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TV
Menu
食力 foodNEXT
登入/註冊
繁中
繁體中文
簡體中文
English
訂閱
您可能有興趣
銀髮友善食品
拉麵
團購
食創獎
食育力城市大調查
食驗室
食專題
菜市場裡的新日常:從食育到蔬
不只是買菜!傳統市場是最接地氣的食育教室
全球10大必逛傳統市場!從倫敦到曼谷 體驗在地文化與經典美食
別只看價錢!從購物籃開始 重新認識你每天吃進去的東西
原來菜市場這麼潮!5個你沒發現的傳統市場新樣貌
免關稅 鮮乳也不降價 台
自由貿易期待落空?台紐經濟協議零關稅後的乳品價格失控
便宜紐西蘭牛乳哪去了?免關稅也救不了的乳價成本困境
紐西蘭冰磚奶進口暴增、6年飆破萬噸!國產鮮乳如何守住手搖與咖啡戰場?
近6成消費者買乳先看售價!Y世代重口感、X世代挺品質
超高齡社會餐桌荒漠化! 銀髮
銀髮飲食商機是泡影嗎?500億市場喊很大 468萬長者餐桌卻還是空的!
【政策框架】銀髮友善食品市場還未打開 食材使用變成挑戰
【市場推廣】標誌辨識度、消費者認知皆不足!連銀髮族都不知道自己需要吃?
【供需不平衡】商機看得到但難觸及!投入技術和成本高 廠商觀望者多
飲食團購市場該進還是退?
社群驅動團購商機更熱!從網紅、團媽到通路都在開團 團購紅利還在嗎?
食物為什麼是團購熱銷品?飲食剛性需求如何藉由團購滿足?
想精準切入食品團購市場、打造銷售新渠道?先掌握選品和定價策略
開團數越多越好嗎?「食好鬥相報」的人性結合團購模式怎麼操作?
永續趨勢是推力而非阻力!台灣
農畜產業不能再迴避的3大痛點:碳排放、用藥殘留、廢棄物污染
【用藥殘留】濫用抗生素問題未來25年恐滅近4千萬人!減抗須從占全球用量逾7成的農畜產業開始
【廢棄物污染】台灣年平均產出240萬公噸畜產廢棄物!去化管道與量能若不擴充 污染源將威脅環境與健康
【碳排放】放棄吃肉、降低食物里程不是減碳的終極解答!農畜生產應從土地吸碳加強「碳捕捉」
2024食創獎展現綠色供應鏈
正面迎擊飲食未來的挑戰 台灣飲食產業奧斯卡「食創獎」凝聚產業創新能量
【評審團大獎】把今天的高標當成明天的普標!大成益活雞透過垂直整合跟上國際無抗飼養趨勢
【最受消費者喜愛大獎】最簡單的食材就是最重要的主角!傘下有仁「薑母ㄚ菇菇湯」將本土食材的美味極大化
【年度10大美味新品】如何從每年破7000個新品中突圍?體察消費需求變化 跳脫既有框架加速研發
食科學
食添加
彩虹糖移除二氧化鈦成分!美國食品添加物監管邁向新時代?
讓食物顏色更天然!美FDA核准3款天然藍白色素
甜味蛋白是什麼?美國新創Oobli用非洲果實打造無熱量甜味劑、重新定義糖與健康的關係
從珍稀松露到減糖救世主!「蜂蜜松露甜味劑」問世 天然高甜無熱量、有望2026年全球上市
食包裝
環保訴求不夠賣!麥肯錫建議品牌設計永續包裝要注意這4件事
全球首創「自打包起司」!雀巢起司把乳清變包裝 吃完連袋子都能分解!
別讓回收變危機!英國食安機構警示海洋塑膠不宜作為食品包裝
KIND能量棒啟用防潮防氧紙包裝!2030前實現全面可回收承諾
食加工
降低雜味、萃取更快!茶改場開發「破壁+濕裁切」雙技術、提升30%萃取率
自動化切牛、AI算產率!嘉吉斥資9千萬美元打造未來牛肉工廠
從植物蛋到30克高蛋白綠豆粉!Eat Just用植物科技打造純素機能新選擇
植物肉也能啃骨頭!Juicy Marbles推出「可食肋排」重現排骨儀式感
食追溯
一株葡萄樹只釀一杯酒、年產僅10萬瓶!伊更堡貴腐酒為何貴得有理?
可可荒帶來的永續轉機:食品業如何以替代原料重塑巧克力的未來?
