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韓風潮流席捲台灣,使得韓式料理、餐廳百花齊放,近年來愈來愈多在地餐飲集團透過代理與本土經營,推出多個連鎖韓式品牌。而韓劇、韓綜與韓星等各方加持,也讓韓式飲食成為台灣民眾的一種選擇,多個品牌也在台駐點。在競爭激烈的韓食市場,擁有獨特賣點與熟客經營的方式是成功關鍵。

在韓風文化潮流的帶動下,許多人從看韓劇、韓國旅遊,到去韓式餐廳用餐或是在家泡碗辛拉麵果腹,甚至連韓國跨境電商酷澎Coupang,因為以韓國商品為主要訴求之一,所以迎來了業績的持續成長。對於消費者的日常韓式飲品,也有集團看上這塊大餅,像是統一收購韓國熊津食品Woongjin Foods Co., Ltd.,包含紅蔘飲、玉米茶、青梅軟糖等商品,也將擴大引進在韓國熱銷的商品在7-ELEVEN推出。

在韓國政府有計劃的推動「韓食世界化 한식세계화」政策之下,韓式料理已經成了不少人的偏好習慣,甚至也可能因此提升了對韓國的好感度,以及未來的旅遊機會。台灣的韓式餐廳可以說數量眾多,根據韓國農林畜產食品部的《2017全球韓國餐廳狀況調查》,當時台灣有858家韓式餐廳,在地業者開設的比例超過6成,用餐顧客中約8成是台灣人。對於韓式料理的經營來說,品牌來源國、食材產地、烹飪料理方式與餐器運用都有相當程度的影響。

經營模式改變 集團打造多個連鎖韓式品牌

早期經營的韓式餐廳的多半是韓國華僑或是韓國人(配偶),規模較小且堅持使用韓國當地食材與調味方式,但口味也較為小眾和道地。之後韓國連鎖品牌陸續透過代理的方式搶占市場,訴求在地品牌與風味的復刻,同時台灣本土經營的韓式餐廳大量出現,口味更為接近我們的偏好,售價也較為親民。對於不少人來說,韓式料理的主觀印象中,像是泡菜與醃製品、煎餅與炒年糕、韓式烤肉與炸雞、蔘雞湯、部隊鍋及石鍋拌飯,而推估現在台灣的韓式餐廳已經破千家,餐飲的類型更是多元而且豐富。

例如韓式料理集團「豆府餐飲」,旗下品牌包含涓豆腐、北村豆腐家、韓姜熙的小廚房及姜滿堂等,或是「兩班家韓式餐飲集團」的兩班家、豆腐村、高麗園 偷飯賊、韓鶴亭、雪嶽山、首塢爾、妻家房與別味韓定食。近期更有「築間集團」的紫木槿、朴庶韓國美食公社、朴庶;「屋馬燒肉」的金韓食,以及「王品集團」的初瓦、金咕,都以集團的資源持續投入競爭市場。而最流行的還有24h的無人拉麵店,像是韓熙恩、韓金湯匙等,鎖定學生族群與外食市場,以自助便利和多元選擇等優勢,甚至是低價策略搶攻市場。

韓式餐廳元素還原道地感 韓劇成為創新行銷手段

不論是大眾媒體的報導,還是YouTuber的美食推薦影片,以及消費者的打卡評價,都能對我們消費選擇產生影響。有趣的是以往我們走進韓式餐廳時,有幾個元素可說是常見且具有代表性,包含從外觀到室內的韓文招牌與菜單、吃到飽的泡菜與海帶芽、不鏽鋼飯碗與鐵扁筷餐具,至於風味是否很「道地」就是另外一件事情。畢竟國人去過韓國旅遊的人數還是有限,但是從過去的新聞或社群媒體上看到的資訊,以及我們可能學習過程中的經驗,所形塑出刻板的既定印象。

另外,韓劇及韓綜的置入行銷更是有效的溝通方式,隨著更多元的韓式料理出現,直接上手的韓式炸雞、吃到飽的韓式燒肉,也讓韓式餐飲有了更多元的面貌。例如韓國料理綜藝節目《一日三餐》,藝人們會在節目中示範韓式料理製作方式,或是韓劇《來自星星的你》播出,引發吃炸雞配啤酒的熱潮,劇中的BHC炸雞也即將在台開店,《愛的迫降》則是推動bb.q CHICKEN的購買風潮,起家雞、NENE CHICKEN、橋村炸雞等品牌也都各有擁護者。

競爭激烈的韓式飲食市場 獨特賣點是關鍵

隨著近期更多韓星來台開唱或發展,以及整體觀光產業的持續成長,接觸到韓國流行文化的同時,也會帶動台灣的餐飲韓風商機。不過當更多韓國的連鎖餐飲品牌進駐時,口味與價格就成了重要的挑戰,畢竟當如果是觀光旅遊的時候,會有整體性的體驗氛圍,再加上在地的原物料優勢,若是在台的價格過高或是口味不夠被接受,仍然有經營上的壓力。

而本土集團的韓式料理越開越多,除了中央廚房和集體採購的優勢外,如何強化消費者的記憶度也很重要,畢竟有的集團同時擁有眾多的餐飲類型,消費者是否認同並回購,也是需要持續投入新品的研發與行銷溝通。而本來的小型地方韓式料理餐廳,在堅持品質與成本持續增加的平衡中,如何留住顧客則是最大的挑戰,畢竟有些時候漲價就可能流失顧客,但是降低品質更可能發生食安危機,只有找出獨特賣點與熟客經營的方式,才能讓消費者繼續念念不忘。

【本文獲王福闓授權刊登,原文標題:《韓食市場大,文化影響塑造商機》

【本文為作者意見,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審稿編輯:林玉婷

延伸閱讀
5年花1052億韓元預算!韓國藉「韓食世界化」讓世界認識韓國
飲食文化輸出大成功!韓國花不到10年時間 讓全世界都開始吃韓食
要了解韓國先從飲食下手! 韓國從文化到農產輸出都有專責單位攜手推韓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