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TV
Menu
食力 foodNEXT
登入/註冊
繁中
繁體中文
簡體中文
English
訂閱
您可能有興趣
保健品
永續
食創獎
食驗室
食專題
從教育扎根到環境永續 花蓮
共樂共榮玩食農!2023花蓮食農博覽會邀您一起實踐食農生活!
法國長棍是文化遺產?在台灣學校裡種田?從挪威、日本、法國到台灣 食農教育正遍地開花
斷裂的原民文化與經濟如何傳承?花蓮「野韻農學」、「山上那良」透過食農教育來實踐
食育從認識天然食材開始!花蓮「溫伯力」、「花子好食」用心傳遞天然原味
【特別企劃】相同營養、大大優
【食聞】喝的超級食物!濃郁燕麥香搭配紅豆榖物甜 全新克寧「紅豆燕麥牛乳」口感再升級
【食聞】保久乳飲品的超級食物革命!克寧「紫薯藜麥牛乳」用在地食材擄獲人心
【食聞】「超級食物」再創新!保久乳也跟上健康新熱潮,營養美味還能隨身攜帶!
有鮮乳標章才是真鮮乳?鮮乳有添加物?破解你的鮮乳十大迷思!
大麻二酚CBD產品網購隨手可
大麻二酚CBD全球市值2028年將破472億美元 台灣法規卻處處都是漏洞?
大麻二酚CBD是藥還是毒?台灣法規與國際不同步 民眾恐在無意間「運毒」?
規定不能賣但為何蝦皮、IG都買得到?台灣CBD規範有哪些灰色地帶?
大麻二酚CBD是大麻煩?從保健和醫學角度怎麼看?
乾旱農損已破5億元!春雨難掩
乾旱衝擊農損破5億元!配合節水、嘉南農糧停灌限水 農業正在面臨哪些挑戰?
水情告緊稻作停灌、雜糧收成不佳!缺水旱象反應哪些農業困境?
不符比例原則!節水時期原應優先減供工業用水 為何南部農業供水率先被大打折扣?
掌握生產關鍵籌碼 避免成為極端氣候下的難民農夫
進入永續新食代 一窺引領飲食
【榜單揭曉】飲食界奧斯卡「食創獎」挖掘食的N種可能 飲食產業進入「永續新食代」!
萬物齊漲 消費者的期待也在漲!飲食新品得滿足需求又要超乎預期
飲食產業要做到虛實整合 不只串連線上線下銷售、還要拉近消費者和品牌距離!
正面對決「綠天鵝」!飲食產業要兌現氣候支票 小從包裝、大到供應鏈都該減碳!
第一線直擊台灣精品連鎖咖啡開
反向輸出台灣咖啡文化!台灣精品咖啡國際戰役號角已響起!
國際市場的主場切換!借鑑連鎖餐飲經驗 台灣咖啡品牌該如何打國際戰?
海外經營模式怎麼選?加盟、直營、授權、合資哪個好?
海外拓店如何長久發展?賣品牌更勝賣商品 從原物料到LOGO設計都是學問!
食科學
食添加
美國超加工食品比例年年增加 連嬰兒食品添加物數量也高出22%!
零食巨頭百事公司2023年擴大淘汰塑膠包裝!使用奈米科技的紙包裝將減少40%塑膠用量
食品添加物「關華豆膠」 小鼠實驗竟證實能緩解「自體免疫性腦炎」
甩開人工添加物 光靠「無花果皮」竟能延長8倍義大利手工麵條保存時間?
食包裝
經過3000次的測試 法國Telmont天夢開發出世界上最輕的香檳瓶
咖啡膠囊新革命!美國與荷蘭生技公司聯合開發可分解的塑膠咖啡膠囊
杯麵不只是把麵放入杯中那麼簡單!日清如何克服麵體到包裝層層挑戰?
叫你少喝「肥宅快樂水」你不聽 改成小包裝卻買單?可口可樂、百事可樂平衡銷量與健康的秘訣原來是這樣!
食加工
為什麼紅酒、白酒呈現不同色澤?要如何去除釀造過程中產生的葡萄碎屑?
花改場成功開發能產業化生產加工的山苦瓜 推出機能酵素飲
狗狗也能吃的巧克力!德國新創用燕麥研發出不含可可的巧克力Nocoa!
可以吃的充電電池?義大利用海藻等常見食材打造天然無毒電池
食追溯
「風土」不只讓不同產區的葡萄酒風味不同 更造就巴薩米克香醋、帕瑪森乳酪的獨特味道!
