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TV
Menu
食力 foodNEXT
登入/註冊
繁中
繁體中文
簡體中文
English
訂閱
您可能有興趣
大全聯
團購
銀髮友善食品
食創獎
食育力城市大調查
食驗室
食專題
大全聯來臨 食品業挫咧等!
大全聯時代來了!全聯不只搶市占、更把遊戲規則買下
全聯便宜的背後:寄售制把現金流風險全塞給廠商
上架只是入場券!全聯寄售、後扣、罰款如何蠶食品牌利潤?
最低價不一定最划算!消費者以為賺到 其實是食品業發展的風險
接軌國際新關鍵:日本食品輸出
一站式對接日本高端特色食品!「日本食品輸出展」為何是台灣買家不可錯過的採購平台?
從策展到出口:RX Japan如何打造日本食品通往全球的專業平台?
台灣琴酒品牌KK ITTEKI如何藉由日本參展 試市場、找買家、推進品牌在地化?
主打台灣水果與茶的利口酒品牌Alex & Harry 如何透過日本參展累積第一批潛在客群?
飲食供應鏈再定義:2025台
台灣手搖飲進軍國際 紅的不只珍珠!視覺系咀嚼配料成新戰場
台灣農產加工掀永續循環經濟風潮!豆渣全利用、魚骨香鬆、寵糧助攻產量調節
2025台北食品展看四大趨勢:精準營養、ESG、冷凍創新、城市品牌整合
2025食品展台灣館盛大開幕!國產農品加速邁向國際、打造安全、可追溯的國際供應鏈
六都逆襲、五星洗牌!2025
【榜單分析】宜蘭新北嘉義領軍、六都首度三城入五星!食育成為城市治理新基礎
【農業與環境】農業不只談生產、環境教育也早走出倡議!花蓮宜蘭台東穩居前段 桃園突圍而上
【教育與文化】制度夠深、教案夠廣、行動才有感!台南彰化高雄等五強突圍教學現場
【健康與營養】從吃得對到活得好!雙北領跑以飲食教育串起全齡健康治理鏈
8個創新現場 打開你對食育
你沒想過的食育這麼好吃又好玩!8個創意實踐打開全新視野
【產地共創】一包乖乖就是一片土地!讓味覺成為認識台灣物產的食育教室
【真食誠實】看得見也吃得到!樂檸用在地真食材做出最誠實的漢堡
【友善土地】讓農民被看見、有機更可親!棉花田一步一腳印種出有機日常
菜市場裡的新日常:從食育到蔬
不只是買菜!傳統市場是最接地氣的食育教室
全球10大必逛傳統市場!從倫敦到曼谷 體驗在地文化與經典美食
別只看價錢!從購物籃開始 重新認識你每天吃進去的東西
原來菜市場這麼潮!5個你沒發現的傳統市場新樣貌
食科學
食添加
無色素泰奶新上市!泰國兩大連鎖品牌拋開橘紅印象、改寫泰奶視覺定義
彩虹糖移除二氧化鈦成分!美國食品添加物監管邁向新時代?
讓食物顏色更天然!美FDA核准3款天然藍白色素
甜味蛋白是什麼?美國新創Oobli用非洲果實打造無熱量甜味劑、重新定義糖與健康的關係
食包裝
麥肯錫全球11國逾萬人調查出爐!揭露永續包裝五大真相 價格仍最關鍵
絕對伏特加推全球首款紙質酒瓶蓋 力拚全生物基包裝
大麥克不再紙盒裝!麥當勞紙盒退場、向淋膜說掰掰 每年省下萬棵樹資源
防潮防油、可生物降解!升級版環保紙餐盒瞄準2025年底歐洲上市
食加工
拉麵麵條和陽春麵、意麵、油麵有何不同?口感紮實有嚼勁的「齒切感」從哪來?
應對氣候與供應鏈雙重挑戰 瑞士巧克力巨頭百樂嘉利寶研發細胞可可
顛覆傳統薰花法!台灣研發原生植物純露薰茶技術 成本低更穩定
UV殺菌取代巴氏法?TruActive獲FDA認可 開啟生乳非熱處理新時代
食追溯
動物實驗證實肝損傷!微塑膠危機滲入日常飲食與飲品
氣候變遷威脅琴酒靈魂?杜松香氣變化挑戰品牌穩定性
AI導入食物鏈!雀巢加入減碳創新團隊 750噸剩食化作150萬餐
西莎狗糧背後的科學力!直擊瑪氏亞太研發中心打造亞洲寵物專屬配方
食科普
牛肉等級揭密!從美國Choice到澳洲M8 享受不輸日本和牛的頂級口感
從選蟹、綁蟹到宰殺清洗!活蟹處理7步驟一次搞懂
蝦仁怎麼剝最完整?從選購、保存到料理全指南
想讓料理更有層次?善用這些鮮味食材就對了!
