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秋季天氣乾燥,許多人出現喉嚨癢、乾咳與皮膚乾裂等「秋燥症狀」。中醫建議3款花草食療,百合銀耳枸杞潤肺止咳、粉光參紅棗補氣提振、桔梗陳皮羅漢果化痰順氣。透過在日常保養,讓身體在換季時維持穩定與舒適。
秋天一到,許多人開始感覺口乾舌燥,即使頻繁喝水也難以緩解,沒有感冒卻總是乾咳、清喉嚨,甚至皮膚也變得乾癢起屑。這些看似零碎的小不適,其實正是身體在提醒我們,秋季的乾燥氣候已經悄悄影響了呼吸系統與免疫調節。
中醫認為,「燥易傷肺」,肺是人體最敏感的臟腑之一,負責調節呼吸與氣的運行,也掌管全身津液的分布。當秋天氣候轉乾,肺的防護功能減弱,體內水分散失,就容易出現喉嚨乾癢、咳嗽、氣短及皮膚乾裂等現象。在這個季節適度調整飲食與作息,搭配具有潤肺功效的花草與食材,就能幫助身體減少秋燥影響,維持順暢與平衡。
為何秋季容易咳嗽?3種常見的秋咳體質
《黃帝內經》記載:「秋三月,此謂容平,養收之道也。」意指秋季是萬物收斂、養陰的時節。當氣候轉乾時,人體也應順應節氣,減少過度耗散,以維持內外的平衡。我在臻品中醫26年來、常見到常見3種類型的「秋咳體質」,調理方向各有不同:
1、陰虛燥熱型
常見喉嚨乾、乾咳少痰、午後潮熱、睡前特別容易咳。這類體質的人津液不足,肺陰不潤。
調理重點:滋陰潤肺、降火生津。
2、氣虛型
容易疲倦、氣短懶言、聲音沙啞、抵抗力低。這表示肺氣不足、免疫力下降。
調理重點:補氣養肺、提升防禦功能。
3、痰濕型
以痰多、喉中有痰音、晨間易咳為主,常伴脹氣或消化不良。
調理重點:健脾化痰、改善水濕代謝。
了解自己的體質,是秋季保養的第一步。花草雖性質溫和,但若能根據不同體質靈活搭配,才能達到真正的調理與養護效果。
3款花草食療組合 不僅潤肺、補氣還加強免疫!
在明白各種體質的特徵後,接下來就能針對不同需求,選擇合適的花草與食療組合。以下三種搭配,是我在臨床上最常應用、也最容易融入日常生活的養肺方案。
1、百合/銀耳/枸杞:潤肺生津、緩解乾咳
在秋冬時節,百合、銀耳與枸杞的組合十分常見,這樣的搭配之所以受到喜愛,是因為三者能在潤肺的同時養陰生津。百合有止咳安神、緩解喉癢的作用;銀耳富含膠質與多醣體,能補益氣陰、滋潤呼吸道;枸杞則有助養肝明目、潤膚保濕。三者相互協調,既能潤肺止咳,又不會過於寒涼,特別適合秋季氣候乾燥時使用。
這類食療適合陰虛燥熱體質者,例如喉嚨乾癢、夜間乾咳、皮膚乾裂、嘴唇起皮或睡前口渴難耐。選購時,百合以片薄潔白、無焦斑為佳;銀耳以色澤淡黃透明、朵形完整者為上品;枸杞則以飽滿不黏手、橙紅有光澤者品質最佳。
在家製作時,可取百合20克、銀耳20克、枸杞10克,加水約800毫升煮約30分鐘,最後加入少量冰糖調味。若喉嚨特別乾,可再加蓮子或麥冬增潤。許多患者在調養一至兩週後,咳嗽與喉癢的情況便會明顯改善,夜間睡眠也更穩定。
2、粉光參/枸杞/紅棗:補氣養肺、提升防護力
我在臨床上經常推薦這個搭配,理由如下:粉光參性質溫和,能補氣而不燥,幫助身體恢復元氣;紅棗則以補中益氣、養血安神著稱,可穩定情緒並緩解疲倦;紅棗則補中益氣、養血安神,能穩定情緒並改善疲倦。3種藥材結合後,既能補氣又能養血潤陰,特別適合在秋冬氣候轉換、體力容易下降的時節飲用。