直擊台灣藍莓產地!土生土長的手摘新鮮藍莓 如何把關食安?
烏俄戰爭連漁業也受影響!俄羅斯不理會保育共識過度捕撈 紅魚10年內難以回覆原本數量
【食聞】不僅美味還要永續 傳統也能創新!加州葡萄乾農夫的永續農法
食科普
羊水、母乳都會影響小孩的味覺偏好!為什麼有些人天生就覺得香菜是臭菜?
水水的蛋白會讓蛋白霜消泡?甜點主廚公開挑選新鮮雞蛋的關鍵4秘訣!
你知道嗎?飛到太空的味蕾會被改變!俄國如何研發出美味太空食品?
要如何計算酒精濃度?早期竟會把酒倒在火藥上點燃確認藍色火焰!
農科技
極端氣候影響香菇生長!農試所合作開發「水簾立體化栽培技術」 提升香菇產量30%!
不僅漂亮還可食!花改場培育出生長強健、花蕾糖度高的食用萱草「花蓮7號 豐美」
口感脆又無澀味!高雄場育成小胡瓜新品種「夏青」、「夏植」更適合台灣夏季生產
年產近8千公噸魚廢!水試所開發剩餘物處理技術 水解魚蛋白粉有望成為飼料魚粉替代品
食新聞
謠言拆解
網友瘋傳「燕麥奶鈣含量高」? 這才是謠言!
小心上當!2022年嘉義縣冠軍製茶師圖片遭盜 以一頁式廣告銷售不明來源茶葉
梅花豬肉因為常打針所以最好不要吃?農委會:肉瘤只要切除乾淨並不影響衛生安全
【闢謠】流水席a話題讓舊聞重炒:芭樂汁長蟲才能榨出汁?
國際食事
該如何減少一次性飲料杯?美國星巴克祭出獎勵 目標2023年減少一半廢棄物、2025年塑膠減量20%
歐盟禁止新煙鹼農藥、衝擊甜菜糖生產!竟間接造成歐洲糖供應短缺?
英國第一的果汁品牌Ribena投入再生農業!透過4種方式減少黑醋栗碳排量
紐約Uber Eat推循環餐具減少一次性餐具使用!紐約市議會也提環保法案 業者違規恐受罰
即時新聞
久旱農損又一椿!高雄「李子」受乾旱影響 掛果率差、達救災標準
共樂共榮玩食農!2023花蓮食農博覽會邀您一起實踐食農生活!
2023年金鑽鳳梨、玉荷包荔枝評鑑賽果出爐!青農接班傳承 精益求精的務農精神
頂呱呱宣布漲價!套餐統一漲10元 炸雞、呱呱包漲5元 整體漲幅達7%
安心消費
累積近6萬公斤冷凍莓果遭回收!食藥署擴大抽驗好市多冷凍莓果 本週未新增新陽性案例
「六廚川客料理」黃魚檢出殺菌劑 北市衛生局令下架停售
北市衛生局抽驗美耐皿容器 3件產品未符合規定!若有霧化或刮痕應避免使用
台北市衛生局抽驗散裝飲冰品 這款咖啡凍檢出防腐劑超標!
食事追蹤
【食聞】美國馬鈴薯不僅是全球重要糧食 更為剩食問題提出解方!
泰國進口盒裝雞蛋為何會發霉?原來是溫差、風乾不確實惹的禍!
【食聞】美國馬鈴薯有什麼優勢 憑什麼可以領先全球?
蛤!久未下雨導致文蛤出現死亡?氣候變遷下文蛤養殖 管理2大條件影響甚鉅
產業動態
植物肉只能用大豆來做嗎?遠東生技以微藻製成「藻安植物肉」 蛋白質還高出真肉2倍!
AI導入、前後場全自動化!鬍鬚張未來科技概念店提供新的餐飲消費想像!
全家「隨買跨店取」全商品開放共享!全帳戶、單件商品2大模式讓團購更方便!
會員點數海外也能用!7-11首創旅遊集點護照 去日本也能累積點數
食生活
健康營養
不喝酒也要小心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有可能惡化成肝癌!
便秘、腹瀉都是症狀!少油少辣、多補充蔬果 有效緩解不同類型的腸躁症!
全榖雜糧太硬讓長者咬不動?北市推出簡單電鍋料理、補充銀髮族營養!
為什麼肚子老是在痛?網友熱議慢性腹瀉的最大原因就是因為它!
飲食文化
台東卑南族如何傳承先人智慧 利用本草植物實踐保健飲食?
這一支可不是普通的樹枝!「Swizzle stick」在調酒中扮演了什麼角色?
