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TV
Menu
食力 foodNEXT
登入/註冊
繁中
繁體中文
簡體中文
English
訂閱
您可能有興趣
海鮮混充
年菜
新品報告
食驗室
食創獎
食專題
濫「漁」充數!拆解真假海鮮混
台灣海鮮混充層出不窮,從漁獲到餐桌,究竟是哪個環節出錯了?
【產地海域不明】混產地賺取價差亂象多!該如何強化產地標示規範?!
【重量標示不明】買水產好像買冰磚?「包冰率」未標明惹爭議
【管理權未落實】為什麼海鮮標示那麼亂?竄改保存期限、海域不明都是灰色地帶
飲食產業6大困境如何解?食創
品牌老化、畜牧污染、包裝陳舊等六大困境纏身!飲食產業如何升級再造?
【細分市場】素食商機人人搶,統一超卻大費周章用13種鮮食分類,解決素食者外食需求
【綠能經濟】70歲彰化養豬大王把糞尿變綠金,每年減少超過3萬噸溫室氣體
【數位升級】上市70年第一次不投電視廣告!黑松沙士打出成功的全數位化行銷處女戰
【特別企劃】包裝食品與添加物
推動潔淨標章,最難的不只是成本
500項商品、700項原料大變身!全家用3年掀起Clean Label少添加革命
【食聞】「減法思維」讓涼麵更美味!全家鮮食研發秘密大公開
【食品創新】與其等待,不如自己動手做! 全家從通路直接跳下來開發少添加食品
2020網購食品大調查
網購食品趨勢檔不住,電商銷售成長率狂飆、遠超實體通路!
「宅在家」時勢推升網購買氣!4成民眾養成每月固定購買習慣
55%民眾曾因網路開箱影片而入坑!臉書直播成為「宅食品」聲量討論王
聯華食品總經理林家齊獨家揭露!從生產到銷售的全數位轉型策略
【特別企劃】疫情與消費變遷之
【食聞】新冠疫情震撼消費市場,白肉雞品牌「十八養場」如何靠網路銷售分散衝擊?
【食聞】疫情帶動網路購物成長,雞肉商品趁勢攀上百大熱銷
【食聞】台灣一年吃掉近2.4億隻國產白肉雞!疫情衝擊與消費需求變遷下,雞肉市場有何變化?
雞肉食安5大問:想安心吃雞就看這篇!
【特別企劃】讓健康的種子萌芽
【食聞】連結多元場域資源,打造活力桃園的健康環境
【食聞】用營養餐飲與人情守護做調味 讓桃園長者更加幸福健康升級
【食聞】讓桃園的運動風氣遍地開花,喚醒市民的運動魂
【食聞】阿公阿嬤該怎麼吃?「三好一巧」健康均衡飲食原則要遵守!
食科學
食添加
「二氧化碳」將列食品添加物管理!2022年7月1日正式上路
顏色越漂亮越讓人想吃?感官實驗證實視覺刺激能提升消費者滿意度
台中獨有小吃「大麵羹」其實不用牽羹?加入這一味讓它久煮不爛!
拉麵的嚼勁怎麼來?「鹼水」的比例是關鍵!
食包裝
千篇一律的葡萄莊園設計太老套了!這12款小清新葡萄酒包裝讓你未飲先醉
鋁罐包裝、紙吸管、互動式......飲料包裝設計如何再創新?
啤酒食裝秀拼顏值!這13款啤酒包裝美到讓你捨不得喝
比傳統玻璃瓶輕5倍、碳足跡少6倍!全球第一款使用紙裝酒瓶的琴酒即將上市
食加工
寶寶米餅用工業氮氣充填錯在哪?工業級、食品級氮氣純度不同、價差一倍!
【重量標示不明】買水產好像買冰磚?「包冰率」未標明惹爭議
【食聞】優格戰國時代來臨,你知道什麼才是真實發酵的「天然濃」嗎?
想吃什麼,一台食物列印機通通搞定?該如何達到印刷可食的境界?
