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近年台灣農業發展逐漸式微,不僅面臨國外進口農產品傾銷,生產力也逐漸流失,導致糧食自給率越來越低,但透過食育,可以讓國民了解農業的重要,進而達到吃在地食當季,重新建立消費者與生產者的連結。

採訪=林玉婷、謝承學
撰文=謝承學

了解所吃的食物從何而來、食用在地農產並關懷孕育生命的這片土地,心存感謝並共同努力讓資源能永續發展,是推動食育的終極目標之一。

隨著台灣從農業社會進入以工商業為主的產業結構,國際貿易頻繁,國外的農產品大量傾銷,價錢可能還因大規模生產而比台灣在地農產品還低,導致台灣農業逐漸沒落,極度依賴勞動力的農村也因此人口外移,農村發展雪上加霜。

在2021《食力》食育力城市大調查中,「農業與環境」構面共由10項指標組成,評比出的分項冠軍為花蓮縣。到底食育在推廣農業與環境面向上,有哪些資源可以發揮呢?

時代不一樣了 農村再造勢在必行

從台灣的糧食自給率來看,在1984年時以熱量計算的糧食自給率為55%,代表有半數的熱量都可以由國產糧食來攝取,但在2019年的糧食自給率卻僅剩32%,由此可知台灣糧食仰賴進口的程度越來越高。如果從事農業、生產糧食的人越來越少,那台灣又如何自給自足呢?

對此,為了振興農業,提升日漸低下的糧食自給率並達到農業永續,鄰近的日本開始了一連串農村再造、產業升級的計畫,例如推廣有機農業、鼓勵農村發展自身特色,最終目的都是為了讓消費者知道食物從哪裡來。這樣的做法也被台灣所學習。

2010年訂定的《農村再生條例》起了頭之後,由農委會水土保持局著手改善農村環境、培養農村人才。從2019年起,農委會更是為了提升農村社區彼此相互學習風氣,營造農村特色風貌,以多元永續發展為目標舉辦了「金牌農村競賽」,不僅鼓勵農村子弟參加,也促使中央與地方政府投入輔導農村發展。

可不要以為農村復興跟你我沒有關係,這些作為都是為了吸引一般消費者走進農村、了解食物生產的源頭。不只是透過單純的摘果體驗來增加人潮,從產業永續性、文化保存、生態保育到青年參與都是活化農村不可或缺的要素。透過農村活化,不僅能讓民眾加強對於自身的飲食文化和在地農產的認識,更能促使都市和農村的連結更深,消費者也能因此對生產者信任。

地產地銷提升食材安全與可追溯性

俗話說:「沒吃過豬,也看過豬走路。」但對現代人而言,反而變成:「沒看過豬走路,也吃過豬肉。」多數人每天吃各種食材做成的料理,卻不知道這些食材哪裡來,因此在食育中,很重要的一環就是了解吃的食物從哪裡來。

欲了解吃的食物從哪來,最好的教育機會非每日供應180萬份校園午餐莫屬,大多數人可能只覺得目的就是要讓學童吃飽,但這些的校園午餐不該只是單純吃飯,也是健康營養教育、農業及文化傳承最好的教育機會。

為了讓學童吃到有追溯把關的國產食材,校園午餐自2019年6月起,實施農委會推動的4章1Q制度(後改為3章1Q),包含三個農產品標章,以及生產追溯制度。不僅讓國內生鮮農產品增加銷售通路,從教育的角度來看更是進行食育的好機會。

以往對校園午餐的印象往往是「難吃」、「食材都是撿剩的」等負面聯想,然而,透過3章1Q的落實,就能讓學童在吃午餐之餘了解台灣當季農產品,而且品質是被認證的,絕非次級品,長遠來看,也能提升校園食材的安全與可追溯性、增加糧食自給率,並且讓學童了解在地飲食文化。

雖然3章1Q推進校園的立意良善,但推動至今仍有不少爭議,政府靠補助來提升校園午餐採用率,不少人擔心若補助取消,不堪成本負荷的團膳業者可能會開回頭車,改採用較為便宜的食材,政策效果也會大打折扣。因此如何推動消費者持續選用國產食材,仍應回到提升消費者認知在地生產消費的重要性,才是根本解方。

