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TV
Menu
食力 foodNEXT
登入/註冊
繁中
繁體中文
簡體中文
English
訂閱
您可能有興趣
銀髮友善食品
拉麵
團購
食創獎
食育力城市大調查
食驗室
食專題
菜市場裡的新日常:從食育到蔬
不只是買菜!傳統市場是最接地氣的食育教室
全球10大必逛傳統市場!從倫敦到曼谷 體驗在地文化與經典美食
別只看價錢!從購物籃開始 重新認識你每天吃進去的東西
原來菜市場這麼潮!5個你沒發現的傳統市場新樣貌
免關稅 鮮乳也不降價 台
自由貿易期待落空?台紐經濟協議零關稅後的乳品價格失控
便宜紐西蘭牛乳哪去了?免關稅也救不了的乳價成本困境
紐西蘭冰磚奶進口暴增、6年飆破萬噸!國產鮮乳如何守住手搖與咖啡戰場?
近6成消費者買乳先看售價!Y世代重口感、X世代挺品質
超高齡社會餐桌荒漠化! 銀髮
銀髮飲食商機是泡影嗎?500億市場喊很大 468萬長者餐桌卻還是空的!
【政策框架】銀髮友善食品市場還未打開 食材使用變成挑戰
【市場推廣】標誌辨識度、消費者認知皆不足!連銀髮族都不知道自己需要吃?
【供需不平衡】商機看得到但難觸及!投入技術和成本高 廠商觀望者多
飲食團購市場該進還是退?
社群驅動團購商機更熱!從網紅、團媽到通路都在開團 團購紅利還在嗎?
食物為什麼是團購熱銷品?飲食剛性需求如何藉由團購滿足?
想精準切入食品團購市場、打造銷售新渠道?先掌握選品和定價策略
開團數越多越好嗎?「食好鬥相報」的人性結合團購模式怎麼操作?
永續趨勢是推力而非阻力!台灣
農畜產業不能再迴避的3大痛點:碳排放、用藥殘留、廢棄物污染
【用藥殘留】濫用抗生素問題未來25年恐滅近4千萬人!減抗須從占全球用量逾7成的農畜產業開始
【廢棄物污染】台灣年平均產出240萬公噸畜產廢棄物!去化管道與量能若不擴充 污染源將威脅環境與健康
【碳排放】放棄吃肉、降低食物里程不是減碳的終極解答!農畜生產應從土地吸碳加強「碳捕捉」
2024食創獎展現綠色供應鏈
正面迎擊飲食未來的挑戰 台灣飲食產業奧斯卡「食創獎」凝聚產業創新能量
【評審團大獎】把今天的高標當成明天的普標!大成益活雞透過垂直整合跟上國際無抗飼養趨勢
【最受消費者喜愛大獎】最簡單的食材就是最重要的主角!傘下有仁「薑母ㄚ菇菇湯」將本土食材的美味極大化
【年度10大美味新品】如何從每年破7000個新品中突圍?體察消費需求變化 跳脫既有框架加速研發
食科學
食添加
彩虹糖移除二氧化鈦成分!美國食品添加物監管邁向新時代?
讓食物顏色更天然!美FDA核准3款天然藍白色素
甜味蛋白是什麼?美國新創Oobli用非洲果實打造無熱量甜味劑、重新定義糖與健康的關係
從珍稀松露到減糖救世主!「蜂蜜松露甜味劑」問世 天然高甜無熱量、有望2026年全球上市
食包裝
環保訴求不夠賣!麥肯錫建議品牌設計永續包裝要注意這4件事
全球首創「自打包起司」!雀巢起司把乳清變包裝 吃完連袋子都能分解!
別讓回收變危機!英國食安機構警示海洋塑膠不宜作為食品包裝
KIND能量棒啟用防潮防氧紙包裝!2030前實現全面可回收承諾
食加工
降低雜味、萃取更快!茶改場開發「破壁+濕裁切」雙技術、提升30%萃取率
自動化切牛、AI算產率!嘉吉斥資9千萬美元打造未來牛肉工廠
從植物蛋到30克高蛋白綠豆粉!Eat Just用植物科技打造純素機能新選擇
植物肉也能啃骨頭!Juicy Marbles推出「可食肋排」重現排骨儀式感
食追溯
一株葡萄樹只釀一杯酒、年產僅10萬瓶!伊更堡貴腐酒為何貴得有理?
可可荒帶來的永續轉機:食品業如何以替代原料重塑巧克力的未來?
熊蜂減少冬眠提早開工 花蜜不足築巢恐失敗
防止進口乳混充國產乳!畜試所已找到檢驗方法以確保產地資訊正確性
食科普
光臘樹黃金花粉是什麼?富含18種胺基酸與天然維生素、營養補給的新選擇!
讓料理看起來更好吃!9招擺盤技巧展現主廚級美感
為什麼甜點也要加鹽?從炒菜到烘焙都受用的鹽味平衡學
一瓶上萬的香檳王竟是修道士失手釀出來的?
農科技
提升百香果保鮮力!幾丁聚醣覆膜技術抑菌、減重損、拉長銷售期
哈密瓜新品種「卡蜜拉」攻克氣候挑戰!一年兩收、每斤飆破150元
突破檢疫壁壘!蒸熱與冷藏技術助台灣芒果與番石榴進軍歐盟市場
台灣蚵仔好吃有科學根據!風味、鮮度、口感全勝進口牡蠣
食新聞
謠言拆解
小心詐騙集團新手法!王品集團遭冒名:小小廚師體驗是假的!
這10種食物空腹吃對胃有不良影響?幫你破除飲食的禁忌迷思
香蕉放冰箱會發黑腐爛?網傳這10種不能放冰箱的食物是真的嗎?
無端受勞動部霸凌案波及、御鼎興醬油65年聲譽受損!聲明:與謝宜容無任何關係!
國際食事
歐洲零食年銷破2.3兆台幣!最少加工品類成最大黑馬
美國新創Javvy從電商爆紅!無糖高蛋白咖啡打進美國連鎖健康超市!
美國首例細胞海鮮通過FDA認證!不靠捕撈與養殖的鮭魚正式上桌
連雞蛋都能安全送達!沃爾瑪無人機配送擴至百店、打造零售業「最後一哩」配送新標準!
即時新聞
2025綠竹筍評鑑出爐!全國90位筍農角逐「筍王」 冠軍由三峽、新店農友奪下
【食聞】「Smart Eating・Green Living」2025台北國際食品系列展 6/25~6/28五展合一開啟產業新視野
首屆新北觀光美食金獎大賞出爐!台菜名廚王永宗「宗舖師」奪十大名廚肯定
農業部獎勵高中生從農方案 每年最高3萬元獎學金等你領!
安心消費
「科技賦能.行動稽查」臺中市以智慧治理守護市民食安!
碳佐麻里高雄美術館店疑似爆食物中毒案 累計至少22人就醫、高市府勒令停業至4/21
食藥署公布十大違規食藥廣告:「A.H.A關捷挺固立」誇大不實裁罰千萬元、代言人郭子乾也挨罰216萬元!
知名保溫杯Stanley爆38起燙傷、全球召回260萬個!檢查問題型號看杯底這個地方!
食事追蹤
佐賀鄉土美味恐成絕響 IUCN將九州大彈塗魚列為「易危」
銷量年增25%、品牌數翻倍!無酒精啤酒2025年將首度超越傳統艾爾啤酒
百萬物種消失警鐘響起!社會創新組織為何能成保護生物多樣性的關鍵力量?
進口乳來襲、酪農怎麼活?鮮乳坊龔建嘉揭穩固台灣鮮乳競爭力的三支箭
產業動態
毛利率衝上46%創新高!路易莎靠4招營運體質進化、主攻餐飲市場再升級
TGI FRIDAYS宣告變新不變心!紅白制服開放員工自由搭配、蔬食與單人餐回應全場景用餐需求
從美國紅回亞洲!沸點火鍋如何在日本做到「熟悉又陌生」的台灣味?
領軍黑松15年持續創新!張斌堂續任黑松董事長:以「生活品牌」戰略深化經營!
食生活
健康營養
2024年國人死因統計出爐:死亡率趨勢下降、癌症仍居首、COVID-19跌出前十!
身體物流大塞車?血管硬化不是老人病、揭秘血管逆齡3大飲食法!
瑪卡、精胺酸、鋅真的壯陽嗎?營養師解析3大保健成分的真相與迷思
腸道不只管消化!當壞菌失控 健康就被慢性發炎吞噬
飲食文化
三色豆怎麼變成便當常客?從外銷農產到冷凍蔬菜霸主的轉身
部隊鍋裡不可或缺的靈魂食材!午餐肉如何從美軍口糧變成平民美味?
