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電支法鬆綁後,全支付攜手foodpanda,開創全台首宗電子支付整合外送合作,邁向全齡、全場景的數位生活新里程。過去外送平台多倚賴信用卡支付,無卡族群受限,如今用戶不僅可透過全支付綁定銀行帳戶,更能以現金儲值方式,輕鬆享受無現金外送,打破年齡與支付門檻。

採訪・撰文=林玉婷

台灣外送市場與電子支付產業,迎來關鍵性的一刻。全支付與外送龍頭foodpanda於2025年7月1日宣布正式合作,開創全台首宗電子支付整合外送平台的跨界合作案。這不僅是電支法規鬆綁後首宗兩強聯手,更被視為電子支付產業進軍高頻消費場景的重要分水嶺。

法規鬆綁 打開跨界合作大門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正式放寬《電子支付機構管理條例》部分限制,讓專營電子支付機構得以進行更多跨產業合作,打破過去電子支付多侷限在零售、繳費、交通等既定場域的局面。

全支付總經理游金榮在記者會上指出:「電支業本質上是建立支付基礎設施,過去受限法規,無法順利進入像外送這種高頻場域。法規鬆綁後,讓我們有機會跨入新的生活場景,也讓電子支付不再只是工具,而能成為整合生活的數位平台。」

外送平台過去缺乏電子支付 無卡族群被排除

過去,外送平台雖普及,但主要依賴信用卡或特定第三方支付工具作為結帳方式。所謂「特定第三方支付」,多半是如LINE Pay、Apple Pay、Google Pay、街口支付、Pi拍錢包,或foodpanda Wallet等服務,雖然便利,卻通常仍需綁定信用卡或銀行帳戶,或者僅能用在特定場域內,限制了更廣泛的使用族群。

foodpanda總經理黃逸華直言:「很多人想用外送服務,卻因為沒有信用卡而被拒於門外。尤其是25歲以下的年輕人,以及65歲以上的長輩,對信用卡的申辦門檻或使用習慣都偏低。過去,即使是第三方支付,也多半得先綁卡,無法真正解決無卡族群的需求。」

根據聯合信用卡中心數據,25歲以下族群以信用卡支付外送的比例僅9.6%,65歲以上銀髮族更僅2.2%。而資策會數據顯示,從2020年到2024年間,電子支付作為外送付款工具的使用比例已成長17%。顯示市場正渴望一種無現金、無卡的便捷支付解決方案。

跨界合作如何解決產業痛點?

全支付與foodpanda的合作,正是針對上述痛點開出解方。最大突破在於:用戶無需信用卡,只要利用全支付連結銀行帳戶,或者是在全聯、大全聯(大潤發)等通路進行現金儲值,就能在foodpanda上完成付款。

游金榮舉例:「外送平台是一個極高頻、即時的消費場景,這和電子支付追求的便利、快速、高流動性非常契合。以我們全支付來說,餐飲交易就占整體交易筆數近6成,和外送市場高度重疊。這次合作,讓我們能把原本集中在實體零售的會員基盤,延伸到線上的外送領域。」

foodpanda則藉此打通線下與線上會員導流。黃逸華說:「foodpanda每日有超過百萬人次活躍使用,全支付在全聯、大潤發等零售場域耕耘多年,擁有超過600萬會員。透過這次合作,foodpanda可以將全支付的會員導入外送平台,而全支付則能藉此吸引年輕、高頻次的外送用戶。」

合作優勢不只在支付 還包括點數生態整合

除了解決無卡族群的痛點,這次合作也在點數經濟上建立新里程碑。「全支付的全點系統不只是儲值點數,而是可以在購物、交通、繳費,甚至外送上互通使用。」游金榮說。「這代表消費者在foodpanda上點外送,也能累積『全點』,甚至拿全聯的點數折抵外送訂單,真正串起日常生活每一個消費環節。」

黃逸華補充,合作對foodpanda更具深遠意義:「外送平台未來絕不只是點餐工具,而是生活入口。我們希望打造一個,不論你幾歲、是否有信用卡,都能使用外送的環境。」

跨界整合成產業發展趨勢

隨著法規鬆綁,類似的跨界整合將成為趨勢。電子支付業者不再侷限於繳費、零售,而是加速滲透更多高頻、即時的生活場景。游金榮說:「我們期望電子支付不只是工具,而是能真正整合各種生活場景,成為消費者生活的數位助理。foodpanda合作只是第一步,未來我們將探索更多場景,持續打破產業邊界。」

為了慶祝全支付正式上線foodpanda,打造全齡、全場景外送支付新生態,即日起~2025年7月31日登錄後消費最高可享10%回饋。(圖片來源:全支付提供)

延伸閱讀
「大全聯」整合啟動零售新時代!將如何運用O2O物流與數據優勢引領市場變革?
不到2年虧逾9億、林敏雄沒在怕!全支付再衝4.5%回饋無上限 能否上演大逆襲?
你用哪家電子支付?台灣最大電支平台用戶數破600萬人!一張圖看懂台灣電子支付與純網銀成長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