農科技
從泥土到碳信用!日本農業新創用數據化農法打造循環價值
不打針、不用藥!幹細胞分泌物有望成乳牛天然保健新方案
從魚副產物到高蛋白蟲粉!黑水虻開啟台灣水產永續新循環
不再淘汰小公雞!美國蛋品推「人道孵化」新標章
食新聞
謠言拆解
小心詐騙集團新手法!王品集團遭冒名:小小廚師體驗是假的!
這10種食物空腹吃對胃有不良影響?幫你破除飲食的禁忌迷思
香蕉放冰箱會發黑腐爛?網傳這10種不能放冰箱的食物是真的嗎?
無端受勞動部霸凌案波及、御鼎興醬油65年聲譽受損!聲明:與謝宜容無任何關係!
國際食事
銷售下滑反攻!Beyond推出潔淨配方Beyond Ground擺脫「仿真肉」標籤
坪效超越好市多、是沃爾瑪4倍!Trader Joe’s如何用「人味銷售」逆勢突圍智慧零售
K-泡麵風靡全球!三養、農心爭搶湯底供應鏈主導權
打通膨、酸麥當勞!Chili’s靠「反通膨套餐」逆轉勝、股價三倍漲!
即時新聞
台中咖哩外送年賣破2億!foodpanda揭「咖哩三冠王」名單 米其林名店也搶進
台啤18鮮評鑑聯手名廚鄭智善!18天生啤搭配18家最鮮台味餐廳 全台名單一次看
2025台灣必比登推介名單出爐、首納新北、新竹縣市!7城144家餐廳入榜、37家新上榜
2025食創獎「年度十大創新美味新品」票選開跑!40項創新熱門話題商品等你投票助攻!
安心消費
美方要求撤標示、放寬萊劑!消基會示警:別拿健康換關稅、資訊透明是民主底線
北市驗出3件花生製品黃麴毒素超標 知名新竹福源花生醬也違規!
學校午餐改用可溯源履歷米!每公斤19.6元 農糧署補貼價差
橄欖油價飆歷史高點!氣候變遷、詐欺風險掀全球食安危機
食事追蹤
國際得獎在台卻違規?台灣巧克力標示法規如何成為創新絆腳石?
從碳水到蛋白質配置 日清、雀巢如何迎戰GLP-1減重商機?
支持台灣午仔魚、媽咪廚房「午麵二魚」試吃心得大公開:魚麵的鮮美滋味讓人讚不絕口
延長健康壽命不是口號!食品業如何成為高齡生活推手?
產業動態
八方雲集上半年淨利3.88億元年增31% 美國市場展店數年增33%
迎接50週年!從減碳、淨山到玻璃再生 台灣保樂力加以三階段行動深化永續承諾
尊重生命的餐桌!「常不輕Dandelion」以四季蔬食從關渡走向世界
千萬營收背後的歪果重生計劃:果嶼如何讓小農次級品再進市場
食生活
健康營養
吃對比動多更重要?研究揭低加工飲食才是減重關鍵!
學理財更要學投資健康!解密「UC-II®」行動力健康最佳投資標的
控制熱量卻傷發育?研究發現甜味劑阿斯巴甜恐干擾青春期
別拿魚油當靈藥!過動症治療仍需專業介入、錯過黃金期恐延誤病情
飲食文化
車仔麵怎麼點最道地?從選麵到選餸打造你的專屬港味!
雲吞藏麵下、湯底要「吊」!香港雲吞麵的湯底學問與「爽」口文化
韓國傳統酒躍升文化新寵!結合科技與旅遊 如何讓市值3年翻倍?
橫須賀海軍咖哩的誕生:日本人如何愛上曾嫌棄的「臭咖哩」?
在地創生
2025花蓮精品咖啡評鑑揭曉!泥妲咖啡、何留咖啡獲特等獎
翼豆翻轉部落未來!返鄉青農張豪傑打造SALAMA智慧農場推動原民創生
【食物設計】用一口風土料理打開文化感知力!津和堂用地方滋味開出教育新視野
【在地創生】讓土地說故事、地方有品牌!三小市集用教育與選物實踐農業的多元可能
美味食勢
【懶人包】還在煩惱七夕情人節吃什麼大餐?浪漫功略一次告訴你!
【懶人包】中秋節只送月餅太無聊?從經典到創新禮盒預購優惠一次看
全球63國同步慶生!日出茶太20週年推限量盲盒 抽中白金版免費暢飲一年
每10秒賣出1顆!北海道小樽洋菓子舖LeTAO奇蹟雙層起司蛋糕 台北101快閃限時開張
節氣飲食
木質調的春蜜上市!台灣原生水錦樹「紅柴蜂蜜」風味濃郁又帶有肉桂茶香
從建材轉變成太巴塱特色料理!花蓮箭筍正當季 一起用味覺了解當地文化記憶
高維生素C、鈣質和膳食纖維 !國產柳橙4月前都吃得到 3大挑選步驟報你知!
秋天到 柿子也黃了!澀柿、甜柿該怎麼挑?
