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TV
Menu
食力 foodNEXT
登入/註冊
繁中
繁體中文
簡體中文
English
訂閱
您可能有興趣
燕麥奶
萊克多巴胺
食驗室
食創獎
食專題
飲食產業6大困境如何解?食創
品牌老化、畜牧污染、包裝陳舊等六大困境纏身!飲食產業如何升級再造?
【細分市場】素食商機人人搶,統一超卻大費周章用13種鮮食分類,解決素食者外食需求
【綠能經濟】70歲彰化養豬大王把糞尿變綠金,每年減少超過3萬噸溫室氣體
【數位升級】上市70年第一次不投電視廣告!黑松沙士打出成功的全數位化行銷處女戰
【特別企劃】包裝食品與添加物
推動潔淨標章,最難的不只是成本
500項商品、700項原料大變身!全家用3年掀起Clean Label少添加革命
【食聞】「減法思維」讓涼麵更美味!全家鮮食研發秘密大公開
【食品創新】與其等待,不如自己動手做! 全家從通路直接跳下來開發少添加食品
2020網購食品大調查
網購食品趨勢檔不住,電商銷售成長率狂飆、遠超實體通路!
「宅在家」時勢推升網購買氣!4成民眾養成每月固定購買習慣
55%民眾曾因網路開箱影片而入坑!臉書直播成為「宅食品」聲量討論王
聯華食品總經理林家齊獨家揭露!從生產到銷售的全數位轉型策略
【特別企劃】疫情與消費變遷之
【食聞】新冠疫情震撼消費市場,白肉雞品牌「十八養場」如何靠網路銷售分散衝擊?
【食聞】疫情帶動網路購物成長,雞肉商品趁勢攀上百大熱銷
【食聞】台灣一年吃掉近2.4億隻國產白肉雞!疫情衝擊與消費需求變遷下,雞肉市場有何變化?
雞肉食安5大問:想安心吃雞就看這篇!
【特別企劃】讓健康的種子萌芽
【食聞】連結多元場域資源,打造活力桃園的健康環境
【食聞】用營養餐飲與人情守護做調味 讓桃園長者更加幸福健康升級
【食聞】讓桃園的運動風氣遍地開花,喚醒市民的運動魂
【食聞】阿公阿嬤該怎麼吃?「三好一巧」健康均衡飲食原則要遵守!
台灣的轉角奇蹟:365天有3
台灣早餐店用5大特色抓住台灣人的胃
什麼才能代表「台灣味」早餐?美食家葉怡蘭:台灣味就是從食材出發的本色滋味!
心心念念的台東原鄉滋味「阿粨」!金曲歌手阿爆:想把認同融合在生活裡,包括早餐!
跟著金鐘主廚Soac索艾克的湯湯水水胃,探尋永康商圈巷弄裡的金針排骨酥麵
食科學
食添加
顏色越漂亮越讓人想吃?感官實驗證實視覺刺激能提升消費者滿意度
台中獨有小吃「大麵羹」其實不用牽羹?加入這一味讓它久煮不爛!
拉麵的嚼勁怎麼來?「鹼水」的比例是關鍵!
你以為你吃的真的是「希臘優格」?看清楚你吃下了什麼添加物
食包裝
新鮮欲滴的果汁瓶食裝秀!這4款高顏值經典果汁包裝彷彿現榨
【包裝多工】難懂的泡茶技藝、他用濾掛來解決!東茶西泡的百二歲把台灣茶推上國際
玉米包裝也能很美!「果味珍珠」以顯微鏡巧思放大如珍珠般飽滿的玉米粒
從雪吻巧克力到日本威士忌,日本食品包裝設計在打什麼「感情牌」?
食加工
想吃什麼,一台食物列印機通通搞定?該如何達到印刷可食的境界?
基隆常見的火鍋界馬卡龍「蛋腸」,為什麼出了北部之外就少見?
只要乾燥就能殺菌?乾燥殺菌法為何能延長食物保存期限?
早餐麥片是發射出來的?一起來認識讓穀類食品成型的「膨發」技術!
食追溯
真正的特級初榨橄欖油相當稀少!不肖廠商用這3種方式造假
大豆油為何是全球廣泛運用的油品?巴西種植黃豆後的暴風效應
巧克力溯源很難?Barry Callebaut與瑪氏公布可可供應商地圖,突破不可能!
做好廢水處理就是這麼重要!科學家在牡蠣發現各種病原菌、塑膠、甚至是奶粉
食科普
想增進個人品飲能力?跟著世界級咖啡師Scott Rao學杯測技巧
為什麼會食物中毒?就是這些細菌讓你上吐下瀉!
