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美國非營利食物浪費研究機構ReFED最新估算指出,美國感恩節當天約有1.45億公斤食物遭浪費,價值約新台幣177億元,若能妥善分配,理論上可提供2.67億份餐食。過度備料、剩食未善用與保存不足是主要原因;火雞與乳製品則是最常被丟棄的品項。大量剩食進入掩埋場後會產生甲烷,使食物浪費成為氣候負擔來源。透過精準採購、剩食再利用與堆肥,家庭可在節慶期間大幅降低浪費與環境衝擊。

撰文=編輯部

美國非營利食物浪費研究機構ReFED的2025年分析指出,單在感恩節當天,美國浪費的食物量就高達約1.45億公斤(320 million pounds),價值約新台幣177億元(約5.5億美元)。若能妥善分配,理論上可提供約2.67億份餐食。造成浪費的主因之一是過度備料與分量估算失準。多數感恩節主辦者為避免食物不足而額外多買、多做,導致實際消耗遠低於準備量;部分剩菜未能妥善保存與再利用,也進一步造成浪費。

ReFED與其他研究者指出,火雞與乳製品如奶油、鮮奶是最常成為剩食的類別。這些食材的生產過程耗費大量水、土地與能源,丟棄後對環境的衝擊更為明顯。大量剩食若進入掩埋場,會因微生物分解產生甲烷,而甲烷的溫室效應強度遠高於二氧化碳,使食物浪費不僅是資源損失,也加劇氣候負擔。

環保機構指出,若能減少浪費、增加剩食再利用,或在最後階段進行堆肥處理,不僅可降低甲烷排放,也能更有效運用資源。每份浪費的食物,理論上都是原本可供應弱勢族群的一餐,感恩節浪費對食物公平性造成的影響不容忽視。

倡議者建議家庭在採購與備料階段即可提高精準度。例如,每人準備約110公克熟火雞肉、蔬菜與配菜以半杯約120毫升為基準,有助避免過量。外觀不完美或即將接近賞味期限的蔬果同樣適宜使用,可減少整體浪費。若有剩菜,可透過轉換料理形式延長食物壽命,如將火雞骨與蔬菜邊料熬製湯底、以馬鈴薯泥製作煎餅或華夫餅、將南瓜派餡轉作濃湯或咖哩。無法食用的部分如蔬菜根、果皮與蛋殼則可進行堆肥,避免進入掩埋場。

透過事前規劃、剩食再利用與妥善處理,即使是節慶期間的大型聚餐,也能有效降低對環境與資源的壓力。

審稿編輯:林玉婷

延伸閱讀
每個美國人每年丟棄約73公斤食物!報告指出忙碌生活讓冰箱變垃圾桶
少肉多菜真的能救地球?最新研究:每年可救1500萬人、碳排減半!
全球每天浪費10億份餐點、6成來自家庭!日本、韓國、杜拜教你怎麼少丟一餐

參考資料
▶AP news,Your Thanksgiving leftovers are harming the planet. There are ways to shop and cook smar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