食農教育
從香草田到潮間帶!灃食教育基金會一日食育營體驗上山下海
夏威夷打造永續校園食農系統 2030年校餐3成採用本地食材
三明治世代也該被好好對待!桂冠推「孝道工作坊」從餐桌修復家庭關係
新北「野菜學園祭」開展!五感體驗結合永續 展現五星城市食農實力
食專欄
食品科學
減脂、控糖、促代謝的潛力股!斐濟果為何引起營養界關注?
健康風潮推動零糖啤酒!揭開低熱量啤酒背後的3大釀造祕密
腹瀉脹氣找不到原因?試試低FODMAP飲食減緩腸胃困擾
你每天吞下多少塑膠?研究:嚼口香糖最多釋出600顆微塑膠!
醫學營養
咖啡也能防腎結石?營養師揭4大飲食原則降復發風險
便秘好困擾?中醫花草茶助攻 解決「卡關」窘境
喝茶沒事、吃綠茶萃取物要當心?專家解讀肝毒性風險
代謝症候群快篩「1粗2高2異常」!8類高危族群+飲食逆轉法一次看
漁農畜牧
【食聞】2022花蓮食農博覽匯聚食農經驗 落實向下扎根
【食聞】大榮花園有機玫瑰救生態 打造友善無害環境
【食聞】木日光推廣柚香文化 與點心大廠乖乖合作發揚食農之光
【食聞】宇還地有機農場從科技圈回歸土地 實踐科技農夫夢
產業創新
甜點永續信任危機!近6成台灣消費者質疑餅乾蛋糕品牌有漂綠嫌疑
社群爆紅甜甜圈兩樣情!為何GooDonut圈粉、i’m donut卻翻車炎上?
造型雞蛋糕、聯名車輪餅!品牌如何用傳統小吃玩出新創意
稅能載舟亦能覆舟:免貨物稅能降價嗎?無糖飲料政策背後的品牌策略與結構博弈
飲食文化
海藻不只是配角!日本如何打造新一代海洋蔬菜食文化?
小年缺豆、大年斷鏈?台灣咖啡市場正在被空窗拖垮的隱形風險
顛覆烈酒印象!日本「大風」燒酎以紅茶調飲席捲低酒精潮流
3便士漲幅救不了英國校餐縮水危機!炸魚條計畫如何用混獲魚填補財政缺口?
食力特派
【食・大人物會客室】酥!一咬就心動:福利麵包 × 水根行的創新聯名實驗
【食・大人物會客室】從現烘現煮到即溶創新:CAMA CAFE 如何打開咖啡新局
從庶民小吃到精緻品牌!筵饕食品如何打造冷凍滷味新市場?
【投書】一場沒菜可吃的風險!學校午餐背後的農業挑戰與天災衝擊
食驗室
Facebook
Twitter
line
醫學營養
林世航
輔大營養科學系,台灣大學食品科技研究所碩士、博士班,營養師高考榜首,大專院校營養學講師,好食課創辦人。
56
文章
HOME
食專欄
專欄作家
Featured Sections
專欄文章
嬰兒奶粉怎麼選?不是只要DHA越多就越好!
2019/11/01
DHA對於嬰兒腦部發展扮演重要角色,然而DHA分子極為不穩定,因此應讓寶寶攝取抗氧化營養素來穩定DHA,而RRR-維生素E即為良好的抗氧化營養素,能幫助DHA發揮功用。
吃太多海鮮會痛風?到底痛風患者該如何注意飲食選擇?
2019/10/12
在台灣約有1.2%的人罹患痛風,痛風發作起來令人難受,研究發現食用肉類和海鮮會增加罹患痛風的風險,而即便是低普林的含糖飲料也與痛風息息相關。
抗癌、抗發炎?新興輔助營養食品「褐藻醣膠」到底是什麼?
2019/08/31
以目前癌症輔助的營養品而言,最常見的就是高蛋白質,增加病患的營養;胺基酸,例如麩醯胺酸,協助組織的修復;而多醣體–褐藻醣膠,則能達到調節免疫力及抗發炎效用。
有脂肪肝怎麼辦?學會3原則,減脂沒這麼困難!
2019/08/28
脂肪肝是目前常見的問題,有些研究發現脂肪肝比例可達10%,甚至在肥胖族群,脂肪肝比例會達到50%以上!這更進一步增加肝臟病變風險。這些警訊主要原自生活與飲食型態的問題!把握這3個原則,包準你改善體脂和脂肪肝!
如何維持高營養母乳量?營養師教你正確的發奶三原則!
2019/08/26
你知道每年的8月1日到8月7日是國際母乳哺育週嗎?2019年宣導主題為「增能家長,啟動哺乳(Empower parents、Enable breastfeeding)」,強調伴侶、家人、職場與社會的支持都能改善與營造促進母乳哺育的環境。
為什麼「無糖」鮮奶和優酪乳的營養標示中還有糖?
