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TV
Menu
食力 foodNEXT
登入/註冊
繁中
繁體中文
簡體中文
English
訂閱
您可能有興趣
校園午餐
牛乳
防疫
食創獎
食驗室
食專題
泥火山下的古村落崛起!彌陀小
【地方困境】近山靠海也擁有史前古文明!高雄彌陀漁村為何仍面臨產業與觀光發展受限的挑戰?
【環境改造】全面改造彌陀漁港、升級餐飲產業 創造「海岸村恰恰好」的休閒體驗
【漁業轉型】提升養殖與加工環境 彌陀導入智能與漁電吸引人才回流
【創業機會】把養殖「傳統產業」變成「傳承產業」!百大漁青張博仁成立漁人隊、打造漁創客基地
台東Action!從慢思維到
萬物糧倉大地慶典 :打破場域疆界 讓藝術品化為框景!引領新視角重新認識台東縱谷之美
台灣好基金會:台灣的好從鄉鎮開始!以慢活精神落腳台東 攜手在地共創豐厚成果
比西里岸文化教育促進會:在地青年化身淨海潛水員 成就守護珊瑚礁與海洋的力量 喚起社區的愛海意識和行動
台東慢食節:用創意慢食料理形塑台東嶄新魅力!乘載在地人文風土 拉近餐桌與產地距離
【特別企劃】幸福米抵「嘉」,
【食聞】不只讓吃的人幸福,也讓農民幸福!「幸福嘉義米」為嘉義在地農民開創新錢景
【食聞】米界精品「幸福嘉義米」的美味關鍵,來自於「管很多」的水稻專家!
【食聞】以幸福嘉義米打造酥脆美味米磚!奮起福米餅店身體力行為在地農業打造正向循環
米飯為人體貢獻了哪些營養?
揭開校園午餐餐費的黑盒子
當所有成本都在漲價 為何校園午餐餐費這麼難漲?
【政策不一致】一個台灣兩種午餐制度!校園午餐該是福利政策還是教育政策?
【收費無依據】22縣市有N種價格!中央、地方、學校互踢皮球 餐費機制為何這麼亂?
【用途不透明】家長質疑黑幕多、業者學校辦餐苦哈哈!餐費怎麼訂才透明?
食在有幫助 USR在嘉義
超高齡社會再造竹林商機是否有機會?嘉義USR計畫攜手農民成為生態保育與綠金經濟第一陣線
【友善飼養】竹碳竟能提高換肉率!中正大學用竹碳改善飼養環境 讓火雞更健康
【循環經濟】中正大學廣泛開發竹經濟的「黑金」應用!竹碳導入養殖漁業 成功改善水質
【慢食運動】到義大利尋找慢食運動精神源頭!南華大學共同打造大林鎮為國際慢城
從縱谷到太平洋,挖掘花蓮在地
物產豐饒、風土多變的花蓮 跟著職人挖掘在地風味
【有機米】全台最大有機米種植戶扛起農業人才孕育責任!銀川永續農場以有機生活營發起土地光復革命
【土肉桂】肉桂也能做牙膏、洗髮精?台灣土肉桂最大種植戶跨足生技應用、遠銷歐美
【在地魚種】身為島國子民卻對海陌生?洄遊吧食魚體驗館幫你找回「懂魚」基因
食科學
食添加
植物肉=全素?號稱「Vegan」的植物肉,未必素食者都能吃!
加工肉品免用容易致癌的亞硝酸鹽?蔓越莓果渣有潛力取代使用
終止白色糖果爭議!歐盟2022年將禁口香糖常用色素「二氧化鈦E171」使用!
高蛋白可樂不是夢!無動物成分的雞蛋蛋白誕生
食包裝
紙杯改造大作戰!從日本包裝大賽獲獎作品拆解包材怎麼越做越環保
取自海洋更要重視海中塑膠污染!美國海鮮公司Bumble Bee以可100%回收的紙板包裝取代塑膠
美國麥當勞成功開發出100%回收材料製成的塑膠杯!為什麼消費者還是希望它做得更多?
