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美國國會通過新規,將工業大麻衍生產品THC含量限制在每容器0.4毫克,堵上過去法律漏洞。此舉可能淘汰95%產品,對快速成長的大麻飲料市場造成衝擊,同時也為酒精產業帶來利多。Tilray等業者試圖爭取寬鬆限制,酒精協會則密集遊說支持新規,以保障市場安全與消費者信任。
撰文=編輯部
美國國會投票通過最新修正案,關閉食品與飲料公司利用「工業大麻(hemp)」相關法律漏洞銷售大麻衍生THC產品的通道。這項改變對近年快速成長的工業大麻致效性產品市場構成重大衝擊,尤其是以飲料與軟糖等品類為主的新品類;對啤酒與烈酒產業而言,則被視為在消費者酒精攝取下降的趨勢中爭取市場回流的重要勝利。
根據新規,自2026年11月13日起,所有工業大麻衍生產品的THC含量將受到嚴格限制,每容器不得超過0.4毫克。美國大麻圓桌會議(U.S. Hemp Roundtable)估計,此上限若實施,將使工業大麻產業中絕大多數現存產品無法通過標準,因目前市售產品的THC含量遠高於0.4毫克,而低THC產品在市場上極為少見。該組織並指出,一旦法規生效,將對估值約284億美元的美國工業大麻產業造成深遠影響。
工業大麻致效性市場爆炸成長:源於2018年《農業法案》留下的灰色地帶
這波工業大麻衍生THC產品(含飲品、軟糖、油品等)興起,源於2018年《農業法案》(Farm Bill),該法案將大麻植物與衍生物自管制藥物名單移除,並將可合法販售的大麻產品定義為「乾重基準下,Delta-9-THC不得超過0.3%」。
然而法條對於非乾燥產品(如飲品、糖果、軟膠囊、油品)如何計算「乾重」並未明確界定,使得企業得以合法生產含有相當劑量THC的飲品。例如一罐含10毫克THC的12盎司氣泡水,由於其總重量巨大,使THC佔比低於0.3%門檻,因而能被視為工業大麻產品合法販售。
這個因定義模糊而形成的市場在短時間內急速膨脹。根據相關市場預測,美國「hemp-derived psychoactive cannabinoid」市場規模自2020年的2億美元快速擴張,原預估在2025年將達到約38億美元,增幅遠高於傳統大麻市場成長速度。其消費動能部分來自酒精消費減少、消費者希望以較低劑量吸收功能性致效物質的趨勢。
市場反應強烈:THC業者與酒精企業立場相反
面對法規的變化,各方反應出現明顯分歧。
部分酒精大廠在2018年後曾嘗試進入THC市場,但因法規不確定性與收益不如預期而退出。例如,啤酒品牌Modelo母公司Constellation Brands在2018年對大麻種植商Canopy Growth進行重大投資後,後續逐步淡出該領域。反之,加拿大大麻公司Tilray近年仍積極投入此市場,並在其最新季度財報中公布營收創新高。該公司表示,在北美hemp-derived產品領域中占有顯著市場份額,並持續遊說政府採取更寬鬆管理。
Tilray等業者主張,工業大麻衍生產品提供「低劑量THC」選項,能降低風險並促進負責任的消費模式。他們認為,若立法過度嚴格,將把消費者推向未受監管的地下市場,反而更危險。
與此同時,酒精產業組織則成為推動此次法規收緊的主力。啤酒協會(The Beer Institute)與相關貿易團體在整個夏季密集遊說國會,主張必須堵上漏洞,否則工業大麻衍生THC產品將在缺乏監管與稅制的情況下與酒精直接競爭。他們呼籲國會,不是要全面禁止,而是要讓這類產品納入與酒精類似的監管架構,以確保安全、稅負公平與市場秩序。
法規收緊後:下一步仍充滿不確定
儘管新上限已正式通過,但仍需等待美國FDA與DEA提出相應規範與執行細節。產業分析人士指出,這或將重塑整個hemp-derived產品市場,使其回到低THC、功能性較弱的產品形態;也可能促使企業投入更高成本研發,以符合新法規要求。
無論如何,這項立法已標誌著美國政府對THC相關產品態度的重要轉折,從「定義模糊的灰色地帶」回到「以劑量與安全為中心的監管」模式,並將徹底改變工業大麻產品與酒精產品在市場上的競爭關係。
【禁止酒駕,飲酒過量,有害健康】
延伸閱讀
▶健康風潮推動零糖啤酒!揭開低熱量啤酒背後的3大釀造祕密
▶顛覆烈酒印象!日本「大風」燒酎以紅茶調飲席捲低酒精潮流
▶Z世代不喝酒也能開趴!「Coffee Rave」崛起成全球無酒精派對新潮流
參考資料
▶FOOD DIVE,US cracks down on hemp-derived THC drinks, upending buzzy beverage mark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