭農業生產被迫中斷,其中烏克蘭生產的葵花籽為全球最多,在供應短缺下,嚴重打擊以葵花籽油作為原料的食品、油品,而需改以棕櫚油、基改飼料取代葵花種子的短缺。
2022/04/19 https://www.foodnext.net/science/packing/paper/5098694621
麥當勞在2022年3月22日興奮地宣布,成功開發出一款100%由回收材料製成的塑膠杯,目前已在美國喬治亞州(Georgia)的28間門店試用,還正在嘗試將該技術與再生塑膠杯的應用範圍擴及全美國。但根據世界自然基金會(world wild life)的報告指出,麥當勞在2018年使用了15萬3000頓的塑膠,其中,一次性飲料杯就佔了42%,而總體的回收率卻僅有2%,這足以解釋,為什麼消費者期待麥當勞,可以更大力度推動可重複性包裝的使用,而不是減少一次性包裝生產時所造成的資源損耗。
2022/04/19 https://www.foodnext.net/life/education/paper/5357694695
《食農教育法》於2022年4月19日正式完成三讀程序,未來將由中央編列經費,於全國推動食農教育,此外,政府也將輔導研發、製造、銷售以在地生產之農產品為主要原料之食品,鼓勵地產地消。
2022/04/18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616694564
7-ELEVEN自2020年起打造「名店就近買 就是i美食」服務,帶動現做熱食需求,在2022年4月18日更宣布與全球首家IPO雲端廚房Just Kitchen(JK廚房)攜手合作,首波進駐台北市內湖區辦公商圈,鄰近上班族可就近選擇7-ELEVEN門市購買熱便當。同時結合第三大外送平台foodomo「自取服務」,積極打造最便利安心的美食中繼平台。
2022/04/16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470701181
長期在花蓮耕種有機農作的農二代江玉寶,為了留給小孩一個不受破壞的生態環境,在他36歲時,放棄了原本做了12年的慣型農法,毅然決然轉型做有機,堅持至今邁向第21年。現在除了種植水稻、黃豆,更一舉打響了有機新鮮百合(國宴百合)的名號。
2022/04/15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111692114
食品飲料行業正在掀起聲勢浩大的永續行動,而百事公司作為全球巨大影響力和品牌號召力的飲料巨頭,將在中國推出「無瓶標」可樂實踐自己的永續承諾。
2022/04/15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357693495
全球食品巨頭聯合利華為了改善棕櫚油供應鏈難以溯源的問題,與德國軟體公司SAP合作導入區塊鏈技術,讓來自永續生產的棕櫚油不會與其他棕櫚油搞混,達到提高永續性並改善種植油棕帶來的環境問題。
2022/04/15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852693940
Nespresso 永續體驗展以「播種」、「耕種」、「豐收」與「禮物」四大主題,開啟Nespresso永續承諾的嶄新扉頁,邀請民眾了解每一杯咖啡對社區與環境所帶來正面影響,打造循環再生的未來花園。
2022/04/14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739692152
肯德基與雪梨高級餐廳nel.合作,隆重推出「11道Dégustation特色餐宴」,而且是僅限3個晚上的快閃慈善盛會!且每道菜都附上一杯絕配的飲料增添另類記憶。
2022/04/14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ow/paper/5234693207
第17屆龜甲萬盃料理比賽,由家齊高中餐飲科以低碳、再利用理念奪下高中職組冠軍,而中華醫事科技大學餐旅管理系則以蔬食烹調、惜食理念奪下大專組冠軍。
2022/04/14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852693340
2022年全聯在生鮮部分特別強化節能減碳,推出台灣鯛背肉、好欣豬、動福蛋、獲友善環境認證之READ BREAD吐司、We Sweet甜點。希望透過友善環境讓消費者吃得安心,同時也能為這片土地盡份心力。
2022/04/14 https://www.foodnext.net/science/machining/paper/5616693364
植物奶市場近年來隨著畜牧產業爭議、動物保護等議題,逐漸成為取代動物奶的替代飲品,然而這類植物性產品往往在風味上面總讓習慣喝動物奶的消費者較難接受,而今這些風味問題都可以靠微生物來解決。
2022/04/14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ow/paper/5852693445
頤德國際Gita.Art舉辦「SDGs Art 2022藝術展覽」及「SDGs Art 永續藝術對話:藝術產業的氣候行動」研討會,藉由感動人心的永續精神藝術作品、低碳展覽的策劃方式及永續主題對談,帶動大眾對藝術與永續的關注。
2022/04/14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593693471
長年推動有機農業與環境永續的有機通路里仁公司,自2016年起串連廠商從源頭開始減用塑膠包材,並帶動消費者響應淨塑行動,至今累計減用超過3800萬個塑膠包材。在蔬果減塑方面,為了兼顧保鮮與減塑,里仁於2017年開始採用可堆肥生質包材,並啟動「自主回收循環再利用」機制,至今推出兼顧透明度的第三代可堆肥生質包材。
2022/04/14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ow/paper/5616693564
胡桃是唯一美國原生的堅果,在美國人心中具有特殊地位,甚至有屬於自己的節日「4月14日美國胡桃日」!美國在台協會(AIT)攜手榮獲「2021亞洲50大最佳甜點主廚」殊榮的米其林二星Taïrroir態芮餐廳甜點主廚賴思瑩(Angela Lai),設計9道創意胡桃甜點,展現胡桃運用在餐點上的多元性。
2022/04/13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ation/paper/5111692019
說到因應氣候變遷,只要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就好了嗎?其實不然,全球最大的植物性食品公司Upfield於2022年3月31日公布其溫室氣體總足跡,並揭露甲烷排放量,該報告發現全公司僅生產1%的乳製品卻佔總甲烷排放量63%,顯示動物性製品在甲烷排放上對氣候變遷的重大影響。
2022/04/12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616700967
欣綠農園負責人朱進郎,自己本身正是耕耘土地多達30年,從24歲青農做到成為食農實踐家的典範;放棄原本所學與都市生活的機會,把生命菁華投入農業並獲得神農獎的他,栽培了無數解說員,更帶動了數不完的農場體驗。
2022/04/11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ation/paper/5470691588
麥當勞在2022年1月才大張旗鼓宣布,在美國8間門市實驗性販售的植物肉漢堡「McPlant」銷售超乎預期,因而決定在2月正式擴大於美國600間門市販售,沒想到,在擴大「McPlant」的販售規模後,「McPlant」的銷售表現卻差強人意,市場分析認為品牌行銷策略不佳為主因。
2022/04/11 https://www.foodnext.net/life/recipes/breakfast/paper/5357691790
家樂福在2018年宣布開始非籠飼雞蛋改革,歷經4年努力,終於在2022年推出全台第一款「透明吐司」,不僅原料公開透明、可溯源,同時獲得「動物福利標章」、「友善雞蛋聯盟標章」以及「100%無添加標章」3大標章,於2022年4月11日起在家樂福全台量販店門市開始販售。
2022/04/10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852700848
位於市區的花蓮市農會,將生產有機好米的碾米廠,規劃為食農教育的最佳場域,不論是在地的花蓮學子、民眾,或是來到花蓮的各地旅客,都能輕易擁有最深刻也最生活化的食農美好回憶!