熊蜂減少冬眠提早開工 花蜜不足築巢恐失敗
防止進口乳混充國產乳!畜試所已找到檢驗方法以確保產地資訊正確性
食科普
光臘樹黃金花粉是什麼?富含18種胺基酸與天然維生素、營養補給的新選擇!
讓料理看起來更好吃!9招擺盤技巧展現主廚級美感
為什麼甜點也要加鹽?從炒菜到烘焙都受用的鹽味平衡學
一瓶上萬的香檳王竟是修道士失手釀出來的?
農科技
提升百香果保鮮力!幾丁聚醣覆膜技術抑菌、減重損、拉長銷售期
哈密瓜新品種「卡蜜拉」攻克氣候挑戰!一年兩收、每斤飆破150元
突破檢疫壁壘!蒸熱與冷藏技術助台灣芒果與番石榴進軍歐盟市場
台灣蚵仔好吃有科學根據!風味、鮮度、口感全勝進口牡蠣
食新聞
謠言拆解
小心詐騙集團新手法!王品集團遭冒名:小小廚師體驗是假的!
這10種食物空腹吃對胃有不良影響?幫你破除飲食的禁忌迷思
香蕉放冰箱會發黑腐爛?網傳這10種不能放冰箱的食物是真的嗎?
無端受勞動部霸凌案波及、御鼎興醬油65年聲譽受損!聲明:與謝宜容無任何關係!
國際食事
歐洲零食年銷破2.3兆台幣!最少加工品類成最大黑馬
美國新創Javvy從電商爆紅!無糖高蛋白咖啡打進美國連鎖健康超市!
美國首例細胞海鮮通過FDA認證!不靠捕撈與養殖的鮭魚正式上桌
連雞蛋都能安全送達!沃爾瑪無人機配送擴至百店、打造零售業「最後一哩」配送新標準!
即時新聞
2025綠竹筍評鑑出爐!全國90位筍農角逐「筍王」 冠軍由三峽、新店農友奪下
【食聞】「Smart Eating・Green Living」2025台北國際食品系列展 6/25~6/28五展合一開啟產業新視野
首屆新北觀光美食金獎大賞出爐!台菜名廚王永宗「宗舖師」奪十大名廚肯定
農業部獎勵高中生從農方案 每年最高3萬元獎學金等你領!
安心消費
「科技賦能.行動稽查」臺中市以智慧治理守護市民食安!
碳佐麻里高雄美術館店疑似爆食物中毒案 累計至少22人就醫、高市府勒令停業至4/21
食藥署公布十大違規食藥廣告:「A.H.A關捷挺固立」誇大不實裁罰千萬元、代言人郭子乾也挨罰216萬元!
知名保溫杯Stanley爆38起燙傷、全球召回260萬個!檢查問題型號看杯底這個地方!
食事追蹤
佐賀鄉土美味恐成絕響 IUCN將九州大彈塗魚列為「易危」
銷量年增25%、品牌數翻倍!無酒精啤酒2025年將首度超越傳統艾爾啤酒
百萬物種消失警鐘響起!社會創新組織為何能成保護生物多樣性的關鍵力量?
進口乳來襲、酪農怎麼活?鮮乳坊龔建嘉揭穩固台灣鮮乳競爭力的三支箭
產業動態
毛利率衝上46%創新高!路易莎靠4招營運體質進化、主攻餐飲市場再升級
TGI FRIDAYS宣告變新不變心!紅白制服開放員工自由搭配、蔬食與單人餐回應全場景用餐需求
從美國紅回亞洲!沸點火鍋如何在日本做到「熟悉又陌生」的台灣味?
領軍黑松15年持續創新!張斌堂續任黑松董事長:以「生活品牌」戰略深化經營!
食生活
健康營養
2024年國人死因統計出爐:死亡率趨勢下降、癌症仍居首、COVID-19跌出前十!
身體物流大塞車?血管硬化不是老人病、揭秘血管逆齡3大飲食法!
瑪卡、精胺酸、鋅真的壯陽嗎?營養師解析3大保健成分的真相與迷思
腸道不只管消化!當壞菌失控 健康就被慢性發炎吞噬
飲食文化
三色豆怎麼變成便當常客?從外銷農產到冷凍蔬菜霸主的轉身
部隊鍋裡不可或缺的靈魂食材!午餐肉如何從美軍口糧變成平民美味?