誰說紅酒就該是玻璃瓶加軟木塞!比玻璃更輕更耐摔的環保鋁瓶裝紅酒瓶上市
食加工
新加坡和韓國新創都在投入研發!細胞培養蝦最快將於2023年問世
替代性乳製品不斷發展 「母乳」成為下一個目標!細胞農業新創公司「培養」出母乳替代蛋白奶粉
【食聞】DIY「豆腐乳」樂趣多?專家:不建議自行製作
少了油花香哪能算吃肉!美國Yali Bio利用會產油的真菌研發人造脂肪 讓植物肉更香更好吃
食追溯
氣溫再升高 山葵怕熱將缺席!未來吃壽司恐怕再也沒有它
撒胡椒前請注意!歐盟首個香料詐欺報告顯示17%有摻混詐欺疑慮
一個沒有真肉的世界?培養肉、3D列印肉等著引發下一次的食物革命
混茶葉、混咖啡、混橄欖油業者請注意!低成本又好用的產地檢測方法問世
食科普
煎、烤、燉魚前這樣做 有效去除魚腥味!
冰淇淋的甜度、風味都靠「它」!8種常加在冰淇淋中的糖
義式冰淇淋知多少?4大成分帶你一窺Gelato黏稠的秘密!
【食聞】嬌貴的琺瑯鑄鐵鍋,保養其實很簡單?
農科技
種荔枝也能不施藥?鳳試所「夜間綠光」突破性研究 讓天敵「荔枝細蛾」嚇到不敢動
魚廢竟能製成天然瘦肉精!興大生獲首屆默克年輕科學人獎首獎
辨識精準度高達87%!台南農改場攜手成大、雲科大研發精準用藥無人機解決蟲蟲危機
首個運用分子標誌技術育成 高雄農改場與台大耗時8年孕育抗稻熱病新品種「台大高雄1號」
食新聞
謠言拆解
索馬利亞進口香蕉有蟲,吃了會死?防檢局:台灣無進口且台灣香蕉無此病蟲害
吃了添加「胺基乙酸」的超商三角飯糰,並不會讓你想睡覺!
雞塊跟漢堡肉非來路不明!放一百萬個心吃吧!
吃炸雞會性早熟、速食店養6條腿的雞?那些年關於雞的謠言,信了你就輸了
國際食事
反擊好萊塢對拉丁裔的漠視!麥當勞為什麼要花663萬獎金辦短片大賽?
兒童肥胖率日增!聯合利華將自2023年起停止對16歲以下兒童投放食品飲料廣告
得來速落伍了?全球第一台漢堡自販機在美登場 6分鐘熱騰騰出爐!
選擇對環境更友善的低碳飲食!丹麥政府斥資120萬歐元規劃「食品氣候標籤」
即時新聞
衛福部增32種禁用「陶斯松」農作 2022年5月25日起違者最高可罰2億
國際局勢下正是種硬質玉米好時機! 農糧署提供每公頃6萬獎勵金
大樹特產鳳梨銷日3266噸、年增3倍!高雄市長陳其邁:未來玉荷包荔枝也要拼外銷!
全台第一家可可農產加工室啟用!提升屏東可可初級加工品質 增加產銷競爭力
安心消費
【食聞】全台低溫宅配需求大增 「控溫」成安全關鍵!
米濕製品難保存 鼎源華新「港式蘿蔔糕」食品衛生抽驗不合格
台北市衛生局公布67件端午食品抽驗結果 劉家肉粽、愛之味甜辣醬檢驗合格
吃海鮮最怕重金屬殘留!北市衛生局抽檢水產品 「一口小章魚」鎘超標
食事追蹤
標準速食套餐不一定是主流!業者不再堅持一貫化套餐背後的原因竟是?
不是泰式的泰式料理稱霸聲量冠軍?月亮蝦餅、椒麻雞酸甜滋味獲網友熱議
飼料成本高、改吃廚餘不好嗎?神農獎得主:病從口入 非洲豬瘟更可怕!