2022/04/09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357700793
2022花蓮食農博覽會,則除了邀集國內外推廣食農、食育的重要單位一起響應,也集結了國內外推動食育的重要單位,一起呈現推廣的成果及豐富的教案。讓花蓮在促進有機農業的努力、各鄉當季食材的在地魅力與自然的飲食文化,因此被一一看見!
2022/04/08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track/paper/5357691190
根據「國際海鮮永續基金會(ISSF)」2022年3月發布的最新報告指出,越來越多瀕臨絕種的鮪魚品種被捕撈,反而在全球鮪魚漁獲量中,來自「數量充足」的鮪魚比例下降,若不及時改善,全球鮪魚品種多樣性將面臨挑戰。
2022/04/08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ow/paper/5098691326
嘉義市雖農耕面積小,但農業產能堅強,近期由農試所嘉義分所、市農會及農民合力開發出的台農82號「幸福嘉義米」晶瑩剔透、口感黏性優越又美味,又與三地集團及奮起福開發出「嘉義市限定米乖乖」,帶領嘉義市農業走向精緻化、品牌化。
2022/04/07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234700705
擁有家族從事在地漁業背景的執行長黃紋綺與來自教育現場的營運長黃土人,不只關注海鮮文化,更關注海洋文化,包括:「從大海到餐桌」海洋資源永續利用的食魚教育,和工作團隊共同見證具有百年歷史定置漁網漁法,一起重現永續友善的海洋生活!
2022/04/06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098700529
花蓮縣政府自2015年開始推動食農教育,在這七年的推動之下 ,無論是前往農村還是部落體驗在地生活,都結合了在地的飲食文化,形成一股返璞歸真的風潮。
2022/04/05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470686781
疫情後改變了大家許多生活習慣,包括消費模式的轉變。或許是彌補不能出國的遺憾心情,奢侈品與高級消費的市場明顯成長,作者透過觀察將消費者分為四種群體進行分析,或許能為未來市場提供一些新想法。
2022/04/05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111700317
食農教育是目前全球相當重視的議題之一,是人類在面對環境永續的問題時,恢復農業生物多樣性及農業永續必須面臨的議題。因此,國際公約須承擔的國際責任中,開始納入了食農教育的內涵。期望確保永續農業、緩衝氣候變遷帶來的災難,達到永續農業目標。
2022/04/02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739700155
花蓮縣為「有機首都」,是全台有機農業種植面積第一大的縣市;從積極行銷花蓮豐富在地的有機農產品、推廣優質國產油茶,到保障農民及舉辦蜜香紅茶比賽都不落人後。此外,在自然保育、復育原生魚種與落實動植物防疫上,更是全面創造花蓮食農環境的先驅。
2022/04/01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616686767
由台灣穀物加工大廠鈺統食品推出的「三機」品牌,主要開發植物肉產品。不同於一般加工食品含有各種化學添加物,三機植物肉主打「少添加」的同時,更被大讚口感和風味都像極了真肉。
2022/03/31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ation/paper/5616689767
戶外運動品牌Patagonia(巴塔哥尼亞)與美國啤酒廠牌Dogfish Head(角頭鯊)合作,在2022年3月14日推出了一款以環境友善為賣點的精釀啤酒品牌「Kernza Pils」。此款啤酒使用永續穀物Kernza釀成,相較於一般小麥,多年生的Kernza可減少耕種的所需能源、修復土壤,且帶有微甜的堅果香味。
2022/03/30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ation/paper/5593688474
國際食品大廠雀巢為了達成永續目標,簽署了聯合國全球商業契約氣候行動1.5°C ( UN Business Ambition for 1.5°C)承諾,自我設定目標希望能在2030年達到碳排減半、2050年完全零碳排。2022年2月更宣布斥資18.4億美元蓋農業科技研究所,目的就是為了要加快進程。
2022/03/30 https://www.foodnext.net/life/placemaking/paper/5111689212
【食在有幫助】為了尋找慢食精神源頭,南華大學大學社會責任(USR)計畫團隊親赴義大利與慢食運動創辦人所創立的慢食與美食科學大學交流,藉由從校方活動促成人口高齡化的大林鎮成為國際慢城。
2022/03/30 https://www.foodnext.net/life/placemaking/paper/5593689579
【食在有幫助】位於嘉義縣民雄鄉三興村的國立中正大學,以「重構大學路」為名的大學社會責任(USR)計畫,希望為校址改名議論解套,並發起「護芒果樹運動」,讓過往缺乏溝通與彼此參與的地方,產生互信並持續溝通互動,,且運用社群與網路特性,紮實記錄當地文史,也再生地方記憶,讓半工業半農業的民雄地區成為「民雄學」。
2022/03/30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ow/paper/5616689862
2022年「亞洲50最佳餐廳」結果出爐,日本東京「Den」名列榜首,更連續第五年贏得「日本最佳餐廳」。台灣Logy去年首次入圍,今年則以第38名榮獲「台灣最佳餐廳」、JL Studio也同樣入榜。
2022/03/28 https://www.foodnext.net/science/packing/paper/5852687448
全球塑料污染日益嚴重,尤其食品經常使用的塑料包裝更是主要污染源,為了改善此問題,巴西聖保羅州立大學的研究團隊將明膠作為主要材料,再加入奈米黏土和黑胡椒精油製成綠色塑膠,有望解決塑料污染問題。
2022/03/27 https://www.foodnext.net/life/placemaking/paper/5098687329
集結近10家志同道合休閒農業業者的「瑞穗鄉休閒農業推廣協會」,以帶入美學與知識的客製化行程,除了蜜蜂生態導覽、親手採柚花製造純露,還在柚子園中擺茶席、在南瓜棚下以在地食材擺出大地餐桌,打造出休閒農業新體驗。
