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TV
Menu
食力 foodNEXT
登入/註冊
繁中
繁體中文
簡體中文
English
訂閱
您可能有興趣
芬普尼
全聯
食創獎
食驗室
食育力城市大調查
食專題
嘉義市的全齡食農路:在地教育
從「諸羅樹蛙」到「竹筍」 文雅國小食農教育串連大自然教孩子愛土地
從飲食到永續:嘉義市成人食農教育的多元實踐
把牛奶車開進社區 嘉義市用一堂「起司DIY」喚醒長輩健康力
用科技與土地認識「一口飯的價值」 興安國小老師曾志華帶孩子走進農田教室
從餐桌開始的永續行動 首惜廚
臺灣一年剩食高達51萬噸!2025「首惜廚師」決賽用全雞展現惜食智慧
環境部首惜廚師料理食譜組6強前進臺南總決賽 爭取「首惜傳說獎」榮譽
金門縣勇奪環境部首惜廚師教案組冠軍!透過教育培養惜食力 創造綠色生活轉型
首惜廚師「料理食譜組」由屏東縣黃千珊奪得總冠軍! 從美味料理開始永續行動 打造綠色轉型新食代
減法保健:現代保健的思維轉向
想佈局保健食品商機?一次剖析不同消費族群在意的20大保健食品功效趨勢
保健功效從何來?原料是關鍵!一定要懂的保健食品原料知識
同樣是保健品 膠囊、錠劑、粉狀等不同型態有什麼差異?
【食聞】給身體最好的「能量禮物」!補充日常生活能量、打造平衡有神的最佳保健品「天嵐里物」
臺灣咖啡國際化受阻 2026
台灣咖啡國際競標2025年再創新高 COE經費補助陷爭議引發產業界震動
咖啡界奧斯卡見證者 國際評審劉玉嬌揭秘COE品評標準 疾呼台灣咖啡不容缺席
阿里山上的咖啡莊園呼籲品種多元化 產量、品牌化及觀光也須提升
「咖啡王子」方政倫雙箭齊發 成立衛星莊園及台灣新品種征戰國際
全家全聯麵包狂賣 傳統麵包
【競合失衡】產值創高卻不代表體質健康!台灣麵包產業的成長與隱形裂縫
【通路搶市】零售巨頭殺進烘焙戰!麵包成品牌戰略核心 產業版圖怎麼改寫?
【品牌再造】咖啡黑金已被通路收編 麵包該如何寫出不一樣的劇本?
【人才斷層】有世界冠軍卻沒下一代師傅?台灣烘焙的人才斷層如何解?
寶寶喝了什麼,寶寶不能說?
配方奶遭比喻「天天喝可樂」?食藥署反擊「媽媽餵」:糖含量與母乳無差異、已要求下架影片
嬰兒奶粉成分超複雜!其實是在模仿母乳
嬰兒奶粉究竟怎麼製作的?
你曾相信這些嗎?嬰兒奶粉8大謠言停看聽!
食科學
食添加
日本企業以科學發酵強化天然營養 75種植物素材開啟功能食品新時代
果蔬原料大躍進!從顏色、纖維到風味重塑潔淨標章新價值
比糖甜300倍卻不苦?新一代甜菊糖3.0搶攻減糖飲料市場
天然香料新突破!室溫也能鎖住柑橘清香、延長飲料保存期
食包裝
水果貼紙也能分解!新型可堆肥標籤讓堆肥不再「卡塑膠」
聚焦便利、安全與永續!嬰兒食品包裝市場2035年達1606億美元
靈感來自冷凍豆腐!新型「果凍冰塊」不融化還能堆肥
麥肯錫全球11國逾萬人調查出爐!揭露永續包裝五大真相 價格仍最關鍵
食加工
無乳糖、糖分比傳統牛奶低75%!以色列打造The New Milk搶攻替代乳市場
植物肉成分好複雜?消費者最在意的「加工程度」該怎麼減少?
微重力的餐桌挑戰!太空餐如何克服味覺退化、抗輻射並撐過5年保存期?
