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2025年8月,南韓建國大學發表一項針對「堅果奶與咖啡結合效果」的研究,結果顯示:未烘烤腰果奶在甜味、質地與餘味表現上皆優於其他植物奶,在感官評測中奪冠,有望成為咖啡專用植物奶新寵。研究亦指出,烘烤核桃奶與榛果奶則在抗氧化力方面超越牛奶,為健康導向與機能咖啡市場注入新契機。
撰文=編輯部
南韓東國大學食品科學團隊於2025年8月1日在《Scientific Reports》發表最新研究,指出烘焙過的榛果奶與核桃奶混入咖啡後,其抗氧化活性明顯高於傳統牛奶,開啟植物奶成為「功能型咖啡夥伴」的新方向。此發現對乳製品替代品與專業咖啡市場具高度啟發性。
抗氧化表現與健康價值提升
研究比較了烘焙與未烘焙的杏仁奶、腰果奶、榛果奶與核桃奶與傳統牛奶在咖啡中的表現。結果顯示,所有烘焙版本的植物奶在抗氧化能力與總酚含量上均優於牛奶。研究指出,熱處理破壞堅果細胞壁,並透過梅納反應(Maillard reaction)釋放抗氧化化合物,有助健康並提升咖啡機能性。
此外,烘焙處理亦顯著提高油酸、亞油酸與亞麻油酸等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這些成分不僅具健康價值,還能增強咖啡的香氣與口感層次。
感官評測:未烘焙腰果奶勝出
在17位專業評審進行的盲測中,雖然牛奶仍為整體評分最高,但未烘焙腰果奶獲得植物奶中的最佳分數。其甜味適中、質地柔滑、餘味清淡且苦味最低,被認為最能貼近消費者偏好。
相對地,未烘焙杏仁奶苦味最重;烘焙核桃奶則因其濃郁堅果香氣而脫穎而出。研究指出,消費者選擇植物奶時,風味與口感遠比營養價值更具決定性。
顆粒大小影響穩定性,產品開發需優化
研究亦評估了植物奶與咖啡混合後的物理穩定性,發現植物奶顆粒普遍大於牛奶,導致分離速度較快。然而,烘焙榛果奶與核桃奶的顆粒最小,穩定性最佳,顯示配方與處理方式可明顯影響最終產品表現。
研究指出,杏仁奶與腰果奶顆粒偏大與植物蛋白乳化能力有限與纖維殘留有關。此結果為植物奶業者提供關鍵方向:優化乳化技術與配方設計,才能推出穩定且具咖啡適配性的產品。
全球植物奶市場成長,咖啡應用成關鍵戰場
2024年全球植物奶市場年增長率達5%,市值突破224億美元,其中超過30%與咖啡飲品應用相關。杏仁奶依然為北美市場主流,但新型核桃奶、腰果奶等差異化選項正迅速崛起。
此次研究顯示,植物奶不只是替代牛奶的產品,更可能為咖啡創造新的風味與機能價值。隨著消費者對健康與環保意識提升,結合營養、穩定性與口感的咖啡專用植物奶將成為未來市場熱點。審稿編輯:林玉婷
延伸閱讀
▶全球植物奶油市場2035年上看9.27億美元!低乳糖、高營養、潔淨標籤成主力賣點
▶植物奶是怎麼做的?手工與包裝產品有何不同?
▶營養的堅果單吃太無聊!該如何入菜?
參考資料
▶green queen,Which Nut Milk Makes for the Best Latte? This Coffee Study May Have An Answ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