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農食工業化」與「農食分離」是現代化國家共同面對的處境,要真正解決食安問題,一方面應推動食農教育,促進消費者了解食物生產;另方面則要創造新的社會系統,促進典範轉移。

撰文=張瑋琦(清華大學環境與文化資源學系副教授)

以農業社群解決農食分離困境:高雄市微風市集志業協會

2007年11月高雄縣政府社會局發起試辦市集,活化社區關懷據點,此舉獲得許多在地關心社區營造及農村永續的人士響應。呼應此一社會需求,高雄縣政府於2008年2月委託當時任教於實踐大學的筆者輔導成立有機農夫市集——微風市集,訂定管理規範與營運策略。由於主管單位為社會處,因此微風市集成為全國第一個以「照顧」為理念的市集。簡單來說,市集有「3大照顧」―照顧小農、照顧社區及照顧弱勢族群,其理念是以市集為起點,建立一個從家戶到社區,再擴及社會的照顧體系。

在資本主義的體系下,「照顧」經常不是企業的主要目標,產能和產值才是。如果社會因為資本主義的運作而造成過多弱勢者, 會被認為阻礙社會「進步」,而將弱勢者交由政府或特定機構照顧,這是資本主義的邏輯。在社會企業一詞尚未普及的2008年, 微風市集即決定要創造一個以「照顧」為理念的事業,修正資本主義的系統,建構一個讓弱勢者脫離「受照顧者」位置的系統,故將市集立案登記為「微風市集志業協會」,取「市集是農民的事業, 也是志業」之意。

有機農業是一個高勞力密集與高成本的產業,消費者在有機店也付出了相當的價錢來購買產品。然而,農夫在產銷過程中是否獲得合理的利潤?其實未必。雖然大部分已取得驗證的有機農夫都有固定合作的行銷通路,但筆者訪談發現,這些通路所能給予農民的價格往往非常低廉,甚至被通路商以「產品外觀不佳」等理由退貨的情形也時而有之。因此,依賴單一的通路,使有機農民成為農業產業結構中的弱勢。

照顧體系共生共存 小農、弱勢族群既是被照顧者 也能照顧別人!

然而,除了取得驗證的有機農民外,各地也存在著一些未取得驗證,卻仍恪守有機栽培理念的農家。這些農家大多是小農,家傳的農地不大,頂多5、6分,但卻是夫妻2人合力所能照顧的最大面積。由於農地面積小,農民們可以更細心照顧每一棵蔬果與每一吋土壤,但也由於土地太小,申請驗證對他們而言是沉重的開銷。這些未取得驗證的農戶無法將收成賣到有機通路,因此,除了少數固定的熟客支持外,生產過剩的無毒蔬果只能當作慣行農法的產品販售,導致農家經常入不敷出。高風險、高投資,是農民對有機農業卻步的主要原因,而市集透過面對面的直接販售,使農民獲得合理的利潤,創造友善的銷售平台,是有機市集照顧生產者的承諾。

市集創立之初,輔導團隊的工作也包括輔導鄉村社區開發產品,讓成熟的社區產品得以在市集中販售;或邀請農民到社區,指導他們製造堆肥、種植有機蔬菜。在市集中可買到鳳山區海風社區的辣椒醬、林園區頂厝社區的百年楊桃汁以及文賢社區的萬能環保家事皂等,都是輔導成功的案例。這些社區產品由社區志工或日托班老人們共同製作,而販賣的收入則做為社區關懷照顧的基金。

微風市集的第三個照顧對象,是社會的弱勢族群。市集裡有一些高雄市的社福團體駐進設攤,例如:天主教善牧社會福利基金會、高雄市溫暖身心障礙關懷協會、高雄市脊髓損傷者重建協會――髓喜家園等。這些社福團體除了照顧社會的弱勢族群外,也訓練弱勢者在庇護農場種植無毒蔬菜,製作安全的加工食品等,一方面具有職能治療的功能,另方面也開拓經費來源。

在微風市集中,「被照顧者」展現了「照顧」的力量,農民、社區和社福團體發展出一種共生的關係,一種獨特的照顧體系,被照顧的也照顧人,彼此相依相存。但這樣的新經濟型態如何取得消費者的支持?微風市集的創新系統設計呈現如圖3,它以在地有機為起點,以議題整合的型式不斷向外拓展,創造異業共好的立基。

微風市集的創新系統設計。(資料來源=張瑋琦繪製)