咸豐草變身隨手茶包 農試所以機能配方打造清香溫潤草本飲
食追溯
台灣唯一原生可製茶植物揭密:山茶現蹤26處山林 208棵優良母樹啟動種原保存
波爾多與干邑大減產!熱浪重擊法國葡萄酒 收成創5年新低
超加工食品時代 隱藏在味覺裡的碳排與代價
永續飼主新選擇!研究揭植物性狗糧碳排最低、營養表現與肉糧相當
食科普
一匙鹽麴勝過鹽巴四倍風味 揭開發酵調味的美味祕密
從釀造時間到麴比例 讀懂味噌背後的科學與風土
每個美國人每年丟棄約73公斤食物!報告指出忙碌生活讓冰箱變垃圾桶
濃口不等於鹹!日本JAS標準揭密五大類醬油特色與釀造流程
農科技
農業強國荷蘭的目標:尋找同盟一起Farming the future、耕耘未來!荷蘭的糧食永續之路
葉枯病致死率可達30% 分子檢測成草莓產業最關鍵的病害監測工具
丹麥打造全球首座陸地循環魚場:副產物再利用實現零浪費閉環養殖
每天省3.5小時工時、13噸水!台灣首款乳牛清糞機器人助攻智慧畜牧轉型
食新聞
謠言拆解
「C碼」雞蛋不安全?非籠飼蛋比較健康?10大雞蛋迷思一次破解!
全支付盜刷爭議延燒、遭質疑個資外洩 官方澄清:為假冒釣魚網站所致、籲勿轉傳暗網謠言
網傳「農業部販售噴霧器」是假影片!中央澄清非洲豬瘟不會傳人和寵物、勿信網路謠言
「豬肉不能吃」是假消息!謠言擾亂防疫最重罰百萬
國際食事
美國全面收緊工業大麻THC規範 38億美元大麻飲品市場面臨重整
聖誕節成無麩質市場最大戰場?英歐節慶甜點需求大增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啟動新國家策略 食品科技正式列入成長引擎核心
從抹茶藍薊到辣味蜂蜜:英國甜味劑市場為何轉向天然與多用途?
即時新聞
看準亞洲咖啡市場人力痛點 Franke睽違10年升級經典系列 New A Line打造新世代商用咖啡機標準
2025花蓮食農博覽會27日至 30日登場 認識種子、無人機、農藥殘留質譜快檢食農全體驗
全聯標價爭議延燒 宣布全面導入電子價卡改善標示流程
日本輸台食品正式全面開放 不再要求輻射雙證與逐批查驗
安心消費
文雅畜牧場蛋品外流1萬顆追查延伸至新北市 食藥署啟動高風險洗選場加強抽驗
文雅畜牧場場內封存25萬顆雞蛋將銷毀 違規外流台中的35家餐飲下游名單公佈
移動管制期間仍違規賣蛋?台中再查出文雅畜牧場外流4萬顆芬普尼雞蛋
彰化文雅牧場雞蛋與羽毛再驗出芬普尼 裁罰12萬元並移送檢調追查污染來源
食事追蹤
美國感恩節一天浪費1.45億公斤食物!火雞與乳製品成最大丟棄來源
到底買了沒?大苑子「石虎柳丁」宣稱惹議!採購國產鮮果的永續定位為何翻車?
老化速度全球最快?三大洞察看見亞洲熟齡營養新需求
WHO警告全球鹽攝取超標兩倍 食品業掀起減鈉創新浪潮
產業動態
餐飲缺工成新常態 亞洲即時媒合平台Flexii正式登台:以零工科技重構企業人力模式
從消費連結到後勤韌性:2025第二屆foodpanda金食獎展現外送產業全鏈路升級
全家投入億元升級 Let’s Tea:智能膠囊茶機千店啟動 70 秒喝到職人級茶香
餐盤縮小3分之1吃得更少且不浪費!晶華自助餐實驗證實廚餘減量達33%
食生活
健康營養
台灣高血糖盛行率達12.8%!「穩糖5招」助逆轉糖尿病前期
吃巧克力能讓大腦更清醒?日本研究揭澀味類黃酮可啟動神經覺醒反應
代謝健康從一餐開始!佳格健康營養研究所揭上班族三大NG行為
益人erom生食2.0:在快節奏裡找回食物最初的力量
飲食文化
日本刨冰為何這麼講究?冰塊、機器、碗型與湯匙決定一碗的靈魂
花生、香料、果香交織!帶你認識東南亞沙嗲醬的四種風味系譜
韓國便利商店成外國旅客旅遊熱點 「即食韓食」正改變旅韓飲食習慣
從椰漿飯到果香辣醬:帶你認識十種最經典的參峇風味
在地創生
從台灣藍鵲茶到石虎米、山麻雀小米:黃柏鈞如何用「流域收復」改變農業與棲地?
