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TV
Menu
食力 foodNEXT
登入/註冊
繁中
繁體中文
簡體中文
English
訂閱
您可能有興趣
永續
地酒
食創獎
食驗室
食專題
遭中國封殺的水產困境:台灣漁
為何台灣漁業遭中國封殺、大宗水產經濟命脈只能任憑宰割?
【產地實況】水產品被中國驗出禁藥?重新檢視供銷環節為何淪為制裁把抦
【滯台危機】魚賣不出去、錢進不來!留在台灣限時特賣又有何問題?
【拓銷難題】水產輸中卡關 轉移外銷市場有多難?
最快2024年將開徵碳費 永
碳費最快將於2024年開徵 飲食產業投入永續行動刻不容緩!
台灣飲食產業永續現況總盤點!被動投入ESG、氣候變遷風險應變仍不足
企業該如何有效付諸行動?掌握五大心法 開啟永續之門
減碳行動並不難!放大檢視供應鏈 從小處開始減法哲學
邊境解封不等於疫情結束!中醫
病毒大戰未完!飲食、生活習慣、中藥草三管齊下 提升免疫力
確診飲食掌握7種備品3點原則!反覆發燒、喉嚨痛、咳嗽、有痰得要這樣吃!
新冠肺炎輕症飲食怎麼吃?提升免疫力讓你趕快好起來!
確診喉嚨痛好困擾!靠便利商店就能買到的6款食品來舒緩
【特別企劃】鹼性水加「鎂」聰
【食聞】社群新寵兒,鹼性水+「鎂」,讓健身教練、運動網美都狂熱的最佳機能水!
【食聞】告別久坐不適!「嬋柔運動」搭配正確補水,讓身體更健康舒適
【食聞】 還在喝運動飲料?運動補水秘笈大公開!原來這樣喝才能零熱量聰明補水
炎炎夏日避免熱傷害!每日喝水至少1440mL、小口慢喝是關鍵
拆解6大常見食品廣告不實騙術
增強免疫、減肥瘦身、顧眼睛!你也被宣稱療效的食品廣告騙了嗎?
喝康普茶、吃泡菜治療新冠肺炎?健康飲食只能調節免疫力!
你也想靠「168」減重嗎?別傻了!最新研究指出限制熱量才是根本之道
引起網友熱烈討論的葉黃素產品,「葉黃素」與「葉黃素酯」有什麼差別?
揭露綠色餐飲經營的四大法則
餐飲業如何加入永續行列?綠色餐飲不限於食材選用 整體營運模式都該思考
【營運規劃】連客人看不到的事都做! Plants穩定營運秘訣 從食材選用、裝潢設計到減少剩食都以純淨友善為目標
【社區串連】結合社區與在地農家 「大山北月」從在地食材到產地旅行 發揚大山背柑橘文化
【全食料理】在餐廳享用產地智慧!「糖果廚房」如何善待食材 發揮全利用價值?
食科學
食添加
食品添加物「關華豆膠」 小鼠實驗竟證實能緩解「自體免疫性腦炎」
甩開人工添加物 光靠「無花果皮」竟能延長8倍義大利手工麵條保存時間?
比蔗糖甜300倍的低醣飲食新星!羅漢果苷與半乳寡糖結合不只低熱量還更健康!
二氧化鈦爭議再添一樁!Skittles彩虹糖母集團瑪氏 遭提告隱瞞安全疑慮
食包裝
【食聞】不沾手的管身杯狀造型是怎麼來的?CheersJelly從製造到創造 打造不平凡的蒟蒻凍
用了密封袋還是變質?真空、冷凍更能有效維持咖啡豆新鮮度!
為什麼有些常溫、有些需要冷藏? 牛乳存放溫度與包材脫不了關係!
日本開發葡萄酒運輸監控新技術!薄如紙片、肉眼可見溫濕度變化
食加工
植物性乳酪的新里程碑!聯合利華植物基品牌如何透過不鏽鋼牛以微生物製造酪蛋白 保留乳酪的質地與風味?
用即期麵包釀啤酒 英國啤酒廠解決剩食這樣做
富含蛋白質的國產小黑豆成機能食品生力軍!高雄農改場克服加工後花青素流失問題 利用價值高
美國食品公司推出顧腸道的抗性澱粉!用整株玉米製作 高纖維更低熱量!
食追溯
【食聞】不僅美味還要永續 傳統也能創新!加州葡萄乾農夫的永續農法
氣溫再升高 山葵怕熱將缺席!未來吃壽司恐怕再也沒有它
撒胡椒前請注意!歐盟首個香料詐欺報告顯示17%有摻混詐欺疑慮
一個沒有真肉的世界?培養肉、3D列印肉等著引發下一次的食物革命
食科普
【食聞】吃到農藥殘留超標的蔬果需要擔心嗎?
料理一定要加鹽嗎?想讓食物更美味 一點也不「鹹」少
豬為什麼能聞到深埋地底的松露香氣?與松露的繁殖策略大有關係!
市售「乳鐵蛋白」營養補充品該怎麼選?注意4大重點千萬別馬虎!
農科技
寒害致高接梨難收成?農改場研發微生物新製劑 讓梨勇敢抗寒!