藏壽司稱霸壽司界的社群聲量冠軍!提升附加價值、創造粉絲互動成關鍵
產業動態
唯快不破!百貨美食街不只品牌汰換速度快 餐點還得定時更新
「蛋捲界LV」六月初一如何不廣設通路 靠數據洞察 花1元可賺回183元?
冰沙暢飲、菜多肉多任選!從石二鍋案例分析如何化解漲價後的消費者反彈
只說真心話的食記分享!美食評論平台Food Marco如何打造沒有業配的商業模式?
食生活
健康營養
【食聞】想要一夜好眠?食藥署提醒:安眠用藥需小心!
具抗氧化、降血糖潛力!「黑磚茶」是什麼?
【食聞】 還在喝運動飲料?運動補水秘笈大公開!原來這樣喝才能零熱量聰明補水
疫情壓力大!不只情緒會讓飲食失控 小心生活絮亂也使你失控吃
飲食文化
河豚料理風味迷人 伊藤博文都曾是座上賓!5種常見的料理方法
各國美食街特色大比拼!台灣密度最高、選擇最多元
法式餐廳「一道接一道」上菜法竟是來自俄國?法國料理的食欲文明
啤酒花是什麼?從哪來?除了添加風味還能延長保存期限、幫助起泡!
在地創生
【地方困境】近山靠海也擁有史前古文明!高雄彌陀漁村為何仍面臨產業與觀光發展受限的挑戰?
【環境改造】全面改造彌陀漁港、升級餐飲產業 創造「海岸村恰恰好」的休閒體驗
【漁業轉型】提升養殖與加工環境 彌陀導入智能與漁電吸引人才回流
【創業機會】把養殖「傳統產業」變成「傳承產業」!百大漁青張博仁成立漁人隊、打造漁創客基地
美味食勢
麥當勞與故宮強勢聯名!「皇帝御製」分享盒加購指定飲品就送「朕就喜翻」撲克牌
【食聞】皇家禮炮「皇室之饌新‧奢饗宴」品酩會首現高雄!
漢堡王全新無防腐劑漢堡「華頌早安餐」上市!參加活動抽一年份早餐券
【食聞】8大不添加!隨緣讓泡麵變簡單 全系列商品通過潔淨標章認證 搭上飲食新潮流!
節氣飲食
中秋烤肉必備的秋刀魚產季來了!吃當季最肥美,擴大抽檢確保食魚安全
維生素A是蘋果的60倍!品嚐「黃金莓」的初夏酸甜滋味,現在正是時候
⿇油糯米雞飯讓你補過冬!口感Q彈、補身抗寒冬
中秋節除了柚子與月餅,吃芋頭還象徵富餘好日子!
食農教育
找回特色原民作物種原!台東農改場輔導部落建置保種圃 打造食農教育傳承基地
小時候胖就是胖!英美為降低健保負擔,推動營養教育已25年
手機就能遠端澆水、檢索適栽種類!桃園農改場智慧植栽管理系統成校園食育推手
糧食安全就是國力的展現!為重建農糧系統 日本全國齊心推食育
食專欄
食品科學
一次就上手!掌握康普茶備料、發酵步驟 自製康普茶也可以很輕鬆
浸米到底會不會產生黃麴毒素?別怕!擔心中毒而不浸米反倒犧牲美味
當飲料、湯品都OK!戲稱「共產可口可樂」的「克瓦斯」如何擄獲斯拉夫民族的味蕾?
抹茶粉的綠色是取自蠶大便的銅葉綠素?別傻了!在台灣銅葉綠素不得添加於抹茶粉也不會以蠶沙為原料
醫學營養
要懂得與好的微生物共存!看似不起眼卻掌管了人體的第二個大腦–腸道
確診飲食掌握7種備品3點原則!反覆發燒、喉嚨痛、咳嗽、有痰得要這樣吃!
