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數寄屋橋次郎壽司」有著日本第一間米其林三星光環,創辦人小野二郎回憶當時米其林總編輯親自造訪用餐,直到最後一刻才表露自己的身分。而二郎師傅一生以嚴謹態度追求做出最好吃的壽司,也才造就數寄屋橋次郎壽司今日地位,而接手經營的長子禎一師傅將這一切的榮譽都歸功於自己的父親。

撰文=根津孝子(自由撰稿人,經營《BEAUTY MUSEUM》網站)

如今大家都知道米其林是用「密探」的方式進行評比,由評審匿名到餐廳吃飯、評鑑,再將結果刊登在雜誌上。但在2007年時很多人都不知道這個評比機制,於是,我決定先問問當時的情形。

米其林總編親自造訪 直到最後一刻才揭曉身分的「密探」

「第一次摘下米其林三星的時候,小師傅(我都是這樣稱呼禎一師傅的)你知道米其林評審會來用餐嗎?」

「完全不知道,不過我當時聽到了一些謠傳。」

「謠傳?」

「料理師傅之間謠傳說米其林會打電話來之類的。但我只是聽聽而已,並沒有特別在意, 畢竟我們也沒接到電話。」

「原來是這樣,那後來有接到電話嗎?」

「沒有,根本就沒人打來。」

「那你什麼時候才知道米其林的人來過呢?」

「某個星期六中午,一個40幾歲的外國人帶著一個日本口譯人員來店裡用餐。他們坐在最裡面的那兩個位子,因那時就常有外國客人來我們店裡吃飯,這並不是什麼稀奇的事, 所以我也沒有多想。」

「最裡面的位子⋯⋯那幫他們捏壽司的應該是小師傅你囉?」

「對。」

「數寄屋橋次郎」約有10個吧檯座位,二郎師傅負責近門口的那5個位子,裡面的5個位子則由禎一師傅服務。老實說,他這番話令我感到十分驚訝,因為我以為捏壽司給評審吃的是二郎師傅。

「兩人快吃完時,口譯人員突然表示他們稍後想跟我聊一下。因他們已是最後一輪客人,我便答應了下來,然後對方就在那張桌子給了我名片⋯⋯」

「你這才知道對方是米其林的人是嗎?」

「是的,那位先生名叫亞倫,但名片上並沒有寫明他是總編輯,我後來才知道他的身分。他只有告知他們之後會出書,然後說要幫我拍兩組照片。當然,得到三星的事我也是後來才知道的。」

「所以當時是總編輯親自來店裡用餐。」

「我事後才知道,在他之前已經有好幾組評審來過店裡。總編輯是在看過那些人的評鑑結果後,最後親自來確認是否符合三星水準。」

二郎師傅用盡一生所打造的「數寄屋橋次郎壽司」

說到這個話題,我也吃過禎一師傅捏的壽司。有一次我來用餐時,二郎師傅剛好去參加朋友的喪禮,當時我就覺得,二郎師傅捏的壽司已是無以復加的美味,而禎一師傅捏的壽司一樣是好吃到沒話說。

雖然這聽起來很像廢話,但二郎師傅捏的不僅是「二郎師傅的壽司」,也是「數寄屋橋次郎壽司」。「數寄屋橋次郎」除了禎一師傅,還有從早到晚辛勤工作的徒弟和內場人員(內場還有一位服務多年的女員工,只是極少露面),所有人各盡其責、做好萬全準備,最後才由師傅在料理台捏出一貫又一貫的「數寄屋橋次郎壽司」。

有次我不經意地對二郎師傅說:「老師傅您真了不起,從小就開始工作,至今仍這麼努力幹活⋯⋯」當時二郎師傅回道:「我現在可輕鬆了,以前我什麼都得做,從清潔到備料、打烊收店都一手包辦,現在只要像這樣帥帥地捏壽司就好,快活得不得了。」

二郎師傅說得沒錯,站在料理台的他確實很帥,或許對他而言,現在這種生活真的很愜意吧!他接著道:「不過呢,這間店的基礎全是我想出來再教給其他人的,像是要怎麼做才能帶出章魚的風味,這裡要這樣做、那裡要那樣做⋯⋯之類的。」

我不認為二郎先生一路走來是為了將自己的口味和技術傳承下去,他不是那種個性的人。他一心只想讓壽司變得更好吃,為此而絞盡腦汁,孜孜不倦才有了今天的成績。而這份口味與技術也在日常工作的過程中,一一傳授給了與他共事的人。

是父子也是師徒關係 禎一師傅將三星榮耀歸功於父親

「所以說,是小師傅你的壽司獲得米其林三星囉?」

「不不不,是我爸成就了現在的我。以前的老師和同學常說我事業有成,我一律回說這都得歸功於我爸,不是我的功勞。」

說老實話,我不確定這是不是禎一師傅的真心話。唯一能確認的是,他已經當了40年的料理師傅,其中有36年(1983年至2018年)都在「數寄屋橋次郎」和二郎師傅一起工作,在店裡度過了漫長的歲月,噢不,是十分漫長的歲月。

米其林總編輯亞倫曾問禎一師傅:「你與父親長久共事有什麼感覺呢?」禎一師傅回答: 「我們是父子,但在店裡是師徒。」他在「數寄屋橋次郎」工作了36年,如今這家店成了全日本,噢不,是全球饕客無人不曉的知名餐廳。換作是我,能像他一樣如此甘願地將功勞歸給自己的師父嗎?

不過,我就是喜歡禎一師傅這一點,令人肅然起敬。

編按:「數寄屋橋次郎」於2007年起連續12年獲得《米其林指南》的三星評價,爾後因為經營方式改為會員制,只接熟客、不再接待一般客人用餐,不符合《米其林指南》規定,因此從《東京米其林指南2020》之後就被摘星除名。

內容來源:《巨匠父親的技與心:壽司之神小野二郎傳承一甲子職人精神的經典脈絡》,出色文化出版

審稿編輯:林玉婷

延伸閱讀
壽司上那片藍黃色的魚卵是什麼?口感脆彈酸香的「尼信」其實是加工品?
實現永續全魚利用!常被丟棄不吃的鮪魚「血合肉」發現新的抗氧化物質?
日本鮭魚壽司的「鮭魚」不是日本貨? 竟來自距東京8000公里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