水試所首次以影像記錄澎湖丁香魚產卵行為 盼能改善保護措施促進漁業資源永續
養雞新手不必睡雞舍!iCHASE推出4款AI產品 讓養雞場邁向智慧化
土壤酸化卻不自知?高雄農改場提供免費土壤檢測 以科學數據改善作物生長情形!
食新聞
謠言拆解
【闢謠】流水席a話題讓舊聞重炒:芭樂汁長蟲才能榨出汁?
有鮮乳標章才是真鮮乳?鮮乳有添加物?破解你的鮮乳十大迷思!
【食聞】尋「蜜」!手中買的是蜂蜜還是糖漿?!
【食聞】超商麵包久放不壞,一定是有防腐劑?2大迷思1次破解!
國際食事
Subway即將易主?2021年關閉1609間加盟店 昔日全球展店最快為何變成收店最快的速食店?
從傳統滋補到包裝食品!生薑憑什麼打造數十億美元的創新市場?
寵物也要吃得環保 實驗室培育肉正被研發當成寵物食品以解決真肉的碳排問題
海尼根稱霸越南啤酒市場!國際品牌想競爭?把握這時間推促銷活動
即時新聞
8月起禁用「生物可分解」免洗餐具 百貨、超商等8大類場所都納管!
3/31前早鳥報名優惠中!「HACCP食品安全與冷鏈管理師認證班」台中場將於5月開課
2023全球十大消費者趨勢出爐!Z世代與女性力量崛起 後疫情時代消費習慣大不同
溫室氣體抵換政策新修訂!新增農業場域減碳操作方式 朝淨零排放目標邁進
安心消費
食藥署抽驗67件食品重金屬含量 巴西蘑菇、旗魚驗出重金屬鎘
【食聞】食品檢驗也要與食俱進!最新檢驗技術知識大解密
素食食品偷摻葷?北市衛生局抽查素干貝柱竟含「魚」與標示不符
元宵節能安心吃湯圓嗎?北市衛生局抽查20項市售產品 全數合格
食事追蹤
10大網友熱議「包餡湯圓」口味大亂鬥!你是芝麻派還是花生派?
滷肉飯的「這一味」竟與保育水鳥有關?台南沿海暫時濕地吸引豐富冬候鳥造訪
肯德基蛋撻一周銷量竟暴漲70%?補班日創下全年最多訂單量!揭秘2022年foodpanda外送大數據
【食聞】循環杯究竟是甚麼?換一個杯子就能大力解決環保問題
產業動態
2022拌麵品牌最新排名出爐!曾拌麵穩坐第一 拌麵市場競爭差距卻縮小了?
約翰走路黑牌2023年2月起將陸續移除紙盒包裝 從生產線落實環境永續目標
70歲的金門酒廠首次對外公開徵總經理!董事長:盼民間專才協助突破國營框架
用豆腐鍋蓋起的韓料王國 豆府從代理涓豆腐發跡 做到第一家韓料上櫃公司
食生活
健康營養
吃大魚大肉後覺得胸痛?網友熱議這5大症狀可能是高血脂前兆!
【食聞】年後開工的活力來源!用「加州葡萄乾」補充能量 療癒又健康!
元宵節吃湯圓如何月圓人不圓?三招教你放心吃、熱量不超標
市售元宵熱量高!天然食材DIY繽紛小湯圓 營養健康好享瘦
飲食文化
麵包在希臘已有至少7000年的歷史!只有真正希臘產的才能叫做「費塔乳酪」?
咖啡究竟為何會成為家喻戶曉的飲品?9世紀就有人將咖啡當飲料!
奧地利知名甜點「莫札特球」 竟源自阿拉伯人的甜點之王「勞斯納吉」?
賽普勒斯三明治的靈魂角色!以豬里脊醃製而成的希臘版臘腸「Lountsa」
在地創生
【Angle】酒瓶裡的職人初心:彰化二林秉森酒莊
【Angle】酒瓶裡的職人初心:台中市霧峰區農會酒莊
星巴克首間共榮門市於花蓮和平開幕!以原住民文化為主題 展現文化認同與驕傲
地理標示也會影響食品名聲?歐盟以「官方認證」提高在地特產競爭力!
美味食勢
「ラーメン凪」來台10週年打造限定台味拉麵!海味豚骨拉麵創意全來自這個台灣小吃
兔年走春好玩好拍的中繼站就在這!10大主題7-ELEVEN特色門市一次看!
星巴克進駐台南市定古蹟!以日式建築美學打造南部首間「復古風」門市
路易莎咖啡有簡餐了!正宗泰廚配方、嚴選花椰菜米 讓飲食選擇多更多
節氣飲食
高維生素C、鈣質和膳食纖維 !國產柳橙4月前都吃得到 3大挑選步驟報你知!
秋天到 柿子也黃了!澀柿、甜柿該怎麼挑?
中秋烤肉必備的秋刀魚產季來了!吃當季最肥美,擴大抽檢確保食魚安全
維生素A是蘋果的60倍!品嚐「黃金莓」的初夏酸甜滋味,現在正是時候
食農教育
台東農改場擴大食農教育推廣!導入台東特色作物進入20所國中小體驗課程
台灣小學生也能吃到日本營養午餐!彰化、南投、雲林3校供應群馬與茨城縣學校午餐菜色
為加速推廣全民食農教育 農委會提供雙向計畫研提機制
「灃食主廚到我家」拜訪全台6縣市 結合飲食知識讓營養午餐變得好吃又有趣!