你也想靠時下推崇的「限時飲食減肥法」減重嗎?別傻了!最新研究指出限制熱量才是根本之道
吃鹼性食物可以減少痛風發作?別盲信!最新研究:降尿酸治療才是根本之道
漁農畜牧
【食聞】2022花蓮食農博覽匯聚食農經驗 落實向下扎根
【食聞】大榮花園有機玫瑰救生態 打造友善無害環境
【食聞】木日光推廣柚香文化 與點心大廠乖乖合作發揚食農之光
【食聞】宇還地有機農場從科技圈回歸土地 實踐科技農夫夢
產業創新
當健康零食成消費主流?緩解壓力、促進腸道健康的穀物棒正在風頭上
哪種類型餐廳最常拿調理包充當現煮料理?預製菜快速又方便 但使用前要先考慮消費者感受
餐廳在疫情下持續獲利的關鍵!3大重點教你如何打造會賺錢的商業模式
生意超好卻面臨關店危機!台灣傳統小吃老店接班人從缺、無人接棒的困境如何解?
飲食文化
河豚料理風味迷人 伊藤博文都曾是座上賓!5種常見的料理方法
波本威士忌為何叫「波本」?從酒稅、史事來揭秘!
威士忌用過的橡木桶去哪了?秘密買家絕對想不到!
染疫後嗅覺異常怎麼辦?國外興起嗅覺復健食療法 復甦感官機能
食力特派
【線上收聽】想「涮」出好肉 從肉片厚度、鍋具到湯頭都講究?
【食聞】當我們必須與病毒共存,快篩試劑儼然成為生活必需品之一,你對新冠病毒的檢測方式了解有多少?
【線上收聽】一杯無咖啡因的咖啡 草本咖啡如何在市場中竄起?
【線上收聽】大目鮪魚、黃鰭鮪魚未來要吃不到了?全球鮪魚永續保育戰開打!
食驗室
彌陀小漁村的創生3攻略
泥火山下的古村落
慢思維到在地實踐
台東Action!
HOME
食專題
Latest Column
最新專題
泥火山下的古村落崛起!彌陀小漁村的創生3攻略
【地方困境】近山靠海也擁有史前古文明!高雄彌陀漁村為何仍面臨產業與觀光發展受限的挑戰?
2022/05/25
【環境改造】全面改造彌陀漁港、升級餐飲產業 創造「海岸村恰恰好」的休閒體驗
2022/05/25
【漁業轉型】提升養殖與加工環境 彌陀導入智能與漁電吸引人才回流
2022/05/25
【創業機會】把養殖「傳統產業」變成「傳承產業」!百大漁青張博仁成立漁人隊、打造漁創客基地
2022/05/25
【食魚教育】讓孩子從吃魚、懂魚到愛魚 彌陀養殖漁業才有未來
2022/05/25
看更多
Top Column
熱門專題
泥火山下的古村落崛起!彌陀小漁村的創生3攻略
台東Action!從慢思維到在地實踐的22項行動
【特別企劃】幸福米抵「嘉」,來自台農82號的美味
揭開校園午餐餐費的黑盒子
食在有幫助 USR在嘉義
從縱谷到太平洋,挖掘花蓮在地風土的10種味道
台灣乳業將迎來史上最慘淘汰潮
【特別企劃】用科學守護餐點安全及服務,品牌升級、業績成長全都要!
【特別企劃】懶人保健法-總是被忽略的礦物質,喝水就能補充
眼看福島五縣將解禁進口 日本食品真的安全嗎?
食在有幫助 USR在台南
Z世代胃口 你懂嗎?不屑CP值、沒耐心,更care動物&地球!
食在有幫助 USR在屏東
你所不知道的漲價秘辛大公開
食在有幫助 USR在高雄
餐飲販賣機,是噱頭還是賺頭?
餐飲業,可能回不去了! 消費者說半年內恢復「疫」前,業者卻悲觀喊要兩年?
【特別企劃】探索水的無盡奧秘:水的風味產地學
疫情的夏日 呷冰顧健康
台灣夜市拼轉型 盼能走出生路
【特別企劃】防疫期間更要好好保護自己 簡單改變飲食吃出健康好生活!
2021台灣食育力城市大調查
居家防疫飲食大作戰!培養好食力,抗疫一定行
標示說什麼,你真的「豬」道嗎?
