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日本Cool Japan公司歷時三年研發出能常溫水解凍的「碧壽司」,只需18分鐘即可重現職人級口感,讓米飯溫潤、魚肉微冷。此創新技術成功解決壽司難以標準化與遠距出口的問題,被日本農林水產省視為推動米加工品出口的新戰略。

在農產行銷上,日本人向來懂得把農產品變成故事行銷。但是如果企圖是經營國際市場,光是說故事,無法跨越距離與時間上的天然屏障,只會做行銷依然只讓產品出不去,台灣之前的鳳梨外銷就有吃過這樣的苦頭。

而壽司,是日本食文化故事的最高形式——從稻米、水、魚,到「手溫」與「文化的味道」。不過,這門手藝的國際化卻困難重重。壽司講究的新鮮度與手感,使其極難標準化與遠距出口。雖然冷鏈物流早已普及,但要讓「米飯如同肌膚體溫、但魚肉略帶冰涼」這種職人細節跨越海洋,仍是全球食品技術的一大難題。所以海外的壽司卻總少了點什麼,食材不新鮮、技術不到位、解凍不均——那種「米飯微暖、魚肉微冷」的細膩平衡,幾乎無法在外地重現。正因如此,日本人對壽司的執念,也成了他們持續創新的原動力。

為了達成農產品出口值超越2兆的攻擊型農業,脫離地產地銷的自我感覺良好,日本政府多年來不只是輸出農產品,更積極輸出「食文化」。如何讓日本米、魚產與料理技術同時出海,成為新的產業命題。其實從越來越多產品打著 「Japan Made」(指是由在日本本社的企業所推出的產品)而跳脫傳統Made In Japan的思維,就可以看出日本脫離地產地銷(消)的保守思維的更大企圖心了。

如何讓日本米、魚產與料理技術同時出海,成為新的產業命題。(圖片來源:韋恩的食農生活提供)

跨越國境的碧壽司冷凍壽司

經過業界的努力,一項適合外銷的冷凍壽司「碧壽司」誕生了。這款由Cool Japan公司歷時3年研發的冷凍壽司,不僅是食品創新,更是一場農產加工與國際貿易的示範。它運用專利解凍技術,只需常溫水與18分鐘,就能讓冷凍壽司重現職人級口感「 米飯達到肌膚般的溫度, 魚肉保持微冷」而且無需微波或明火,只靠安全的發熱劑即可加熱完成。這意味著——壽司終於能被穩定地「出口」,不再侷限於機場或高級餐廳的地理限制。

碧壽司方便解凍又達到高品質

在原料上,「碧壽司」更是以農產出口為核心思維打造。選用日本當地栽種的稻米與水質,使用國產紅醋調味,魚料則選用來自豐洲市場的魚急速冷凍,完整封存鮮度。整個壽司盒可以全程冷凍到世界各地,拿到後解凍只需以下6個步驟,就可享用宛如新鮮的壽司。

1、從袋子中取出壽司。(圖片來源:韋恩的食農生活提供)

2、倒入常溫的水到內側的線上。(圖片來源:韋恩的食農生活提供)

3、將加熱劑放入水中。(圖片來源:韋恩的食農生活提供)

4、放上壽司盤。(圖片來源:韋恩的食農生活提供)

5、在18分鐘內就可以完成解凍。(圖片來源:韋恩的食農生活提供)

6、完成品就像剛捏好的新鮮壽司。(圖片來源:韋恩的食農生活提供)

此外,碧壽司也兼顧永續理念。包裝材料可回收再利用,使用後可再生成聚乙烯或聚丙烯顆粒,紙箱亦採用近乎100%可回收紙材。

日本農林水產省也視此為推動米加工品出口的新戰略

2025年9月5日,在日本農林水產省舉辦的「米加工品出口擴大試吃會」上,農林水產大臣小泉進次郎親自試吃後驚訝表示:「這真的是冷凍壽司嗎?」並對其技術與風味給予高度肯定。(圖片來源:韋恩的食農生活提供)

目前,Cool Japan已與美國洛杉磯的高端食材電商Nordic Catch合作,正式將「碧壽司」推向海外市場。這不僅是一場產品上市,更是日本農業出口模式的轉折點。

從「米粒」到「品牌」、從「食材」到「文化」,日本正在證明:農業不只是生產,更是設計與體驗的出口。未來也許在世界任何角落,只要一碗水、十八分鐘,就能享受日本正統壽司文化的體驗。這吃的不只是壽司,而是一整個國家的農業戰略。

【本文為作者意見,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本文獲韋恩的食農生活授權刊登,原文標題:當日本壽司由文化跨越冷鏈:從「碧壽司」看日本農產出口的新戰略

審稿編輯:林玉婷

延伸閱讀
為何平常看不到鰻魚刺身壽司? 原來是因為鰻魚血有毒!
壽司名店數寄屋橋次郎訓練職人師傅的「十年學藝說」!光是學一道玉子燒就要花10年工夫?
藏壽司、爭鮮、壽司郎社群策略大公開!從話題聯名到圈粉實力一次看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