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日本研究發現,甜味會降低味蕾對鹽味的敏感度,使人不知不覺吃下更多鹽分。因此甜鹹料理如壽喜燒、蜜汁或醬菜等,雖風味迷人,卻可能因甜味掩蓋鹹味導致過量攝鹽,增加高血壓與腎臟病風險。
鹹鹹甜甜的滋味雖然迷人,卻可能暗藏「吃下過量食鹽」的陷阱!
日本最新研究指出,食物中若同時加入甜味,會讓人對鹽味的感受變得遲鈍,進而在不知不覺中攝取更多鹽分。這種現象在慢性腎臟病(CKD)患者中特別明顯,因此研究團隊提醒,減鹽策略中必須納入「甜味影響」的考量。
為什麼減鹽這麼難?原來是味覺間會互相影響
人的味覺很複雜,不同味覺同時被刺激時,會出現一種稱為「味覺交互作用(taste interactions)」的現象,某種味道又可能增強或削弱某種味覺的感受。我們日常在食物或飲料中,往往是同時體驗多種味道,而非單一味覺,因此味覺交互作用對飲食習慣具有重要影響。像甜味會抑制酸味、油脂的味道又可以遮蓋苦味。不過,關於這種味覺交互作用是否會改變人類對「過鹹味道」的排斥反應,目前仍缺乏深入了解。
因此,控制食鹽攝取對於維持正常血壓極為重要。包括高血壓治療指引、腎臟病飲食指引,以及世界衛生組織都一致建議,成人每日鹽分應限制在5公克以下。然而,雖然有許多減鹽方法被提出,實際上大多數人仍未達到這一標準。研究推測,個人飲食偏好與味覺敏感度,往往會影響鹽的攝取量,也因此讓減鹽變得更加困難。
甜味降低味蕾敏感度 20%鹽水都能入口、CKD患者要小心!
因為人類本能上會對過高濃度的鹽味產生排斥反應,所以京都府立醫科大學腎臟內科草場哲郎助教帶領研究小組,讓健康成人與CKD患者分別品嚐不同濃度的鹽水,並比較加糖與不加糖時的味覺反應。
結果顯示,食用5%濃度的鹽水,約32%的健康人感到排斥,但若加入糖,比例立刻降至17%;當濃度提升到10%,排斥反應由45%降為25%。至於CKD患者,原本在10%鹽水僅有15%出現排斥反應,加糖後更下降到僅剩3%。甚至在鹽分濃度高於醬油(約15%)的20%鹽水裡,加入甜味後,受試者僅有約8%的排斥反應。
不知不覺下變成重口味 鹹甜交錯下的美味陷阱
這代表著,無論是日常常見的醬菜、醃漬品、醬油膏,還是照燒醬、壽喜燒、蜜汁等「甜鹹風味」料理,都可能讓人不知不覺中吃下更多鹽分。提醒大家:甜味會掩蓋鹽味的強度,別因此放鬆警覺而吃進過量食鹽!
【本文獲韋恩的食農生活授權刊登,原文標題:研究顯示,甜味會遮蔽鹹味,讓人無意間攝取更多食鹽!】
【本文為作者意見,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審稿編輯:林玉婷
延伸閱讀
▶為什麼葡萄柚加鹽會更甜?破解味覺的魔法
▶從昆布到柴魚:揭開日本高湯的科學密碼與「旨味加乘」的美味原理
▶順從你的渴望!人類對鮮味有強烈的偏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