讓地方被嚐見!台東慢食節如何把傳統、創新與教育都端上桌?
從香菇到蜂蜜、金線連 林下經濟帶動青年返鄉、創造1.5億產值
湧動的靜流!屏東南島文化節以餐桌、策展、行動藝術打造流動的文化場景
美味食勢
泰國星級主廚首度大規模跨海合作 COAST打造半年限定當代泰式海鮮料理
從蔬食到熟齡營養 全家一次推出7大新品,滿足全時段健康飲食需求
手搖也能喝到450元高山野放烏龍?巃蕪Longoo成中山排隊新店
奶昔大哥來襲!麥當勞11/19全台限量開賣周邊 香草草莓奶昔同步試賣
節氣飲食
木質調的春蜜上市!台灣原生水錦樹「紅柴蜂蜜」風味濃郁又帶有肉桂茶香
從建材轉變成太巴塱特色料理!花蓮箭筍正當季 一起用味覺了解當地文化記憶
高維生素C、鈣質和膳食纖維 !國產柳橙4月前都吃得到 3大挑選步驟報你知!
秋天到 柿子也黃了!澀柿、甜柿該怎麼挑?
食農教育
從「食安監控」到「食育永續」!新北如何打造零食安漏洞的「金食力」午餐?
里仁「永續飲食生活節」聚焦國產雜糧韌性:跨國農友、綠色餐廳與教育界共議未來
從「諸羅樹蛙」到「竹筍」 文雅國小食農教育串連大自然教孩子愛土地
用科技與土地認識「一口飯的價值」 興安國小老師曾志華帶孩子走進農田教室
食專欄
食品科學
甜鹹料理更容易吃過量?研究:甜味會降低對鹽味的敏感度
孩子吃得夠卻長不高?研究:腸道菌穩定度決定生長關鍵
怕甜不敢吃水果?美國研究揭示:高糖芒果反而助控糖、降體脂
冷凍18分鐘重現職人手感!日本「碧壽司」改寫壽司出口不可能任務
醫學營養
天冷就猛補?小心越補越上火!中醫示警3種體質最容易補錯
自律神經失調飲食指南:B 群、鈣、鎂怎麼補最有效?
板豆腐蛋白高、嫩豆腐低渣好吸收?營養師一次解答關鍵差異
壓力大腸胃亂?營養師公開一週三餐「低腹敏菜單」遠離腸躁困擾
漁農畜牧
【食聞】2022花蓮食農博覽匯聚食農經驗 落實向下扎根
【食聞】大榮花園有機玫瑰救生態 打造友善無害環境
【食聞】木日光推廣柚香文化 與點心大廠乖乖合作發揚食農之光
【食聞】宇還地有機農場從科技圈回歸土地 實踐科技農夫夢
產業創新
當溯源承諾失靈:從大苑子到歐客佬事件 看永續的信任斷層如何浮現
數位農會崛起:直播、短影音、跨縣市合作如何重組農產供應與銷售模式?
從Jennie到Rosé 明星帶貨熱多久?環保杯數據揭露真正驅動成長的不是聯名
沉浸式餐飲成新戰場:光影、場景與科技如何重塑品牌體驗?
飲食文化
比超市便宜、選擇更多!紐西蘭Wonky Box靠時令醜蔬果吸引全國訂閱潮
當便當成為文化教材:地方飲食如何重塑風土記憶、建立族群共融?
高粱米成歐美新超級食物!高蛋白、低GI引爆無麩質市場
一年僅開22週 一棵樹就是一間餐廳!澳洲袋鼠島The Fig Tree的島嶼餐桌哲學
食力特派
泰式料理遇上蔬食革命!泰維根如何從冷凍調理包做到國際市場?
【食・大人物會客室】從「李家宴」出發 一場家的滋味與品牌理念的交織旅程
【食・大人物會客室】酥!一咬就心動:福利麵包 × 水根行的創新聯名實驗
【食・大人物會客室】從現烘現煮到即溶創新:CAMA CAFE 如何打開咖啡新局
食驗室
HOME
食新聞
食事追蹤
Current Affairs
食事追蹤
到底買了沒?大苑子「石虎柳丁」宣稱惹議!採購國產鮮果的永續定位為何翻車?