2022/03/26 https://www.foodnext.net/science/machining/paper/5593686979
隨著植物肉的普及,業者也不斷地求新求變,希望尋找不同的原料及開發不同的加工技術改善植物肉的品質,於是出現了有別於大豆蛋白及小麥蛋白的「豌豆蛋白」,並發展出不同的擠壓技術,讓植物肉有更不同的口感變化。
2022/03/26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ation/paper/5234687200
根據聯合國農糧組織的估算,全球畜牧業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佔全球排放總量的18%,可以說是「排碳大戶」。為了在改善氣候變遷盡一份力,大部分畜牧業選擇以碳補償的方式達到碳中和,然而,全球最大有機消費品牌之一的「有機谷」卻透過飼養管理、再生能源利用來達到碳中和。
2022/03/25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ow/paper/5593686874
近年來環境議題越來越受到重視,「節能減碳愛地球」也成為眾所皆知的環保口號,2022年3月26日晚間8點半至9點半,台灣麥當勞也將跟進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所發起的全球減碳活動「Earth Hour 地球一小時」,希望簡單地透過一小時的關燈行動,加上品牌影響力,讓更多人意識到節能減碳的重要性。
2022/03/24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ow/paper/5593686274
CSRone永續智庫與國立政治大學信義書院已連續10年針對企業進行永續分析,2022年研究發現新加坡企業的永續表現大幅成長、超越台灣,完整研究成果將於2022年3月25日的「2022 第8屆台灣永續報告分析發表會」將於在政大公企中心上正式發表。
2022/03/24 https://www.foodnext.net/lab/lectures/detail/2470369789
永續議題常見於企業間作為回饋社會的項目、亦是政府機構和NPO極力推廣的方向, 但一般人對於永續雖有概念,但實際與之距離甚遠,甚至經常遺忘。 而此次永續專家CSRone永續智庫創辦人嚴德芬攜手知名策展人王焜生,邀請王國仁、梁平正、張智銘、陳聖頌、蔡士弘、羅盈嘉等6位藝術家再次展開一場永續的藝術之旅,面對極端氣候的影響下,透過藝術家的眼睛了解極端氣候造成的挑戰、以及對於環境的認識,透過藝術的正面能量與感動喚醒民眾對於永續的重視!
2022/03/23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ow/paper/5616686062
2022年3月24日至3月26日,SDGs Art 2022在政大公企中心流光中庭舉行藝術展覽,以「氣候飛輪下的大地生息」為題,結合6位藝術家,挑戰具體實踐低碳排的藝術展覽,希望能引起觀眾對永續議題的重視。
2022/03/21 https://www.foodnext.net/science/machining/paper/5852685048
膳食纖維攝取不足是國人多年來的健康問題,根據「2014至2017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指出,約有9成民眾未達每日建議攝取量。而2022年3月有研究將蔓越莓果渣加入優格的製程,製造出含膳食纖維、同時還具高抗氧化活性的強化優格。
2022/03/19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ation/paper/5739684850
日本全國共有將近235萬台販賣機,其中,碳酸類飲品在每年日本所產生的廢棄塑膠瓶中高達6%。日本可口可樂以減塑為目標,從2022年2月率先在大阪環球影城裝設「無瓶」的氣泡水販賣機,並推廣可重新裝罐的銷售模式。
2022/03/18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111683317
淘汰「大火煮3分鐘」、「 鹽少許」的傳統食譜寫法,物理博士Nathan Myhrvold在2011年出版的《現代主義烹調》被奉為科學烹調法聖經,以科學法書寫烹飪技法。當食品科技會議在全球快速增加的現象,資訊業人才如何在產學面翻轉全球飲食趨勢。
2022/03/17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593681674
水活性不僅與蒸氣壓、相對濕度有關,還可反映咖啡暴露在微生物風險的情境。然而還有許多外在因素,如含水率、溫度皆是影響水活性數值的關鍵因素。
2022/03/17 https://www.foodnext.net/science/packing/paper/5357684593
為了實現減塑、環保的目標,除了越來越多植物基食物的問世,開發植物基包裝也是近幾年的趨勢。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的研究團隊開發一種以荷葉為靈感的創新生物塑料,有望取代塑膠成為未來食物的新包裝。
2022/03/14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track/paper/5098683929
台灣自2021年3月至今,原本主力銷售中國的鳳梨、鳳梨釋迦、蓮霧紛紛遭中國以檢出害蟲為由而無法出口,為了成功銷售農產,打進其他國際市場為當務之急,在這樣的情況下,與「GLOBALGAP」同樣為國際農產驗證的「ASIAGAP」或許能成為擴大台灣農產上架日本通路的關鍵。
2022/03/12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ow/paper/5098683729
正視動物福利從清爽空間開始!高雄市近日有養雞場,近10隻雞隻出現下痢、部分小雞死亡,高雄市動保處將檢體帶回化驗,證實感染「雞隻球蟲症」,經獸醫師投藥,雞隻已恢復健康。因季節轉換,溫度與溼度上升下降易滋生細菌,動保處提出預防措施,防範雞隻球蟲症發生。
2022/03/09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616681862
來自日本的TOMO COLA顛覆過去人們對可樂不健康的印象,結合各縣市的在地食材,獨創5款各有風味的精釀可樂。不同於一般已經調配好再販售的可樂飲品,Tomo推出的是可樂糖漿,讓消費者依喜好自由搭配,食用方式範圍更廣、也更加有趣!
