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TV
Menu
食力 foodNEXT
登入/註冊
繁中
繁體中文
簡體中文
English
訂閱
您可能有興趣
保健品
永續
食創獎
食驗室
食專題
第一線直擊台灣精品連鎖咖啡開
反向輸出台灣咖啡文化!台灣精品咖啡國際戰役號角已響起!
國際市場的主場切換!借鑑連鎖餐飲經驗 台灣咖啡品牌該如何打國際戰?
海外經營模式怎麼選?加盟、直營、授權、合資哪個好?
海外拓店如何長久發展?賣品牌更勝賣商品 從原物料到LOGO設計都是學問!
販賣健康是門好生意!從網紅、
新消費者與品牌爭相擠入!破1600億的保健食品大餅如何做大?
【產業先鋒】2022年營收破百億創新高!葡萄王如何透過直銷、研發與代工廠自建產業一條龍?
【代工龍頭】年產上億顆膠囊、產品行銷63國!大江生醫如何靠生物挖礦平台擴大國際競爭力?
【網路流量變現】3天募資突破3000萬打出品牌聲量第一步!理科太太:用時間證明我不只是網紅
打造地瓜日不落國:雲林水林用
全台最大地瓜產區就在這!雲林水林如何讓地瓜脫貧翻身、成為熱門食材?
【生產優化】引進健康種苗技術 讓黃金地瓜賣價更好、更涮嘴!
【調理加值】從薯條、地瓜球到香腸 調理食品創造水林地瓜外銷新出路!
【未來步局】彎腰「拾瓜」青年來扛!地瓜業者攜手結盟 創造產業鏈價值、吸引青農投入
遭中國封殺的水產困境:台灣漁
為何台灣漁業遭中國封殺、大宗水產經濟命脈只能任憑宰割?
【產地實況】水產品被中國驗出禁藥?重新檢視供銷環節為何淪為制裁把抦
【滯台危機】魚賣不出去、錢進不來!留在台灣限時特賣又有何問題?
【拓銷難題】水產輸中卡關 轉移外銷市場有多難?
最快2024年將開徵碳費 永
碳費最快將於2024年開徵 飲食產業投入永續行動刻不容緩!
台灣飲食產業永續現況總盤點!被動投入ESG、氣候變遷風險應變仍不足
企業該如何有效付諸行動?掌握五大心法 開啟永續之門
減碳行動並不難!放大檢視供應鏈 從小處開始減法哲學
邊境解封不等於疫情結束!中醫
病毒大戰未完!飲食、生活習慣、中藥草三管齊下 提升免疫力
確診飲食掌握7種備品3點原則!反覆發燒、喉嚨痛、咳嗽、有痰得要這樣吃!
新冠肺炎輕症飲食怎麼吃?提升免疫力讓你趕快好起來!
確診喉嚨痛好困擾!靠便利商店就能買到的6款食品來舒緩
食科學
食添加
食品添加物「關華豆膠」 小鼠實驗竟證實能緩解「自體免疫性腦炎」
甩開人工添加物 光靠「無花果皮」竟能延長8倍義大利手工麵條保存時間?
比蔗糖甜300倍的低醣飲食新星!羅漢果苷與半乳寡糖結合不只低熱量還更健康!
二氧化鈦爭議再添一樁!Skittles彩虹糖母集團瑪氏 遭提告隱瞞安全疑慮
食包裝
「獨食」文化帶動食品包裝革新!小包裝湯底塊、奶精球調味料改變了日本食品型態
【食聞】塑膠餐具耐熱嗎?看清楚容器標示 正確使用才安心
拿掉塑膠片還能保護草莓不受損?無毒農如何為草莓盒減塑換新裝 ?
【食聞】不沾手的管身杯狀造型是怎麼來的?CheersJelly從製造到創造 打造不平凡的蒟蒻凍
食加工
老蛋雞、醜蘑菇重獲新生!丹麥新創公司製成增味劑 減少糧食浪費
【食聞】歷經三次技術升級!植物肉成為時下最夯素蔬食選擇
萃取食用油不再只能用化學藥品!歐盟批准甘蔗渣副產品成為新選擇
比植物蛋白肉的口感更好!菌絲體培養肉運用彈性大 從酥脆培根到軟嫩鵝肝都能生產!
