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農業委員會2013年發布「鯖鰺漁業管理辦法」規定,以扒網或圍網漁具捕撈花腹鯖、白腹鯖及真鰺為主要漁獲物之鯖鰺漁船,2019年起推動「海洋之心」生態標章,讓漁業資源保育、生產者、消費者採購行為間產生正向的支持關係。歷經漁民共同禁漁守護,並自主管理取得生態標章,鯖鰺一暝大一寸得以回復8年前漁獲體長規格。

整理=編輯部

農業委員會(以下簡稱農委會)於2013年發布「鯖鰺漁業管理辦法」規定,以扒網或圍網漁具捕撈花腹鯖、白腹鯖及真鰺為主要漁獲物之鯖鰺漁船,每年6月1日至6月30日於鯖鰺魚類成長期間,禁止該等漁船於北緯24度以北海域從事鯖鰺漁業作業,讓鯖鰺漁業資源得以休養生息。歷經漁民共同禁漁守護,並自主管理取得生態標章,鯖鰺一暝大一寸得以回復8年前漁獲體長規格,全民齊心共創永續漁業。

鯖鰺為東北部海域重要漁獲物種 以扒網為主要作業漁法

農委會說明,鯖鰺為我國東北部海域重要漁獲物種,每年漁獲量占沿近海總漁獲量近6成,以扒網為主要作業漁法,為確保鯖鰺資源永續,於2013年訂定前開辦法,限制漁船作業艘數、訂定作業禁漁期及禁漁區等規定,並與產、官、學界組成鯖鰺漁業管理諮詢小組,建立共管機制,以期永續經營鯖鰺漁業。

成長休漁近7年 鯖魚體長恢復

農委會表示,依據專家學者長期對鯖鰺資源調查結果顯示,自推動成長期禁漁期,漁獲平均體長及最大漁獲體長呈增加趨勢,以花腹鯖為例,2013年漁獲平均體長為29.5公分,至2020年提升至30.2公分,而最大漁獲體長由40.9公分提升至43.8公分,整體鯖鰺資源穩定正向發展,漁獲量維持每年約6萬至7萬噸,交易平均價格維持每公斤約31元至35元,顯示政府實施禁漁期及漁民共同落實配合下,鯖鰺資源之成長與繁衍,具有顯著成效。

推動「海洋之心」生態標章 提升漁業價值

農委會進一步說明,為使漁業資源保育、生產者付出和消費者採購行為之間產生相互支持的連結,自2019年起推動「海洋之心」生態標章,並於2020年頒發首批金級「海洋之心生態標章」予「南方澳鯖魚扒網友善船隊」及「澳底鯖魚扒網友善船隊」,給予漁民朋友最大的肯定,也代表鯖鰺漁業管理穩健朝向永續利用目標邁進。此外,相關產品已進入量販市場通路,進一步提升產業價值,凝聚國人對永續海鮮共識。

農委會表示,在漁民朋友共同遵守禁漁期規定下,鯖鰺漁業資源已呈現穩定發展,並將鯖魚生態標章產品推進多元消費通路,期藉由民眾與漁民齊心力量,共同維護鯖鰺漁業永續發展。

農委會2019年起推動「海洋之心」生態標章,讓漁業資源保育、生產者、消費者採購行為間產生正向的支持關係。(圖片來源:農委會提供)

審稿編輯:林玉婷

延伸閱讀
應該怎麼吃海鮮才能「健康又環保」?
台灣海鮮混充層出不窮,從漁獲到餐桌,究竟是哪個環節出錯了?
吃魚時,該去除魚皮避免重金屬污染、還是吃下肚增加膠原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