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Kraft Heinz導入AI工具「The Cookbook」,將150年番茄醬製程知識數位化,打造能回答生產問題的智慧助理。這款AI由微軟Azure OpenAI平台開發,現正於美國工廠試行。從生產效率到品質控制,AI不只是技術展示,而是品牌邁向「數據驅動製造」的關鍵一步,也揭開食品製造AI化的新篇章。

撰文=編輯部

美國食品巨頭卡夫亨氏(Kraft Heinz)正在美國一處番茄醬(ketchup)生產基地試點AI工具「The Cookbook」。這款內部AI助理能讓員工即時查詢生產流程資訊,例如某一批次番茄醬的理想黏稠度、顏色標準或生產線效率指標。

The Cookbook整合了公司逾150年累積的番茄醬製程經驗與資料,讓新進人員或操作員能快速取得專家級知識,不必再依賴傳統手冊或口頭傳承。

與微軟合作開發 3個月內從概念到原型

這項系統由卡夫亨氏與微軟(Microsoft)合作開發,採用Azure OpenAI平台建構。公司指出,從概念形成到完成原型僅花不到3個月,展現其AI研發流程的敏捷性。目前僅有部分美國工廠員工參與測試,屬於限定試點階段。

不只「Cookbook」:AI佈局早已全面展開

在卡夫亨氏的內部AI生態系中,The Cookbook並非首個AI應用。公司早前已推出「TasteMaker」平台,用於新品開發與行銷分析,同樣採用生成式AI模型。這些專案都是卡夫亨氏推動AI策略的重要拼圖,目標是讓不同部門能透過AI整合創新、行銷與生產知識,形成企業級AI架構。

背後戰略:提升效率、保存知識、擴大應用

卡夫亨氏在宣布該計畫時強調,The Cookbook並非一次性的技術展示,而是公司長期AI轉型策略的一部分,決策智慧產品與平台負責人Pat Nestor表示,公司將從量化與質性兩個層面評估效益,包含產出率、品質穩定性、員工採用意願等。

此外,The Cookbook也能幫助團隊識別內部知識庫的「空白區域」,找出哪些製程經驗尚未被記錄,並促進資料更新。這意味著隨著時間推移,AI助理與企業知識體系能同步進化,越用越聰明。

未來擴展:從番茄醬到全產品線

卡夫亨氏計畫未來將The Cookbook擴展至其他產品線與業務單位,讓這套工具不僅支援番茄醬,也能應用於醃漬菜(pickles)、調味醬與乳製品等製造流程。公司強調最終目標是打造一個橫跨所有品牌的「AI生產知識網絡」。

數位轉型全貌:AI與自動化構成Kraft Heinz核心戰略

The Cookbook的推出只是卡夫亨氏更大數位轉型藍圖的一部分。近年來,公司已在供應鏈、採購與生產環節導入AI、機器學習與自動化系統。例如,他們建構了名為「Lighthouse」的控制塔平台,可即時監測從原料、製造到通路的全流程。AI在其中協助品質檢測、需求預測與流程優化。

在醃漬菜與配料產品線,卡夫亨氏也導入AI視覺檢測技術,自動辨識原料缺陷,提升良率與產品一致性。這些舉措讓公司逐步從「反應式管理」轉型為「主動式、數據驅動」的運營模式。

儘管The Cookbook概念受到業界矚目,但在實際落地時仍有多項挑戰:

1、知識品質與資料一致性:將數十年經驗數位化,需確保輸入資料準確且更新;若內容不一致或過時,AI可能給出錯誤建議。

2、員工適應與信任度:前線操作人員若不願依賴AI指引,系統價值將受限。

3、資料安全與保密性:生產配方與工藝屬於商業機密,AI平台必須具備嚴格防護。

4、跨產品線擴展挑戰:不同食品的製程差異巨大,若要擴展應用,需重新訓練模型與優化介面。

5、投資報酬率(ROI):卡夫亨氏表示將從效率與良率提升著手觀察,但要證明長期商業回報仍需時間。

結構重組與技術整合

卡夫亨氏目前正計畫將公司分拆為兩個獨立事業體:一部分專注於醬料與調味品(如Heinz Ketchup與Hellmann’s),另一部分則負責主食與休閒食品線。這樣的組織重整可能對AI平台的資料整合與部署帶來挑戰,公司也表示將持續優化基礎架構,確保數據安全與知識流通。

整體而言,The Cookbook的誕生象徵卡夫亨氏邁向「AI原生食品製造」的新時代,將百年品牌的經驗與生成式AI融合,試圖打造能自學、能分享的企業智慧體系。

審稿編輯:林玉婷

延伸閱讀
歐洲消費者健康需求高漲 Väcka結合AI推純素起司新解方
AI導入食物鏈!雀巢加入減碳創新團隊 750噸剩食化作150萬餐
自動化切牛、AI算產率!嘉吉斥資9千萬美元打造未來牛肉工廠

參考資料
▶FOOD DIVE,Kraft Heinz pilots AI agent to streamline ketchup produ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