食專欄
食品科學
冬天不想吃冰冷的優格?簡單3步驟自製「溫優格」喚醒好菌又暖身!
從解救飢荒解放便祕 為什麼「青汁」成為日本最流行保健飲品?
「紅麴」用於食品可當色素、防腐劑、調味劑! 還能調節血脂、降膽固醇 減緩老人癡呆?
麴水、康普茶、青汁 日本流行的「腸活」飲品是什麼?
醫學營養
味精真的不健康嗎?還會讓人頭痛、噁心又傷身?
市售麵包從麵粉到內餡都有添加物!如何挑選美味又無添加的麵包?
葡萄營養大解析!保護眼睛、改善睡眠 還可預防糖尿病!
女性保健聖品「蔓越莓」 不僅可預防尿道炎、還能活化腸道益菌?
漁農畜牧
【食聞】2022花蓮食農博覽匯聚食農經驗 落實向下扎根
【食聞】大榮花園有機玫瑰救生態 打造友善無害環境
【食聞】木日光推廣柚香文化 與點心大廠乖乖合作發揚食農之光
【食聞】宇還地有機農場從科技圈回歸土地 實踐科技農夫夢
產業創新
過年該營業還是休息?怡客咖啡年節不閉店有這3大原因
烤肉不再是中秋節專屬!烤肉店林立、懶人烤肉組推陳出新 讓你隨時都能烤
從實購數據分析2022年雙11買氣為何下滑!到底是購物人數減少、還是人均消費變低了?
包裝飲料的CP值與便利性難以取代 環保趨勢是下一個挑戰!
飲食文化
家族兩代攜手跨越半世紀!遠離塵囂的義大利米其林三星餐廳DA VITTORIO
在台灣種咖啡如何兼顧利潤與品質?農友該思考的不只是如何在評鑑時獲得肯定
荷苞山咖啡歷史的守護者!走進谷泉咖啡莊園 回到雲林咖啡史的起點
人工智慧當道 但機器人真的懂威士忌嗎?小心別被AI誤導了
食力特派
【線上收聽】寵物也要吃得環保!來聽聽國外如何解決寵物食品碳排放問題?
【線上收聽】特砂、細砂、二砂,到底有什麼不同?
【線上收聽】英國皇室禁止「食物中毒」?皇室飲食秘辛大公開
【線上收聽】柿子真的不能跟優酪乳一起吃嗎?
食驗室
推陳出新的烤肉方式
烤肉不再是中秋節專屬!
葡萄營養大解析!
葡萄皮到底可不可以吃?
HOME
食專欄
Spotlight of the Month
本月主打
Facebook
Twitter
line
食品科學
韋恩的食農生活
台灣大學農業化學系(現今改名為生化科技系)學士畢業,台灣大學食品科技研究所的碩士畢業。在農業下游的食品業、保養品業界由基層開始累積了20年左右的經歷。現任國際知名保健品牌研發部主管,同時擔任台灣保健營養食品公會法規委員會委員與中華有機與自然食品協會理事。
155
文章
冬天不想吃冰冷的優格?簡單3步驟自製「溫優格」喚醒好菌又暖身!
日本冬天正流行將優格加熱至40度食用,加上甘酒與肉桂粉的「溫優格」不但可以攝取更活躍的好菌,也可以溫暖冬季冰冷的身軀,不但製作方法簡單而且美味又健康!
2023/01/06
71066
0
0
Selected Stories
編輯精選
家族兩代攜手跨越半世紀!遠離塵囂的義大利米其林三星餐廳DA VITTORIO
在台灣種咖啡如何兼顧利潤與品質?農友該思考的不只是如何在評鑑時獲得肯定
味精真的不健康嗎?還會讓人頭痛、噁心又傷身?
過年該營業還是休息?怡客咖啡年節不閉店有這3大原因
【線上收聽】寵物也要吃得環保!來聽聽國外如何解決寵物食品碳排放問題?
烤肉不再是中秋節專屬!烤肉店林立、懶人烤肉組推陳出新 讓你隨時都能烤
從實購數據分析2022年雙11買氣為何下滑!到底是購物人數減少、還是人均消費變低了?
【線上收聽】特砂、細砂、二砂,到底有什麼不同?
【線上收聽】英國皇室禁止「食物中毒」?皇室飲食秘辛大公開
【線上收聽】柿子真的不能跟優酪乳一起吃嗎?
市售麵包從麵粉到內餡都有添加物!如何挑選美味又無添加的麵包?
【線上收聽】緩解阿茲海默症靠椰子油有解?