食追溯
烏俄戰爭連漁業也受影響!俄羅斯不理會保育共識過度捕撈 紅魚10年內難以回覆原本數量
【食聞】不僅美味還要永續 傳統也能創新!加州葡萄乾農夫的永續農法
氣溫再升高 山葵怕熱將缺席!未來吃壽司恐怕再也沒有它
撒胡椒前請注意!歐盟首個香料詐欺報告顯示17%有摻混詐欺疑慮
食科普
看到檸檬和醃醬筍讓你流口水了嗎?為什麼吃酸會讓人開胃?
法式油封鴨、客家封肉為什麼這麼美味?都是因為用「封」鎖住食材真滋味!
皮蛋Q彈口感、烹煮蔬菜先加鹽會讓味道變差?原來和「滲透壓」有關!
潤餅皮QQ的秘訣是什麼?為何豆漿表面會有豆皮?原來蛋白質幫了大忙
農科技
極端氣候威脅釀酒葡萄生存!西班牙「Torres」復育被遺忘的抗旱古老葡萄品種!
扭轉自然結果率不到1%的困境!屏東種苗場建立「可可授粉技術」 有望提升產量2倍以上
美國食品科技公司讓基改西瓜含有羅漢果甜味 還用基因編輯拯救香蕉免於真菌病危害
不只人怕熱豬也怕熱!智能化換氣降溫系統讓豬舍不溼熱
食新聞
謠言拆解
小心上當!2022年嘉義縣冠軍製茶師圖片遭盜 以一頁式廣告銷售不明來源茶葉
梅花豬肉因為常打針所以最好不要吃?農委會:肉瘤只要切除乾淨並不影響衛生安全
【闢謠】流水席a話題讓舊聞重炒:芭樂汁長蟲才能榨出汁?
有鮮乳標章才是真鮮乳?鮮乳有添加物?破解你的鮮乳十大迷思!
國際食事
日本Sapporo聯手IBM把雞尾酒變簡單了!AI系統彈指間就調出1兆種口味
家用廚餘機市場正擴大!美國Mill公司加碼推出回送服務 製成雞飼料循環利用
培養肉將進入清真市場!「Aleph Farms」目標取得Halal認證、豐富穆斯林的飲食需求!
挺過2022反聖嬰肆虐!澳洲小麥產量將創新高 2023上半年農產出口總量有望破紀錄
即時新聞
生鮮水產高雄偏遠山區也吃得到!高雄蚵仔寮冷鏈展售中心整修重啟、打造全國首輛行動冷鏈服務車
有禽傳人風險!台灣首度檢出H9N2禽流感病毒 疾管署呼籲遵守「5要6不」原則
台灣冰鮮白帶魚、冷凍竹筴魚可恢復進口中國大陸!農委會:將持續把我國漁產銷往高端市場
【食聞】網路文章真假難辨!你想知道的食品與用藥資訊盡在「食藥好文網」
安心消費
食藥署公布2022年10大違規廣告 食品1961件最多、電視購物台為違規大宗!
注意祭祀食品安全問題!新北市衛生局抽驗清明節祭祀食品共計9件不合格
進口雞蛋救蛋荒更要嚴謹把關!消基會呼籲政府應公開進口雞蛋檢驗資訊
【食聞】甜蜜巧克力琳琅滿目 該如何看懂標示聰明選擇?
食事追蹤
用進口雞蛋救蛋荒 補貼差額由全民買單!蛋價凍漲趕得上愈滾愈大的需求缺口嗎?
缺蛋聲量越滾越大、限購字眼引人恐慌!當心落入缺蛋下的心理陷阱!
海外拓店如何長久發展?賣品牌更勝賣商品 從原物料到LOGO設計都是學問!
反向輸出台灣咖啡文化!台灣精品咖啡國際戰役號角已響起!
產業動態
台灣精品咖啡南向征戰!黑沃攜手福庫國際 以馬來西亞為據點大舉進軍東南亞
鎖定快速、便利的消費需求!黑沃咖啡以「彈性化」商品策略勇闖美國
南向展店、產品輸美!黑沃咖啡盼以精品咖啡文化轉譯者之姿 打通國際市場
鼎泰豐為何不喊「歡迎光臨」?聲音教練特訓如何用聲音收服客人的心!