最懂吃的台東 品味好食台東的13種美味
2021百貨美食街消費行為大調查
濫「漁」充數!拆解真假海鮮混充術
飲食產業6大困境如何解?食創獎6大成功典範為你揭秘!
【特別企劃】包裝食品與添加物一定得共存嗎?
2020網購食品大調查
【特別企劃】疫情與消費變遷之下,白肉雞產業該如何逆風高飛?
【特別企劃】讓健康的種子萌芽 打造美好未來的「燦」爛桃園
台灣的轉角奇蹟:365天有365種早餐
東海食科40週年紀念特輯
正港酒國英雄
飲食創新英雄榜,誰能搶下2020門票?
【特別企劃】烤肉季節到!教你安心吃、健康補
美牛美豬到底吵什麼?
2020植物肉消費行為大調查
【特別企劃】新飲食世代:看飲食產業的下一步
飲食裡的淘金鎮風華:新北瑞芳小吃
【FBIF2020】飲食產業的疫後新視野
名人搶當食品大亨!
幼兒園的食安黑洞?
你的生活,便利商店說了算!
名廚、作家與網紅的疫後美食
一場回不了頭的戰「疫」!
【特別企劃】餐桌上的國際觀 新北友好「新」滋味
2020巧克力喜好大調查
【特別企劃】是毒還是藥?農藥觀念大解析
被塑造出來的過敏恐慌:無麩質飲食風潮
過動、致癌,都是色素的錯?
【特別企劃】改變農業的未來科技:基因編輯技術
革自己的腦袋!台灣飲食產業劇本重寫
不被時代淘汰的古老食品:起司的秘密
【獨家揭露】黑金詐欺:咖啡豆混充騙局
難以抗拒的速食誘惑!
日本食育典範學!
遊走在法律邊緣的行動經濟
老梗也能玩出新把戲!
咖啡迷,你「啡」誰不可?
【FBIF2019】世界在變,食品業不能不變!
【上海FBIC直擊】預見食品創新趨勢
保健食品是吃心安還是保平安?
關於水的這檔事
2019飲食類觀光工廠大調查
不塑之客的環保觀念更新檔
2018年食安關鍵字:外患
餐飲外送如何送進你心坎?
火鍋:撈出制霸台灣餐飲業秘辛
護心神器:堅果的大小事
翻轉餐盤的人生學!
2018台灣食品業信任大調查
沒落王國的診斷證明
聽信假專家,卻離事實更遠
環保與經濟兼顧的永續農業
重返懷舊零食時代!
一頓沒有人滿意的午餐
中國黃金冷鏈物流時代來臨!
批評味精前,先了解「鮮味」!
台灣謎肉片 這肉乾不科學!
台灣精釀啤酒職人的崛起
破解速食的「快秘密」
【展覽特企】2018台北國際烘焙暨設備展報導
錢都在我這!本宮的食代
殘留超標的真相到底是什麼?
滾滾百億黃金湯:滷味的秘辛
香港:重視食安風險的美食之都
糖與代糖 你吃的是哪種糖?
該變天了 台灣新食代如何創新
食品中的致癌物有這麼嚴重嗎?
夜市上游工廠直擊
戳破2017十大食謠言
解讀2017十大食安事件
2017網購食品夯什麼
咱台灣的深夜食堂
未來餐桌特輯:素蛋白、蟲蟲、蔬菜工廠、機器人
【展覽特企】2017年最夯食飲品趨勢蒐集
花生與花生醬的經濟矛盾
LP?AB?破解優酪乳的摩斯密碼
食農新創能玩出什麼新花樣?MIT告訴你
不可不知的「醃」害防「漬」法
雞精與滴雞精的2倍戰爭
瓶裝水為什麼這麼貴?
【廣編企劃】中鏈脂肪酸 越吃越綺麗的秘密
平價西式早餐店大哉問
又是一個王八蛋!芬普尼事件在鬧什麼?
好吃到升天 高空食安不能搞飛機!
微波調理食品的矛盾大對決
拆解「洋芋片」讓你一口接一口的魔法
「機」渴!機能飲能想喝就喝嗎?
