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TV
Menu
食力 foodNEXT
登入/註冊
繁中
繁體中文
簡體中文
English
訂閱
您可能有興趣
校園午餐
牛乳
防疫
食創獎
食驗室
食專題
泥火山下的古村落崛起!彌陀小
【地方困境】近山靠海也擁有史前古文明!高雄彌陀漁村為何仍面臨產業與觀光發展受限的挑戰?
【環境改造】全面改造彌陀漁港、升級餐飲產業 創造「海岸村恰恰好」的休閒體驗
【漁業轉型】提升養殖與加工環境 彌陀導入智能與漁電吸引人才回流
【創業機會】把養殖「傳統產業」變成「傳承產業」!百大漁青張博仁成立漁人隊、打造漁創客基地
台東Action!從慢思維到
萬物糧倉大地慶典 :打破場域疆界 讓藝術品化為框景!引領新視角重新認識台東縱谷之美
台灣好基金會:台灣的好從鄉鎮開始!以慢活精神落腳台東 攜手在地共創豐厚成果
比西里岸文化教育促進會:在地青年化身淨海潛水員 成就守護珊瑚礁與海洋的力量 喚起社區的愛海意識和行動
台東慢食節:用創意慢食料理形塑台東嶄新魅力!乘載在地人文風土 拉近餐桌與產地距離
【特別企劃】幸福米抵「嘉」,
【食聞】不只讓吃的人幸福,也讓農民幸福!「幸福嘉義米」為嘉義在地農民開創新錢景
【食聞】米界精品「幸福嘉義米」的美味關鍵,來自於「管很多」的水稻專家!
【食聞】以幸福嘉義米打造酥脆美味米磚!奮起福米餅店身體力行為在地農業打造正向循環
米飯為人體貢獻了哪些營養?
揭開校園午餐餐費的黑盒子
當所有成本都在漲價 為何校園午餐餐費這麼難漲?
【政策不一致】一個台灣兩種午餐制度!校園午餐該是福利政策還是教育政策?
【收費無依據】22縣市有N種價格!中央、地方、學校互踢皮球 餐費機制為何這麼亂?
【用途不透明】家長質疑黑幕多、業者學校辦餐苦哈哈!餐費怎麼訂才透明?
食在有幫助 USR在嘉義
超高齡社會再造竹林商機是否有機會?嘉義USR計畫攜手農民成為生態保育與綠金經濟第一陣線
【友善飼養】竹碳竟能提高換肉率!中正大學用竹碳改善飼養環境 讓火雞更健康
【循環經濟】中正大學廣泛開發竹經濟的「黑金」應用!竹碳導入養殖漁業 成功改善水質
【慢食運動】到義大利尋找慢食運動精神源頭!南華大學共同打造大林鎮為國際慢城
從縱谷到太平洋,挖掘花蓮在地
物產豐饒、風土多變的花蓮 跟著職人挖掘在地風味
【有機米】全台最大有機米種植戶扛起農業人才孕育責任!銀川永續農場以有機生活營發起土地光復革命
【土肉桂】肉桂也能做牙膏、洗髮精?台灣土肉桂最大種植戶跨足生技應用、遠銷歐美
【在地魚種】身為島國子民卻對海陌生?洄遊吧食魚體驗館幫你找回「懂魚」基因
食科學
食添加
植物肉=全素?號稱「Vegan」的植物肉,未必素食者都能吃!
加工肉品免用容易致癌的亞硝酸鹽?蔓越莓果渣有潛力取代使用
終止白色糖果爭議!歐盟2022年將禁口香糖常用色素「二氧化鈦E171」使用!
高蛋白可樂不是夢!無動物成分的雞蛋蛋白誕生
食包裝
紙杯改造大作戰!從日本包裝大賽獲獎作品拆解包材怎麼越做越環保
取自海洋更要重視海中塑膠污染!美國海鮮公司Bumble Bee以可100%回收的紙板包裝取代塑膠
美國麥當勞成功開發出100%回收材料製成的塑膠杯!為什麼消費者還是希望它做得更多?
誰說紅酒就該是玻璃瓶加軟木塞!比玻璃更輕更耐摔的環保鋁瓶裝紅酒瓶上市
食加工
新加坡和韓國新創都在投入研發!細胞培養蝦最快將於2023年問世
替代性乳製品不斷發展 「母乳」成為下一個目標!細胞農業新創公司「培養」出母乳替代蛋白奶粉
【食聞】DIY「豆腐乳」樂趣多?專家:不建議自行製作
少了油花香哪能算吃肉!美國Yali Bio利用會產油的真菌研發人造脂肪 讓植物肉更香更好吃
食追溯
氣溫再升高 山葵怕熱將缺席!未來吃壽司恐怕再也沒有它
撒胡椒前請注意!歐盟首個香料詐欺報告顯示17%有摻混詐欺疑慮
一個沒有真肉的世界?培養肉、3D列印肉等著引發下一次的食物革命
混茶葉、混咖啡、混橄欖油業者請注意!低成本又好用的產地檢測方法問世
食科普
煎、烤、燉魚前這樣做 有效去除魚腥味!
冰淇淋的甜度、風味都靠「它」!8種常加在冰淇淋中的糖
義式冰淇淋知多少?4大成分帶你一窺Gelato黏稠的秘密!
【食聞】嬌貴的琺瑯鑄鐵鍋,保養其實很簡單?
農科技
種荔枝也能不施藥?鳳試所「夜間綠光」突破性研究 讓天敵「荔枝細蛾」嚇到不敢動
魚廢竟能製成天然瘦肉精!興大生獲首屆默克年輕科學人獎首獎
辨識精準度高達87%!台南農改場攜手成大、雲科大研發精準用藥無人機解決蟲蟲危機
首個運用分子標誌技術育成 高雄農改場與台大耗時8年孕育抗稻熱病新品種「台大高雄1號」
食新聞
謠言拆解
索馬利亞進口香蕉有蟲,吃了會死?防檢局:台灣無進口且台灣香蕉無此病蟲害
吃了添加「胺基乙酸」的超商三角飯糰,並不會讓你想睡覺!
雞塊跟漢堡肉非來路不明!放一百萬個心吃吧!
吃炸雞會性早熟、速食店養6條腿的雞?那些年關於雞的謠言,信了你就輸了
國際食事
反擊好萊塢對拉丁裔的漠視!麥當勞為什麼要花663萬獎金辦短片大賽?
兒童肥胖率日增!聯合利華將自2023年起停止對16歲以下兒童投放食品飲料廣告
得來速落伍了?全球第一台漢堡自販機在美登場 6分鐘熱騰騰出爐!
選擇對環境更友善的低碳飲食!丹麥政府斥資120萬歐元規劃「食品氣候標籤」
即時新聞
衛福部增32種禁用「陶斯松」農作 2022年5月25日起違者最高可罰2億
國際局勢下正是種硬質玉米好時機! 農糧署提供每公頃6萬獎勵金
大樹特產鳳梨銷日3266噸、年增3倍!高雄市長陳其邁:未來玉荷包荔枝也要拼外銷!
全台第一家可可農產加工室啟用!提升屏東可可初級加工品質 增加產銷競爭力
安心消費
【食聞】全台低溫宅配需求大增 「控溫」成安全關鍵!
米濕製品難保存 鼎源華新「港式蘿蔔糕」食品衛生抽驗不合格
台北市衛生局公布67件端午食品抽驗結果 劉家肉粽、愛之味甜辣醬檢驗合格
吃海鮮最怕重金屬殘留!北市衛生局抽檢水產品 「一口小章魚」鎘超標
食事追蹤
標準速食套餐不一定是主流!業者不再堅持一貫化套餐背後的原因竟是?
不是泰式的泰式料理稱霸聲量冠軍?月亮蝦餅、椒麻雞酸甜滋味獲網友熱議
飼料成本高、改吃廚餘不好嗎?神農獎得主:病從口入 非洲豬瘟更可怕!
藏壽司稱霸壽司界的社群聲量冠軍!提升附加價值、創造粉絲互動成關鍵
產業動態
唯快不破!百貨美食街不只品牌汰換速度快 餐點還得定時更新
「蛋捲界LV」六月初一如何不廣設通路 靠數據洞察 花1元可賺回183元?
冰沙暢飲、菜多肉多任選!從石二鍋案例分析如何化解漲價後的消費者反彈
只說真心話的食記分享!美食評論平台Food Marco如何打造沒有業配的商業模式?
食生活
健康營養
【食聞】想要一夜好眠?食藥署提醒:安眠用藥需小心!
具抗氧化、降血糖潛力!「黑磚茶」是什麼?
【食聞】 還在喝運動飲料?運動補水秘笈大公開!原來這樣喝才能零熱量聰明補水
疫情壓力大!不只情緒會讓飲食失控 小心生活絮亂也使你失控吃
飲食文化
河豚料理風味迷人 伊藤博文都曾是座上賓!5種常見的料理方法
各國美食街特色大比拼!台灣密度最高、選擇最多元
法式餐廳「一道接一道」上菜法竟是來自俄國?法國料理的食欲文明
啤酒花是什麼?從哪來?除了添加風味還能延長保存期限、幫助起泡!
在地創生
【地方困境】近山靠海也擁有史前古文明!高雄彌陀漁村為何仍面臨產業與觀光發展受限的挑戰?
【環境改造】全面改造彌陀漁港、升級餐飲產業 創造「海岸村恰恰好」的休閒體驗
【漁業轉型】提升養殖與加工環境 彌陀導入智能與漁電吸引人才回流
【創業機會】把養殖「傳統產業」變成「傳承產業」!百大漁青張博仁成立漁人隊、打造漁創客基地
美味食勢
麥當勞與故宮強勢聯名!「皇帝御製」分享盒加購指定飲品就送「朕就喜翻」撲克牌
【食聞】皇家禮炮「皇室之饌新‧奢饗宴」品酩會首現高雄!
