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東南亞沙嗲醬風味多元,大致可分為清爽、醬香、堅果及果香四類。泰國、越南以椰漿與香草營造柔和口感;馬來西亞、新加坡則以多層香料與花生堅果呈現濃厚醬香;印尼波諾羅戈版本使用甜醬油與棕櫚糖強化深度風味;而望加錫與馬來西亞海南沙嗲則以果香與鳳梨酸甜帶出清新層次,展現沙嗲文化的地域多樣性。
撰文=陳愛玲(來自馬來西亞,人稱「香料女王」)
東南亞沙嗲醬究竟有多少種?大致上分成清爽、醬香、堅果型及果香風味。
泰國、越南醬體柔和,幾乎吃不出香料味。鄰近的寮國、柬埔寨、緬甸亦相去不遠,側重亞系香草:香茅、檸檬葉、香菜根、南薑與大量椰漿,使之淡雅清爽。
馬來西亞、新加坡、汶萊及菲律賓南部等地則不然,大量用胡荽籽、小茴香、茴香籽、八角、丁香等數十種香料加總,各種層次相互交融,風味起承轉合,尤其強調羅望子的酸和椰子糖的甜達到平衡,促使花生堅果香氣更加立體,是醬香與堅果的綜合體,沒有人不愛!
回到最初沙嗲故鄉波諾羅戈(Ponorogo),感受原味。雞肉豪邁切成長條狀,肉串與肉串間增加一塊肥油做緩衝,增加油脂潤滑度。用大量印尼國民調味料甜醬油(Kecap manis)醃漬,再和分蔥、蒜末以及南薑調和成水醬料浸泡肉,就這樣邊烤邊泡,邊泡邊烤,肉吸飽水醬料,自然滑嫩。醬料則是以驚人的花生量、棕櫚糖(讓醬汁呈深褐色澤)、蝦醬與辛香料組合而成,相較於馬來半島,味道更濃,花生現炒現磨,堅果香爆表,吃的時候再擠上檸檬汁提味解膩。


醬香型沙嗲,印尼甜醬油為主調。(圖片來源:城邦文化提供)
望加錫(Makassar)位於印尼蘇拉威西島南部,當地的沙嗲醬一入口即充滿果香,這種酸味與馬來半島西部慣用的羅望子截然不同,光用聞的,就酸到下巴快掉下來,眼眉瞬間瞇成一條線。不過一旦煮過,醬料隨即轉化,饒富層次,反而為沙嗲肉增添開胃、解膩的效果,令人留下深刻印象。
談到果香沙嗲醬的代表,馬來西亞的海南人版本更是不能錯過。他們會將新鮮鳳梨切碎拌入醬中,果粒酸澀咬舌,中和香料帶來的辛辣之餘,讓整體風味更協調,意外地為彼此都加了分。


果香型沙嗲,以羅望子為主調。(圖片來源:城邦文化提供)

內容來源:《東南亞飲食香料學:南洋經典菜解密、香料與風土交織的味覺地誌》,城邦文化出版
審稿編輯:林玉婷
延伸閱讀
▶從醬汁到肉食材都千變萬化!印尼旅遊局推薦外國人必吃這7種沙嗲
▶仁當巴東牛肉、沙嗲、爪哇咖哩⋯⋯ 令人吮指回味的印尼料理!
▶跟火鍋最百搭的沙茶醬 原來擁有南洋血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