Columnists
專欄作家
All
食品科學
醫學營養
漁農畜牧
產業創新
飲食文化
食力特派
醫學營養
王凱平
16
文章
桃園壢新醫院中醫科與運動醫學中心主治醫師,中國醫藥大學中醫學系雙主修畢業。2014年仁川亞運台灣代表團隨隊醫師。
閱讀
食品科學
周志輝
11
文章
中興大學食品暨應用生物科技學系榮譽特聘教授,香港中文大學生物學博士,德州農工大學食品加工碩士。《星洲日報》專欄作家。
閱讀
漁農畜牧
黃文弘
4
文章
出生果農世家,台灣農業觀察者,國立台灣大學農業經濟學系博士,生鮮電商經營者。
閱讀
食品科學
葉安義
3
文章
國立台灣大學食品科技所特聘教授,美國蒙大那州立大學化學工程系博士。
閱讀
醫學營養
林世航
56
文章
輔大營養科學系,台灣大學食品科技研究所碩士、博士班,營養師高考榜首,大專院校營養學講師,好食課創辦人。
閱讀
飲食文化
Cait Chang
24
文章
倫敦散策記實中。在台灣曾從事數位出版、文字工作。跑來倫敦打工,一邊喝咖啡一邊熬成咖啡廳副理。現職Monocle Café員工,就地觀察英國不同階層顧客與生活百態,與歐洲人、日本人交換不少文化情報。2016年10月成為Pescaritian-吃海鮮的素食者。
閱讀
食品科學
許輔
3
文章
行政院食品安全辦公室主任,台灣大學園藝系教授,國際生命科學會副秘書長。
閱讀
醫學營養
孫崇桓
6
文章
小鎮診所醫師,前台中市大安區衛生所醫師兼主任,中國醫藥大學中醫學系雙主修畢業。
閱讀
食品科學
許庭禎
6
文章
Thomas Jefferson University生物化學系及分子藥理學系博士,身兼食品業者與台大食科所兼任副教授雙重身分,曾於美國癌症中心擔任多年研究員,從科學角度解析食與安全的關係,並對於食安管理政策有精闢解析。
閱讀
食品科學
蘇南維
6
文章
台灣大學農業化學系教授,台灣大學農業化學研究所生物工業化學組博士,研究專長食品科技、儀器分析、微生物與發酵。
閱讀
食力特派
食品史上的今天
107
文章
我們每天都必須藉由食維持生命,食品科學與加工的發展與時俱進,但也有許多已經百年的原理與發明,至今仍存在於食品工業中,讓我們一同回顧食的歷史,鑑古知今。
閱讀
食力特派
童儀展
11
文章
《食力》創辦人暨總編輯,網路媒體出身的世代,繼而踏進平面媒體的世界,歷經聯合新聞網、城邦出版集團再到數位時代雜誌,並曾於大型食品公司任職,統籌管理兩岸數位行銷與電商業務拓展,養成專研飲食、科技、財經和管理報導能力,並一對一專訪全球與兩岸超過上百家企業CEO。現正則創辦一個關注在地飲食,並從食品生產的源頭、製程加工到品牌行銷的跨域飲食傳媒,期待成為看見問題、提出問題,並可以解決問題的新世代媒體工作者。
閱讀
食力特派
游智雯
10
文章
中正大學電訊傳播所碩士,美國波士頓大學MBA,現於美國哈佛醫療機構之專屬保險公司擔任數據分析經理。喜食也愛料理,定居美國後因為懷念台灣味、阿母的手路菜而開始煮食,也開始研究西式及烘焙「不過甜」的點心。在美國吃什麼和怎麼吃蔚為一股風潮,希望能藉食力為台灣讀者引介美國的食潮流。
閱讀
漁農畜牧
柴幗馨
9
文章
台灣大學農藝所碩士、 中興大學農藝系畢業,專長為氣候變遷下的水稻逆境研究,興趣是翻譯農業外電。科技農報創辦人,曾任職於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研究所助理,現任於財團法人農業科技研究院,負責社群行銷與媒體事業的聯絡人。
閱讀
飲食文化
蔡倩玟
17
文章
高雄餐旅大學飲食文化暨餐飲創新研究所教授。台大外文系學士,法國巴黎第三大學語言與文化教學博士。研究領域包含廚藝及品酒專業法語、法國美食學、法語教學、法語語言學等。著有「美食考」(貓頭鷹)、「食藝」(衛城)等書,以及多項學術著作。在考量均衡與安全的前提下,享用美食佳釀是人生大樂事之一。
閱讀
漁農畜牧
陳明汝
4
文章
國立台灣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系教授,研究專長乳品微生物、動物產品機能性探討、動物產品應用。
閱讀
飲食文化
蘇楓雅
157
文章
自由編輯與譯者,現居於澳洲,興趣廣泛,包含精油香草、養生食療、裏千家茶道等多有涉略。在烹飪上樂於嘗試新的蔬食料理,而培養出對「食材配對」的美味直覺,平日關注各國健康及飲食等新知觀察。
閱讀
食品科學
吳博元
14
文章
知名國際企業研發幕僚。曾獲選為臺大優秀青年、食科學會創新產業競賽獎,參與許多國內產學合作,致力於新穎食品、飲品的開發者,希望傳播正確的食品觀念,讓臺灣這塊寶島的優良農產品、食品能夠走向國際。
閱讀
醫學營養
張越評
5
文章
中華民國註冊營養師。關心飲食上各種資訊,融合營養背景和眼界,將自己涉入食安與營養的小小心得在此與讀者分享。這裏或許可作為交流營養訊息的抒發窗口,歡迎讀者們和我說說您的想法。
閱讀
食品科學
食品人的心聲
26
文章
《食力》不定期邀請食品從業人員,針對職場分享所見所聞,您所不知道的職場第一線現況、遭遇瓶頸、或未來展望,請聽他們娓娓道來⋯⋯。
閱讀
產業創新
劉怡
18
文章