2019/08/06
鮮乳、優酪乳等乳品類本來就含有乳糖,即便不額外加糖,法規規定營養標示的「糖」是「單醣」和「雙醣」的總和,這就會讓乳製品的糖不為0。
男性補充B群會提高肺癌風險?你該注意的是劑量!
2019/07/22
網路上流傳男性補充B群會大幅提高40~50%的肺癌風險,但維他命B群其實有很多種,不能一以概之。研究也顯示吃單錠或綜合補充錠的致癌研究結果也不同。
早餐喝鷄精配超商茶葉蛋真的能讓上班好精神嗎?
2019/07/17
知名的鷄精品牌與便利商店合作,推出了「鷄」精+茶葉「蛋」的搭配,號稱可以幫助上班族提振精神,但這樣的搭配真的符合早餐的需求嗎?聽聽好食課林世航營養師怎麼說!
網傳7成牛奶被驗出禁藥,是錯誤的舊聞再起!
2019/06/20
謠言滅不盡,Line分享又生!最近Line瘋傳著台灣有七成的牛奶被驗出禁藥,而且為了增加可信度,Line訊息還附上了新聞的Youtube連結。但是真相到底是什麼?
吃糖會過動?食品添加物不全是壞蛋,怎麼挑才是重點!
2019/06/12
食品添加物並非全然有害,一味的減少食品添加物可能大幅提高了微生物污染的機會,衡量其必要性與添加量非常重要。但對於兒童至關重要的成長階段,建議選擇少添加的食品,Clean Label是值得參考的指標。
攝取過多鹽份真的會「鹹死」!怎麼做才能讓孩童鈉中毒憾事不再發生?
2019/06/02
在2019年時,俄羅斯傳出一起駭人的案件,有一位保母因為不耐照顧的2歲男童不斷吵鬧和不乖乖吃飯,為了懲罰男童,就在餵食的熱粥中加入了約50克的鹽,害得男童被鹹死!撇開惡意殺人,相信許多爸媽也在思考小孩子到底要吃多少鹽?就讓好食課營養師從這起案件解析給你聽吧!
咖啡會「利尿」,所以喝多會「脫水」?真的嗎?
2019/05/30
學者認為短期間攝取大量咖啡會有利尿或水分負平衡的狀況。不過在正常的咖啡飲用習慣下,咖啡是不至於導致利尿和脫水的問題。
每天8杯水真的必要嗎?讓營養師告訴你要喝多少水!
2019/05/22
每天要喝多少水呢?實際上在不計汗液流失的狀況下,我們1天要補足1050至3100毫升的水才能維持水分的平衡,不過水的來源有很多種,如果可以從飲品中獲得其他營養素、不會有其他的身體負擔,任何形式的飲用水都是可以接受的。
羊到底為什麼有羊騷味?怕的話挑這種標章的羊肉準沒錯!
2019/04/14
羊肉的騷味因品種、性別、閹割與否、飼料、部位等而有差異,購買前需要詢問清楚,或者認明中華民國養羊協會認證的國產羊肉即可買到好吃無騷味的羊肉。
上班、上學心情總是很鬱卒?吃對早餐才快樂!
2019/03/11
研究顯示不吃早餐,除了生理上的健康風險以外,也會有很多心理上的問題;但選擇也是一大問題,高油的早餐型態會造成後續很多慢性病,而研究指出男生的開心程度和選擇高碳水化合物的早餐有關。
喝咖啡怕骨質疏鬆?喝拿鐵是個好方法!
2019/03/06
許多人都以為喝咖啡會骨質疏鬆,但經過分析化學分子的反應作用及鈣質吸收機制,結果顯示咖啡的草酸與咖啡因不至於影響鈣質吸收,重點在於有沒有攝取足夠鈣質或乳製品,因此喝拿鐵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圓鱈、龍鱈、冰島鱈魚、扁鱈⋯⋯ 竟然都不是真鱈魚?
2019/02/13
市面上的圓鱈、龍鱈、冰島鱈魚、扁鱈、阿拉斯加鱈魚等等,其實都不是鱈魚,民眾可能除了要追求這些食品正名外,我們更需要加強食品教育,讓民眾了解鱈魚是什麼。
如果當年有亞硝酸鹽,杜甫可能就不會那麼早死
2019/01/25
2016年世界衛生組織將加工肉品列於第一級致癌物後,大眾嚴重擔憂亞硝酸鹽的致癌問題,但亞硝酸鹽卻是防止肉品產生肉毒桿菌毒素的重要成分,因此不需一味渲染亞硝酸鹽的恐怖,而是改變烹調方式來降低風險。
麻辣鍋的靈魂!辣味的機制到底是不是「痛」覺?!
2019/01/06
過去總是認為辣是「痛覺」,但實際上與「痛」的感覺還是有些不同,「辣」其實是綜合的感覺,可以再大略細分成3種感受。
改善心血管疾病又預防失智,地中海飲食被選為全世界最健康的飲食
2018/12/27
在料理時若將馬鈴薯放冷,馬鈴薯中的澱粉會凝聚變成不容易消化吸收的抗性澱粉,可以降低約30%的升糖指數,穩定血糖、改善血壓、血脂,再加上質軟的特性,是非常適合樂齡長輩食用的食材。
找回年輕時的思緒,心智飲食有助降低阿茲海默症的發生風險!
