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美國研究指出,每日食用甜芒果比攝取低糖穀物棒對血糖控制、胰島素敏感性及體脂肪改善更佳。研究強調重點在全食物營養組成,而非單純糖分含量。天然水果含纖維、維生素與植化素,提供更完整的健康益處,建議將全水果納入日常飲食策略,預防糖尿病並提升整體健康。
很多人擔心台灣的水果越來越甜,而對攝取過多糖分的顧慮,所以不太敢吃水果。但是美國學者以很甜的芒果來做實驗,證明只要適量,即使是每天吃很甜的芒果,都有助於血糖控制、降低體脂肪、改善胰島素敏感性,效果比吃看起來健康低糖的穀物棒還要好。這說明重點在於全食物比高度加工食品更為健康的這個道理,所以我們選擇食物時可不能只看表面的數字。
如果有兩種點心,一種含有30克的糖分,一種只含有10克的糖分,怕胖又想做好血糖控制的人,選擇較低糖分那種應該是大多數人的選擇?但研究結果告訴我們,這選擇未必是對的。
高糖的芒果比低糖的穀物棒更具益處
美國喬治梅森大學的學者進行一項「每日芒果攝取改善糖尿病前期成人的血糖及身體組成」的研究,團隊將屬於糖尿病前期的參與者分為兩組;一組每天攝取一顆新鮮的芒果(去掉皮與籽大約300克,含有32克的糖份,總熱量195大卡),而另一組每天則攝取低糖的穀物棒(22克,含有11克的糖份,總熱量同樣是190大卡)。在6個月的時間裡,研究人員測量了參與者的血糖、身體對胰島素的反應以及體脂肪。值得注意的是,研究使用的是美國湯米·阿特金斯芒果,這比台灣常見的愛文芒果還甜(依照台灣食品營養資料庫顯示,每100克糖分有8.8克)。
在研究結束時,結果顯示高糖的芒果比低糖的穀物棒更具益處。攝取每日芒果的組別顯示出較佳的健康指標,包括:
1、血糖控制比較好:較低的空腹血糖與穩定的HbA1c
2、胰島素敏感性較高:QUICKI較低,並顯示出較低胰島素阻抗的趨勢(HOMA-IR)
3、體脂肪也比較低:較低的waist–hip ratio,且體脂率顯示略為減少,而非脂肪的體重增加


結果顯示高糖的芒果比低糖的穀物棒更具益處。(圖片來源:韋恩的食農生活提供)
重點不在數字,而在食物組成
作者喬治·梅森大學營養與食品研究系助理教授巴西里(Basiri)這樣推論「重要的不只是糖分含量,而是整體飲食的組成」,所以這代表我們不僅僅看食物中的糖分,而是要看整個食物的組成。芒果及其他水果中雖然有自然存在的糖分,但是還有纖維和其他 維生素、植化素等成分,這些營養素相輔相成,所以可以提供如抗發炎等等的健康益處。其他含有添加糖的加工食品,如早餐穀物,甚至低糖的零食,可能沒有相同的營養價值,甚至可能增加糖尿病的風險。作者強調「所以鼓勵人們將全水果,例如芒果,納入健康的飲食習慣和飲食策略裡,以預防糖尿病。」 「糖尿病高風險者不應僅注意食物的糖分含量,還應該關注糖分的提供方式。」
不過這項研究是由由國家芒果委員會資助,但作者聲明沒有其他潛在的利益衝突,資助者在研究的設計、數據的收集、分析、解釋或發表結果的決策中沒有任何角色。
【本文為作者意見,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本文獲韋恩的食農生活授權刊登,原文標題:怕太甜的水果影響血糖控制?! 美國研究顯示很甜的芒果依然有幫助血糖控制、降低體脂肪的效果】
審稿編輯:林玉婷
延伸閱讀
▶水果不是血糖殺手!研究證實每日兩份水果可降糖尿病風險
▶代糖真的更健康嗎?阿斯巴甜可能是動脈硬化的隱藏兇手!
▶比糖甜300倍卻不苦?新一代甜菊糖3.0搶攻減糖飲料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