思渥品牌顧問創辦人暨董事總經理,公關行銷背景出身,爾後投身品牌領域,至今15載;深感品牌學科與實務之博大精深,繼而自許成為品牌傳講者(Brand Evangelist),致力傳遞正確的品牌觀念及最新的知識,並終身鑽研學習。
閱讀
漁農畜牧
廖震元
1
文章
社團法人台灣農業標準學會秘書長,英國亞伯丁大學畜產與動物福利博士,專長飼養管理、人道認證與輔導、ISO認證等。
閱讀
食品科學
David Acheson
7
文章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前副局長、艾奇森集團創辦人、灃食公益飲食文化教育基金會董事。
閱讀
食品科學
羅揚銘
2
文章
羅揚銘博士,專長為食品加工、食品安全領域,目前為Biointellipro公司總裁、國際食品科技聯盟(IUFoST)首任全球大使,曾任馬里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學系終身教授,並於2012年獲美國白宮頒發的志願服務總統獎。
閱讀
食品科學
黃毓棻
2
文章
海洋大學食品科學系碩士、高考食品技師,現從事食品原料相關工作,熱愛食品科學與各種相關冷知識。
閱讀
醫學營養
林慶順
113
文章
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UCSF)醫學院教授(22年,現已退休),擁有40年的醫學研究經驗,及在世界知名醫學期刊發表過近200篇研究論文。用醫學研究及寫作的經驗發表基於科學證據的文章,主要目的是要破解流竄於網路的養生保健迷思與誤導。
閱讀
飲食文化
高琹雯
78
文章
台大法律系畢,曾至哈佛法學院攻讀法律碩士,一度以為自己會在國際大型律師事務所終老,卻發現自己的專長在於「吃」-尋吃、品吃、寫吃。熱衷於一切與飲食相關的事物。「Taster 美食加」美食平台創辦人,「美食家的自學之路」部落格格主,著有《我的日式食物櫃》,作品散見於各大媒體 。Louis Vuitton Taipei City Guide 顧問;2016 Taiwan Design Best 100 「最佳藝文設計服務平台」得主。
閱讀
食品科學
韋恩的食農生活
155
文章
台灣大學農業化學系(現今改名為生化科技系)學士畢業,台灣大學食品科技研究所的碩士畢業。在農業下游的食品業、保養品業界由基層開始累積了20年左右的經歷。現任國際知名保健品牌研發部主管,同時擔任台灣保健營養食品公會法規委員會委員與中華有機與自然食品協會理事。
閱讀
產業創新
Innova Market Insights
58
文章
Innova Market Insights(INNOVA 市場諮詢公司)為全球市場研究公司,總部位於荷蘭,專注食品產業(保健營養品), 在過去25年我們的食品專家團隊利用他們的經驗持續追蹤超過 85個國家及主要市場、新品及市場趨勢,是全球領先的市場資訊提供者,提供訂製市場專業報告。 INNOVA 提供全球獨特數據庫,讓您一手掌握從最大市場經濟層面到最新穎的食品保健品一目了然,特別針對研發人員研發新品及行銷單位追蹤市場使用,是必要的企業工具提供決策及完整的解決方案。若對於專欄有任何問題,歡迎交流互動:
[email protected]
閱讀
飲食文化
Nevaeh.L
12
文章
在這個世界繞了一圈,決定跟從腦海中的指示積極寫作。放棄從事十餘年的驗光師工作,後來拾起設計、開始剪輯影片及練練拍攝技巧、操作社群軟體以及新創品牌顧問,甚至還做起乾燥花來,回頭看,還是喜歡搓揉文字。所以決定用身體體驗這個世界,感知所有的故事。經營BLAH BLAH Studio.文字及影像工作室,及V’s假文青世界部落格。
閱讀
醫學營養
李偉文
30
文章
牙醫師、作家、環保志工。生命中最期盼獲得的禮物是「慈悲」與「智慧」,智慧的追求透過閱讀,慈悲則靠號召朋友從事公益來實踐,生活重心是「閱讀、朋友、大自然」。喜歡朋友與大自然,所以30多年前曾擔任童軍團長,20多年前與朋友們成立了荒野保護協會,初期辦公室還設在自己的牙醫診所內。透過寫作分享心得,出版各種題材的書籍30多本。2012年起主持廣播節目《人與土地》,2017年起主持《逝水華年-華人紀錄片精選》電視節目。
閱讀
食力特派
吳秀梅
10
文章
高雄醫學大學藥學博士,美國維吉尼亞大學化學系研究學者,日本德島大學藥學系研究學者,曾任高雄醫學大學藥學院院長、藥學系及香粧品學系主任,現任為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署長。
閱讀
產業創新
王福闓
104
文章
品牌再造學院院長、凱義品牌整合行銷管理顧問公司負責人暨總顧問、中華整合行銷傳播協會榮譽理事長、台灣行銷傳播專業認證協會理事長、經濟部國貿局(綠色行銷)/工業局(觀光工廠) 、勞動部(多元/社企)、農業委員會訓練講師/輔導顧問/評鑑委員。
閱讀
醫學營養
李婉萍
81
文章
從事臨床營養20年,目前擔任榮新診所營養師,有感於許多病人皆因飲食失衡影響健康,而對食農教育產生深厚興趣。相信「食醫」的重要性-最根本的健康應該從遵循四季節氣、選擇最純粹的天地食材開始。希望陪伴你在日常飲食中一步步實踐,讓食物成為我們最好的醫生,以營養治未病、遠離疾病,擁有健康活力人生!