2017年國際食品展 亮點追蹤
夏日大偵「茶」 你真的了解瓶裝茶嗎?
清涼一夏!那細菌呢?
麵包時代!看見台灣ㄆㄤˋ食力
到底油什麼事?打破植物油迷思
有機=無農殘?誤會大了!
減肥就是一場體內生化戰
食安或政治?美豬到底吵什麼?
【台北食安週特企】安心外食,食安有感
你不知道的真「麵」目
【展覽特企】烘焙創新力 開拓『暖』實力
年年出現的戰役—禽流感
瞎蜜!台灣蜂蜜有一半是假的?
寶寶喝了什麼,寶寶不能說?
吮指的誘惑:巧克力
別鬧了!日本食品到底能不能吃?
食,大人物
泡的「粉」營養?
嚼對停不住 口香糖
食力2016猴塞雷年終大調查
雞排雞排多大牌?
咕咕雞的都市傳說
【廣編企劃】你真的了解基改作物嗎?
台灣NO.1有機樂活聚落
泡麵是「拍咪呀」嗎?
【展覽特企】國際食飲品 趨勢最前線
30年磨一劍 醋飲
植物奶有多紅?
吃素,到底好不好?
烤肉的季節,就大口吃吧!
一杯手搖飲 你到底喝了什麼?
蛋蛋大變身
搶救剩食大作戰
台灣乳業出了什麼問題?
潔淨標示 食品業革命的新趨勢
【食安特企】台灣食安第一關
老了,該吃什麼?
大家來找茶
安心吃粽 別讓屈原笑你呆
呷飯皇帝大
黑金產業的食安秘密
紛擾20年 基改作物大揭密
安心吃油-認識橄欖油的5堂課
網路團購美食天王大突擊
居家煮食夯!拆解料理神器
認識食物中毒的日常風險
就是他們讓我們吃黑心食品
拆解食安謠言
年節食品的擇食指南
油不得你!知識讓你挑好油
台灣食安政策客廳會
基因改造食品知多少?!
台灣需要什麼樣的食安政策?
吃火鍋的食安選擇
咖啡的基本
認識乳酪:原料、過程與風貌
麵包的基本:從酵母、麵粉到烘焙
你喝的真的不是化工奶!
夜市裡的人氣小吃大集合
編輯選文
從全聯麵包到嵜本生吐司都在用!「亞洲烘焙模具王」三能如何從年營收衰退到3年翻身創20億新高?
藏壽司稱霸壽司界的社群聲量冠軍!提升附加價值、創造粉絲互動成關鍵
高雄輔導轉型有機手採青梅出貨了!4月底前限時上架家樂福 全台買得到
荔枝籽產生新價值!竟然能作為糖果、布丁 甚至蛋黃醬的增稠劑?
荔枝椿象剋星來了!苗栗農改場提升「平腹小蜂」生產技術力剋荔枝椿象
從元宇宙到虛擬貨幣都有它!必勝客靠「NFT盲盒比薩」、「比特幣比薩」成功開創數位食代
波本威士忌為何叫「波本」?從酒稅、史事來揭秘!
訂閱電子報
訂閱
註冊成為會員
Home
食專題
泥火山下的古村落崛起!彌陀小
台東Action!從慢思維到
【特別企劃】幸福米抵「嘉」,
揭開校園午餐餐費的黑盒子
食在有幫助 USR在嘉義
從縱谷到太平洋,挖掘花蓮在地
食科學
食添加
食包裝
食加工
食追溯
食科普
農科技
食新聞
謠言拆解
國際食事
即時新聞
安心消費
食事追蹤
產業動態
食生活
健康營養
飲食文化
在地創生
美味食勢
節氣飲食
食農教育
食專欄
食品科學
醫學營養
漁農畜牧
產業創新
飲食文化
食力特派
食驗室
登入/註冊
Facebook
Youtube
[email protected]
×
登入/註冊
Facebook登入
Google登入
記得我
重寄認證信
|
忘記密碼?
登入
還不是會員嗎 ?
立即註冊新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