2022/03/09 https://www.foodnext.net/life/education/paper/5852682248
什麼是真正的海島人?台灣四面環海,懂魚的人卻很少,從在地魚種、友善漁法、環境永續其實全與台灣人息息相關,然而多數人卻只叫得出鮭魚、鱈魚,台灣的原生魚種卻沒人說得出幾種,這是為什麼「洄遊吧」選在全台海岸線最長的花蓮推行食魚教育的原因。
2022/03/09 https://www.foodnext.net/life/education/paper/5234682305
位在花蓮縣富里鄉、全台最大有機米產銷單位「銀川永續農場」,除了種植並販售有機米,其老闆娘梁美智為了推廣有機農業並培育未來人才,自2013年起每年舉辦「有機生活營」,發起「光復大地革命」。
2022/03/09 https://www.foodnext.net/life/placemaking/paper/5098682329
花蓮縣是許多人旅遊的首選,每年約有超過1000萬人次造訪,然而,花蓮值得參觀的不僅是自然、人文景點,還有許多跟土地密切結合的多變風土,由一群在地職人將其挖掘並發揚,《食力》精選十大在地職人帶路,與你分享花蓮從縱谷到太平洋的多元物產風貌。
2022/03/09 https://www.foodnext.net/life/placemaking/paper/5111682412
你也許吃過龍眼蜜、荔枝蜜,但你知道「遊牧蜂蜜」嗎?遊牧蜂蜜其實就是百花蜜,但在「美妙養蜂場」對樹種的了解以及品質的堅持,生產出風味有層次又不苦澀的百花蜜,甚至賣進五星級的北投麗禧酒店,成為指定蜂蜜供應商。
2022/03/09 https://www.foodnext.net/life/education/paper/5739682450
餐廳有廚餘是很正常的事,但往往都只會被丟掉處理,櫻之田野農莊創辦人陳櫻美卻以農場和餐廳搭配,將廚餘用來種植或飼養餐廳所需的野菜和雞鴨,達到供應70%餐廳食材的創舉,並希望藉著餐廳讓遊客可以理解資源循環的重要性,並在回家後持續落實。
2022/03/09 https://www.foodnext.net/life/education/paper/5470682581
想到吃柚子就想到中秋節,但其實中秋節吃柚只是一種節慶飲食文化背景,並不是正確的吃柚時間點,柚子也絕非只能被當成鮮果來吃,位於花蓮瑞穗的「木日光文旦驛站」坐擁自己的柚子園,透過產地體驗教育的形式,讓大家知道秋分吃柚子、柚子簡單料理加工等,從柚子去推動花蓮瑞穗的好物產。
2022/03/09 https://www.foodnext.net/life/placemaking/paper/5739682755
有機農法你絕對聽過也不陌生,但是有機農作在台灣卻仍是小眾,認識一種農法不僅僅是栽種的方法,消費者要懂得有機理念必須要透過食農教育、場地教育才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有機的生命力,「東豐拾穗農場」就是一個這樣的存在,從有機肥到有機雜糧、有機文旦,體驗農法等全都做,因為唯有這樣推,才有可能成功。
2022/03/09 https://www.foodnext.net/life/placemaking/paper/5098682824
野生酵母雖然聽起來是一個全新的詞彙,但其實是一種傳承已久的發酵方式,有別於商業大量培養繁殖的酵母,而是透過從大自然界「收集」而來,所以被稱之為「野生」酵母。來自花蓮的「慢 野生酵母麵包坊」就是看準來自野生的獨有風味,從使用本土小麥,到做出差異化,都是環繞在野生酵母的獨特之上。
2022/03/09 https://www.foodnext.net/life/education/paper/5098682929
立川漁場是花蓮知名的漁村體驗勝地,每天約有600至1000人次參與摸蜆體驗,但其實在成為休閒漁場前,立川始終致力於養育黃金蜆,是台灣最大蜆精原料供應商,會從黃金蜆養殖到推動體驗活動,一切的源頭就是對當地環境保育開始。
2022/03/08 https://www.foodnext.net/science/technology/paper/5234681905
草莓的經濟價值高,又能帶動觀光產業發展,近期發展的高架栽培技術能節省栽種過程的勞力及時間成本、自動化控制肥料及水分的供給,並提升草莓的產量及品質,使許多農友紛紛轉型。
2022/03/07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ation/paper/5098680624
隨著紅肉、白肉替代品持續推出植物基新品,海鮮作為重要蛋白質來源,為了減少對環境的衝擊,在2021年末起也陸續出現越來越多產品,例如美國植物性海鮮公司Aqua Cultured Foods以微生物發酵打造魷魚替代品,不僅口感與魷魚相近,營養素也更豐富。
2022/03/05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470680886
每年的《利樂指數》都會提供食品業的最新動態、資料和趨勢,而在疫情時代,人們對家庭、健康及環境三大領域的思維都產生了微妙的轉變,也改變了食品市場未來趨勢的樣貌。
2022/03/04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852677946
戴維斯醫學中心在醫院餐飲革新趨勢中,榮獲詹姆斯比爾德獎最佳漁獲獎,靠的就是地產地銷、健康價值觀、永續價值觀等環保經營理念。
2022/03/03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357680593
自古以來,握有糧食供給的人就是掌權者。氣候變遷與人口成長下,近20~50年,全球的糧食系統可以如何穩定與餵飽所有人,已是當今政府組織與飲食業者的課題。
2022/03/02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safe/paper/5098677827