2018/12/11
心智飲食的重點,主要在於認知功能的改善或延緩退化,由於是從得舒飲食與地中海飲食而來,心智飲食在許多營養特點上類似此兩種飲食。
雞精可以增強免疫力!這有科學根據嗎?
2018/12/02
曾有營養師認為雞精就是「胺基酸」或是濃縮雞湯,怎麼會增強免疫力?然而,依照健康食品認證的實驗結果,可以發現其實某些雞精還是具有免疫調節的功效,而且一瓶的劑量就有功效!
堅果好處多!研究發現能降低心臟病與疾病死亡風險
2018/10/24
根據研究顯示,發現經常吃堅果的族群,心血管疾病和心臟病的死亡風險分別下降25與29%,因此適量的吃堅果可以促進我們的心血管健康,但要注意堅果的攝取量每天只要一份就夠囉!
加碘的食鹽是台灣第1個營養添加強化的產品!
2018/09/11
碘最主要的食材來源為海帶、海菜等,其他的食材含量都不多,這也是導致內陸地區常出現碘攝取量偏低的情形,因此在許多國家皆有規定在鹽中添加碘,避免碘攝取不足的問題。
一次搞清楚!萃取、濃縮、還原是什麼?
2018/09/08
「萃取」是把原本食材中的物質溶到水中,變成飲品;「濃縮」是把水去除,減少後續運送儲存的問題;「還原」是把移除的水分全部或部分加回去。
玻尿酸只能用打的?用吃的也能保濕皮膚、保養關節!
2018/08/29
2016年東京大學以不同分子量的玻尿酸餵食實驗鼠發現,玻尿酸並未被人工胃液或腸液破壞,但會被腸道細菌作用後分解成小分子的寡醣類物質,吸收進入血液後可以轉移皮膚。
「健康」的椰子油是毒藥還是解藥?
2018/08/27
椰子油以飽和脂肪酸為主,佔了90.3%。目前對於低密度膽固醇(壞的膽固醇,LDL)研究並不確立,有些研究發現會增加LDL,有些則發現不會,而確實有研究發現攝取椰子油會增加高密度膽固醇(好的膽固醇,HDL),但這也不代表椰子油就有助心血管健康。
【謠言拆解】冰磚奶的恐懼行銷,一次看穿還原乳的迷思
2018/08/08
前陣子在PTT八卦版上有一篇關於冰磚奶的文章鬧得沸沸揚揚的,而接下來又有多家傳媒撰寫了冰磚奶的爭議,也有臉書粉絲團轉貼了這個新聞後,和大家說廠商都是非常黑心
低溫烹調的舒肥法,能殺死細菌嗎?
2018/08/07
針對舒肥的食安問題,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疾管局為舒肥餐廳訂定食品安全操作綱領:在55度C的舒肥烹煮下要達到6.5個D值的殺菌效果,肉加熱至55度C後至少需要維持89分鐘,若是60度C的舒肥則僅需要9分鐘。一般在家裡以舒肥烹調的時間起碼1小時,甚至達到 2小時,若是將溫度設定60度C,這樣的烹調時間對於殺死絕大部分的細菌是綽綽有餘的。
想靠保健食品變漂亮?有可能!但⋯⋯
2017/08/02
美膚保健素材千百種,膠原蛋白、維生素C、多酚類、GABA就是最常見的4種,查過資料再購買才能買到最好的產品,也不會花冤枉錢買到無效的產品!
「菜熱熱的不能放冰箱,菜會壞掉!」,冷藏隔夜菜的5大迷思,你中了哪幾個?
2017/07/18
菜熱熱的不能放冰箱,菜會壞掉!」 「隔夜菜不能吃,會有致癌物!」 「雞蛋不能放冰箱門,開開關關容易壞!」
採取低碳水飲食前 你該知道的事情
2017/06/30
當我們長期的醣類攝取不足時,會促使脂肪代謝朝向酮體生成的路徑,可以快速代謝脂肪,因此許多人減肥或者重量訓練者,會想採取斷絕澱粉的飲食法讓體脂率快速減低。近年來開始出現教導如何攝食斷「糖」飲食的書籍,亦有醫師認為酮體的生成是人類天生的機制,用以保護能量不足的我們,也提出一些臨床文獻佐證,指出不吃澱粉也不會酮酸中毒。
我們錯怪了棕櫚油嗎?用科學來破解迷思吧!
2017/05/08
迷思一、棕櫚油只能拿來做肥皂,除了少數東南亞和非洲國家以外,棕櫚油是不能被作為食物油?