漢堡王全新無防腐劑漢堡「華頌早安餐」上市!參加活動抽一年份早餐券
【食聞】8大不添加!隨緣讓泡麵變簡單 全系列商品通過潔淨標章認證 搭上飲食新潮流!
節氣飲食
中秋烤肉必備的秋刀魚產季來了!吃當季最肥美,擴大抽檢確保食魚安全
維生素A是蘋果的60倍!品嚐「黃金莓」的初夏酸甜滋味,現在正是時候
⿇油糯米雞飯讓你補過冬!口感Q彈、補身抗寒冬
中秋節除了柚子與月餅,吃芋頭還象徵富餘好日子!
食農教育
找回特色原民作物種原!台東農改場輔導部落建置保種圃 打造食農教育傳承基地
小時候胖就是胖!英美為降低健保負擔,推動營養教育已25年
手機就能遠端澆水、檢索適栽種類!桃園農改場智慧植栽管理系統成校園食育推手
糧食安全就是國力的展現!為重建農糧系統 日本全國齊心推食育
食專欄
食品科學
一次就上手!掌握康普茶備料、發酵步驟 自製康普茶也可以很輕鬆
浸米到底會不會產生黃麴毒素?別怕!擔心中毒而不浸米反倒犧牲美味
當飲料、湯品都OK!戲稱「共產可口可樂」的「克瓦斯」如何擄獲斯拉夫民族的味蕾?
抹茶粉的綠色是取自蠶大便的銅葉綠素?別傻了!在台灣銅葉綠素不得添加於抹茶粉也不會以蠶沙為原料
醫學營養
要懂得與好的微生物共存!看似不起眼卻掌管了人體的第二個大腦–腸道
確診飲食掌握7種備品3點原則!反覆發燒、喉嚨痛、咳嗽、有痰得要這樣吃!
你也想靠時下推崇的「限時飲食減肥法」減重嗎?別傻了!最新研究指出限制熱量才是根本之道
吃鹼性食物可以減少痛風發作?別盲信!最新研究:降尿酸治療才是根本之道
漁農畜牧
【食聞】2022花蓮食農博覽匯聚食農經驗 落實向下扎根
【食聞】大榮花園有機玫瑰救生態 打造友善無害環境
【食聞】木日光推廣柚香文化 與點心大廠乖乖合作發揚食農之光
【食聞】宇還地有機農場從科技圈回歸土地 實踐科技農夫夢
產業創新
當健康零食成消費主流?緩解壓力、促進腸道健康的穀物棒正在風頭上
哪種類型餐廳最常拿調理包充當現煮料理?預製菜快速又方便 但使用前要先考慮消費者感受
餐廳在疫情下持續獲利的關鍵!3大重點教你如何打造會賺錢的商業模式
生意超好卻面臨關店危機!台灣傳統小吃老店接班人從缺、無人接棒的困境如何解?
飲食文化
河豚料理風味迷人 伊藤博文都曾是座上賓!5種常見的料理方法
波本威士忌為何叫「波本」?從酒稅、史事來揭秘!
威士忌用過的橡木桶去哪了?秘密買家絕對想不到!
染疫後嗅覺異常怎麼辦?國外興起嗅覺復健食療法 復甦感官機能
食力特派
【線上收聽】想「涮」出好肉 從肉片厚度、鍋具到湯頭都講究?
【食聞】當我們必須與病毒共存,快篩試劑儼然成為生活必需品之一,你對新冠病毒的檢測方式了解有多少?
【線上收聽】一杯無咖啡因的咖啡 草本咖啡如何在市場中竄起?
【線上收聽】大目鮪魚、黃鰭鮪魚未來要吃不到了?全球鮪魚永續保育戰開打!
食驗室
Facebook
Twitter
line
飲食文化
蘇楓雅
自由編輯與譯者,現居於澳洲,興趣廣泛,包含精油香草、養生食療、裏千家茶道等多有涉略。在烹飪上樂於嘗試新的蔬食料理,而培養出對「食材配對」的美味直覺,平日關注各國健康及飲食等新知觀察。
136
文章
HOME
食專欄
專欄作家
Featured Sections
專欄文章
染疫後嗅覺異常怎麼辦?國外興起嗅覺復健食療法 復甦感官機能
2022/05/11
食療一般被當成是養生之道,現在因為專家鼓勵嗅覺喪失的患者透過食材的具體接觸來恢復此能力,而引起了食品業者的關注。如英國烹飪學校Life Kitchen提供改善嗅味覺的課程、英國DIY烹飪包品牌Gousto與慈善機構AbSent聯手推出「Flavour Saviour 滋味救星」、義大利美食家Michele Crippa與布雷西亞大學及感官分析研究企業Good Senses合作,研發並上架「Sensory Box 感官復甦箱」。
雞米花佐義式香菇馬鈴薯麵疙瘩、黑色瓷盤配上炸雞!為何肯德基要與澳洲高級餐廳nel.合作推出精緻料理?
2022/04/14
肯德基與雪梨高級餐廳nel.合作,隆重推出「11道Dégustation特色餐宴」,而且是僅限3個晚上的快閃慈善盛會!且每道菜都附上一杯絕配的飲料增添另類記憶。
擺脫可樂不健康、單一口味印象!日本TOMO COLA融合在地草本 獨創5款無添加精釀可樂
2022/03/09
來自日本的TOMO COLA顛覆過去人們對可樂不健康的印象,結合各縣市的在地食材,獨創5款各有風味的精釀可樂。不同於一般已經調配好再販售的可樂飲品,Tomo推出的是可樂糖漿,讓消費者依喜好自由搭配,食用方式範圍更廣、也更加有趣!
醫院餐廳總讓人失望?加州戴維斯醫學中心靠環保永續、地產地銷為醫院菜單樹立新標準
2022/03/04
戴維斯醫學中心在醫院餐飲革新趨勢中,榮獲詹姆斯比爾德獎最佳漁獲獎,靠的就是地產地銷、健康價值觀、永續價值觀等環保經營理念。
乳業強國也正面臨產業危機!紐澳以兩大策略因應
2022/03/02
紐西蘭、澳洲兩國乳製品出口僅管在全球稱霸,但事實上牛乳產量逐年下滑,植物奶、蔬食主義、乳糖不適症等趨勢,兩國乳業的未來正面臨許多難題,紐澳兩國以永續價值優先、競爭「高價值產品」而非「量」兩大策略因應。
文化與聯名的吸引力!紐西蘭精品咖啡烘豆坊Kōkako的食譜電子書如何帶動周邊餐飲產業生態圈?
2022/02/24
紐西蘭的精品咖啡烘豆坊Kōkako以兼具紀念性質、公益意義的電子食譜書,幫助餐廳增加顧客知曉,且三大品牌風範重新為業界在疫情後的樹立新標準。
誰說豆腐店只能賣豆腐?3合1店面正悄悄改革日本傳統豆腐店樣貌!
2022/01/09
空間設計與應用、商品多樣化、線上線下外加體驗等3大改革方式在日本東京都澀谷區惠比壽悄悄登場,其中「豆富食堂」正是此次賦予豆腐店新意義的主要角色。
即飲、瓶裝將稱霸咖啡市場?2022年咖啡界5大消費新趨勢一次看
2022/01/07
米麴發酵咖啡、配方豆、即飲咖啡、瓶裝冷萃咖啡、永續議題分別為2022年咖啡界的5大消費新趨勢。
沉浸美食體驗將成趨勢!墨爾本精緻餐廳「Higher Order」用感官重新詮釋飲食
2022/01/04
澳洲名廚Scott Pickett主導的精緻餐廳Higher Order,從五感體驗道心靈層面都為消費者帶來超越「娛樂」的享受。
「安靜購物時光」悄悄回歸!全球零售業與餐廳該如何照顧高敏感消費族群?
2021/11/27
「安靜購物時光」於2016年英國ASDA連鎖超市誕生,關掉音響、調低光線、減少收銀台的噪音,以保障自閉症及高敏感的消費族群的一項活動,也在近五年內迅速流向全球零售業。
讓童書不再是小孩限定!Marks&Spencer 連鎖超市用童書培養人們關注永續議題
2021/11/10
英國馬莎百貨以「2025A計畫」為出發點,期許透過童書《農場到食物區:神奇食材》讓孩子與他們的家人積極關心永續農法和健康的食物生產,達成生態永續經營的企業宗旨。
「過敏」與「不耐症」激發料理創意!世界各地廚師的挑戰來了
2021/10/27
有食物不耐症仍可食用少量的「問題食物」,或者服用藥物以避免不舒服的反應,如利用乳糖酶酵素對抗乳糖不適症,但反觀食物過敏則具有危及生命的高風險。
不用雞蛋也能製造出金黃表皮!素食者的新福音來了
2021/10/12
麵包師把烘焙品放入烤箱前,可以刷上蛋白、蛋黃或全蛋打成的液體來黏著麵糰或派皮的接縫,以增加光澤及可口的金黃色。
疫情風暴後,餐廳尚未定型,實驗精神高昂
2021/09/15
疫情讓餐廳,然而,消費者會漸漸懷念餐廳內Live的五感體驗,時機一到,自然會走回這無可取代的美食舞台。餐飲界現仍處於實驗階段,採快速彈性的短期策略行進。
疫情下誕生的餐桌旅行!日本SUNTORY聯手美食雜誌《ELLE Gourmet》推出鮮食料理包「Table Trip」
2021/09/06
由日本SUNTORY食品公司攜手美食雜誌《ELLE Gourmet》所開發出的鮮食料理包「Table Trip」正式上市。在疫情期間,為無法出國的消費者提供異地的美食饗宴,讓這類餐桌旅行能帶給消費者更多感官與風土民情的體驗。
用1歐元加入會員就能參與生產線決策!這個品牌為何讓消費者當家作主?