鮮乳坊的第六個牧場「桂芳牧場」位於台南柳營酪農專業區的中心點。台南柳營區為台灣的四大酪農區之一,「桂芳」則是一個養牛歷史悠久,歷經兩代傳承的專業牧場。第一代經營者當年即為在地的獸醫師,透過第二代經營者曾仁瀚與太太傅芊純獸醫的用心經營,引進科技設備與數據分析作為與企業式管理轉型,並與在地獸醫團隊合作,使牧場兼具軟硬整合與創新思維。
2022/03/02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234678508
企業的品牌經營的重心應放在差異性的價值創造和品牌的承諾為主,明確的經營理念加上好的企業文化,吸引更多人才,才能讓企業永續經營、不斷成長。
2022/03/02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852679441
紐西蘭、澳洲兩國乳製品出口僅管在全球稱霸,但事實上牛乳產量逐年下滑,植物奶、蔬食主義、乳糖不適症等趨勢,兩國乳業的未來正面臨許多難題,紐澳兩國以永續價值優先、競爭「高價值產品」而非「量」兩大策略因應。
2022/03/02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593679477
台灣主要生產鮮乳的牛為荷斯登牛,但該品種乳牛主要生長在溫帶地區,為了讓牛適應台灣環境,通常以調整飼料或改善飼養管理來因應,但其實「育種」才是讓牛適應環境最重要的一環,唯有找出最適合台灣氣候的品種,才是提升產乳量的最後一塊拼圖。
2022/03/02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739679558
2025年紐西蘭進口液態乳將全面降為零關稅,大量便宜的鮮乳進台灣將對本土酪農發展造成3大影響,包括進入價格戰、台灣牧場營運自由度恐下降,以及拉動產業升級智慧化。
2022/03/02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098679722
鮮乳在全球乳類飲品市場一直都佔有領導地位,台灣2021年,鮮乳市場總值達195.7億新台幣,佔乳類飲品市場57%,在後疫情時代中要繼續發展,環境永續為成敗因素。
2022/03/02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track/paper/5852679746
行政院農委會漁業署署長張致盛2020年甫上任,便面臨新冠肺炎疫情及國際市場變異的挑戰,要讓台灣漁業在國內消費市場與出口貿易趨勢之間突破,他認為須回歸原點,從「生產端」開始改變。
2022/03/01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470678489
歐美跨國學者聯合研究報告警告:「如果過渡捕撈以及海洋遭受污染的趨勢不變,到2048年,人類將再也享受不到海鮮!」身為消費者的我們,選擇吃什麼魚,能成為我們愛護海洋最直接的方式之一。
2022/02/27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852678041
台灣咖啡豆近期崛起,新鮮又特殊的味道深受消費者喜愛,但是這些生豆,應該要賣多少錢才合理呢?
2022/02/24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852677346
紐西蘭的精品咖啡烘豆坊Kōkako以兼具紀念性質、公益意義的電子食譜書,幫助餐廳增加顧客知曉,且三大品牌風範重新為業界在疫情後的樹立新標準。
2022/02/24 https://www.foodnext.net/life/education/paper/5357678196
灃食公益飲食文化教育基金會參與花蓮食農博覽會,將飲食知識教材帶到東台灣與親子分享,導引親子從中認識正確的飲食知識。
2022/02/23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616677065
在競爭激烈的速食業,不存在不倒的品牌,倘若固守成規沒有推出新策略,隨時可能被淘汰,為了永續發展,他們從食材、環保意識、LOGO樣式、複合式店型上進行改革。
2022/02/23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ow/paper/5234677708
農委會的「永續善農獎IPM Award」於今年舉辦第二屆。「作物有害生物綜合管理(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簡稱IPM)」一直是植物保護的重要措施,農委會持續鼓勵消費端、研發端與產地端共同合作,以提升國內農業生產技術與農產品食用安全,創造農業的永續經營。
2022/02/23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ow/paper/5975677734
全台蛋荒持續延燒,農委會坦言目前每天仍有7000箱,也就是140萬顆雞蛋供應缺口,為了改善缺蛋情況,農委會延續生產補貼鼓勵蛋農生產,同時預估蛋荒將在2022年3月中旬,氣溫回暖後緩解。
2022/02/22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111676910
近幾年消費者越來越偏好天然的原型食物,因此經由符合國家標準加溫殺菌做出的100%成分無調整國產鮮奶,也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肯定。想生產「成分無調整鮮奶」,維持穩定的乳脂率是最重要的關鍵。想要有優質的乳源,讓乳牛健康、開心就是最重要的事。「戀職人鮮奶」嚴選酪農戶合作,並與屏科大獸醫團隊啟動乳牛牧場全面健檢計畫,力求乳牛健康、環境友善與乳源優質。
2022/02/21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234675403
來自台南的環保新創凡立橙開發了全新的循環經濟模式,節賀物連網、光學辨識系統,讓民眾在垃圾分類上能大幅降低回收錯誤的機率。