全球10大必逛傳統市場!從倫敦到曼谷 體驗在地文化與經典美食
原來菜市場這麼潮!5個你沒發現的傳統市場新樣貌
在地創生
用10年寫下台灣傳統市場最真實的庶民風景!蘇凌:市場就是跟著我的生活走
屏東原鄉力量響應SDGs!達魯法樂可可工坊以友善農法栽種可可、推動食農教育與身障就業
因愛上台南而移居開餐廳!十平日式料理從改建老宅開始 翻身成人氣美食地標
M1非零酒:用月桃與時光萃出都蘭風土 台東「非零農場」的永續實踐!
美味食勢
共創和風盛夏咖啡祭!CAMA CAFE攜手《會動的浮世繪》首推2款限定日系咖啡!
從東京Bon.nu到高雄Li.nu!來栖けい以「一食一材」哲學打造極簡風土料理
拉丁美洲料理登台!MMHG全新品牌「Fon-Cé」融合哥倫比亞靈魂與在地食材 翻轉味蕾想像
雀巢攜手星巴克推出「經典拿鐵」特選系列 在家也能享受夏日沁涼星級體驗
節氣飲食
木質調的春蜜上市!台灣原生水錦樹「紅柴蜂蜜」風味濃郁又帶有肉桂茶香
從建材轉變成太巴塱特色料理!花蓮箭筍正當季 一起用味覺了解當地文化記憶
高維生素C、鈣質和膳食纖維 !國產柳橙4月前都吃得到 3大挑選步驟報你知!
秋天到 柿子也黃了!澀柿、甜柿該怎麼挑?
食農教育
為地球煮一鍋火鍋!里仁永續策展親子工作坊 學會為環境做出選擇
2025食育力城市大調查揭示真食力!宜蘭新北嘉義領軍、六都首度三城入五星!
福智教育園區2025「希望季 Reconnection・再連結」成果展登場 展現與政策接軌的未來教育實踐
快投下關鍵一票!灃食夢想計畫人氣票選開跑 助孩子實現飲食夢想還有機會中獎
食專欄
食品科學
你每天吞下多少塑膠?研究:嚼口香糖最多釋出600顆微塑膠!
喝玫瑰茶比大冰奶更順?日本還研發玫瑰膠囊對抗體味!
不是動物奶也不是植物奶?朝日啤酒推出、以酵母製成的無過敏原乳品「LIKE MILK」
他們也是能夠感受快樂與痛苦!英國《動物福利法案》:不要活煮章魚、魷魚、螃蟹、龍蝦!
醫學營養
穩定陽氣不靠猛補!3款男性日常花草調理法 從肝氣腎氣找回狀態
水腫消不掉怎麼吃?營養師教你飲食7原則、一日消水腫菜單!
從經前到經後都能喝!中醫師推薦4款女性專屬花草茶一次看懂
餐桌上的熱量陷阱!這些聚餐必喝飲料原來這麼甜!
漁農畜牧
【食聞】2022花蓮食農博覽匯聚食農經驗 落實向下扎根
【食聞】大榮花園有機玫瑰救生態 打造友善無害環境
【食聞】木日光推廣柚香文化 與點心大廠乖乖合作發揚食農之光
【食聞】宇還地有機農場從科技圈回歸土地 實踐科技農夫夢
產業創新
三井物產如何靠團膳翻轉餐飲生意?從員工食堂到球場、選手村都能包辦!
7月起北市禁免費提供一次性餐具!小店可靠3招降低人力與客訴壓力
從APP點餐到Line禮物送券!線上服務成為餐飲業新入場門檻
台灣連鎖加盟總店數破12萬家、積極攻佔海外市場!台灣品牌如何站穩全球市場?
飲食文化
咖啡豆價格飆漲100%掀咖啡文化變革!Fika社交式微、無豆咖啡崛起
東京最潮永續咖啡廳!「菌菇俱樂部」用菇打造全新餐桌體驗
一年一主廚、365天限定風味!墨爾本餐廳RESIDENCE像選秀一樣打造主廚主場
抹茶打敗咖啡?澳洲掀抹茶熱潮 從現磨石輪到AI機器手都搶著賣!
食力特派
讓消費者自願幫你打廣告!「探店大聲公」顛覆你對行銷的想像
【食・大人物會客室】讓消費者自願幫你打廣告!「探店大聲公」顛覆你對行銷的想像
【投書】屏東烏魚子躍上國際!二度回歸職場的黃佳琪如何用挫敗淬煉出「斜槓」餐飲人生?
款待才是橘色的招牌菜!打造最有人味火鍋品牌的背後哲學
食驗室
小心壞菌引發慢性發炎
腸道不只管消化!
高油飲食加速老化!
營養師教你選對油吃出健康
部隊鍋裡不可或缺的靈魂食材!
從美軍口糧變身平民美味的午餐肉
一起來認識這8種有故事的蔬菜
你會念這些青菜的台語名嗎?
HOME
食生活
Trends
美味食勢
共創和風盛夏咖啡祭!CAMA CAFE攜手《會動的浮世繪》首推2款限定日系咖啡!
2025/06/19
CAMA CAFE攜手日本沉浸式展覽《會動的浮世繪》,推出「和風盛夏咖啡祭」,限時販售兩款聯名飲品:「輕浪花奶霜拿鐵」與「日本冰梅酒拿鐵」,融合浮世繪美學與夏日風味。同時,旗艦店「豆留文青」「豆留森林」同步推出「昭和夏日食鑑」餐飲系列,搭配浮世繪光雕投影、繪馬祈願牆與觀展優惠。
美國馬鈴薯 x 台灣13間餐廳玩創意 限時聯名美食「薯」假登場!
2025/06/18
美國馬鈴薯協會誠摯邀請全台消費者一同參與這場夏日美味盛宴,走進參與餐廳,品嚐主廚們以美國馬鈴薯為靈感所打造的「專薯料理」限定菜單,感受馬鈴薯由土地出發,經由專業之手化作餐桌佳餚的美食旅程。
從東京Bon.nu到高雄Li.nu!來栖けい以「一食一材」哲學打造極簡風土料理
2025/06/18
來自東京的極簡系法式餐廳Bon.nu,由美食作家來栖けい(Kurusu Kei)創立,以最純粹的手法呈現單一食材的立體風味。高雄姐妹店Li.nu由主廚李祈睿掌舵,迎來開店一週年,推出六道式Tasting Menu,從苗菜、蟹湯到灣本牛,融合台灣在地風土食材與日本細膩精神,帶來前所未有的餐飲體驗。
拉丁美洲料理登台!MMHG全新品牌「Fon-Cé」融合哥倫比亞靈魂與在地食材 翻轉味蕾想像
2025/06/12
MMHG湘樂餐飲集團首度進軍拉丁美洲料理市場,邀請哥倫比亞主廚Leonardo Fonseca Celis打造「Fon-Cé」,結合拉丁文化與台灣食材,獻上兼具創意與情感的當代風味之旅。
台灣限定!ABC Cooking Studio攜手布丁狗推可愛便當課程 6/10起開放預約
2025/06/11
ABC Cooking Studio和三麗鷗布丁狗推出「布丁狗的野餐日」便當課程,從蛋包飯到馬芬薯泥,全台教室限量開課,還可獲得風呂敷包巾與聯名周邊,打造最萌夏日回憶!