食生活
健康營養
【食聞】健康食品怎麼挑?三秘訣選出適合產品
蛋荒缺蛋不驚慌!想補充蛋白質還有這些食材可替代
這些「營養素」你充足攝取了嗎?網友最關注吃什麼能幫助心血管健康
常常全身痠痛或失眠不知道該怎麼辦?網友熱議4大缺鈣前兆你中招了嗎?
飲食文化
外表猙獰的明太魚 為何成為韓國祭祀供桌上的神聖生物?
油飯、菜包、湯圓都少不了這一味!「配頭」成就客家料理的獨特風味
假日無聊不知道要去哪裡嗎?網友熱議8大台灣老街讓你假日不無聊
從醬汁到肉食材都千變萬化!印尼旅遊局推薦外國人必吃這7種沙嗲
在地創生
路邊野草也能做成茶、琴酒?「三玉號」重拾人與土地的連結、讓「吃草」變有趣!
屏東草編工藝師李龍以青禾稻梗 編織注連繩工藝、專銷日本市場
嘉義農村復甦術!板頭社區結合在地有機農作、交趾剪黏藝術 獲金牌農村銀獎
有機耕作不是只是喊喊口號!投入前請思考這4大問題
美味食勢
【食聞】吃貨如何吃好料又顧地球?絕不能錯過鮮味滿分又肉質細膩的松珍生技「素鮪魚」!
對抗物價上漲、推廣國產食材!農委會2023續辦「60元幸福餐盒」 全台全聯、家樂福陸續開賣
馬修嚴選13週年優惠齊發!「逸敏優格益生菌」為敏感族打造全面防護!
蜷尾家這次不賣冰淇淋改賣麵包!復古麵包屋「蜷尾家パン」端出台式麵包經典滋味
節氣飲食
木質調的春蜜上市!台灣原生水錦樹「紅柴蜂蜜」風味濃郁又帶有肉桂茶香
從建材轉變成太巴塱特色料理!花蓮箭筍正當季 一起用味覺了解當地文化記憶
高維生素C、鈣質和膳食纖維 !國產柳橙4月前都吃得到 3大挑選步驟報你知!
秋天到 柿子也黃了!澀柿、甜柿該怎麼挑?
食農教育
以食傳愛、以味傳家!百年古蹟辦桌宴 從宴席到遊戲學習食育
恭迎12隊「良糧駕到」!2023第六屆臺灣學校午餐大賽總決賽隊伍出爐
永續飲食從減少食物浪費開始!《灃食‧客》第6期季刊帶你看見剩食的不同面向
一起讓校園午餐好吃又有趣!「灃食主廚到我家」第二波報名起跑!
食專欄
食品科學
丙烯醯胺會致癌?為什麼喝咖啡不用擔心丙烯醯胺?
網紅Toyz「拾汣茶屋」是充滿初心的茶飲品牌 還是又一間加盟韭菜收割機?
壓力大需要「康福」一下?來飲一杯無咖啡因的康福茶吧!
富含花青素、被譽為「森林裡的藍寶石」!藍莓的超強抗氧化力對健康有何幫助?
醫學營養
擔心早餐攝取太多熱量?營養師教你快手自製3道低醣麵包料理!
吃錯食物可能加重過動症?ADHD留心避開這4大NG飲食習慣
春暖花開、放假連連讓你開工昏昏欲睡?中醫師教你如何把握春季養生好時節!
鮮乳比保久乳更天然營養?營養師提醒:未滿1歲幼兒更適合喝保久乳!
漁農畜牧
【食聞】2022花蓮食農博覽匯聚食農經驗 落實向下扎根
【食聞】大榮花園有機玫瑰救生態 打造友善無害環境
【食聞】木日光推廣柚香文化 與點心大廠乖乖合作發揚食農之光
【食聞】宇還地有機農場從科技圈回歸土地 實踐科技農夫夢
產業創新
聯合國列強達成《公海條約》 台灣漁業即將面臨轉型挑戰
你也受Google惡評困擾嗎?日本餐飲顧問教你3大要點面對不當評論
攤販重複率高、網紅美食回購低!台灣夜市該如何迎接疫後觀光潮?
