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台東縣政府率業者赴香港美食博覽會推廣釋迦,雖歷經颱風與暴雨阻撓,展場仍人潮不斷。青農李俊儀以產銷履歷、友善環境栽培吸引買家,並強調高甜度、稀有性與空運速度,成功打進香港高端水果禮盒市場。展現台灣農業跨境行銷實力與品牌力。
採訪・撰文=李盈穎
2025年8月14日至8月18日共5天的香港美食博覽會,有一個台灣展區非常熱鬧,來自台東縣的展位,被婆婆媽媽們圍著「要求試吃」,人潮從不間斷,然而這一切的背後大有故事。
由台東縣政府工商發展投資策進會領軍參展,組長李旻鴻表示,這次的展出一波二十幾折,先是眼看颱風逼近,為節省運輸成本,早在7月底就將展品從高雄港移往基隆港走海運,卻上不了船,因日本白鹿颱風(bailu)來襲,貨船卡在日本;等到人員要從台灣出發時,又遇到13日的楊柳颱風將過境,展品中的釋迦用膠膜包覆已抵達會場,如果不打開透氣,就全壞了,大家連夜想辦法坐紅眼班機抵港;14日開幕當天,又遇到楊柳颱風尾外圍環流強降雨,香港天文台發出「黑色暴雨警告」,意味著每小時降雨量超過70毫米,中環及港島西區多處積水、學校全面停課。
也許是展前坎坷,展出時得到許多關愛眼神。釋迦甜度高、口感綿密,被視為少見且價格較高的珍果,在香港市場非常受到高端顧客歡迎,特別是在年節送禮、高端水果禮盒的市場。許多香港台灣水果進口商會以「來自台東」、「產銷履歷」、「限量供應」為主打,進一步營造其「高端特選」的形象。加上釋迦是後熟性水果,容易碰撞、熟爛,不像蘋果、柳橙能大量倉儲和長距運輸,自然就提高了其市場稀有性與價值感。
台灣展場相近但沒有緊鄰的台東、花蓮攤位,主辦單位香港貿發局仍然為我們貼了大大的地貼。(李盈穎攝)
太麻里青農李俊儀,也是這次在台東展場最有能見度的一位,原本在北部從事演唱會企劃,但在2009年莫拉克風災後,家中數十年耕作的釋迦果園滿目瘡痍,他決定返鄉協助重建,成為第三代果農。他堅持全園皆覆蓋草地,不使用除草劑,也不全面除草,營造如「原始叢林」般的果園環境。這樣的作法不僅讓生態多樣化,也有助於土壤保水及抗風防災。
展場上除了果實釋迦,乖乖釋迦,還有「燒果子」釋迦,由歐巴螞食品公司製作。(李盈穎攝)
他的果實品質廣受肯定,拍賣市場多次摘下最高價,也曾在2015年的番荔枝(釋迦)優質果園評鑑中獲得亞軍,2017年則成為產銷履歷達人。他不只接手自家果園,在市場曝光行銷策略上非常多元,從線上電商加上實體市集行銷,再結合品質認證與大型通路合作,以及農友互助聯盟,形成完整的品牌與市場推廣循環。
「我們農民也要自己出來找新地方,不能總是靠別人,」李俊儀解釋,2017年他即透過電商在香港經營,環境好時,每年倍速成長;疫情結束後,釋迦產業出現問題,中國不買,2021、2022年就自己想辦法來香港,自薦後上架香港超市,並且由他自己站櫃位介紹。「香港市場很適合我們的量體,是可以好好經營的地方!」他還說,透過順豐快遞,今天出貨、隔天就可以送到香港朋友的家中。
在展場上,李俊儀先用大嗓門吆喝大家注意,接著拿出小小的免洗湯匙,鏟下三五顆雪白發亮的釋迦,遞給試吃的阿姨大媽們,在一片吵嚷著要試吃的聲音裡,他還能分辨出誰是真正買家,作完一筆銷售後,再繼續分送釋迦,即便價格高貴,仍有許多人掏錢購買。走出台灣,面向世界,也許機會比我們想像的多。
在五樓展場的波蘭業者,空檔時間也來逛台灣攤位,當他們看到釋迦時說:「我們沒見過這種東西」,他們隨後便試吃並不斷點頭說:「好甜呀!」(李盈穎攝)
審稿編輯:林玉婷
延伸閱讀
▶嘉義小農自力升級!鮮魚精、鳳梨苦瓜雞湯勇闖香港美食博覽會
▶香港美食商貿博覽8/14盛大登場!36國1890展商、50萬人次共賞五大主題盛宴
▶美食商貿博覽及香港國際茶展8月登場!聚焦食品科學與技術 餐飲業的一站式專業商貿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