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川普政府自2025年7月起上調一系列進口關稅,涵蓋香料、咖啡、罐頭食品和鋼材,使全球食品成本進一步攀升。從香料巨頭飆升至數千萬美元的成本影響,到咖啡、牛肉與罐頭食品面臨漲價壓力,消費者將直接感受通膨壓縮荷包的威力。

撰文=編輯部

美國香料進口依賴印度、越南、斯里蘭卡、馬達加斯加等地熱帶香料來源,川普政府計劃自2025年8月1日起,對未簽署雙邊協議的多國香料加徵20%~50%關稅,使包括胡椒、肉桂、丁香、肉豆蔻、薑、藏紅花、羅勒、百里香、月桂葉等在內的數十種香料成本飆高。美國香料貿易協會(American Spice Trade Association,簡稱ASTA)指出,這些香料年進口額超過20億美元,關稅將直接導致食品製造商成本轉嫁至終端產品,進一步壓縮消費者荷包。

美國知名香料及調味品製造商McCormick(麥考密)警告,這項政策可能每年增加高達9,000萬美元成本,正在積極透過改變原產國與供應鏈布局進行因應,但小型調味商則憂心難以承擔漲價壓力,可能被迫裁員或調整價格。

ASTA向國會提出優先排除清單,包含16種在美國無法大規模種植的天然香料:

香草(Vanilla)

肉桂(Cinnamon)

丁香(Cloves)

小豆蔻(Cardamom)

芫荽(Coriander)

八角(Anise)

肉豆蔻(Nutmeg)

薑(Ginger)

藏紅花(Saffron)

蒔蘿(Dill)

羅勒(Basil)

鼠尾草(Sage)

食鹽(Salt)

黑胡椒(Black pepper)

薄荷葉(Mint)

百里香(Thyme)

月桂葉(Bay leaves)

這些香料廣泛應用於烘焙、醃製、冷飲、即食產品與調味粉料,漲價勢必影響多數家庭餐桌與餐飲業營運成本。

咖啡與橙汁價格齊漲 巴西進口面臨重創

川普亦擬對巴西進口商品加徵50%關稅,重災包括咖啡和橙汁。巴西占美國咖啡進口約30%、橙汁進口60%,此一措施將使豆價與果汁成本大幅上揚,短期已導致阿拉比卡咖啡豆期貨衝至每磅約288.7美元。

專家預期,咖啡、果汁與漢堡等日常品項面臨連鎖漲價,對於食品行業與餐飲業者來說,將首當其衝成為「成本轉嫁戰場」。

川普政府對鋼、鋁進口加徵最高50%關稅,不只影響建材,更波及罐頭食品的包裝成本。美國罐頭食品高度依賴進口鋼板,估計此舉可使罐頭價格上揚9~15%。

美國大型食品製造商Conagra(康納格拉)表示,銷貨成本(Cost of Goods Sold,簡稱COGS)已直接感受到此波漲價壓力,估計僅動物蛋白就將提升雙位數成本,整體營運成本增加 7%,每年額外支出可能超過2億美元。對食品製造商與零售商而言,此舉勢必導向連鎖的價格調整與產品變革。

業者應對策略:轉供應、調配SKU、引入AI預警系統

面對成本壓力,食品業者紛紛推出應變策略:

1、McCormick利用數據分析分流供應來源,已成功緩解部分成本壓力。

2、Conagra與供應商談判分攤成本,並積極尋找鋼材替代方案。

3、大型零售通路如Walmart、Target採取「精準調價」及優惠包裝策略,利用成本不同產品吸收漲價衝擊,同時削減一般性行銷費用以節省開支。

4、餐飲、小型加工商則考慮替代原料、改包裝規格,甚至縮減份量,即所謂「包裝縮水」(shrinkflation)。

此外,美國議員已要求大型通路公布關稅與售價之間的連結細節,並為領取SNAP(Supplemental Nutrition Assistance Program,美國低收入糧食補助計畫)補助的家庭可能的影響提供研究與支援。

川普關稅成全面通膨催化劑,食品供應鏈正重塑!

這波關稅涵蓋香料、咖啡、果汁、罐頭包裝與動物蛋白,將全面推升消費成本。食品業者正快速回應,布局新供應鏈、調整產品策略、與政府遊說緩衝,但消費者勢必感受到價格壓力,另也可能推動業者轉向人工香料與本地替代品。

未來數月,食品通膨數據與行業調整將成為觀察焦點。若上述措施持續擴大,甚至會促使更多業者尋求自由貿易協定或關稅豁免機會。

審稿編輯:林玉婷

延伸閱讀
關稅戰陰影下 台灣民生市場誰撐得住?這些食品用品恐成首波受害者!
自由貿易期待落空?台紐經濟協議零關稅後的乳品價格失控
便宜紐西蘭牛乳哪去了?免關稅也救不了的乳價成本困境

參考資料
▶FOOD DIVE, Tariffs shake up global spice mark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