食追溯
巧克力名列生產里程最高的食物之一!一張圖帶你看懂巧克力產業鏈
不在全球主要可可生長帶!最北可可生產國「台灣」靠什麼本事躍上國際舞台?
【產地海域不明】混產地賺取價差亂象多!該如何強化產地標示規範?!
學習如何與土地生命友善共存!3部精選電影揭開食物背後的旅程
食科普
擔心吃鳳梨會刮舌?了解科學原理讓你放心大口吃!
甜酒釀的甜味哪裡來?發酵的魔法如何讓它這麼甘甜?
喜歡窩在咖啡廳工作?是什麼原因讓你感覺更有靈感?
如何分辨水產新鮮度?海鮮專家傳授簡單3步驟挑出鮮魚
農科技
打破春秋產季限制!燈照調節技術讓我們全年都吃得到酸甜新鮮百香果!
一生投入木瓜研究、解決台灣瓜瘟!台灣木瓜界大人物「PAPAYA葉」 教授
雞糞乾燥造粒處理,一舉解決發酵費時和環境氣味問題!
藻渣也能變黃金?水試所在麒麟菜中找到保健新商機
食新聞
謠言拆解
食物掉下去馬上撿起來吃就沒問題?別再相信5秒原則了!
煮火鍋、燉湯浮出來的白色泡沫是什麼?有害嗎?
切開蕃茄,果肉竟是綠色的?不會中毒別驚慌
【食聞】別再以訛傳訛!雞肉生長不需要生長激素,也不會吃到瘦肉精!
國際食事
2020年韓國泡麵出口值破6億美元!中國、美國消費者為什麼瘋韓風?
一口啤酒、一口洋芋片救地球!英國新創與百事聯手打造永續商機
還有什麼比揉肚子更享受?美國推出毛小孩也可以吃的冰淇淋!
培養肉可望上市?以色列新創推出史上第一款「牛細胞」培養的肋眼牛排
即時新聞
植物油含量超過5%不能叫做巧克力!巧克力正名新制2022年元旦上路
首家群眾募資米餅、卻使用工業用氮氣包裝!6款樂扉寶寶米餅即日起接受退換貨
「各式料理任你選,你去百貨美食街吃什麼?」問卷得獎名單出爐
繼鳳梨後,蓮霧外銷也受阻?防檢局:兩岸貿易正常、為貿易商自行延期
安心消費
元宵節想安心吃湯圓?注意衛生、有效期限、適當保存溫度!
包裝火鍋湯底稽查結果出爐,8件標示不符規定
食藥署公布校園午餐團膳業者稽查結果,1件驗出大腸桿菌
讓來源控管更安心!食藥署呼籲食品業者保留產品來源和銷售紀錄
食事追蹤
疫情持續衝擊全球海鮮供應鏈!聯合國:2億人口生計受創,需強化跨國合作
植物沒有奶,到底能不能稱「植物『奶』」?歐盟擬立法禁止相關行銷用語
餐飲外送興起卻讓澳洲垃圾量年增20%!研究發現:漢堡套餐比中式料理包裝碳足跡更高
你知道你吃的土魠魚羹是什麼魚嗎?土魠是俗名不是學名,不同魚種價差可高達3倍!
產業動態
台灣麥當勞副總裁公開決策心法!如何用每個行銷策略打動消費者?
過年零食吃不過癮?「食驗室」繼續帶你免費吃不停!
暖心暖胃的好甜品!食驗室評測「Swiss Miss棉花糖熱可可粉」:攜帶方便、香味濃郁
為何鼎泰豐、山海樓都願意聯名?全家鮮食開發三部曲,帶動年營收飆破780億!
食生活
健康營養
【食聞】「同學,你今天吃什麼?」健康搜查隊出動!直擊學生外食陷阱
元宵節呷甜甜人不圓,繽紛高纖五彩圓讓你好吃又營養!
【食聞】成年人的正確飲食指南:日日實行均衡小技巧,生活更健康!
【食聞】阿公阿嬤一起來「動吃動吃」,跟隨教練快樂動、跟著營養師健康吃!
