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味噌如同葡萄酒般展現「風土(terroir)」的魅力,由地形、氣候及菌種塑造獨特風味。日本味噌以「國菌」麴菌為核心,依原料可分為米味噌、麥味噌、豆味噌與調和味噌。麴比例決定味道甘鹹,發酵時間則影響顏色深淺。從白味噌的甘口柔和到赤味噌的濃厚醇香,味噌展現了地方文化與釀造工藝的深厚底蘊。

撰文=岡本愛(日本味覺協會「美味學」認證講師)

在葡萄酒的世界中,有一個詞彙「テロワール(terroir) 」—意指風土條件,即葡萄所生長土地的地形、氣候等自然因素對風味的影響。味噌亦是如此,自古以來便在日本各地生產,正是「土地所孕育的味道」。

日本味噌中所使用的麴菌為「國菌 」。不僅是味噌,醬油、味醂、醋與清酒等也都是使用日本特有的菌。正因如此,味噌承載著深厚的地方文化,是最具日本獨特風味、也最具多樣性的發酵食品之一。

依麴的種類來分

決定味噌風味的關鍵,是一種黴菌—麴菌。將麴菌接種於蒸熟的米、大麥或黃豆中,讓其繁殖,即可分別製成「米麴」、「麥麴」、「豆麴」。依據所使用的麴種類,味噌可分為「米味噌」、「麥味噌」、「豆味噌」,以及將這些味噌混合的「調和味噌」。日本多數地區以生產與食用米味噌為主,但即使同屬米味噌,各地製成的風味與色澤也都各有特色。

米味噌。(圖片來源:城邦文化提供)

麥味噌。(圖片來源:城邦文化提供)

豆味噌。(圖片來源:城邦文化提供)

依味道來分

味噌的鹹度取決於鹽的使用量,另一個重要因素則是—麴的比例。當鹽的用量固定時,麴的比例越高,味噌就越甘口(偏甜)。

這裡所說的「麴比例」,即為「麹歩合(こうじぶあい) 」,指的是米麴或麥麴相對於 黃豆的比例。也就是:在黃豆原料中,麴所佔的重量比。

舉例來說:

10公斤米麴+10公斤黃豆

=麴比例為100% ( 10割/歩)

5公斤米麴+10公斤黃豆

= 麴比例為50% ( 5割/歩)

15公斤米麴+10公斤黃豆

= 麴比例為150% ( 15割/歩)

麴比例越高,發酵時產生的糖分也越多,味噌就會越甘甜。因此,麴比例是調整味噌風味的關鍵之一。

依顏色來分

味噌的顏色主要受到發酵與熟成時間長短(釀造期間)的影響。一般而言,釀造時間越長,顏色就越深。這是因為黃豆中的胺基酸與糖發生「梅納反應」,變成棕色。即使成為商品之後,味噌仍會持續熟成,顏色也會隨時間逐漸加深。除了釀造時間,原料的處理方式與比例也會影響顏色。例如:黃豆是蒸還是煮?蒸煮的時間長短?黃豆與麴的配比?這些因素都會讓味噌呈現出不同的色調。

左起為白味噌、淡色系味噌、赤味噌。(圖片來源:城邦文化提供)

通常白味噌使用較多的麴、熟成時間比較短,顏色淺、味道偏甜。紅味噌(赤味噌)則使用較多黃豆、較少麴,並進行長時間發酵,顏色深、風味濃郁。

內容來源:《日本媽媽的和食調味帖》,城邦文化出版。

審稿編輯:林玉婷

延伸閱讀
發酵大豆家族「天貝」、「味噌」與「納豆」各有益處!天貝可緩解更年期症候群
微生物也能在太空工作?MIT「宇宙味噌」成功發酵、開啟全新宇宙風味學!
鮮味調酒正夯!味噌、香菇、海帶都能變身酒吧靈魂食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