全球10大必逛傳統市場!從倫敦到曼谷 體驗在地文化與經典美食
原來菜市場這麼潮!5個你沒發現的傳統市場新樣貌
在地創生
用10年寫下台灣傳統市場最真實的庶民風景!蘇凌:市場就是跟著我的生活走
屏東原鄉力量響應SDGs!達魯法樂可可工坊以友善農法栽種可可、推動食農教育與身障就業
因愛上台南而移居開餐廳!十平日式料理從改建老宅開始 翻身成人氣美食地標
M1非零酒:用月桃與時光萃出都蘭風土 台東「非零農場」的永續實踐!
美味食勢
共創和風盛夏咖啡祭!CAMA CAFE攜手《會動的浮世繪》首推2款限定日系咖啡!
從東京Bon.nu到高雄Li.nu!來栖けい以「一食一材」哲學打造極簡風土料理
拉丁美洲料理登台!MMHG全新品牌「Fon-Cé」融合哥倫比亞靈魂與在地食材 翻轉味蕾想像
雀巢攜手星巴克推出「經典拿鐵」特選系列 在家也能享受夏日沁涼星級體驗
節氣飲食
木質調的春蜜上市!台灣原生水錦樹「紅柴蜂蜜」風味濃郁又帶有肉桂茶香
從建材轉變成太巴塱特色料理!花蓮箭筍正當季 一起用味覺了解當地文化記憶
高維生素C、鈣質和膳食纖維 !國產柳橙4月前都吃得到 3大挑選步驟報你知!
秋天到 柿子也黃了!澀柿、甜柿該怎麼挑?
食農教育
為地球煮一鍋火鍋!里仁永續策展親子工作坊 學會為環境做出選擇
2025食育力城市大調查揭示真食力!宜蘭新北嘉義領軍、六都首度三城入五星!
福智教育園區2025「希望季 Reconnection・再連結」成果展登場 展現與政策接軌的未來教育實踐
快投下關鍵一票!灃食夢想計畫人氣票選開跑 助孩子實現飲食夢想還有機會中獎
食專欄
食品科學
你每天吞下多少塑膠?研究:嚼口香糖最多釋出600顆微塑膠!
喝玫瑰茶比大冰奶更順?日本還研發玫瑰膠囊對抗體味!
不是動物奶也不是植物奶?朝日啤酒推出、以酵母製成的無過敏原乳品「LIKE MILK」
他們也是能夠感受快樂與痛苦!英國《動物福利法案》:不要活煮章魚、魷魚、螃蟹、龍蝦!
醫學營養
穩定陽氣不靠猛補!3款男性日常花草調理法 從肝氣腎氣找回狀態
水腫消不掉怎麼吃?營養師教你飲食7原則、一日消水腫菜單!
從經前到經後都能喝!中醫師推薦4款女性專屬花草茶一次看懂
餐桌上的熱量陷阱!這些聚餐必喝飲料原來這麼甜!
漁農畜牧
【食聞】2022花蓮食農博覽匯聚食農經驗 落實向下扎根
【食聞】大榮花園有機玫瑰救生態 打造友善無害環境
【食聞】木日光推廣柚香文化 與點心大廠乖乖合作發揚食農之光
【食聞】宇還地有機農場從科技圈回歸土地 實踐科技農夫夢
產業創新
三井物產如何靠團膳翻轉餐飲生意?從員工食堂到球場、選手村都能包辦!
7月起北市禁免費提供一次性餐具!小店可靠3招降低人力與客訴壓力
從APP點餐到Line禮物送券!線上服務成為餐飲業新入場門檻
台灣連鎖加盟總店數破12萬家、積極攻佔海外市場!台灣品牌如何站穩全球市場?
飲食文化
咖啡豆價格飆漲100%掀咖啡文化變革!Fika社交式微、無豆咖啡崛起
東京最潮永續咖啡廳!「菌菇俱樂部」用菇打造全新餐桌體驗
一年一主廚、365天限定風味!墨爾本餐廳RESIDENCE像選秀一樣打造主廚主場
抹茶打敗咖啡?澳洲掀抹茶熱潮 從現磨石輪到AI機器手都搶著賣!
食力特派
讓消費者自願幫你打廣告!「探店大聲公」顛覆你對行銷的想像
【食・大人物會客室】讓消費者自願幫你打廣告!「探店大聲公」顛覆你對行銷的想像
【投書】屏東烏魚子躍上國際!二度回歸職場的黃佳琪如何用挫敗淬煉出「斜槓」餐飲人生?