一口也停不下來!是什麼原因讓我們對巧克力上癮?
原來牛也需要朋友?英國畜牧研究:牛會透過舔舐鞏固友情
農科技
【綠能經濟】70歲彰化養豬大王把糞尿變綠金,每年減少超過3萬噸溫室氣體
【食聞】務農比你想的更需要專業:先進技術、專業人才已是必須!
用「透明足跡」揪出農地污染!綠盟使用政府開放資料開拓資料倡議新路線
「寬泰食品」憑適合亞洲口味的植物肉,獲得好食好事第3屆「食農潛力獨角獸」獎100萬獎金!
食新聞
謠言拆解
煮火鍋、燉湯浮出來的白色泡沫是什麼?有害嗎?
切開蕃茄,果肉竟是綠色的?不會中毒別驚慌
【食聞】別再以訛傳訛!雞肉生長不需要生長激素,也不會吃到瘦肉精!
【食聞】美豬爭議不斷,理不能亂!5大QA破解
國際食事
2021年食品行業不可忽視的4大趨勢:植物基、功能性、永續、透明
肥胖加劇新冠病情?英國首相:2022年起零食飲料禁止「買一送一」!
基改豬出現!美國FDA批准史上第一個能吃也能製藥的基改動物
2020年食品飲料產業十大併購案出爐!百事要賣能量飲、雀巢照顧花生過敏者
即時新聞
為減少社會爭議,農委會宣布:將直接管理台灣豬標章核發作業
統一超宣布收購foodomo3成股份,為台灣外送市場投下震撼彈!
【食力調查局】各式料理任你選,你去百貨美食街吃什麼?
落實追蹤追溯,3家門市以上餐盒業者元旦起應開立電子發票
安心消費
18家飯店餐廳違規開罰!北投亞太遭查獲逾期食品罰18萬、日月行館不符HACCP規範遭罰12萬
北市抽驗81件市售雞蛋與生鮮肉品,動物用藥與重金屬殘留都過關!
「包心芥菜」7種殘留農藥超標!北市蔬果抽驗,近3成不符規定!
北市衛生局抽驗油脂類產品反式脂肪標示,皆過關!
食事追蹤
品牌老化、畜牧污染、包裝陳舊等六大困境纏身!飲食產業如何升級再造?
《食力》獨家數據解讀:潔淨標章效應迅速在全球擴散,為何台灣仍舉步緩慢?
台灣人外送早餐最愛吃什麼?炸物榮登冠軍、飲料就要「大冰奶」!
台灣首位摘星女主廚!「鹽之華」黎俞君:對廚藝的好奇與永遠的不滿足,是我持續追求進步的最大動力!
產業動態
逛五金行也能買生鮮!寶雅新通路品牌「寶家」開店一周年做了那些創新?
雄獅新餐飲品牌「gonnaEXPRESS」進駐忠孝SOGO美食街,客單價300元瞄準哪一客群?
好冷想隨時吃麻辣鍋?「太和殿麻辣濃縮湯底」經食驗室評測:湯頭濃郁、香辣順口
饗賓2021年大舉展店15家、預計2025年掛牌,喊出目標成為百億餐飲集團!
食生活
健康營養
【食聞】動起來、健康跟著來!一起為老年的健康樂活「解鎖」!
【食聞】上班壓力大?一起來「快樂運動531」舒緩一下!
混酒容易喝醉?酒精量攝取多寡才是關鍵!
受傷時能當你的重要防禦!日常飲食別忘了攝取維生素K
飲食文化
為父親熬一碗綿密鮑魚明目養生粥,是陳鴻深藏心中的願
廚師也有能力改變社會!秘魯名廚阿庫里歐掀起的廚藝革命
食物不只好吃還隱藏社會文化意義!「食物設計」激發思考食物所傳達的訊息
【投書】好吃到令人雙膝下跪?使用牛豬羊混合肉餡的俄國餃子,還會包各種怪東西?
在地創生
【說好故事】傳統苦茶油變身時尚香料精品油!雲林一甲子老油廠用設計把油變文創
開拓在地農產品的另一條路!「無思農莊」的無為釀造學
【食聞】吃國產雜糧不僅拼經濟還能救地球?全台第一雜糧生態系隱形冠軍—中都農業生產合作社
牡丹鄉成立第一座社區菌種中心 發展林下經濟
美味食勢
「梁家瘋味」超人氣蘿蔔糕年節回歸!「牛年三糕組」讓您三個願望,一袋滿足!
