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韓國觀光公社(KTO)最新調查指出,日本與台灣旅客掀起「即食韓食潮」,近6成外國遊客在韓旅遊時選擇便利商店餐盒或街頭小吃,取代傳統韓式餐廳。快速、語言障礙低、價格透明成為關鍵因素。專家分析,這股趨勢顯示旅遊飲食從「文化體驗」轉向「行動便利」,便利商店正成為旅客感受韓食的新入口。

撰文=編輯部

根據韓國觀光公社(Korea Tourism Organization, KTO)最新調查,許多來自亞洲與歐美的外國旅客——尤其是日本與台灣——在韓國旅遊期間,傾向選擇便利商店即食食品或街頭小吃,而非傳統韓式料理餐廳。旅客普遍表示,這類選擇具備「快速取得、語言障礙低、價格透明」等優勢。近6成受訪者指出,他們更願意壓縮用餐時間,將更多時間投入購物、攝影與觀光。

傳統餐廳受衝擊 旅客用餐時間大幅縮短

多家韓國餐廳業者反映,外國旅客的點餐行為明顯改變。比起需多步驟點菜、等待時間較長的烤肉或定食,外帶拌飯、即食餅乾、飲料果汁等快速消費型產品更受青睞。部分餐廳已開始嘗試推出外帶拌飯盒與簡餐式烤肉,以迎合這股「旅遊型飲食」的潮流。

對餐飲業者而言,這不僅意味著消費型態轉變,也代表需重新思考菜單設計與服務流程。如何在不犧牲品質的情況下縮短等待時間、提供外帶與多語系菜單,成為新挑戰。

旅客飲食選擇由「熟悉感 × 便利性」主導

研究指出,外國旅客在旅途中選擇食物時,主要受兩大因素影響:便利性與熟悉感。許多遊客選擇泡麵、炒年糕、甜點小食等街頭食品,原因不在於追求當地文化體驗,而是希望快速補充體力、解決用餐需求。

這一趨勢說明,儘管韓式料理的全球知名度持續上升,但對多數旅客而言,「韓食」已從深度體驗轉變為隨手可得、立即滿足的選擇。餐飲與旅遊業者若要留住這批旅客,需思考如何在便利與文化之間取得平衡。

韓國餐飲與旅遊品牌的挑戰與機會

旅客偏好的轉變,為韓國餐飲與旅遊產業帶來雙重影響。傳統以食堂為主的韓式料理店必須加快轉型,例如:縮短服務時間、簡化點餐流程、推出外帶餐盒;而供應鏈端也需開發更即食化的產品,如冷藏便當、加熱即食餐或多語言標示食品。

同時,這也為新型態韓食品牌創造機會。便利商店韓食、街頭小吃、快餐形式韓食品牌可能成為下一波旅遊飲食亮點。若經營者能結合韓國特色風味與便捷服務,如預包裝韓式便當、即食拌飯套餐或具導購語言支援的快餐櫃位,將能有效迎合外國旅客需求,拓展新的消費市場。

韓食新課題:從文化體驗轉向快速享用

韓國觀光公社分析,外國旅客對韓食的興趣並未下降,而是「從文化體驗走向行動便利」。未來韓國旅遊品牌若能重新定位韓食——不僅是傳統文化象徵,也是一種隨時可享的生活味道——將更能呼應全球旅客的旅行節奏。

審稿編輯:林玉婷

延伸閱讀
韓食市場商機大!個人品牌與餐飲集團該如何兼具韓式道地感又打造獨特性?
維持正宗口味的唯一前提!原物料高度仰賴進口 韓式料理供應鏈大公開
愛看韓劇、追韓星而被征服!韓流愛好者讓韓式料理商機在台湧現

參考資料
▶THE KOREA HERALD,Tourists in Korea are skipping iconic dishes to eat what locals eat every 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