款待才是橘色的招牌菜!打造最有人味火鍋品牌的背後哲學
食驗室
Facebook
Twitter
line
醫學營養
張越評
中華民國註冊營養師。關心飲食上各種資訊,融合營養背景和眼界,將自己涉入食安與營養的小小心得在此與讀者分享。這裏或許可作為交流營養訊息的抒發窗口,歡迎讀者們和我說說您的想法。
21
文章
HOME
食專欄
專欄作家
Featured Sections
專欄文章
每3人超過1人有肌少症!易跌倒失能的老年「微肌」
2025/03/26
長輩最令人擔心的就是意外跌倒。為了改善銀髮族肌少症問題,應鼓勵長者多進行平衡運動,同時確保攝取足夠的蛋白質,以維持肌肉強度與行動能力。
沒有進食慾望、吃不下的飽腹感 造成衰老厭食症
2025/03/26
生活環境的變化以及心理健康狀況,可能間接引發老年性厭食症。此外,若胃排空速度減緩、消化酵素活性降低,將延長飽腹感並容易導致脹氣。要預防老年人出現厭食情形,需從多個面向加以改善與調整。
嗅覺與味覺改變!食物不再好吃了
2025/03/26
嗅覺與味覺雖然由不同的感官系統負責處理,但最終會在大腦的島葉與額葉區域交互整合,共同形塑完整的食物風味體驗。然而,嗅覺敏感度通常在40歲左右開始逐漸下降,進而影響味覺感受。
牙口不好、舌頭也萎縮!咀嚼與吞嚥障礙削弱享受美食的能力
2025/03/26
老年人發生吞嚥困難的風險隨年齡增長而提高,特別是60歲以上族群,因舌頭肌肉逐漸流失,導致吞嚥時的推力減弱。吞嚥障礙容易導致食物或液體誤入呼吸道,進而引發吸入性肺炎。為改善吞嚥障礙對高齡者的影響,須從多方面著手,進行全面性的介入與照護。
生肉熟肉一起烤會交叉污染嗎?
2024/10/17
生肉、熟肉可以同時烤,重要的是「烤肉夾」需明確區分,不可一支烤肉夾遍夾天下,而造成生熟食交叉污染。
用鋁箔紙包食材烤肉 會溶出重金屬嗎?
2024/09/28
鋁箔無論有無添加酸性溶液並於95度C加熱30分鐘,都沒有檢測到微量鋁的溶出;鋁鍋若需要用醋、檸檬等酸性溶液調味,建議不要煮太久。
烤肉時煙霧好大?這些煙霧中含有害物質嗎、吸入有沒有風險?
2024/09/24
烤肉時大量油煙充滿多環芳香烴,這些煙霧被人體吸收也可能形成活性代謝物,其被認為具有潛在的致癌風險,建議民眾還是在通風的地方烤肉,且避免吸入過多煙霧。
烤肉的熱量高嗎?如何健康吃烤肉?
2024/09/17
一般成人每日油脂攝取量約在65公克以下,平均一餐大約20至25公克,肉類可以選擇牛排、梅花、里肌肉、鮭魚、虱目魚等食物較為健康;加工品類想要加點,則建議避開香腸、貢丸這一類肉漿製品,若以豆製品為主,那麼就能吃得飽足又控制熱量。
不小心烤焦了怎麼辦?烤焦的肉吃了會致癌嗎?
2024/09/14
烤焦的肉對身體有壞處嗎,這些食材在長時間高溫下會產生較多的異環胺,有致癌的風險,而關鍵在於食用量的多寡,不需太過緊張,但還是要小心規避風險。
魚油比例越高越好嗎?挑選不能只看%數!
2024/04/01
魚油所標示的「%數」越高,即代表每單位的魚油產品中,我們主要想要攝取到的「Omega-3脂肪酸」含量越高。魚油的膠囊顆粒大小設計各異,百分比數值高低產品各有其優缺點。另外除了「%數」,隨著加工技術更新,現在許多消費者也開始重視起脂肪酸的結構形式。
想要精神好一定要早上吃B群嗎?什麼樣的族群要特別補充?
2024/03/22
B群餐前餐後服用都能吸收,對缺乏B群的人來說,早上攝取可以讓活力開啟更順暢,夜晚攝取也不會造成睡眠困擾,但若是本身不缺乏B群,則無論何時攝取都不會有太大差異。
補充膠原蛋白對皮膚彈性真的有效嗎?
2024/02/28
現代人常為追求維持皮膚彈性有光澤而主動補充膠原蛋白,然而並不是所有膠原蛋白均有效益。實驗證實,小分子膠原蛋白有較高機率被人體利用,而每日口服低分子量也有其好處。
想守護「第二大腦」的健康 益生菌數量、菌種越多就越好嗎?