2021年市場規模破4千億日幣!日本機能性表示食品優勢在哪?
飲食文化
日本5大流行美食代表大公開!異國料理成翻轉日常的捷徑
從中餐主廚變身全職咖啡農!草嶺「樺瑞咖啡莊園」莊主返鄉找到自己的天職
給自己人生的第二個可能 卻帶來阿里山咖啡的良善循環:科子林莊園
FOGO是什麼?澳洲加速解決食物垃圾 變身肥料締造永續循環
食力特派
【食.大人物會客室】90歲的黑松汽水如何用週年紀念罐帶出環境關懷議題?
【線上收聽】我們吃的草莓,竟然不是草莓的「果實」?
【線上收聽】寵物也要吃得環保!來聽聽國外如何解決寵物食品碳排放問題?
【線上收聽】特砂、細砂、二砂,到底有什麼不同?
食驗室
HOME
食生活
在地創生
在地創生
路邊野草也能做成茶、琴酒?「三玉號」重拾人與土地的連結、讓「吃草」變有趣!
2023/03/17
2019年,蘇立中創辦主攻野草茶的品牌「三玉號」,並運用野草的不同特性與風味開發各式各樣的相關商品,像是糖漿、抹醬與琴酒,希望能讓野草重回現代人的視野,建立人與土地永續共生的連結。
屏東草編工藝師李龍以青禾稻梗 編織注連繩工藝、專銷日本市場
2023/03/11
匠心巧藝的草編工藝師李龍,善用水稻田未結穗的青禾稻梗,以注連繩編織技法發展出匠人巧藝與屏東農村外銷契機,深受日本市場歡迎,2023年3月開始至5月21日於屏東演武場舉辦個展與編織課程。
嘉義農村復甦術!板頭社區結合在地有機農作、交趾剪黏藝術 獲金牌農村銀獎
2023/02/23
嘉義縣新港鄉板頭社區文史與青農紮根多年,將起源於板頭社區的交趾陶剪粘藝術化為公共創作,結合陶藝與在地芝麻飲食與友善食農體驗,重新體驗農村特色,獲得2022年金牌農村銀獎後,預計在2023年將召喚80名青農進駐社區,也創造100個工作機會。
【未來步局】彎腰「拾瓜」青年來扛!地瓜業者攜手結盟 創造產業鏈價值、吸引青農投入
2023/02/22
地瓜生產與採收目前仍然仰賴人力,藉由「台灣甘藷產業發展協會」產業聯盟力量,調控產量與觀測銷售風向,以及組織化管理創造工作機會與產業鏈價值,發揮事業價值吸引青年加入形成代耕團隊,同時建立老農離農機制,讓產業更有溫度。
全台最大地瓜產區就在這!雲林水林如何讓地瓜脫貧翻身、成為熱門食材?
2023/02/22
雲林縣水林鄉主要種植地瓜,且以台農57號的黃金地瓜為大宗,更是連鎖超商及速食業者採購的主要品種。在2000年以前,地瓜價格低落、也是老少世代都不愛的食材,卻因近幾年隨著健康飲食風潮,成為年輕世代選擇正餐或主食熱門選項。在地農場從生產管理、食品加工,甚至組成產業聯盟的方式運作,讓地瓜價格終於不再崩落,水林的農民生計也開始有保障。
有機耕作不是只是喊喊口號!投入前請思考這4大問題
2023/02/22
「有機種植」不用灑農藥、維持農作與土地的永續是現今大多數人的追求,但在嘗試有機種植之前,卻有很多層面的問題必須思考,例如:土壤、栽種成本、加工作業與通路價格等等。
【Angle】酒瓶裡的職人初心:大安農會酒莊
2023/02/19
近海岸線的大安農會酒莊,土壤由沖積土、砂礫與粘土等混合而成,養出的是滋味甜、香氣足的大甲芋頭與台農57號蕃薯,這也是出產「芋燒酎」、「薯燒酎」的起源。
池上種的稻不只是稻!將在地元素融入藝術、延續池上之美
2023/02/17
池上運用舊米廠與老穀倉改建成「池上多力米故事館」、「池上穀倉藝術館」與「米倉生活館」,台灣好基金會也在2009年進駐池上後,每年舉辦秋收藝術節,更邀請藝術家駐村創作,讓池上的美以更多型態展現。
【Angle】酒瓶裡的職人初心:恆器製酒
2023/02/15
「恆器」取自蕃薯的台語諧音,恆器製酒創辦人羅己能為開發屬於台灣的地瓜酒,從原料、製酒方式到行銷手法,全程融入在地元素,打造台灣地瓜酒品牌,並在2022年舊金山世界烈酒競賽一舉拿下7面獎牌!
