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在過渡撈和海洋遭受污染的情況下,人類在未來可能面臨吃不到海鮮的情況,選擇食物鏈底層的生物以及吃很快就長大的魚才能健康又環保,讓海洋資源得以永續發展。

冬天時節,烏魚南下避冬,尋找溫暖的海域產卵。當來到台灣附近時,卵成熟度最好,祖先捕撈後做成烏魚子,剛好是農曆春節團圓飯時家家必備的主菜,也是老天爺賞賜給漁民豐厚的壓歲錢。

從1960年代統計以來,每年台灣捕撈烏魚的數量大概都在200多萬尾以上,一直到1985年起,一路快速下滑,80萬、60萬、30萬…….到了10年前,居然只剩3萬尾。

原因很多,除了人為過度捕撈之外,全球暖化海洋溫度上升,沿岸海洋的汙染也有關,另外大陸漁民在上游的地方攔截,少數漏網之魚才能來到台灣;逼得台灣的漁民只好到我們的國境之北——馬祖列島去競補那已經愈來愈少的魚。

有人或許會好奇,如果捕獲量從200多萬到2、3萬尾,連尾數都不到,那麼為什麼市場上還是有很多烏魚子呢?原來我們現在吃的烏魚子7、8成是養殖的烏魚,另外就是從國外進口魚卵加工,真正台灣漁民從海上捕來的野生烏魚,大概只佔市場不到1%、2%。

以現在的養殖技術來說,野生烏魚子跟養殖的烏魚子兩者的味道口感已經很難區別,但是養殖與野生烏魚最大的不同在於野生的要到冬季前後天氣變冷時,卵才會完全成熟;而養殖烏魚因為營養來源豐富、環境穩定,所以卵到了11月就熟成了,若是太晚採收,已生成的卵會被自體吸收。

已經吃不到野生烏魚的現象,在其他魚種也都有類似的情況。在1999年底,即將邁入21世紀時,媒體採訪有管理學之父,趨勢大師中的大師之尊稱的彼得杜拉克,詢問21世紀那一個產業會最興盛?結果大師的回答跌破大家的眼鏡:「養殖漁業」,因為彼得杜拉克已從各種實際數據中推論:「21世紀海洋的魚即將被人類捕光,因此人如果還要吃魚的話,只有靠養殖的!」

(圖片來源:李偉文的閱讀漫遊提供)

事隔10來年,國際最賦聲名的《科學》雜誌,刊登了由歐美跨國學者聯合的研究報告警告:「如果過渡撈以及海洋遭受污染的趨勢不變,到2048年,人類將再也享受不到海鮮!」

人類的科技,已經即將把海裡的魚抓光了。魚類是最永續的自然資源,海洋那麼大,魚產的卵又是數以千以萬,甚至一次就數十多萬之多;只要有陽光,就會有浮游生物、海藻,然後大魚吃小魚,小魚吃小蝦米,小蝦米來吃浮游生物,不勞人類費心照顧,大海裡的魚類資源應該是生生不息。但是,還是被人類捕光了,尤其台灣人特別厲害。

我們真的很會捕魚,近年已被禁用的流刺網是用單絲尾龍編織而成,長50公尺,深10公尺的網片,往往連結數百至1000片,總長度30~40公里長的魚網,飄浮在海面上,攔截捕捉所有游過的魚群。這種有「死亡之牆」之稱的網具被禁用之後,我們也發明了嚴重傷害珊瑚礁的漁具:一種大小通吃的3層圍網。等到3層圍網被禁用後,聰明的台灣人又用2層或4層底刺網漁具來規避查緝。

台灣人很喜歡吃海鮮,幾乎已經到了無所不吃的境界。從最大最貴的魚吃起:鯨鯊、象鯊、蝠魟,鮪、旗魚、翻車魚;一直到稀有的魚種、魚卵甚至連仔稚魚、魩仔魚也不放過。前一陣子看到旅遊雜誌的廣告宣傳:「珊瑚礁魚類美麗又可口」,差一點沒有昏倒。珊瑚礁有海底的熱帶雨林之稱,珊瑚礁魚類魚「種」雖多,但是「數量」卻很少,生態體系又十分複雜脆弱,「不吃活海鮮,以免吞噬海中熱帶雨林」是國際保育組織十多年來大力宣傳的保育行動,我們的媒體怎麼這麼沒常識啊?

那麼該吃那些魚,才能健康又環保?簡單講最好是選擇食物鏈底層的生物為主,如水母(海蜇皮),蚵仔,淡菜,魷魚,虱目魚、沙丁魚、鯷魚、鯡魚、鯖魚等。有人會認為,吃人工養殖的是不是對海洋魚類比較沒有傷害?這也不一定,有許多養殖魚類只能餵食海中抓來的小魚,比如養殖鮭魚或鮪魚,生產1公斤的黑鮪需要20公斤由鯷魚、鯡魚組成的魚飼料,非常不划算。

吃對魚,也就是吃1年就長大的、巴掌大的魚,不僅環保,也少了有毒的重金屬或戴奧辛在食物鏈中累積的危害。像黑鮪魚那類的大型魚類,同樣吃1份,魚內累積的毒素就比鯖魚多上好幾十倍呢!

海洋學家奧爾曾說:「假如我只能說一件威脅海洋健康最可怕最危險的事,而又是一切問題的根源,那就是人類的無知。」

的確,當我們瞭解什麼魚可以吃,什麼魚不可以吃時,我們才能夠確保我們的孩子還吃得到魚。

【本文獲「書房旅人:李偉文的閱讀漫遊」授權刊登,原文標題:吃海鮮也能顧生態:海洋資源的永續發展

延伸閱讀
從飲食開始愛地球!李偉文:奪回食物主權才能改變世界
如何真正落實友善耕作?「溯源管理+農產加工+社群支持」三者缺一不可!
我們到底留給下一代什麼?綠色革命首先從餐桌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