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甜菊糖被視為糖的天然替代品,卻在飲料市場歷經起伏。從可口可樂的失利,到新一代高純度「甜菊糖3.0」登場,科技讓它的風味更接近蔗糖,也帶來更高成本與口感挑戰。隨著健康意識與減糖政策推動,甜菊糖正嘗試重返主流舞台,尋求在風味、成本與市場接受度間的平衡,能否再次掀起無糖飲革命?
撰文=編輯部
飲料是甜菊糖最大的應用領域,但這條道路並不平坦。它是否仍然具備在減糖領域成為「超級明星」的潛力?
甜菊糖初登場差點慘遭淘汰?
2014年,可口可樂以盛大姿態推出Coca-Cola Life,試圖用「綠色包裝、天然來源」形象來創造新世代汽水。這款產品以甘蔗糖搭配甜菊糖調味,被定位在經典可樂與健怡可樂之間,兼具甜味與低卡特點。然而消費者反應並不熱烈,Coca-Cola Life最終於2020年正式退市。
雖然首戰失利,但可口可樂並未完全放棄甜菊糖。2023年,再次悄悄在Coke Zero配方中加入少量甜菊糖,並於2024年底推廣至全美市場。雖然產品依舊是零卡、主要依靠人工甜味劑,但這個調整象徵著甜菊糖再度回到核心舞台。透過「混合策略」幫助甜菊糖逐步進入主流市場。
2014年,可口可樂以甘蔗糖搭配甜菊糖調味推出Coca-Cola Life,但是市場反應不佳。
健康浪潮加速植物性甜味劑崛起
甜菊糖源自南美洲植物,甜度可達蔗糖的200~300倍,是減糖的重要方案。根據Future Market Insights資料,全球甜菊糖市場規模預估2035年將成長至25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約6.2%。飲料是甜菊糖的最大終端應用,占其全球使用量的約35%,且飲料市場本身預計至2035年以6.8%CAGR成長。
推動甜菊糖崛起的健康趨勢並未減弱,反而更強烈:糖稅、糖尿病、零卡需求,持續驅動飲料製造商尋找植物性甜味劑替代方案。甜菊糖依然是跑在最前端的選項。
全球食品品牌加速導入甜菊糖
除了可口可樂,許多品牌也展現甜菊糖的應用潛力。英國的iPRO Hydrate主打「天然植物甜味」,成功打入歐洲零售通路,在運動與機能飲料市場引發關注。美國則有Olipop、Poppi,以腸道健康飲品為核心,並結合甜菊糖塑造「更健康的選擇」。
最具代表性的則是Zevia。自2007年創立以來,Zevia堅持以甜菊糖為核心,強調天然、植物基底定位,是最早全面擁抱甜菊糖的現代汽水品牌。執行長Amy Taylor指出,甜菊糖在不同風味中表現差異明顯,因此品牌投入大量研究。近期Zevia更透過運用甜菊糖植株不同部位的成分,在風味曲線上取得突破,使產品口感更接近傳統汽水,進一步鞏固市場競爭力。目前Zevia已擴展至能量飲與茶飲類別,並於北美超過8萬個據點販售,持續推動甜菊糖進入主流消費市場。
科技進步卻還有3大挑戰需克服
甜菊糖早期應用多依賴甜菊糖甘A(Reb A),因價格低廉而被廣泛使用,但在高濃度下容易帶出苦澀後味。隨著技術進步,市場逐漸轉向甜菊糖甘M與甜菊糖甘D等高純度糖苷,這些新一代成分能更接近蔗糖口感,並減少後味,被統稱為「甜菊糖3.0」。業界將「甜菊糖3.0」視為利用發酵或甜菊葉不同部位萃取的高純度糖苷產品,能在不改變植物來源的前提下,重建更自然、乾淨的甜味體驗。
不過,這場演變更像是「漸進推進」而非「爆炸革命」:產品風味逐步改善,但尚未徹底翻轉市場格局。
Future Market Insights市場顧問Nandini Roy Choudhury表示:「甜菊糖在飲料市場的成長確實往上走,但並非爆炸性成長。」她進一步指出,甜菊糖真正的挑戰在於「如何達到與蔗糖的成本與規模平價化」。
儘管技術進步,甜菊糖在飲料應用上的挑戰仍在:
1、風味問題:甜菊糖的甜味釋放較慢、停留時間較長,若配方不佳,容易產生苦澀或甘草味。這是消費者最常抱怨的餘味問題。
2、口感不足:甜菊糖用量極低,無法提供糖帶來的「體積感」,讓飲料顯得稀薄,需要額外添加增稠劑或填充物。
3、成本考量:甜菊糖甘A的價格最低,仍占約60%市場銷售量,但需額外補強15~20%的甜度,且常需搭配掩味劑。甜菊糖甘M的甜味乾淨、接近糖,但成本過去高達甜菊糖甘A的10倍,目前雖已下降,但仍約高出3倍。
甜菊糖能否成為主角?
甜菊糖的發展是一場長跑。從可口可樂的失敗案例,到新一代糖苷的崛起,再到Zevia、iPRO Hydrate等品牌的突破,甜菊糖仍被寄予厚望。然而,要真正打進主流飲料市場,它必須解決3大問題:風味餘味、飲料口感與成本差距。當發酵技術成熟、製造成本下降、消費者口感接受度提高後,甜菊糖才可能迎來真正的「甜菊糖3.0時代」,並從配角蛻變為飲料市場的主角。
審稿編輯:林玉婷
延伸閱讀
▶健康汽水真有可能?美國OLIPOP以穩定血糖實證迎戰可樂巨頭
▶從珍稀松露到減糖救世主!「蜂蜜松露甜味劑」問世 天然高甜無熱量、有望2026年全球上
▶不苦澀且性質更穩定!美國嘉吉推出升級版天然甜菊糖苷甜味劑
參考資料
▶FoodNavigator, Stevia 3.0: Can the plant-based sweetener finally crack mainstream bever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