氣虛體質的人多半怕冷、容易倦怠,或在感冒後久咳、體力遲遲未恢復。選購粉光參時,以根部粗壯、切面緊實且帶自然香氣為佳;枸杞應選顆粒飽滿、色澤橙紅、不黏手者;紅棗宜挑果大皮薄、色澤鮮亮者。
飲用方式上,可取粉光參5克、枸杞5克、紅棗3顆,熱水沖泡15分鐘後即可飲用,有點類似粉光元氣茶的製作方式;也能搭配山藥與枸杞煮粥,成為日常的補氣食療。這個組合不僅能緩解秋冬季節的咳嗽,也有助於改善手腳冰冷與精神不振的情況。許多上班族在持續飲用後回饋,感冒減少、體力更穩定,整體精神也明顯提升(想進一步了解粉光元氣茶、請上臻品植萃官網)。
3、桔梗/陳皮/羅漢果:清肺化痰、舒暢呼吸
桔梗、陳皮與羅漢果的搭配,是傳統中醫中常見的潤肺化痰配方。桔梗能宣肺利咽、化痰止咳;陳皮理氣健脾,幫助消化、減少痰濕生成;羅漢果則以潤喉生津、清熱解燥聞名,能帶出自然的甘甜風味。三者合用能讓呼吸更順暢,特別適合早晚氣溫落差大、喉嚨常覺黏滯或有痰者。
這個組合最適合痰濕體質的人,例如晨起時常清喉嚨、痰多不順、甚至容易口苦、胸悶。購買時,桔梗以根條筆直、斷面白潤為佳;陳皮應選橙紅色、香氣清新、質地柔韌的;羅漢果則以外殼金褐、果實完整、無霉斑者為上選。
泡法上,可取桔梗3克、陳皮3克、羅漢果半顆,熱水沖泡10分鐘即可。若喉嚨特別乾或痰多難咳,可加入少量薄荷或菊花調和。這款茶飲清新順口,不僅有助呼吸道通暢,也能緩解因秋燥引起的胸悶與聲音沙啞。臨床上,我常建議講話多、長期在冷氣環境工作的人使用,效果穩定且容易融入日常保養。
從秋咳到順氣安眠 把花草茶喝進生活裡
在前面介紹了不同體質證型與花草應用後,那麼實際生活中要如何保養呢?我臨床26年、在臻品中醫看過不少這樣的病患,以下分享兩位案例,說明如何將花草茶融入日常。但提醒大家,每個人體質與需求皆不同,若感冒久未痊癒仍應尋求專業醫師診治。
一位42歲女性病患,每到秋天就乾咳兩個月以上,雖未發燒卻總覺喉嚨癢、夜咳不止。經診斷屬「陰虛燥熱型」,我建議她以百合銀耳枸杞湯為主,並搭配粉光參、菊花、桂花的潤肺茶。3週後咳嗽明顯減輕,夜間也能安穩入睡。
另一位男性患者屬「氣虛型」,常因熬夜與壓力導致體力低下、易感冒。我建議他每天早晨飲用粉光參枸杞紅棗茶,並配合規律運動與早睡。持續1個月後,他的氣短疲倦狀況改善許多,精神狀態也更穩定。
養肺也是調整生活節奏 從日常讓身體變穩定
秋冬時節氣候轉乾,除了容易咳嗽、喉嚨癢,也常讓人覺得疲倦、睡不好。若能在日常飲食中多運用潤肺、補氣的食材,並配合花草茶的調養,就能讓身體在變化的季節中維持穩定狀態。
若您最近常有乾咳、喉嚨不適或氣力不足的情況,不妨諮詢中醫師、了解屬於您體質的調理方向。若想更了解不同體質的養肺食療與花草應用,可延伸參考臻品中醫官網的〈健康專欄〉文章,裡面整理了更多完整案例與草本應用。
秋冬的保養不必急於進補,只要在日常生活中持續調整飲食與作息,讓身體循序恢復平衡,就能在這個季節中保持舒適與活力。
【本文為作者意見,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審稿編輯:林玉婷
延伸閱讀
▶季節交替喉嚨卡卡?中醫推薦4種花草茶舒緩乾癢、提升免疫力
▶枸杞養生全攻略!乾冷氣候如何依照體質搭配中藥材調養?
▶秋冬換季一直感冒?中醫師教你提升免疫力要這樣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