「PChomeX家好選物」攜手米其林星級主廚,用星級牛肉麵席捲餐飲界
乾杯集團首推平價和牛品牌「高木食堂」,手打超厚「100%和牛漢堡排」飄正宗日本味
暖心療癒系!好丘信義店推出全新限定款「焦糖豆奶貝果」 獨家販售
節氣飲食
⿇油糯米雞飯讓你補過冬!口感Q彈、補身抗寒冬
霜降食 白柚
中秋節除了柚子與月餅,吃芋頭還象徵富餘好日子!
【食聞】秋日進補聰明吃,營養師說這樣補超清爽
食農教育
小孩挑食該怪誰?研究發現:嚴厲的父母更容易讓孩子挑食!
花蓮之美不只是風景壯麗!花蓮農遊讓你體驗農務生活、暢享特色農產
食物浪費已成全球問題!這7個解決方案正嘗試用創新減少剩食
讓孩子愛上吃蔬菜!灃食基金會發表百道蔬食食譜、讓校園午餐吹起時尚蔬食風!
食專欄
食品科學
「鬼滅之刃」為日本食品業注入「全集中呼吸」!疫情下聯名商品帶動經濟急速成長
到底什麼是純素主義?東、西方素食定義大不同!
一壓就有汽水看似簡單、卻有大學問!火鍋店汽水機沒有沙士是有原因的!
幫助睡眠、調整生理時鐘的左右護法:色胺酸與GABA
醫學營養
維他命C可減少感冒症狀?別相信媒體引用不正確研究所得到的錯誤推論
餐餐吃肉能兼顧健康嗎?照這兩個原則吃就沒問題!
微波加熱食物對人類有害、還會使人變老?全是胡說!
養殖鮭魚比野生鮭有較高污染且有害健康,是真的嗎?
漁農畜牧
讓經濟動物活得更快樂的「人道飼養」,正在畜牧產業崛起中!
為什麼喝功能性優酪乳可以抗過敏?
產銷履歷,3個大眾質疑的原因
新手務農必看!前人的辛酸踩雷史變成你的寶貴知識
產業創新
歷經新冠肺炎,消費者行為產生哪10大改變?
電子書能全面取代實體書嗎?3個角度分析日本出版業趨勢
Z時代崛起,將面臨新商機新挑戰
外送結合零售業有哪5大好處,讓全聯、統一超等龍頭紛紛加入外送戰局?
飲食文化
粵菜新氣象!「頂粵吉品」炒熱中台灣高端餐飲市場
五感體驗行銷也能數位化!看日本「伊藤園」怎麼用ZOOM推廣飲茶的儀式感?
為什麼台灣茶園、檳榔樹開始轉植咖啡樹?對人體、土地都健康!
義式冰淇淋Gelato是什麼?義大利甚至為它設定節日、辦大學?
食力特派
力求自助助人!台灣加速新冠肺炎疫苗研發進度
食品史上的9月29日 國際糧食損失與浪費問題宣傳日
第一時間就出面道歉?看了西雅圖咖啡新品上市新聞稿,我們有話要說
因應疫情急驚風到來,食藥署如何積極輔導與審查、成就國家防疫隊?
食驗室
Facebook
Twitter
line
產業創新
劉怡
思渥品牌顧問創辦人暨董事總經理,公關行銷背景出身,爾後投身品牌領域,至今15載;深感品牌學科與實務之博大精深,繼而自許成為品牌傳講者(Brand Evangelist),致力傳遞正確的品牌觀念及最新的知識,並終身鑽研學習。
14
文章
HOME
食專欄
專欄作家
Featured Sections
專欄文章
數位轉型前,你的腦袋轉型了嗎?
2020/12/02
數位轉型可說是近年產業趨勢,但是並不是導入數位科技工具或建置網站等就算是轉型成功,最重要的其實是組織思維和執行策略也得跟著轉型。
素食王國的舊包袱怎麼變跳板?植物肉給台灣的一記警世鐘
2020/09/02
過去台灣的素肉廠商只專注在生產製造,並沒有與市場及消費者溝通的動機,更談不上品牌行銷策略。隨著國外植物肉市場逐漸興起,部分嗅到市場風向的廠商都紛紛開始改變行銷手法,同時也更重視品牌形象及包裝。只不過現階段的轉型,無論在品牌論述、產品賣點、視覺形象等各方面,仍停留在仿效階段,尚未形成自己的品牌體系。
先發有絕對優勢嗎?從台灣超商四大天王看市場先進與後進品牌的經營策略
2020/06/01
目前台灣便利商店產業基本上呈現7-11、全家、萊爾富及OK超商四家鼎立的態勢,各自採取不同的經營策略,來深化消費者的品牌認知,企圖重新分配與細分消費市場。
台灣巧克力的未來在哪?「品牌」不是唯一解答!
