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瑞士2025年正式實施動物保護新法,規定肉品、乳製品、蛋及青蛙腿包裝須揭露是否涉及無麻醉去角、閹割、強迫餵食等「痛苦程序」,鵝肝醬進口也需標示製程。此舉不僅強化消費者知情權,也衝擊中小業者與國際貿易,掀起全球動保立法效應。
整理=編輯部
多年來,全球動物保護團體一直呼籲消費者「了解你所食用的動物性食品從哪裡來」。然而,絕大多數市售肉品、乳製品與蛋,消費者幾乎無從得知動物在捕捉、飼養或屠宰過程中是否遭受痛苦。瑞士在2025年通過並自2025年5月起正式實施《動物福利條例》(Animal Welfare Ordinance)修法,規定所有肉品、乳製品、蛋及青蛙腿等產品包裝上,都必須清楚標示是否涉及無麻醉的去角、閹割、剪尾、打喙、強迫餵食鵝肝醬等「痛苦程序」。
需標示「痛苦程序」的動物製品有哪些?
其中,鵝肝醬(法語:foie gras,意為「肥肝」,常指由鴨或鵝的肝臟製成的醬品)長期以強迫餵食(force-feeding)的方式製造,即透過管餵大量飼料使鴨或鵝的肝臟異常肥大,因而在許多國家引發動物福利爭議。
這項瑞士法令涵蓋範圍極廣,包括:
1、牛隻未麻醉去角(dehorning)或閹割
2、豬隻未緩痛下剪尾、拔牙或閹割
3、雞隻未麻醉進行喙部處理(debeaking)或降低產蛋的作業(laying reduction methods),例如限制採光或飼料調控
4、青蛙腿若來自未先暈眩後即屠宰的青蛙
5、鵝肝醬成品若源自未麻醉強迫餵食鴨或鵝的肝臟
因此,產品包裝上必須清楚標示,讓消費者能立即辨識動物是否在生產過程中遭受痛苦。瑞士聯邦議會指出,這項標示義務的初衷,是要賦予消費者知情權,避免食品真相被過度包裝或行銷術語掩蓋。
鵝肝醬與皮草也納入管制,中小業者壓力引發疑慮
鵝肝醬因強迫餵食製程,在瑞士已禁止生產超過40年,如今連進口產品也須標示來源與製程。政府同時明確禁止來自殘酷養殖方式或捕獸陷阱取得的皮草產品進口,並預留兩年時間建立驗證機制。
然而,殘酷養殖方式與捕獸陷阱仍未完全納入新規範,讓動保團體如Four Paws等批評規定不夠嚴謹。即便如此,此舉仍代表瑞士在動物福祉領域的領先地位。
新規依賴零售商、餐廳及小型生產者自行監督,判定產品是否須標示。雖有助於即時落實,但也引發外界質疑,小業者恐承受過重的時間與資源負擔。
此外,專家警告,標示資訊若過於繁雜,恐導致「資訊疲勞」(label fatigue),使消費者難以理解每種痛苦來源與標籤意義。學者建議應導入「標示方式簡化模型」及教育輔助措施,才能真正發揮標籤的教育與消費指引功能。
St.Gallen洲的PFAS禁售令,肉乳背後的隱形健康風險
在動物性食品安全方面,瑞士也採取嚴格行動。2024年12月,瑞士St.Gallen洲(St.Gallen)當局在五個畜牧場的肉與乳製品中,檢出PFAS(全氟烷基與多氟烷基物質,俗稱「萬年化學物質」)含量超標。這類化合物無法在人體內分解、容易累積,與腎臟疾病、肝功能失調、甲狀腺異常、癌症、自體免疫疾病及胎兒發育異常高度相關。
因此,St.Gallen洲(St.Gallen)當局全面禁止PFAS超標的肉品及乳製品上市,並呼籲聯邦政府制定全國性PFAS食品安全計畫。目前瑞士對部分食品已有PFAS管制標準,但在肉品與乳製品領域仍屬空白區。此次政府的強硬反應,旨在阻止這類化學污染對消費者健康造成長期傷害,同時也為植物基產品創造了進一步的市場空間。
植物基產品標示也面臨挑戰
面對消費者轉向植物基蛋白,瑞士最高法院於2025年5月推翻先前允許植物基品牌Planted在包裝上使用「肉」等類似字樣的原判決。原判決曾允許Planted使用「雞肉」等文字,以幫助消費者了解產品的口感與用途,但最高法院認為此舉恐造成消費者混淆,遂支持政府上訴。
同時,瑞士聯邦農業研究中心Agroscope也指出,若植物基替代品如杏仁奶、豆奶標示為「milk」字樣,可能引發消費者混淆。雖然此舉能提醒消費者,但也與政府自身飲食指南,以及多數消費者對植物基產品的熟悉度與正面認知產生矛盾。各界對如何在避免誤導與尊重產品定位間取得平衡,仍存在討論空間。
全球示範效應,瑞士影響他國動保政策
瑞士的新政策引發國際關注,其透明標示制度及皮草進口限制,逐漸被視為「可複製模式」。德國零售巨頭Aldi Süd已採取類似作法,亞洲也有175家企業更新其動物福利採購政策。聯合國與多個動物保護組織亦藉此呼籲全球展開更嚴格的立法行動。
儘管仍有人批評規範定義過於寬鬆(例如未涵蓋陷阱捕捉與部分殘酷養殖手段),此法仍被視為一項兼具教育功能與制度示範力的先進政策,推動消費者與產業朝向更人道、透明的食物體系發展。
2025年,瑞士完成一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動保改革:食品標籤從此與「是否造成動物痛苦」掛鉤,進口皮草必須證明無殘酷來源,鵝肝醬則須明確標示製程,同時擴大資訊揭露義務至餐廳與小販。這項政策既展現政府捍衛消費者知情權的決心,也彰顯對動物權益的高度重視。
雖仍面臨實務挑戰(如標示一致性、自我監督及法律門檻等),但瑞士此舉已在國際間形成強大示範效應,有望引領其他國家跟進,為全球動物福利與飲食透明化寫下新篇章。
審稿編輯:林玉婷
延伸閱讀
▶從傳統動物試驗走向零動物犧牲新技術!農藥所出版全國第一本「3R」毒性試驗指南教科書
▶尊重蛋雞生命!晶華酒店集團宣告2026年前台北各館餐廳全面採用非籠飼雞蛋
▶章魚養殖的倫理議題不該被忽視!動保團體倡議歐盟應將章魚納入動物福利水平規範
參考資料
▶In Switzerland, Meat Labels Must Now Disclose Animal Cruelty Pract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