2025/11/19
大苑子2025年11月17日聲稱「台灣鮮搾柳丁綠」產品「全面使用石虎柳丁」並發布相關宣傳圖片與影音後,引發南投中寮長壽天然農場反駁,指出今年並未供應任何石虎柳丁給大苑子,卻在宣傳影片中被呈現為合作關係,事件迅速從供貨爭議延伸至石虎友善宣稱的可信度。雖然大苑子長期採購國產鮮果,當永續敘事未臻精準、甚至並未實際採購,對於國產農業再長期的善意投入也可能面臨信任挑戰。
老化速度全球最快?三大洞察看見亞洲熟齡營養新需求
2025/11/16
亞洲高齡化加速逼近,2050年將有4分之1人口年滿60歲。於2025年亞洲成長高峰會(Growth Asia Summit)上,多國研究者指出,高齡營養不再是利基市場,而是食品與營養產業必須提早布局的主戰場。專家提出三大關鍵:營養介入需從更早的生命階段開始,產品需兼具多重效益並提供可觀察成果,而社會支持與使用情境更是影響補充品持續性的核心因素。
WHO警告全球鹽攝取超標兩倍 食品業掀起減鈉創新浪潮
2025/11/06
世界衛生組織指出,全球鈉攝取量平均超標兩倍,推動各國加速「減鹽30%」行動。面對法規與健康意識雙重壓力,食品業者不再只靠「少放鹽」,而是以風味科技重建「鹹」感。從歐盟的減鹽政策到企業的潔淨標章策略,Corbion、Lionel Hitchen與Biolev等品牌正以乳酸鉀、酵母萃取與鮮味配方,引領減鈉產品兼顧美味與營養。
僅18%棕櫚油可追溯源頭 歐盟反毀林新法逼企業加速改革
2025/11/05
倫敦動物學會(ZSL)於2025年10月31日發布最新SPOTT評估,揭露棕櫚油產業在零砍伐承諾上進度停滯。報告指出,僅18%的企業能將產品追溯至種植園源頭,供應鏈透明度嚴重不足。隨歐盟反毀林法規將於2025年底正式上路,食品與農業企業若無法證明商品未來自被砍伐土地,恐將被拒於歐洲市場之外。
美國乳蛋白為何成為食品開發新寵?從供應鏈到創新應用全面解析
2025/11/04
高蛋白不再只是健身族的專利!從能量飲、布朗尼到冰淇淋,蛋白質正重塑全球食品創新。乳蛋白以高吸收率與完整胺基酸組成,成為兼具營養與美味的新興原料。當美國的乳品供應鏈以科學化與永續生產支撐全球市場,台灣食品業又該如何把握這股「蛋白革命」?
歐洲橄欖油爆發信任危機 專家:掺假風險升、標示更混亂
2025/11/04
橄欖油價格回落,卻讓歐洲產業面臨新的「信任危機」。專家指出,當價格下跌,假冒與低質油反而更容易獲利,加上缺乏統一地理保護與清晰標示,市場信任度正被稀釋。從「歐洲混合油」的模糊標籤,到消費者對冷壓、單一產地的誤解,橄欖油產業正進入透明化與教育並重的關鍵時刻。
【非洲豬瘟威脅】釐清破口、修補制度 陳吉仲談畜牧業結構改革之路
2025/10/31
台中市爆發非洲豬瘟,前農業部長陳吉仲表示,目前最須釐清的是,疫情何以爆發的原因,從畜牧場的場主到地方政府的執行,一一確認哪些環節未依規定執行,並將此案例做為未來全國宣導的樣本。這有賴中央和地方政府緊密合作,確保工作執行到位。「事後釐清責任,並非為了政治攻防,而是為了讓台灣更強大。」
胺基酸品質媲美蛋與肉!馬鈴薯蛋白挑戰豌豆與大豆蛋白市場地位
2025/10/30
歐洲食品產業正迎來「馬鈴薯蛋白時代」。這種源自澱粉副產物的永續蛋白,憑藉完整胺基酸組成與優異加工特性,成為運動營養、熟齡飲食與植物基食品的新寵。市場預估2025至2030年年成長率達6.05%,高於黃豆蛋白,且功能性可媲美蛋與酪蛋白。馬鈴薯蛋白正從飼料級走向高附加價值食品應用,展現營養與環保並進的新潛力。
全球功能飲市場將達2485億美元!AI與微膠囊技術推動個人化營養潮流
2025/10/26
全球功能飲料市場正以年複合成長率8.9%快速擴張,預計到2030年規模將突破2,485億美元。從即飲型氣泡水到AI設計的個人化營養飲品,消費者不再只追求「解渴」,而是要「喝出健康」。創新技術如微膠囊化技術與新成分(肌酸、乳鐵蛋白)的崛起,正推動食品產業邁向「喝的營養科技」新時代。
