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近年在歐美竄起、在蔬食界備受關注的植物奶,主張環保效益、營養價值都更勝動物奶。其中,燕麥奶更是在2019年起的發展就來勢洶洶,直搗過往由鮮乳獨佔的咖啡市場,從業務用通路來踢館動物奶。從市場需求、營養價值來看,植物奶真的能替代動物奶嗎?

採訪=林玉婷、羅璿

撰文=羅璿

近年捲起植物奶風潮,凱度消費者指數指出,2014年到2021年整體台灣零售的植物奶銷售成長66%,從2014年51億的市場規模攀升到2021年85億。同一時間鮮奶(含牛羊奶與優酪乳)的市場規模也提升了38%。雖然動物奶市場尚未遭搶佔,但植物奶近年火紅代表「燕麥奶」自2019年爆發性的成長,明顯壓縮到動物奶的成長幅度。

台灣乳糖不耐患者高達88%茹素人口世界第3!豆漿穩坐植物奶老大

首先,國內素食者與患有乳糖不耐症人口多,植物奶需求歷史悠久。國際知名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在2017年發表的研究中指出,88%台灣人有「乳糖不耐症」(乳糖吸收不良)。同時,台灣又是世界素食前3大國。根據「世界素食人口報告」,台灣素食人口突破300萬人,約佔總人口13%,僅次於印度與以色列。這樣的人口組成下,台灣本來就有豐富的植物奶產業資源與市場需求。根據凱度消費者指數數據顯示,以2021年來說,植物奶佔整體乳品市場的16%。這16%植物奶裡面,又以豆漿為老大哥(10%)、穀物飲居次(5%)、米漿排行第三。而豆漿、米漿這些傳統豆漿店的標配,並非近年崛起。

2019年第2波植物奶浪潮!燕麥奶成長反超動物奶

只不過,除了台灣本來既有的營養訴求,在2019年以瑞典燕麥奶品牌Oatly為首、從歐美吹進台灣咖啡館的「植物奶」風,因強調植物奶的環保永續與動物福祉兩大價值,再度引發動物奶對上植物奶乳品之爭。根據歐睿國際數據顯示,台灣動物奶市場2018年達到年成長率巔峰5.89%,但隔年、也就是Oatly進入台灣的2019年,鮮乳成長幅度跌回4.16%,到2021年更只剩下2.18%年增長。同一時間,植物奶的增長速度不斷升高,2019年成長率5.17%首度超過動物奶的增長速度,至2021年成長率更高達10.62%,其中「其他植物奶」(9成是燕麥奶) 也提升了13.92%。從數字來看,雖然植物奶還尚未壓縮到動物奶市場,但絕對拖慢了動物奶的成長速度。

植物奶市場還在「發育期」 7年內消費普及率增16%

「植物奶產業的發展,很大一部分是參照乳品業。」燕麥奶市佔率第一的愛之味董事長陳冠翰表示。就像乳品的發展始於乳粉,爾後是調味乳、鮮乳,如今演變到更高端的精品或小農鮮乳,且由咖啡、手搖飲產業注力推動乳品的飲用量、頻次與規格。陳冠翰觀察,燕麥奶走的歷程也有幾分相似。

國內老字號食品大廠愛之味早在2008年就推出純濃燕麥,帶著將近15年研究燕麥奶的基礎與技術,就在2021年再度推出添加膠原蛋白、葡萄糖胺與黑巧燕麥等新興口味後,如今愛之味在整體燕麥飲市佔44%,相關事業年收8億以上,發展版圖呼應日漸壯大的植物奶市場。

根據凱度消費者指數數據顯示,2014年到2021年台灣植物奶消費者的普及率提升了16%,而鮮乳僅有5%,同時植物奶花費的金額提升了47%,鮮乳只有35%。凱度消費者指數商務策略部客戶服務總監楊傑全觀察到:「穀物飲的年齡層正在擴增、品牌數從2014年的57個變成2021年的80個,再加上Oatly進來以後,也有再影響到本土對於燕麥奶的環保價值等新訴求。」

愛之味董事長陳冠翰認為,植物奶的發展途徑大可參照動物奶。(圖片來源:張偉民攝)

燕麥奶進軍咖啡市場 搶奪牛乳成長空間

而進入台灣不到3年的Oatly因擁有與星巴克、春水堂、cama、黑沃等強勢咖啡與餐飲業者的合作,穩坐2020~2021年8月間燕麥奶品牌網路討論聲量之首,且已在B2B業務通路端打下基礎。陳冠翰透露,愛之味旗下的「咖啡師」與「烹飪大師」等業務用燕麥奶也已準備鋪貨至全台3、4000家連鎖咖啡、烘焙業者,且未來也將推出燕麥奶粉,更適用於業務通路的大量使用,還能出口國外市場。很巧的是,這塊B2B市場正是台灣乳品最大成長空間。農委會畜牧處處長張經緯指出,台灣人每年鮮乳飲用量2011年至2021年能從16公斤提升到21.2公斤,最大的隱形推手就是咖啡與茶飲。相較之下,美國人一年平均攝取63公斤的乳製品,歐盟53公斤,台灣其實還有很大成長空間。而如今台灣燕麥奶巨頭愛之味與國際各大品牌大幅邁進咖啡事業,不可能不擠壓到動物奶市場的成長。

海內外植物奶大廠正要大顯身手

此外,過往Oatly的燕麥奶都是遠從北歐進口,如今新加坡工廠落成,更是歐美市場以外第一座生產基地,將於2022年開始正式供應亞洲市場。Oatly東亞銷售負責人廖珮如透露,屆時不管是Oatly燕麥奶冰淇淋或是250ml的小包裝燕麥奶飲品,都有望大規模生產、進入台灣零售市場。想必將對動物奶市場造成不小的動盪。

愛之味也不遑多讓,陳冠翰透露之後將繼續研發花生奶、米奶、甚至是燕麥奶粉等植物奶製品,為台灣打造出如乳品業般完整的植物奶供應鏈。陳冠翰與廖珮如不約而同指出,目前植物奶市場還需要教育,不管是透過大量廣告、捷運看板、社群網紅的曝光,都是為了陳冠翰口中的目標:「讓燕麥奶從快消品變成生活必需品。」從而可見,植物奶至今的來勢洶洶,對於動物奶市場的威脅,恐怕都還只算是暖身。

審稿編輯:童儀展、林玉婷

【本文出自食力Vol.26季刊《乳業戰爭 九大擂台誰是贏家》

延伸閱讀
台灣乳業發展危機四伏 當環境、成本、品種都是劣勢 該如何闖出自己的路?
永續植物奶、植物海鮮替代品、零食化!2022最新3大素食趨勢一次看
百事可樂公布最新燕麥基因序列 盼能帶領燕麥基因進化潮、解決全球糧食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