2024/01/22
人體腸道素來有「第二個大腦」之稱,因其擁有自主神經系統,也與人體的營養提供、免疫系統、腦部發育等諸多功能息息相關,為主動守護腸道健康,可以食用益生菌。益生菌的菌種菌數與其效用是否成正相關,向來有很高的討論度,食藥署也正持續建立益生菌相關檢驗方法,讓各廠商未來能向消費者提供清楚的菌株履歷、機能功效及相關研究報告。
想預防骨質疏鬆要記得補鈣!單吃鈣就能補鈣嗎?搭配維生素D更有用!
2024/01/17
鈣質長期被列為台灣人缺乏的礦物質,額外補充鈣質對國人實屬重要。市售常見鈣質分為4種,需注意的是人體對不同鈣質吸收率不同,保健食品外盒雖會標示鈣含量,但不會標示人體吸收率,含量越高不代表越有效。而補充鈣質的同時補充足量維生素D,則可以有效降低骨折風險。
3C族一定要吃葉黃素嗎?吃多少吃多久才有幫助?
2024/01/12
人體葉黃素主要來自於深綠色蔬菜攝取。因此除了天天蔬果579、出外配戴太陽眼鏡、用眼15~20分鐘望遠休息以外,根據美國國衛院研究所資訊,每日攝取約葉黃素10毫克,且持續不間斷補充至少2個月,才能由內而外穩固眼睛健康。
維他命C發泡錠可能造成腎結石是真的嗎?想補充維他命C需注意什麼?
2024/01/04
維他命C對人體功效多,近幾年來已成為大多數人主動攝取的熱門營養素之一。根據劑型的不同,服用時也有不同注意事項,若是膠囊劑型需留意存放時間,選擇發泡錠則需注意人體一天的鈉含量。多餘的維他命C會被代謝為草酸,補充維他命C的同時應確保補充水分,避免造成腎臟負擔。
植物肉比真肉營養嗎?小心掉入這4個迷思!
2020/09/02
許多植物肉廣告雖寫得令人目眩神迷,營養價值似乎無懈可擊,但其飽和脂肪、鈉含量仍因各家產品不同而有差異。此外,對素食者來說,若要以植物肉作為蛋白質來源,仍應注意必須胺基酸攝取是否均勻等問題。
巧克力的8大疑惑解密!食用前請詳閱公開說明書
2020/03/11
2012年研究發現,巧克力甚至對心血管有些益處,一直以來被列為甜食違禁品的負面印象也因此反轉,但是作為高糖零嘴,巧克力終究有它的害處,除了其中的油酸成分可能導致長痘痘外,消化不良、胃潰瘍、糖尿病及腎臟病的患者也不適合多吃。
垃圾食物之首?速食真的不營養健康嗎?
2019/09/04
翻開外食菜單,乾麵一碗熱量是650大卡、炒飯700大卡,內容物則幾乎只有大量的精緻澱粉與高油高鹽,日日在吃的中式飯麵,事實上已經無異於垃圾食物。舉速食漢堡為例,一般漢堡的熱量則大多落在400大卡,其實並不高,附餐若搭配生菜,加總起來,反而可以比日常中只有寥寥幾根青菜點綴的外食還健康,鈉含量也少了快1倍。
火鍋天堂或地獄?食材熱量好壞差2000大卡、吃錯3次就胖1公斤!
2018/12/05
不得不注意火鍋料中的鈉含量,1日建議鈉攝取量上限也不過2400毫克,平均1餐800毫克以下,同樣若3顆貢丸吃下肚,再喝上幾口湯,當餐鈉攝取限量其實就差不多了。
台灣洗腎人口這麼多!都是食品添加物的錯!?
2017/03/06
2016年5月美國國際食品資訊委員會的食品與健康年度調查中,一項「你心目中,何謂健康飲食習慣」的問卷,有41%的民眾認為「攝取較少人工成分或防腐劑」就是健康飲食,在台灣,也是每當有食品添加物相關新聞事件發生,許多人的第一反應不脫會抱怨一句「難怪台灣的洗腎人口這麼多」,但這樣說,對嗎?
分類精選文章
三井物產如何靠團膳翻轉餐飲生意?從員工食堂到球場、選手村都能包辦!