飲食文化
喝下年糕湯就多一歲?朝鮮時期開放新年殺牛、從此湯頭增添牛滋味!
承載無限思鄉情懷的肉骨茶,牽起馬來半島與華人的獨特緣分
台式炸麵包「營養三明治」的誕生是為了解美軍鄉愁?真的營養嗎?
我們正失去與老祖宗的連結!「台菜教母」黃婉玲用一碗菜尾湯「結」出台灣的命脈
在地創生
如何顧好「門面」?店面設計提供這三項資訊會更有人氣
ECOCO讓回收變成生活小確幸!環保還能拿回饋,讓回收不再有壓力
太過堅持美味反成敗筆?想成功經營餐廳,重點更在「熱銷」!
點「食」成金!「Food Shift」讓醜蔬果重生、以烹飪課程扭轉貧困人生!
美味食勢
痞客邦公布全台TOP10熱門景觀餐廳,浪漫夜景、青山綠水、特色建築超欠拍!
搶攻粉色商機!全家、7-11櫻花季開跑攻陷少女心!
超商龍頭爭搶「瓜迷」!推出優惠新品迎戰世界地瓜日
【懶人包】開工日不憂鬱!各大通路、餐飲推優惠一把罩
節氣飲食
⿇油糯米雞飯讓你補過冬!口感Q彈、補身抗寒冬
霜降食 白柚
中秋節除了柚子與月餅,吃芋頭還象徵富餘好日子!
【食聞】秋日進補聰明吃,營養師說這樣補超清爽
食農教育
讓孩子動手玩「食」驗!透過繪本和桌遊培養孩子的選食力
消費者怎麼發揮監督力量?食魚教育不可少
食農教材免費上線!灃食「營養5餐資源網」公布多元食育教材
小孩挑食該怪誰?研究發現:嚴厲的父母更容易讓孩子挑食!
食專欄
食品科學
想攝取納豆保健,注意食用方式與溫度!
什麼是混合型啤酒?「蒸氣啤酒」真的會冒煙嗎?
你壓力也很大嗎?日本人除了「淚活」竟還有「紓壓食」?
「鬼滅之刃」為日本食品業注入「全集中呼吸」!疫情下聯名商品帶動經濟急速成長
醫學營養
富含大豆異黃酮的食物,子宮肌瘤、乳癌、乳腺瘤等婦科病患可以吃嗎?
理科太太「太空人維他命」募資飆破三千萬!1瓶真能抵12瓶嗎?
蜂王乳效用有那麼大嗎?被吹捧的效能多數未經過人體研究支持
控制血壓、降膽固醇、減重就靠它!得舒飲食6原則及外食菜單推薦
漁農畜牧
讓經濟動物活得更快樂的「人道飼養」,正在畜牧產業崛起中!
為什麼喝功能性優酪乳可以抗過敏?
產銷履歷,3個大眾質疑的原因
新手務農必看!前人的辛酸踩雷史變成你的寶貴知識
產業創新
腸道健康好夥伴! 益生元、益生菌持續主導創新消化健康產品
日本青年回流務農,開拓農業新商機
如何合理漲價,打造商家與消費者都合意的價格?
送人送到心坎裡!2021年節禮盒五大亮點解析
飲食文化
真正的波隆那肉醬義大利麵用粗麵還是細麵?什麼麵條配什麼醬料不能馬虎!
英國新創推出環保回收家電!適用7種回收材質、一鍵壓縮免麻煩
香港高級社交圈磨出的高超廚藝!「隱世廚神」名菜在台灣也吃得到
征服瑪格麗塔王后的味蕾!一塊披薩成為拉近義大利社會階級的重要里程碑
食力特派
力求自助助人!台灣加速新冠肺炎疫苗研發進度
食品史上的9月29日 國際糧食損失與浪費問題宣傳日
第一時間就出面道歉?看了西雅圖咖啡新品上市新聞稿,我們有話要說
因應疫情急驚風到來,食藥署如何積極輔導與審查、成就國家防疫隊?