營養師告訴你:膠原蛋白護膚三大功效
2017/04/01
許多人對於膠原蛋白有著很深的誤解,總以為膠原蛋白吃了無法吸收,所以我在前一陣子的撰文《膠原蛋白沒效嗎?營養師教你挑到最有效的膠》中,引述了許多研究以解釋膠原蛋白需經過水解和酵素處理後,達到胜肽級才能被人體吸收,而且有特別指出人體主要吸收的是含有Hyrdoxyproline(Hyp)的二肽分子,這樣的結果可以破解一些對膠原蛋白的不了解。
膠原蛋白沒效嗎?營養師教你挑到最有效的膠
2017/03/17
膠原蛋白是人體結締組織中重要的蛋白質,屬於纖維蛋白,廣泛存在皮膚、關節、牙齦等部位,大約占蛋白質總量的25~35%,人體重量的6%。在人體扮演著黏合、支撐的重要角色。
膠水黏的重組肉?別傻了,不是你想的那樣!
2017/03/09
物美價廉的銅板美食,造就了重組肉的盛行!貴的東西不一定有好貨,但是便宜一定沒好貨!台灣人對於俗又大碗、物美價廉的銅板美食非常執著,一塊夜市牛排便宜一點百元就有,不到百元的小火鍋也到處都是,所謂羊毛出在羊身上,就是這樣的餐飲文化讓業者食材成本無法提高,餐廳的食材成本頂多只有售價的3~4成,小火鍋的食材成本只有30~40元,怎麼可能用好料呢?接下來以一個早餐店漢堡肉作為例子,來讓你知道餐飲業有苦難言的秘密。
身為食品營養人,我驕傲
2017/03/06
過去很少寫職涯文章的我,因為收到《食力》的詢問,有位高中生嚮往進入食品科學系,但是家人認為未來找不到工作因此表示反對,所以我覺得應該要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為什麼願意踏入「食」的職涯,「食」的未來,也讓許多對「食」相關科系有興趣的高中生與大學生們作為參考。
冷泡茶與熱泡茶到底差在哪?
2016/12/05
台灣茶聞名世界,不論凍頂烏龍茶、文山包種茶、日月潭紅茶等,常都是觀光客的伴手禮。台灣人也喝很多的茶,從早年的茶文化,到現在的手搖茶飲世代,都顯示茶與台灣社會具有密不可分的關係。過去已經有非常多的研究發現茶本身含有多種的營養物質,像是兒茶素、其他多酚類物質、維生素C等,但是茶的泡法百百種,要怎麼泡才最營養呢?
生理痛的救星?食用初榨橄欖油或許有助減緩經痛
2016/10/06
女性在生理期時容易有經痛的困擾,有相關研究指出,初榨橄欖油中有類似於止痛藥中Ibuprofen消炎止痛的成分,實際仍待更多的研究證實。
麵包的地雷,你踩到了嗎?
2016/09/18
台灣人非常喜歡吃麵包,從經典的紅豆麵包、肉鬆麵包,到近年的歐式麵包。麵包的便利性也讓忙碌的現代人有個填飽肚子的選擇,因此造就了居高不下的麵包產值。根據2015年的媒體報導,台灣一年的麵包商機高達1000億,而全台的麵包數也將近萬家!但是,將麵包當主食好嗎?這些好吃的麵包健康嗎?
食科專家解析手搖茶飲配料四大常見問題
2016/08/31
手搖茶飲配料有許多可留意的要點,包含注意食材的處理與清潔以避免細菌超標、配料的保存溫度、是否有違法添加物、選購前可觀看店家的檢驗報告證明,不論是消費者或製作店家都應留心。
糖稅該徵嗎?台灣人該重視含糖飲料的問題了!
2016/08/30
肥胖是各國衛生單位最頭痛的健康問題,而罪魁禍首當然就是高熱量的食物。所以近5年來世界各國開始以稅制作為手段,對肥胖宣戰。首要戰犯就是高熱量的含糖飲料與零食,2011年丹麥針對高油脂食物與法國針對高熱量飲料開徵肥胖稅,2012年的紐約市長彭博擬禁售大於16盎司(約480毫升)的含糖飲料,2013年墨西哥也對含糖飲料徵收每公升10%的稅。
讓你一覺不醒的助眠水 到底是什麼神奇東西?
2016/08/21
這幾天日本可口可樂上市了一款很有趣的商品(Glaceau Sleep Water),號稱讓人喝了一覺到天亮的瓶裝水,也有網友表示喝完後很快就入睡,起來時候發現床鋪整齊,但自己卻全裸躺在床下,這強大的效果讓網友紛紛表示,該不會會被拿來犯罪吧!不過以我看來,感覺這款產品應該不至於有這麼誇張強大的效果,所以,這次好好來談論一下這隻神奇的產品的神奇物質。
市售營養品該怎麼吃、怎麼選?
2016/07/06
當邁入老年或者罹患特殊疾病時,往往都會很茫然,除了遵循醫囑吃藥之外,很多人會追求商業營養品,但是民眾的食品營養知識不足情況下,很容易病急亂投營養,選擇錯的營養治療方針,吃不足或者吃過多,都可能會導致疾病惡化!市售營養品和傳統型態的餐食一樣,都能夠給予病患均衡充足的營養,但是,現在的外食生活很難允許每餐都自備餐食,也很難只為了一位生病的家人,特別煮一人份的餐食。
農藥零檢出,未檢出,燕麥好毒!?