為了給雲門舞集一個完美舞台 池上的整齊黃金稻浪其實是精密的計算結果?
2023/02/12
雲門舞集選用了池上的稻田作為背景與靈感,來編創舞團40年慶的紀念。而為了提供最好的舞台,與農民進行縝密的合作協調,更改稻作的品種、插秧、割稻、採收時間,因為對於農家人來說「種稻」是很神聖的事,絕不能「損五穀」。
【Angle】酒瓶裡的職人初心:彰化二林秉森酒莊
2023/01/19
2014年以品牌「深耕園」的渣釀葡萄酒一舉奪下IWSC競賽Spirits組銀牌,彰化二林秉森酒莊莊主楊秉森靦腆笑說當初只是朋友推一把而參賽:「才知道原來我們有能力做到。」也正是如此,讓他更用心鑽研製酒。
【Angle】酒瓶裡的職人初心:台中市霧峰區農會酒莊
2023/01/12
走過80年的菸酒專賣史,台灣「地酒」至2002年起開拓台灣酒業的新篇章!為了實際了解職人,《食力》全台灣跑透透,實際直擊全台8個具代表性的地酒酒莊。
星巴克首間共榮門市於花蓮和平開幕!以原住民文化為主題 展現文化認同與驕傲
2023/01/05
星巴克社區共榮門市(Community Store)花蓮和平門市開幕,門市以原住民文化為主題,晉用超過一半的夥伴來自當地,該門市營收也會提撥一定比例給「財團法人花蓮縣私立和平永續慈善事業基金會」,投入當地的急難救助基金。
地理標示也會影響食品名聲?歐盟以「官方認證」提高在地特產競爭力!
2023/01/03
在歐盟,與食品「貿易相關智慧財產權」的認證就有3種:PDO、PGI以及TSG認證。3者分別有什麼差異?又是如何讓產品的產地地理標示成為消費者眼中的高品質指標,進一步提高商品的附加價值?
2023「台東慢遊TAITUNG SLOW POST」月曆新出版!用12個台東藝文活動帶你漫遊台東的山與海
2022/12/19
2023年由台東縣政府出版、台東設計中心執行設計,所推出的全新台東形象月曆,以「台東慢遊TAITUNG SLOW POST」為題,透過12個圖像icon,呈現12個台東藝文活動,並以「包裹」形式,搭配筆、即可拍相機等周邊物件,紀錄台東慢遊一路上的旅程與風景。
農村觀光行程了無新意?日本推行「綠色旅遊」 量身打造深度留宿體驗
2022/12/05
日本從1992年開始反省大眾旅遊的缺點,並以「都市與農村互補共生、國土均衡發展」為目標,開始推動小規模、高品質並且量身訂做的「農村綠色旅遊」,不但降低大規模開發的負面影響,也製造出新型態的商業模式。
【食聞】體驗不一樣的在地旅行!走進高雄田野來一場結合文化工藝、部落體驗與食農料理的田園饗宴
2022/11/25
自2013年起,高雄市政府農業局開始辦理「高雄田園饗宴」,結合文化工藝、部落體驗、食農料理等元素,讓民眾進一步思考人與食物之間的關係!為延續高雄田園饗宴的能量,2022年,更以「慢食自造LocavoreMaker」為核心主軸,依不同時令、不同區域之農產與在地風貌,設計出田野踏尋、農村慢食、農務體驗等活動,讓民眾徜徉在慢食自造的美好生活哲學之中。
成功整合地方特產與觀光資源 法國「美味名勝地」讓農產品附加價值提高3倍!