全球6成消費者看不懂成分表!英國研究指消費者渴望「能理解的標示」
2025/10/25
英國研究機構Lumina Intelligence調查顯示,全球超過6成消費者會查看食品或飲料的成分標示,但多數人坦言「看得懂字,卻不懂意思」。隨著健康與永續意識提升,消費者希望標示能用更簡單語言,清楚說明加工方式、原料來源與添加物用途。專家指出,資訊不只是「有」更要「好懂」,品牌若能做到透明且可理解,才能真正建立信任。
捕到的不是魚是垃圾?7成海廢來自漁具 微塑膠正回到我們的胃
2025/10/18
海洋覆蓋地球7成面積,卻承受著人類生活的代價。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調查發現,台灣周邊51處海域都檢出塑膠微粒,7成海廢更來自漁業廢棄物與一次性飲食垃圾。那些看似遙遠的漂浮物,其實正循環回到我們的餐桌。從撿垃圾到改變消費習慣,真正的行動,從一雙筷子、一個選擇開始。
六都飲食結構10年變遷:三人以下家戶時代來臨,外食支出年花12萬創新高
2025/10/17
2014至2024年間,台灣家庭平均消費支出成長17.7%,醫療支出更飆升40%,六都全面進入「三人以下」家庭時代。超市支出十年增69.8%,便利商店成為民生消費王。餐飲住宿支出創歷史新高,休閒文化支出卻下滑近兩成。台北、台中成單身與美麗經濟主力,台中、台南則展現亮眼寵物消費實力,反映社會結構與生活型態的深層轉變。
氣候變遷、黃牛橫行、關稅加壓 社群熱潮下的抹茶供應危機
2025/10/09
社群媒體掀起全球抹茶熱潮,讓這杯「綠金」從咖啡替代品變成時尚象徵。隨著TikTok與Instagram推波助瀾,需求暴增卻讓日本抹茶供應鏈陷入緊繃。氣候變遷、手工採摘工序、15%進口關稅與「抹茶黃牛」現象,使高品質抹茶價格飆升、供不應求。中國、肯亞、印度正加速補位生產,全球茶業迎來一場抹茶新戰局。
歐洲最新食品安全調查:「微塑膠」取代農藥成最大關注焦點
2025/10/05
歐洲食品安全局(EFSA)最新Eurobarometer調查顯示,歐洲民眾對食品安全制度的認知度自2022年以來提升6個百分點,信任來源以科學家、國家主管機關與EFSA本身居首。傳統關注的農藥、食品添加物依舊重要,但「微塑膠」成為新興焦點。雖然41%受訪者認為市售食品理應安全,但專家警告忽視基礎知識恐增風險。EFSA強調食品安全為共同責任,需跨界合作與持續透明溝通。
麵包進入健康新時代!跨世代需求如何推動產業差異化與新成長?
2025/10/01
疫情後,健康飲食成為台灣麵包市場新趨勢。《食力》調查顯示,88.5%消費者願意購買健康機能型麵包,且不同年齡層對減醣、高蛋白及低糖少油需求不同。產業端從天然食材、少添加、全穀標章到植物基產品,逐步制度化與標準化,健康不再只是行銷話題,而成為差異化與品牌成長的核心策略,引領未來十年的市場競爭與創新方向。
爆品難長青 潮流加速洗牌!麵包品牌如何在跟風與淘汰之間求生?
2025/10/01
過去10年,台灣麵包產業產值持續上升,但短週期爆品、通路集中化與健康永續意識正改寫市場規則。從葡式蛋塔到生吐司、髒髒包,潮流快速爆紅又迅速退燒。
【供應鏈重建】不只賣原料、還要當救火隊?烘焙供應商的角色轉向
2025/10/01
台灣麵包業從傳統街邊店走向國際化,關鍵在於原料供應商角色的轉變。早期僅單純送貨,如今則結合原料、設備、教育與比賽,推動產業升級。苗林行與德麥食品不僅引進國際原料與技術,更透過講習、策展與賽事培養人才,協助店家面對缺工與潮流挑戰,成為麵包產業隱形的驅動力量。
【人才斷層】有世界冠軍卻沒下一代師傅?台灣烘焙的人才斷層如何解?