閱讀
飲食文化
郭忠豪
5
文章
美國紐約大學(NYU)歷史系博士,現任臺北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發表過《品饌新味道:英文學界關於「中國食物」之研究》、 《滋血液,養神氣:日治到戰後臺灣的養鱉知識、養殖環境與食療文化》等多篇中英文學術論文與書評。主要研究近代東亞飲食變遷、臺灣食物史與海外華人飲食變遷。
閱讀
食品科學
陳雨德
16
文章
陳雨德Daniel Chen,第一位同時榮獲中、港、台三地自釀啤酒賽事大獎的冠軍,39歲退而不休、開啟釀酒人/三鐵玩家/視障陪跑員/家庭主夫/啤酒比賽評審資格等多重斜槓人生。著有《非喝不可:自釀冠軍的精釀啤酒地圖》及雜誌專欄寫作,FB粉絲頁「Daniel鐵人精釀啤酒誌」。
閱讀
食力特派
食力傳媒
12
文章
《食力foodNEXT》是一家獨立運營的媒體,與任何企業、組織無涉,於2015年10月1日正式創立,自2016年起連年獲得「消費者權益報導獎」、「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吳舜文新聞獎」等入圍與獲獎肯定。專業報導以食為本,探究飲食與知識、文化、商業、科技以及教育的種種牽動力,站在飲食產業第一線,從國內外最新產業動態、飲食美學與文化、科學客觀的知識剖析、深入的報導與專題製作,提供讀者完整全面的產業報導,讓關注食事的閱聽眾,開啟食域新觀點。
閱讀
產業創新
歐睿國際
12
文章
歐睿國際(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是一家全球市場調研公司,總部位於倫敦,在全球15個國家設有分部。擁有超過千名遍及全球的實地調研分析師,致力於為全球客戶提供國際市場有關行業、國家和消費者的各類商業信息,全面覆蓋了消費品、服務類以及B2B市場。主要產品包括線上信息系統Passport、行業報告,以及IPO和行業專業諮詢服務。若對於專欄有任何疑問,歡迎聯絡:
[email protected]
閱讀
產業創新
商社男的外食迷宮
86
文章
作者「商社男」曾任職於日本綜合商社之台灣現地法人,負責食糧消費流通業務,業務範圍從飼料、大宗物資、肉品、加工食品、服飾配件、餐廳原料、消費品通路到投資業務等。本專欄將藉由作者多年從事日本商業事務的角度來詮釋台日餐飲消費流通新現象。
閱讀
產業創新
徐重仁
23
文章
人稱「台灣流通教父」,也堪稱台灣最會社內創業的專業經理人。畢業於早稻田大學流通經濟學研究所,曾任全聯福利中心總裁、財團法人商業發展研究院董事長、統一超商7-ELEVEN總經理、國際扶輪第3480地區東海扶輪社創社社長、台灣連鎖暨加盟協會理事長、台灣美化協會創會理事長、台灣公益廣告協會理事長。現職為總統府國策顧問、筑誠創研董事長、重仁塾塾長。
閱讀
產業創新
Mintel英敏特
21
文章
英敏特(Mintel)為全球市場研究諮詢公司,分析消費者、市場、產品創新和競爭格局,提供對全球和地方經濟的獨特視角。自1972年成立以來, 已在倫敦、芝加哥、上海、貝爾法斯特、吉隆坡、孟買、慕尼黑、紐約、聖保羅、新加坡、雪梨、東京以及多倫多皆設有辦公室。其預測型分析和專業推薦已幫助客戶更迅速地制定更明智的商業決策。英敏特助力企業和人才成長。歡迎訪問china.mintel.com 了解更多,如需進一步了解,也可發送郵件至
[email protected]
進行諮詢。
閱讀
產業創新
笠岡はじめ
31
文章
株式会社飲食店繁盛会代表取締役、兼任三商餐飲顧問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從事餐飲業之業績改善顧問業務,特別專注於以調整菜單的方式來改善店鋪營運構造,活躍於日本以及台灣之餐飲產業。除了顧問業務之外, 笠岡はじめ 顧問也是一位餐飲趨勢專欄作家,其著作《飲食店完全バイブル 売れまくるメニューブックの作り方》由日本大型出版社日経BP社發行,中譯本為《餐飲店的A級祕密!打造獲利菜單,客人不請自來》,台灣東販出版。
閱讀
食品科學
林瑞哲
3
文章