日本婚禮不送喜餅送什麼?各式鮮豔和菓子 替大喜之日增添祝福
沒有大灶大鼎就少了客家風味!「四炆四炒」代表哪些客家傳統料理精神?
在地創生
搶救小米種原大作戰!慈心種原分享機制有成 世代永續保種新契機
從一粒種籽改變整個食物系統!台東結合國際經驗、在南島文化中尋回飲食的文化源頭
花蓮縣盤點原民傳統農耕知識與飲食文化 盼能保存老祖宗智慧結晶
路邊野草也能做成茶、琴酒?「三玉號」重拾人與土地的連結、讓「吃草」變有趣!
美味食勢
金車「伯朗Pure Brew咖啡系列」以 100%現磨現萃 輕巧方便滿足你的咖啡癮
Betery為三鐵運動員打造能量果膠 以醣類黃金比例打造高效能量
馬修嚴選攜手法朋甜點 限量「優格版北海道雪藏乳酪蛋糕」2023夏季限量上市!
挪威海產季到來!「香檸椒鹽」、「蜜汁烤肉醬」調味醬包 讓鮭魚、鯖魚料理不求人!
節氣飲食
木質調的春蜜上市!台灣原生水錦樹「紅柴蜂蜜」風味濃郁又帶有肉桂茶香
從建材轉變成太巴塱特色料理!花蓮箭筍正當季 一起用味覺了解當地文化記憶
高維生素C、鈣質和膳食纖維 !國產柳橙4月前都吃得到 3大挑選步驟報你知!
秋天到 柿子也黃了!澀柿、甜柿該怎麼挑?
食農教育
讓食農教育走出課堂進入生活!花蓮農友如何重塑食物價值、與消費者對話?
食農教育不只吃健康還要愛護土地!花蓮農友堅持有機種植 照顧生態平衡
食育從認識天然食材開始!花蓮「溫伯力」、「花子好食」用心傳遞天然原味
2023花蓮食農博覽會圓滿落幕!跨世代共遊共學 讓食育價值遍地開花!
食專欄
食品科學
茄紅素有何功效?番茄生吃或加熱的攝取率大不同?
30萬粒芝麻僅能萃出1公克芝麻素!為何成為幫助睡眠、對抗老化與疲勞的青春之源?
除了預防尿道感染 洛神花還有什麼功效?該避免在何時食用?
什麼是「睡眠荷爾蒙」褪黑激素?可助眠但也要注意副作用!
醫學營養
吃這個也癢、吃那個也癢?中醫師教你如何針對體質調養過敏症狀
一天一高纖 便秘遠離我!15種常見水果這款纖維量居冠!
台灣1天廚餘量能堆成70棟台北101!如何減少食物浪費、減緩對原始森林的砍伐?
控制血糖很難嗎?營養師教你3大絕招、讓你穩定控糖!
漁農畜牧
【食聞】2022花蓮食農博覽匯聚食農經驗 落實向下扎根
【食聞】大榮花園有機玫瑰救生態 打造友善無害環境
【食聞】木日光推廣柚香文化 與點心大廠乖乖合作發揚食農之光
【食聞】宇還地有機農場從科技圈回歸土地 實踐科技農夫夢
產業創新
行蹤不定的行動餐車如同遊牧餐廳!社群口碑成為凝聚客群管道
更加M型化的餐飲未來!外送專門店vs. 高單價餐廳 快速便利及體驗極致的頂尖對決
商業環境變化快速 創業與加盟者有這8大重點要注意!
高雄「演唱會經濟」興起!從日本巨蛋看場館產業是門好生意嗎?
飲食文化
「栗林裏」以fine dining創作精神 打造全新概念甜點體驗
雙喜蹦出的新希望!花囍田咖啡莊園用品質串起不容小覷的草嶺咖啡
五度稱霸全球最佳餐廳的Noma將結束營業!fine dining產業正面臨什麼危機?
冷凍除了保鮮還讓烹調更方便?原來這些食材都適合冷凍!
食力特派
【食力會客室】禽畜業永續轉型挑戰!石安牧場如何將惱人雞糞變身再生綠能?
【食.大人物會客室】產地到餐桌的永續之路並不遠!家樂福如何以通路力量推動生態農業?
【食・大人物會客室】0800專線不只有「幹譙」!全家店鋪發生什麼事讓店員變身品牌大使?
隱藏於政大巷弄茶行的「勝水號」 如何以茶會友、以茶提升生活質感?
