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食物的選擇將左右農業生產,當消費者需求與在地生產越來越脫節,將使得在地農村經濟規模越來越萎縮,另一方面,也會使我們必須花費更多金錢來進口食物。因此,藉由推廣食農教育,吃當地、吃當季、了解在地農產,有其必要性。

採訪·撰文=林玉婷(日本東京採訪報導)

你知道市場常見的蘋果,有99%都是來自於進口嗎?若要你細數台灣當季的水果,你能答出幾樣呢?

民以食為天,但在現代社會的發展下,不僅消費者與生產者的距離漸遠,在跨國農食產業鏈的串連下,我們所吃的食物越來越仰賴進口,相反地,對於自身的飲食文化和在地農產的認識也越來越淺薄。

食物的選擇將左右農業生產,當消費者需求與在地生產越脫節,將使得在地農村經濟規模越來越萎縮,另一方面,也會使我們必須花費更多金錢來進口食物。因此,藉由推廣食農教育,吃當地、吃當季、了解在地農產,有其必要性。

開放農園採果就夠了嗎?若想振興農村,一點都不夠!

目前台灣已有許多農園開放採摘蔬果,讓民眾更有機會親近土地,了解食物的源頭。但是,僅是帶回一袋自己採的水果就夠了嗎?一次性的休閒體驗可能難以讓農村永續,留在消費者心中的知識也有限。

當我們還把去農村當成「休閒」,日本為了落實地產地消,日本政府進一步為鄉村量身打造了一個具有商業戰略性意義的策略——鄉村六級產業(農山漁村の六次産業)。
清華大學環境與文化資源學系副教授張瑋琦曾著書說明,「鄉村六級產業」特別保留「鄉村」此一代表地理空間性的詞彙,乃是因為該政策的核心目標為運用在地農業資源活化鄉村,亦即,它不是一個單純的產業政策,而是「救農村」策略。

鄉村怎麼跟都市拉近距離?利用「體驗行銷」把都市人帶進來!

日本《食育基本法》的前言就指出,推動食育的目的是為「促進都市與農山漁村的交流與共生,建構食物生產者與消費者間的信賴關係,活化地方社會、承繼並發揚豐富的飲食文化, 並推動對環境友善的生產及消費關係,提升糧食自給率」。

有這樣的前提之下,《食育基本法》也明定農林漁業者及其相關團體需積極提供多樣體驗活動,要讓國人增進對飲食的關心及理解,對大自然的恩惠,並與教育相關團體及有關人員相互配合,努力推行飲食教育。

也就是說,「食農教育」其實只是一個用活潑方式把人帶進農村的方式,終極目的是要突破鄉村發展的困境。那麼到底怎麼做才能把人帶進農村呢?

六級產業KOL:隨時都有800組候補入住的「THE FARM」

被財團法人中國生產力中心總經理張寶誠譽為「六級產業KOL」、位於日本千葉縣的「和鄉園THE FARM」即是一個成功案例!「體驗是一種商機,和鄉園為六級產業做了很好的示範。」張寶誠表示。

THE FARM營業部長毛利公紀表示,20多年前,當地農民遇到了高齡少子化的挑戰,為了想要把辛苦種植的蔬菜賣出去,1991年由和鄉園現任代表取締役(執行董事)木内博一等5個年輕人共同攜手合資成立了農業法人「和鄉園(WAGO)」,「得創造新的客戶!」他們從合作生產、集貨、運銷,以及格外品(不符市場規格的蔬果)加工事業開始做起,慢慢地打入超市與餐廳,直到現在已經有當地100戶農業生產者加入這樣的集體產銷計畫,每年有高達20億日幣(約新台幣5億8千7百萬元)的產值。

和鄉園也取得千葉保護環境農作物認證(Eco農作物認證),實踐友善土地的夢想,更是日本第一家獲得農產輸往歐盟許可認證的組織。其農產加工與栽培事業更拓展至海外,建設太陽能植物工廠,育種出高糖度水果蕃茄在中國生產等等。此外,和鄉園的休閒農場「THE FARM」一年更有高達20萬海內外遊客的到訪!

THE FARM有多種住宿房型共50間,其中座落於山林間的豪華露營區,住宿一晚附早晚餐、天然溫泉、蔬菜採收體驗等,相當搶手。(攝於THE FARM)


THE FARM豪華帳棚內部,體驗田園生活也可以很舒適。(攝於THE FARM)

THE FARM營業部長毛利公紀表示,農園的蔬果除了供應給餐廳之外,田園也租給外地人耕作,體驗採收活動則最多同時可容納1000人共同採收。(攝於THE FARM)


在農園現場採收完蔬菜後,學習野營生火的方式,然後現場BBQ!(攝於THE FARM)

THE FARM透過產地旅遊、食農教育、在地食材餐廳、農產品地產地消等手法行銷鄉村與山野魅力,營造只屬於它的在地優勢。除了它的住宿區熱門到隨時都有800組候補,除了可體驗滿天星空、青山綠水、享受新鮮空氣與農產,園區還有採蔬果、滑索、獨木舟、生營火烤肉等戶外活動,是日本少數以農業為主題的度假區,非常受到旅客喜愛。

將農業與生活結合,實際體驗才能學習

對日本推動食育來說,把人帶進農村是很重要的指標,在第3次食育推動計畫中,「體驗過農林漁業的國民(戶數)比例」的追蹤指標,2015年已經達到36.2%,在2018年提升到37.3%,目標在2020年應達到40%以上。

THE FARM的成功案例讓到訪的台南市青農聯誼會會員陳冠彣感到相當興奮,「台灣的農民多是單打獨鬥,但是日本這種團結力量大的方式,很值得學習!」

來自雲林的青農洪嘉芳也認為,日本政府對農業發展與食農教育很用心,相較於台灣多用認證來證明蔬果安全、讓民眾安心,反而讓農民感到很有負擔,從日本參訪中她感受到,農業不只有加工和產品,體驗和教育更能讓所有人了解產地與農產品,當關係拉近,相信台灣的農業發展也會朝正向發展。

審稿編輯:童儀展

延伸閱讀

做食品不能只會賣食品!食品業者更是食育的重要一角!
排不出時間上食育課?學日本融入午餐時間就行!
日本每年舉辦的食育推進全國大會,為什麼能成為家庭遊樂場?

參考資料

日本農林水產省,令和元年(2019)6月4日發表,〈平成30年度食育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