2022/02/20 https://www.foodnext.net/life/education/paper/5739676653
全台首個最大規模、為期3天的食農教育活動「2022花蓮食農博覽會」在2月20日順利落幕,在活動期間人潮湧躍,除了有全台重要食農團體分享推動心得,還有40個食農相關攤位展現花蓮食農成果。儘管活動結束,但花蓮縣農業處處長陳淑雯指出,花蓮將在明年、後年持續舉辦,成為台灣食農基地。
2022/02/17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098675227
環境軍師RE-THINK在與foodpanda合作過程中,從利害關係人角度出發,推出包含3大主題、9大標準的「環境友善店家」計畫。
2022/02/16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852675441
人類步入21世紀,人口密度、氣溫只增不減,再加上2020年新冠疫情席捲全球,使得飲食是否能夠兼顧人類與地球的健康,成為業者與消費者不得不關心的議題,更造就了人造肉、垂直農場、藻類等未來食物崛起,然而他們是否健康、安全,且如宣稱般的永續,仍需要近一步檢視,這也是由調查記者拉里莎.津貝洛夫 所撰寫的《「矽谷製造」的漢堡肉?》一書的使命。
2022/02/16 https://www.foodnext.net/life/education/paper/5098675922
「2022花蓮食農博覽會」即將在2月18日~2月20日於花蓮縣立體育館登場,現場有近40組國內外食育推廣組織攤位展出,包括日本長期推動兒童食育的Kids Kitchen協會、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台灣好基金會、灃食公益飲食文化教育基金會、董氏基金會等,還有公共電視兒少食育科普節目《神廚賽恩師》也將在現場與大家互動,更有超過10場的免費DIY體驗活動可供親子一同參與。
2022/02/12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593673172
森高砂咖啡的精品咖啡豆不僅在台灣咖啡愛好者口中闖出名堂,甚至連外國客群都佔店面總營收的6成!在「品質提升」、「產業分工」目標相繼達標後,森高砂咖啡未來將目光投注在集中化生豆處理廠,希望能藉降低成本來提升咖啡豆品質。
2022/02/11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616673265
全球迎來漲價潮、高端餐飲人氣暴增、捲土重來的疫情、餐廳多角化成經營重點、革新不斷的科技應用是2022年餐飲界最新的5大趨勢。
2022/02/11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111673910
隨著大家越來越重視吃下肚的食材品質,農委會也在2021年12月底通過「食農教育法草案」初審,預計將有10億元的經費,但食農教育到底是什麼?台灣有哪些民間組織、政府單位早就推動了呢?推動的成果又如何呢?2/18-20一起到花蓮縣立體育館一探究竟吧!
2022/02/11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111674710
灃食公益飲食文化教育基金會發行《灃食‧客》蔬食季刊第三期,從「環境永續」角度出發,鼓勵民眾每天若是選擇多做一點改變,培養重複使用、購買在地商品、不過度消費的習慣。
2022/02/10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111672910
隨著全球對於植物性產品接受度越來越高,各式各樣產品層出不窮,究竟在2022年素食產業會有哪些新趨勢呢?英敏特食品飲料專家認為是永續、植物海鮮以及零食化。
2022/02/10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357672996
2018年,征戰汽車產業近30年的魏國志卸下南陽實業總經理後,轉戰便利商店產業、接下OK總座位置。剛上任時就開始擬定戰略,要讓四大超商中規模最小的OK,找到屬於自己的生路。
2022/02/09 https://www.foodnext.net/life/placemaking/paper/5616671665
【食在有幫助】台南市在2012年曾以「新農業、新農村、新農人」為農業發展政策,提升地方特色農產價值與地方經濟發展。10年期間歷經農委會新農業2.0政策,透過台南各所大學USR(大學社會責任)計畫,提供農民在時局發展下能持續發展農產價值與創生的機會。
2022/02/09 https://www.foodnext.net/life/placemaking/paper/5470671689
【食在有幫助】秉持著「問對問題找答案」的學術研究精神,國立成功大學USR(大學社會責任)計畫主持人、生命科學系特聘教授蔣鎮宇找出台南慣型農業問題起源,提供微生物菌技術減輕土地負擔,並將生物技術交付給熱愛土地的年輕人,讓資源共享的碩果為在地農業發展規模經濟。
2022/02/09 https://www.foodnext.net/life/placemaking/paper/5234671708
【食在有幫助】以科技民主、科技公共化為核心精神,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副教授簡義明與生物科技中心研究員陳俊延及教師團隊,希望能為農民賦能,串連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以下簡稱食品所)、大武山文教基金會,召募農民社群,讓專業技術加上在地知識,讓農民與業者實際參與,促進農地、畜牧與漁電都能共生共好的可能性。
2022/02/09 https://www.foodnext.net/life/placemaking/paper/5098671722
【食在有幫助】崑山科技大學利用科技與設計力,在台南「南關線」(關廟區、歸仁區、仁德區)之間,以歸仁農會百年農倉所代表的「都市糧倉」,為農村的歷史保存作為文化的總體營造,讓文化成為南關地方創生的生意,邀集南關線知名總舖師料理在地的風土味道。