雀巢攜手星巴克推出「經典拿鐵」特選系列 在家也能享受夏日沁涼星級體驗
2025/06/11
雀巢與星巴克聯手推出家享咖啡系列,新增經典拿鐵等熱銷風味,並限量發售夏日禮盒,讓消費者在家輕鬆沖泡,享受門市般的冰飲體驗。
瑪黑餐酒5週年鉅獻!攜手西班牙客座主廚 Dani Palm「夏季限定菜單」登場 以「叛逆手法」玩轉經典歐陸風味
2025/06/11
知名歐陸餐酒品牌「瑪黑餐酒」於開幕5週年之際,特別攜手西班牙星級主廚Dani Palm擔任本季客座主廚,即日起推出為期3個月的「夏季限定菜單」。
在地鳳梨變身法式糕點!米其林綠星簡天才攜手龍目社區創造農村新價值
2025/06/06
高雄市農業局攜手樹德科大,促成米其林綠星主廚簡天才與大樹龍目社區合作,以在地鳳梨研發法式風格糕點與料理,如百香乳酪鳳梨酥等,提升鳳梨加工價值。透過餐飲專業導入與觀光結合,活化農村產業,並吸引青年返鄉投入地方創生。
雪碧帶給你今夏最透心涼的體驗!6/6~6/8巨型雪碧、拍貼機快閃華山
2025/06/06
「雪碧」於2025年6月6日至8日快閃台北華山舉辦「Sprite®酷爽祭」,由高爾宣OSN擔任全新品牌大使,現場設有專屬拍貼機、巨型汽水機打卡點及免費試飲,只要追蹤官方IG即可領取200mL「雪碧」。此外,攜手海底撈推出「雪碧®配辣,爽辣開撈」吃鍋抽獎活動,線上也同步展開「集點抽好禮」,憑指定包裝參與抽獎,有機會獲得高爾宣限定盲盒與多項夏日好禮。
將藝術延伸到味蕾!MMHG全新品牌Bonami法式小館、Rolling Dough咖啡廳6/6北美館登場
2025/06/06
2025年6月6日台北市立美術館將迎來由MMHG與Alife Holdings合作打造的全新餐飲據點,「Bonami法式小館」與「Rolling Dough咖啡廳」。結合藝術、美食與建築美學,更打造首間的美術館星級餐飲體驗,並自6月5日起開放預約。
瑞莎擔任淨毒五郎代言人共推環保永續!618檔期官網商品限時87折起、婦幼展滿額送好禮
2025/06/06
淨毒五郎宣布邀請瑞莎成為品牌首位代言人,傳遞無毒減塑與永續生活理念,並推出代言活動優惠與台北國際婦幼展好康,強化與親子族群的互動與信任。
萊爾富果C果昔再推雙新品!夢幻「有夠草莓」、酸甘「曖昧打翻了」搶攻夏日味蕾
2025/05/28
萊爾富果C果昔推出「有夠草莓」與「曖昧打翻了」兩款新品,結合創意命名、智慧機台與口味創新,打造兼具風格與健康的潮流飲品。
期盼12年、教父牛排插旗台北漢來!全台唯一Newport乾式熟成、DJ音景打造頂級饗宴
2025/05/28
2025年5月28日,教父牛排品牌創立12年首次進駐五星級飯店,展現殿堂級牛排館氣度。主打全台獨賣的Newport乾式熟成牛排,並融入台灣風土元素打造創新料理,搭配多功能宴會廳與DJ聲景,打造國際級餐飲新體驗。
樂檸漢堡推漢堡日限定優惠!熟成鳳梨堡套餐送樂啤 WOW BEER
2025/05/28
2025年5月28日~6月1日樂檸漢堡聯手金車柏克金推出限定5天的活動!買「樂檸熟成鳳梨漢堡」套餐送「樂啤 WOW BEER」啤酒!
【懶人包】2025端午粽子禮品優惠搶先看!你最粽意哪一款?
2025/05/28
端午佳節將至,各路糕餅品牌以及餐飲業者陸續推出端午禮盒和相關優惠,多種選擇,應有盡有,提早預購搶先掌握2025端午粽禮優惠!
響應世界牛奶日!「全家」挺在地酪農 攜鮮乳坊推4款奶香鮮食
2025/05/27
全家便利商店響應世界牛奶日與環境日,攜鮮乳坊推奶香鮮食並推動永續雨具、循環杯借還制度,倡導國產乳品與環保生活。
從台灣鳳梨到日本柴魚!KKI限量琴酒用在地食材打造風味新酒感
2025/05/23
結合台、美、日、港四地文化,Ken Kon Itteki Spirits打造具風土與敘事力的琴酒品牌,展現台灣在地精神與全球視野。
路易莎跨足外食新戰場!「健康好食」餐盒99元起 搶攻上班族午餐市場
2025/05/23
路易莎新「食」代 「健康好食」系列上市,多穀米減醣、低熱量美味活力新食感餐盒99元起,顛覆您對咖啡品牌的想像 與餐盒碰撞出全新的經營模式。
冰咖啡新革命!雀巢推出冷水即溶、台灣檸檬特調與濃縮咖啡液 一顆搞定多種喝法
2025/05/22
雀巢推出三款夏季限定冰咖啡,主打冰水瞬溶、台灣檸檬特調與日本熱銷濃縮咖啡液,兼顧高品質與高CP值,應對台灣長夏挑戰。
Monster Night Out魔爪特調之夜開跑!20+酒吧聯手打造夏日限定調酒
2025/05/22
以多元自我風格出發,2025「Monster Night Out魔爪特調之夜」攜手雙北20多間潮流酒吧,總共推出近30款超特別的期間限定|魔爪調酒|,只要在2025年5月15日至2025年6月23日活動期間於官網免費領取線上優惠券,即可到店用單杯222、333元品嚐獨一無二的魔爪個性特調!
從巴黎麗茲到彰化山丘:M.O.F.門下甜點師打造極致法式美學品牌VNV
2025/05/21
法國籍甜點主廚Vincent Pelte與台灣巧克力師Valda Chang攜手成立巧克力品牌「VNV Pâtisserie et Chocolaterie」,在距離台中高鐵站僅15鐘車程的彰化、台中交界處,從零開始打造藏身在小山丘上的南法風情空間。
伯朗「ONE BREW易搖咖啡球」無糖濃萃黑咖啡全新上市 快速調配出專屬的咖啡風味!
2025/05/19
伯朗咖啡推出「ONE BREW易搖咖啡球」無糖濃萃黑咖啡」全新產品,攜帶方便,能隨時隨地為自己調製一杯專屬咖啡。
金車柏克金新世代品牌「樂啤WOW BEER」清爽上市!打造零糖啤酒新選擇
2025/05/17
金車柏克金推出全新子品牌「樂啤WOW BEER」,以零糖、低酒精、純麥釀造3大特色搶攻年輕市場。結合創新糖類分解技術與輕盈設計風格,打造適合現代年輕人清爽、低負擔的飲酒體驗,展現品牌年輕化與創新力。
亞尼克生乳捲12週年冰菓室開張!攜手統一木瓜牛乳推聯名新品、芒果生乳捲同步回歸
2025/05/16
亞尼克生乳捲迎來12週年,聯名統一木瓜牛乳打造濃郁新作「木瓜牛乳生乳捲」,結合台式經典與北海道奶霜,創造入口即化的夢幻滋味。水果冰菓室系列甜點同步登場。此外,芒果生乳捲將於2025年5月17日回歸。
白宮名廚料理在拉亞就吃得到!聯名黑白大廚愛德華·李 打造融合台美韓特色漢堡
2025/05/15
拉亞漢堡聯名《黑白大廚》愛德華·李(Edward Lee),以充滿人情味的無國界料理,翻玩台式早餐,打造融合台、美、韓文化、充滿「食」尚感的全新體驗。
純正義式甜點旋風吹進進駐台北101!200年米蘭經典名店「COVA MONTENAPOLEONE 1817」正式開幕
2025/05/14
米蘭甜點名店COVA,將於台北101購物中心4樓隆重開幕。以最純正的義式甜點與咖啡進駐台灣,為在地市場打造專屬的義式精緻生活體驗。
第一屆臺灣燴飯王爭霸戰揭曉!冠軍燴飯5/13起小七、家樂福、愛買都買得到
2025/05/14
農糧署攜手7-ELEVEN與喜生食品推出兩款冠軍燴飯,嚴選國產米並經ISO認證生產,兼顧美味與食安,2025年5月13日起於7-ELEVEN、家樂福等通路上市。
北歐侘寂風設計榮獲國際設計大獎!板橋「CAJU」打破晝與夜的界線、開創微醺茶酒空間新風潮
2025/05/14
隱身板橋鬧區的「CAJU」,由得獎調酒師與專業茶師團隊打造,融合茶藝與調酒文化,營造全時段沉浸式體驗。店內以北歐侘寂風設計榮獲國際設計大獎,強調五感體驗、藝術展覽與風味敘事,開創新樣貌。
這味道好熟悉!金車漢寶杯麵「肉燥擔仔」、「紅燒牛肉」道地台味新上市
2025/05/13
金車漢寶杯麵秉持「打開美味的任意門」的核心精神,再度升級推出「台味2.0」系列杯麵。新系列主打兩款深植台灣人飲食記憶的經典小吃風味——「肉燥擔仔風味麵」與「紅燒牛肉風味麵」。
貓下去敦北俱樂部16週年!比臉大雞排、珍奶變雞尾酒、品牌二店預告一次看
2025/05/13
貓下去敦北俱樂部16週年,創辦人陳陸寬公布三大計畫,新書《老派生活有約吃飯之必要》預購、聯名泡麵攻南部、貓下去二店「民生早午餐」將於2025年第四季開幕。
Solar Terms
節氣飲食
春
立春
雨水
驚蟄
春分
清明
穀雨
夏
立夏
小滿
芒種
夏至
小暑
大暑
秋
立秋
處暑
白露
秋分
寒露
霜降
冬
立冬
小雪
大雪
冬至
小寒
大寒
Placemaking
在地創生
用10年寫下台灣傳統市場最真實的庶民風景!蘇凌:市場就是跟著我的生活走
2025/05/14
《菜場搜神記》作者蘇凌透過粉專與書寫記錄各地市場風景,以觀察與人交流出發,挖掘市場內動人故事與文化記憶,展現市場的人情味與歷史脈絡。
屏東原鄉力量響應SDGs!達魯法樂可可工坊以友善農法栽種可可、推動食農教育與身障就業
2025/04/29
屏東賽嘉部落的「達魯法樂可可工坊」以草生栽培、無農藥無化肥的方式種植可可樹,成功在屏東縣政府勞青處募資輔導計畫下完成群眾募資,推廣食農教育並支持身障夥伴就業。工坊結合部落契作、發展友善農業,未來將在部落設立據點,帶領更多人認識原鄉可可文化。
因愛上台南而移居開餐廳!十平日式料理從改建老宅開始 翻身成人氣美食地標
2025/04/09
位於台南的十平日式料理,老闆簡盟殷原本是房屋仲介,首次踏上府城土地後就被深深吸引,多次拜訪旅遊後,萌生移居念頭,並決定收購改建台南在地老宅,發展餐飲事業。
M1非零酒:用月桃與時光萃出都蘭風土 台東「非零農場」的永續實踐!