出了學校怎麼落實食育?大自然是你的好夥伴

根據2021《食力》食育力城市大調查,有65.5%的民眾認為體驗機會太少,同時有55.1%認為場域選擇有限,這都凸顯民眾對食育體驗場域、機會的重視,事實上各縣市的食育體驗確實是一般人最容易接觸食育的機會。

以休閒農場為例,民眾可以利用閒暇時間前往體驗,無論是了解農業生產過程或是親自參與,都可以提升民眾的食育力。市民農園同樣作為一般民眾接觸農業的管道,有些縣市由於綠地較少,無論是政府輔導或是民眾自發,透過認領城市間的可利用土地,親自維護、種植作物,既可享受種植作物的過程,也為充滿人造建築的城市增添綠色面積。

可食地景讓都市綠地更有意義

對許多居住在大都市的人而言,可能會認為附近沒有休閒農場或任何可以親近自然的地方,但其實就算在都市,親農資源也可以唾手可得。都市綠化程度是生態城市永續發展之重要項目,綠地覆蓋率高低反映一個城市都會區的居住環境品質。

而有綠地才有發展「可食地景」(Edible landscaping)的潛力,而這也是大都市不應捨棄綠地的理由。可食地景的核心在於兼具景觀效果與食用性的種植方式,賦予空間更多可能,也能同時帶來景觀效果及休憩價值,對大都市來說更有增加農耕體驗及農作知識的作用。

以新北市「公私家菜計畫」為例,將可食地景帶進社區、鄰里閒置空地、學校機關等空間,期望在新北市27萬家企業辦公大樓屋頂推廣種植可食地景,補足都市人缺少的農耕體驗及知識。

城市造景新風潮!用蔬菜花園種植可以食用的蔬菜,以層次感做出「可食地景」,讓民眾有親近自然的機會,更能親身體驗種植的樂趣。

環境永續人人有責

「取之於自然,用之於自然。」當我們享受這些自然資源、地貌、生態時,也要顧及環境保育,最後目標是達到環境永續,讓生產循環不息。

農業是食物生產的根基,唯有做到環境永續才能讓農業持續發展,那農業要怎麼做到永續呢?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採取有機農法,減少因農業而造成的污染,包含生態、食物、土地、水資源汙染等。

那麼不從事農業的民眾如何為環境永續盡一份力呢?減少環境負擔就是每個人可以做到的,為了讓對環境利用最大化、負擔最小化,「減少剩食」便是當務之急。透過食育中非常重要的「不挑食」、「吃得剛剛好」的飲食觀念,來減少對環境的負擔。

平時隨手可做的環保也是民眾在生活就可以落實的,若從縣市政府的角度來看,則必須在開發之餘,兼顧環境保護包含空氣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垃圾處理都需要被重視,環境保護並非一己之力可以完成,唯有全民意識到環境永續的重要性並實踐,才能確保環境可以持續被利用,產出糧食供國民食用。

人與自然的連結無法切割 食育讓你與自然處得更好

農業看似與生活很遙遠,但其實從每天食物的選擇都會影響,當消費者需求與在地生產越脫節,將使得在地農村經濟規模漸趨萎縮,也會使我們必須花費更多金錢來進口食物。因此,食農教育中吃當地、吃當季、了解在地農產,有其必要性。

食育包含的面向非常廣,雖然農業與環境只是其中一部分,卻是食育的核心概念之一,事實上,要有農業與自然環境,才有食育可言。如同台灣好基金會執行長李應平所說:「台灣是個以農業為根基的地方,人與土地、人與食材的連結是無法切割的。」

審稿編輯:童儀展、林玉婷

延伸閱讀
食育是素養教育也是文化傳承!不只在校學、更要終生學
學會正確擇食很重要!養成內在能力,創造健康的飲食Fashion
飲食基本原則不能忘!從食育培養正確食安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