2022/02/09 https://www.foodnext.net/life/education/paper/5852671746
【食在有幫助】台南應用科技大學(以下簡稱「南應大」)連結校內各科系師生,以食農教育出發,將師培學生與校園附設幼兒園的食農教材及體驗活動,整合台南市農業局電商平台「菜市長」與「青食樂」市集,也與音樂系、漫畫系與視覺傳達系師生為山上區社區與青農推動地方農產資源,期望打造專屬台南的農業品牌。
2022/02/09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852673946
相信台灣在2021年經歷百年大旱和隨之而來的暴雨後,都已經察覺氣候變遷已到家門口,而農業更是氣候變遷下首當其中的產業,對此,農委會不僅在2021年9月率各部會成立專責辦公室,並召開27場座談會,廣納產官學建議,提出「減量」、「增匯」、「循環」及「綠趨勢」4大主軸達到農業淨零排放。
2022/02/08 https://www.foodnext.net/science/packing/paper/5470673889
法國於2022年1月起正式實施對塑料包裝的禁令,主要的範圍落在零售超市的蔬果包裝,目前有30多種不同的蔬果受此禁令管轄,如番茄、馬鈴薯、蘋果等,目標每年要減少10億件塑膠垃圾。
2022/02/06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ation/paper/5234672708
根據世界銀行發佈的《2030 年漁業展望:漁業及水產養殖業前景》報告指出,在全球動物蛋白消費量中,魚類佔了其中的16%,不僅如此,人類對於水產的食用需求仍持續上升,為了避免食用需求量逐漸增加導致物種面臨過度捕撈的危機,以色列新創Plantish推出與真正鮭魚一樣營養的植物性鮭魚。
2022/01/31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ation/paper/5098672627
環保越來越重要,英國第4大連鎖超市Morrisons於2022年1月9月宣布,1月底起將移除超市內9成牛奶的「有效期限」標示,讓消費者用聞的方式判定牛奶有無過期,來減少英國每年倒掉的4.9億品脫鮮奶量。
2022/01/28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234672003
2022年消費者更注重健康、產品功能、環境議題。將眼光放至全球,永續包裝、品牌透明度和升級不良食品已成為重要趨勢。
2022/01/26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357668799
吉康食品從調理包代工轉向自有品牌「農純鄉」,在網路賣起滴雞精、媽媽茶、寶寶粥等產品,如今自有品牌年營收超過3億元,規模超過原本代工事業,背後靠的是年僅31歲的吉康食品二代周書如率領的15人行銷團隊。
2022/01/26 https://www.foodnext.net/science/machining/paper/5098670122
復古零嘴「麵茶」越來越少見,偶爾想吃卻又不知道可以去哪裡買時,就在家自製麵茶吧!自製麵茶的小撇步,以及保存方式一次報你知。
2022/01/26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ow/paper/5098671827
全球暖化危機近在眼前,為協助產業因應淨零碳排趨勢,達成永續目標,國立中興大學特成立全國大學第一個「產業減碳推廣辦公室」。
2022/01/25 https://www.foodnext.net/science/knowledge/paper/5470671489
大豆、魚和牡蠣同時被作為醬油或是魚露醬油的原料來源。這類種醬油通常也因此帶有帶有過敏原大豆與海鮮的疑慮。英國的新創公司Sozyë發現,透過海藻原料不僅可以解決這樣的問題,這類原料還具有永續發展的可能性。
2022/01/24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852669949
你對於新東陽的印象還是那個做肉乾、肉鬆的伴手禮品牌嗎?事實上,新東陽先是在1979年入主機場通路,看好「封閉通路」獲利下,在1992年一舉跨入國道服務區經營,如今成為無論是營業額和經營家數都最多的單一業者,對此,新東陽總經理麥升陽透露,靠的就是「敢花錢」營造體驗。
2022/01/22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234663501
百年餅舖舊振南玩轉電商新潮流!在五代接班人、總經理李立元率領下,2013年舊振南開始投入電商營運,為這個百年品牌創下有史以來最快的營收成長速度,2019年營收創下4.3億元新高,關鍵就在於舊振南一開始投入電商,就是以「全通路」的概念來操作。
2022/01/21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ation/paper/5616669068
2021年1月8日台北市市議員徐弘庭提議增加規範,若台灣禁止內用,外送平台不該抽成超過25%。不只台灣,在國際間,泰國羅賓漢與美國Sesame等主打「零抽成」的外送平台已經試圖透過其他方式盈利,引起關注。
2022/01/21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739670853
根據英國研究調查,英國市面上有近75%的植物肉產品鹽使用過量!然這主因是來自於想復刻出肉類的香氣與風味?
2022/01/21 https://www.foodnext.net/life/placemaking/paper/5593670972
美濃區農會未來超市重新改裝開幕至今4個多月來,以台灣柳杉打造適合美濃的未來感超市,加入「未來廚房」輕食區與食農教育空間,將能發揮哪些優勢,走出毗鄰而居的大型超市的另一條路?