食驗室
HOME
食科學
食添加
ADDITIVES
食添加
「二氧化碳」將列食品添加物管理!2022年7月1日正式上路
2021/02/22
衛生福利部(以下簡稱衛福部)於2021年2月22日修正「食品添加物使用範圍及限量暨規格標準」第四條及第二條附表一、第三條附表二,以與國際管理趨勢一致,將二氧化碳移列以食品添加物管理,於2022年7月1日實施。
顏色越漂亮越讓人想吃?感官實驗證實視覺刺激能提升消費者滿意度
2020/12/15
如果在飲料添加色素會影響消費者滿意度嗎?首爾大學Food Biz LAB設計了1項實驗,調查消費者對飲料是否添加食用色素、使用不同顏色容器的喜好程度,研究證實顏色的確會影響消費者的選擇。
台中獨有小吃「大麵羹」其實不用牽羹?加入這一味讓它久煮不爛!
2020/08/04
大麵羹麵條屬於「鹼麵」,與日本常見的拉麵或是油麵相同,透過加入食用鹼(如:三偏磷酸鈉、碳酸鈉、碳酸鉀等)增強麵筋彈性,讓麵條澱粉較不易逸散、糊爛。但也因為加入大量食用鹼,所以除了麵條變黃之外,也會有股濃濃的鹼味。
拉麵的嚼勁怎麼來?「鹼水」的比例是關鍵!
2020/07/23
拉麵是使用碳酸鈉水溶液揉製而成,能使麵條更有嚼勁,其中會添加碳酸鉀或其他化合物以調整麵條口感,焦磷酸鈉則有去除臭味的功能。
你以為你吃的真的是「希臘優格」?看清楚你吃下了什麼添加物
2020/07/15
「希臘優格」是不少健身及進行飲食管理者的首選,與傳統優格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凝乳形成後會額外以過濾、離心等方式,加以濃縮、排除凝乳中的乳清液體,為此蛋白質含量更高外,口感也更濃厚。但目前市售希臘式優格產品多數並非以傳統脫乳清方式製程,而是加入增稠劑、鮮奶油等,藉以塑造類似口感。
不只讓食品顏值加分,色素真的有存在的必要性!
2020/01/15
色素不是僅僅為了改變食品的顏色而已,還有各種功用,包括:美化食品色澤、保持食品色澤、使產品標準化、增加營養價值、增加產品辨識度等等。
天然甜味劑「羅漢果醣苷萃取物」將增列為合法添加物,即日起預告60天徵求意見
2019/11/08
衛生福利部於2019年11月7日預告修正「食品添加物使用範圍及限量暨規格標準」草案增列甜味劑羅漢果醣苷萃取物之使用範圍、限量及規格標準,並修正硬脂酸鎂、碳酸鎂、磷酸二氫鈣、葉黃素、苯甲酸鈉、乳酸亞鐵、碘酸鉀之規格標準。
無法排毒更潛藏食安危機!美國禁止將炭粉、活性碳摻入食品
2019/09/22
一直以來被視為是養生夯品的黑色食品,甚至有廠商標榜它們可以吸附人體內的有害毒素、促進頭髮和皮膚的健康、牙齒變白等功效,但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簡稱FDA)卻禁止不能將活性碳、炭粉作為顏色添加劑來使用。
【食聞】免驚!預拌粉是讓人安心使用的居家烘焙小助手
2019/08/07
雖含有修飾澱粉、泡打粉等食品添加物,不用擔心,這些都是經過衛福部核可,且在科學實證下確認其安全性。消費者能安心食用,安心選購,讓你輕鬆上手,享受烘焙的樂趣!
衛福部公告「甜菊醣苷」等10項食品添加物修正草案,預告60天徵求評論意見
2019/07/31
衛生福利部修正「食品添加物使用範圍及限量暨規格標準」,此次的重點為修正L-半胱氨酸鹽酸鹽及甜菊醣苷之品名草案修正,也依據國際規範調整其他食品添加物的規格標準。
北市衛生局:喝了含黃樟素飲料的致癌機率低,不用擔心!
