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自古以來,握有糧食供給的人就是掌權者。氣候變遷與人口成長下,近20~50年,全球的糧食系統可以如何穩定與餵飽所有人,已是當今政府組織與飲食業者的課題。

撰文=羅璿

根據美國NASA計算,自1880年全球氣溫以上升1.1°C。聯合國則預測,2040年全球氣溫對比工業化以前,將高出1.5°C。不管海平面上升多少,又或是哪裡發生了洪水與大火、夏季風暴等極端氣候,消費者都難以理解那些在其他地方、或未來才會發生的事情。能讓消費者能真正體會到全球暖化的後果,通常都跟吃有關。我們能吃什麼,什麼時候能吃,花多少錢才吃得到?這些問題只會越來越重要。

因此,我們需要更多有關當今糧食系統安危的資訊與分析。《明天吃什麼?》一書的作者亞曼達.利特發出這樣的警語。

79億人的未來!2050年糧食價格恐翻倍

作為消費者,我們每天都在問「明天吃什麼?」。聽起來,這可能只是朋友、家人間無心與慣性的詢問,在利特口中,她問的是,全球79億人未來怎麼活?

根據聯合國預測,全球糧食每10年減少約2~6%,且依照目前人口成長與氣候變遷趨勢,糧食價格於2050年前可能翻至兩倍!

糧食等於權利!2050年全球食物物價恐翻倍

《明天吃什麼?》作者利特在美國名校教寫作,同時為《紐約時報》、《富比世》等媒體撰寫農業與環境新創相關議題,即便議題艱深,內容依然流暢、易讀。

讀利特,有時像是坐在營火旁聽著祖先的故事。她從「穩定牢固的糧食體系」如何賦予領導者政治權利講起,從史前時代的美索不達米雅文明、講到中美洲馬雅文明,二戰後的全球人口暴增,等族群的興盛與衰退如何與糧食脫不了關係。她想表達的是,糧食的問題並非全新,但當今的挑戰卻是前所未有:如何在有限的時間、空間餵飽地球上的人?同時保有與食物的健康關係。

除此之外,利特點出當今人類不得不面臨的現實,每一種新創食物的出現與實現,背後都躲著截然不同的未來。例如,當利特的孩子試著拌開一塊新創肉派,她觀察到:「他們用電熱水壺將熱水煮沸,在碗裡倒入滾水、攪拌,然後等著一個個小圓團塊軟化。對他們來說,這是一個簡單的科學實驗;對我來說,這是與我不願遇見的未來相遇。」(pg. 16)從此可見,《明天吃什麼?》題材嚴肅,但作者為人父母的視角與細膩觀察,讓培養肉、AI農業科技、3D食物印表機這些未來食物,不再抽象。

從上海到肯亞 糧食危機與每個人息息相關

除了培養肉、AI農業科技、3D食物列印機這些備受關注的新糧食「神器」,利特也談美國蘋果農如何對抗「低溫不足」、肯亞酪農如何因應氣候上升而改養耐旱的駱駝。她也到上海郊區的農場,看川菜的主廚如何親自實踐有機農法。

利特既不是傳統飲食的守護者或新創食物的狂熱份子,因此,她得以在一個容易變得激進的主題中保持溫和的語調、多元的觀點。在最後,利特提醒「為了要持續生產我們喜愛的傳統食物」,我們同時需「小農網路」與「大規模工業化農業」、「健康肥沃的表土」與裡面的「土壤中的智慧感測器」。同樣,我們也需要會看敢寫的作者,以及願意傾聽的讀者。

這是個既有旱災,又頃刻淹大水的年代,同時也是個一年之內不斷創下高溫紀錄,又被寒流威逼的世紀,這就是我們現在生存的地球。本書作者試圖探索能否以永續且公平的方式餵飽所有人的大哉問。「要麼在大自然給你重擊時順勢而為,要麼轉行去做別的」,為了人類的未來,作者選擇了第一條路去找出解決之道。然而,這類書籍往往很容易淪為說教式的論述,但作者卻可以非常生動地將每種解決方式用故事性的文字,帶領讀者從一個個故事裡的人、事、物去了解永續飲食所面臨到的問題與挑戰,也將該書的閱讀性提高到另一個層次。

—童儀展/食力foodNEXT創辦人暨總編輯

【書籍小檔案】

《明天吃什麼:AI農地、3D列印食物、培養肉、無剩食運動……到全球食物生產最前線,看科學家、農人、環保人士在無可避免的氣候災難下,如何為人類找到糧食永續的出路 (The Fate of Food: What We’ll Eat in a Bigger, Hotter, Smarter World)》,2021年7月,臉譜出版。

作者:亞曼達.利特 Amanda Little 著 (王翎 譯)

范德堡大學(Vanderbilt University)新聞與科學寫作教授,同時是《彭博》的專欄作家,主寫環境、農業與創新等議題。 同時著有《能源之旅》(Power Trip;暫譯)和《平地而起》(From the Ground Up;暫譯)兩本書。作品散見於《浮華世界》、《滾石》、《連線》、《紐約》雜誌和《華盛頓郵報》等知名媒體刊物,以及《紐約客》與《富比士》等網路平台。

審稿編輯:林玉婷

延伸閱讀
糧食危機需運用科技來解決!新加坡創投:台灣的新創能量已超越中國!
台灣農業達到淨零排放的下一步 如何做到農業用電自己發、零廢棄物?
「人造肉」的未來?美國前FDA副局長:掌握在消費者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