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當主管機關進行市售或進口蔬果檢驗時,草莓經常榜上有名,即使鮮豔欲滴的草莓是國人喜愛的水果之一,卻也因為農藥問題而被列名為「最髒水果」之一。但檢驗出農藥殘留超標真的需要很恐慌嗎?一起來了解檢驗標準的意義!

採訪·撰文=林玉婷

從我國主管機關邊境查驗或市售蔬果抽驗的農藥檢驗結果,到美國非營利環保組織Environmental Working Group(簡稱EWG)每年列出受農藥污染最嚴重的12種農作物名單,「草莓」總是長踞榜單上。在媒體大幅報導下,你是否也對這鮮豔欲滴的草莓感到心情複雜?明明是國人最喜愛的水果之一,草莓季到果園採果是最受喜愛的親子活動,手搖飲與甜點相關草莓產品推陳出新,但在大口食用同時,又總是害怕農藥殘留問題?

2023年4月22日台灣農業化學會主辦的「2023食安論壇 食農教育推廣與分享系列活動:農藥在台灣」邀請到聯合國人類健康組織首席科學家暨馬里蘭大學化工及生物分子工程學系客座教授羅揚銘、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技術服務組組長陳妙帆、美國榖物協會駐台代表盧智卿、2021第二屆永續善農獎得主的苗栗大湖健生農場劉秉竑一起分享農藥使用與管理原則。

為什麼草莓經常被驗出農藥殘留?用藥真的很嚴重嗎?

栽種草莓時的用藥為什麼容易比其他水果來得多、導致最終的殘留量超標?劉秉竑表示,草莓因為沒有果皮所以本身就比其他農作物脆弱,因此受到病蟲害威脅的風險也比較高。在田間面對的生產難題包括劇烈天候變化、害物(病蟲草)發生又快又強、新型害物出現、防治藥劑成效不彰等,「過去有很多農友在噴藥之後發現沒有效果,所以就一直噴,也容易造成最後的檢驗無法過關。」

草莓種植並不容易,全生長期都有可能受到病蟲害威脅,例如炭疽病、葉枯病及角斑病等病害,以及二點葉蟎、棉蚜、台灣花薊馬、斜紋夜蛾等蟲害。(圖片來源:農委會農業知識入口網

農藥是治療手段 仍須以科學為基礎來使用與管理

大家聽到農藥就很容易產生恐慌,但是換個角度想,農藥其實就是農作物的「藥」,跟人生病時會吃藥治療一樣,農作物生病時噴灑農藥也是為了讓它快速恢復健康,但是重點是需要「對症下藥」,而這也需要仰賴農友的知識與經驗判斷,以及主管機關對於農藥的把關管理。

陳妙帆表示,我國推動「農藥登記審查」,重點就是為了兼顧農業生產的正面效應,也要對人類與環境取得平衡。台灣農業化學會理事長李坤達進一步說明,農藥的發展是基於實際田間需求而來,但是每種農藥的開發還是有科學根據的,且為了達到糧食安全、有足夠的供應量和好的品質,基本的用藥還是有必要,且必須以科學為基礎來使用與管理。

農民需培養正確用藥觀念 以免對環境與人體造成危害

對於用藥的知識不足與方法不對,也是市售蔬果農藥超標的源頭問題之一,長期在各國推廣正確農業用藥觀念的羅揚銘就表示,知識較為不足的農民會在沒有防護的情況下噴灑藥劑,把農藥向上噴果樹,殊不知自己也被農藥灑滿全身,還以為噴藥後想睡覺是正常現象。當農藥超量噴灑或錯用農業,就會讓農藥累積於土壤中、對環境造成危害,對於農民的人體也會造成急性(如頭痛、皮膚過敏)或慢性(提早發育、攝護腺癌等)中毒。

預防勝於治療 減用農藥不是夢

劉秉竑認為目前國內草莓的農藥殘留狀況已經降低很多,是因為農藥也會推陳出新、讓農友不必用量過多就能達到治療效果,而政府也有提供農藥自主送驗的資源,可供農友自我把關,「田間用藥是有科學方法可以管理的」。