2021/08/12
成立5年的法國「CQLP消費者品牌」,帶動消費者參與商品生產,消費者只需要用1歐元就可以成為合作社會員,用投票主導生產線的相關決定,實行消費民主主義。
餐點現煮、咖啡豆現烘、賣完就關門!這家日本超商專挑傳統超商做不到的事來做
2021/07/31
2020年4月開創的gooz Express目前在日本只有4家連鎖店舖,它的食品大部分不是來自中央廚房或食品工廠,而是現場製作,連咖啡豆都能現場烘焙,以便利商店的原型來看,gooz沒辦法被歸類為超快速、超效率、超標準的超商,其理想的經營時間是每天銷售一空就關門,進一步減少不必要的人力、資源和食材的浪費。
夏日燥熱沒胃口,試試用酸味為料理加點小清新!
2021/07/10
少量的酸可以帶來平緩的作用;阿育吠陀經把萊姆和檸檬視為尤其具有消暑與降溫益處的食材。在濕熱的東南亞,一般料理都善用酸甜辣來排汗、抗暑和恢復精神。日本推出將檸檬、柑橘類加入即食醬料包及泡麵,用酸味為夏日三餐注入健康與活力。
海帶、綠豆、酒麴塑造豐富口感!植物海鮮成為下一個新戰場
2021/06/27
據Good Food Institute(GFI,推廣植物性食品的非營利組織)指出,2020年素海鮮食品儘管只佔素肉市場的1%,然而GFI預測素魚的市場將會大幅成長,理由是滋味與口感的變化空間比素牛、素雞更廣,而各個食品公司如雀巢,也都加速開發素海鮮的產品和市場。
氣候變遷造成大減產,食品業如何找出巧克力、蜂蜜等瀕危食材的替身?
2021/06/02
根據《國家地理雜誌》等媒體報導,巧克力、蜂蜜、咖啡豆的產量都有大幅下降的趨勢,面對這樣的食材危機,替代商品紛紛出籠,LIFULL Table開發出利用廢棄木材和可可亞廢材製作的蛋糕和巧克力;Pyure Hunny等廠商開發出植物和水果蜜等素食蜂蜜;Coffig等廠商則是用無花果、大麥等植物來製作出風味神似咖啡但不含咖啡因的飲品。
如何讓WFH不變成WTF?三餐這樣準備可以讓你好過一點
2021/05/26
面對疫情與政府不斷變動的政策,作者建議在家用餐有6個大方向:不吃生食、週末備料、有空的人煮飯、準備開心食物、買大人小孩都容易食用的水果、隨時備有健康零食。
澳洲封城經驗談:全家行動一致,用「防疫飲食生活」SOP快速應變
2021/05/26
維多利亞州是澳洲封城最久的一個州,也是疫情蔓延時期,防疫法令最嚴格的州政府。面對日益嚴重的疫情,儘快建立自家的「防疫飲食生活SOP」,開始實踐一套新習慣和程序,才能避免手忙腳亂,節省力氣應對政府的法令。
蟲蟲食代來臨?蟲咖啡、蟲醬油、蟲拉麵進軍日本市場,挑戰讓蟲蟲變得更美味!
2021/05/19
2019年CNN報導曾指出,每日進食的加工食品本身就難以避免食用到昆蟲軀體和穢物,而隨著環保意識和健康需求,越來越多國家和企業投入開發昆蟲食品,從2017年芬蘭推出世界上第一個昆蟲麵包,到後來東京多家餐飲店紛紛推出昆蟲咖啡、昆蟲醬油、蠶糞茶等等昆蟲產品,也有專家提出若人類遲遲不敢食用,或許能將昆蟲製成飼料提供畜牧業使用,以利環境發展。
DIY珍奶、鼎泰豐慶祝復活節!跨國餐飲品牌如何在澳洲進行在地創新?
2021/04/24
在家鄉味的基礎上,如何注入當地風土滋味成為各個跨國餐飲的重大挑戰。在澳洲,鼎泰豐推出歐式造型的「復活節十字蒸包」、原宿餃子推出創新甜品口味「棉花糖餃子」、珍奶店NARÖCHA和INSTEA也因應當地推出DIY奶茶組合包與香水瓶奶茶,試圖打造具當地特色又不失原味的在地商品。
別把煩惱一起吃下肚!一起「正念飲食」、好好吃頓飯
2021/04/08
隨著人們有意識地迴避只關注減重、不關心健康均衡的「受苦」減肥法,整體營養和直覺飲食進入主流趨勢,正念飲食的技巧有助於人們管理對食物的罪惡感和焦慮,幫助他們吃得更愉快,同時紓解控制食量所造成的掙扎。美國零售商Whole Foods 攜手靜心APP Headspace,共同推出「正念飲食」,引導消費者帶著正念買菜、下廚、用餐。
森林大火摧殘過後,澳洲葡萄酒產區如何復甦?
2021/03/26
澳洲近年遭遇塑膠垃圾、森林大火、紅肉邊緣化等危機,因應這些危機,超市品牌Coles領頭停用塑膠餐具、微型蒸餾廠回收受火災影響的葡萄,釀出新型白蘭地、政府出手獵捕袋鼠並販售其肉品。
救救難吃食材的刻板印象!打造讓你愛不釋口的美味關係
2021/03/11
澳洲美食評論家兼《廚神當道》主持人麥特.普林斯頓(Matt Preston)分享,只要多花一點愛面對可怕的或不起眼的食材,就能把難吃的變好吃,甚至讓你愛不釋口。
英國新創推出環保回收家電!適用7種回收材質、一鍵壓縮免麻煩
2021/02/20
英國新創公司Lasso推出新型家電,號稱能單機壓縮處理7種回收材質,並有專屬App紀錄回收量能定時清理,讓資源回收省去複雜的分類手續。
抹去界線的無國界料理!除了餐盤上的美味,他們如何做到文化融合?
2021/02/03
無國界料理期望藉由食物延續不同文化,不過大多餐廳著重的仍僅限於盤中飧的呈現及室內的氣氛裝潢。如果期望用食物培養一種文化包容力,勢必要進行思考上的翻土整地,而加入精神層面上的交流,更進一步成為異地後裔能夠繼續保有的無形的根。
無酒精啤酒是下一個生活新時尚?小廠如何用特色搶市場?
2021/01/21
消費者的健康意識和千禧世代的偏好,持續推動無酒精啤酒的市場穩定成長,無酒精啤酒的小廠仍然以驚人的速度紛紛創立。而新起的純無酒精啤酒小品牌,不僅要樹立特色以區隔市場,後端有創新專屬技術也是成功的秘訣。
五感體驗行銷也能數位化!看日本「伊藤園」怎麼用ZOOM推廣飲茶的儀式感?
2021/01/13
日本伊藤園利用ZOOM推廣「伊藤園御茶體驗」,不僅打造「眼耳鼻舌身」的五官感受,更把飲茶帶向「意」的精神層次,實現自宅飲茶的療癒,並用「靜心」賣自創茶具和茶葉,借助即時的互動行銷和國際物流的便利,整合成「實況體驗X產品」的禮盒走向廣大的國際消費群。
未來飛機餐有可能變「機上便當」?看看便當王國日本的「駅弁」怎麼做
2020/12/08
2020年疫情衝擊飛機餐的供應模式,內容與遞送方式也在逐步調整,專家建議可以採「機上便當」因應不可測的未來。而便當王國日本著名的冷便當具有易於攜帶、易於保存及氣味較弱等優點可供航空公司及空廚取經。
讓平凡的白飯成為主角!日本飯鍋品牌怎麼推廣「吃飯」這件事?
2020/11/25
日本善用米飯結合特產行銷活動,帶動食物產業連結。2020年10月象印推出「新米御飯糰小餐車」巡迴拜訪7大城市,透過餐車販售飯糰活動推銷自家炊飯鍋;2015年開始Panasonic也與產地協力並記錄了全國47都道府県各地最棒的一餐,藉此傳遞每一種米的魅力。日本家電商跨出製造商主推功能性的位置,改以食物為核心,攜同生產者、餐飲業者、消費者一起向前進。
將排碳放融入超市買賣?全球第一家「氣候超市」在瑞典開幕
2020/11/18
瑞典菲力斯食品2020年8月中旬開始,全面為產品貼上自家的「低碳足跡」標章(lågt klimatavtryck),其測量涵蓋原料生產、加工、到包裝的過程;參照瑞典國家研究院(RISE)提供的食物及食品碳足跡數據,標示「每份」及「每公斤」的二氧化碳當量,並用4色刻度做視覺上的區分。
出門呼吸新鮮空氣吧!餐飲新趨勢轉向「野餐商機」
2020/10/23
《帥哥廚師到我家》節目主持人柯提斯史東計畫用自己的外燴公司Curtis Stone Events Australia 推出精緻的野餐籃系列,並且能夠宅配到府,以及適合室溫下長時間慢慢品嚐。另外澳洲也有許多小酒館和外燴企業正摩拳擦掌加入戶外餐飲生意的行列,只要一個訂單動作就萬事具備,客人在約定時間內抵達野餐地點就行了。
味噌是七色妙藥!除了味噌湯,還能怎麼變出創新料理?
