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身為島國居民,本應深植在DNA中的海鮮文化,遠比我們所想的淡薄,不僅如此,台灣的食魚教育不僅還沒深化,且就算有相關課程,也仍多以本土的養殖漁業為推廣主流,對於沿近海漁業的推廣相對薄弱。不管是在環境永續、魚種認知甚至是如何捕撈,食魚教育是讓整個大環境進入善循環,讓消費者也能發揮監督力量的方式之一。

採訪・撰文=李依文

世界上有各種不同的地域環境,造就了不同生態資源,座落在太平洋上的台灣,四面環海,有得天獨厚的海洋資源,但我們甚至連自己吃的魚來自於養殖或是捕撈、是不是進口都分不清楚,我們的海鮮文化意識怎麼會如此薄弱?

身為海島居民,卻不認識魚

台灣的外圍海域在國際間基本上被劃分成三大海洋生態系:分別是東中國海生態系、黑潮生態系與南中國海生態系,這樣的地理位置,讓台灣有豐富的近海、遠洋海洋資源。

台灣永續鱻漁協會白尚儒理事長與我們分享,從魚販身上聽到的趣事,顧客上門對魚販說「我想要買一條最貴的魚!」,魚販便準備了黑鯛魚給這位顧客,顧客拿到後卻說「我要最貴的魚,你怎麼給我吳郭魚!」,但事實上黑鯛跟吳郭魚的價差達10倍之多,但消費者卻無法從外觀辨別,像這樣的情況在市場上不算是新聞,顯示消費者對於魚類認知相當不足。

這樣的故事聽起來雖然有趣,但背後的含義卻更加深遠,別說是較為複雜的魚種辨識起來有困難度,身為島國居民,怎麼會連養殖與捕撈魚種都不了解,認識海鮮、海洋的這個環節,究竟是在哪個環節出錯了。

台灣的食魚教育少了什麼?

四面環海與匯集的洋流造就台灣得天獨厚的豐富海洋資源,然而同樣談起「食魚」這件事,卻遠遠不及同為海島國家的日本。行政院農委會副主委陳添壽也曾表示,「食魚文化必須得從小扎根,唯有讓學童接觸、瞭解食魚文化,才能進而更懂得珍惜我們的海洋資源!」

不過現實就是,根據全國漁會調查發現,2000年~2017年之間,8年時間國人食魚量減少了32%!烹調困難或甚至連許多成人都學不會怎麼挑的魚刺,讓台灣許多家庭的餐桌上鮮少有魚料理上桌,而在一份成本可能40元不到的校園午餐中,魚肉單價比起其他肉類來得高,又顧及魚刺的安全性問題,讓在校園午餐中「吃魚」更成為一件奢侈的事,但當校園午餐在推廣食育時佔有重要角色時,學童連在學校都鮮少吃魚,要怎麼深植食魚文化成為了另一個問題。

從小地方做起,才能影響未來

「基隆擁有豐沛的海洋資源,但我們的孩子怎麼會都不懂魚。」基隆市產業發展處海洋與農漁發展科科長蔡馥嚀感嘆,為了讓基隆的孩子了解家鄉的物產,基隆市政府從2014年開始推行食魚教育,最一開始是從營養午餐加菜的概念開始。

「我們一開始就碰到很大的瓶頸,雖然我們想要推行食魚教育,但教育處擔心的是魚刺的問題,所以一開始我們推的是鎖管這類無魚刺的產品。」蔡馥嚀說,但這樣的推行效果還是相當有限,經費也是很大的考量,因此最一開始只能用「食魚教育列車」的方式,巡迴基隆的國中小學做推廣。

「從2014年到現在,我們也不斷在調整推行的方向,並不只是營養午餐而已,趣味創意料理、型男主廚我們都做過!漁業永續是我們現在發展的方向。」蔡馥嚀說,在推行食魚教育的過程中,也了解到基隆產地過度捕撈的現象,因此設立了海洋保護區,「不過保護區周圍都是流刺網捕撈,好像打臉的感覺!也是如此讓我們下定決心,要做,就要協同人員去輔導漁民改變漁法!」

流刺網的捕撈方式,是不留情地把大小魚通吃,對於環境資源永續來說是相當大的影響,從2018年,為了改善環境,基隆市設立了「流刺網實名制」的地方法案,要設網就要署名,並定期抽查,在兩年多的努力下,使用流刺網捕撈方式的漁船從120艘左右降低至20艘以內,這樣的努力也被中央看到,漁業署也預計在2021年將「流刺網實名制」推行至全台,「從地方小小的改變,過程可能很辛苦,但這樣的努力卻是能帶來很深遠的影響的。」蔡馥嚀笑著說。

懂魚,才能吃好魚!

「我們在推動食魚教育,最常面臨的問題就是消費者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吃什麼魚。」洄游吧創辦人黃紋綺說,這樣的問題與台灣整個大環境對於食魚教育的重視程度有關。

以目前獲得水產的渠道來說,從海洋到餐桌,消費者唯一接觸到跟魚相關的人,主要是漁販,但對於商人來說,教育的角色與他們沒有關係,如何有力地將相關的知識推廣出去,還是需要借助政府和學校的力量。

「政府希望在未來能夠推動食農教育法,讓食魚教育從小做起,等到再下一代就不會有我們這樣的狀況了,我們在教自己的孩子懂得怎麼吃魚。」行政院農委會漁業署副署長林國平說,「很多小朋友連全魚本魚都沒看過,怎麼可能懂吃魚!」林國平笑著說,也因如此,漁業署也在2016年與財團法人台灣養殖漁業發展基金會合作,針對於小學生做食魚教育,直接把烹飪好的魚帶進校園,逐步教導學童們如何正確挑魚骨、吃魚肉,希望這些孩子能夠將這些食魚教育知識傳承下去。

「畢竟我們是海島國家,若是以環境永續的角度來看,沿近海漁業才是我們需要守護的與重視的。」因為沿近海的漁獲資源才是屬於我們的在地特色,白尚儒說,食魚教育的方向應該讓國人了解在地沿近海漁業捕撈的魚種以及捕魚方式,「好好吃魚,吃對好魚。」白尚儒說,善待海洋、理解海洋,消費者真正理解什麼是在地好魚之後,才會懂得吃好魚。

台灣由美麗的海洋所環繞,這樣的環境之下賦予了豐富的海洋資源,目前政府不斷推廣在地食材,身為島民的一員,不應該只有能力辨識在地農產品的不同,在地海鮮文化應該也是應該推廣的一環,讓海洋文化DNA深植、才能有效發揮消費者監督的力量。

審稿編輯:童儀展、林玉婷

延伸閱讀

台灣海鮮混充層出不窮,從漁獲到餐桌,究竟是哪個環節出錯了?
【產地海域不明】混產地賺取價差亂象多!該如何強化產地標示規範?!
【重量標示不明】買水產好像買冰磚?「包冰率」未標明惹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