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根據「國際海鮮永續基金會(ISSF)」2022年3月發布的最新報告指出,越來越多瀕臨絕種的鮪魚品種被捕撈,反而在全球鮪魚漁獲量中,來自「數量充足」的鮪魚比例下降,若不及時改善,全球鮪魚品種多樣性將面臨挑戰。

撰文=謝承學

從罐頭到日式料理常見的生魚片,鮪魚是全世界最廣泛被食用的魚種之一,然而,全球鮪魚正遭受濫捕威脅,在近年的捕撈下,不僅許多品種鮪魚被列為瀕臨絕種,根據「國際海鮮永續基金會(ISSF)」於2022年3月發布的報告指出,全球捕獲自「數量充足」鮪魚品種的比例下降7.2%,取而代之的是更多已被「過度捕撈」的鮪魚品種,例如南方黑鮪及大西洋黑鮪。

市售越來越多鮪魚來自已被過度捕撈的品種!全球鮪魚保育面臨挑戰

該報告指出,捕撈「數量充足(沒有永續性問題的綠色等級)」鮪魚品種的比例從2021年9月調查的87.7%下降至80.5%,而10.3%則是來自「過度捕撈(代表橘色等級)」的品種,其餘來自「絕種危機(代表黃色等級)」鮪魚品種的比例為9.2%。

國際海鮮永續基金會表示,造成此結果是因為鮪魚的食物「太平洋鰺魚(Chloroscombrus orqueta)」減少,讓全球原本「數量充足」的鮪魚品種受到影響,進而減少6%的捕撈量,也導致這些鮪魚從綠色等級降至出現有絕種危機的黃色等級。

鮪魚保育問題逐漸改善,但仍有品種持續被濫捕

為了進行鮪魚是否面臨絕種的評估,國際海鮮永續基金會從數量、捕撈死亡率和環境對其影響作為指標。其中大西洋大目鮪魚在本次報告中的捕撈死亡率,從橘色提升至綠色,但長鰭鮪魚則從橘色降至黃色等級,代表雖然在全球努力下,鮪魚濫捕問題開始被重視,但仍有某些鮪魚的絕種問題持續惡化。

根據該報告,目前3種鮪魚種群被認為是過度捕撈,包含黃鰭鮪魚、藍鰭鮪魚和地中海長鰭鮪魚,而另外有2種鮪魚:印度洋長鰭鮪魚和大目鮪魚則是有絕種危機。

台灣每年靠鮪魚賺進400億,促進鮪魚永續責無旁貸

2020年,全球鮪魚的總漁獲量為490萬噸,而從台灣來看,每年鮪魚產量約52萬噸,主要為大目鮪魚和黃鰭鮪魚,產值約新台幣400億元,不僅佔了遠洋漁業產量的70%,更佔總產值的9成,是台灣漁業中的重要經濟魚種,然而,上述2種鮪魚分別為報告中指出有過度捕撈問題以及有瀕臨絕種問題的品種。

在永續漁業意識逐漸抬頭下,佔全球約1成捕撈量的台灣責無旁貸,雖然因為市場需求在短期內難以直接減少捕獲量,但為了海洋生態永續,應該從改捕撈數量較充足的鮪魚品種開始。

審稿編輯:林玉婷

延伸閱讀
我們每次吃海鮮的選擇 決定了未來的孩子還有沒有海洋的魚可以吃
顛覆你對素海鮮的想像!美國植物性海鮮公司Aqua Cultured Foods用微生物發酵開發出魷魚替代品
就是鮭魚但是植物性的 以色列新創Plantish推出同樣營養的素鮭魚片

參考資料
ISSF report finds global tuna stock abundance getting wor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