除了每年舉辦產地之旅,帶領消費者探訪市集農友的生產基地,建立消費者與生產者之間的信賴關係,2014年更與高雄市政府農業局合作,推動高雄市在地食材餐廳認證;2015年微風市集再度協助高雄市政府農業局,結合市集小農與5位在地名廚舉辦「小農宴」,在蓮池潭物產館前席開53桌,使用來自60位在地農友的產品,為地產地消做了最佳的詮釋。從在地有機到產地之旅, 再到綠色友善餐廳,微風串連起這一些異質的產業,創造了年收入破3千萬的市集營收,所憑藉的不是行銷手腕或計畫補助,而是長期深耕食農教育、經營消費者理念所帶來的回饋。而且這些回饋不只造福了在微風市集設攤的伙伴們,也同時改變了高雄市的業態, 使高雄的鄉村與農業得以一步一步朝永續的道路前進。

以社區組織達到農食整合:台中大安溪部落共同廚房

大安溪流域部落共同廚房案例的特殊性在於,它是以社區(部落)為主體的事業體,由台中縣和平鄉大安溪流域沿線4個部落所組成的共同經營組織。整條大安溪沿線共有12個泰雅族部落,自古以來與大安溪維持非常緊密的關係。然而現代化及資本主義發展過程中,部落自給自足的體系早已被摧毀,外資進入大安溪流域承租原住民土地,種植高山經濟作物,如甜桃、柿及柑橘等,部落居民淪為經濟市場邊緣的農工或外流到都市成為勞動市場的底層,生活所得低,但生活成本卻很高。超限利用的大安溪流域終於無法承受大自然的反撲,1999年9月21日台灣中部發生震度7點3級地震,部落居民生存受到威脅。

地震後社工團體串連大安溪流域部落,協助建立「大安溪流域部落共同廚房」。以部落農場的型式來協助部落恢復在地食物系統,除了維持部落原有的經濟作物甜柿外,他們開闢了一些新農田,種植居民日常飲食所需的短期蔬菜及傳統作物,並以有機的方式生產。

大安溪流域部落共同廚房的創新系統設計。(資料來源=張瑋琦繪製)

讓農食的經濟效應在部落裡循環 實現「部落主體經濟」

在生產與分配的機制建構上, 他們以泰雅族的傳統知識——Gaga為核心價值,推動部落「共作」,共同開闢農場、種植以及搭建部落共同廚房。「共作」的收成一部分由部落居民「共食」,以及送餐到共同參與的大安溪沿線4個部落,照顧部落中的老人及行動不便者,保障部落弱勢者的食物主權;剩餘的收成提供「部落共同廚房」製作原住民風味餐,供遊客食用。

部落共同廚房是一棟由部落居民共同搭建的竹屋所構成的地標式建築,這個空間是部落在地食物系統及飲食文化行銷的平台,遊客來到這裡聆聽簡報、享受泰雅美食、體驗傳統織布、購買小米酒及季節性經濟作物——甜柿,或接受部落安排住宿接待家庭、體驗星空下的原住民烤肉等。商品販賣所得,除了提供生產者合理的回饋外,盈餘亦做為維繫共同體永續經營之用。因為認養戶越來越多,他們開始嘗試將社會照顧所剩餘之青菜宅配給外地的購買戶, 並在2015年進一步推出「青青菜菜」農食整合之旅,邀請認養戶到部落認識在地食材,體驗採收蔬菜、親自下廚的樂趣。

大安溪流域部落共同廚房圍繞著「社區產業」的核心,其創新系統設計可以呈現如下圖。在農的部分,以部落農業為主體,推廣有機農業、友善的雞禽飼養及部落加工食品(小米醃豬肉及小米露等); 在食的方面,以部落廚房為弱勢照顧及傳統飲食文化傳承的基地; 再透過都市人認養農地、部落接待家庭輔導成立及季節食農教育——部落春(秋)青青菜菜活動,整合農食,成為一個創新的事業體。他們所建構的機制,使得部落的農業產業得以跳脫出資本主義的宰制,將在地食物系統的生產與行銷重新鑲嵌回地方生活的脈絡中,並得以實現「部落主體經濟」的願景。

延伸閱讀
傾全國之力!日本政府如何以「鄉村六級產業」推動食農教育?
MIT創新專家David Niño來台開講:團隊才是食農新創之本!
灃食營養5餐計畫開動! 教育部響應:3年推動至百校!

內容來源=《食品安全與生活:吃的抉擇.台灣聯大的九堂通識課》,國立交通大學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