2019/07/22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開發出飲料中黃樟素及肉豆蔻之檢測技術,確認該方法可作為飲料中黃樟素是否人為添加之輔助分析方法,且檢驗市售77件碳酸飲料中黃樟素含量,檢驗結果均符合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之規定。
「一氧化二氮」列入食品添加物管理,即日起進行60天預告評論期
2019/05/29
衛福部於2019年5月29日預告修正「食品添加物使用範圍及限量暨規格標準」第四條及第二條附表一、第三條附表二草案,將一氧化二氮移列至食品添加物管理,並配合廢止「食品用一氧化二氮衛生標準」。
夢幻稀有糖?低熱量且不會造成蛀牙的「阿洛酮糖」!
2019/05/17
阿洛酮糖是一種天然甜味劑,它不會被人體代謝吸收且熱量很低,對於血糖以及胰島素值的增加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甚至不會造成蛀牙!
心血管疾病成全球頭號殺手!食品業者如何盡ㄧ份改變的心力?
2019/05/08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死亡的頭號殺手,而食品和營養是導致疾病的主要原因,這也是為什麼食品業者的工作非常重要,調整食品成分讓產品更健康美味,就可以為世界做出積極貢獻。
「難消化麥芽糊精」到底是什麼?為什麼「可口可樂纖維+」加了就有保健效果?
2019/05/02
難消化麥芽糊精(Indigestible dextrin)為一種水溶性膳食纖維成分,具有控制血糖上升的速度、穩定血糖作用。因此,在1992年憑藉著這樣的特性被認證為「特定保健用食品素材」。
糖到底有什麼魔力?為什麼小孩這麼愛吃甜食?
2019/04/22
糖如何影響小孩的味覺及習慣?普立茲新聞獎得主揭露國際食品大廠如何操控消費者的驚人報導。
食品飲料界的後起之秀!「大麻萃取物」是毒品還是靈藥?
2019/04/17
2019年3月6日~9日於美國加州舉辦的美西天然產品博覽會(Natural Products EXPO WEST)中展出各種含有大麻萃取物的營養添加劑以及食品,到底這種加入營養品和食品中的大麻萃取物,跟一般列為毒品的大麻有何不同呢?它又有什麼樣的效果?
紅色色素竟從「蟲蟲」提煉而來!不管害怕或吃素,新種蕃薯為你帶來新選擇!
2019/03/21
當你看到食品成分表上所標示的色素為「胭脂紅」時,其實就是主成分為「胭脂蟲酸(Carminic Acid)」提煉而來的食用色素!
豆製品加「消泡劑」?到底該不該怕?
2019/03/09
黃豆中因含有天然的皂素,使得在豆漿磨漿過程容易形成泡沫,除了會影響口感外,在加工製程上也會造成溢鍋,產生沸騰的假象也會使煮熟時間不易掌握。故為了確保最終產品的品質穩定,許多廠商在磨漿的過程中便會加入消泡劑。
蜜餞中的酸甜滋味怎麼來?
2019/03/08
製作蜜餞通常會選擇熟度偏低的水果,其有機酸含量較高,提供蜜餞酸味,甜味則主要由添加大量的糖或高濃度糖水將水果糖漬而來。
食品添加物中的鹼有什麼作用?應用在哪裡?
2019/02/19
可作為食品添加物(劑)的鹼性物質主要有「膨脹劑」與「品質改良用、釀造用及食品製造用劑」兩大類,通常區分為食用鹼(baking soda)、泡打粉(baking powder)以及純鹼(soda ash)。
食品添加物可食用的檸檬酸,跟清洗熱水瓶的檸檬酸一樣嗎?
2019/02/09
若用於清洗餐飲用器具,最好使用包裝上標示有食品添加物五個字的檸檬酸,價格不貴,也不會有沖洗後殘留之顧慮。
麥芽糊精通常添加運用在哪些食品中?
2019/02/08
麥芽糊精容易被人體消化及吸收,通常用來替代乳糖,在食品加工的應用層面十分廣泛,食用上也非常安全。
罐頭食品中有防腐劑嗎?市面上常用的防腐劑有哪幾種?