劉秉竑強調,用藥並非唯一手段,應該要思考的是「噴藥沒有效,會不會不是農藥的問題?」不是發現植株長不好時就只是一味噴藥,而是得要從最基本的栽培方式去檢視與解決問題,例如土壤、水份管理、肥料。「很多人以為投入更多肥料、給更多營養,就能得到更多的收穫回報,但事實上可能適得其反。就像人類飲食如果大量攝取高糖高油,健康會出狀況,草莓也是一樣。」這也是劉秉竑認為國內植物醫師制度與人力應該趕快趕上的原因。

導入病蟲害整合管理技術 精準用藥

為了推廣正確的病蟲害管理、不以農藥為唯一解方,劉秉竑與志同道合的農友夥伴成立「莓事團隊」​​逐步協助大湖地區草莓農園朝此方向邁進,導入草莓病蟲害整合管理(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簡稱IPM)技術,基本原則有三點:

1、將害物之族群維持於經濟危害水準之下,而非趕盡殺絕。

2、盡量採用非化學製劑之防治方法。

3、當藥劑之應用已無可避免時,宜慎選藥劑,將其對有益生物、人類及環境之影響降至最低。

「化學製劑的防治要適時,用最低投入量達到最好的防治效果。」劉秉竑強調必須觀察植株病蟲害發生規律與徵兆,提早介入,針對病蟲害精準用藥、清園以減少害蟲藏匿地方、進行健康種苗處理(種苗病毒檢測)、適地適作適時適量適法地合理化施肥,並且做預防監測。「不是不用藥,而是精準用藥」劉秉竑說明,目的是在最少的總投入量獲取最大的防治效力與經濟收穫。

位於苗栗大湖的健生農場,以草莓病蟲害預測方式達到農藥減用效果,種出賣相好果實飽滿且無病蟲害的健康草莓,取得產銷履歷認證,並定期送驗確保安全無虞。(圖片來源:健生農場臉書粉絲專頁

「農藥超標」真的很嚴重嗎?先來了解什麼是「農藥最大殘留容許量(MRLs)」

在農民正確地精準用藥同時,政府也需要把關各種農藥的用藥標準。羅揚銘說明,每個國家的農藥監管機構都會進行風險評估,為所有新鮮食材和加工食品確定「農藥最大殘留容許量(MRLs)」,此標準會考量「每日可接受攝取量(ADI)」以及國人飲食習慣,其中ADI是代表一個人每日攝入某種化學物質,終其一生都不會有健康風險的估算值。「考量食物消費模式很重要,當地人民食用某種食物較多時就需要考慮食用後的交互作用。」羅揚銘強調。

在各國在訂定MRLs標準時,是為了管理農民必須依據農藥標示之安全用藥所需,但該標準距離真正會對人體造成危害的劑量仍有相當大差距。陳妙帆解釋,如果ADI是100%,那麼控制所有攝取量的總和會在ADI的80%以內,但是訂定MRLs會在考量農民依正確施藥方法安全用藥後,農藥於作物之殘留消退量及國人飲食攝取量評估後訂定,是相當嚴格的把關。也就是說如果真的有食材或食品被檢驗出農藥超標,也僅代表超出MRLs的法定標準,但是距離會造成危害的程度還有相當大的差距。

為什麼進口水果會有那麼多農藥超標案例?

此外,飲食習慣因各國不同,綜合因素考量也導致各國的MRLs會各有差異,也因此就會出現日本進口草莓在海關頻頻被驗出超標的情形,就是因為日本MRLs標準比台灣較為寬鬆,也因此傳出日本交流協會曾向我國提出放寬農藥殘留標準的消息。

長年投入國際榖物貿易的盧智卿表示,各國MRLs是依照科學為本去看個別國家的最大容許量,雖然在進口時也會進行貿易談判,但是還是會以科學為證據,並不會說開放就開放。

而雖然台灣頻頻因農藥超標而退運或銷毀日本草莓,表示當你到日本旅遊時就不能吃當地的草莓嗎?當然並非如此,就跟在台灣驗出草莓農藥超標的狀況一樣,超標只是超過行政管制標準,距離人體健康危害還有很大的差距,只要在清洗草莓時注意要在「保留蒂頭」時以「流動水」仔細清洗每一顆果實,洗後才剝除蒂頭,如此即可安心食用。

延伸閱讀
美國公布「十二大最髒蔬果」名單讓你嚇到了嗎?對農藥殘留放大的恐懼可能讓你什麼都不敢吃
草莓真的農藥很多嗎?怎麼吃才安心
怕農藥殘留?重要的是你怎麼清洗蔬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