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近年面對氣候衝擊,農作物受天候變異影響甚鉅,經常出現災損消息,農產品市場價格起落不定,農民收益則在靠天吃飯與消費者的選購之間擺盪。而政策若在氣候災難下,持續以資金補助、增設室內設施為農作遮風避雨,減碳作為上則又反其道而行。農業如何更有韌性,主要取決農民、消費者與政策的選擇。

採訪·撰文=張語屏

筆直的台17線,一路劃開高雄市梓官區,以西是漁村蚵仔寮、以東則是擁有超過700公頃耕種面積的農業產地,占整個梓官總面積約60%,距離高雄市區和台南都不遠,可供應調度全台所需,是台灣短期蔬菜與水稻重鎮之一。

然而,梓官區早年常飽受每逢颱風季就淹水之苦,近幾年南部雨量不足,2023年春雨驟減,高雄也面臨減量供水情勢,嘉義、台南地區已有3年減少雜糧用水、一期停止水稻灌溉水,2023年卻是首度破天荒停灌第二期水稻用水,高雄地區的農民,也更需謹慎使用農業用水。

2023年第一期作時,梓官榮獲百大青農的李法憲早已做好節水準備,面臨乾旱,每週只使用一次地下水澆灌,共體時艱、節約用水,在他總計2.5公頃的農園,有3分之1的有機驗證區域,努力經營出更符合自然生態的環境,土壤更保水、排水也迅速,慢慢打造出更有韌性的生態農業,才能對抗氣候變遷的衝擊。

李法憲有機農場一年約種植與採收50種作物,周圍還有正在生長中的喬木,成為強風的屏障與鳥類棲地。(張語屏攝)

面對氣候衝擊 走出溫室、農作物反而更強韌

李法憲說明,夏天的氣候雖然不利葉菜生長,在缺水時刻,可種秋葵、地瓜葉、玉米及玉米筍等耐熱、低耗水的抗旱農作物。雖然自2012年從農以來,也有搭設溫室,李法憲近幾年愈把重心放在戶外的農事耕作,近年來發現看天田的戶外植物更具強健體質。

有了對照組,更加堅信若農作物在良好地力、草生與覆蓋栽培及多元生態的3大條件之下,自然戶外環境的耕作,就有足夠的韌性,扺抗現階段的氣候衝擊。

李法憲重視輪作、草生等友善土地的耕作方式,圖中為覆蓋栽培法。(張語屏攝)

多元農作體系 生物安心棲息、自然生態形成強健的防禦網絡

當南部正受旱象困擾時,李法憲的水稻卻已豐收,放眼望去,除了水稻田,在萵苣田旁,春耕栽值的花生、豆類、玉米、各式瓜果,一年約計種上50種作物,周圍還有正在生長中的喬木樹木、一大區水池和草屋雞舍,一旁還有一頭從退休的老農手中接手的年輕黃牛。

李法憲逐步經營陸域與水域生態,以輪作、間作、休耕、低整地及覆蓋與草生栽培等方式,加上生態平衡的基礎元素,大約5年的生長與維護,當各式生物開始找到足以棲息的地方,並開始長出自有的生態,農場中的農作物就能受到保護。

李法憲特別整理出生態水池,純粹提供野生生物飲水、棲息,一旁則有勤加管理的草屋雞舍,為農場帶來更多生機。(張語屏攝)

由於輪作不同作物,有降低病蟲害的影響,同時透過多元生態與環境的建立,歡迎鳥禽和昆蟲,生物間彼此抗衡,以生物防治,只需要少許肥料、更不需農藥,都是在產地端建立起更有強健體質的永續多元農業體系。

來自台北淡水的紀姵存,在2023年2月剛加入「李法憲有機農場」,已能實際感受與觀察到生態農業的力量。紀姵存說,她大學時的種菜經驗,儘管使用農藥,仍然全都有病蟲害,「但是在這裡的有機農作物,非常健康,自然界中的力量真的很強大,雖然也有小蚜蟲,卻無傷大雅。」

而在田區另一邊,28歲的洪麒盛曾經是名攝影師,剛處理好一週一次澆灌水作業,拿著小鐮刀挑起離萵苣太近的雜草。洪麒盛從小在梓官長大,經常和阿嬤在農田裡玩耍、幫忙,加入李法憲有機農場一年多,也漸漸熟悉田園裡不同屬性、不同作物會需要做出哪些判斷與工作,已能分辨與看顧較抗旱的作物、需要保溼的作物,同時控制野草生長狀況,「要管但也不管,避免在作物旁邊蔓生,但水道溝渠邊的雜草保留,就能夠保住一定的水份和養份。」