食驗室
Facebook
Twitter
line
食力特派
童儀展
《食力》創辦人暨總編輯,網路媒體出身的世代,繼而踏進平面媒體的世界,歷經聯合新聞網、城邦出版集團再到數位時代雜誌,並曾於大型食品公司任職,統籌管理兩岸數位行銷與電商業務拓展,養成專研飲食、科技、財經和管理報導能力,並一對一專訪全球與兩岸超過上百家企業CEO。現正則創辦一個關注在地飲食,並從食品生產的源頭、製程加工到品牌行銷的跨域飲食傳媒,期待成為看見問題、提出問題,並可以解決問題的新世代媒體工作者。
11
文章
HOME
食專欄
專欄作家
Featured Sections
專欄文章
要改名請便,但貪小便宜好像不該是理所當然
2021/03/18
日本連鎖壽司品牌「壽司郎」於2021年3月推出促銷活動,只要名字有「鮭魚」二字,就全桌招待免費,因此引爆台灣改名風潮。此次風波與蛋塔錯標價格造成搶購的事件都在提醒我們,看似容易又無傷大雅的行為背後,皆可能造成公務員和服務業人員額外的負擔,這樣貪小便宜的心理值得我們深刻反思。
開拓新「食」力!催生餐飲新創
2020/06/30
因應全球化浪潮與消費型態改變,餐飲業也產生許多變革如新興科技驅動外送商機、美食評鑑機制影響餐飲質變等,加上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使得業者積極思考從根本轉型創新的途徑,用大數據解析餐飲消費概況、拉抬餐飲服務水準,以及運用政府資源協助紓困等。
讓一堆媒體怨嘆的理科太太,媒體到底跟她差在哪?
2019/01/11
近期爆紅的理科太太,各種代言與受邀明星來賓不斷,辛辛苦苦才寫出食品科學內容、已經努力三年的《食力》,為何不行?
愛用「無毒」二字的業者 你確定這招還行嗎?
2018/07/26
「謊言講一遍仍是謊言,但重複千遍就是真理」這是納粹德國政治宣傳的背後主腦,Joseph Goebbels所曾說過的一句話,沒想到套用在被假新聞與恐懼行銷所充斥的現代社會,更顯荒繆。
有闢謠的需求,正代表無知的擴散
2017/10/02
大家可以試著思考一下,一個國家與社會該如何檢視全民的科學素養之好壞?在台灣,其實非常簡單,只要看臉書、Line上各式各樣的食安謠言,以及各種食物相生相剋的長輩圖不斷流竄在全台網海中,就能清楚知道,我們的科學知識教育可說是徹底不合格。
美而美,已是一種早餐的記憶圖騰
2017/08/30
每天出門第一道選擇題就是早餐該吃什麼!曾幾何時,台灣從傳統的燒餅油條與包子豆漿,變成滿街都是總匯三明治、漢堡、吐司、鐵板麵,再加上咖啡與奶茶了。原來,我們生活周遭早已被西式平價連鎖早餐店給攻占,卻完全沒知覺,而那個改變的推手名叫「美而美」。
比起食安問題,無知才更令人擔憂
2017/05/31
食品犯罪,自古皆有之,預防的重點不在於立法的嚴峻、不在於政府的稽查力道,也不在於政客與名嘴口無遮攔地盲目批評,如果上述方式有效,就不會在近期短短不到1個月之內就發生高雄春橋田逾期食品改標出售、台中冷凍肉品業者剪標再販售,以及糕餅名店維格餅家也將即期食品改標再賣等層出不窮的食品犯罪事件了。
想保護卻實質忽視問題 對嗎?
2017/03/01
一個東西,明明是許多人需要的產品,卻因為原則問題,而無法被公開談論,往往只能透過口語傳播,任憑各式訊息在私底下漫天飛舞,原本要保護的使用者反而得不到正確的訊息,造成當初的美意反成惡意。
飲食,絕非只有安全一種價值
2016/12/07
這幾年,「食安」是民眾非常關注的議題,也因為是人民在意的事,逐漸演變成各方勢力競逐利益的好工具。除了過去長久以為真心為食安奮鬥的公民團體外,其他像是這二、三年才把「食安」掛在身上、嘴邊的名人、政治人物,以及各種想要紅、想要追求曝光的人,好似「食的安全」是他們自始至終最追求的核心目標。然而,我們一直強調,飲食,絕對不是只有「安全」一種選項,它包含了美好的味覺享受、人生經驗的回味,以及心理上與精神上放鬆的滿足感。所以我們把好吃的食品叫「美食」,而從沒人把安全的食物叫「美食」吧。
摳腳奶茶給人的教訓就是:食創業沒這麼簡單!