2016/05/29
食品藥物管理署公布了市售燕麥的抽檢報告(連結),其中抽樣了36件燕麥片,其中有10項樣品檢出了農藥嘉磷塞,大約有28%的不合格率,因為台灣的燕麥不得檢出嘉磷塞,所以會依食安法裁罰,且會下架回收,共有62公噸的燕麥片須回收。
怎樣吃泡麵才…稍微健康?
2016/05/13
高雄某高中的營養午餐中,營養師設計了以炒泡麵為主食的韓式部隊鍋,而這道料理被學生誇大後引起軒然大波。泡麵常常被民眾認為是不健康的,確實,泡麵的高油、高鹽、低纖維等等特性,甚至也有調味料致癌、吃多了會變木乃伊等謠言,因此泡麵常被大家分類在垃圾食物。
三個理由講清楚為什麼全素者會有鐵不足的風險
2016/04/28
台灣的素食人口越來越多了,根據統計已經是全世界第二名!但是素食常常會出現一些飲食上的問題,比如說蛋白質營養不夠、鈣質吸收不良、鐵質吸收不良、維生素B12不足等等的疑慮,所以今天用三個理由來說明為什麼蔬菜不是好的鐵質來源!
喝全脂牛奶可以減肥!實情真的是這樣嗎?
2016/04/12
今天大家應該都有看到這一篇新聞: 我們其實要喝全脂牛奶!全脂牛奶不容易發胖也可以降低糖尿病風險! 台灣牛奶的攝取量真的非常的低,人年均消費量將近是全球平均消費量的1/2而已,先前的調查發現不到2成的民眾有攝取足夠的牛奶,而且台灣有很多人對牛奶有些誤解,無論是鼓吹喝牛奶還是鼓吹不喝的都有許多謠言存在,所以今天就來針對這篇文章來寫點科學上的根據和營養師的建議,避免大家對牛奶又多了些誤解!
無麩質飲食,你有必要吃嗎?
2016/03/24
近年來,無麩質飲食席捲了歐美,許多產品標榜了無麩質,而國內也出了許多本翻譯書闡述無麩質飲食的健康養生書,但是我們真的需要無麩質的飲食嗎?
血壓患者飲食減鹽就行了嗎?小心,食品裡鈉無所不在!
2016/02/26
鈉,是我們人體所需要的一種礦物質,廣泛存在各種食物中,吸收率非常高。根據衛生福利部建議,成年人每天可以攝取2,400毫克的鈉。而民眾普遍能認知到每天都吃太多鈉,但你知道台灣民眾吃了多少鈉嗎?
大吃特吃後吃減脂產品能立即見效嗎?
2016/02/10
過年時節到了,大家大吃特吃之後,都想要回到年前的身材,除了節食以外,台灣人非常瘋保健食品,但你真的懂保健食品嗎?還是照著廠商精美的廣告、銷售員誘人的話術
認識植物性鈣質:豆漿、綠色蔬菜補鈣效果比牛奶好?
2016/01/19
鈣質,幾乎是全世界都攝取不足的營養素,根據國民營養調查,成年人每天僅攝取約600毫克,以建議量1,000毫克而言,僅滿足了6成。然而,美國成年人皆有攝取到800至1000毫克,顯現台灣的鈣質攝取狀況真的並不好!
【謠言破解】大骨燉湯會含鉛?一天喝超過500碗才需擔心
2016/01/04
正常的豬體內是不會有鉛的。豬肉裡的鉛,往往是來自於餵食的豬飼料裡被鉛污染,豬長期大量食用後,累積在肉骨裡面。
豆漿大豆異黃酮迷思大破解
2015/12/29
黃豆是華人不可或缺的食物之一,我們的飲食環繞著沙拉油、豆漿、豆腐等豆製品。近年來,針對黃豆的研究越來越多,對於黃豆的營養價值和功效也日趨重視,其中所含的大豆蛋白、大豆異黃酮和大豆卵磷脂更被稱為大豆黃金三角營養素。
食材中的膠原蛋白,真有效嗎?
2015/12/14
女性市場中,絕對不會淘汰的就是嫩膚美白產品!其中,民眾最深信的莫過於膠原蛋白的功效!膠原蛋白在保健食品產值中,長期佔有一席之地,也因為膠原蛋白非常熱門,許多傳統食品、料理也紛紛宣稱其富含膠原蛋白,能夠讓青春永駐,吸引消費者目光與購買。
吃芭樂可減少香腸毒素含量!?蔬菜裡的亞硝酸鹽比香腸多?
