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金色三麥為擺脫啤酒困境轉型餐飲,強調品質穩定與創新體驗,透過品牌多元布局與團隊創意,帶動營收與品牌價值成長。
撰文=麻愷晅
到「金色三麥」這個品牌,你第一時間想到的是餐廳,還是啤酒?
許多人因為餐廳而認識金色三麥,但事實上,餐廳的成立,是為了保命。2004年,台灣第一家民營酒廠龍昇釀造因為啤酒銷售不佳,又擔心與通路合作會受制於人,所以開餐廳自產自銷。
20多年來,餐廳事業「反客為主」,成為金色三麥的主要成長動能,營收占比達8成。2024年,金色三麥營收創新高,達22億元,年增13%,也於6月興櫃。
然而,經營通路並非易事。
餐飲的本質是「品質穩定」,打好基礎,創新才會是加分
餐廳成立初期,金色三麥連續7年處於虧損。如今站穩腳步,金色三麥餐飲集團董事長葉冠廷表示,餐飲的本質,就是品質穩定,口味一致,後面的服務、創新都只是加分,「有1才有0,如果沒有前面的1,後面擁有再多0,最終都是0。」
食品安全,是確保品質一致的第一步,葉冠廷要求餐廳取得HACCP認證。HACCP是國際普遍認定最佳的食品安全控制方法,控管各階段可能發生的食安風險。由於各店廚房動線都不同,這個認證必須獨立申請,但他們還是逐一取得。最終,金色三麥19間門市都擁有證書,成為台灣首家,也是唯一獲得此認證的連鎖餐飲品牌。
在釀酒事業上,他也秉持同樣態度。當時,他先邀請德國柏林釀酒學院講師擔任顧問,但大量釀酒,品質變得不穩定的問題依然存在。於是他多次詢問對方是否願意來台擔任釀酒師,卻被拒絕。後來,葉冠廷鼓勵對方帶女友來台看看,並安排他們在台北W飯店住一周,「這錢要花下去,讓他們有好的體驗」。最後成功打動對方女友的心,讓講師願意留下來,協助調整程序,順利解決問題。
為了穩定品質,葉冠廷早在2014年便立下進入資本市場的目標。他認為,餐飲業內部規範往往由老闆自行決定,透明度低,品質管理可能缺乏公正的監督機制。但上市櫃企業公開透明,能帶給大眾安心感,即使自己不再掌舵,公司仍要按照規則運行,「我們在的時候一切會更好,當我們不在的時候也沒差。」
葉冠廷早在2014年便立下進入資本市場的目標。(圖片來源:經理人提供)
當顧客覺得品牌有價值,才會願意掏錢消費
餐飲品質顧好後,金色三麥再經營加分項。他認為,舉凡裝潢、料理品質、環境氛圍等細節帶來的五感體驗,對顧客的綜合印象至關重要,而這種印象會直接影響顧客對一家餐廳的評價,「當顧客覺得品牌有價值,才會認為自己的錢花得值得。」
所以,金色三麥不斷創新品牌,目前集團旗下除了金色三麥,還有微兜petit doux、咖哩樹、麥漢堡、SPORTS NATION 等餐廳品牌。SPORTS NATION是2024年新成立的運動餐廳品牌,首創「電子酒精交易所」,將酒吧結合股票交易所,價格會隨成交量漲跌,顧客進店拿到智慧取酒卡,就可以自助取酒。
葉冠廷表示,SPORTS NATION的成立,其實是觀察到多數人會因為價格不透明、擔心環境危險而不敢進酒吧,所以透過新型態的取酒模式,讓大眾能放心享受夜生活。
自助取酒的概念其實在美國行之有年,但反應不佳,他認為有發展空間,就讓團隊思考能不能變有趣,短短3個月,創意即落地,「重點不在於這個idea,重點是我們的團隊夠好夠強,能執行到位才有用。」
品牌多元布局,不只讓精釀啤酒有更多銷售管道,也帶動營收成長。葉冠廷補充,每個品牌都有各自的任務,有些品牌用於宣傳自家精釀啤酒,不會特別追求獲利,但像金色三麥這樣的品牌,就必須擔負獲利責任。因此,他們專注提升顧客體驗,以確保營收穩定。2024年,金色三麥有一半店點年營收都達1億元。
如何擁有創新動能?有機會,就放手讓團隊試
除了創新品牌,金色三麥也時常開發新料理、酒品。釀酒團隊至今已研發至少100種精釀啤酒。過去則有廚師開發新菜瓦帕鬆餅,不僅促成微兜petit doux的創立,更登上日本電視節目,吸引不少日本觀光客前來。
葉冠廷認為,團隊善於原創的動能,可能跟自己有關。他表示,自己不喜歡複製他人做法,所以一旦看見機會,或是發現業界沒人做或做不好的事,只要有可行性,就會去嘗試。
身為金色三麥的第一代釀酒師,葉冠廷研發的經典啤酒「蜂蜜啤酒」,便打破一般人對啤酒的刻板印象,讓不喝酒的人也能接受,該品項更拿下2009年東京國際啤酒大賽金賞,也在2014年世界啤酒大賽(WBC)上奪冠。
如今,研發交由團隊負責,葉冠廷樂見他們不斷創新,所以他不會插手,也不會因為擔心失敗而阻礙。他認為,這些嘗試是必要的,「我就像是守門員,要給團隊試錯的空間。」
葉冠廷樂見團隊創新,所以他不會插手,也不會因為擔心失敗而阻礙。(圖片來源:經理人提供)
葉冠廷認為,經營餐廳跟精釀啤酒的道理相通,要先顧好基本盤,才能賺取更多利潤。以餐廳為例,雖然70%的客人注重CP值,業者從中賺取的利潤未必豐厚,但經營得當,才能吸引其餘30% 不在意價格的客群。同樣的,啤酒廠70%的產品屬於薄利,但產量達標才能降低成本,而且當這類產品銷量好,提升知名度,才有機會製作高利潤的客製化產品。
「先想好結果的時候,往往做不出感動人的東西,」葉冠廷以顧客為重,先追求將品質做到最好,再根據大眾需求持續創新,這樣的經營理念也讓金色三麥在餐飲類股裡,獲利表現名列前段班,2024年營收不只創新高,EPS也達10.01元。
葉冠廷
1981年生,現就讀政治大學EMBA,是金色三麥第一代釀酒師,親自研發經典商品「蜂蜜啤酒」,現為金色三麥餐飲集團董事長。
【本文獲經理人授權刊登,原文標題:擠進餐飲獲利前段班!金色三麥董座:堅守本分,才有資格談創新】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審稿編輯:林玉婷
延伸閱讀
▶百家爭鳴的啤酒市場該如何脫穎而出?台灣品牌又該怎麼開拓國際商機?
▶創業3年營收破2億!雲林3姊弟以咖啡廳起家的「村露國際」如何吸引年輕北漂族返鄉?
▶吉比鮮釀背後老闆竟是他!從測晶片到釀啤酒 旺矽董座葛長林:沒賺到錢但賺到10多年快樂人生
▶西餐、粥品、火鍋都能開!王品「品牌擴張公式」如何打造台灣最大連鎖餐飲帝國?
▶價格4年暴漲 50%!日本麥當勞不當「價格破壞大師」了,如何聰明地調漲一波?
▶餐飲業追求上市櫃,金色三麥、橘焱胡同為何選擇不一樣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