エームサービス(AIM Services)是三井物產旗下負責團膳與餐飲服務的子公司,服務範圍涵蓋企業、醫療、校園與體育場館等多元場域。近年來,隨著日本進入高齡化社會,該公司積極拓展健康照護領域,並透過整合式經營模式與母公司支援,從單純的供餐者轉型為能解決社會問題的關鍵基礎設施。
7月起北市禁免費提供一次性餐具!小店可靠3招降低人力與客訴壓力
台北市將於2025年7月22日推行一次性餐具收費新制與食安法規,小型餐飲業者面臨合規與營運壓力,需因應轉型。
從APP點餐到Line禮物送券!線上服務成為餐飲業新入場門檻
根據經濟部統計處在2024年批發、零售及餐飲業經營實況調查報告中,「開立電子發票」、「導入POS系統」和「信用卡支付」等線上服務普及率達7成以上,線上服務已成餐飲業主流。然而,實體服務也持續受到消費者關注,包含櫃台角色的重要性、環境衛生、桌邊服務等。
讓消費者自願幫你打廣告!「探店大聲公」顛覆你對行銷的想像
在中小企業面臨曝光難、廣告費高漲與人力不足的挑戰下,如何用低成本創造高效行銷?翔網系統科技開發的口碑推廣平台《Tellit Now!探店大聲公》,獲得2024食創獎「食創之星一星」肯定,正以創新行銷科技工具,協助中小型實體店家突破數位行銷瓶頸。這款探店APP結合地圖定位(LBS)、任務媒合與遊戲化互動,讓創作者與消費者主動參與推廣,打造出人人可用的在地行銷新模式。本篇專訪共同創辦人陳昕睿,深入剖析如何從行銷科技出發,以產品設計解決產業痛點,並分享平台如何實現快速曝光、自然擴散與口碑轉換,為店家與創作者創造雙贏的行銷新解方。
【食・大人物會客室】讓消費者自願幫你打廣告!「探店大聲公」顛覆你對行銷的想像
在中小企業面臨曝光難、廣告費高漲與人力不足的挑戰下,如何用低成本創造高效行銷?翔網系統科技開發的口碑推廣平台《Tellit Now!探店大聲公》,獲得2024食創獎「食創之星一星」肯定,正以創新行銷科技工具,協助中小型實體店家突破數位行銷瓶頸。這款探店APP結合地圖定位(LBS)、任務媒合與遊戲化互動,讓創作者與消費者主動參與推廣,打造出人人可用的在地行銷新模式。本篇專訪共同創辦人陳昕睿,深入剖析如何從行銷科技出發,以產品設計解決產業痛點,並分享平台如何實現快速曝光、自然擴散與口碑轉換,為店家與創作者創造雙贏的行銷新解方。
穩定陽氣不靠猛補!3款男性日常花草調理法 從肝氣腎氣找回狀態
性慾低落不只是「不行」,可能是身體求救!阿利博士分享3種花草,從腎氣、肝氣、脾氣三路調理,幫助男性恢復體力與親密活力。
編輯選文
日本7-Eleven母公司首任外籍CEO上任!應戰490億併購案、喊出全球10萬店目標
【食・大人物會客室】日本米荒成台灣契機?大倉米鋪如何用「特A好米」打進日本團膳與超市!
業務用奶未必是鮮乳?立委質疑標示混淆 食藥署:2027年還原乳禁稱「牛乳」
綠竹筍正對時!記住「白彎矮肥」挑選4字訣
用10年寫下台灣傳統市場最真實的庶民風景!蘇凌:市場就是跟著我的生活走
東京最潮永續咖啡廳!「菌菇俱樂部」用菇打造全新餐桌體驗
訂閱電子報
訂閱
註冊成為會員
Home
食專題
菜市場裡的新日常:從食育到蔬
免關稅 鮮乳也不降價 台
超高齡社會餐桌荒漠化! 銀髮
飲食團購市場該進還是退?
永續趨勢是推力而非阻力!台灣
2024食創獎展現綠色供應鏈
食科學
食添加
食包裝
食加工
食追溯
食科普
農科技
食新聞
謠言拆解
國際食事
即時新聞
安心消費
食事追蹤
產業動態
食生活
健康營養
飲食文化
在地創生
美味食勢
節氣飲食
食農教育
食專欄
食品科學
醫學營養
漁農畜牧
產業創新
飲食文化
食力特派
食驗室
登入/註冊
Facebook
Youtube
LINE@
×
登入/註冊
Facebook登入
Google登入
記得我
重寄認證信
|
忘記密碼?
登入
還不是會員嗎 ?
立即註冊新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