2020/09/30
現在日本全國有超過1000家的味噌製造商,而且依地區的素材、風土、氣候、嗜好等發展出各種特色。日本諺語當中有一句說:「味噌是七色妙藥」,直接點出了味噌千變萬化的應用與美味。在一般邏輯框框外開創味噌的食用方式自然是推廣的手段,自己在家也能做出創意料理。
從挽救疫情到防範未來!南韓發起「Untact」飲食生活新革命
2020/09/16
新冠肺炎重創南韓,讓南韓各方面都受到了相當大的打擊,而早在疫情尚未爆發之前,南韓就已經開始發展「Untact 社會」,希望透過電子產品、自動化裝置,讓人與人接觸的必要性降到最低,也在這次肺炎疫情下意識到保持社交距離的重要,讓Untact觀念嶄露頭角。
國外肉類工廠為何屢屢爆發疫情?行動屠宰場可能成疫後一線生機
2020/08/31
因新冠肺炎影響,多家工廠被迫停業,肉類生產大幅減少。然而雖然市場面臨缺貨的危機,第1線的生產地卻因此邁出了劃時代的步伐——行動屠宰場登場!「Provenir 行動屠宰場」闢出了一條新的供應鏈:與實踐再生農法的畜牧業主簽訂合作>現地屠宰解牛>切割包裝>網路商店販售。
後疫情時代如何達到「更好的復興」?食品大廠全力開啟減塑模式
2020/08/23
因進入後疫情時代,「更好的復興」一詞不斷被提起,飲料品牌紛紛跨出傳統包裝的框架,響應紙包裝、減少使用塑膠材料,盼能帶起響應永續環保的風潮,為社會盡一份心力。
採檢分析、防接觸手套、電腦排隊系統......疫情激發健康科技產業大躍進!
2020/08/18
隨著疫情衝擊,許多企業利用人工智能與數位科技,研發出對人們健康具有防禦作用的科技產品,包括FVH與DSA共同研發呼氣分析器、由Pari Vesaa ja Masa 團隊設計的KOURA 手套、荷蘭飛利浦公司研發的「人數管理系統」(People Count),都讓商家在緊張的危機當中,加強了防疫的工作與提升消費者的信賴。
疫情促使各國外送業績翻倍後,永續環保只能被犧牲?
2020/07/25
為了防止新冠疫情擴散,民眾的生活習慣被迫改變,多數餐廳也選擇改用一次性餐具,並轉向經營外帶與外送;這種情形卻嚴重打擊了各國先前在環保上累積下來的努力。
疫情衝擊全球航班!過多的飛機餐庫存各國這樣處理!
2020/07/04
因新冠肺炎疫情導致全球的飛行航班驟減,各國航空公司便將大量的飛機餐庫存銷售給一般民眾,在轉售飛機餐尋得紓困的同時,也藉由捐贈做社會貢獻,成功解決部分可食餐點、解決業者生計、以及因供應鏈脫節而引起的糧食短缺等問題!
烘焙時沒雞蛋怎麼辦?果泥、酪梨、豆腐等12種替代品幫你救急!
2020/06/27
想要做烘焙點心,卻發現冰箱裡沒有雞蛋,這時不用太沮喪,其實有很多食材能取代雞蛋提供水分、口感,或是作為膨脹劑、黏合劑的作用。只要根據食譜需求,選擇適合的替代品,一樣能做出可口甜點!
疫情更凸顯家庭食育的重要性!用烹飪提升孩子的跨域應用能力
2020/06/17
新冠肺炎疫情使許多學校停課,也同時讓家庭的教育任務變得更重,家長可以透過簡單的食譜,帶著孩子學習認識食材,並運用數學、閱讀、邏輯能力參與烹飪,除了達成食農教育,更是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生存技能。
一人吃飯不孤單,是流行!隨疫情而茁壯的「獨食商機」
2020/06/11
因應新冠肺炎疫情而生的社交距離規範,使餐飲業者流失客源,卻也導致更多人獨自用餐,促使「獨食文化」加速發展。瑞典與北京即有業者特別打造單人座位、甚至是單人餐廳,鼓勵消費者享受獨處、獨食的氛圍。
這本手冊餐飲業者必看!「黑羊餐飲集團」公布疫情應戰手冊
2020/05/19
全球疫情持續蔓延,餐飲業受到的衝擊在各行各業裡可說是數一數二,身為餐飲界可敬的對手「黑羊集團」,收到許多業者的請求,這股迫切感促使創辦人侯賽因決定對外公開「COVID–19 Playbook新冠狀病毒疫情應戰手冊」。
澳洲防疫三級警戒,群聚只限兩人!零售通路該如何應對?
2020/04/16
隨著疫情逐漸蔓延,澳洲政府的公共防疫政策也越來越嚴格,民眾在公共場所須保持社交距離,各地商家也紛紛採取防疫措施,如積極消毒、限制入場人數、改採外送外帶服務及無接觸式食物宅配,盡量減少人與人之間的接觸。
餐飲業不能坐以待斃!快趁疫情期間迎接新趨勢、思考如何另闢蹊徑!
2020/03/25
米其林三星餐廳Osteria Francescana的老闆主廚Massimo Bottura 曾說「過去10年,高級料理的一切都有了改變。我們不再與外界隔絕,閉關練功。」而2020年餐飲業也正是如此,開始向外尋求不同以往的跨界合作,從美食節目學習、導入AR科技,到透過物流、宅配,更為未來的餐飲業另闢一條蹊徑!
新冠肺炎疫情衝擊澳洲產業!漁業停擺、餐館歇業、連物流外送陷入配套困境!
2020/03/13
澳洲自1月底開始關注與警戒新冠肺炎疫情,不僅部分民眾陷入恐慌,追著長期保存食品與衛生紙跑,出口外銷與在地餐飲業也受到衝擊。此外,疫情促使宅配盛行,但零售、物流防疫仍難以相互配套。
HONDA日本總部翻新重新開幕!汽車品牌如何運用餐飲空間傳達品牌理念?
2020/03/08
本田技研工業的總部、位於日本東京的「HONDA青山大樓」一樓迎賓館「Honda Welcome Plaza 青山」,經翻修後於2020年1月18日再度開幕。重新整修的同時也融入新的經營理念,從展示空間、咖啡店到環境的美化,以五感體驗的設計為顧客帶來更不同的品牌體驗。
誰說小孩做不到?這些小小廚神讓你自嘆不如!
2020/02/06
受到《小小廚神》啟蒙,不少喜歡下廚的孩子們開始選擇用Instagram等社群網站來分享對食物的熱愛,甚至有人憑著這一股熱情踏入創業!不僅挑戰夢想、揮灑熱情,最不同的是,其經營理念同樣能結合經濟與社會關懷!
健康飲酒?這概念不會太衝突嗎?「酒精減度機」新發明迎來「清醒世代」!
2019/12/31
「Sober Curious」指少飲酒、不飲酒,追求不依賴酒精健康生活的人。清醒世代的新市場,使無酒精、低酒精飲品種類大增,甚至出現「WineMill 酒磨坊」酒精減度機的新發明,將帶來健康飲酒趨勢。
2020飲食風潮吹向哪?特殊與替代性食材的玩轉運用讓你目不暇給!
2019/12/23
根據美國亞馬遜旗下的有機超市品牌Whole Food Market分析,2020年飲食趨勢,再生農業、無酒精飲料熱度將持續燃燒,而冷藏健康零食、無大豆食品、少肉多素等健康風潮將會成為下一波生力軍。此外,茶酒、蓮子、燕麥奶、起司等食品創新變化也同樣有機會帶來新改變!
荷蘭Gezellig風潮,以「冷泡瓶」釀出愜意滋味!
2019/11/30
2019年年底,荷蘭傳統生活主張「Gezellig」擴散。以喜樂的氛圍拉近人與人距離的生活主張,也讓荷蘭廠商出的「泡酒瓶」刮起旋風,成為聯繫感情的美好媒介。
去遊樂園只能吃速食?錯!迪士尼的下一步:照顧蔬食主義遊客!
2019/11/01
2019年9月24日,迪士尼為順應蔬食熱潮,宣布迪士尼樂園、美國境內的海洋世界主題樂園、以及迪士尼遊輪於2019年10月起將為顧客固定供應全蔬食料理;迪士尼樂園宣稱會陸續增加共400道新的全蔬食餐點及飲料;而度假區則計畫於2020年春天,達成蔬食料理的開發與呈獻。
麥當勞最迷你分店竟然住的是「蜜蜂」?速食之王轉至環保議題圖的是什麼?
2019/10/28
麥當勞身為速食之王,不斷嘗試各種改變、試圖刷新品牌形象,也同時融入當地文化,如瑞典麥當勞將焦點轉至蜜蜂群環保議題,與當地設計公司Nord DDB推出「麥蜂巢 McHive」、「廣告牌飯店 billboard hotel」,提升企業好形象。
男人不會照顧小孩、女人就該下廚?傳遞性別刻板印象的食品廣告已經落伍啦!
2019/10/01
在個人性向強烈要求平等對待的21世紀,從新生兒衣服的顏色不再只有藍與粉紅,到學校為防止歧視而啟用的中性廁所,小心解讀與照顧消費者敏感的心理,是所有廠商都必須重新思考與應用的行銷因素。
當「約翰走路」走進「權力遊戲」!跨界聯名不只需要強強聯手而已!
2019/09/26
跨界攜手共創並非新把戲,但「聯名」要做的好可沒想像的容易!當「威士忌」遇上「冰與火之歌:權力遊戲」;當「Cordis下午茶」遇上「閃亮婚事珠寶」;當「Q-pot.馬卡龍」遇上「美少女戰士」!3大重點讓聯名發揮「1+1>2」的效果!
不是每個人都跟你一樣有飯吃!「挨餓體驗」讓你體驗糧食不均的現況
2019/08/31
我們身邊經常可以看到透過飲食關懷社會的行動,在轉動愈來愈快速的環境下,似乎連飲食濟貧都需要具備新奇的號召力,才能打動人心、刺激身體力行。
甜甜的鯛魚燒原來是歷史悠久的「文字燒」演變而成?