2015/11/13
新聞報導「一顆芭樂分解18根香腸毒素」,台大食品科技研究所博士班,營養師林世航分析亞硝酸鹽與食物的關聯性,提醒大家不要過度妖魔化食品添加物,也不要過度神話食物的營養素。
分類精選文章
甜點永續信任危機!近6成台灣消費者質疑餅乾蛋糕品牌有漂綠嫌疑
儘管9成台灣消費者希望有更多永續產品選項,實際購買行為卻受資訊不足、價格高與品牌落差影響,形成「價值行動差」。尤其包裝餅乾與蛋糕類別在永續表現落後,遭遇過度包裝與漂綠質疑。品牌若能以誠實溝通、包裝創新與供應鏈透明度回應消費者期待,將更具競爭力。
社群爆紅甜甜圈兩樣情!為何GooDonut圈粉、i’m donut卻翻車炎上?
日本知名甜甜圈品牌i’m donut於2025年7月4日插旗台灣,開幕首日雖吸引大量排隊人潮,卻因現場管理混亂、購買體驗不佳,引發民怨與負評浪潮。相較之下,藝人阿Ken創立的GooDonut則以清楚規範與誠懇態度贏得好感,成功為品牌豎立正面聲量。
造型雞蛋糕、聯名車輪餅!品牌如何用傳統小吃玩出新創意
雞蛋糕與車輪餅不再只是街頭小吃,透過造型創新與跨界合作,正成為品牌體驗行銷的新舞台。從昆蟲館的「雞母蟲」雞蛋糕、時尚品牌的土星造型,到卡比車輪餅與在地文化符號,這些可愛又具話題性的產品,結合節慶活動與社群分享,能瞬間吸引目光、加深品牌連結。關鍵在於「好看、稀缺、故事感」,讓平價小吃也能化身品牌的吸睛利器。
稅能載舟亦能覆舟:免貨物稅能降價嗎?無糖飲料政策背後的品牌策略與結構博弈
2025年8月5日立法院三讀通過《貨物稅條例》修正案,將罐裝無添加糖飲料納入免稅範圍,政策目標是鼓勵健康飲品消費。文章從古代稅制、台灣歷史稅制演變,到裕隆關稅保護、紐西蘭鮮奶零關稅案例,剖析稅收如何成為政府調控市場、塑造價格與消費結構的核心工具,並反思健康政策的實際影響與市場反應。
【食・大人物會客室】酥!一咬就心動:福利麵包 × 水根行的創新聯名實驗
在傳統口味與新潮體驗不斷碰撞的時代,福利麵包與水根行兩個經典品牌,大膽嘗試跨界合作,推出創新產品——「藤椒肉鬆桃酥」。這款點心不僅結合桃酥的香酥與肉鬆的鹹香 ,更以藤椒提味創造記憶點 ,滿足年輕世代對風味層次與話題性的追求 。福利麵包與水根行攜手將傳統點心與肉鬆加工品帶出既有框架 ,共同創造嶄新的味覺體驗,這也反映出台灣食品產業,正積極透過品牌聯名尋求突破與品牌年輕化的強烈企圖心 。
健康升級、情感共鳴、永續價值!2025台灣FMCG成長關鍵曝光
市場研究機構Worldpanel發布《2025台灣品牌足跡報告》,揭示FMCG食飲品與家用品市場的三大趨勢:健康升級、情感連結與永續價值。樂事、桂冠、御茶園、舒潔等品牌代表分享對應策略,包括開發健康產品、加強場景體驗與價值感溝通。
編輯選文
顛覆烈酒印象!日本「大風」燒酎以紅茶調飲席捲低酒精潮流
AI導入食物鏈!雀巢加入減碳創新團隊 750噸剩食化作150萬餐
2025食創獎「年度十大創新美味新品」票選開跑!40項創新熱門話題商品等你投票助攻!
大全聯時代來了!全聯不只搶市占、更把遊戲規則買下
火山披薩誰發明?達美樂告必勝客抄襲、必勝客駁無識別性
話題零食、調理包等最夯新品免費試吃每月上線!加入《食力》會員換學分搶試吃 你還沒報名?
權威評審團坐鎮!飲食產業奧斯卡獎「2025年食創獎」徵件至9/1、快報名讓世界看見你!
訂閱電子報
訂閱
註冊成為會員
Home
食專題
大全聯來臨 食品業挫咧等!
接軌國際新關鍵:日本食品輸出
飲食供應鏈再定義:2025台
六都逆襲、五星洗牌!2025
8個創新現場 打開你對食育
菜市場裡的新日常:從食育到蔬
食科學
食添加
食包裝
食加工
食追溯
食科普
農科技
食新聞
謠言拆解
國際食事
即時新聞
安心消費
食事追蹤
產業動態
食生活
健康營養
飲食文化
在地創生
美味食勢
節氣飲食
食農教育
食專欄
食品科學
醫學營養
漁農畜牧
產業創新
飲食文化
食力特派
食驗室
登入/註冊
Facebook
Youtube
LINE@
×
登入/註冊
Facebook登入
Google登入
記得我
重寄認證信
|
忘記密碼?
登入
還不是會員嗎 ?
立即註冊新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