輔仁大學食品科學系,高考「食品技師」。在食品業界打滾、充滿熱情。現今食安意識抬頭,有感於食品人的專業須被重視,致力將經歷、所學與時事看法結合,讓讀者秒懂食品趨勢,追上資訊爆炸的速度。
閱讀
飲食文化
陳俞嘉
21
文章
陳俞嘉(Scott),台中知名咖啡館mojocoffee創辦人。2003年創立品牌至今,由咖啡師一路走到尋豆、延伸到教育。近年常與生豆商合作並扮演顧問角色,經常往來哥斯達黎加與巴拿馬,並深入台灣高山產區,與農友深度交流、傳達消費市場需求、協助採購。曾擁有杯測師證照及SCA全科系講師發照資格(目前並無續約),有別於證照文化,希望以更務實角度進行產業溝通與傳達資訊,讓消費端與生產端之間的溝通更暢通。
閱讀
產業創新
許呈湧
6
文章
自1996受聘於外貿協會擔任工業包裝講師以來,積極推廣國內運輸包裝教育至今,其作品散佈各領域且獲獎無數,並於2005獲獎世界包裝之星、2008獲獎iF包裝獎。目前服務國內大專院校並以農特產品、電腦3C科技的包裝顧問的教育培訓訓練為主,包裝設計年資超過28年。現任呈曜包裝事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國立台灣科技大學設計系綠色結構包裝副教授、中華民國物流協會包裝技術顧問講師等。
閱讀
飲食文化
邱德夫
21
文章
美國土木工程博士,目前從事工程顧問工作,曾參與國內外交通、水、電事業等大型工程規劃設計。2005年開始經營「憑高酹酒,此興悠哉」部落格至今,已完成超過2000種以上的品酒筆記和數百篇論述文章;2006年加入「台灣單一麥芽威士忌品酒研究社」,並於2012~2015年間擔任4年理事長;2014年開始於《財訊雙週刊》撰寫專欄至今;2015年獲頒蘇格蘭Keeper of the Quaich;2018年出版《威士忌學》;2019年開始於《威士忌雜誌》撰寫專欄至今;2020年出版《酒徒之書》。
閱讀
飲食文化
Amanda Cho
21
文章
中國文化大學畢業,就學時期曾在日本旅居一年,熱愛歐洲古典美學,不算老的年紀,身體裡住著10萬個老靈魂,每年約有四分之一的時間旅居歐洲,其餘時間則居住於台北。著作:私藏北義之美、舌尖上的義大利,其餘作品詳見各大專欄。
閱讀
食力特派
識食物者為俊傑
191
文章
2021年《食力》Podcast「識食物者為俊傑」全新上線!除了帶你閱讀好文章,現在我們也想綁架你的耳朵,讓您聽見飲食最新趨勢和科學知識!我們認為飲食,深度連結每個人的一天,甚至是一生,它具有無可匹配的影響力,所以我們以食為本,探究飲食與知識、文化、商業、科技以及教育的種種牽動力,由《食力》的老編「俊傑」與美美的編輯群們,幫大家整理國內外最新產業動態、飲食美學與文化,以及科學客觀的知識剖析,讓關注食事的你,可以成為餐桌上,懂得最多的那個人!
《食力》Podcast已在下列平台上線,趕快訂閱吧:SoundOn、Spotify、KKBOX、Google、Apple、Listen Notes
閱讀
飲食文化
范僑芯
10
文章
不是很勤儉但卻很硬頸的客家人。畢業於法國巴黎斐杭狄高等廚藝學校,踏上想不開的廚藝之路。為了追尋台灣飲食文化的根本,秉持著以農為本的精神,探討兩者之間的關係,卻陰錯陽差地開啟寫作人生,以粉絲專頁「佐餐文字」之名闖蕩江湖,分享各式珍饈的故事,自此展開「執筆持刀」的寫作與料理生活,著有《巷弄裡的台灣味:22到庶民美食與他們的故事》。
閱讀
產業創新
Kantar Worldpanel 凱度消費者指數
19
文章
凱度於1997年成立,是亞洲第一家專精於消費者指數研究的行銷顧問公司。凱度運用消費者指數研究方法,長期追蹤消費者的購買行為,透徹了解並洞察消費者購物行為變化所帶來的市場動態、競爭與機會。在台灣,凱度提供的品類範圍高達一百多項,包括日用品、食品、健康食品、飲料、寶寶日用品與食品等。
閱讀
食力特派
真食故事
14
文章
全國三級警戒下,即使多數人為了防疫待在家,為了維繫民生飲食必需,仍每天在田間揮汗、在生產線上、在運貨途中、在廚房忙碌、在賣場補貨、在櫃檯收銀.....。撐住飲食產業及國家最基礎的民生需求,每一個辛苦在飲食產業線上、堅守崗位的你,也是人民的防疫英雄!本專欄集結疫情期間堅守崗位的「真食故事」,我們一起加油,挺過疫情!
