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大苑子在「石虎柳丁」爭議後於2025年11月21日晚間再度發聲明,承認拍攝與採購流程未同步,導致宣稱與事實脫節,引發外界對永續敘事可信度的質疑。事件凸顯品牌在使用生態保育語彙時,必須以更高標準管理資訊與流程;行銷若先於實際行動,就可能讓多年累積的產地合作與永續形象在一夕之間受到衝擊。
撰文=林玉婷
大苑子「石虎柳丁」宣稱引發的爭議持續延燒。2025年11月21日大苑子發布最新聲明,承認在影片拍攝與資訊溝通上確有不足,並由董事長邱瑞堂率領幹部同仁,前往南投中寮向南投中寮長壽天然農場主人張鴻濱親自致歉。這也是事件爆發後,大苑子第二度公開說明並且正式道歉,顯示品牌開始正面回應外界對其永續敘事與採購透明度的質疑。
未採購卻已上架宣傳 大苑子承認流程出問題
大苑子說明,2025年10月到長壽天然農場拍攝,是因為受邀參與地方相關單位之農業輔導與推廣,為推廣在地農產品特色,邱瑞堂為此邀請友好品牌共同參與推廣,向消費者溝通石虎棲息地保育的重要性,準備在11月中的發佈會公開播放,並將與長壽天然農場的合作作為重點。但是後來發布會延後到11月25日,大苑子自認在基於決定合作基礎下,且確定參與發佈會,所以先行將影片公開,卻因此引發外界誤會。
大苑子坦承流程疏失,應在影片上架前向農場清楚溝通並說明採購狀態,卻因為流程與資訊管理不足,才讓拍攝內容被視為今年度合作的證據,造成農場壓力與消費者誤解。
聲明中,大苑子再次強調自2018年起已與張鴻濱合作7年,在事件發生後,採購主管連續多日向張鴻濱溝通並表示歉意,也表達會按原來的採購計劃進行,但目前所有柳丁皆已轉銷出去,因此未能於今年度繼續合作。聲明指出「大苑子邱瑞堂先生仍在爭取與張鴻濱先生的合作,即便今年無法合作,明年也將繼續合作。」由此也證實大苑子先前宣稱「全面使用石虎柳丁」的說詞,並沒有真正對應到年度採購事實。
永續語彙需要更高精準度 品牌敘事不能比行動快
大苑子表示,從本次事件中深切檢討,未來將會更謹慎處理與農友、社區及相關團體的合作與影像使用事宜,更加尊重生態保育的專業及農友權益,避免類似情形再次發生。
這起爭議再次提醒:當品牌使用「石虎柳丁」這類具有保育意義的語彙時,涉及的不僅是產品敘事,也觸碰到農民與在地社群多年累積的生態努力。標示本身具有公共性與敏感度,品牌在使用前就必須確保資訊與現況吻合。
此外,行銷動作比採購決定快,就容易出問題。這次事件暴露的關鍵不只在於大苑子是否支持台灣農業,更大的爭議在於行銷動作比採購決定更快一步。當農場尚未確認能否供貨、採購條件也還沒談定,品牌就已拍攝、剪輯、發布宣傳影片。當實際採購沒有發生時,影像與宣稱自然容易被誤認為事實。永續溝通需要的是「先把事做好,再說得清楚」。只要流程稍微倒過來、說明不完整,就會讓原本想呈現的理念變成爭議來源。

延伸閱讀
▶到底買了沒?大苑子「石虎柳丁」宣稱惹議!採購國產鮮果的永續定位為何翻車?
▶甜點永續信任危機!近6成台灣消費者質疑餅乾蛋糕品牌有漂綠嫌疑
▶美國肉品巨頭泰森食品遭起訴「漂綠」!消費者該如何相信企業環保承諾、避免受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