2020/03/11
對於台灣本土的可可及巧克力產業該如何發展?如果業者本身自問自身或產品的優勢時,若只想到「採用台灣本土可可、純手工製作、From Bean to Bar」等你有我也有的雷同答案時,必須好好思考:如果連自己都說不出自己的獨特之處,又要如何說服消費者來認識你?
創新要有感才有意義!用有效溝通,縮短認知落差
2019/12/11
在食安議題上,食品業者與消費者之間正面臨「傳播者」與「受眾」的認知落差。業者應該要知道,做了哪些事情就應該原原本本地,用大家能聽得懂、聽得明白的方式,「有感」大聲地說出來,消費者才能夠完整接收到訊息!
市場漸趨飽和!後速食時代何去何從?
2019/09/04
今時今日,速食業者必須跳脫傳統「產品為王」的定位方式,從新時代消費族群的邏輯出發,了解他們的需求與渴望,並設法用他們覺得酷的方式,將主張傳遞給他們(appeal to them);而所謂「appeal to consumer」,並不是一昧迎合消費者的需求,事實上,消費者通常說不出要什麼;而是要察其所需,投其所好,給他們超越期待的驚喜!
用初心,為咖啡館打造難以取代的靈魂
2019/06/05
隨著咖啡飲用風潮越來越趨向風格與精品化,咖啡館也逐漸成為一種時尚的象徵,吸引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抱著滿腔熱血與情懷投入創業,但咖啡館能吸引人的成功關鍵是什麼?來看看全球咖啡消費量第二及第三名的德國和日本的例子。
是觀光工廠,還是參觀工廠? 在高度同質化競爭下做出差異,走出屬於自己的路
2019/03/06
觀光工廠只是品牌體驗的載體,不是拯救銷售的萬靈丹;並不是開了觀光工廠,顧客就會自動上門,營業額就會自動提高,而是必須去推廣、去經營,讓顧客認識、願意進來、願意消費、擁有好體驗、感到有價值、願意再來或願意推薦給別人......,才能達到品牌推廣的目的。
吃火鍋:不只要創新,更要走心
2018/12/05
火鍋市場競爭力大,要能留住消費者並不容易,「創新」也許是個手段,真正能夠做出差異化的,還是「品牌」二字,找出品牌的核心思維,才能建立與消費者的情感連結進而產生忠誠度!
打造一個好品牌沒那麼簡單,創業前該認清的四大盲區!
2018/11/13
做品牌真的這麼容易嗎?如果如此容易,為何台灣數得上名的品牌還是少之又少?在創業之前你真的做好面臨挑戰的準備了嗎?想要創業的你請先做好心理準備,想清楚幾個常見的盲區,以免誤觸雷區。
你必須以誠待人,別人才會以誠回報
2018/09/05
公關危機的規模雖然不同,但處理的方式卻大同小異,關鍵就在一個「誠」字;誠包括誠信與誠懇,前者是指遇到危機必須第一時間徹查,並完整據實以告;後者則是指處理危機的態度必須誠懇,拿出具體的解決方案並確實完成。
從感性切入,和消費者談一場熱烈的戀愛吧!
2018/07/16
定位是指品牌如何與競爭對手差異化,建立獨特的認知與印象,以求在目標族群心中占領一席之地;而行銷則是以定位為基礎,透過各種商業活動的轉換,達到與目標族群溝通定位,並促進銷售的目的。
天下本無事!三小媽媽之校園午餐我見我聞
2018/05/30
校園午餐與自由市場供需決定的品牌操作大不相同,牽涉政策、採購、食安法規、健康教育、社會公平等議題,影響層面廣泛已屬公共事務(Public Affairs)範疇,而不單純是品牌操作(Branding)而已。這期我以三個小孩媽媽的身分,談談我對校園午餐的理解與觀點。
想打造有感食品牌?首先從質化角度找出目標客群
2018/04/25
品牌,這2個字在近幾年取代行銷,成為市場主流,許多台灣本土食品產業也從加工業或農業力求轉型創新,轉而開始建立屬於自己的品牌。近年來,雨後春筍般的新品牌散布在食品業的各個角落,包括餐飲、咖啡、甜點、飲品、農產等產業,根據經濟部統計處資料,連鎖餐館品牌註冊數由2012年的523個上升至2016年的820個,總計增加297個品牌,共1035間店。於此同時,同份資料也顯示共有2056間連鎖餐館因同質性高、同業競爭激烈而結束營業。在競爭這麼激烈的環境下,食創家要如何創造出能讓消費者有感,被消費者持續「需要」的品牌呢?