2025/10/01
台灣烘焙業因國際冠軍效應而技術升級、消費者意識提升,成功在全球舞台打響名號。然而教育端減招與產業勞動條件不足,導致基層與高階人才斷層日益嚴重。若缺乏長期的人才培育與留才環境,冠軍光環恐成曇花一現。唯有產學合作、提升待遇與專業教育化,才能讓台灣烘焙業持續發光。
【品牌再造】咖啡黑金已被通路收編 麵包該如何寫出不一樣的劇本?
2025/10/01
台灣麵包市場正如咖啡產業般,受到超商與量販超市的強勢擴張衝擊,街邊連鎖麵包品牌面臨租金、人力與通路競爭壓力。世界冠軍師傅與代表性品牌展現不同突圍策略,從中央工廠標準化、品質核心到理念區隔,皆指向差異化與價值定位的重要。
【通路搶市】零售巨頭殺進烘焙戰!麵包成品牌戰略核心 產業版圖怎麼改寫?
2025/10/01
近10年,台灣烘焙市場逐漸被便利商店與量販超市重塑,全家、全聯、家樂福等業者以規模、行銷力與Clean Label推動無添加政策,帶動產業升級。麵包因具備引流效應,成為零售戰略商品,逐漸取代部分街邊店的市場。雖然傳統烘焙坊面臨顧客流失與壓力,但仍能憑藉專業手藝、品質與體驗建立差異化。未來市場將呈現通路與職人並存的分眾格局。
【競合失衡】產值創高卻不代表體質健康!台灣麵包產業的成長與隱形裂縫
2025/10/01
2024年台灣烘焙產業產值達839.8億元,10年間成長逾6成,表面亮眼卻隱藏結構問題。數據顯示人均麵包消費量停滯在17公斤,產值提升主要來自價格上漲,而非需求擴張。便利商店與量販超市進軍烘焙,通路競爭激烈,傳統店家面臨租金、原料與人力成本壓力。
【投書】少了廚師餐點也能一樣好吃?連鎖通路熟食如何靠雲端管理解決缺工挑戰?
2025/09/21
缺工已經不是單一餐廳的困境,而是餐飲產業普遍的生存挑戰。當「師傅難找」成為常態,連鎖通路熟食開始尋求新解方——以數據化、標準化與雲端管理取代傳統廚師手藝。從智能廚房程式到全國同步的烹飪流程,熟食不再只是現點現做的延伸,而是一場關於效率、安全與美味如何重組的產業革命。
熱浪改寫食品產業版圖!冰淇淋受追捧、巧克力面臨挑戰
2025/09/05
2025年夏季成為史上最熱之一,西歐多地出現破紀錄高溫,消費者行為與食品產業運作均面臨巨大挑戰。從巧克力銷量下降、冰淇淋暴增,到PepsiCo的100%退費活動推出,食品大廠迅速調整策略應對極端高溫,拆解各品牌如何透過新品推廣、通路調整與供應鏈策略化解「熱浪壓力」。
腸道健康市場加速擴張 寵物營養、益生菌零食掀新藍海
2025/08/31
全球腸道健康產品市場正快速成長,預計將從2025年的1,265.1億美元增至2034年的2,703.2億美元,年均成長率達8.74%。消費者對腸道健康愈加重視益生菌、發酵食品與機能性零食需求大增,其中,以益生菌產品位居市場第一。市場占比成長上,以北美地區市場占比最高,為32%。
視覺、風味、客製化缺一不可!可口可樂與百事延伸「髒蘇打」潮流版圖
2025/08/28
兩大飲料巨頭可口可樂(Coca-Cola)與百事可樂(Pepsi)正積極推動一股名為「髒蘇打」(Dirty Soda)的飲品新潮流。這種在傳統蘇打中加入糖漿、奶精和其他配料的特製飲品,不僅為餐飲業者帶來新的高利潤商機,也成為兩大品牌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防禦對手、吸引年輕消費者的重要策略。
爆米花迎零食新浪潮!植物性、高蛋白、聯名風味帶動56億成長
2025/08/19
在「全天候零食化」的趨勢推動下,爆米花憑藉低熱量、植物性與口味創新三大優勢,快速崛起成為健康零食主力。不僅跨界聯名不斷,更朝向永續與營養加乘發展,正改寫零食產業新規則。
飲料是社交語言、也是生活態度!Z世代正在顛覆飲品產業
2025/08/18
根據Keurig Dr Pepper最新趨勢報告,Z世代正在全面改寫飲品市場規則:不再只是解渴工具,而是結合健康功能、情緒補給與風格表達的新日常。冷萃咖啡、氣泡功能水、DIY調飲與無酒精社交飲料正成為新寵。品牌若想吸引年輕消費者,必須從成分、包裝到價值觀全面升級!