2025/03/14
在台東都蘭的非零農場裡,每一株植物都是生態系統的參與者。從月桃、荖葉到野薑花,這些原生植物在天然沃土中自然生長,最終萃成了「M1非零酒」,獲得全球烈酒大師賽的銀獎榮譽,見證了這片土地的美好可能。
《解茶:高山茶都職人精神》述說24位製茶職人故事、開箱大阿里山茶區50年文化!
2025/03/10
嘉義縣政府農業處於2025年3月初出版《解茶:高山茶都職人精神》,在大阿里山茶區50週年之際,於2025年3月7日於嘉義縣番路鄉舉辦新書發表會。本書以24位製茶職人的技術養成與創新故事,透過豐富的內容與形式,訴說大阿里山茶區產製技術、風味特色,以及半世紀的發展歷程。
一年一次的長濱甘蔗豐收之日!4小時不間斷熬煮 就為求13公斤的黑糖!
2025/02/23
「阿貴台東長濱手工黑糖農庄」選用當地白甘蔗製作成黑糖,不僅一年僅採收一次、熬煮一次,甚至產量和甜度還要看當年下雨量,平均60公斤的甘蔗汁僅能熬煮出13公斤的黑糖。
苦瓜葉煮泡麵會變好吃? 土人蔘是什麼味道? 與恆春半島小農來一場葉菜盛會
2025/02/23
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為使園區及周邊農地,能貼近生物多樣性保育的精神,自2019年起執行友善農業推動計畫,並委託瓊麻園城鄉文教發展協會,執行「墾丁國家公園友善農業推動計畫」,期使恆春半島環境生態與產業能共存共榮,建立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里山生活圈。
從科技業到友善農業!國產大豆品牌「田野勤學」如何用自然農法打造彰化黃豆新地標?
2025/02/20
國產大豆品牌「田野勤學」創辦人陳光鏡為追求夢想中的生活,離開高薪的科技業,攜手妻子返鄉,在彰化的土地種下黃豆的種子,從出產黃豆、黑豆之外,也還有豆漿、黑豆茶、黃豆麵等加工品,透過開辦一系列的食農教育活動和講座,希望為彰化打造全新地標。
台東最難訂餐廳Sinasera 24熄燈!子品牌「Luma Café」連結長濱風土、重新演繹越式料理
2025/02/02
位於台東縣長濱鄉的Luma café,為法式餐廳Sinasera 24的副品牌,以花東在地食材融入越南風格料理中,從餐廳概念、菜單設計到員工選用,都投注對新住民的理解與關懷,讓落腳在長濱的新住民有更深刻的連結,也為身在異鄉的旅人有家的感覺。
體驗在地風情與釀酒工藝!七大農村酒莊特色一次看!
2025/01/28
農糧署推出春節期間的農村酒莊旅遊活動,邀請民眾前往各地酒莊體驗獨特的風土人情與釀酒工藝。這些酒莊不僅能品嚐美酒,還能參與DIY體驗、親子互動,讓民眾享受美好時光並支持在地產業。
口感有如「陸地鮑魚」!台東長濱蝸牛農場如何養出高級餐廳也愛用的鮮美食材?
2025/01/27
雖然蝸牛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的食材,但蝸牛肉其實被譽稱作「陸地上鮑魚」,蝸牛卵更如同魚子醬一般珍貴且美味,只要適當的烹調就會非常美味。
日福島縣鄉土攝影師星賢孝、導演藤井道人齊聚分享《青春18×2通往有你的旅程》幕後故事!揭開「只見線攝影展」序幕
2025/01/22
「只見線攝影展」於2025年1月22日至2025年1月28日於台北南港瓶蓋工廠G棟展出,特別邀請來自日本福島縣奧會津地區的知名鄉土攝影師星賢孝先生,以及台日合作電影《青春18×2通往有你的旅程》知名導演藤井道人先生於「只見線攝影展」開幕記者會上分享電影拍攝的幕後故事,以及對只見線風景的深刻體會。
看更多
Most Popular
本周
本月
1
用10年寫下台灣傳統市場最真實的庶民風景!蘇凌:市場就是跟著我的生活走
《菜場搜神記》作者蘇凌透過粉專與書寫記錄各地市場風景,以觀察與人交流出發,挖掘市場內動人故事與文化記憶,展現市場的人情味與歷史脈絡。
2
因愛上台南而移居開餐廳!十平日式料理從改建老宅開始 翻身成人氣美食地標
3
屏東原鄉力量響應SDGs!達魯法樂可可工坊以友善農法栽種可可、推動食農教育與身障就業
4
M1非零酒:用月桃與時光萃出都蘭風土 台東「非零農場」的永續實踐!
5
【食聞】花蓮縣第二屆體驗活動金質獎獲獎名單出爐!讓永續農遊成為花蓮在地日常
1
用10年寫下台灣傳統市場最真實的庶民風景!蘇凌:市場就是跟著我的生活走
《菜場搜神記》作者蘇凌透過粉專與書寫記錄各地市場風景,以觀察與人交流出發,挖掘市場內動人故事與文化記憶,展現市場的人情味與歷史脈絡。
2
因愛上台南而移居開餐廳!十平日式料理從改建老宅開始 翻身成人氣美食地標
3
屏東原鄉力量響應SDGs!達魯法樂可可工坊以友善農法栽種可可、推動食農教育與身障就業
4
M1非零酒:用月桃與時光萃出都蘭風土 台東「非零農場」的永續實踐!
5
【食聞】花蓮縣第二屆體驗活動金質獎獲獎名單出爐!讓永續農遊成為花蓮在地日常
Wellness
健康營養
2024年國人死因統計出爐:死亡率趨勢下降、癌症仍居首、COVID-19跌出前十!
2025/06/16
2025年6月16日,衛福部公布2024年死因統計,死亡人數與死亡率皆下降。癌症穩居首位死因,COVID-19自第6名跌至第14名。十大死因占總死亡74.2%,除肺炎與自殺外,其餘標準化死亡率皆下降。癌症前三大為肺癌、肝癌與結直腸癌。交通事故與糖尿病死亡減少,孕產婦死亡創新低。
身體物流大塞車?血管硬化不是老人病、揭秘血管逆齡3大飲食法!
2025/06/13
隨著年齡增長,血管如同橡皮水管般逐漸失去彈性,產生硬化現象,影響血液循環並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研究指出,血管老化與高鈉飲食及肥胖密切相關,且不再僅侷限於老年族群。為延緩血管老化,建議可透過地中海型飲食、攝取富含類黃酮素與薑黃素的食物,搭配規律運動,有助維持血管彈性、減少慢性發炎反應。
瑪卡、精胺酸、鋅真的壯陽嗎?營養師解析3大保健成分的真相與迷思
2025/06/07
市售男性保健食品如瑪卡、精胺酸、鋅成熱門選擇,但多數效果未有明確科學實證,改善體能與生活習慣仍為關鍵。
腸道不只管消化!當壞菌失控 健康就被慢性發炎吞噬
2025/06/06
腸道菌群參與消化、免疫與情緒調節,菌群失衡會導致腸道發炎,進而引發全身慢性疾病,重視腸道保健有助減少壓力與增進健康。
【食聞】夏天美麗這樣補!做好體內調理、打造完美氣色!喝老協珍紅棗枸杞熬雞精 享受複方雙效滋養
2025/06/05
當夏日來臨,想擁有自然透亮的好氣色,從體內調理開始!老協珍紅棗枸杞熬雞精以高營養的熬雞精為基底,加入養顏紅棗與滋補枸杞,透過雙效滋養,提升氣色與體力,養出夏日最美好氣色。
高油飲食加速老化!營養師教你選對油吃出健康
2025/06/01
高油脂與飽和脂肪酸攝取過多會促進發炎、加速老化,應以少油烹調並選擇植物油取代動物油。日常飲食中應控制脂肪酸種類,避免omega-6過量,提升omega-3與omega-9攝取,才能有效抗發炎、延緩老化。
先吃菜還是肉不重要!真正影響血糖的是「飯要最後吃」
2025/05/29
研究證實,「碳水放最後」的飲食順序最能穩定血糖,避免飯後高血糖與血糖震盪。相較於傳統的「三角飲食法」與「蔬菜優先法」,應先攝取蛋白質與脂質,再於20分鐘後食用醣類,有助於胰島素發揮效果,並降低醣類疲勞風險。
粽子怎麼吃最對味?安心又美味的沾醬指南 教你搭出專屬風味
2025/05/28
端午沾醬種類多元,從辣椒、甜辣到煉乳果糖皆有。選購與保存時應注意衛生與標示,並適量食用,以確保佳節安心享用粽子風味。
可樂當水喝、拒吃蔬菜!巴菲特堅持快樂大於健康的「六歲飲食法」能複製嗎?
