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儘管9成台灣消費者希望有更多永續產品選項,實際購買行為卻受資訊不足、價格高與品牌落差影響,形成「價值行動差」。尤其包裝餅乾與蛋糕類別在永續表現落後,遭遇過度包裝與漂綠質疑。品牌若能以誠實溝通、包裝創新與供應鏈透明度回應消費者期待,將更具競爭力。

在永續議題逐漸成為全球消費者關注焦點的今日,台灣也不例外。根據《2025 Kantar凱度全球永續發展指數產業報告》,高達90%台灣消費者期望有更多的永續產品選項,67%認同「我們應該盡力對抗氣候變遷」,65%則認為「應該積極面對社會不平等」。然而,當這份意識轉化為實際行動時,卻出現了明顯落差。

儘管消費者對永續發展抱有高度認同,當他們的行為與理念相互碰撞時,卻常常出現價值行動差(Value-ActionGap)。簡單來說,消費者雖然支持永續理念,但在實際消費行為中卻未必選擇對環境更友好的產品或做法。

這種「價值行動差」在包裝餅乾與蛋糕的食品類別中相當明顯(67%,平均值為63%)。根據報告,消費者雖然認同包裝餅乾蛋糕的永續理念,卻因「缺乏足夠資訊」(33%)、「永續選項價格過高」(29%)、「偏愛的品牌沒有提供永續選項」(22%)、以及「難以得知產品的環境或社會影響」(20%)等原因而使得消費者難以在消費決策中落實永續價值。

永續表現有待提升,包裝餅乾蛋糕產業面臨信任挑戰

根據《2025 Kantar凱度全球永續發展指數產業報告》的調查發現,台灣的包裝餅乾與蛋糕的永續發展指數表現並不理想,僅46分,遠遠落後於其他食品相關產業(如咖啡類別的75分與超市類別的73分),顯示消費者對包裝餅乾和蛋糕品牌的永續性認知仍有很大差距。

漂綠疑慮高,品牌溝通面臨挑戰

調查顯示,近六成(59%)的台灣消費者認為「包裝餅乾與蛋糕」品牌在永續議題上有誤導或不實資訊(即「漂綠Greenwashing」),且高於調查的42項品類之平均值(55%)。因此,品牌必須注意永續表述與實際行動相符,以透明具體且誠實的內容與消費者溝通。

2025 Kantar凱度全球永續發展指數產業報告,近六成的台灣消費者認為「包裝餅乾與蛋糕」品牌在永續議題上有誤導或不實資訊。(圖片來源:Kantar凱度洞察提供)

包裝餅乾蛋糕的優先永續策略:包裝過度與塑膠污染

台灣消費者認為與包裝餅乾蛋糕食品最相關的永續議題包括過度包裝、一次性塑膠使用、塑膠污染以及塑膠微粒問題,這些議題與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中的「責任消費與生產」密切相關。顯示出消費者對食品包裝背後的環境成本有高度的敏感度,這指引了包裝餅乾蛋糕品牌應該優先著重的永續方向。

全球趨勢:消費者期待更健康、更永續的甜點選擇

根據Statista 2025年全球糖果與糕點市場預測,儘管整體市場仍穩定成長(預估2025年全球營收達6192億美元),但消費者偏好正逐漸轉向「更健康、更永續」的選項。報告指出,消費者對「可回收包裝」、「減糖」、「天然成分」的需求持續上升,品牌若能在包裝與成分創新上回應此趨勢,將更具競爭力。此外,歐盟於2024年底通過《2025 / 40包裝與包裝廢棄物法規》,要求食品業者在包裝設計上減量、可回收、並強化供應鏈透明度,預示全球食品品牌將面臨更高的永續門檻。

包裝與永續:從設計到供應鏈透明度的全方位變革

面對不斷成長的永續需求,品牌必須認識到永續不僅是環保的責任,更是未來成功的關鍵。在消費者對食品永續要求日益提高的今天,餅乾與蛋糕品牌若仍停留在「甜美包裝」的表層,將難以贏得新世代消費者的信任與青睞。

消費者對包裝背後的環境影響極為敏感,食品業者應積極透過創新包裝設計、使用可回收材料以及提高供應鏈的透明度來落實永續並加強與消費者的溝通。提供清晰的永續訊息,品牌不僅能夠滿足消費者對永續生活的需求,也能提升信任度和市場競爭力,讓品牌在市場中「甜而不膩」,走得更遠。

【本文為作者意見,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審稿編輯:林玉婷

延伸閱讀
麥肯錫全球11國逾萬人調查出爐!揭露永續包裝五大真相 價格仍最關鍵
環保訴求不夠賣!麥肯錫建議品牌設計永續包裝要注意這4件事
只重83克、碳排少84%!美國零售巨頭Target自有品牌葡萄酒導入紙酒瓶、掀起永續包裝量產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