2016/06/15
2016年年初開始,南部開始流行奶茶販賣機,由於標榜現做、限量、不含防腐劑,造成搶購風潮,每每商家補貨前都已大排長龍。當然,人紅遭忌,6月8日出版的壹周刊獨家直擊其中最有名的福知奶茶,爆料生產的奶茶根本大有問題
黑金產業 千億商機下的食安秘密《食力》Vol.3
2016/05/18
時常周遊各國的人或許都會有發現,全球各機場免稅商店裡陳列架上,到處充斥著精神作用物質的販售,也就是咖啡、茶、巧克力、香菸與酒類。
分類精選文章
【食力會客室】禽畜業永續轉型挑戰!石安牧場如何將惱人雞糞變身再生綠能?
傳統的蛋雞場也能做到ESG嗎?石安牧場告訴你,傳統產業也能做永續、更能落實ESG!作為台灣最大的動物福利蛋生產牧場,高產量同樣帶來高量的雞糞、以及洗選蛋的廢水,石安牧場要如何落實回收,並達到循環經濟呢?
茄紅素有何功效?番茄生吃或加熱的攝取率大不同?
為什麼義大利人會說「番茄紅了,醫生的臉就綠了」?原來是因為番茄中具有高抗氧化力的茄紅素擁有許多健康功效。除了多攝取黃橙色的水果、深綠色蔬菜,加油、加熱一同食用更可以提高茄紅素的攝取率!
【食.大人物會客室】產地到餐桌的永續之路並不遠!家樂福如何以通路力量推動生態農業?
自2018年推動「食物轉型計畫」的家樂福,訂下自有品牌家樂福嚴選商品必須在2025 年完全符合生態農業原則。一起來聽榮獲「2022食創獎企業永續創新類二星」肯定的家樂福,是為什麼要發起轉型計畫?過程中經歷了哪些難題,又是如何突破呢?
行蹤不定的行動餐車如同遊牧餐廳!社群口碑成為凝聚客群管道
台灣行動餐車從賣麵包到烤鴨都有,時常在夜市、市集發現它們身影,隨著時代與社群媒體興起,也創造出不同經營模式,就算行動餐車猶如遊牧民族,只要有口碑好能傳千里,有一群死忠粉絲。
30萬粒芝麻僅能萃出1公克芝麻素!為何成為幫助睡眠、對抗老化與疲勞的青春之源?
芝麻素是人類食物裡面少數含有豐富木質素(lignin)的油料植物,且30萬粒的芝麻僅能萃取1公克的芝麻素,而可以助眠、降低膽固醇,也能增強肝臟功能。
吃這個也癢、吃那個也癢?中醫師教你如何針對體質調養過敏症狀
你也會早上起床打噴嚏、流鼻水嗎?又或者吃特定食物時會皮膚癢、嘴唇或眼皮浮腫呢?這些都是過敏的症狀之一。要怎麼改善容易過敏的體質,中醫師建議不要自己隨便補,應請醫師確定體質後,再吃補藥。
編輯選文
香檳命名由來是因為什麼?絕對不是因為聞起來很香!
口感脆又無澀味!高雄場育成小胡瓜新品種「夏青」、「夏植」更適合台灣夏季生產
該如何減少一次性飲料杯?美國星巴克祭出獎勵 目標2023年減少一半廢棄物、2025年塑膠減量20%
品質參差不齊、飼主好擔心!寵物食品廣告標示規範將於2024年元旦上路!
「栗林裏」以fine dining創作精神 打造全新概念甜點體驗
小心洋香瓜新病害!「果腐病」影響收成 台中場呼籲農友善用2款藥劑提前防治
訂閱電子報
訂閱
註冊成為會員
Home
食專題
從教育扎根到環境永續 花蓮
【特別企劃】相同營養、大大優
大麻二酚CBD產品網購隨手可
乾旱農損已破5億元!春雨難掩
進入永續新食代 一窺引領飲食
第一線直擊台灣精品連鎖咖啡開
食科學
食添加
食包裝
食加工
食追溯
食科普
農科技
食新聞
謠言拆解
國際食事
即時新聞
安心消費
食事追蹤
產業動態
食生活
健康營養
飲食文化
在地創生
美味食勢
節氣飲食
食農教育
食專欄
食品科學
醫學營養
漁農畜牧
產業創新
飲食文化
食力特派
食驗室
登入/註冊
Facebook
Youtube
LINE@
×
登入/註冊
Facebook登入
Google登入
記得我
重寄認證信
|
忘記密碼?
登入
還不是會員嗎 ?
立即註冊新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