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為了由上而下貫徹食育,日本政府於2005年通過《食育基本法》,是全世界第一個將食育立法的國家。近年來,台灣也興起食農教育的風潮,落後日本近15年,雖然政府和民間、學校等群力推動,但在沒有專法的前提下,只能兄弟爬山各自努力。

撰文=林玉婷

俗話說「沒吃過豬肉,也看過豬走路」,但拿這句話來問現在的小朋友,恐怕不是如此!真正看過活豬走路的人,早已屈指可數。不了解盤中飧從哪來、怎麼來,代表了現代人食農素養的匱乏!

「食育」也就是「飲食的教育」,在日本明治時期就有這樣的概念,日本文部省更將之列為「德、智、體、群、美」五育之後的第六育。為了由上而下貫徹食育,日本政府於2005年通過《食育基本法》,是全世界第一個將食育立法的國家。近年來,台灣也興起食農教育的風潮,落後日本近15年,目前台灣的進度在哪裡呢?

政府知道該推,但卻又多頭馬車各自推!

台灣自2013年大統長基混油事件爆發後,陸續發生的食安事件讓全民對於飲食健康議題的的關注度逐漸提升,更擴及食品安全、用藥管理、農業推廣、環境永續等面向,且我國糧食自給率低、農產與飲食的關聯疏離,讓民眾認識食物從哪裡來、進一步帶動我國農業復甦是當務之急。自此,從中央到民間開始推動食農教育,但立意雖良好,卻多在各自權責下推動,現行相關法規有的規範不全、有的疊床架屋,即使提出新法草案,立法時程也是遙遙無期。

立法院法制局也於2018年12月提出研究報告指出,以實踐校園健康飲食教育來說,教育部《學校衛生法》未明定飲食教育內容,使得各校教學品質參差不齊。衛生福利部的《國民營養法》草案自2011年陳報行政院後延宕多年,其後《國民營養及健康飲食促進法》草案也未有具體實施期程,且與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簡稱農委會)《食農教育法》立意雷同,更與《學校衛生法》有所重複。

至於地方政府,則多配合校園午餐選用在地食材政策、以計劃方式推動食育,僅宜蘭縣、台中市政府訂定《宜蘭縣飲食健康權自治條例》、《臺中市食農教育自治條例》,前者目標對象是傳承飲食文化、讓縣民安心飲食,後者則針對高中以下學校,推動增進飲食與農業連結之各種教育活動。而台南市則將食育列入第六育推動,在《台南市學校午餐自治條例》中列入地產地消、飲食教育的規範。

其中,目前政府單位中以農委會推的範圍最廣,2017年起開始每年徵集「食農教育推廣計畫」,也建立了「食農教育教學資源平台」彙整食農資源與教案,更訂立每月15日為「食物日」,邀請全民一起吃在地、吃當季、吃原型、共享食物、不浪費。

食農教育定義是什麼?怎麼推?各界各自表述

不過,從目前台灣推動的食育行動看來,因為是從各主管機關本身職責而延伸推動,範圍涵括了環境、農業、營養、健康等,且沒有單一主責單位,反倒使得一般民眾對於「何謂食育」的概念模糊,且容易將實踐場域限縮在「學校教育」層次,且怎麼教食育、怎樣才是有效的推動方式,各界都還在探尋嘗試中。

但從日本《食育基本法》的定義來談「食育」,指的就是「透過各式各樣的經驗,學到食物相關的知識和選擇食物的能力,並培育出能實踐健全飲食生活的人」。

在這樣的目標大前提下,日本將食育視為「國民運動」來推動,結合中央與地方政府、地方公共團體、保健醫療團體、食品業者、學校、農林漁牧業者、各種民間團體等共同推動,且每個層級單位都有被規範的食育推動任務,更依法編列預算使其穩定推行,每年還需要向國會提出施政報告書。

台灣的食育專法從2015年討論到現在,草案還躺在立法院!

日本在通過《食育基本法》之後,並不是一套原則通到底,而是每5年因應實踐狀況與社會脈動來檢討指標和調整食育推廣方向,在各級政府與全民共同推動下,日本乃成為全球食育的標竿國家。但是先不談如何動態調整政策方向,目前台灣面臨的問題則是「還沒有能夠依循的專法」!

2015年由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簡稱主婦聯盟)、南方食農教育聯盟、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等多個民間組織組成了「食農教育立法推動聯盟」,擬定了《食農教育基本法》送入立法院,爾後又透過陳曼麗、余宛如等立法委員聯合提案聯盟版本的《食農教育基本法》,另有姚文智、蔡培慧各自提出不同版本的草案,目前三案正併案審查中。農委會也研擬了《食農教育法》草案,在2018年底送入立法院審議中。到底能在哪一次立法院會期中有任一專法通過?各界都在引頸翹望。

民間先起步,星星之火還待燎原的一天!

在立法進度緩慢的同時,民間團體已經等不及了,由下而上推動的公民團體力量不可小覷。各地農夫市集(全台農民市集地圖)讓消費者更能直接接觸體驗台灣在地物產、與生產者直接對話。諸多NGO組織與基金會也陸續投入食農教育推廣的行列,例如「灃食公益飲食文化教育基金會(簡稱灃食教育基金會)」除了設計創意的食育教案和校園午餐食譜提供給各校外,從2017年起每月以飲食知識為主題,免費讓一般民眾與教育工作者參與的「良食脈動」講座,至今已有超過4000人次參與的深度學習。此外,灃食「營養5餐」計畫也推進校園,帶學童透過每週5餐,學習均衡健康、美學品味、飲食知識、服務精神及感恩惜福5大課題。更舉辦「SUPER校廚大賽」與校廚培訓營,透過主廚的示範與實作品嚐,學習分段料理方式來處理食材,靈活運用學校現有廚房設備,希望能將校園午餐的美味和營養更升級!

灃食教育基金會2019年7月帶著「SUPER校廚大賽」獲獎學校到日本考察食農教育推廣。副執行長林芳燕(中)表示,校廚是校園食育推廣的重要種子,未來還將導入「飲食教育評測系統」,讓家長也能提升飲食識讀能力,將食育從校園延伸進入家庭。

目前台灣從政府到民間的認知與作法多元,多頭馬車如何有效推動?在台灣的食育專法正式頒布之前,《食力》在本次專題中整理日本從政府、企業、學校到農村的全面性推動經驗,盼能供國內借鑒與思考。想真正讓食育成為全民教育,得有共同指標、群策群力,不能只是各自悶著頭做而已!

審稿編輯:童儀展

延伸閱讀
全球第一個將食育入法!日本如何傾全國之力推食育?
日本每年舉辦的食育推進全國大會,為什麼能成為家庭遊樂場?
排不出時間上食育課?學日本融入午餐時間就行!