熱浪、乾旱與低水位交錯衝擊供應鏈!食品業如何應對全球氣候風險?
2025/08/16
近年極端氣候頻率與強度同步上升,重創全球農業。歐洲遭遇乾旱與河流水位下降,農田壓力創22年新高,運輸受阻推高成本;美國中西部農產穩定,但難彌補全球供應缺口。東亞南北氣候分化,南部穩定、北部高溫乾旱減產風險高。專家警告,影響將延續至第四季,食品與農企需提前備貨與調整策略。
國際得獎在台卻違規?台灣巧克力標示法規如何成為創新絆腳石?
2025/08/15
台北精品巧克力品牌COFE與土然,近期先後因品名與標示遭主管機關裁罰,前者的植物基白巧克力因不含牛乳固形物而「無名可用」,後者則因「萬靈丹」命名與「含餡」新規引發爭議。兩案凸顯《巧克力之品名及標示規定》在面對創新產品時的僵化與國際脫節,執法尺度與產業發展之間的平衡再度成為焦點。
從碳水到蛋白質配置 日清、雀巢如何迎戰GLP-1減重商機?
2025/08/12
GLP-1減重藥物熱潮正重塑美國食品市場,消費者因食慾降低而轉向高營養密度、方便即食的餐食選擇。日清食品於美國推出全新冷凍餐品牌「KANZEN MEAL」,專為GLP-1使用者與健康意識族群設計,精準分配營養、保留風味。雀巢與Conagra亦布局冷凍餐與功能食品市場,搶占「吃得少、但吃得對」的龐大商機。
Facebook
Twitter
line
從電商戰場跑進運動健康賽道!饌元董事長郭書齊以7500萬募資加速打造「全民健康」品牌
2025/11/08
郭書齊離開電商「創業家兄弟」後,投入運動與健康領域,成立「二零二四股份有限公司」買回饌元,並完成中租集團旗下仲安生醫領投的7,500萬元募資。饌元以自有品牌與電商平台UrMart為核心,推出乳清蛋白、蛋白穀物與麥片等產品,目標將運動健康融入日常生活。
閱讀更多
編輯選文
到底買了沒?大苑子「石虎柳丁」宣稱惹議!採購國產鮮果的永續定位為何翻車?
果蔬原料大躍進!從顏色、纖維到風味重塑潔淨標章新價值
產量稀少、香氣濃郁!台灣首波完熟奇異果開賣 酸甜比例完美再升級
必勝客×林聰明×金色三麥×美廉社等9大重磅講者齊聚!2025飲食創新大論壇優惠套票熱賣中!
怕甜不敢吃水果?美國研究揭示:高糖芒果反而助控糖、降體脂
【2025食創獎入圍名單揭曉】47件創新方案登上飲食奧斯卡舞台 12/11頒獎典禮揭曉星等榮耀
日本刨冰為何這麼講究?冰塊、機器、碗型與湯匙決定一碗的靈魂
訂閱電子報
訂閱
註冊成為會員
Home
食專題
嘉義市的全齡食農路:在地教育
從餐桌開始的永續行動 首惜廚
減法保健:現代保健的思維轉向
臺灣咖啡國際化受阻 2026
全家全聯麵包狂賣 傳統麵包
寶寶喝了什麼,寶寶不能說?
食科學
食添加
食包裝
食加工
食追溯
食科普
農科技
食新聞
謠言拆解
國際食事
即時新聞
安心消費
食事追蹤
產業動態
食生活
健康營養
飲食文化
在地創生
美味食勢
節氣飲食
食農教育
食專欄
食品科學
醫學營養
漁農畜牧
產業創新
飲食文化
食力特派
食驗室
登入/註冊
Facebook
Youtube
LINE@
×
登入/註冊
Facebook登入
Google登入
記得我
重寄認證信
|
忘記密碼?
登入
還不是會員嗎 ?
立即註冊新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