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蔬果食材採購平台「菜蟲農食」僅花了6天成立蔬果箱生鮮平台「鄰家鮮生」,主打「今天買、明天到」快速地物流服務,背後靠的是2020年即開始準備的分流計畫以及獨立的物流體系,讓蔬果箱生鮮平台能在物流大塞車的狀況下一枝獨秀。

撰文=林庭安

台灣升級三級警戒後,民眾減少出門頻率,為了補足家中三餐所需的生鮮食材,各大通路紛紛祭出「蔬果箱」供線上預訂、宅配到府,但隨之而來的問題是低溫包裹爆量,黑貓宅急便、宅配通、嘉里大榮都扛不住,陸續暫停部分地區的低溫宅配。如果蔬菜箱卡在哪個環節無法出貨、即時配送,可能就會過了保鮮期。然而,有家蔬果箱卻保證能「今天買、明天到」,在雙北也跟LINE TAXI合作,用戶只要在家下單,司機就會在5小時內完成配送。

蔬果箱生鮮平台「鄰家鮮生」迅速出頭

這個蔬果箱生鮮平台是「鄰家鮮生」,你可能沒聽過,因為它是在衛福部宣布雙北三級警戒後,「菜蟲農食」僅花了6天成立的新平台。反應速度之快,還能持續保持配送暢通,它的供應鏈有什麼能耐?

菜蟲農食是李昱德在2017年成立的蔬果食材採購平台,主要是為大量的蔬果採購者與生產者提供有效率、有品質的供應鏈服務。他觀察,過去蔬果從產地到餐桌的供應鏈較長,餐廳等採購者容易收到不新鮮的農產品,生產端的農民取得的利潤,也會被中盤商、大盤商剝削而壓縮。

創辦菜蟲農食,是為了縮短蔬果「從產地到餐桌」的距離,「一方面能讓使用者(餐廳)降低採購成本,一方面也能讓農民賺錢,同時降低食物浪費與碳足跡,實踐永續供應鏈的目標。」不過,菜蟲農食原先僅針對餐廳等商家做銷售,為什麼能迅速從零打造另一個供消費者採買的生鮮平台?

2020年就擬定分艙分流計畫,確保供應不中斷

李昱德表示,去(2020)年疫情爆發之際,就曾做過緊急應變計畫,當時就全盤演練過最壞的情況,如什麼時候主管要降薪、什麼時候廠區要停掉等等。今(2021)年5月再度把當時做的應變計畫拿出來盤點,才能迅速做出調整,「這是我們排演過第二差的狀況。」

AB班分流,確實做到「無接觸供應鏈」

在宣布雙北三級警戒的第一天,菜蟲農食就找了保險公司,幫所有員工和合作廠商投保防疫險與相關企業保險。假設在疫情期間,供應鏈上有人遭受風險,就有對應的補償資源。

再來,做到供應鏈所有環節「人員分流」。

李昱德解釋,農場運銷僅主管跟專案人員適合遠距辦公,還是有一定程度的人員必須待在現場。疫情傳染有「人」與「空間」兩大因子,過去 3 個月,菜蟲農食增開了兩個廠區,當人手足夠、廠區夠多,就可以做到物理上的分班、分流。他們把班別拆得更細,讓前後班的人員可以完全切開,不會接觸。

最後,菜蟲農食善用供應鏈管理優勢,把供應鏈模組化,包括農民生產、產地運輸、營運倉儲、客戶運輸、客戶接收等節點,每個節點都無接觸,農民送食材來只能放在門口,不能進廠;司機送貨不能上樓,客戶來了就要離開,「只有貨跟人的接觸,沒有人跟人的接觸。」

「供應鏈上每個步驟保持無接觸,透過被動保險、主動調整流程,才是真正保護員工、司機、客戶。」在短時間內快速變通、調整策略,跟員工溝通會困難嗎?李昱德表示,應變措施也不能偏移公司宗旨,讓員工理解「我們不會因為應變而變成另外一家公司,在轉變過程中就不用花太多力氣溝通『為什麼要變』,才可以無痛做出相對應的調整。」

自建物流、直面產地,不怕物流大塞車

至於供貨與物流,菜蟲農食過去就是直接面對農民,直接給予高於傳統通路20%的收購價。透過過去跟產地培養出深厚的關係,供貨完全不是問題。再加上他們擁有自己的物流,不需要依靠第三方物流,才能在物流大塞車的情況下,免於被影響。

「鄰家鮮生」擁有自家的物流系統,能免於被近期物流大塞車的狀況影響。(圖片來源:經理人提供)

李昱德表示,5月中到現在,市面上的蔬果箱一直遇到物流相關問題,包含中南部的貨品上不來、寄到台北沒有物流送出去、倉儲塞倉、無法檢貨、包裝廠沒產能處理等等,但菜蟲農食一直以來都是自己做供應鏈管理,「把供應鏈外包,等於是把能力交給別人。」

食材轉戰自煮商機,上線3天達3年日均營收

菜蟲農食的初衷是「連結產地到餐桌」,讓商家獲得品質和供量穩定、價格合理的食材,但這波疫情衝擊餐飲業,食材進不了餐廳,卻可以進入家庭。因而在6天內快速推出「鄰家鮮生」平台,5月21日上線第1天的營收,就超過菜蟲農食經營 17 個月的日均營收,上線第3天,達到菜蟲農食經營3年的日均營收。

【本文獲經理人授權刊登,原文標題:6天做出最快到貨的蔬果箱平台!「鄰家鮮生」的蔬菜採買到配送,比別人強在哪?

延伸閱讀

雞蛋、蔬果箱、大量便當都向它求救!台灣大車隊2萬司機化身大型機動部隊為外送市場添助力
推出蔬菜箱是疫情逃生口,還是市場新藍海?向日本領導品牌Oisix學如何做出品牌差異
網購蔬菜箱正夯!網友討論度最高的五大買菜網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