2022/01/20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111669913
香港科技初創公司壤植場有限公司(Alt Farm)是香港科技大學創業中心的創業孵化初創公司之一,2022年1月18日宣布推出亞洲首創的高質量和創意食品3D 打印技術。其專利的噴嘴設計可創造媲美高質量甜點、植物性食品的創意食品,並且在不影響其質感的情況下,以更高效、可持續性和合乎道德的方式生產食品。
2022/01/20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098670427
家樂福用「永續」搶攻800億的黑金商機!歷時6個月選擇全面使用100%雨林咖啡豆、無添加烘焙及台灣在地小麥吐司,再結合各店面的客休區域環境,4大亮點打造Inlove Café品牌。
2022/01/19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616668363
在過去兩年,因疫情導致生活方式產生劇變,促使消費者在決策過程中變得更為務實、理智和大膽。全球市調公司歐睿國際發布了「2022年全球十大消費者趨勢」報告,預測了2022年的消費者行為新趨勢,包含追求環保、年長者擁抱數位等。
2022/01/18 https://www.foodnext.net/life/education/paper/5975669337
花蓮縣政府為了強化國內外食農、食育單位的交流,也盼望全台民眾能看見花蓮在食育領域的努力,在2022年2月18日至2月20日於花蓮縣立體育館,舉辦全國最大的「2022花蓮食農博覽會」,邀約全民一同來體驗食農教育。
2022/01/17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ation/paper/5739668551
英國航空於2021年12月3日宣布2022年開始使用回收食用油做的永續燃料SAF載客,成為世上首個大規模運用永續燃料載客的航空公司。只不過,SAF的成本高,如何經濟永續又是另一個課題。
2022/01/16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ation/paper/5593668470
近年消費者考量生產鮮乳對於環境帶來的負擔,開始轉向食用替代乳製品,然而,大部分替代乳製品通常以棕梠油、椰子油作為「乳香」的來源,但這些原料在生產過程中往往也與森林砍伐有關,且棕梠油、椰子油目前被視為是不健康的油脂。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荷蘭新創公司Time Traveling Milkman使用向日葵種子作為植物性脂肪的原料,兼顧健康、口感和永續性。
2022/01/14 https://www.foodnext.net/life/education/paper/5739668256
根據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在2021年9至10月進行的「全國民眾飲食與農產消費」專題調查,顯示超過2成5的民眾比疫情前更關注飲食相關資訊,而全台超過9成的民眾認同推展食農教育的必要性,且有興趣參與農業相關體驗,因此,食農教育的推展,對培養國人傳承農業文化及健康飲食相當重要。
2022/01/11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357665694
2020年,SOGO忠孝店美食街啟動十年來最大的改裝,這長達三年的策劃,最後是在2019年接任SOGO忠孝店店長的李景銘手上完成,面對千禧世代已經逐漸成為主力消費族群,李景銘的目標是藉由數位化等工具,吸引更多年輕族群的注意。
2022/01/11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234666701
7-ELEVEN在2022年宣布以「地球永續 你我日常」為永續主軸,首波公益募款計畫攜手荒野保護協會倡議環境教育、舉辦實體活動守護環境,落實永續承諾,並藉由數位公益、綠色消費積極架構被消費者倚賴的服務平台。
2022/01/10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111666113
全台最大即時外送平台foodpanda於2022年1月10日宣布將加碼投資6億元台幣,擴編既有的亞太數據科技支援中心成為全球創新應用研發基地。該團隊將負責全球foodpanda APP創新應用及新服務功能研發,打造全方位生活應用平台的企圖心。
2022/01/10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234666406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國際珍古德協會與家樂福文教基金會、歐洲在台協會低碳倡議行動及安侯永續發展顧問公司,合辦2022年1月10日舉辦「友善畜牧超前佈署2022台灣友善畜牧暨永續食物轉型國際論壇」。由國內外眾多學者經驗分享,希望藉此論壇,讓台灣產官學界攜手合作,為台灣友善畜牧發展超前佈署。
2022/01/07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098664020
米麴發酵咖啡、配方豆、即飲咖啡、瓶裝冷萃咖啡、永續議題分別為2022年咖啡界的5大消費新趨勢。
2022/01/06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ow/paper/5098665525
2022年1月6日,消費者文教基金會(以下簡稱消基會)在「2021年度十大消費新聞 聯合記者會」上公布消基會總會年度十大消費新聞事件、中部十大消費新聞、雲嘉南十大消費新聞、南部十大消費新聞排行,其中飲食議題包含:萊豬公投、外送平台消費爭議與年耗20億個塑膠杯。
2022/01/05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234664206
家樂福在2021食創獎以「改變從動物開始-永續是人與動物健康一體」獲得企業永續創新特優肯定,滿足Z世代對於永續飲食文化的需求,家樂福從通路發起動物福利革命,讓非籠飼雞蛋銷售佔比從原本的4%,到2021年已超過20%,若單就家樂福自有品牌來看,銷售更佔其中73.5%,甚至將在2025年時,架上僅販售非籠飼雞蛋。
2022/01/05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track/paper/5852664244
榮獲2021年食創獎食品與飲料創新的愛之味股份有限公司,方案名稱「愛之味麻婆豆腐」以一體成型的罐頭,搶攻Z世代獨食商機,在加工技術、口味還原上成為產品競爭力強的主因。
2022/01/05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track/paper/5234664301
榮獲2021年食創獎社群行銷創新特優獎項的「Pasta Hut上市 義大利人對不起」,以真實性、影音型態、即時互動3大點讓台灣Z世代對這個披蕯品牌有了深刻印象。這個自嘲意味十足行銷專案,拉動必勝客筆管麵產品知名度提高6成、更讓18~25消費者對必勝客好感度上升33%。
2022/01/05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739664551
出生網路起飛的Z世代,消費者能快速大量的接收新知,食品飲料、餐飲,唯有好吃已經不足以滿足消費者。要健康、要創新、要對地球永續,從食品飲料、包裝美學設、社群行銷、永續經營、餐飲創新、產業服務的優化,唯有每個環節不斷突破創新,整個飲食產業才會一起變好。
2022/01/05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616664563
全家便利商店在2021食創獎以「友善食光地圖」榮獲產業服務創新特優獎項,以高CP值、永續消費、快速查詢3大點顛覆台灣Z世代對便利商店的印象。全家結合銷售和庫存資料,推出友善食光地圖,解決消費者欲購買即期商品卻找不到的問題,在推出後3個月就達到370萬使用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