2025/05/28
股神巴菲特近期宣布,年底將從職掌60年的波克夏CEO職位退休。事實上,巴菲特引人注目的不只是投資報酬率,還有他異於常人的飲食方式。
益生菌選擇指南:搞懂A、B、C菌與改善過敏的明星菌怎麼補才有效!
2025/05/25
益生菌能有效保養腸道健康與免疫平衡,透過認識A、B、C三大菌種及LP-33、LGG等特殊菌株,選購時更有依據。
【食聞】高品質燕窩怎麼挑?掌握4大挑選秘訣 才能有效滋補、亮麗光采!
2025/05/23
燕窩自古被視為珍貴的滋補品,現代科學亦證實其含有豐富的「燕窩酸」,能夠幫助養顏美容、調節生理機能,適合各年齡層食用。然而市售產品品質參差,選購時須特別注意。文章內教您掌握挑選優質燕窩的四大原則:「看得到、標清楚、有驗證、無添加」!讓送禮不失禮,滋補更安心。
吃即食雞胸肉補不到脂肪?恐影響肌肉合成、加重醣類疲勞
2025/05/20
超商即食雞胸肉雖富含蛋白質、方便食用,但脂質含量過低,反而可能讓蛋白質無法有效生成肌肉或支援代謝,甚至被迫轉化為能量而浪費。脂質與蛋白質皆能預防醣類疲勞,若午餐脂質不足,下午再攝取甜食,易導致血糖波動與疲倦感。
【食聞】只知道葡萄糖胺、軟骨素?有更好的選擇「綠唇貝」立適得®!
2025/05/14
台灣約有350萬人受到行動力問題影響,儘管老化無法避免,適當的保健與提早介入仍很有幫助。「綠唇貝」因含有特殊脂肪酸成分,成為近年行動力保健的新選擇。
【食聞】強強聯手!腸胃科醫師教你挑健康好油×主廚教你純芥花油這樣料理超美味!
2025/05/09
芥花油適用於煎、炒、煮、炸各式料理,其單元不飽和脂肪酸組成比例和橄欖油較接近,是醫師與主廚一致推薦的健康好油。腸胃科醫師鄭泓志指出,選擇植物油取代動物油,有助降低壞膽固醇與慢性病風險;主廚林奕成則分享,芥花油適合多種烹調方式,能有效提升料理口感與營養吸收。文中以「蔬脆番茄溜蛋」為例與做菜小訣竅,示範如何用芥花油做出酥脆、滑嫩又健康的家常好菜。
早餐吃錯優格 血糖飆、腸道亂!「低脂少糖」其實暗藏高醣地雷
2025/05/09
市面上部分低脂優格會添加砂糖與水果,而會攝取到大量的醣類,容易導致血糖飆升,且連帶影響三酸甘油酯上升,最終反而使腸道環境惡化。
發炎反應是身體健康警示燈!為什麼老化和疾病會提早找上門?
2025/05/07
慢性發炎是促進身體老化與多種疾病的隱形因素,會隨著年齡增長與細胞老化而加劇。而老化細胞釋放發炎因子,引發惡性循環,使身體功能逐漸衰退。雖然無法避免老化,但可透過良好生活習慣與抗發炎飲食,能有效延緩老化、維持健康。
想成功減重先睡飽!睡不到6小時 脂肪少減55%、肌肉多流失60%!
2025/05/05
芝加哥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睡眠不足不只讓你更容易餓,還會增加脂肪堆積、肌肉流失,讓減重效果打折。睡好覺是成功減脂的關鍵。
骨質疏鬆早期沒症狀卻後果嚴重!補腎壯骨+飲食運動一次看懂
2025/05/04
隨著年齡增長,腰痠背痛、變矮或容易骨折,可能都是骨質疏鬆的警訊。在西醫觀點中,透過補鈣、補充維生素D及運動,可延緩骨質流失;在中醫則認為與腎、肝、脾虛弱有關,透過中藥與整體調理能改善骨骼健康。
心血管疾病超車癌症成頭號殺手!立夏養心就選紅色蔬果
2025/05/04
根據國民健康署2023年統計,死於三高慢性病人數超越癌症,成為國人主要死因。中醫強調,立夏是養心最佳時機,可透過適當運動及補充紅色食物,如番茄、紅棗等,可以以平衡心火、預防三高。此外,山楂可助消化與心血管健康,但須注意用量與胃虛體質。
食道癌新案例激增!遠離菸酒檳+掌握健康飲食6守則保護消化道
2025/05/04
2022年食道癌新發個案中男性占9成,與吸菸、飲酒及嚼檳榔密切相關。國健署呼籲戒除危險習慣、落實健康生活,以預防食道癌並及早就醫掌握治療時機。
【食聞】母親節最貼心的禮物!「新樂激藻原力」全植物配方 比滴雞精更少負擔的選擇!
2025/04/30
母親節送禮不只是表心意,更是守護健康的方式!新樂激藻原力以富含營養的綠藻萃取物為核心,更是被譽為「植物界胎盤素」,適合日常補充元氣,是近期備受關注的植物性保健新選擇。
小心糖尿病初期常缺乏明顯症狀!顧血糖4招讓你即早預防
2025/04/29
糖尿病早期常無明顯症狀,但若長期血糖控制不良,會引發多種併發症。國健署推動4招顧血糖方法,定期健檢並使用「科學算病館」評估糖尿病風險、維持6大類均衡飲食、每週累積至少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善用戒菸資源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
【食聞】寵物關節的保養 近年受矚目的「綠唇貝」產品該如何選擇?
2025/04/29
當毛孩年紀漸長、活動力下降,關節保健就變得特別重要。國際品牌「安適得」使用超臨界萃取技術,完整保留綠唇貝專利成分PCSO-524的活性,含90種以上脂肪酸,小分子游離型更好吸收,並有超過20篇研究與安全報告支持,安全又安心。
【食聞】易瘦體質關鍵在腸道?促進代謝、打擊內臟脂肪 就靠「後生元CECT8145」!
2025/04/25
「腸道菌相」是腸道內菌種的組成與平衡,一旦失衡,將影響營養吸收與脂肪代謝,容易引發慢性發炎與內臟脂肪累積,不利於體態與健康維持。要改善腸道菌相,可經由益生菌、益菌生與後生元的共同調節,平衡菌群、活化代謝,幫助身體打造良好代謝狀態,養成不易發胖的體質。
每日兩份水果從早餐開始!不僅提升營養、還能改善專注力與腸道健康
2025/04/24
國人水果攝取不足,特別是學童。早餐加水果不僅提升營養,還能改善專注力與腸道健康。董氏基金會推動校園活動,倡導從小培養健康飲食習慣。
大腦如何控制你猛吃碳水化合物?控制血糖波動、讓你告別疲憊與飢餓
2025/04/24
血糖與碳水化合物密切相關,掌握正確飲食方式能穩定血糖,減少暴飲暴食與疲倦感。了解血糖運作原理,是擺脫惡性循環的第一步。
特定疾病配方食品怎麼選?這樣挑才能補充營養不傷身
2025/04/16
當病患因生理狀況無法從日常飲食中獲取足夠營養時,經醫師或營養師評估後,可使用經食藥署核准的特定疾病配方食品作為營養補充。這類產品具有專業設計、標示明確,適用於特定族群,不具治療效果,一般人不宜自行使用
支撐良好新陳代謝系統的6大支柱是什麼?忽略一個環節就會引起生態系統連鎖反應!