2019/08/28
江戶時代興起的「文字燒」,基本材料是麵粉加糖,吃起來像甜甜的、脆硬的瓦煎餅,由於原料與模樣的關係,說是鯛魚燒2D版的祖先也不為過。雖說鯛魚燒的祖先是文字燒,可是就技術面來看,兩者的製法完全不同;前者使用烤模,後者單憑手藝。
健康趨勢促使酸種麵包重新受到喜愛!但竟然有人為它打造一座麵種收藏館?
2019/08/21
麵包職人以工匠手藝經過揉麵與長時間等待製作出來的「sourdough 酸麵種」,在消費者日趨偏好食材品質高、口味健康有深度的時代,重新受到大眾的矚目與喜愛。
起司配紅酒已經是舊流行了!配「茶」也能有新滋味!
2019/07/26
對於不能喝酒的人來說,啜飲紅酒搭配起司餅乾是難以想像的滋味。現在,只要選對好茶,也能享受這種味蕾上的趣味。
食育也包括行為教育!這15項「餐廳奧客行為」,你中幾項?
2019/07/18
食育不應只停留在食物的認知及鑑賞上,也該包括行為教育,一種在公共場所表現得體的品德。但根據社交新聞網站Reddit論壇,列出了15項「打XX」的顧客舉止,你能確定你不是你是餐廳業者與服務生口中的惡魔顧客嗎?
原住民食材點燃「超級食物」的新商機,看看澳洲「Bush Food」的奧秘!
2019/07/03
2018年起,澳洲餐飲界席起一股由國際名廚引領的「萬古」風潮——澳洲原住民的「Bush Food土生食材」,耐旱、不需要施肥或殺蟲劑,是原住民在嚴峻地理環境中生存的關鍵,故營養價值也不平凡。但是如何將食材應用變得國際化,才是真正在市場立足的首要基石。
裝進北歐森林與澄淨藍天的冰淇淋?看芬蘭冰淇淋為何備受MUJI青睞!
2019/06/18
在冰品市場趨向高級、精緻口味的發展中,芬蘭冰淇淋以天然、有機、等特色在眾多冰品市場中獨樹一幟,其中Suomen Jäätelö更是獨獲日本品牌無印良品的鍾愛。而芬蘭也是界第一開發零乳糖牛乳製法的國家,恰好迎應日漸增加的特殊消費群,成功吸引世界的注目。
奇異果、鳳梨果乾也能帶皮吃?顛覆你對水果乾的想像!
2019/06/03
美國一年的食物垃圾達13億公噸,其中15%是蔬果皮。2018年3月創業於紐約的Rind Snacks推出「帶皮果乾」,就是志在貢獻一份力減輕這個問題的嚴重性,同時把老祖母的全食智慧融入新產品中。
飲食Airbnb你試過嗎?這些App開啟了美食社交的可能性!
2019/05/03
社交餐會漸漸吸引年輕廚師與食品創業者的頻繁利用,他們把數位時代的社交餐會當作經營潛在客群、市場試水溫、商品試吃以及累積餐飲經驗的園地,有的甚至已成功轉成副業。
準備迎接餐飲新世界!別因不懂科技而沒得吃
2019/04/08
到餐廳吃飯,如果你還看見服務生為每一道菜講解得口沫橫飛,那無疑是餐飲舊世界裡過時的場景。消費者該如何更新認知、懂得使用餐飲科技,才能繼續當個享受美食的「insi」(insider內行的)?
日本春季招福點心登場!可愛「吉祥物」為你的真情真意再加分!
2019/03/24
櫻花逐漸綻放的三月天,人們也跟著忙碌起來,從歡送迎新會、懇親會、到謝恩會,一份合宜小禮總教人備感窩心,而日本也推出了許多以吉祥物做為設計的「祝福點心」,作為禮物令真情真意增添華麗!
2019婚宴最新趨勢!運用美食、美酒創造一生的浪漫回憶!
2019/03/17
想讓喜宴與結婚照相得益彰的你,以及想抓住顧客生意的餐飲界,或許是時候把重點從上菜秀轉回到食物上,花巧思串連一對戀人的故事,真正創造ㄧ生一次專屬的回憶。
大膽嘗試是最佳指標!活用「葡萄酒鹽」來感動你的味蕾!
2019/03/03
聽到「葡萄酒鹽」時請別誤會,這並非用來提升葡萄酒的色、香、味,而是用葡萄酒熬製的創新產品,而目前市面的商品大多屬葡萄酒莊與鹽商跨界合作的結晶!
你知道日本新年的「御節料理」都吃些什麼嗎?疊滿祝福也要留點空白哦!
2018/12/29
日本把一年最重大的元旦所準備的食物專稱為「御節料理」而沿用至今,象徵報告和感謝一年豐收的供品,盛滿生活和飲食文化的富美。
海底餐廳「UNDER」帶你深入冰冷險峻的北大西洋,一同向海洋及挪威岩岸致敬
2018/12/12
2019年4月將在挪威隆重登場的世界最大、歐洲第一座海底餐廳「UNDER」,將帶你深入冰冷險峻的北大西洋,UNDER不僅希望帶賓客潛入驚奇的海洋世界,同時也深入感官與知性的海。
美食旅遊正風行!一起勇闖迷人的亞馬遜!
2018/12/01
旅客將旅行中享用的飲食進行拍照,並上傳到社群網站分享的習慣,逐漸影響人們用美食條件來挑選旅行目的地,進而帶動美食旅遊的拓展,因此有些名廚已將眼光轉向神秘的南美地帶,有望興起前所未有的「食旅」浪潮。
食客們快來瞧瞧,最新2019年餐飲八大用餐趨勢出爐!
2018/11/21
BENCHMARK的行政主廚和餐飲專家團隊以獨特的見解,分享2019年他們將著重於哪些面向來提供難忘的用餐體驗。
為什麼雀巢咖啡要和關西TSUTAYA在神戶開移動圖書咖啡館?
2018/11/10
NESCAFÉ ×TSUTAYA 希望能藉由移動型咖啡&圖書旅行車創造居民互動的休閒空間,為打造市街新魅力及安和的社區盡一分力。
吃膩了一成不變的優格嗎?新興優格種類報你知!
2018/10/21
植物奶強勢吹襲,傳統酪農力改策略,兩頭相爭激發出不少新產品,來看看其中是否有你想要馬上力推給廠商上架的吧!
挪威首都奧斯陸用什麼優勢率領第三波咖啡潮?
2018/10/01
「第三波咖啡潮」這個詞出現,本質包含了精品、直接貿易、永續、淺烘焙、創新沖泡法。鑑賞是核心,製造和行銷是背景,透過職人的故事與教育(土質、環境、製程)讓味蕾挑剔的愛好者明白手中的香醇有多特殊,而烘焙家與咖啡館都是重視社群的獨立小商。
為什麼你應該在超市買貴一點的義大利麵?
2018/09/16
利用黃銅及青銅製的模頭擠壓出麵條,號稱義大利傳統的「黃金標準」,表面質地較粗糙、滲透力強的麵體,使滿滿的醬料更容易附著上去。
除了韓劇「 汗蒸幕」中頂著山羊頭喝的甜米露,韓國消暑的飲品還有這些!
2018/09/06
水正果茶是早期奉給皇上的,朝鮮王朝的料理製法記載「蜜煎果」的作法,根莖類先用水煮過,再淋上蜂蜜用小火一起熬煮至湯汁收乾,稱為「正果」。如今韓國人用肉桂、薑、糖或蜂蜜煮成茶湯,待涼後放入柿餅泡製2小時,享用時撒上幾粒松子,就成了養生的水正果茶。
黑文字、懷紙?不是文具而是吃和菓子的優雅用具!
2018/08/06
「黑文字」指的是利用黑文字樹木削製而成的筷子或叉子。懷紙則是由客人自行攜帶,用來放和菓子的紙,通常為純白色,偶爾出現紅楓、十二生肖等別出心裁的款式,讓吃的過程都是一場藝術的饗宴。
藝術與美感的饗宴 日本的和菓子與茶道文化
2018/06/07
禪僧榮西奠定日本茶湯文化後,促使和菓子的匠藝更上層樓,在京都,就發展出富有獨特風雅的「京菓子」。形色五彩繽紛、精雕細琢,令人食指大動又散發幽靜之美的,通常是茶道所用的和菓子,創作靈感反映大自然的四季風情。今天,就以茶道的角度來欣賞一下和菓子的魅力吧。
就要挺環保!日本餐飲及零售品牌急起直追搶認證
2018/05/15
自2014起由NGO氣候組織(Climate Group)推行的「再生能源100%」(Renewable Energy100%,簡稱RE100)全球計劃,加盟企業達131名,包括可口可樂、Kellogg’s (家樂氏)、BMW、BURBERRY等,共同努力透過投資方針重新整頓全球能量市場,以及加速發展「零排碳量」的經濟型態。
救救胖小孩!荷蘭出妙招,英國走強勢路線!