2019/02/06
防腐劑功能在於防止食品腐化變質,抑制微生物與細菌生長,延長保存期限,但罐頭類食品依法規定不可添加防腐劑。
防腐劑並非新產物!為了延長食物保存期 老祖宗們做了什麼努力?
2019/01/13
防腐劑並不是新的產物,而是一種幾千年來的需要,並在烹飪史上留下了它的足跡。
看新聞提到修飾澱粉、化製澱粉等名詞,那是什麼?為什麼要添加在食品中呢?
2019/01/06
根莖類食物中的澱粉,透過一些物理、化學和生物方式稍微改變特性之後,能使其加工應用範圍更加廣泛。
常用於火腿、香腸的保鮮劑——異抗壞血酸是什麼?
2018/12/27
維生素C與異抗壞血酸是化學結構相當接近的親戚,同樣具有強烈的抗氧化作用。
為什麼木糖醇能預防蛀牙?
2018/12/23
糖類可分為容易造成蛀牙的糖類,以及不易造成蛀牙的糖類。轉糖鏈球菌是造成蛀牙主要的細菌,若供給轉糖鏈球菌木糖醇,細菌會攝入糖醇,但代謝到中途就會停止。
銀珠糖表面的銀色是什麼?
2018/12/19
銀不會馬上變色,能維持一段時間。吃進胃裡,不會被胃液(弱酸)溶解,也幾乎不會被人體吸收。雖然會稍微溶解於水,但不至於影響人體健康。
沙拉油為何要添加維生素E?
2018/12/17
維生素E經動物實驗大量攝食後,並未出現產生急性毒性的情形,換算成人體劑量,即使一次攝取200公克以上的維生素E,也不會產生毒性。
Facebook
Twitter
line
【重量標示不明】買水產好像買冰磚?「包冰率」未標明惹爭議
2021/02/04
新聞事件中消費者購買冷凍蝦時,發生重量一半以上來自冰塊的問題,不過這層冰其實是來自加工技術「包冰」,能夠避免冷凍導致品質改變的情形發生,法規雖未規定要標示包冰率,為避免發生消費糾紛,業者還是須控制包冰率,並將之標示於包裝上。
閱讀更多
編輯選文
精煉百年終結果 台灣可可與巧克力產業才正要開始打天下!
我們正失去與老祖宗的連結!「台菜教母」黃婉玲用一碗菜尾湯「結」出台灣的命脈
台式炸麵包「營養三明治」的誕生是為了解美軍鄉愁?真的營養嗎?
亞太區巧克力市場銷售下滑!疫情下的情人節,送人不如送自己!
植物沒有奶,到底能不能稱「植物『奶』」?歐盟擬立法禁止相關行銷用語
培養肉可望上市?以色列新創推出史上第一款「牛細胞」培養的肋眼牛排
時間小偷「快一點」如何用科技化點單幫4500家早餐、飲料、便當店偷時間?
疫情持續衝擊全球海鮮供應鏈!聯合國:2億人口生計受創,需強化跨國合作
訂閱電子報
訂閱
註冊成為會員
Home
食專題
濫「漁」充數!拆解真假海鮮混
飲食產業6大困境如何解?食創
【特別企劃】包裝食品與添加物
2020網購食品大調查
【特別企劃】疫情與消費變遷之
【特別企劃】讓健康的種子萌芽
食科學
食添加
食包裝
食加工
食追溯
食科普
農科技
食新聞
謠言拆解
國際食事
即時新聞
安心消費
食事追蹤
產業動態
食生活
健康營養
飲食文化
在地創生
美味食勢
節氣飲食
食農教育
食專欄
食品科學
醫學營養
漁農畜牧
產業創新
飲食文化
食力特派
食驗室
登入/註冊
Facebook
Youtube
[email protected]
×
登入/註冊
Facebook登入
Google登入
記得我
重寄認證信
|
忘記密碼?
登入
還不是會員嗎 ?
立即註冊新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