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台北國際系列食品展「綠色願景獎」,旨在表揚於ESG實踐上表現傑出的食品企業,並於2025年首次與英國標準協會(BSI)合作,強化獎項國際視野與專業深度。獎項評比涵蓋五大面向,並頒發金葉與綠葉標章,協助買家快速識別永續供應商。獲獎企業如凱馨實業、祥圃實業與玩艸植造,分別展現出在環境、社會責任與永續創新上的多元成果。該獎項盼能促進產業正向循環,鼓勵更多食品業者投入永續轉型,強化整體競爭力。
撰文=食力企劃
永續不只是口號,更要努力「食」現!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TAITRA(簡稱外貿協會)為鼓勵食品業者積極投入永續,自2024年起在台北國際系列食品展中舉辦「綠色願景獎」,表揚ESG實踐上表現優異的企業,推動產業的正向循環。《食力》特別專訪2025年「綠色願景獎」金葉標章得獎者,一起了解食品企業經營永續之道。
「綠色願景獎」讓永續廠商更亮眼,打造產業正向循環
綠色願景獎評比包含五大面向:創新與社會責任、綠色供應鏈管理、永續商品與市場影響、低碳營運與減排行動、能源管理與效率提升,外貿協會依據評選結果,對積極投入ESG的參展企業授予「金葉標章」與「綠葉標章」,不僅肯定企業的永續實踐,也象徵其對社會的積極貢獻。
2025年綠色願景獎更與全球知名永續標準制定機構英國標準協會(BSI)合作,強化獎項國際視野與專業深度。展會買家若需尋找支持永續的供應商,可以從綠色願景獎得獎者中快速篩選出台灣積極投入ESG發展的食品業者。
ESG早已深植企業理念中,凱馨實業與永續共同穩定發展
凱馨實業是台灣最大的土雞供應一條龍業者,更是土雞業者中投入ESG發展的前鋒。凱馨實業永續經營部經理張芮閔表示,凱馨實業企業理念與ESG的精神有許多相同之處,因此企業在發展過程中,也同步實踐永續。
凱馨實業是台灣土雞產業中,率先投入ESG發展者,也成功在2025年綠色願景獎評選中脫穎而出,獲得金葉獎章。(食力攝)
在企業社會責任方面,凱馨實業是由「對社會抱持感恩的心」的企業理念驅動,早在2011年時就與信義鄉公所合作,輔導當地居民轉型養雞以減少森林砍伐,並以優於市場價格穩定收購,幫助地方產業發展。後續也持續投入,如南投仁愛鄉武界部落「放山桂丁雞」、雲林「蘆皇雞」等品牌,都是凱馨實業協助地方產業自立發展、回饋鄉里以達共好的經典案例。
凱馨實業與南投武界部落合作,輔導部落媽媽飼養放山雞,既支持在地產業發展,也提供雞隻好的生長環境,消費者可享受到高品質的雞肉。(圖片來源:凱馨實業提供)
在環境層面上,凱馨實業引入豐田式生產管理(TPS),在維持現有成本前提下,持續改善、減少浪費,同時積極導入更多資源以發展永續,更自主進行組織型碳盤查、升級更多節能設備、回收可利用水二次利用等,自主達到每年減碳1-2%的目標。
張芮閔表示,實踐ESG對企業自身有很多的好處,既可持續改善企業體質,也有機會降低生產成本,更能幫助建立品牌形象;好的企業精神也讓更多優秀年輕人才願意投入傳統產業之中。
讓人「安心吃飯」的初衷,是祥圃實業豐沛永續能量的來源
擁有高端豬肉品牌「究好豬」的祥圃實業,40多年前以動物飼料代理起家,至今已發展為農場到餐桌的完整肉品供應鏈,並以「打造台灣食農永續生態圈」為目標,成為台灣畜牧業追求永續的經典案例。
祥圃實業永續發展組執行顧問潘尚鋒表示,「安心吃飯」是營運長吳季衡的核心理念,為達成理念,祥圃實業積極導入現代化設備與科技,也投入實踐企業社會責任,因而祥圃實業擁有強大的永續能量。
祥圃實業究好豬品牌的發展,不只領先投入永續畜牧與肉品生產,同時也讓台灣豬肉塑造出更精緻、高品質的形象。(圖片來源:祥圃實業提供)
在環境議題上,祥圃實業導入現代化高床型地板、密閉型豬舍養豬、為「究好豬」品牌取得碳標籤、投資全台首座兩段式沼氣發電場、增設太陽能屋頂等,未來在新廠房及豬舍的屋頂設置自發自用型太陽能發電,從未停下腳步。在社會責任上,則從2000年起持續提供動物性蛋白質給中學體育班學生及銀髮族,足跡遍及嘉義、雲林,總量已超過13,000公斤。
潘尚鋒表示,除了在環境議題上的諸多努力外,由於祥圃實業約有5分之1的員工是外籍移工,在照顧外籍移工、促進多元文化交流的社會責任實踐,也投入許多努力,至今已舉辦多場東南亞異國文化交流活動,讓員工之間彼此了解文化與傳統,促進融合。
真正徹底永續!玩艸植造的蒲草吸管,讓一次性餐具回歸真正自然
「100%天然、可真正自然分解的一次性吸管」是玩艸植造成功實現的挑戰。以水生植物蒲草為原料製作吸管,經過消毒程序後就能製成防水、耐用的吸管,用完可直接作為廚餘處理,既方便也衛生,更一次克服現有環保吸管的多項痛點:紙吸管易泡水軟爛、玻璃吸管易碎不安全、不鏽鋼吸管難清洗、甘蔗渣生植塑膠難以分解等問題。
玩艸植造創辦人陳柏燊持續推廣蒲草吸管,讓一次性吸管對環境造成的衝擊降至最低。(食力攝)
不同於一般企業是增加永續理念在經營上的比重,玩艸植造是直接以永續為企業核心,創辦人陳柏燊坦言,推行永續觀念與新材料使用十分不容易,台灣市場對永續材料的接受度仍有提升空間,市場仍需更多教育與溝通。歐洲、香港等對永續要求更高的地區,政府直接採取禁塑限制,讓市場對新材料接受度更高,
陳柏燊表示,蒲草吸管的永續,不只是材料的可分解性,還有支持農業發展的優點,每公頃蒲草田估計可有400噸的碳權,也能幫助企業實現永續價值、達成淨零目標。
蒲草擁有中空且耐水的特性,製成吸管的使用感受與塑膠吸管非常接近,是目前可回收材質吸管中最好的。(圖片來源:玩艸植造提供)
期盼更多業者投入永續、增進產業實力
綠色願景獎展現出台灣食品業者在ESG實踐上的努力與成果,為食品產業開拓出更多永續發展的可能性。隨著永續理念日益深化,外貿協會也期盼該獎項能發揮拋磚引玉之效,鼓勵更多企業選擇永續供應商,從市場需求端推動產業轉型,進一步強化台灣食品產業的永續競爭力。
【本文由台北國際食品系列展專案委託製作】
延伸閱讀
▶2025食品展台灣館盛大開幕!國產農品加速邁向國際、打造安全、可追溯的國際供應鏈
▶2025台北食品展看四大趨勢:精準營養、ESG、冷凍創新、城市品牌整合
▶【食聞】「Smart Eating・Green Living」2025台北國際食品系列展 6/25~6/28五展合一開啟產業新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