2025/04/13
新陳代謝不只與飲食運動相關,更依賴血糖控制、肌肉、活動、睡眠、壓力管理及腸道健康等6大支柱的全面協調。
【食聞】讓小孩更愛吃的秘密武器!補充營養促進食慾「漁嗜嚐兒童鱸鰻精」試喝心得大公開
2025/04/01
擔心孩子吃飯挑食、營養不夠長不高?「漁嗜嚐兒童鱸鰻精」嚴選5年鱸鰻,搭配中醫師特選食補配方,以獨家甕粹工法萃取精華,讓孩子開胃、補充營養,幫助孩子健康成長!
葡萄糖胺、軟骨素等可以減緩膝關節的「退化」嗎?
2025/03/29
葡萄糖胺等產品長年熱銷,但多項研究顯示,其對退化性膝關節炎無顯著治療效果,僅有短期止痛作用,無法減緩關節退化,建議僅慎使用。
Culture
飲食文化
三色豆怎麼變成便當常客?從外銷農產到冷凍蔬菜霸主的轉身
2025/06/15
三色豆由豌豆、紅蘿蔔與玉米組成,起初是冷凍蔬菜外銷產品,後來逐步進入台灣家庭與營養午餐系統。不僅是台灣人餐桌上的常客,更是不少人童年營養午餐的難忘回憶。
部隊鍋裡不可或缺的靈魂食材!午餐肉如何從美軍口糧變成平民美味?
2025/06/05
1937年午餐肉由美國荷美爾公司開發,二戰期間成為美軍重要軍糧。戰後隨著美軍駐紮亞洲,午餐肉流入韓國、沖繩、關島等地,逐漸從軍用物資轉變為在地飲食文化。尤其是韓國,午餐肉不僅成為部隊鍋中不可或缺的靈魂食材,甚至常作為節慶贈禮。
你吃過這些菜但知道它的台語名嗎?從湯匙菜到飛龍菜 帶你認識8種有故事的蔬菜
2025/05/14
你吃的每一道菜,都藏著一段台語與文化的故事。從台語的角度重新認識這些你常吃的菜,一起來上一堂菜市場裡的語言課!
原來菜市場這麼潮!5個你沒發現的傳統市場新樣貌
2025/05/14
買菜、環保、時尚、文化導覽,試著用全新的目光來重新認識我們的菜市場!因為這裡不是只有媽媽在逛,菜市場早已成為全世界都在學的生活教室,從阿嬤袋到無包裝商店,發現蔬食、永續與人情味的日常革命。
全球10大必逛傳統市場!從倫敦到曼谷 體驗在地文化與經典美食
2025/05/14
傳統市場反應了當地的歷史與人情味,從現代到傳統、從東方到西方,一起從這10個各具特色的傳統市場,探索背後的文化故事。
15世紀前香料比黃金還珍貴!曾是交易貨幣、1磅番紅花跟馬一樣值錢?
2025/03/30
西元4世紀末,羅馬帝國內部動盪,西哥德王國以胡椒等香料換取羅馬的和平。香料成為當時貴重商品,價格甚至超過黃金。這種貴重性使得香料在歐洲與中國流通,成為支付和貿易的工具,並影響了當時的經濟與社會結構。
為了牡蠣設計精美牡蠣盤?19世紀流傳的牡蠣盤成為藝術珍品
2025/03/24
當牡蠣於都市中蔚為風行之後,蒐集牡蠣盤的風潮也隨之興起,最初僅提供給貴族階層,盤面精緻奢華且風格多變,但中產階級也慢慢開始講究要使用適合的餐盤和餐具。
退下瓊瑤女郎光環成為茶藝師!趙永馨以茶結緣、遠赴越南推廣台灣茶藝
2025/02/28
趙永馨,曾是台灣的瓊瑤女郎,轉型為茶藝師推廣台灣茶文化。她創立馨茶館並教授茶道,將茶視為身心療癒的方式。除了在台灣發展,她也走向國際,致力於以茶為媒介傳遞生活的美好。
台南特有的虱目魚料理!你吃過虱目魚腸、魚臍、五柳枝與酸魚湯嗎?
2025/02/22
台南以其新鮮的虱目魚著稱,並發展出獨特的虱目魚料理,特別強調魚的鮮度與獨特的口感,並以傳統方式保存與製作,成為台南的經典美食。
看流水就知道魚會怎麼走?台東阿美族飛魚文化 從捕撈到煙燻都是學問!
2025/02/10
阿美族過去都是「斜槓工作者」,平時不僅要灌溉務農,也要出海捕飛魚,甚至捕魚網也需要自己編織。在成就一道飛魚料理中,從捕撈、處理、以及煙燻保存都蘊含著博大的學問。
任何東西都可以變成和菓子!四季變化與生活體驗都是靈感來源
2025/02/08
從山中種花、竹子到日常觀察,作者分享和菓子的創作過程,並揭示如何通過大自然的變化、季節性景致來汲取靈感。和菓子不僅是技藝,還是對生活和內心的表達,每日的細節都能成為創作的源泉。
融合季節性與五感藝術!豐臣秀吉的春日茶會為何端出「鶯餅」?
2025/01/29
上生菓子不僅具備美味,也融入了季節性與五感藝術。透過手工塑型和季節性元素,它不僅襯托抹茶的風味,還能展現視覺、聽覺和嗅覺的多重美學。
威士忌愛好者的夢幻酒款!波本之王「凡溫克老爹」為何成為傳奇?
2025/01/12
凡溫克老爹Pappy Van Winkle是稀有的波本威士忌,因風味絕佳、產量稀少,成為威士忌愛好者的夢幻酒款,一瓶難求。
「寺刹飮食」是什麼?韓國料理哲人正寬法師:秉持著零浪費與純淨原則順應大自然!
2025/01/09
2017年因演出Netflix紀錄片節目《主廚的餐桌》,使韓國的飲食文化「寺刹飮食」推廣至國際的白羊寺的正寬法師,受里仁社會企業與慈心基金會邀請來台,公開分享她全球知名的蔬食料理與順應自然的飲食哲學。
經典一鍋煮的農村料理「豆仔粥」 點睛鮮味來自這個食材!
2025/01/06
一鍋煮的菜色不僅能減輕做菜的負擔,食材只要準備好,趁空閒時間提早處理,就能快速製作出一鍋佳餚。
四季流轉的美味藝術!和菓子與日本自然文化交融 呈現節慶與季節之美
2025/01/04
和菓子源於唐代技術,隨茶道發展成工藝。以四季、大自然為靈感,象徵節慶與季節之美,展現日本文化的風雅與感恩。
吃到小瓷偶的人就是今天的國王!慶祝主顯節的「國王派」刻紋有什麼意涵?
2024/12/22
吃國王派抽小瓷偶的起源,是感謝農業之神薩圖爾努斯,原先是使用乾燥蠶豆,抽中者可以讓主人侍奉自己,而後來在決定教會的負責人,是在麵包中放金幣抽選,因此才有「中者為王」和慶祝主顯節的意義。1847年,乾燥蠶豆才變成小瓷偶,圖案也從基督教相關圖案,變化出動物、點心、戒指等各種不同造型。
曾被CNN列為全球美味食物第8名!泰國「冬蔭功」正式被列為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
2024/12/16
「冬蔭功」起源於泰國中部,是泰國無人不曉的道地菜色,以多種香料熬煮、酸辣口感聞名,在2011年時更被CNN列為全球最好吃50項食物中的第8名;自2011年開始,泰國政府將冬蔭功註冊為泰國國家文化遺產,致力保存其傳統文化,終於在2024年12月4日,正式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教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中。
製作聖誕點心時搞砸變成圓頂型巨大麵包!「潘妮朵尼」反成風靡全球的聖誕必吃點心!
2024/12/15
潘妮朵尼是聖誕節傳統的麵包,起源於15世紀義大利的米蘭,在義大利會使用天然酵母經過多次發酵,使它不僅口感蓬鬆還能夠久放。
格子鬆餅大閱兵!前身竟是古希臘的點心 各國作法從厚度到口感都不同
2024/12/08
格子鬆餅起源11~12世紀,其前身是古希臘的點心「奧波利歐斯」,到了五世紀則變成廣受法國人民喜愛的「烏布利餅」。格子鬆餅是麵糊經過酵母發酵之後,夾在格子狀的鐵板中間烤,由於作法簡單,在世界各地衍生出各種形狀、口感與吃法。
蛋包飯是由火而生的藝術品?京都蛋包飯之神「幸村元吉」:軟嫩蛋包的秘訣在火候!
2024/11/30
位在京都市中京區的「The・洋食屋Kichi Kichi」,主廚幸村元吉被稱為「京都蛋包飯之神」,認為極嫩蛋包考驗廚藝與火功,米飯也很重要。
韓國吃冷麵為何要搭配大剪刀?日本蕎麥麵與韓國冷麵的差別為何?