「有機種植一定無法避免蟲子,雖然也有小蟲,但是健康作物有抵抗力之外,豐富的生態,讓蟲子也有了天敵。」洪麒盛見識到,愈來愈健康的自然環境,形成生態鏈的生態防治,緊密的生態系讓環境更有活力,作物富有抵抗力、生長也有很大幫助。

梓官在地攝影師加入李法憲團隊一年多,見證健康的自然環境,因多元物造形成生態防治,讓環境更有活力、作物更有抵抗力。(張語屏攝)

主打友善生態的農業環境 農產品才是副產品

有機農法並非李法憲投入農業的關鍵核心,除了要讓消費者吃得安全與健康的農產品,以農民的角色努力照顧好環境,有更好的生態系統,農產品反而是副產品,「因為好的環境,才會長出更好的農作物。」整個生產模式的先後順序,和一般只看農產品的效益不同,應該更有宏觀的視野。

農業是淨零碳排的重要產業 不應被忽視

李法憲說,一個好的耕作方式,可以減碳,效果雖然不像在森林種樹有立竿見影的減碳效果與深刻印象,農業卻有重要的附加價值,糧食得以穩定生產、帶來更好的土壤環境與生態環境。

「農業減碳的議題,非常重要且急迫,而農業是活的產業,無法在短時間內去達成,社會上的氛圍仍無法支持不能立刻有極大效益的產能耕作方式。大部份人會覺得(友善農業)太慢、沒有效率,這些都造成我和其他農民、農政單位在討論時的對抗。」李法憲理解這些抵抗,但不認為因為太慢、沒有效率,就置身事外,「因為它可能就是人類能夠永續的最後一個救生圈。若在初始就把農業排除在外,未來回頭看見友善農業的永續重要性時,已為時已晚。」

友善農業永續的3大解方

李法憲認為,整個大環境需要跟上3項解方,產地端的改變才有機會。

解方1:食農教育

「若原本在2018年的『有機農業促進法案』能在2022年食農教育法成立後再推動,會更有影響力。」李法憲說明,促進法案想要影響的是一般慣型農業轉而嘗試有機農業,「只是有機耕種初期成本高,若農民只想著市場價格的出發點,就很容易導致失敗。」若只想看見「農產品」的立即效益,有機農業的推動無法有感,往往只能吸引申請補助費用,養壞農民胃口,政策效益就不大。

「而通過食農教育法,則是件相當正確的農政決策,背後想要帶動農業的引導力,其實是非常明確的。」李法憲說,有一個學歷不高的老農民曾在校園裡向一群小學生說明他種的東西、種在哪裡、怎麼種,小學生們好奇地發問,卻讓老農民倍感欣慰,原來他也可以成為老師,提供小朋友新知識,無形中對農業開始有了新的想像和希望。

解方2:消費者的支持與監督

當消費市場開始形成更多以支持照顧環境的農產品不可的買氣、當農民開始被看見時,不只形成認同與鼓勵的氛圍,消費者也會成為一雙看不見的手,影響農民更謹慎以待他的事業與種植環境,自然而然就會促進有機或重視生態環境的農法。

解方3:正視農業問題的政策配套

若為了抵抗天候,農政單位鼓勵增加設施為農作物遮風避雨、減少病蟲害,卻也喪失了原本減碳的用意,運輸、建造工程作業所需的鐵件,在遮避的空間耕種,溫度勢必也隨著密閉程度而升高,為了通風,加裝更多降溫設備,其實相當耗能。

李法憲說,若一年內只為幾週的短期蔬菜,成本效益似乎並不佳,推動轉型的政策配套不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偏方,而是回到問題源頭,引導農民正視對環境有益的減碳方式、增加消費者支持友善環境農產品的動機。

在自然生態環境之下,沒有施灑農藥的農作物並非如此脆弱,李法憲表示,雖然在目前的大局之下,消費大眾平日太忙無法好好選擇農產品、農民只管銷貨、賣得出去就好,消費者與生產者之間仍有斷層,若能縮短心理及地理上的距離,形成一個友善支持與監督的消費生態體系,台灣農業會更堅強有韌性,足以對抗氣候的重大衝擊,同時食安問題也會愈來愈少。

審稿編輯:林玉婷

延伸閱讀
掌握生產關鍵籌碼 避免成為極端氣候下的難民農夫
解決農業缺工、老化問題 高市府農業局成立「機械代耕隊」 省時又給力
蚵仔寮小漁村該如何破釜沈舟、持續走出永續的創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