2018/05/02
你是否留意到身邊圓滾滾的兒童日漸增多?世界衛生組織(WHO)發現1990~2016年間,全球過重或過胖的0~5歲幼童從3200萬增加至4100萬;由此可見,「童年肥胖症(childhood obesity)」已是散播全球的難題。
科技大躍進!人工智慧結帳各顯神通
2018/04/07
在「時間貧窮」的時代,能多得一分鐘就是福利,快還要更快!2014年9月,日本的BRAIN株式會社推出了世界首創的「BakeryScan」掃描機,利用影像識別技術提供連鎖店DONQ、Bakery Factory、及Mister Donut瞬間辨識、輸入和精算商品的結帳系統。使用者還能針對識別錯誤的商品進行手動訂正,進而影響內建的學習機能,促使精準度提升。2018年,這種人工智慧功能擴展明顯,帶動零售商及超市結帳區的革新,就讓我們來看看英、日、紐、澳4國測試中的服務有哪些特色吧。
女性同胞的「好朋友」用一杯茶和平共處
2018/04/06
「經前症候群」簡稱PMS,不只會引起身體上的腹痛、腫脹,還會使心情像盪鞦韆——時而易怒、時而無精打采,在繁忙的生活步調中這些不適更加難以應付。除了巧克力、熱可可、紅糖薑湯,還可以準備什麼來幫助舒緩PMS的症狀呢?答案就是自17世紀就廣受英國人喜愛的「茶」。以下就5大常見的症狀:水腫、腹痛、情緒變化、皮膚、睡眠問題,來分享適用的茶飲吧。
慶祝生命的復甦:澳洲復活節的佳餚美食
2018/03/22
當櫥窗和街道擺出許多彩蛋和兔子的裝飾時,就知道一年一度的「Easter 復活節」又快到了。這個慶祝新生與希望的節日也稱為「耶穌復活主日」(Resurrection Sunday),依新約聖經記載,發生在耶穌下葬後第3天。基督教會對「復活節」日期的制訂,在歷史上曾因參照的曆法不同而有許多爭議,直到西元325年「尼西亞會議」才一致訂為春分當天滿月後、或春分第1個滿月後的第1個星期日,故每年復活節的日期會變動。
綠豆也能變成炒蛋? 連李嘉誠都投資的全素「正炒蛋」
2018/03/09
對於綠豆,我們一直很熟悉:中秋的綠豆糕和綠豆椪,夏天消暑的綠豆薏仁湯和綠豆冰沙,開胃的綠豆粉皮和涼拌冬粉⋯⋯,春夏秋冬,一直以各種樣貌出現在餐桌上。2018年1月22日,矽谷的新創企業「Just」為我們公開了另一個有關綠豆的好食潛能:原來全植物性的蛋就藏在綠豆裡!
素食者小心踩雷!8種可能不是全素的食物
2018/02/13
全蔬食主義不僅有好萊塢名人加持,也是近3年引領全球餐飲業的主勢力,更是吸引各國人民樂於嘗試的生活風格。市調公司GlobalData發現,美國全蔬食消費者於2014~2017年間從1%成長至6%;數據分析公司Nielsen則指出,葡萄牙10年來該消費群自1萬5千增加至6萬
刈包、越式麵包也能成為早午餐菜單?澳洲正夯亞洲料理!
2018/02/11
現在,亞洲餐飲業者似乎企圖透過混搭或洋化,將他們的早餐文化引進澳洲人的週末生活裡。無論如何,這股亞洲風無疑將強化早午餐的生意競爭,不再讓英式或新時代美食主義獨領風騷。
日本蔦屋書店的周到服務:美酒佳餚配好書
2018/01/30
海明威說世上有2件事不能慢:親吻一個女孩和打開一瓶威士忌;美國詩人惠特曼喜歡吃生蠔及肉排當早餐,而日本文豪川端康成則對金黃色的炸豬排情有獨鍾。文字與餐飲向來是最佳的夥伴。現在,我們看到美國書店大亨Barnes & Noble,還有日本TSUTAYA 以旗下「蔦屋」的書店形象紛紛亮出新牌——書籍餐飲綜合服務。
從大自然中尋找食物的原味 米其林餐廳也狂熱
2018/01/08
南倫敦「沙龍」餐廳的主廚巴爾夫有個特別的名聲,眾所皆知他常在50公頃的公園裡覓食綠葉、野莓和果實,所以會有鄰居打電話來,請他過去採收一大片野蒜,或客人把一大袋溫桲(Quince/俗稱木梨)送給他。無論是攀過籬笆的迷迭香、薔薇果、或山楂果,巴爾夫都會盡量採集,作為鹽漬、醋漬或釀醋、製成糖漿之用,這些收穫為餐廳的菜色帶來四季的變化。儘管最後只有5分之1的新發現能上得了餐桌,巴爾夫還是非常享受且堅持這種探險;現代人大多不知道自家院子裡長了什麼寶,也認不出5月的倫敦街道開滿了釀醋用的接骨木花。
植物園裡的植物也能製作食物?澳洲皇家植物園的巧思
2017/12/23
2017年,雪梨皇家植物園與「花草蒸餾廠」(Distillery Botanica)攜手合作,共同發表1款限量版的「皇家琴酒」(A Rather Royal Gin),將園裡多種藥本植物的精萃納入其中。蒸餾師摩爾(Philip Moore)與園藝部總監特納(Jimmy Turner)一起在擁有201年歷史的園地尋覓,從9千多品種中挑選最適用的花卉及香草。經過2年的實驗和微調,終於研發出限量1千瓶的琴酒,香氣囊括了若望・保祿二世玫瑰(Pope John Pau II)、橙葉、檸檬馬鞭草、苦薄荷(horehound)、咖哩葉、七里香、圓葉當歸、洋甘菊。
澳洲餐點宅配業者打造專用廚房 搶攻送餐服務市占率
2017/12/15
在APP點餐宅配的時代,UberEATS、Deliveroo、Menulog 及Foodora是澳洲的4大巨頭。但你如果想像的點餐宅配只是披薩、炸雞、漢堡、壽司,那就錯了。墨爾本的頂級牛排館「岩池」(Rockpool)、高級中國餐廳「香寺」(Spice Temple)及名廚兼名作家麥康納(Andrew McConnell)的「非凡」亞洲創意料理(Supernormal),也是消費者能夠「ㄧ點到府」的選擇。
吃也能變成遊樂園的主題? 義大利人做到了!
2017/12/07
Eataly是世界最大的義大利食品零售帝國,跨足餐廳、烘焙坊、零售業、及烹飪學校。這次打造的主題樂園前所未有,不僅結合位於園址上的波隆那農產中心CAAB,還在10幾公頃的土地上闢出農場、果園、食品工廠、商店市集、餐廳、教育、活動會場等區域,將義大利過去、現在、未來的美食美酒呈現於世界舞台。ㄧ邊用色香味創造食客的美味回憶,一邊用文化、優質食物、專業技術融合成「食的循環」,述說義式美食的歷史、工匠精神、熱情、和獨創性。
2030年我們怎麼吃?由數據決定
2017/11/25
請想像一下你未來的廚房:有一台裝置能夠根據你每日的營養需求,即刻準備一份餐點。已經著手研究科技如何影響備餐的CSIRO,認為我們將會應用生活習慣及遺傳基因的數據,來製定個人化的飲食配套。首先面臨的問題是:這些數據要從哪裡蒐集?手戴式儀器(如蘋果智慧型手錶),將有能力分析和決定你在早晨起床後,身體所需要的食物組合;從每日的維生素、礦物質、到熱量等,都能精準進行計算。第二個問題是:要如何烹飪完成?這時「3D列印」設備就會是解決的辦法之一,按照上述的數據製造出營養適合度百分百的ㄧ餐。
依照喜好自由配 製作專屬於自己的Kitkat巧克力
2017/11/19
電影《電子情書》裡湯姆.漢克斯說:「小杯、中杯、淡、濃、咖啡因、低咖啡因、全脂、低脂⋯只要2.95美元,買的不僅是一杯咖啡,還有完整的自我價值認定。」在展現個性無極限的時代,拍美食成了餐前的預備動作,於是「個人化」飲食受到消費者熱烈的歡迎;更何況特別的日子,我們總想製造一些獨特的回憶。
究竟是新奇還是懷舊 看看你知道哪些澳洲經典點心!
2017/11/14
2017年11月初,澳洲SBS電視台在官網發布了1篇徵稿訊息,邀請觀眾發揮創意改造澳洲的經典點心,在11月內拍照放上Instagram,即有贏得2018年專題報導的機會。讀到這裡,你是否想到了能拿來「吸茶」(Tim Tam Slam)的Tim Tam餅乾?或是發表於1934年雪梨皇家復活節秀的MILO美祿巧克力飲?事實上,澳洲還有其他獨特的點心等著你來認識喔。
2018的超級食物新星登場!
2017/11/09
聽到新的超級食物報到,你的反應是什麼—很興奮、有點好奇、還是翻白眼心裡喊OS?不可置否,這就是飲食生活的日新月異;5年前,誰也沒想到酪梨會變成今日咖啡館與餐廳的「綠金礦」。儘管散播的速度與熱度不同,2018年起消費者將會陸續看到、聽到、察覺到以下6種超級食物的存在。
什麼是「降臨節月曆」?吃香喝辣也能創新意!
2017/11/03
「降臨節月曆」是倒數聖誕節來臨的專用月曆,自「將臨期」的第一主日開始計算(距11月30日最近的週日)至聖誕節。現代為了簡便,通常會從12月1日連續倒數24天,包括聖誕夜。傳統的製作樣式如可翻開的簡單紙盒、有口袋的布幔、或格子的彩繪木箱,裝飾主題為白色冬季和聖誕象徵;數字1~24隨意排列,照順序每天打開一扇窗,接受裡面的一份小禮。
2018飲食趨勢大預測 剩食新風潮、蔬食風正熱
2017/10/30
每年總有一些趨勢會左右我們的飲食習慣和美食探險,儘管不可能全盤接收,還是可以從中發現意想不到的「嚐」景。添加新食材可常保三餐的新鮮有趣,增進家人的期待與食慾;熱門菜單猶如活水,滿足食客的味蕾刺激及宴會的驚艷。循著2017年的飲食線索,會有哪些火花可能在2018年爆發呢?
讓生活的時間更有彈性 冷凍幼兒營養餐省下烹飪的時間
2017/10/22
現代人是忙碌的「時間貧民」,愈來愈多消費者因為相對便宜的價格、簡易調理、口味多樣而回歸「預製膳食」(ready meals);有的製造商甚至表示,這種消費行為可減少新鮮食物的浪費。今日許多品牌主打高品質、少食品防腐劑、抗菌包裝的豪華冷凍餐點,照顧消費者的健康、便利、及永續環保意識。接下來令人好奇的是:沒時間的家長們能為自己的孩子選擇什麼預製膳食呢?