閱讀
漁農畜牧
吳昆儒
2
文章
希望從農業來看創新,推動城市的翻轉。在從事媒體業多年後,轉身走進人生另外一個篇章,開始用筆務農,用農作物描繪花蓮十三鄉鎮的模樣,沿著百公里的海岸線,傍著綠山倚著藍海,起筆書寫太平洋廊道與縱谷廊道交織的花蓮敘事篇。
閱讀
食力特派
食力書選
2
文章
台灣一年出版3萬5千本書,關於飲食文化、科學、商業的資訊層出不窮,有的細到論述一道菜的起源、有個廣到探討吃飯對人類文明的意義。為了讓現代讀者在資訊氾濫的年代找到一本好讀物,《食力》以飲食專業媒體的角度,挑出值得一讀的好書,提供給愛閱讀者參考。
閱讀
漁農畜牧
花蓮縣農業處
20
文章
花蓮縣為「有機首都」,是全台有機農業種植面積第一大的縣市;不只行銷花蓮豐富在地的有機農產品,迎接全球食農潮流,合作推動神農計劃、校田食農教育、營養5餐,傳承農業的永續發展精神,為我們的下一代樹立良好的飲食風範與友善環境!
閱讀
醫學營養
陳勇利
8
文章
中西博士醫生、臻品中醫院長。臨床治病同時、也根據近30年藥草經驗、推動台灣花草養生觀念、陸續獲得國際24項大獎肯定。
閱讀
產業創新
我是iCHEF的Ken
1
文章
iCHEF 共同創辦人,獲頒「《經理人月刊》2015 行銷創新MVP經理人」,暢銷書《小餐廳大生意》作者。除負責iCHEF行銷、營運、國際發展與戰略夥伴關係,他一直不遺餘力確保iCHEF除了科技產品不斷推陳出新外,更能持續提供企業級的服務與互助成長的社群,並推動提供開餐廳更好選擇的「永續餐廳運動」,因為他相信, iCHEF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推動進步」。
閱讀
產業創新
劉人豪Alan
2
文章
曾服務於全聯福利中心及頂呱呱,擁有豐富的連鎖餐飲管理經驗。2021年,年僅33歲上任怡客咖啡總經理,從商品結構、顧客體驗、數位會員三方著手,打造「全台最好吃連鎖咖啡品牌」,啟動品牌改;2022年帶領怡客打造全新概念店,吸引年輕客群外更全面翻新菜單結構,更推動聯名策略,與胡同燒肉、彭園湘菜、悅氏氣泡飲、KitKat合作,強化品牌話題。
閱讀
產業創新
引客數據
1
文章
引客數據手握20億筆實購消費數據,打造研究消費者於線上、線下購買歷程的追蹤平台。近年持續深耕食品保健產業的實購數據驗證,透過近650萬巨量樣本,從消費者行為特徵出發,提供企業必備的研發、銷售、行銷決策數據,幫助客戶快速制定由消費者驅動與數位轉型的全方位解決方案。如對專欄有任何疑問,歡迎來信交流互動:
[email protected]
閱讀
食力特派
決戰創業食刻
0
文章
「決戰創業食刻,讓你飲食創業不走冤望路!」你也有食品、餐飲的創業夢嗎?想創業卻又怕失敗?跟著成功的腳步走,經營品牌更容易!從個人創業到飲食產業能成功經營的秘訣都在《食力foodNEXT》總編輯童儀展主講的「決戰創業食刻」!
閱讀
Facebook
Twitter
line
用豆腐鍋蓋起的韓料王國 豆府從代理涓豆腐發跡 做到第一家韓料上櫃公司
2023/01/24
豆府餐飲集團董事長吳柏勳、總經理吳孟哲於2008年創立韓式餐飲品牌「涓豆腐」,早期以豆腐煲為大宗,後來才將台灣飲食口味融入菜色研發,更動不少次菜單,並從2015年開始,每隔1~2年建立起不同形式之韓料品牌,每年的獲利表現,更領先了王品及瓦城等餐飲前輩。
閱讀更多
編輯選文
人工智慧當道 但機器人真的懂威士忌嗎?小心別被AI誤導了
荷苞山咖啡歷史的守護者!走進谷泉咖啡莊園 回到雲林咖啡史的起點
包裝飲料的CP值與便利性難以取代 環保趨勢是下一個挑戰!
【線上收聽】「可可風土學」:屏東如何打造可可產業鏈?
【線上收聽】特砂、細砂、二砂,到底有什麼不同?
揪團更優惠!當超商、網紅都搶當「團購主」 如何掌握優勢?
2022零食品牌網路聲量排行榜出爐!乖乖只排第20名 第1名是零食界「斜槓大師」
訂閱電子報
訂閱
註冊成為會員
Home
食專題
遭中國封殺的水產困境:台灣漁
最快2024年將開徵碳費 永
邊境解封不等於疫情結束!中醫
【特別企劃】鹼性水加「鎂」聰
拆解6大常見食品廣告不實騙術
揭露綠色餐飲經營的四大法則
食科學
食添加
食包裝
食加工
食追溯
食科普
農科技
食新聞
謠言拆解
國際食事
即時新聞
安心消費
食事追蹤
產業動態
食生活
健康營養
飲食文化
在地創生
美味食勢
節氣飲食
食農教育
食專欄
食品科學
醫學營養
漁農畜牧
產業創新
飲食文化
食力特派
食驗室
登入/註冊
Facebook
Youtube
[email protected]
×
登入/註冊
Facebook登入
Google登入
記得我
重寄認證信
|
忘記密碼?
登入
還不是會員嗎 ?
立即註冊新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