2022/11/17
由法國國家廚藝委員會主導,與法國農業部、觀光部及環境廳合作選定的「美味名勝地」,不但能整合地方的特色農產品與環境景觀資源,滿足推廣觀光、振興地方之目的,還可以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價值,達成雙贏的局面。
沉寂半世紀後變身最美魚市場!鼓山魚市場走現代工業風 270度環景讓你大啖海鮮、邊賞夕陽海景
2022/10/25
鼓山魚市場曾為高雄昔日首座現代化魚港,1970年代因漁港漁業重心轉移而逐漸沒落。高雄市政府海洋局、高雄區漁會歷經2年整頓改造,2022年10月21日重啟開幕,成為高雄市民、觀光旅客新興採購水產、休閒育樂新地點。
滄海桑田 「天皇米」吉野1號為何能在台種植逾百年?
2022/09/28
在日治時期被大量種植的酒造米吉野1號,雖然種植面積在戰後遭到大幅縮減,卻仍因自身的研究價值被保留至今超過百年,成為花蓮地區獨具特色的稻米品種。
【全食料理】在餐廳享用產地智慧!「糖果廚房」如何善待食材 發揮全利用價值?
2022/09/28
聯合國在永續發展目標(SDGs)第12項「責任生產與消費」指標下,制定每年9月29日為「國際糧食損失與浪費問題宣傳日」,倡議在糧食產業鏈中,應減少因生產的浪費及提高食安意識。台南的「糖果廚房」創辦人莊雅閔,全身投入惜食行動,從產地到餐桌,實現不剩食理念。
【社區串連】結合社區與在地農家 「大山北月」從在地食材到產地旅行 發揚大山背柑橘文化
2022/09/28
綠色餐飲餐廳除了使用在地食材,還可以成為串聯社區產業的平台。新竹橫山的「大山北月」位於大山背山區,創辦人莊凱詠看到農村農產過剩和空間閒置的問題,便進駐廢棄的豐鄉國小,經過空間改造後,成為景觀餐廳,除了運用在地食材來料理餐點,也將農產加工成果醬、果乾等加工品,提升農產價值。這幾年更與農家合作開辦產地小旅行,讓消費者可以走進食物產地,體驗大山背的農村文化與鮮美食材。
翻轉土芭樂命運!青農盧定楠有機種植A級土芭樂、開創頂級加工市場
2022/09/24
位在高雄大社的青農盧定楠,在餐廳業者盼能使用土芭樂作為料理食材的合作要求下,盧定楠重新將經營重心改為土芭樂,以優格養土、電商宅配A級鮮果,㩦手合作開發土芭樂生乳捲、精釀啤酒,未來盼持續開發頂級酒類及食品,提升土芭樂價值,翻轉原本廢園命運。
大地餐桌帶動農產銷售成長翻倍!「饗嚮台東」以鹿野紅烏龍茶餐饗宴 刷新味蕾體驗
2022/09/14
2017年創立的鹿野農遊平台「饗嚮台東」,以主題遊程出發,協助銷售當地農特產品,2019年推出四季大地餐桌廣受歡迎,進階帶動農特產品每月多賣了16萬元!2022年嘗試以「鹿野紅烏龍茶」為主題做茶餐搭配,難度提升卻廣受好評,讓大地餐桌品質再升級。
夏天吃海、冬天吃山!都蘭部落阿美族的酒食搭配學
2022/09/14
位於海岸山脈山麓、面向太平洋的台東都蘭部落,住著「海洋的子民」阿美族,依著時令飲食、從大海山林間取材是生活日常,復興阿美族糯米酒文化的「出力釀」酒廠,攜手「32鄰咖啡」,共同推出以都蘭地酒搭配阿美族山海物產地菜的「酒食都蘭」大地餐桌,是相當特別的原住民餐酒文化體驗。
小米與布農豆豆協奏的超級食物餐桌!蓋亞那工作坊凝聚部落群力 喚回布農飲食文化
2022/09/14
位於台東崁頂部落的蓋亞那工作坊,從復育小米開始進行食農教育和布農文化復興的工程,大地餐桌主題為「八穀合音之超級食物餐桌」,呈現部落食材的豐富性,且是整個部落從種植到料理與服務的共同合作,猶如布農族知名的八部合音(Pasibutbut)般和諧共生。
台東「宜興園」的暖心牽手宴 以老台東的味覺記憶牽起旅人與社區的關係
2022/09/14
位於台東縣延平鄉的民宿「宜興園」,因為民宿主人莊玲宜口碑遠播的好手藝而投入慢食店家的行列,以家傳拿手菜作為大地餐桌主題,取名為「牽手宴」,傳承家族味覺記憶、講述台東移民故事,也藉由餐桌傳遞延平在地當令食材的好滋味。
將山海天地的人文風土擺上桌!大地餐桌不只吃時令 農食整合與文化體驗才是重點!
