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澳洲食品通膨推升家庭採買成本,部分民眾開始尋找超市以外的買菜途徑。紐西蘭訂閱服務「Wonky Box」近年快速成長,以宅配「醜蔬果」為核心,協助農民處理外觀不符超市標準的作物,同時提供消費者更低成本的時令蔬果選擇。4年來已減少433萬公斤可食垃圾,成為永續、價格與供應三方兼顧的新模式。

2025年澳洲大型連鎖超市帶給一般消費者的「帳單震撼」已成為普遍的現象,主要原因來自持續攀升的食品通膨和生活成本。住在市中心和近郊的民眾,有85%在超市買菜,但是他們面臨兩道難題:價格高昂,還有因氣候條件不佳而產生的缺貨。對於時間緊湊、沒有餘力逛農夫市集或傳統市場的消費者來說,是不是還有其他管道可以購買經濟又實惠的新鮮蔬果呢?讓我們來看看紐西蘭的「Wonky Box」怎麼做。

Wonky Box「醜蔬果」訂閱制 4年救回433萬公斤食物

2021年創業於威靈頓的「Wonky Box」如名字所示,是一家專門拯救進不了超市大門的醜怪蔬果,並以訂閱制的方式宅配到府;此舉不僅深受顧客喜愛,更獲得農家青睞,打造了一個有利於農夫、消費者和環境的三贏商業模式。創辦人西姆斯(Angus Simms)估計,4年來約減少了433萬公斤的可食垃圾,這些不賣相的農產品通常因為生產者找不到買家而面臨垃圾掩埋場的命運,其巨量被比喻為「相當於31頭藍鯨的體積」。在食物浪費和糧食不安全之間,Wonky Box果斷轉賣仍具有營養價值的蔬菜水果,為兩大難題搭建解決的管道;過去眼睜睜看著農產品被丟棄的農人有了收入,消費者以更低廉的價格購得品質優良的蔬果,還能減輕垃圾對環境造成的負擔。無論是形狀太大、太小、太醜或太怪,甚至單純是收成過剩,對Wonky Box來說都是有價值的。

紐西蘭Wonky Box專門販售進不了超市的醜怪蔬果,以訂閱制方式宅配到府。(圖片來源:Wonky Box youtube頻道)

尺寸、類別與頻率自由搭配 蔬果肉品通通宅到家

草創時期,Wonky Box起初在封城期間為Levin農場服務,將原本應該在週末市集販售的產品包裝成箱,賣給親友之外,也在社群網站上試賣。如今,該企業雇有40名員工在威靈頓、奧克蘭及基督城等3間配送中心工作。顧客可從3種尺寸的箱型中選擇,箱內裝載當地農夫種植的各類蔬果,次數方面可選擇每週、每兩週或每月宅配一次。官網上的箱型選項及價格說明如下(幣值=紐幣):

第1類、時令綜合蔬果

小箱:$23,至少7種蔬果(含2種水果)

中箱:$32,至少10種蔬果(含3種水果)

大箱:$46,至少12種蔬果(含至少3種水果)

第2類、時令蔬菜:採收後24小時內完成包裝,並從農場直送。

小箱:$23,至少7種蔬菜

中箱:$32,至少10種蔬菜

大箱:$46,至少12種蔬菜

第3類、精選肉品:來自紐西蘭農場的精肉,飼養來源可追溯。草飼牛肉、放養豬肉與人道飼養的羊肉等,皆是以關懷之心對待動物與土地的生產者。

小箱:$59,1.5~2公斤,4款肉品

大箱:$99,3公斤,5款肉品

第4類、時令水果:在地種植的當季甜美果實。

均一箱:$25,4~5公斤,6種水果

訂閱數暴增3倍 配送路線延伸鄉鎮

紐西蘭人對於Wonky Box的需求急遽攀升,訂閱服務訂單爆滿,2024年3月至2025年2月期間客戶人數增長近3倍。這現象反映出民眾在消費習慣上的轉變,無論居住何處,愈來愈多人重視永續性與減少食物浪費更甚於價格與外觀。2025年5月該企業擴大服務路線,將其延伸至紐西蘭的鄉鎮,如距離威靈頓38公里外的懷特曼山谷(Whitemans Valley)。此外,2025年10月又宣布增加新的肉品、乳酪和穀物產品線「Good Groceries好食品」。這一產品線將秉持可追溯、有道德的高標準來經營,其商品分為兩大類:冷藏和補充式;前者含肉品、乳酪和醃製品,後者含穀物、豆類和乾貨,並一致採用可分解的包裝。儘管愈來愈多的民眾轉向Wonky Box,遠離超市雙頭壟斷的局面,其創辦人強調將繼續專注於挑選商品,以地產地消、好品質和公平價格為核心,而非向超市業者下挑戰書。

「醜蔬果」為什麼更值得?

Wonky Box的努力與成功證實了「醜怪」並不等於次等或劣質,因為每樣產品都基於營養品質、產地與理念而嚴選。該企業相信消費者有權知道食物的來源、栽種方法及動物的飼養方式,並確信他們的購買行為能支持善良的生產者做對的事,最後再回饋到健康安全的食物中。有人或許會問:連鎖超市Woolworths也有廉價的醜蔬果區,為什麼要訂購Wonky Box呢?首先,選擇不夠多樣化,醜蔬菜區通常只有長年的蘋果、紅蘿蔔、青椒、番茄、櫛瓜等,並沒有時令菜。再者,若同樣以7種蔬果、不含運費來比較的話,在Woolworths的花費是澳幣$29.2(紐幣約$33.65),比Wonky Box貴了$10紐幣。由此可見,長期下來消費者在經濟上的受益會更大。

在這個選擇多樣化的時代,每一天都有人在連鎖超市忍受擁擠的走道及過高的價格。何不轉換思維,向照顧農夫的友善經營者,購買當季新鮮又環保的蔬果呢?當我們對飲食生活保持靈活應變的態度,包括接受食物的不完美模樣,在廚房勇於嘗試新食譜,並對當季食材充滿好奇熱忱,將有很多的機會找到更經濟實惠的買菜方案。

【本文為作者意見,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審稿編輯:林玉婷

延伸閱讀
極端天氣讓「醜蔬果」暴增 如何讓消費者降低審美標準?
只是外觀不夠完美 醜食其實一樣美味!如何賦予醜食新價值?
該怎麼減少食物浪費?食品業的點「食」成金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