2024/11/18
韓式蕎麥麵與平壤冷麵在製作上相似,但比重不同。韓國麵條常加入蕎麥殼以增色,而日本則偏向純蕎麥粉。食用時,韓國冷麵常配有剪刀,方便食客剪斷麵條,顯示兩者在文化及習慣上的差異。
日本料理不可缺的的油炸豆腐還能細分三種?包裹豆皮壽司的「油豆腐泡」一天就賣出超過1千萬個!
2024/11/14
在日本,油炸豆腐分為3種,這些豆腐因其獨特風味和肉類口感而受到廣泛喜愛,不僅營養豐富,含有高蛋白和多元不飽和脂肪,還能長時間保持新鮮,適合用於各種料理。製作過程簡單,成為家庭廚房的理想選擇。
韓國不產香蕉卻風行香蕉牛奶?從國民飲料到文化圖騰的影響力從何而來?
2024/11/06
韓國香蕉牛奶自1974年推出以來,憑藉獨特口味和巧妙的行銷策略迅速成為國民飲品。品牌利用明星代言、影劇置入行銷及專賣店的開設,持續吸引消費者,展現強大的市場影響力。
日本興起豆腐復興運動!優質豆腐需具備這12個重點?
2024/11/05
日本農家豆腐的製作技藝原本慢慢被現代工業化大量製作所取代,但如今人們尋求重建一種較為簡單自然的生活方式,並重振古日本手工技藝,現在人們對製作農家豆腐的興趣正在興起當中,而製作優質豆腐有12個重要元素。
台式馬卡龍「牛粒」命名竟跟法語、日語、台語都有關?為何鬆軟口感跟法式馬可龍大不同?
2024/11/04
據說「牛粒」或「牛力」是取自法式點心biscuitàlacuillère(手指餅乾)的尾字發音,再以日語音譯成台語而來,由於「牛粒」外觀與法國馬卡龍(Macaron)相似,所以有了「台式馬卡龍」的稱呼,但兩者製作原料與口感差異其實頗大。
熱愛咖啡成癮的「快咖啡」文化!韓國每人年均喝367杯咖啡、是全球平均兩倍!
2024/10/29
韓國人每年所喝咖啡量是全球平均的二倍,一人一年會喝上367杯,讓韓國被譽為「咖啡共和國」,而這些咖啡的販售與演化型態,我們皆可視之為韓國品牌咖啡廳外的「快咖啡文化」。
流行到韓國的酸甜爽脆糖葫蘆 簡單4步驟在家手作!
2024/10/28
糖葫蘆又稱「李仔膏」、「鳥梨仔糖」,是很受到大家喜愛的點心,製作方式也非常簡單,只要4步驟就能完成,一起來看吧!
日本豆腐師傅一整年在忙些什麼?看4時豆腐的變化
2024/10/27
對豆腐師傅而言,一年就像一天一樣,都有固定的節奏,每個時節有對應的事情,如此循環每一年。
古早味小吃「白糖粿」外酥內軟!為何對「油」很講究潔癖?
2024/10/13
白糖粿常見於市場或夜市,趁熱吃外酥內軟,這道點心對於油品要求可是很有潔癖的,所以販售的攤位多半只賣白糖粿,至於它的由來已不可考。
Education
食農教育
2025食育力城市大調查揭示真食力!宜蘭新北嘉義領軍、六都首度三城入五星!
2025/06/18
《食力》第五屆「2025食育力城市大調查」揭示城市治理的新趨勢!從81項客觀指標與近5,000份問卷回饋,全面檢視22縣市在「農業與環境、教育與文化、健康與營養、食安與衛生」四大構面的政策力與落地成效。本屆共有6個城市擠進五星之列,展現制度化與市民有感間的治理實力,也突顯各地在食農教育上的關鍵差距。
為地球煮一鍋火鍋!里仁永續策展親子工作坊 學會為環境做出選擇
2025/06/18
里仁社會企業與UOVO食物設計工作室於誠食市集推出「更永續的一餐」策展,透過火鍋為主題,引導消費者從日常飲食中思考永續選擇。此外,活動結合親子共學工作坊,讓大人與孩子一起認識食材與環境的關聯,學習碳足跡、友善耕作等觀念。
快投下關鍵一票!灃食夢想計畫人氣票選開跑 助孩子實現飲食夢想還有機會中獎
2025/06/11
灃食教育基金會舉辦「夢想食驗事」人氣票選開跑!全台九組師生團隊以飲食創意實踐夢想,2025年6月10日起至2025年6月30日投票抽好禮,見證孩子從飲食出發的築夢歷程。
福智教育園區2025「希望季 Reconnection・再連結」成果展登場 展現與政策接軌的未來教育實踐
2025/06/11
福智教育園區舉辦「2025希望季」成果展,聚焦社會議題與食農教育,展現學生對心理健康、環境永續等議題的思辨與行動力,並實踐心靈教育核心價值「再連結」。
【食力調查局得獎名單】食農教育更深入校園了嗎?教師如何評價各縣市推廣成效?
2025/06/09
《食農教育法》於2022年立法後,從中央到地方政府皆訂定以5年為期的推動計畫,各縣市規劃從地方特色出發推廣食農教育。過去一年中,您覺得執業所在縣市對於食育推廣更重視了嗎?是否有更多資源協助學校推動食農教育? 本問卷調查由《食力foodNEXT》傳媒主辦,灃食公益飲食文化教育基金會協辦。為感謝教師人員協助填答,若加入食力官網會員,並在問卷中留下會員註冊email,我們將抽出高級威士忌杯、《食力》2025年6月號最新季刊及《食力》官網100學分,贈送給加入《食力》會員的填答者以表感謝。
【食力調查局得獎名單】食農與營養教育更受重視了嗎?營養師如何評價各縣市推廣成效?
2025/06/09
《食農教育法》於2022年立法後,從中央到地方政府皆訂定以5年為期的推動計畫,各縣市規劃從地方特色出發推廣食農教育。過去一年中,身處營養與健康飲食教育第一線的營養師,您覺得執業所在縣市對於食育推廣更重視了嗎?是否有更多資源投入? 本問卷調查由《食力》傳媒主辦,中華民國營養師公會全聯會、灃食公益飲食文化教育基金會協辦,為感謝營養師協助填答,若加入食力官網會員,並在問卷中留下會員註冊email,我們將抽出高級紅酒杯、《食力》2025年6月號最新季刊及《食力》官網100學分,贈送給加入《食力》會員的填答者以表感謝。
【食力調查局得獎名單】吃在地食當季!你認為地方政府的食育推廣還能怎麼做?
2025/06/09
《食農教育法》於2022年立法後,從中央到地方政府皆訂定以5年為期的推動計畫,各縣市規劃從地方特色出發推廣食農教育。過去一年中,你覺得所居縣市的食農教育推廣相關活動變多了嗎?你對於食農教育有沒有更深的認識呢?本問卷調查由《食力》傳媒主辦,全國家長會長聯盟、國教行動聯盟、灃食公益飲食文化教育基金會、荒野保護協會協辦,為感謝您協助填答,若加入食力官網會員,並在問卷中留下會員註冊email,我們將抽出Unitech F7 MAX多功能調理機、鈦瓷保溫杯、最新食力季刊等好禮送給您!