2022/09/14
「大地餐桌」以從產地到餐桌的最短距離,呈現吃在地、食當季的美味,是近年相當受歡迎的主題活動,但是把餐桌擺到戶外用餐就能稱作大地餐桌嗎?要想把餐桌辦得好,事實上要考慮的不只是擺盤和環境氛圍塑造,若能更深刻地思考如何串連在地農業物產、飲食文化、社區人力資源整合等,就能讓餐桌成為地方的縮影,讓遊客不只是一次性的體驗,還能藉由餐桌了解地方文化、促進農村發展。
接班3年就奪下全國製茶冠軍!嘉義梅山25歲製茶師許峻榮盼為茶產業找到創新出路
2022/09/12
由行政院農委會茶業改良場辦理的「2022全國部分發酵茶製茶技術競賽」有39名製茶師參賽,在9月6日到9月7日連續2日競賽中,來自嘉義縣梅山鄉的製茶師許峻榮代表球型茶組,取得冠軍。
聯名LONGTAIL、大三元、大腕燒肉!「T22鶯歌」攜手在地業者打造星級陶瓷餐具
2022/08/16
「T22設計振興地方產業計畫」自2019年起從鶯歌起跑,2022年夏天再度攜手產地業者,以重視餐食器具與料理和諧性的米其林星等級餐廳為目標,將鶯歌陶瓷品牌推進客製客訂的設計服務市場,媒合3間各具風格的星級餐廳與經驗豐富的設計品牌,創作出3組量身打造的星級聯名餐食器皿。
編輯選文
路邊野草也能做成茶、琴酒?「三玉號」重拾人與土地的連結、讓「吃草」變有趣!
【投書】蛋荒為何遲遲未解?短期補助僅能救急 改善長年失衡的農政制度才是解方
7-11傳奇推手逝世!用一顆御飯糰打遍全日本的伊藤雅俊 如何建立全球超商帝國?
你也受Google惡評困擾嗎?日本餐飲顧問教你3大要點面對不當評論
萃取食用油不再只能用化學藥品!歐盟批准甘蔗渣副產品成為新選擇
當通膨漲聲響起 該跟著漲價還是不漲?5個讓品牌不被討厭的方法
3大最新外送消費趨勢出爐!Uber Eats公開用戶習慣 消費者敲碗平台化身萬能管家
法式油封鴨、客家封肉為什麼這麼美味?都是因為用「封」鎖住食材真滋味!
訂閱電子報
訂閱
註冊成為會員
Home
食專題
第一線直擊台灣精品連鎖咖啡開
販賣健康是門好生意!從網紅、
打造地瓜日不落國:雲林水林用
遭中國封殺的水產困境:台灣漁
最快2024年將開徵碳費 永
邊境解封不等於疫情結束!中醫
食科學
食添加
食包裝
食加工
食追溯
食科普
農科技
食新聞
謠言拆解
國際食事
即時新聞
安心消費
食事追蹤
產業動態
食生活
健康營養
飲食文化
在地創生
美味食勢
節氣飲食
食農教育
食專欄
食品科學
醫學營養
漁農畜牧
產業創新
飲食文化
食力特派
食驗室
登入/註冊
Facebook
Youtube
[email protected]
×
登入/註冊
Facebook登入
Google登入
記得我
重寄認證信
|
忘記密碼?
登入
還不是會員嗎 ?
立即註冊新帳號
×
貼心小提醒
如要獲得學分兌換獎品,請先登入或註冊食力會員
登入會員
加入會員
之後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