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高雄市花椰菜、青花菜及甘藍種植面積約為690公頃,為重要蔬菜品項,主要分布於梓官、湖內、路竹及橋頭等區域。每年從11月起進入產季,需要大量人力投入種植作業,進而出現「搶工、缺工」的情形,高雄市政府農業局,輔導「方舟農業生產合作社」成立「蔬菜機械代耕團」,推出「人機一體」專業代耕服務,望能舒緩季節性缺工問題,也為青年從農,開創新的產業方向。

採訪·撰文=張語屏

各行各業缺工問題多,農村及農業缺工更甚,過往以薪資補貼方式,已非長久之計。為解決高缺工數、高搶工狀況、農友年紀漸長等三高問題,2021年,高雄市政府農業局向中央農委會爭取自動化種植計畫,引進專業團隊,輔導農民李法憲成立「方舟生產合作社」的蔬菜機械代耕團隊。

在年底是青花菜、白花菜及高麗菜的產季,改變與以往人工移植不同的方式,藉由提供機械與農耕士、人機一體的服務,也提供對種植有效率田間管理服務,協助農民耕作,以提倡改變蔬菜的種植方式。

蔬菜機械高效率代耕 省下超過三分之二人力

使用機器種植的機具購買成本較高,而由農業局推廣的代耕服務,與人工代耕的差別,在於時間節省一半,可提高耕地複種效率,並藉此進一步改善種植方式,利用機器代耕以種植菜苗,提高耕種效率。方舟團隊成立者李法憲,在12月3日於橋頭區、梓官區辦理試種觀摩會上表示,過去人工移植每分地若請2人得花將近3小時完成,而2人操作移植機,僅需不到1小時即可完成,省下超過2/3的人力,高效率耕種代耕服務,可提供農民與傳統人工相近甚至更便宜的情況下,維持合理利潤與收入。

李法憲也說,人工種植剛開始雖然速度很快,但體力終究有限,工作1到2小時後,可能已經腰痠背痛,而操作移植機作業一整天,都還可以有說有笑,因此,透過專業代耕,農民無須自行購買昂貴農機具,也無需付出高額工資,更重要的是能夠提供友善的工作環境與足夠的收入,將人才留在農業、農村。

為什麼用機器種「菜苗」,而非從種籽開始?

從種籽種起的單次性收成蔬菜,種植期約40-45天。高市府農業局農民組織科科員謝明修表示,以移植菜苗方式,能縮短一半時間,約20天內就可收成,農民可搶得蔬菜上市時間,特別在不定的天候影響下,可提前準備,或遇災損後的彈性應變,也可在好價格時期出售。而以菜苗種植,其病蟲害問題也較少,因此也能減少使用農藥。

種植速度加快了,是否影響產銷?

今年高麗菜產季,便有超種警戒的消息。產季容易遇到大規模種植,為避免菜價的起伏落差大,農委會根據有登記的大宗蔬菜供育苗場,觀察其數量,若供給量大並會提出警示燈號。在種植速度上效率變高,是否也會產生農友超種的情況,謝明修說明,農業是計劃型生產,自動化的機械介入,農友可根據燈號,若出現紅燈、紫燈,農友可以分批種植、或多元種植,轉作其他作物、甚至延後種植,而非只能用來大量種植單一作物。

農業缺工、需要青年人力 如何讓農友採用自動化的代耕服務?

「只能一直不斷的溝通。」這也是高市府農業局舉辦機械化代耕觀摩會的原因。謝明修表示,「要改變農民既有的想法與(耕作)方式,非常的困難。今年辦了兩場,明年夏天、冬天繼續推廣下去。」

像是在田間種植,讓農民改變種植方式,如行株間距、如何整地、機械與農民之間如何配合,其效果程度都可以也需要持續溝通。透過辦理觀摩會,農業局與團隊也能從中得到農民實際回饋,機械與工作方式的調校。而能如何有效吸引更多農民與青年加入,也是智慧農業推行上的課題進行式,同時也承擔了未來,台灣休耕地的活化重任。

高市府農業局也將持續盤點各項代耕資訊,農友能透過「好農無限+」平台找到鄰近的代耕業者,「蔬菜機械代耕團」提供的十字花科葉菜類之代耕服務,也在平台代耕資訊中可找到。

審稿編輯:童儀展

延伸閱讀
氣候變遷增農損 農委會:投入農業科技,促使產業穩定向前
務農比你想的更需要專業:先進技術、專業人才已是必須!
高雄為加速農產轉型 「智慧農業成果發表會」11月12日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