花卉變身絕美夢幻料理 精選7道澳洲家常花卉料理
2017/10/07
看見菜餚拌入鮮豔花朵時,感覺自己彷彿在品嚐美食節目端出的時髦高級料理,其實,對喜愛園藝的老一代或樂活族群來說,可食花草一直是日常的美好及讚賞四季的情調。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在澳洲居家隨手可得的7種可食花卉,以及簡單美味的應用吧。
將損失化為盈利 信用卡業者出雙贏奇招改善餐廳訂位缺席的損失
2017/09/24
日本三井住友Trust Club營運的大來卡(Diners Club)的「尊榮主顧預約」,將餐廳預約取消產生的空位收購,再販售給自己的卡友會員,讓會員更有機會容易享受到難預約的明星餐廳
Pay as you feel:讓你隨意付費的餐廳
2017/09/22
用餐一直是跨越隔閡及身份差異的最佳橋樑,也是普遍表達謝意的方式之一,而你是否聽過用這種理念經營的「隨意付費餐廳」(Pay What You Want/Pay As You Feel)呢?顧客可以自由點餐、填飽肚子,並且依自己的經濟能力或針對餐飲的滿意度來付錢,包括不付一毛錢也沒關係。
不需開瓶器的新包材成酒類新趨勢
2017/09/10
喝酒是助興,而且自古以來就講究品味與優雅,儘管時代迎合戶外活動及便利的需要,仍少不了「In Style」—有型、時髦的消費元素。無論上山下海,還是居家聚會,酒類的單杯便利包肯定能提供更方便的暢飲體驗。
熱巧克力在墨爾本的驚奇面貌
2017/09/02
南半球冬日來襲,令人忍不住想喝一杯甜甜的熱巧克力。當你身處Cafe名城的墨爾本市,找一杯香濃的熱巧克力並不困難,但要享受「形.味」獨特的,就要仔細探尋一下了。
從飲食下手來助眠? 試試食科專家與營養師的愛睏菜單!
2017/08/01
緊張忙碌的現代人面臨的危機之一就是「睡眠不足」,不僅影響個人健康,也在工作表現、人際關係、快樂指數上大大減分。「民以食為天」,我們是否能透過飲食的改變,促進睡眠呢?現在,有英國的食品科學家與營養師協力開發了「愛睏套餐」,希望可以幫助失眠患者更容易入眠。
今夏新滋味:植物性冰淇淋驚艷搶市!
2017/07/19
全球的年輕族群正發展出對「無乳冰淇淋」的喜愛,認為杏仁及椰子等植物奶的成分是相對健康的新選擇。對於全蔬食主義者(Vegan)而言,現在市面上口感絕佳的「全植冰淇淋」(零動物性成分)可說是多年來的美夢成真。此外,大品牌如哈根達斯Häagen-Dazs的新商品則已在2017年夏季為牛乳過敏的大人及小朋友,帶來許多快樂的美味時光。
全球發酵食品發燒中 克弗爾與茶菇茶飲品正夯
2017/06/30
2016年年底,自從全球第2大飲料食品企業-百事公司(PepsiCo)買下一家小型發酵飲料製造商KeVita,就已經顯示發酵食品達到了一個引爆點。這個千古流傳於各種文化的製法,如今演變成別具特色的熱門趨勢,被贊譽為保健的「微生物小奇兵」。
未來食物講求吃得科學 新食品誕生!
2017/05/27
2017年快過了一半,你若有許下新年新飲食計劃,那麼目前為止什麼樣的超級食物、海洋蔬菜、發酵食品或者無麩質零食令你滿意呢?尋找有益身心健康的仙丹-無論是特定食材或是食養理論,似乎是人類無限度且樂此不疲的追尋。儘管科學尚未能提出「絕對萬用」的解答,有科學根據又美味的新概念產品已經開始吸睛。
孩子的食教:行動烹飪教室開進來囉!
2017/05/07
想在孩子的腦袋裡安裝一套健康飲食的軟體,有什麼好玩又好吃的辦法呢?美國的小中高學校於2000年開始認識及實驗「可食校園(Edible Schoolyard)」,17年後,這個概念已成為主流且普及化。今日,美食節目的盛行為食物教育帶來新的啓發,並促使另一個美味催化劑的誕生。
剩食別丟棄!看看國外正夯的社區冰箱拯救食物
2017/04/27
英國居民每日丟掉22萬條麵包、500萬顆馬鈴薯以及66萬顆雞蛋;諷刺的是,與此同時仍有大約400萬人生活在食物短缺之中。全球性的食物浪費危機逼迫各國拼奇招,英國倫敦南部的布里克斯頓區(Brixton),2017年2月正式設置一台「人民冰箱」(People
你是維護動物權利?還是買蛋權利?
2017/04/08
如果帶孩子上超市買雞蛋,你希望教導他的主要選購條件會是什麼呢?價格、有機或無抗生素保證?對紐西蘭與澳洲人來說,這些顯然還是次要,最關鍵的標準是-母雞是否養在雞籠裡。
可能席捲全球的新牛乳 A2牛奶搶市!
2017/03/31
澳洲的牛奶不適症人口逐年增加,不僅導致牛奶市場漸漸被植物奶佔領,也讓無乳糖牛奶在2016年創下4300萬澳幣的銷售。然而,引起不適症狀的主兇只有乳糖嗎?紐西蘭「a2MC牛奶公司(The a2 Milk Company)」告訴大眾,酪蛋白也是誘因。
有機和公平交易成基本 生態與生產道德標籤才是大未來
2017/03/20
身為生產者或消費者的你,還在追求「有機」與「公平交易」嗎?要緊跟上日漸細微與多元的消費意識形態,「有機」與「公平交易」兩大標籤有必要進化,因為未來15年內,生態與生產道德認證標章的力量將超越法規,而且該數量可望成長66%。
嗶嗶!澳洲媽媽幫小孩帶錯午餐收到警告單?
2017/03/13
帶午餐盒上學也許是某些國家早已遺忘的文化,在澳洲卻是主流,因為營養午餐非常罕見。2017年2月初,南澳省某幼稚園發出的午餐「警告單」在網路爆傳,躍上世界頭條,掀起家長與學校間的軒然大波。到底孩子的飲食該由誰來作主把關?
食物新「麵」貌 日本無麩質麵食與漢堡挑戰健康時代
2017/03/05
過去十年,「健康+環保」的飲食風潮造成「有機」標籤泛濫,滿街隨口喊出的「有機」一詞往往令人錯愕。不過,無論是否把「有機」當作銷售強打,這個標籤的定位一直與時俱進,而且離「好食慾」其實還有ㄧ段距離。想抓住消費者的胃仍須靠打造,日本的餐飲新勢力,以反轉魅力回應「新食代」。
日本美容健康新趨勢:傳統甘酒回襲
2017/02/25
日本傳統發酵食品「甘酒」,近來成為注重保養的女性朋友們熱愛的產品。2017年2月份的日本女性時尚雜誌《CanCam》也報導,甘酒將是下一波發燒趨勢。為求最佳健康與美麗的效果,我們有必要事先好好了解甘酒的魅力。
日本百年品牌傾囊奉茶 順應潮流推出膠囊泡茶機
2017/02/18
近年來,便利又時髦的膠囊咖啡機熱銷,專賣店除了咖啡香瀰漫,試喝及選購的人潮也熱鬧滾滾。這波省時省力的風尚2016年正式煽動飲茶市場,擁有151年歷史的瑞士大品牌雀巢Nestlé與日本創業逾220年的福壽園(京の匠福寿園)聯手共同開發,為飲茶大國日本呈獻茶匠之禮「SPECIAL. T」膠囊泡茶機。
日本食品廠商用吸睛設計搶攻浪漫情人節商機
2017/02/14
「節慶」是開發新商品的動力,也是促進買氣及銷售額的好時機。新年過後,各品牌摩拳擦掌激烈開戰的第一回合,就是充滿花香、巧克力的St. Valentine’s Day情人節。每年這段期間的限定版商品,花樣百出的新意對消費者而言是極棒的視覺和味覺饗宴。
無乳糖牛奶 全球乳業新勢力正崛起
2017/01/30
「牛奶」是澳洲人的每日必需品,從早餐榖片到午茶咖啡,總是不容缺席。形容大人小孩把牛奶當水喝一點也不誇張,甚至街坊的小雜貨店就叫「MILK BAR」,方便臨時少了牛奶的鄰居及時補貨。
第一屆「日本災害食大賞」!最美味的救災食品是名古屋交趾雞肉丸野菜和風煮
2017/01/24
日本人稱「災害用緊急糧食」為「非常食」,而我們普遍對這些食品的印象是,注重填飽肚子勝過美味;然而,今日的製造商也逐漸著眼於美味和機能性。2016年於「Office防災EXPO」舉行的第一屆「日本災害食大賞」,以「美味」、「機能性」、「新製品」三大類別選拔出優秀商品,由此不難看出「非日常」的救災保存食品,已趨向趕上「日常飯菜」的味覺水準。
冬天來點不一樣的:六帖保健花草茶
2017/01/20
薄荷巧克力摩卡拿鐵、火爐、雪人等,這些組合讓冬天成為一個美好又浪漫的季節,不過也有令人不快的一面,比方說冬季憂鬱症和感冒。幸運的是,大自然備有數不盡的處方箋,可幫助舒緩身體微恙的症狀,只要選對花草,就能為自己煮一壺恢復體力的茶飲。
防災要角!日本緊急糧食「救急」也能同樣「美味」!
