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村露國際旗下品牌「江鳥咖啡」和「蕎拉燕麥」,分別主打公益精品咖啡和裸食燕麥,不僅在當地和網路上累積一定的口碑,更提供地方上年輕人就業機會,且優渥的待遇吸引北漂族返鄉工作。
撰文=李澄昀
雲林3姊弟共同創辦的隱藏咖啡企業
雲林被譽為台灣農業首都,在地聞名的古坑咖啡孕育出一家獨特的隱藏版企業「村露國際」。
這間新創公司旗下共有兩個品牌,「江鳥咖啡」和「蕎拉燕麥」,分別主打公益精品咖啡和裸食燕麥,產品在當地和線上都累積了一定的口碑,網路回購率高達60%。
村露國際的創辦人,是3名來自雲林的姐弟。2012年,於美國就讀大學的大姐楊家宸、二姐楊珮騏、弟弟楊平逸3人,懷著對家鄉的思念及對台灣咖啡的熱愛,在完成學業後回鄉創業,建立了他們的第一家咖啡廳「鴻豆王國」。
在疫情的短短2、3年間,這間位於雲科大旁的小小咖啡廳,從員工數20人的小公司,迅速長成百人規模,年營收破2億,旗下擁有2個品牌、2座工廠的中小企業,猛爆性成長引起鄉人關注。
「鴻豆王國」於2022年併入「江鳥咖啡」。(圖片來源:cheers提供)
每月10%收益直接分紅,成為口碑推薦好企業
來到「江鳥咖啡」門市,店內員工平均薪資約落在34,000元上下。除了逢年過節的獎金、禮品,每月10%的收益會直接分紅給門市團隊,根據門市員工多寡,每人每月還能分享店內收益的2~6%,相當於幾千元的獎金。營運狀況突出的門市,曾有店長拿到2.2萬的分紅。在人均薪資31,610元的雲林,這樣的待遇可謂是誠意十足,也成為在地人口碑推薦的《22縣市隱藏版好企業》之一。
不同於日曬的農業與麥寮海邊的石化業以中高齡工作者居多,年輕的村露提供百人就業機會,很快受到地方上年輕人的注目。
團隊中有3分之1過去都是北漂族,如今終於可以返鄉工作,其中不乏曾在大型廣告公司或從事品牌設計的人才。
蕎拉燕麥事業部的品牌視覺設計師林建和便是一例。過去曾在台北內湖一間設計公司任職,以他的工作性質,在雲林的工作機會少之又少。但依靠電商平台創造破億營收的村露,在當地罕見地創造了品牌管理、設計包裝、社群行銷等數位工作需求。讓他可以待在充滿人情味的家鄉工作。
林建和說:「許多人會覺得,假設我不想安逸,就一定要去大城市發展。但做品牌,我們要面對的是來自其他縣市,甚至是台灣外的競爭者,安逸是不可能的。」雲林不甘於安逸的年輕人,在這裡就可以找到舞台。
營業數字透明化,主動爭取營業商機
不同於傳統管理,楊平逸希望建立起「授權」和「利益共享」的企業文化。
他把營業數字和明確的誘因攤在陽光下,員工們果真有所回應。比如,明德店主動延長營業時間,目的是為了不錯過另一波下班人流所帶來的商機。
未來,村露將在全台新建50家門市,鼓勵員工參與內部創業,年底規劃開放40%的股權,讓培訓合格、且帶領團隊獲利超過30%的門市店長入股,預估將會創造更多職缺。
未來村露將在全台新建50家門市。(圖片來源:cheers提供)
雲科大育成中心經理蔡幸真將村露的成功,歸功於「專注於自我的成長」。
一般企業在快速發長的過程中,連帶會面臨管理力跟不上成長爆發力的課題。為此,楊平逸也積極向前輩請益,補修管理學分,包含金色三麥總經理葉淑芬、大苑子創辦人邱瑞堂,都曾是他主動請益的對象。
如江鳥咖啡的品牌宗旨「將希望帶回產地」,村露為雲林青年提供了一個不一樣的選擇。
【本文獲Cheers快樂工作人授權刊登,原文標題:雲林3姊弟小咖啡廳猛爆成長,億元品牌吸引北漂族回鄉】
審稿編輯:林玉婷
延伸閱讀
▶咖啡市場成長趨緩 GEORGIA喬亞咖啡如何攻下高端缺口、重塑即飲咖啡客群樣貌?
▶獨立咖啡廳要如何挑選人才、組織團隊?台中知名mojocoffee創辦人親揭如何塑造咖啡師成為品牌招牌
▶只靠咖啡不夠吸引人?從日本咖啡廳看台灣黑金商機如何多角化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