分類精選文章
「鬼滅之刃」為日本食品業注入「全集中呼吸」!疫情下聯名商品帶動經濟急速成長
2020年以來日本受到新冠肺炎影響,食品飲料界受到嚴重衝擊,而「鬼滅之刃」除了本身電影、漫畫的銷售量極好,對其他商品也產生外溢的效果,與它聯名代言的產品也都創下意想不到的佳績。其中最經典的就是2020年10月推出的DyDo鬼滅之刃罐裝咖啡,上市時就創下單週銷售高於平均15倍的紀錄。
粵菜新氣象!「頂粵吉品」炒熱中台灣高端餐飲市場
人稱輝哥的賴師傅,來自香港,抵台後歷經台北亞太飯店、台北神旺飯店、台北世貿聯誼社的洗禮,奠定潮州菜大廚的地位,許多老客人就是要嚐他做的水瓜烙、干燒伊麵、反沙芋。
電子書能全面取代實體書嗎?3個角度分析日本出版業趨勢
之前有不少書店聯合在1111歇業,歇業的書店業者表示,主要想透過歇業這個動作,讓消費者知道他們對網購業者在書籍削價競爭的不滿。讀者(顧客)、書店(通路)、出版社(製造商)這三個角色在現今時代下都在變化。
Z時代崛起,將面臨新商機新挑戰
Z世代已開始進入社會工作或自行創業,面臨變化多端的時代,雖然會有很多新的商機,但也將有更多的挑戰,他們必須更加精明,並做好準備,才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生存下來。
到底什麼是純素主義?東、西方素食定義大不同!
素食其實是一個很廣泛的概念,定義有很多種,而台灣目前現行法規將素食分為5種定義:全素或純素、蛋素、奶素、奶蛋素、植物五辛素。而西方對素食的定義則更複雜。近來很多研究證實植物性食材對人體健康有非常多的幫助,從改善新陳代謝、幫助腸道菌相、延長壽命、降低體重、預防發炎、幫助記憶力等等好處多多,而且對降低碳排放來說也是很有貢獻,可說是很環保的一種飲食。
五感體驗行銷也能數位化!看日本「伊藤園」怎麼用ZOOM推廣飲茶的儀式感?
日本伊藤園利用ZOOM推廣「伊藤園御茶體驗」,不僅打造「眼耳鼻舌身」的五官感受,更把飲茶帶向「意」的精神層次,實現自宅飲茶的療癒,並用「靜心」賣自創茶具和茶葉,借助即時的互動行銷和國際物流的便利,整合成「實況體驗X產品」的禮盒走向廣大的國際消費群。
編輯選文
小孩挑食該怪誰?研究發現:嚴厲的父母更容易讓孩子挑食!
到底什麼是純素主義?東、西方素食定義大不同!
把星巴克、路易莎當「假想敵」!麥味登靠110項餐點+專屬App迎戰,如何拚到1600間分店?
Z時代崛起,將面臨新商機新挑戰
五感體驗行銷也能數位化!看日本「伊藤園」怎麼用ZOOM推廣飲茶的儀式感?
饗賓2021年大舉展店15家、預計2025年掛牌,喊出目標成為百億餐飲集團!
好冷想隨時吃麻辣鍋?「太和殿麻辣濃縮湯底」經食驗室評測:湯頭濃郁、香辣順口
訂閱電子報
訂閱
註冊成為會員
Home
食專題
飲食產業6大困境如何解?食創
【特別企劃】包裝食品與添加物
2020網購食品大調查
【特別企劃】疫情與消費變遷之
【特別企劃】讓健康的種子萌芽
台灣的轉角奇蹟:365天有3
食科學
食添加
食包裝
食加工
食追溯
食科普
農科技
食新聞
謠言拆解
國際食事
即時新聞
安心消費
食事追蹤
產業動態
食生活
健康營養
飲食文化
在地創生
美味食勢
節氣飲食
食農教育
食專欄
食品科學
醫學營養
漁農畜牧
產業創新
飲食文化
食力特派
食驗室
登入/註冊
Facebook
Youtube
[email protected]
×
登入/註冊
Facebook登入
Google登入
記得我
重寄認證信
|
忘記密碼?
登入
還不是會員嗎 ?
立即註冊新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