一起探索海洋教育!灃食推出台灣魚類圖譜 推廣永續與食育理念
2025/06/06
灃食教育基金會2025年發布「台灣海魚家族」與「台灣養殖魚家族」圖譜,結合插畫與魚類知識,協助學校與家庭從餐桌教育延伸到海洋與環境認識。
【食聞】食農教育有什麼價值?國家食農教育傑出貢獻獎得主這樣說
2025/06/04
高雄在2024年首屆國家食農教育傑出貢獻獎中,獲得1個人獎、2個團體獎,總得獎數為全國第2名。《食力》走訪得獎的南隆國中與李法憲,深入了解如何以跨域課程、在地連結與實作活動深化食農教育。
麥當勞暑假「小麥麥體驗營」6/2開放報名!透過角色扮演培養孩子社交與動手能力
2025/05/26
2025年麥當勞經典親子活動「小麥麥體驗營」回歸,報名即贈「小麥麥家家酒組2.0」限量好禮,讓小朋友在家也能延續小麥麥體驗營的樂趣,輕鬆扮演小麥胞。
電競變課堂!灃食基金會用遊戲翻轉飲食教育、6月線上開戰
2025/05/16
「灃食傳說:飲食知識王者對決」結合線上電競與飲食教育,邀請全台三至九年級學童挑戰營養、永續與文化等任務。透過趣味競賽與見習課程,引導孩子在遊戲中學習,從日常飲食培養素養與生活思辨力。2025年6月2日報名截止,歡迎有志於挑戰飲食知識的全台三至九年級學童一同來參與這場兼具教育性與趣味性的飲食知識挑戰賽。
種回文化的種子!慈心基金會擴大小米復耕行動 串聯48校、13企業共推保種教育
2025/05/15
慈心基金會持續於花東推動小米復振計畫,結合營養午餐、農事體驗與公益義賣,促進部落保種、食農教育與原民文化永續傳承。
不會種菜沒關係!桃園場開發蔬菜食農實作栽培套組、推動食農教育更簡單
2025/05/14
為配合食農教育法,農業部桃園區農業改良場推出蔬菜食農實作栽培套組,提供教學資源,讓學生體驗農業生產,強化飲食與農業連結。
別只看價錢!從購物籃開始 重新認識你每天吃進去的東西
2025/05/14
吃其然,吃其所以然:高CP值背後,你真的知道吃了什麼嗎?當我們只追求便宜好吃,卻忘了怎麼吃出感動?讓我們重新反思飲食選擇,找回與食物、土地、家人連結的喜悅。
不只是買菜!傳統市場是最接地氣的食育教室
2025/05/14
傳統市場不僅提供新鮮、多樣的食材,更是進行食農教育的好場所。透過與攤販互動、觀察飲食文化及選購在地食材,能促進環保意識與對食物來源的理解。
【食聞】從土地出發串連文化與永續 — 新北市打造共好食農教育 體驗出在地文化的美好風情
2025/05/08
新北市政府積極推動永續農業與共好城市,透過農業局媒合學校與農漁場、輔導教案設計及場域轉型,讓學生與家長親身體驗在地食農文化,從茶園、蜂場到漁村,實踐食農教育,深化對土地、環境與在地產業的認同。
永續像一張四腳桌!從食農教育到餐桌行動 我們每天都有三次改變世界的機會
2025/05/03
健康不好吃、永續很困難、有機很昂貴,是許多人對於永續飲食的刻板印象。農業部「食農教育推動會」委員林如萍認為,永續的重點在於「共好」、產銷「共好」、人的選擇與環境「共好」,在「共好」的情境中,永續就能繼續向下走,也是最簡單、每人每天都能做到的支持方式。
「灃食桌遊帶你玩」巡迴全台22校 桌遊x動畫帶你玩出永續
2025/04/24
灃食公益飲食文化教育基金會2025年推出全新「灃食桌遊帶你玩」入校活動,歷經兩個月的活動圓滿落幕,透過遊戲,讓孩子認識如何從日常飲食實踐永續生活。
填問卷抽多功能調理機等超級好禮!你希望政府怎麼推動飲食教育?
2025/04/13
你知道台灣為了推動食農教育,已經立法通過《食農教育法》嗎?食農教育和飲食教育除了在學校教學,還有更多認識食物的作法,快來分享你希望地方政府怎麼加強推動,填問卷就抽好禮!
原來種菜並不難!農夫老師如何引導家長打造家庭菜園讓親子共學?
2025/04/04
陳崇正返鄉務農,結合教育與農業,推動親子食農教育。他帶領家庭認識食物來源,實作種植,讓孩子親近土地,從體驗中學習珍惜食物,並以工作室「芴植遇旺」推廣食農教育至全台各地。
學到老才能吃到老!銀世代的飲食教育如何推廣?
2025/03/26
社區營養推廣中心透過營養篩檢、教育推廣等多元方式,幫助長者維持均衡飲食、提升肌力。此外,營養師深入社區,透過實作課程與個別化指導,協助長者克服飲食迷思,並推動健康餐飲概念。國民健康署未來將持續擴展營養師人力、推動料理競賽與跨部會合作,讓銀髮族都能享有健康均衡的飲食,提升整體社會對長者營養的重視。
花改場針對不同地區與族群特色建構原鄉食農地圖 助孩子了解部落傳統文化
2025/02/06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致力於透過食農教育課程,讓部落孩子認識農耕文化與土地,增進自我認同並培養對土地的關懷,幫助學生深入了解本地農食資源。
透過每日餐桌友善地球!「灃食桌遊帶你玩」開放全台學校報名
2025/01/23
灃食教育基金會研發桌遊「平衡地球美食家」,遊戲中融入碳排放和環境事件的模擬,讓玩家在遊戲過程中體驗環境與飲食的密切關係。
首屆「國家食農教育傑出貢獻獎」15位得主出爐!溯源菜單助特教生成食農小老師獲個人組特優
2025/01/14
《食農教育法》於2022年4月19日於立院三讀通過,正式賦予食農教育法源依據和預算;農業部於2025年1月14日舉辦「第一屆國家食農教育傑出貢獻獎」頒獎典禮,獎勵從事食農教育工作具有傑出貢獻者。
【投書】綠拇指學校是什麼?北投義方國小如何打造永續教育、創新淨零綠生活?
2025/01/11
義方國小以生態環境、科學教育、健康體能為核心,推行田園食農、環境教育、健康管理與科技素養,打造永續綠生活校園。
黑松推動環境教育11年成果斐然!11所學校榮獲2024「臺美生態學校」認證!
2024/12/26
黑松教育基金會致力推動校園環境教育,協助將校園打造生態學校,環境部於2024年12月25日頒發「臺美生態學校」認證,其中有11所夥伴學校在黑松教育基金會的協助下獲頒認證,包括3所銅牌、4所銀牌、1所綠旗,以及3所綠旗再認證,黑松教育基金會更獲得「教育部社會教育貢獻獎」等獎項肯定,將持續校園。
復耕救荒作物「台灣油芒」3年有成!全民食物銀行攜手原鄉學校機構與葡萄王生技等企業啟動「氣候糧倉」行動!
2024/12/26
台灣全民食物銀行協會自2022年起,攜手7所原鄉中小學以及社區投入「台灣油芒復耕計畫」,致力復育救荒作物「油芒」,在2024年12月25日發表3年成果,並與葡萄王生技等企業共同啟動第二階段的「氣候糧倉」行動。
水試所推動食魚教育、編撰白蝦等8項漁產教材!走入基隆崁仔頂漁市帶民眾了解永續漁業與在地文化
2024/12/19
農業部水產試驗所2024年推動食魚教育活動,結合漁市場參訪與專業培訓,出版白蝦等食農教材,深化國小推廣,支持永續漁業。
食米學園由基本知識融入教學課程 帶著孩子探索米食新視野!
2024/12/07
「食米學園」以國小學童為對象,鼓勵學校結合在地資源,將米食教育融入課程及課外活動,並透過學校與家庭及社區之橫向連結,讓超過8,000名學童深耕以米為主食的飲食習慣。
第3屆花蓮食農博覽會圓滿落幕!吸引近萬人參與 展現花蓮食農教育與永續漁業成就
2024/11/20
第3屆花蓮食農博覽會圓滿落幕,展示了花蓮縣在食農教育與永續漁業上的卓越成就。此次活動不僅強調食魚教育,也讓民眾深入了解友善土地與海洋保育的重要性,並展示了地方攤商的創新努力。
編輯選文
日本7-Eleven母公司首任外籍CEO上任!應戰490億併購案、喊出全球10萬店目標
【食・大人物會客室】日本米荒成台灣契機?大倉米鋪如何用「特A好米」打進日本團膳與超市!
業務用奶未必是鮮乳?立委質疑標示混淆 食藥署:2027年還原乳禁稱「牛乳」
綠竹筍正對時!記住「白彎矮肥」挑選4字訣
用10年寫下台灣傳統市場最真實的庶民風景!蘇凌:市場就是跟著我的生活走
東京最潮永續咖啡廳!「菌菇俱樂部」用菇打造全新餐桌體驗
訂閱電子報
訂閱
註冊成為會員
Home
食專題
菜市場裡的新日常:從食育到蔬
免關稅 鮮乳也不降價 台
超高齡社會餐桌荒漠化! 銀髮
飲食團購市場該進還是退?
永續趨勢是推力而非阻力!台灣
2024食創獎展現綠色供應鏈
食科學
食添加
食包裝
食加工
食追溯
食科普
農科技
食新聞
謠言拆解
國際食事
即時新聞
安心消費
食事追蹤
產業動態
食生活
健康營養
飲食文化
在地創生
美味食勢
節氣飲食
食農教育
食專欄
食品科學
醫學營養
漁農畜牧
產業創新
飲食文化
食力特派
食驗室
登入/註冊
Facebook
Youtube
LINE@
×
登入/註冊
Facebook登入
Google登入
記得我
重寄認證信
|
忘記密碼?
登入
還不是會員嗎 ?
立即註冊新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