2017/01/15
日本的9月份是防災月,不過居住於地震帶、颱風區、極端氣候中的日本民眾,隨時備有完整的「緊急糧食」可說是日常行事,也是救命的危機意識。東京都品川區甚至有一間以「保存」概念為主的專門企業TERRADA(寺田倉庫)所開設的概念店—TERRA CAFE BAR,販售來自世界各地的「保存食品」,並提供以這些商品所調理出的餐點。
北歐食光,陪你暖暖過冬
2016/12/30
當太陽公公漸漸晚起,晝日愈來愈短,我們知道冬天近了。面對冷風寒雨,要覓個山洞冬眠到明年春天根本不可能。不妨參考一下習慣與冰天雪地共生的維京人怎麼過冬,可能還比較實際一點。其中,儲備糧食是不可或缺的一環。
看過來!2017美國熱門餐飲食趨勢報到
2016/12/29
每年,消費者都會因店家研發的奇穎商品而心花怒放,創業者則期待從革新中找到在市場分一塊餅吃的區隔商機。根據Google搜索引擎的統計,2016年美國人最常輸入的搜尋關鍵字包括:拉麵、義大利管麵、韓國拌飯、越南河粉、杯蛋糕、薑黃、白花椰菜飯等。美國時下的嶄新服務與別出心裁的新滋味,可供我們搶先瞧瞧將在2017年引領風騷的餐飲趨勢。
複合甜點 日本現正流行的點心王道
2016/12/18
你可曾聽過以顛覆傳統點心,並且透過「食譜混血」所形成的一股經典再創、花樣吸睛的甜食趨勢?2013年,因為紐約甜點師傅安梭(Dominique Ansel)發想的「Cronut 可頌甜甜圈」(croissant + doughnut),各大城市興起了「複合甜點」(Hybrid Dessert)的流行。這種新甜品由2種以上不同的點心融合而成,提供消費者新的味蕾體驗和新口感。2016年日本消費者引頸盼望的「複合甜點」,很可能會延燒至2017年,讓我們先用眼睛來品嚐看看吧!
吃營養午餐也是學習 芬蘭飲食教育這樣做
2016/11/20
食安問題與健康飲食最大的關鍵就是「消費者品知力」,這就是為什麼STARBUCKS在澳洲墨爾本難以生存,因為當地人從小耳濡目染,深知品嚐與享受好咖啡的必備條件。同理,若未來的世代不訓練對食物的五感覺知能力,將來也會面臨屬於他們的食安危機。
我很醜,可是我一樣有營養!
2016/11/08
走進超級市場,筆直的小黃瓜和彎曲的小黃瓜,你會買哪一個?兩個營養價值相等,不過筆直的價格比較貴,彎曲的比較便宜,現在你會買哪一個?愛美是人的天性,誰都想要擁有「好」東西,可是很多時候,「好」的標準與觀點往往是受到媒體影響、行銷操弄所堆疊出來的習慣。
改善腸躁症 先來認識FODMAP!
2016/11/07
腸躁症是一種腸胃道功能性障礙的疾病,伴隨著腹痛、腹部不適、脹氣、排便習慣改變(腹瀉或便秘)、胃灼熱、噁心或飽脹感等症狀,治療的第一步由調整生活型態及飲食著手。2005年由吉柏森博士(Peter Gibson)領導的蒙納許大學(Monash University)研究小組,率先證實「低FODMAP飲食療法」能有效減輕腸躁症症狀。今日,英國、紐西蘭、北歐以及美國已有多項研究支持此醫學觀點。
日本把甜點變成可食藝術
2016/11/03
中國菜以「色、香、味」來形容和評比菜餚的水準,日本料理則講究「時空呼應」,從懷石料理到西洋甜點都講究四季的美、時令的味,甚至是與情景的對位。
享受吧,超級食物奇亞籽的百搭風味
2016/10/25
幾個世紀以來,奇亞籽(chia seed)一直是馬雅及阿茲特克民族的主食;今日,人們被它的健康益處與烹飪用途所吸引,並為它冠上「超級食物」的光環。奇亞籽營養寶庫的十大特色,現在就報你知。
椰子水當運動飲料 是超優品還是趕流行?
2016/10/11
平時,你可能選擇深海或氣泡礦泉水解渴;運動後,就喝運動飲料補給水分。但是,2008~2012年短短4年,在飲料市場上身價成長540%的,很可能不是你手上握的那一瓶。持續引發新熱潮的是天后瑪當娜、明星潘恩巴傑立等人的最愛-椰子水。
減碳救地球,紅肉稅空降丹麥?
2016/10/03
愛吃什麼是我的自由?丹麥倫理委員會(Danish Council on Ethics)的看法可不一樣。改善全球氣候變遷人人有責,丹麥國民有道德義務降低自己的碳足跡,以及間接對環境造成的破壞,而第一步可行的有效辦法就是課徵「紅肉稅」。
Superfoods 你吃了嗎?
2016/09/22
走進墨爾本任何一家風格酷、主張樂活的Café,菜單上一定會有這個字—「superfood」,凡是超級食物的餐點價格都比較貴,一般的凱薩沙拉約新台幣310元,Superfood沙拉則約450元。奇怪的是,人氣還特別高,無論是嬉皮、雅痞、上班族、瑜珈一族或特立獨行的大學生,大家都趨之若鶩,把遙遠國度的食材當成流行語掛在嘴邊:quinoa(藜麥)、chia(奇亞籽)、kale(羽衣甘藍)、açai berries(阿薩伊果)、cacao(可可)、goji(枸杞)。
分類精選文章
要懂得與好的微生物共存!看似不起眼卻掌管了人體的第二個大腦–腸道
隨著科學的進步,人類對微生物也有越來越多的認識,不再只是把微生物視為大敵與之隔絕,而是開始將對人體有益的微生物善加運用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將益生菌應用在飲食上,讓益生菌可以調節號稱人體得第二個大腦—腸道的功能。但在使用這些益生菌食品的同時,人們也要有自己的判斷能力並保有質疑,才能不為偽科學所騙,也才能讓所有生命和平共處。
確診飲食掌握7種備品3點原則!反覆發燒、喉嚨痛、咳嗽、有痰得要這樣吃!
疫情肆虐,本土確診案例數量不斷攀升,如果真的確診了,身邊應該備有什麼物品比較妥當?如果確診後有喉嚨痛、咳嗽、有痰、發燒、食慾不振等症狀,又應該怎麼吃比較好?李婉萍營養師提供確診常備物資及飲食指南,讓大家參考!
【線上收聽】想「涮」出好肉 從肉片厚度、鍋具到湯頭都講究?
想要吃到軟嫩的肉,從肉片厚度、烹調時間、鍋具甚至到湯底選擇都有差?石頭鍋、番茄鍋、麻辣鍋、酸菜鍋哪種鍋煮出來最軟嫩?
【食聞】當我們必須與病毒共存,快篩試劑儼然成為生活必需品之一,你對新冠病毒的檢測方式了解有多少?
隨著來勢洶洶的Omicron變種病毒對全球造成的影響,台灣的防疫政策逐漸轉向「與病毒共存」的作法,而此時,快篩試劑似乎也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之一!PCR核酸檢測、抗體檢驗與抗原檢驗應該怎麼選擇,以及其使用的時機,都是一門學問。
你也想靠時下推崇的「限時飲食減肥法」減重嗎?別傻了!最新研究指出限制熱量才是根本之道
「減肥」可說是某些人人生永遠的目標之一,為了減肥試遍各種各樣的辦法,其中包含「限時飲食法」,以限制進食時間的方式減少食物攝取。但作者對於任何減肥相關的飲食撇步都保持質疑,他認為「只要少吃,無論是哪種機制的減重飲食都會起作用,而最好的減重飲食方法就是可以堅持下去的那一個。」
當健康零食成消費主流?緩解壓力、促進腸道健康的穀物棒正在風頭上
縱享巧克力焦糖穀物棒、Bakalland Ba!lans「放輕鬆」櫻桃檸檬棒、Unwind放鬆棒、Core Bar巧克力花生醬有機燕麥和益生菌棒,Mintel表示穀物棒能緩解壓力或促進腸道健康,健康零食是穀物棒未來的發展趨勢。
編輯選文
從全聯麵包到嵜本生吐司都在用!「亞洲烘焙模具王」三能如何從年營收衰退到3年翻身創20億新高?
藏壽司稱霸壽司界的社群聲量冠軍!提升附加價值、創造粉絲互動成關鍵
高雄輔導轉型有機手採青梅出貨了!4月底前限時上架家樂福 全台買得到
荔枝籽產生新價值!竟然能作為糖果、布丁 甚至蛋黃醬的增稠劑?
荔枝椿象剋星來了!苗栗農改場提升「平腹小蜂」生產技術力剋荔枝椿象
從元宇宙到虛擬貨幣都有它!必勝客靠「NFT盲盒比薩」、「比特幣比薩」成功開創數位食代
波本威士忌為何叫「波本」?從酒稅、史事來揭秘!
訂閱電子報
訂閱
註冊成為會員
Home
食專題
泥火山下的古村落崛起!彌陀小
台東Action!從慢思維到
【特別企劃】幸福米抵「嘉」,
揭開校園午餐餐費的黑盒子
食在有幫助 USR在嘉義
從縱谷到太平洋,挖掘花蓮在地
食科學
食添加
食包裝
食加工
食追溯
食科普
農科技
食新聞
謠言拆解
國際食事
即時新聞
安心消費
食事追蹤
產業動態
食生活
健康營養
飲食文化
在地創生
美味食勢
節氣飲食
食農教育
食專欄
食品科學
醫學營養
漁農畜牧
產業創新
飲食文化
食力特派
食驗室
登入/註冊
Facebook
Youtube
[email protected]
×
登入/註冊
Facebook登入
Google登入
記得我
重寄認證信
|
忘記密碼?
登入
還不是會員嗎 ?
立即註冊新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